97式中型坦克
97式中型坦克(英文:Type 97 ShinhotoChi-Ha MediumTank;日语:九七式中戦车 ),即97式“奇哈”中型坦克,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中型坦克。
在97式中型坦克正式诞生之前,日军装甲部队频繁反映89式中型坦克和95式轻型坦克不仅火力贫弱,而且装甲较薄,在面对37毫米PAK37战防炮等反装甲武器时并没有展现出良好的生存能力,为此日本陆军省要求研制一款全新的中型坦克。1936年7月22日日本陆军召开军需审议会,以决定新式中型坦克的研制方针。最终作为新型坦克的97式于1937年研制成功,1938年开始装备部队。97式中型坦克一直服役到1945年,共装备了1500多辆。其中三菱重工生产了1224辆,日立制作所的龟有工厂和相模工厂生产了300多辆。97式中型坦克广泛用于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河南会战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各大战场和太平洋岛屿争夺战。
97式中型坦克是炮塔式坦克,其车体结构类型、行走和悬挂装置继承了95式轻型坦克的特点,而炮塔则是在89式中型坦克的基础上改造的。车体采用了带内置骨架的铆接结构,从前到后依次是驾驶、传动室、炮塔战斗室和发动机舱。坦克车组乘员为4人,分别是位于炮塔内左右两侧的炮手和车长,位于车体前部左右两侧的无线电员和驾驶员。行走部分采用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的设计,炮塔位置偏右,配备一门57毫米短身管火炮,炮塔下局部车体向履带外沿突出形成壁舱,以扩大战斗室容积。
历史沿革
研制背景
在97式中型坦克正式诞生之前,日军装甲部队装备的主要是89式中型坦克和95式轻型坦克。这两种坦克都是当时日本陆军省“节约”政策下诞生的产物,当时的日本陆军省认为日军坦克应当尽量小巧,以节省相关的制造费用,因为当时整个日本陆军一年的军费预算也才5亿日元,无法大量装备更大型的坦克。但是和当时的日本陆军省不同,作为装备的直接使用者,当时的日军装甲部队频繁反映89式中型坦克和95式轻型坦克不仅火力贫弱,而且装甲较薄,在面对37毫米战防炮等反装甲武器时并没有展现出良好的生存能力,要求研制一款全新的中型坦克,而日本陆军省也同意了这个要求。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陆军开始研究新式中型坦克的方案和技战术要求,然而此时关于开发新型中型坦克,日军作战部队和军队训练部门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作为坦克用户的参谋本部,在当时希望能生产大量实战而经济的坦克,在有限的经费中建立尽可能多的装甲部队。为此甚至可以忍受减少一挺固定在炮塔内的机关枪,降低装甲厚度,车身内相对狭窄等条件。陆军技术本部于1936年6月提出的第二套调整方案对这一思路表述得很具体。但作为军事教育部门,教育总监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却不愿接受因经费原因而降低性能的坦克。他们要求将坦克的乘员达到4人,使坦克的装甲厚度能在近距离内承受对方37毫米反坦克炮的打击,此外坦克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内部要保持足够的空间。这是陆军技术本部第一套调整方案所要求的。
研制过程
97式“奇哈”中型坦克被日本定名为“97式中战车”。97是日本天皇纪年2597年(公元1937 年)的后两位数字,“奇哈” 是日本假名的汉语音译。
方案研究阶段
1936年7月22日召开了军需审议会,以决定新式中型坦克的研制方针。在会议举行以前,曾对两套研究方针进行了协调,但由于双方各不相让,所以在军需审议会上未能得出一致的看法。以至在审议会上双方仍争执不下,于是就只能采取折衷方法,即两种坦克各生产一辆样车,然后比较其性能,以此来决定生产哪一种坦克。于是大阪炮兵工厂生产一辆第二套方案的甲型坦克,而三菱重工生产两辆第一套方案的乙型坦克。
样车试制阶段
