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镇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走马镇,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属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东南边陲重镇,素有“鄂西南窗”之称,是省定25个重点口子镇、27个老区乡镇、5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六好乡镇党委”、“楚天明星镇”、“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走马镇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3年走马镇升格为副县级单位。
历史沿革
镇以走马坪命名。亦称"关外",过去属慈利县管辖。1735年改土归流,清庭政府将大岩关外慈利所管辖的近关五十里之地,划拔鹤峰,故名关外。解放初期时设四区,1954年改走马区,1958年为五星公社,1960年改走马区。1975年撤区并社。1984年撤社改区。
1995年,走马镇(县辖)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古城坪、千金坪、汪家包、金龙、红罗5个行政村。走马区:白果镇面积62.6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白果坪、官仓坪、小庄坪、刘家垭、花桥5个行政村;北镇镇面积38.5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辖扬坪、三锁、金岗3个行政村;堰垭镇面积52.1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辖红土、九洞、梅坪、杜家、坪、曲溪6个行政村;楠木乡面积64.6平方千米,人口0.2万人,辖楠木、水坪、金山3个行政村;阳河乡面积70.1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辖阳河、李桥、洪家山、时务、栗山5个行政村;大典乡面积64.4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辖大典、大沟、香蕉树3个行政村;锁坪乡面积23.1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辖周家山峪、刚家湾、九岭3个行政村。
199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县辖走马镇。2005年,镇政府驻走马坪,人口4.7万人,面积494平方千米,辖走马坪1个居委会和古城、官仓、北镇、曲溪、时务、千斤、升子、、红土、楠木、栗山、汪家包、刘家垭、九洞、水坪、大典、金龙、花桥、梅坪、金山、大沟、红罗、杨坪、杜家、阳河、芭蕉、白果、金岗、柘坪、李桥、周家峪、刚家湾、九岭32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22828100:~001 121走马社区 ~200 220大典村 ~201 220大沟村 ~202 220芭蕉村 ~203 122北镇村 ~204 220杨坪村 ~205 220金岗村 ~206 220周家裕村 ~207 220刚家湾村 ~208 220九岭村 ~209 220花桥村 ~210 220刘家垭村 ~211 121白果村 ~212 122官仓村 ~213 121升子坪村 ~214 122阳河村 ~215 220李桥村 ~216 220栗山村 ~217 220时务村 ~218 220金山村 ~219 220楠木村 ~220 220水坪村 ~221 220柘坪村 ~222 220曲溪村 ~223 220杜家村 ~224 220梅坪村 ~225 220九洞村 ~226 220红土村 ~227 121古城村 ~228 121千金村 ~229 121金龙村 ~230 121汪家堡村 ~231 121红罗沟村 ~232 220官鼎村
地理环境
鹤峰县走马镇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县境东部。东连荆楚,西眺重庆市,南距三湘,北至三峡,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边陲重镇,素有“鄂西南窗”之称,是省定25个重点口子镇、27个老区乡镇、5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镇域国土面积498平方公里,辖走马坪、古城、官鼎、官仓、北镇市、曲溪、时务、千斤、升子、、红土、楠木、栗山镇、汪家包、刘家垭、九洞、水坪、大典、金龙、花桥、梅坪、金山、大沟、红罗、杨坪、杜家、阳河、芭蕉、白果、金岗、柘坪、李桥、周家峪、刚家湾、九岭3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79万人。走马镇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六好乡镇党委”、“楚天明星镇”、“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面积498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古城村。
自然资源
走马气候怡人,资源富聚。境内青山叠嶂,夹有平川区丘陵,平均海拔920米,日平均气温12.5度,年降雨量1949毫米,兼有山区和平原的特点,生态环境优越。全镇有良田沃土6.16万亩,适宜多种农经作物生长和栽培;林地51.3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4万立方米;境内盛产茶叶,无公害有机茶园面积达4万亩,年产量8万担以上,是“湖北茶叶第一镇”;有可生长稀世山珍葛仙米的水田面积1万亩,是全球唯一的葛仙米生产基地;已探明的生物资源达100多种,名贵中药材年产量在200担以上的有10余种,是“华中地区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磷矿储量达11.78亿吨,且品位高,易开采,属全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达88万千瓦,全镇小水电装机容量已达2万千瓦,成为湖北省自办小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乡镇,装机45万千瓦、静态投资24.37亿元的华中调峰电站江坪河电站已开工兴建;矾、伴生的稀有金属矿贮量达5000万吨以上。
