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冰
李若冰(1926年10月——2005年3月)笔名沙驼铃。泾阳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西部文学的拓荒者、“石油文学”奠基人之一。
李若冰散文大都写亲身感受,反映我国大西北的风物、人情与生产建设,文笔优美、真实感人。他最早发现了西部美,歌颂了西部美,为祖国石油工业树起了一座丰碑。李若冰一生情系大漠,钟情勘探者、创业者,被誉为中国石油文学的拓荒人之一。所作《柴达木手记》等作品至今享有盛誉。2005年3月24日病逝于西安市,享年79岁。
简介
李若冰,1926年生于泾阳县,中共党员。12岁就加入八路军。194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文学系。1938年参加延安抗战剧团,后历任中央宣传部助理秘书,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中国作协西安分会专业作家、副主席兼秘书长,陕西省省文化局副局长,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文物厅长,省作协党组书记,陕西文联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名誉委员。陕西省第六届人大代表,陕西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省委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散文集《在勘探的道路上》、《柴达木手记》、《旅途集》、《红色的道路》、《山·湖·草原》、《神泉日出》、《爱的渴望》(合作)、《李若冰散文选》、《高原语丝》、《塔里木书简》、《满目绿树鲜花》等,另有文集《永远的诗人》(李若冰论集)、《李若冰序文集》、《李若冰文集》(4卷)等。1993年曾获青海石油文联突出贡献奖。
名字由来
李若冰本姓刘,儿时(出生后不久)被卖给一户杜姓人家为子,故曾用名杜西山、杜德明,笔名“沙驼铃”。后得知他生母姓李,为了纪念他去世的亲生母亲,内心铭记一个孤儿心灵上永远也难以弥合的心理创伤,他改为母姓,后启用曾用笔名李丹人和现名李若冰。李若冰取笔名驼铃,是他看见延安市城外的骆驼,想到这种负重远行的生命是令人敬仰的,驼铃是跋涉者心灵的歌唱。这一时期,他利用分分秒秒的时间博览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还尝试去写点小文章。也就是在此时,他的一个诗意盎然的笔名--沙驼铃“诞生”了!这是因为他常在延河畔看到骆驼那奇丑而又可爱的形影,对它的坚韧、负重和对信念的执着精神,油然而生的敬意。
妻子贺鸿钧
李若冰的妻子贺鸿钧,1928年生于陕北米脂县城一个教书先生的家里。16岁时,她参加了绥德分区文工团,演过《白毛女》等歌剧。她同姐姐贺鸿训合写的秧歌剧《喂鸡》受到周扬的赞赏,被推荐到《解放日报》发表,由贺敬之先生写了序言。后进入刚解放的西安市,在西北文联创作室工作。二人认识、相爱,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又天各一方,一个去了西部戈壁,一个上了北京。从这时起,李若冰舍弃了“驼铃”、“沙驼铃”、“李丹人”等笔名,开始用“李若冰”的名字发表作品。贺鸿钧也用笔名贺抒玉。她的本名叫贺鸿钧,结婚时,李若冰又帮她改名为“贺抒玉”,合起来就是“冰清玉洁”之意。
个人生平
1926年10月出生于泾阳县安吴镇阎家堡,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卖给当地杜家。
1938年,12岁时逃亡延安市参加抗战剧团,后在部队艺术干训班和边区艺术干校学习,参加大生产运动。
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西北文工团和中央党校工作,参加整风运动。
1944年改入鲁艺文学系。
1945年调中央宣传部任助理秘书。1946年调一野四军骑六师主办《群力报》,参加人民解放战争。
1948年在西北军区政治部任秘书。
1950年转业,入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进修,并开始在《西北文艺》、《文艺报》、《小说》等报刊上发表作品。
1953年调中国作协陕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同时兼任酒泉地质勘探大队副大队长。
1954年进入青海柴达木盆地。此后五进柴达木盆地,曾在大庆油田、渭河平原农村、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生活。
1956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在勘探的道路上》,后继续在柴达木盆地生活。
1959年出版《柴达木手记》。
1958年到“文革”前,先后在礼泉县农村和大庆油田深入生活,并写一些反映农村和工业建设的散文、特写和报告文学。1959年出版散文集《旅途集》。“文革”中一度搁笔。
1971年重返陕北地区,写出一组反映党中央转战陕北生活的散文,收入《神泉日出》集。其后继续在礼泉、大庆油田体验生活。
