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豫赣
董豫赣,1967 年生人。先后就读于长安大学(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依次就职于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兼《缤纷》、《图像建筑》、《建筑业导报》杂志编委会的成员。
所受教育
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设计艺术学博士在读2005(英语未过六级,学位没拿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工学硕士1993—1996
长安大学(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学学士1987—1991
工作经验
兼《缤纷》杂志、《图像建筑》、《建筑业导报》杂志编委会成员;
中国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建筑人物”专栏策划2001年9-12月;
《中国合作新报》专栏作者1999年5-8月;
北京泛华工程公司1992-93;
辽宁葫芦岛市建筑设计院1991-92;
教育背景
1991年—长安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
1991年~1992年—辽宁锦西市建筑设计院
1992年~1993年—北京泛华工程公司
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工学硕士
1996年~2001年—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讲师
1999年5月~8月—《中国合作新报》专栏作者
2001年9月~12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建筑人物”专栏策划
2003年—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至今
2004年5月~6月—中国美术学院访问教学
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设计艺术学博士2005(因英语未过六级,学位没拿着)
教学经验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2003—至今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建筑学研究中心讲师2001-2003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讲师1996-2001
1996-2001年在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主讲课程:
1:西方建筑史;(本科)2:建筑初步;(本科)3:中国建筑史;(本科)4:建筑文化(研究生)
2001年至今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建筑学研究中心主讲研究生课程:
1:建筑与艺术;2:文献阅读;3:建筑文化;4:建筑设计1;5:建筑设计2;6:城市研究1;
2005年至今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建筑学研究中心主讲全校通选课“现当代建筑赏析”(并获得93.58分的较高评估)
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7位。
获奖
主要作品
完成建筑、理论设计及方案
完成建筑:
清水会馆2003.3-2006.9(已建成)
红堡2003.3-2006.9(已建成)
青浦区镇港监站设计2003(已建成)
水边宅2002(已建成)
方案设计:
家具建筑——作家住宅1999
大地窖Ⅰ、大地窖Ⅱ1998
太阳与碑1996
康定斯基之家1996
北京京奉铁路火车站复原1995(由张复合先生主持,已建成)
1996年以来作品发表:
《DOMUS》2006 .09:dialogue:wm architecture――dong yugan, Sirius International出版发行,米兰,意大利,p134-137
《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34期 总第352期2005-9-12,三联出版社,钟和晏“朴素之美”p38-39
《北京现代商报?时代地产周刊》2003年5月16日,E1-E4,“水边宅”、“涪水沱园”,北京;
《Dialogue》建筑杂志第68号,“水边宅”,p45-47,美兆文化事业Inc.,台北市2003/4;
《新地产》2003年1-2月号,“水边宅”,p82-95,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北京2003/2;
《都市营造》,“水边宅”,p50-53,2002年上海市双年展组织委员会,上海2002/11;
《建筑师》总第100期;“涪水沱园概念规划方案”,封面、封2、封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10;
《新周刊》2002年第3期,“书宅”,p98,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信息服务中心,广州市2002/2;
《时代建筑》2002年第2期,“隙间——画家住宅”,同济大学,上海2000/6;
《今日先锋》8,“家具建筑——作家住宅”,封面,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
《建筑师》1999年第12期总第91期;“魔方住宅”教学成果;四页彩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9/12;
《光与影》1999年第6期总第87期. “窗之风(Wind of window)”、“姓?名?使用名(Surname? name ?using name)”,p70,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1999/11;
《建筑师》1999年第8期总第89期;“家具建筑——作家住宅”,彩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9/8;
《建筑师》1996年第2期总第68期,“太阳与碑”,p101-102及彩页,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北京1996/2。
作品展览:
群展:
建筑、天津市实验中学人、伦理、空间,2002年9月,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房子”5人展,2001年3月,上海顶层画廊;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国际会议中心,北京1999/6
中国实验家具艺术展,焦应奇艺术中心,北京1999
专著:
《极少主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2003年9月重印
1995年以来文章发表:
“时间六像”,《建筑业导报》第337期,香港特别行政区,2006/5,p84-98;
“出神入化”,《新设计》,第一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杭州市2006.6月,p15-21;
“稀释中式”,《时代建筑》总第89期,同济大学,上海市2006/5,p28-35;
“身体与控制”,《今日先锋》第13期,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8月,p31-39;
“境心相遇”《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34期 总第352期2005/9,p34-36;
“旁敲侧击——建筑的它治性”,《建筑业导报》第329期,香港特别行政区,2005/1,p60-62;
“触类旁通”——《文景》总第十二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2005/7,p88-92;
“文学将杀死建筑”,《文景》总第8期,上海市世纪出版集团,上海2005/8,p80-84;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中的穹隆”,《文景》总第4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2004/10,p80-85;
“园林里的高瞻远瞩”,《三联生活周刊》随300期特刊赠送,p12-15
“园林里的委曲求全”,《三联生活周刊》随300期特刊赠送,p16-17
“白色住宅与玻璃住宅”,《缤纷》2004年第5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2004/5,p18;