1936年9月开始新坦克设计,按照设计规定:新型坦克的火炮将在90式57毫米坦克炮的基础上研制。当年11月,兵工厂接到了试制两门坦克炮的订单。1937年3月,样炮试制成功,当月在大津川训练场进行了试射。
当时乙型坦克生产了两辆,它们分别装备不同的柴油发动机。一种是三菱集团公司用特许方式生产的直喷式柴油发动机,另一种是池贝汽车公司生产的过燃式柴油发动机。在进行试验后,三菱公司提供的SA12200VD发动机获得了更高的评价。相对汽油发动机而言,柴油发动机的燃油效率更高,也不需要点火器,而且柴油也不易起火。当时日本预感与苏联总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它所生产的坦克主要将配备在中国的东北地区。由于东北的冬季温度会降到零下30度,如果使用液冷式发动机,则需要保证能够在当地得到必不可少的防冻冷却液,这一点在战时不容易办到,于是日本人研制了气体冷却装置。
1937年6月,样车的生产顺利完成,随后在富士训练场进行试验,在试验中两辆样车均表现优异。甲型坦克的发动机只有120马力,而乙型坦克却高达170马力,机动性能更加出色。由于乙型坦克有4名乘员,从而使车长可集中精力于指挥。因此从实用价值来看乙型更受部队欢迎。另外甲型坦克存在两个缺陷:炮塔太小,操作很不方便;车轮太小,在不平整地面行驶时,两只一组的车轮经常发生逆转。如果对这两个问题予以改进后再试车的话需要半年时间。而在试验结束后样车回到各自的生产工厂的第二天,“七七事变”就爆发了,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定型与改进
1938年,日本陆军正式决定将乙型坦克定型为97式中型坦克。97是日本天皇纪年2597年(公元1937年)的后两位数字。
截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已拥有700辆97式中型坦克,它在马来亚和菲律宾战场的支援步兵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正如97式坦克的研制方针所表明的,其主要功能是在马来半岛配合步兵作战。但在缅甸和菲律宾战场,面对美国军队的M3坦克,日军的95式轻型坦克的37毫米火炮和97式坦克的57毫米火炮均显得力不从心。当时日军已开始着手1型47毫米火炮的研制工作。1940年1月,第一批样炮试制成功,1941年9月,该火炮已被列入了生产计划。
1942年4月,坦克1团的97式中型坦克采用穿甲弹进行正面攻击M3坦克试验,但根本无法奏效。从侧面发射了几十发以后,才勉强撕开了被试验坦克的侧面装甲。这表明97式坦克不是M3坦克的对手。于是坦克第7联队的园田大佐直接向陆军上层呼吁:将97式配备1型47毫米火炮并派遣到菲律宾战场去。这时日美已经开战,因此1式火炮的生产和换装一直在加速进行,甚至被安装在与该炮不配套生产的炮塔上。据战后日本坦克之父原乙末生叙述,当时试验的乙型坦克的炮塔支撑圈是准备用于比57毫米火炮威力更强大的坦克炮上的,所以装备47毫米火炮的炮塔配备97式中型坦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装备情况
97式中型坦克一直服役到1945年,共装备了1500多辆。其中三菱重工生产了1224辆,日立制作所的龟有工厂和相模工厂生产了300多辆。
基本设计
总体设计
97式中型坦克是炮塔式坦克,其车体结构类型、行走和悬挂装置继承了95式轻型坦克的特点,而炮塔则是在89式中型坦克的基础上改造的。
97式中型坦克可搭载乘员4人,分别是位于炮塔内左右两侧的炮手和车长,位于车体前部左右两侧的无线电员(兼任机枪手)和驾驶员。车体采用了带内置骨架的铆接结构,除尾部动力舱活动板外,各装甲板的连接外沿焊在一起,用于防水密封。行走部分采用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的设计,炮塔偏右,炮塔下局部车体向履带外沿突出形成壁舱,以扩大战斗室容积,车体左右两侧不对称。
97式中型坦克车体从前到后依次是驾驶、传动室、炮塔战斗室和发动机舱,驾驶室突出车体前沿,为驾驶员提供了活动空间,突出的驾驶舱弧形前壁上开有三个展望缝,前机关枪左侧上方的舱壁上另有一个展望缝,展望缝上方设防撞头垫,中央展望缝带开闭式装甲板,平时行军时可将小装甲板打开,既增加了视野范围,又可以通风换气。