1979年任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
1980-1987再版。以后陆续出版散文集《旅途集》、《红色的道路》、《山·湖·草原》等。文革后,出版散文集《神泉日出》、《爱的渴望》、《高原语丝》、《塔里木书简》、《满目绿树鲜花》、《李若冰散文选》等十余部。
1982年任省文化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同年11月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1983年任省文化文物厅长、党组书记、省委委员。
1986年任陕西作协党组书记。
1993年当选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文艺网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享受政府特殊补贴。
1993年8月,李若冰和已故的著名诗人李季,被石油部授予“特殊贡献奖”,他俩被称为石油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1999年11月,李若冰荣获中国石油铁人文学特殊贡献奖。
2002年10月已76岁高龄的李若冰第七次到大戈壁。
2005年3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市然长逝,享年79岁。
个人影响
李若冰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最早发现了西部美,歌颂了西部美,为祖国石油工业树起了一座丰碑。
1938年李若冰12岁时就北上延安市参加革命,先后在延安抗战剧团和鲁艺文学系工作学习。解放后他多次与石油勘探者一起深入大漠戈壁,写下了《柴达木手记》等一大批反映大西北风情和石油建设的优秀文学作品,被誉为我国“石油文学”的奠基人。1944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文学系之后,李若冰同革命文艺战士们一起边开荒种地边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从中央文学研究所一毕业,就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生活之中,“把自己的手紧紧地扣在生活的主动脉上”,“用自己的胸脯贴着生活发展的脉搏,感受生活、感受时代”,深入延安市和陕北,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报告文学《陕北扎记》,热情地讴歌了共和国第一批勘探者。他认为石油是共和国工业发展的血液,为祖国勘探奉献更多的石油,是每个勘探者神圣的职责,歌颂资源丰富的大西北和乐于奉献的勘探者,也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又一次次地西出阳关,穿越河西走廊,登上祁连山脉,以一个作家的身份挂职兼任了柴达木盆地地质勘察大队的副大队长,在柴达木、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高山、雪湖和草原上留下了他一步步跋涉的足迹,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50年代的《柴达木手记》、《酒泉盆地巡礼》、《勘探者的足迹》等作品在中国文坛引起轰动,尤其是在1956年,他曾作为人民日报特约记者到东北地区采访,写下了《汽车城散记》、《在海洋的胸膛上航行》等散文,并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在勘探的道路上》,他和作家柳青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周总理对他说:“你是这里最年轻的作家,希望你写出更好的作品。”之后,他的作品就像石油一样从心底里源源不断地喷发出来。80年代的《塔里木书简》、《高原语丝》、《龟兹乐舞之乡》等,又在艺术创作上登上新的高峰,从这些作品里也看到了他的生命流程。人们都说,他是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最早发现了西部美,歌颂了西部美,为祖国石油工业树起了一座丰碑。1993年8月,他和已故的著名诗人李季,被石油部授予“特殊贡献奖”,他俩被称为是石油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人物评价
李若冰散文大都写亲身感受,反映我国大西北的风物、人情与生产建设,文笔优美、真实感人。
李若冰夫人贺抒玉老人回忆说,1953年他与若冰结婚不到半个月,他就出走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去了,1954年春季玉兰花开之时,也是女儿出生之时,他到酒泉勘察队去了,顾不上回来看女儿一眼……他已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祖国大自然的怀抱,融入了西部的大漠中,他就是大自然之子!30岁成名受周总理接见。省文联副主席、著名评论家肖云儒沉浸在悠远的回忆中,“李老是我大半生的师长和领导,我们相识相交整整45年,我20岁时就开始读他的作品。他是贯穿延安文艺运动、17年文学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这三个时代、在文学艺术上很有建树的一位重要作家,像他这样的人在我省及全国都不多见,他在国内开创了西部散文的先河。1959年李若冰推出成名作《柴达木手记》时还不到30岁,周总理还亲切接见了他”。