文化
走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相传在南宋时期,金朝大元帅完颜宗弼在此设置兵营,操军跑马,故名走马坪。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湘鄂边革命根据地,贺龙元帅领导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诞生在这里,并历经六年抗战,是贺龙元帅的“第二故乡”。民族文化底蕴丰厚,撒尔、摆手舞、柳子戏、四道茶、傩戏等土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品位极高,群众业余文化丰富多彩。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走马镇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经济
葛仙米俗称雷公菌、天仙菜、鹤峰葛仙米、田木耳,为水生藻类植物,呈墨绿色珠状,产于无任何污染的沼泽地,稻田,全球仅鹤峰县走马镇独产,实乃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古为历代皇家贡品,今为世界卫生组织举荐之最佳保健品。
葛仙米营养极丰富,属纯天然生态食品,是宴席佳品。其内含15种氨基酸、干物质蛋白质,含量高达52-56%,多种维生素和其它自然食品不及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锰、钙、磷、铁、锌等矿物质成份。据《中华药海》介绍,葛仙米性寒,味淡,清热,收敛,益气,明目,主治夜盲症,直肠脱垂,外用可治烧伤,烫伤及护肤美容功效。
食用方法为取葛仙米5-10克放进温水浸泡,待全部复原后清洗1-2次,将其放入沸水中煮熟,添加香料或糖料及少量淀粉即可食用,以汤食最佳,甜咸皆可。
鹤峰县葛仙米开发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葛仙米基地12000亩。公司生产加工的葛仙米是无污染、纯天然的产品,是湖北省旅游商品。
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快速发展。走马镇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咬定青山舞茶龙,大兴特色产业。培植了茶叶、水电、磷化工、中药材、畜牧业、建筑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各类农产品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其中木耳山茶叶基地已获得中国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茶转换基地认证,红罗沟茶叶基地被湖北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示范茶园,走马成为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全国20个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创建单位之一。民营龙头企业发展突飞猛进,现有世为茶叶有限公司、白果民族茶厂和绪平化工有限公司等3家产值过千万元的民营企业,有产值过百万元的磷矿采掘、林产品开发等民营企业15家,50万元的民营企业30余家。特色品牌产品不断涌现,创出了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部优、省优名牌产品,其中的白果民族茶厂生产的“白果牌”精制粗茶、屯溪绿茶和世为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红罗牌”名峰绿茶、颗粒绿茶、保健茶、商务袋泡茶、葛仙米等系列产品,完全达到国际质量标准,并富含、锌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直接出口东南亚和欧美等十多个国家,畅销国内大市场,以绪平有限公司为主的磷化工产品供不应求。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营造美好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信用环境、人文环境,筑巢引凤,是该镇多年致力的目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古城民营新区已迈上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轨道,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71平方公 里,城镇人口1.52万人,通讯、供电、供水等基本设施完备,两条省道干线交汇于此,使走马成为湘鄂边重要交通要塞和商贸物流中心。城镇配套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城区环境洁、绿、亮、美,城镇品位和档次不断提升,获得全省小城镇建设“楚天杯”奖。一个集现代气息、山水园林、土家风韵于一体,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优越的新型特色小城镇已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大批省内外有识之士纷纷到走马投资兴业。如今已有江峰、宜峰、清江公司等10余家大中型民营企业落户走马。