97式中型坦克的战斗室和发动机舱间用带石棉夹层的铜质复合防火板隔开。车体后部的备品工具包括螺旋千斤顶、圆锹和十字镐等。全车只有两个乘员进出舱门,分别位于炮塔顶部和机枪手战位上方,炮塔指向在3~5点钟方向时,后部正好位于机枪手舱门上方,该舱门无法利用。车体前上、下装甲的结合缝中央设加强筋和牵引钩,前上装甲前段有1个用4个螺丝拧在装甲板上的象征陆军装备的五角星,日本海军陆战队(日军称之为海兵队)的某些97式则将五角星换成了海军的铁锚标志。
动力系统
发动机
97式中型坦克安装1台三菱SA12200VD 12缸V型四冲程气冷柴油机,汽缸排夹角60度,缸径120毫米,冲程160毫米,工作排量 21.7升,2000转/分时的最大功率为170马力,1500转/分时的额定功率为150马力。实际上SA12200是95式轻型坦克的A6120VD6缸直列机的V型化改进型。该柴油机由三菱集团和日立制作所两家公司生产,三菱的产品使用了引进德国博世公司专利的高压柴油泵机,而日立的则采用2台日立式喷射器,两者不能互换,给后来的装甲部队带来了不少麻倾。而且,不管是三菱的还是日立的发动机,在燃油系都有一些进口的精密部件。欧洲战争爆发后,日本无法再获得进口部件,只能用质量低劣的国产货凑合。结果导致日军坦克部队在运用时,驾驶员要非常小心注意,防止发动机过载,而且必须有13吨履带牵引车伴随,大大丧失了坦克部队原有的机动作战能力。
传动系统
动力通过万向连接器贯穿车底的传动轴和一个三片干式离合器传递到位于底盘前部的固定轴机械式变速器,串联一个高低挡副变速器,这样共有8个前进挡和2个倒挡。变速箱主轴输出的动力传递到两侧的行星转向机构,然后经过一级行星侧减速传递到主动轮,转向机构为差速器式。
97式中型坦克每侧有6个直径为534毫米的双轮缘刮胶负重轮,胶胎直接硫化到钢制轮缘上,轮缘则是通过12根螺栓固定在轮毂上,可以很方便地更换磨损的刮胶轮缘。为了加大散热面积,轮缘滚动表面开有凹槽。第1和第6负重轮轮毂通过2套单列锥形滚柱轴承装在轮轴上,中间4个负重轮轮毂则通过2套双列锥形滚柱轴承装在轮轴上,结构不同因此不能互换。
行走机构
97式中型坦克每侧M113装甲运兵车由97块单销全钢履带板链接而成,宽330毫米,是小松制作所参照英国威克斯6吨坦克的履带改进制成的。履带板粗坯由锰钢精密铸造而成,然后在链接部位的销耳和销孔处进行钻孔、切削等精密加工。履带销孔设在接地筋内部,两块履带的销耳嵌在一起后再打入销子,履带板的耳轴室并不直接暴露在地面上。97式底盘前部有2个带16个齿的双齿圈主动轮,拨动履带接地筋的两端驱动坦克前进。
悬挂
97式中型坦克采用了号称日本坦克之父原乙未生设计的独立——平衡式螺旋弹簧悬挂,该设计最早在95式轻型坦克上得到应用,其中第一负重轮的平衡肘通过曲臂与一根弹簧连在一起,为独立悬挂;第二、三负重轮分别装在一根叉形轮架的两端;轮架的轴心部再与中部平衡肘下端连在一起,平衡肘上端通过连杆与水平螺旋弹簧连在一起,这样第二、三负重轮就构成了平衡悬挂。
中部弹簧有圆筒形钢护套,后面三个负重轮的悬挂形式与前三个完全一样,只不过安装位置正好与前部悬挂装置左右对称。这套装置的基本就是通过曲柄和连杆,将负重轮在坦克行进时的上下运动转换成弹簧的水平舒张和压缩运动,来缓冲负重轮的冲击。悬挂系统全部外置,为了减轻重量,悬挂装置承载能力的余量被控制得很小。
为了减少履带在行动时的甩震,每侧还有前后2个挂胶轮缘托带轮和中间1个单轮缘内侧小支边轮。诱导轮布置在车体尾部,为全钢双轮缘式,轮轴处有螺杆式履带松紧调节装置,每侧轮盘上有8个圆孔,便于排泥也可以减轻重量。
机动性
97式的最大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别为38和2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210千米,越壕宽2.5米,过垂直墙高0.9米,涉水深1米,转向半径86米,最大爬坡度30度,平均接地压力为0.64千克/平方厘米。
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
