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八大沙漠

中国八大沙漠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我国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简介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亦作“沙幕”,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中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如果连同50多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内总面积为1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中国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0%。

塔克拉玛干

地理位置

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35.7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流动沙漠。行政范围包括阿克苏市、喀什、和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部分地区。

气候特征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

地形地貌

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达1200~1500米,在东部和北部则为800~1000米。沙丘最高达200米。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被评为中国五个最美的沙漠之一。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四面为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的面积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变幻莫测。沙漠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为“圣墓山”,它是分别由红沙岩和白石膏组成,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圣墓山”上的风蚀蘑菇,奇特壮观,高约5米,巨大的盖下可容纳10余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侧翼为雄伟的山脉:天山在北面,昆仑山脉在南面,帕米尔高原在西面。东面逐渐过渡,直到罗布泊沼盆,在南面和西面,在沙漠和山脉之间,则是由卵石碎屑沉积物构成的一片坡形沙漠低地。数条小山脉和山链由老第三纪和新第三纪(6640万到160万年以前)的砂岩和黏土形成,隆起于沙漠的西部。弧形的马札拉山脉,在和田与叶尔羌河谷之间,呈弧形向西南绵延而去。长145公里,宽3~5公里,海拔最高1635米。平均高于沙原地表仅300~350米。附近是另一座孤立的山岭,四面为流动沙丘所围绕;托合他卡孜(Tokhtakaz)山脉海拔达1560米,山岭高于平原183~244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表是由几百米厚的松散冲积物形成的。这一冲积层受到风的影响,其为风所移动的沙盖厚达300米。风形成的地形特征多种多样,各种形状与大小的沙丘均可见到。较大的沙丘链幅度可观:高30~150米,宽240~503米,链间距离0.8~5公里。风形成的最高的地形形式是金字塔形沙丘,高195~300米。在沙漠的东部和中部,以中间凹陷的沙丘和巨大、复杂的沙丘链形成的网为主。在沙漠西部(和田河谷东面)亦属常见,横贯与纵向(指风)的地形形式共存。这样一种风形成地形特征的多样形,是盆地风复杂状况的一个结果。

动植物

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 "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

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

水资源

考察还发现沙漠中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浩瀚沙漠中,迄今发现的古城遗址无数,尼雅遗址曾出土东汉时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绣。

古尔班通古特

地理位置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央,面积5.6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行政范围包括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市。介于北纬44°15′~46°50′,东经84°50′~91°20′。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

地形地貌

在沙漠的中部和北部,沙的排列大致呈南北走向,沙漠东南部成西北—东南走向。在沙漠的西南部分布着沙垅-蜂窝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南部出现有少数高大的复合型沙垅。流动沙丘集中在沙漠东部,多属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

沙漠西部的若干风口附近,风蚀地貌异常发育,其中以乌尔禾区的“风城”最著名。沙漠中风沙土广泛分布。沙漠南缘平原上发育灰棕漠土,1949年后已大量开垦。

气候特征

年降水量70~150毫米,冬季有积雪。降水春季和初夏略多,年中分配较均匀。沙漠内部绝大部分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面积占整个沙漠面积97%,形成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固定沙丘上植被覆盖度40~50%,半固定沙丘达15~25%,为优良的冬季牧场。沙漠内植物种类较丰富,可达百余种。植物区系成分处于中亚向亚洲中部荒漠的过渡。

植物

沙漠的西部和中部以中亚荒漠植被区系的种类占优势,如白梭梭、苦艾蒿、白蒿囊果薹草和多种短命植物等;在沙漠东部和南部边缘,亚洲中部植物区系种类较多,如梭梭、双穗麻黄、花棒等。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梭梭分布面积达100万公顷,在古湖积平原和河流下游三角洲上形成“荒漠丛林”。沙漠的沙粒主要来源于天山北麓各河流的冲积沙层。

沙漠中最有代表性的沙丘类型是沙垅,占沙漠面积的50%以上。沙垅平面形态成树枝状。其长度从数百米至十余公里,高度自10~50米不等,南高北低。

沙漠夜景

驼铃梦坡是一座天然的荒漠植物园,24科89属149种沙生植物以顽强的生命力在这干旱的沙坡上生生不息。那些葱绿的梭梭、茂密的胡杨、沁人心脾的沙枣、飘逸羽叶的三芒草、富有药用价值的大黄、黄茋、“叮当”作响的铃铛刺、形似鹿角的苍劲梧桐,还有盘根错节的多枝柽柳,组成了一幅色、味、声、像并茂的大自然景观。驼铃梦坡又是一座天然的动物园,这里活跃着国家保护动物蒙古野驴、野猪、黄羊、狼、狐狸、跳鼠、娃娃头蛇、班鸠、野鹰、沙枣鸟等百余种动物,这些飞禽走兽在大漠的草林中安居乐业、生儿育女。来到这野趣十足的驼铃梦坡,你可以爬沙丘,涉沙海,进行徒步探险,也可以借助“沙漠之舟”,一边听着悦耳的驼铃声,一边饱赏大漠风光。这里还开辟了滑沙、打靶、观沙漠日出日落、篝火晚会等项目,让沙漠之旅丰富多彩,余味无穷。若还有余兴,还可以就地住宿,来个“天当被,沙做床"式的浪漫。投身于沙海的怀抱,接受温暖的沙浴,夜风习习、沙床融融,鸟雀为你唱着催眠曲,草木为你送来扑鼻香。这里,还遣散着不少古铜币、军令符、烽火台残体等文物。据史载:清同治四年,即1865年,中亚浩罕军官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当地民众筑城自卫,清将左宗棠也率军来此屯垦戍边。这些久远的历史遗存,便是当年狼烟翻滚的古战场的见证。在沙漠边缘,有一条壮观的防护林,似绿色长城,既保护了这块旅游景点,又防止了沙海对农田的侵袭。这片防护林,被美国卫星发现后,引起了联合国和众多国家专家的关注,纷纷来考察观赏。日本朋友田村和子小姐游览了驼铃梦坡后,高兴地说:“这里风景特好,可同埃及金字塔沙漠旅游区媲美。