昨日辉煌的走马,正以辉煌的步伐迈向更加灿烂的明天。勤劳智慧的走马镇人民将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一主三化”发展方向,围绕“生态立镇、科教兴镇、开放活镇、工业富镇”四大战略做文章,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努力培植茶叶加工、小水电产业群、磷化工三个亿元产业,塑造城镇新形象,身全省山区经济第一强镇,建成全省小康示范镇。
旅游
景点
三潮水
三潮水位于走马镇西面,相距走马镇10多公里,顺着盘山公路进入一个低谷,便来到了江坪河。在这里,有一座“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湖北之最大单孔公路石拱桥。此桥于1989年建成,单孔净跨106米,宛如一道长虹,把两边的大山连接在一起。
桥东岸山崖上有一眼山泉,名曰“三潮水”,在《鹤峰县志》上找到了有关记载:“神坛坪(今鹤峰县境内江坪河)岩流,细若檐溜,每日寅、午、戌三时大水似盆,愈时复细,晴雨皆然,人呼为‘三潮水’。”每日早、中、晚从泉眼中涌潮。晨潮时,从山腰的那个石洞中,突然冲出一股像开闸的大水,形成的瀑布飞流直下,十分壮观。午潮时,涌出滔天巨浪,飞泻而下,如霹雳震耳欲聋,这里有“小三峡”之美名。潮落时,涓涓细流,传说是龙王作怪。两边是茫茫苍苍的树林,还有亭亭玉立的天峻石林,像竹笋一样横空出世。据说,它曾经是古人天然的时间表,人们依据三潮水涨落的情况来确定农耕的时间。
大崖关
早在元末明初,大崖关就是容美土司王朝的东南门户。当地民俗音乐“横空出世大崖关,距天只有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行则下鞍”恰好形容大崖关的绝世奇观。大崖关是一道自然天险,武陵山脉绵亘全境,左有七姊妹山相伴,前有守护神将军岩,具有雄奇、险峻、壮美的特点。极目而望,良田万顷,溇水浩荡;林海无边,马路逶迤。大崖关的高度使人有登天俯地的感觉。也许一位清朝诗人的诗句更能说明大崖关的美景:“破雨冲烟上碧峰,相攀徒旗入无踪;群山下视纷如蚁,一柱孤撑娇如龙;巨斧辟天分半壁,凡泥塞口却千峰;容阳信是逃君地,廖廊何人解见从;楚天无处不嵌崎,到此翻嫌路总夷;人语半天谁响答,鹏博九仞亦惊疑;大禹治水何曾到,熊铎开荆未必知;京兆田郎能轫辟,碧水堆处建牙旗。”
千百年来,大崖关经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雷击电闪,依然傲然独立,它承载着土苗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虽不具备雪域神峰的魅力,但也不亚于中国三大名关的名胜。大崖关的历史功绩除服务政治、军事、经济外,还为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萌发诗兴而搭建舞台,为关内外的土苗儿女提供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磨砺意志的平台。昔日是骡马大道,今天却成为荒漠,年久失修,人迹罕至。它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年轮的皱纹,但却具有时代的意义。
将军岩
在鹤峰县走马镇金龙村,有一座神秘的山,名叫“将军岩”。
将军岩下,是坡地、是水田、是农房,是一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祥和之景。这里的人民,淳朴、踏实、和善,这里的土家文化,神秘、多彩、绚烂。
追寻着神秘的“将军”,笔者一行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踏出了亲近将军岩的第一步。
顺着蜿蜒的山路,行至半山腰,有一座六角亭,名曰“仰思亭”,游人可在此休息、观景:六角亭正下方放眼望去,是日益繁华的官仓村,往左是人口密集的白果镇,往右,一条蜿蜒的公路连着金龙村、走马镇,极目远眺,还能一睹古城寨的风采。
仰思亭
站在棋盘崖上俯瞰,那游人聚集的地方,便是传说中的“圣泉”,传说饮了圣泉之水,方能身体强健、百病消除。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显然不信“百病消除”之说,但这圣水总能表达心中对家人安康的祝愿,故而凡是来此的游人,都会用自带的塑料瓶接上满瓶的“圣水”带回家,也把满心的祝福带回去。
排队接圣水碑文
“凡尘上苍一线天,良才顺势登穹天。云中琼阁谁营造,人伴灵山也是仙。”纪念碑向我们展示了一段传奇的发生。会仙阁,在一群热心人士的齐心协力之下,历时四十余天,惊现于将军岩之巅。
亮丽的红色油漆,让会仙阁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悬崖上的白色水泥柱,让穿梭于崖壁之上的游人顿生安详之感。这一安排全显设计施工者们的细腻与体贴。
巍峨的将军柱,屹立在山顶,历经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仍旧傲然挺立。他是一个上粗下细不规则柱体多年屹立不倒的传奇,更是人民心中命运的守护神。络绎不绝的善男信女,历尽艰辛攀爬上陡峭的将军崖,就为了一睹“将军”的真容。在将军柱面前,人们上香、烧纸,双手合十、闭目祈祷,当在将军面前许的愿望实现,则前来还愿——挂红、烧香、放鞭炮……
前来膜拜祈祷的,有学生,他们或祈愿学业进步,或祈祷更加快乐无忧;有孕妇,她们拖着沉重而幸福的“包袱”登上险峰,诚意昭然若现;有母亲,背着孩子,也背着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心愿。还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二十来岁的青年,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职业身份,登上山顶的人民,无一喊累退缩者,亦无一抱怨折返者……
将军岩,以它神秘的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而关于“将军”的传奇神话,还将延续……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走马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
走马镇.行政区划网.2016-03-17
葛仙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