97式中型坦克采用的97式57毫米坦克炮是在90式57毫米坦克炮基础上改进的,口径57毫米,炮弹重量2580克,俯仰角为负15度至正20度,水平角度为左右各10度。坦克炮身管长18.4倍口径,有18条等齐右旋膛线,炮身重107千克,使用开口向上的立楔式半自动炮栓,射速10~15发/分,炮架重47千克。97式57毫米炮最大射程6000米,正常战斗距离一般在800米以内。
炮口处身管壁局部加厚形成喇叭状紧口箍,反后坐装置布置在炮身下方的护套内,护套上沿兼做火炮后坐和复进运动的摇架。97式炮塔侧壁较薄又采用硬化装甲,在炮塔射孔处安装了一个整体铸造的框形外廓用于安装火炮,使用10根螺栓固定在炮塔上,四周向外翻边以提供固定面,并可增强射孔处的防护性能,两侧中央设耳轴室。
炮身首先通过防盾上的垂直转轴装在内炮框(防盾)上,可以左右转动。(防盾)上,内炮框再通过水平耳轴装在外炮框上,火炮随外炮框一起上下转动。由于需要在火炮左侧布置瞄准镜和操纵机构,火炮安装在防盾右半边。火炮后方有一个固定,在炮尾下方的护栏上,可以起到平衡火炮在耳轴前后重量的作用,左侧有防危板和装在防危板内侧的后坐游标,护栏后部挂着一个帆布做的集壳袋,专门用于收集从炮尾抽出的空药筒。平时火炮不穿戴炮衣时一般将其固定在最低俯角。
次要武器
97式的次要武器是2挺97式7.7毫米车载重机枪,分别使用球形枪架装在车体左侧前部和炮塔左后部。机关枪为导气自动式,使用从机匣上部插入的20发直弹匣供弹,枪管使用气冷散热片冷却,伸出装甲的枪身外侧套了一层钢质护筒,上面又钻了两排通气孔。为此日军规定,使用机枪时严禁连发扫射,只允许进行3发点射,以防止枪管过热。
车内有2副机枪两脚架,乘员可在需要时拆下机枪装上两脚架在车外使用。指挥塔后方的炮塔顶部有一个高射机枪枪架,可以装1挺97式采用远式瞄准具的高射机枪。火炮防盾上的瞄准镜观察孔也是根据机枪枪管的外径设计的。由于炮塔空间有限,97式没有并列机枪,车内携带4035发机枪弹,有一半是装在防水弹药包内的,使用前需要压进弹匣。
通信系统
97式坦克炮塔四周装有94式无线电台的围栏式天线。指挥塔内侧左壁上固定有指挥旗和夜间指挥使用的红黄绿三色手持式棒状信号灯。驾驶员战位有12个信导灯来指示车长下达的“左转”、“右转”、“加速”和“停车”等信号。前机枪手左侧有一台94式戊型无线电台,无线电话工况下工作时通信距离约800米,一般装备在中队长车和联队长车上。
瞄准系统
97式坦克小舱盖顶部有潜望镜,但是容易因为关闭舱盖时的剧烈碰撞和雨天进水而失效,车长更习惯于从展望缝观察。57毫米炮没有常规火炮的齿弧式高低机,炮手操炮时,右肩顶住摇架左后方伸出的弧形抵向架,稳定火炮射角,右手握持带击发扳机的火炮小握把,赋予火炮方位角和射角进行瞄准,左手握炮塔转向器手轮,直接用人力控制火炮射击方向。
炮身左侧有1具2倍望远式直接瞄准镜,镜简内有带十字线和距离表尺的分划板,最大表尺射程2000米。炮手要完成瞄准、击发、观测炮身后坐距离和再装填等动作,还要兼顾操作炮塔尾机关枪。97式的“人肉”方向机和高低机没有自锁功能,因此在炮塔转到预定方位角时,炮手需要立即锁紧炮塔发动机,防止炮塔水平滑动,然后再进行精确瞄准。
弹药
97式中型坦克内可携带114发炮弹,弹种为92式尖头穿甲弹和90式高爆弹,弹丸重2.58千克,由于改善了发射药,初速从89式中型坦克装备的90式57炮的350米/秒提升到420米/秒,穿甲弹在500和100米距离上对垂直装甲板的侵彻威力分别是20和25毫米。这种炮的弹道性能和用途与T-28/35坦克上的主炮塔短管炮相似,即主要以发射榴弹直接支援步兵为主,以反坦克作战为辅。坦克内有榴弹约80发,其中车体内的4个铝合金弹箱内分别有40、36、21和7发炮弹,剩下的10发弹头朝下挂在炮塔后部内壁的弹架上。
防护系统
97式中型坦克全车甲板采用了日军所称的第二种防弹钢板,即镍铬合金表面硬化式装甲板,表面硬度约HB550,装甲板的化学成分和厚度规格如表一:
97式中型坦克的各部位装甲厚度和倾角如下表(括号内为倾角角度):
性能数据
衍生车型
“97改”
从1940年起,以97式坦克底盘为基础研制出下述改进型车:97改(“奇哈改” )中型坦克战斗全重增加到了15.75吨。由三菱公司设计出新炮塔,换装1式47毫米火炮,穿甲弹的初速为825米/秒,在500米距离上可穿透75毫米厚的装甲。火炮采用半自动步枪垂直滑动式炮闩,车上携带104发炮弹和2575发机关枪弹。这种坦克在日本称“97改”“奇哈改”。有些97改中型坦克还增加了1挺高射机枪。
