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彭医正

彭医正

古铁杷县(现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彭氏始祖 ---宋末爱国官员彭医正

基本介绍

据考证,今湛江市麻章区旧县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居住。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境内设置铁杷县,县治为现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旧县村曾孕育了许多名人志士,如宋代爱国官员彭医正,进士彭清平、科举人彭清斋、明代刑部郎中彭日更、清代抗法英雄及武秀才彭梅竹、彭梅修等等,为麻章历史增添了光辉一页。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曾书:“不甘俯首听瓜分、抗法人民组义军、黄略麻章皆创敌、寸金桥隔自由魂”。

宋末爱国官员---彭医正,汉族,生于南宋淳熙甲辰年(1184年),嘉定壬午(1222年)科举人。

彭医正初任福州学政司,南宋淳祐年间(1244年),来雷州军任儒学司。雷州军管辖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三县,相当于现在的雷州半岛。儒学司,即“司儒学”之意,是管教化的官。彭医正到任后,看到县学宫、府学宫和莱泉书院因年久失修而破旧,多次向知军周复提出修缮,以“振教纲,化一方文明之风。”在彭医正的力主之下,知军周复拨出专款把涿州学宫、书院修缮一新。彭医正任职期间,还提倡兴办社学,筹集善款,支持贫穷而又有志气的弟子读书。为教化当地民众,彭医正亲任训导。元朝建立后,宋元交战日趋激烈。彭医正谆谆教导弟子:学岳飞精忠报国,虽死犹荣。彭医正更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其有两儿,长子清平,号兆轩,生于嘉定辛未年(1211年),登淳祐丙午(1246年)进士第,仕山东济南都督;次子清斋,号叔轩,生于嘉定壬申年(1212年),中淳佑丙午科举人,仕福州南宁主薄。兄弟两人任职的南宋末期,宋元两国连年交战不停。彭医正多次去信告诫儿子要学岳飞精忠报国,勇杀元贼,不做亡国奴。无奈,元兵气盛,宋兵屡败。1276年2月,元朝军队攻占南宋首都杭州市(今杭州),俘虏宋恭帝和谢太皇太后,宋恭帝向元军统帅伯颜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5月,外逃的丞相陈宜中礼部侍郎陆秀夫、都统制张世杰等不满朝廷投降,在福建福州拥立益王赵昰即位,此即宋端宗。为恢复帝室,召吴浚赵晋分道出师,彭清平奉命护驾。彭清平的五个儿子倡议卫国保家,效力皇朝,愿随父护驾,以勇略出征,由泉州港而浅湾(今饶平县南海中岛屿),由秀山(今广东东莞虎门)横琴岛(今广东中山南海中)而谢女侠(在今珠江口外),奔走御敌,未尝一日忘国。1278年春,清平统率军队随宋端宗渡海至(现湛江市硇洲岛)。至硇后,宋皇念清平五子跟随拒元之功,敕封为五虎少将,后又分别晋封为肇王、勤王、兴王、宁王、弼王。此时,彭清斋也带着家眷从福建省跟随宋皇军队逃到雷州半岛。彭清斋寻觅到父亲,时彭医正已九十多岁,卸任公职后虽隐居在铁杷县(现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却时刻惦记战事。彭医正跟儿子分析形势,认为宋室暗弱,难以支撑摇摇欲坠江山,但“为人臣者,当为君劳。朝廷危急之际,尔兄弟不可贪生怕死。”要求清斋把妻小留在旧县,好放心杀敌,并出钱招募数十勇士同往硇洲勤王。分别之时,父子发誓永不仕元。清斋带着年长的儿子及数十勇士至硇后,把父亲的话转告兄长清平,哥俩更加坚定了抗元之决心。1278年4月,赵昰病死,群臣立赵昰的弟弟、年仅7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为祥兴,升硇州岛为祥龙县。1278年5、6月间,宋军与元军展开了雷州争夺战,但最终失败,被元兵彻底占领雷州城,行朝不得不转移到珠江口海中的崖山(今新会区南海中),清平率兵坐船护驾宋皇帝到崖山。船只坐不下,部分人马走陆路。清斋父子及嫂、侄等走陆路。1279年2月,崖山海战情势危急,清平之妣陈夫人率五子与晋郡马易仕熊丞相陈宜中到极浦亭(位于今吴川市吴阳镇李屋巷),开勤王会议,探马飞报战况危急,就派部分人马乘船东上勤王,部分人马沿岸赶上。正到红花店(今电白横山),探马哀报昺帝及十数万军队溺于瀛海。戴天之愤,无容置议,肇王兄弟五人望洋而叹:胸怀报国之心,遂不能定鼎中原。回天乏力,清平之妣陈夫人与五子于大寨(今吴川振文镇)隐姓埋名落业为民,誓不仕元。清平战死海中,其之忠勇与陆秀夫张世杰无异。奔走在半路中的彭清斋,听到昺帝溺于瀛海的噩耗后,跺脚长叹,“宋恭帝灭,立赵昰;端宗折,立昺帝;今赵昺又溺。此乃天亡宋也。”遂与子等奔回旧县。彭清斋潜回旧县后,当了一名教书先生,余生不再仕元。听到宋帝溺死海中,彭医正悲愤交加,不久便驾鹤西去。

雷州通志记载:湛江市铁杷县建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县址在今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东海岛、扇沙两县并入铁耙县,县治在现旧县村。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铁耙县更名遂溪县,县治仍在现旧县村,直至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撤销遂溪县并入海康县,县治随废。宋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复置遂溪县,县治迁往登云坊(今遂溪县总工会一带)。这样,旧县村作为县治,跨越隋、唐、宋三个朝代,历时382年。彭医正看到旧县是块风水宝地,晚年就落居旧县。为纪念旧县曾作为县治,彭氏族谱记作“铁杷彭氏族谱”。医正公落居旧县村时,旧县作为村落的时间至少已有300多年历史。

彭医正后人彭日更(日更两字合成一字)(1373~1458),字高峰,初任南安府推官,宅心仁厚,主持平反,民不称怨,人称彭佛,秩满,升南京刑部员外郎,至仕归,奉诏进升郎中(正五品官员);彭日更也曾与父志坚公主持修族谱。后人把彭医正葬在伯渔坡西南面的鲤鱼墩(今霞山区伯儒村伯渔坡鲤鱼墩)。而今,彭医正后人达4万多,散布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地,每年都有成千后人到此悼唁。彭氏后人已把此处作为彭氏子孙“修身齐家、爱国为民”的教育基地。

注:本文中的历史事件参考《细说宋朝》一书(虞云国著)和《湛江郊区政协文史》、《遂溪县志》等,并根据彭氏族老口述整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