在西安雍村干休所李若冰家中,书房仅12平方米,四壁满书。看看他家用了40多年家具,就知道这位延安市时的小八路、红小鬼,半个多世纪后仍保持着延安时期的艰苦朴素的作风。但更具感染力的是若冰夫妇的人格魅力。
言出即行,念兹在兹。1985年夏,看到陈孝英发表的一篇文章后,李若冰便四处打探作者下落,并与陈孝英当时供职的省社科院领导通话半小时之久,又带着文化厅人事处长去社科院“挖人”,两天内便办妥了全部调动手续。而让作家朱鸿感动至今的是,当年大学毕业分配时,他想要一个有利于写作的工作环境,曾去找李若冰帮忙,李若冰只问了3个问题:结婚了没有?写过东西没有?想到哪里去?就这3个简单的问题,工作方向就定了下来。西北大学教授赵俊贤曾请李若冰帮忙申请科研经费,李若冰尽力促成此事。面对一些议论,当时正在住院的李若冰颇有些激动:“什么议论!什么只帮助外单位的人,不帮助本机关的人,这是什么话!我就喜欢干活的人!我就支持开拓进取的人!终日睡觉的人,因循守旧的人,不管他在哪个单位,他是谁,我都不会去支持……”
陕北定边县农民作者张效友呕心沥血写了部长篇小说《青天泪》,到处投稿碰壁,李若冰得知后不仅给予热情鼓励,还力荐一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使这位处在穷困境际中的青年人感激涕零。据了解,他一生中,共为100多位作者的作品写过序,他说:“我看完20万字的一部作品才能写出2000字的序”,如果以此计算,他利用业余时间为年轻作者看过的书稿至少也有2000多万字!作家贾平凹说他是“雪中送炭”的人,“无法不敬重他”;美学评论家陈孝英也说“对自己,他讲一个‘淡’字;对别人,他讲一个‘扶’字;对同行,他讲一个‘亲’字。”1959年他的《柴达木手记》结集出版时,当时书中的多位主人公已被打成右派,但他却坚持不删改这些人的名字,大胆地让所谓“右派”以本来创业者和奉献者的形象走进读者的心灵。难怪,粉碎“四人帮”之后,作家柳青在弥留之际嘱咐有几个人不准参加他的追悼会,而特别叮咛:“李若冰一定要让他参加。”可见他为人的正派、正直和公道。
作家张效友当年曾收到过李若冰的“退款汇单”。得知李若冰患糖尿病,因无法赴西安市探望,就汇了200元聊表寸心,但半月后竟收到了300元“退款汇单”,李若冰还在汇单上附言责怪张效友为他汇款,而当收到荞麦面和小米后,李若冰则采取物价加邮资的方式寄款给张效友。“他的正直令人钦佩”,西北大学教授杨乐生说,记得参加一个活动,老李与大家谈笑风生,但对某个人理也不理,随后还拒绝与此人握手,后来干脆转向一边,专门与别人说起了其他话。杨乐生自言那一刻感到分外震惊,然后是深深的敬佩,因为那位扑上来和老李打招呼的人,是所到之处大家都皱眉头、人人心照不宣的“人物”,以老李的名望与地位,一般遇到同类情况大约都得敷衍一下,但正直的老李没有那样做!李若冰纯净似冰,冰清玉洁;他热情似火,晚年尤如夕阳一样火红明丽。他除了写作之外,还在陕西省的宣传文化岗位上担任重要的领导工作。他领衔创作的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至今广为流传;他雄心大略,为陕西的文学大厦垒砖砌石;他领导下创作编排的《仿唐乐舞》等久演不衰,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璀灿明珠……
人们坚信:冰消化春水,滋润大戈璧;若冰虽远去,驼铃声永脆。
其他信息
最大遗憾
李若冰生前最大的遗憾是没能重返柴达木盆地,最大的牵挂是那部永远无法完成的长篇小说。
2002年深秋,为拍摄纪录片《沙驼铃》,作家和谷等人曾陪李若冰远赴柴达木,和谷认为那是“陪一位七旬有七的老人,去温习半个世纪的那种撕心裂肺的梦想”。旅途中,李若冰需要按时吃降压药、打胰岛素,夜里几乎每隔一小时就要去一次洗手间,而更多时,这位老人就乐呵呵地倾听别人谈话。就在进柴达木之前,李若冰的血压升到了100至200毫米汞柱,休息两天后血压仍居高不下,没人敢让他冒险,医生也“请组织上阻止该同志到高海拔地区”。李若冰得知重返柴达木盆地无望后,一番话令人神伤,他说:“我多年来非常怀念柴达木,眼看到了它的面前却不能去了,这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进不了盆地,我是太遗憾了……”李若冰表示以后会再来,“就是80岁也要再进柴达木!你们怕我过不了当金山,那我就走西宁市,经格尔木市,直上花土沟镇……”但这些已成了永远的梦,这位老人重回青春故地的愿望,已在无边的沙海中,随风飘散……
李若冰生前最大的牵挂就是他这部没有完成的长篇小说,李若冰当时初步定了个名字,叫《在那遥远的地方》,一直没有时间写完,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他生前最最放不下的事情了。
参考资料
李若冰.豆瓣读书.2024-01-07
李若冰.中国作家网.2024-01-07
李若冰散文的意义.光明网.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