Ho-Ni
Ho-Ni是战争中第一辆日本自行火炮和坦克歼击车,Ho-Ni I基本上是一个无炮塔的97型底盘,对97式车体进行了一些修改,并在以前的炮塔环上安装了一门90式火炮。炮塔环保持部分打开状态,以便进入存放在下面的弹药。该枪由三面板盾牌保护,车组人员由50毫米(1.97英寸)强度装甲板保护。另一组16毫米(0.63英寸)板用螺栓固定在船体上。该车去掉了车体机关枪,为弹药储存腾出空间。它可以携带54发炮弹。该枪在其新安装座内具有10度的横移和-5至+25度的俯仰角。间接射击的最大射程约为12000米(7.5英里)。Ho-Ni I生产于1942年底开始,一直持续到1943年11月,共交付了124台。Ho-Ni I曾在吕宋岛服役,并参加了1944年入侵菲律宾后的战斗。然而,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谢尔曼数量太多,Ho-Ni I无法在实战中产生效果,被更强大的Ho-Ni II所取代。
短十二厘自行火炮
短十二厘自行火炮是装备120毫米短管榴弹炮的97式中型坦克,是一种步兵/火力支援坦克,沿用日本生产最多的97式“奇哈”中型坦克的底盘,专门为日本海军生产,他们要求建造类似于2型Ho-Ni的火炮坦克,但火力更强,以支持日本特种海军登陆部队(SNLF)。短十二厘自行火炮装备海军短管120毫米舰炮,该炮主要用于反潜,炮的仰角为+20度和-10度。由于炮管极短,几乎不可能进行准确的远程射击。由于高弧度和低初速,击中快速移动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4型Ho-Ro自行火炮
4型Ho-Ro自行火炮诞生于1942年,是日本38型150毫米榴弹炮与97式中型坦克的底盘结合的产物。随着97式中型坦克进入了它最后使用期。日本当局认为38式火炮仍然是一个可用的支架,而97式底盘仍然保留了几年,而且两者都有一定数量的可用,并且德国人将他们的15厘米sIG33火炮添加到履带式底盘上,例如在欧洲缴获的捷克38 (t)坦克。因此,日本决定将38型150毫米榴弹炮与97式中型坦克的底盘配对成一个临时的、廉价的自行火炮系统。4型Ho-Ro自行火炮动力来自三菱100型风冷V12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约为170马力。这使得速度接近每小时24英里,续航里程可达156英里。该系统的生产受到严重限制,以至于只生产了25辆左右。
服役情况
日军使用情况
1939年5月至9月的诺门罕事件(日本和苏联在中蒙边境之间的边界上作战)显示了日军与苏联坦克的性能差异。诺门罕事件中,日本人引以为傲的九七式中战车成为反战车炮的绝佳目标,而该坦克配备的57mm战车炮却对苏联坦克一点效用都没有。陆军技术本部于是赶紧研发新型战车以对应。
在入侵南洋初期97式战车担任了扫荡敌方和火力支援的任务。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接连攻占英属马来半岛和美属菲律宾群岛。
97式和97式改中型坦克在太平洋战争和东南亚战场中运用更为广泛。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的战略进攻阶段,日军在入侵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以及攻占菲律宾时,都使用了97式中型坦克。1943年5月,太平洋战区进入盟军战略反攻阶段。为应付危局,日军将在中国东北地区编成的装甲兵部队陆续调往太平洋诸岛加强防御,在塞班岛、菜特岛、吕宋岛、琉黄岛、冲绳岛的激烈争夺战中,都使用了97式改中型坦克。一式中型坦克也有少量参战。由于盟军兵力兵器处于绝对优势,装备数百辆97式中型坦克的关东军精华一第1、第2、第4、第6、第7、第9、第14和27坦克团,全部在太平洋海岛上被歼灭。