“透视空间”,《建筑师》第105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10,p32-41;
“涪江沱园:正在开始的大地艺术”,《北京现代商报?时代地产周刊》2003年5月16日,E2-E3;
“秩序是”,《建筑师》2003年第4期总第102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4,p91-94;
“现代建筑大师勒?勒·柯布西耶”,《文景》第8辑,上海市世纪出版集团,上海2003/4,p74-80;
“为谁设计”,《时代建筑》总第68期,同济大学,上海2002/11,p31-35;
“学校、垂直、水平、车间”,《平常建筑》,张永和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9,p108-109;
“迷宫印象”,《此时此地》,刘家琨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9,p147-150;
“最后的乡愁”,《文景》第4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2002/8,p78-83;
“包豪斯理念”,《文景》第3辑,上海市世纪出版集团,上海2002/5,p23-29;
“六个递延的视域断片”,《新潮》总第七期,四川画报社,成都市2002/5,p77-78;
“抽象与具象——天子大酒店杂谈”,《a+d》,雷尼国际出版有限公司,香港特别行政区2001/12,p64-66;
“批判的厚度”,《新潮》总第1期,四川画报社,成都2001/7,p30;
“材料的光辉”,《建筑师》第97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3,p78-81;
“光影游戏的迷宫”,《时尚家居》,时尚家居杂志社,北京2001/1,p26;
“隙间”,《时代建筑》第2期。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市2000/6,p57-59;
“窗——勒·柯布西耶对光的追求”,《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清华大学 出版社,北京2000/4,p146-151;
“神话”,《今日先锋》8, p42-47,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2000/1;
“魔方住宅——建筑初步教学实践”,《建筑师》1999年第12期总第91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9/12,四页彩页;
“景观编织”,《装饰》1999年第4期总第90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999/8,p17-19;
“光之凝固体——廊香教堂”,《中国合作新报》第12版,北京1999/7/5;
“范思沃斯住宅”,《中国合作新报》第12版,北京1999/5/26;
“流水别墅”,《中国合作新报》第12版,北京1999/5/12;
“在浴场里”,《中国合作新报》第12版,北京1999/5/5;
“边非缘”,《方法》1999年第2期总第89期,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1999/2 .p54-57;
“空旷的运动”,《建筑师》1998年第10期总第84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10,p57-64
“双关的双宅”,《装饰》1998年第5期总第85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998/10.p15-18;
“北京‘香厂路新市区’规划缘起”(为第一作者,与张复合先生合作),《第五次中 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3,p63-81;
“大师与中原地区”,《读书》1998年第2期总第227期,生活?读书?新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98/2,p72-77;
“墙”,《建筑师》1995年第6期总第64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 1995/6,p23-27。
外文发表:
BORDER TO BORDERLINE ,SCATTERED/MAGES OCT.1999,HAD DOKUMENTE ZUR ARCHITEKTUR Ⅱ,p53-5
会议报告
2010年5月—“隅角之诗”,中国美术学院
2010年5月—“常熟方塔园”研讨会,上海方塔园
2009年8月—“身体与建筑——得体与本体”,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
2008年11月—“国际化背景下特色的中国园林”,同济大学建筑学院
2008年11月—“园林研究”,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2008年6月—“活的中国园林”,德国德累斯顿
2008年5月—“空间迷惘”,苏州建筑与现象学研讨会
2007年11月—“中国古典园林”系列讲座,云南理工大学
2007年8月—“设计与园林”研讨会,南京
2007年8月—“园林与建筑”、“相反相成·对仗·经营位置”,南京
2006年11月—《建筑师》“清水会馆”研讨会,北京
2006年10月—“动境·意境·化境”,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2006年6月—“建筑物体”,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06年3月—“时间六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5年10月—《时尚家居》关于“品质生活”研讨会,北京
2005年9月—译林出版社《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学者品评会,北京
2005年8月—《三联生活周刊》“物质审美主义分子下的中国式别墅”,北京
2005年4月—“象山三望”研讨会,杭州市
2005年4月—“动境”,四川大学
2004年5月—与王澍、王欣、葛明、周凌“五人讲座”,苏州大学
2003年12月—“建筑基本问题”,北京工业大学
2003年12月—“文学与建筑”,北京林业大学
2003年10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中国美术学院访问教学
2003年3月—“视觉的分析”,东南大学访问教学
2003年8月—北京绿化隔离带第二期研讨会,北京
2003年8月—北京绿化隔离带第一期研讨会,北京
2003年7月—“建筑的实验:本土的可能”,北京
2003年1月—国际研讨会,中国美术学院
2002年4月—“可能的建筑”,南京大学
2002年3月—“问题”,北京林业大学
2002年2月—“从半岛出发”,北京
2002年1月—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建筑新视点”研讨会,北京
2002年1月—“国外建筑设计潮流:极少主义”,“二十一世纪建筑新视点”研讨会
2000年11月—“可能墙”,云南理工大学
2000年11月—“帘空间”,中国戏曲学院
参与项目
2008年8月—“建筑与现象学”,苏州城市展览馆
2008年6月—“活的中国园林”,Chinese Gardens For Living,德国德累斯顿
2006年~2008年—膝园(已建成)
2003年~2006年—清水会馆(已建成)
2003年~2006年—祝宅(已建成)
2002年—水边宅(已建成)
2002年9月—“建筑、实验、人、伦理、空间”,天津美术学院
2001年3月—“中国房子”5人展,上海顶层画廊
1999年—家具建筑——作家住宅(方案设计)
1999年6月—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1999年—中原地区实验家具艺术展,北京焦应奇艺术中心
1998年—大地窖Ⅰ、大地窖Ⅱ(方案设计)
参考资料
【4月2日学术报告信息】董豫赣:造房子——功能与意象.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艺术学院.2024-10-12
董豫赣.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4-10-12
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北京大学董豫赣教授、东南大学葛明教授、香港大学周仪博士.郑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2024-10-12
董豫赣.中国名城.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