1939~ 1945年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太平洋战争和东南亚战场都广泛地使用了97式、97式改中型坦克。1939年7月,在中蒙边境哈拉哈河战役中,有4辆坦克首次参加战斗。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装备这种坦克的日军部队主要是1942年12月编成的坦克第3师。该师于1944~ 1945年连续攻占南昌市、郏县、汝州市、洛宁县、南阳市、西峡县等地。特别是在1944年5月25日攻陷洛阳市时,日军第6坦克旅的97式中型坦克群掩护工兵和步兵突破城垣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战,防守洛阳的国民党军15军64、65师和14军94师的部队,亡4386人,被俘6230人;日军亡80人、伤281人。
1945年2月到3月间,配备于硫磺岛的战车第二十六连队对敌军施以机动攻击, 剩下的九七式战车以埋入地底露出炮塔当作碉堡使用。1945年8月19日,终战后四日,配备于占守岛(位于日本本土北方)的九七改坦克无视停战命令,对上陆的苏联军队发动攻击,结果在3日间的战斗中战死约3000人。
中国军队的97式
1945年12月1日,人民军队第一支装甲部队——东北坦克大队宣布成立,装备从沈阳日本关东军坦克修理厂缴获的97式中型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其中一辆编号102的97式坦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历史上的第一辆坦克。该坦克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攻打锦州市、解放天津等战役战斗。在1948年攻打锦州作战中,董来扶等驾驶该坦克孤军冲向敌军阵地,消灭敌军火力点多处,为步兵扫除了前进障碍。因战功突出,战后此辆坦克被命名为“功臣号”,全体乘员记集体三等功,驾驶员董来扶和机枪手吴佩龙荣立一等功。
1949年10月1日,中国开国大典时,董来扶驾驶功臣号坦克作为坦克方阵的首车,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50年9月,董来扶被中央军委授予“钢铁英雄”称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总体评价
无论是一开始的97式中型坦克还是后面的97改中型坦克,97式系列中型坦克总体上来说都只是一件落后工业国所生产的武器装备。虽然97改装备的47毫米火炮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能够和美国军队的M3轻型坦克和M5轻型坦克进行对战,但考虑到97改本身是一辆中型坦克,因此这并不能证明其性能有多优秀。(人民号)
虽然名为中型坦克,但是它的战斗全重只有15.75吨,无论是火力还是防护能力都比当时的主流坦克弱很多。(奇趣百科·军事密码)
参考资料
Type 97 Chi-Ha & Chi-Ha Kai. Tank Encyclopedia.2024-06-21
日本陆军 九七式中战车改 CHI-HA改.MDC頠郎?犖憭? .2024-06-14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武器装备之比较.中国军网.2024-06-21
97式中型坦克.歴史年代ゴロ合わせ暗記.2024-06-14
97式中型坦克. Eternal Sara Soju.2024-06-14
97式中型坦克.senseki.jp.2024-06-14
武士的战甲,差强人意的装甲车辆,二战期间日本97式系列中型坦克.人民号.2024-06-13
Type 1 Ho-Ni I.tank-afv.com.2024-06-26
Type 97 Chi-Ha, 120 mm Short Gun.Tank Encyclopedia.2024-06-26
Self-Propelled Artillery / Close-Support Gun.Military Factory.2024-06-26
文物故事: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的“功臣号”坦克.人民号.2024-06-14
97改中型坦克.中国数字科技馆.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