自然保护区

人为活动破坏了天然植被,造成沙漠边缘流沙再起和风沙危害。沙漠西缘有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为中国唯一以保护荒漠植被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巴丹吉林沙漠

地理位置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的西南边缘,行政区包括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的部分地区,东西长约270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面积5.5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其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至今尚无人类的足迹。是世界惟一高大沙山群分布密集的沙漠,一般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为世界沙漠之最,被称为“沙漠珠朗玛峰”。

旅游景点

必鲁图沙峰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必鲁图沙峰,有“沙海珠穆朗玛峰”之称,多少年来鲜有外人登攀。作为“世界沙漠第一高峰”,在一般地图上难以找到。它的地理位置大约是东经102度、北纬39度,海拔1617米,相对高度500多米,比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高沙峰还要高出70余米。必鲁图屹立在茫茫沙海之上,峰尖高耸云天。由峰尖往下延伸着多条沙脊,沙脊之间形成许多沙窝。沙窝是沙漠生命的“摇篮”,一簇簇的黄蒿、沙米和骆驼刺在这里顽强地生长着。必鲁图沙峰峰顶,有芨草在随风飘摇。极目远眺,千里瀚海沙丘如波,层层叠叠,涌向天际,蔚为壮观。有人感叹,沙漠是最具有曲线美的地方。的确,随目望去,远远近近的沙漠地貌布满了像水波、像耳廓、像蜗牛壳一样的美丽景观,这都是风神的杰作。登临峰顶,还能俯瞰到沙峰四周相隔着几公里的6个湖泊。它们在夕阳的照射下,熠闪光,湖畔有袅袅炊烟升起。令人不禁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

沙漠奇泉

巴丹吉林沙漠有五奇,沙峰、鸣沙、湖泊、奇泉、古庙,其中当以奇泉最令人匪夷所思。在一个叫庙海子的盐水湖边,有一处喷涌的泉水,泉眼粗若碗口,伸手探下去,深不及底,泉中有虾,通体透明,随喷泉翻涌的沙子被涤荡的晶莹剔透,喷出的泉水经年流入海子,在地上形成了一条深深的渠道。在海子的北部,离岸边有5米远的湖水中,有一眼突泉,水柱如脸盆一般大小,水面上浪花翻滚,宛若莲花。当地人说,前些年有人在泉的四周围了围堰,想建个池塘,无耐沙漠中没有土石,用沙子堆起的围堰经不住水的压力,崩塌了。如今那个围堰早被泉水荡平,连痕迹也全然不见。泉眼之多、之奇集中在叫音德日图的海子,这个海子号称有一百单八泉,“磨盘泉”就在海子中一块破水而出的大石头上,石头约有1米多高,顶部大致有3平方米,状如磨盘,其上泉眼密布,泉水披挂而下。据说这个泉的水被称之为“圣水”,旧社会王爷不让妇女靠近,当地人依旧遵守着这个习俗。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撒哈拉沙漠,这里降水量只有80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均匀地分布着113个海子,而且无论冬夏水位恒定,不增不减,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咸甜水相伴相生。

庙海子与“沙漠故宫”

庙海子蒙语称为苏敏吉林省,意思是“有庙的海子”。海子边有座藏传佛教寺庙,建于1755年。这座白墙金顶汉藏混合的建筑背靠沙山,面朝湖水,庄严肃穆,幽静典雅,被称为“沙漠故宫”,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地标,亦是牧民心目中神圣的殿堂。寺外还有一座白塔,在黄沙蓝水间显得格外抢眼。传说寺庙是汇集了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采用了雅布赖山天山的石头做基石和栋梁而建成,是沙漠中唯一从始建保存至今的寺庙。夕阳映红了沙山,连同湖岸婆娑的柳树与古庙一起静静地倒映在水中,如梦似幻。庙海子边有十几户牧民,以前靠放牧为生,湖里的卤虫亦是牧民的收入来源之一,据说卤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鱼、虾类幼体的最佳饲料,牧民称之为盐虫子,虫体通红形如虾。每当秋季,牧民捞起卤虫晒干,一公斤可卖200多元。近几年为保护沙漠生态限制放牧,年轻人多数出外谋生去了,年长者留守居住,政府补贴建房,在旅游季节接待游客食宿。旅游收入是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庙海子是个神奇的湖。湖周围是沙山,这里一年的降水量仅有几十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湖水含盐量高,但却不曾枯竭,也不曾被风沙掩埋。湖中有淡水泉眼,还有一眼听经泉———每当寺庙颂经,泉水就会汩汩流出,颂经声一停,泉水也戛然而止。这里的地下水丰沛,只需挖几米深,就有淡水了。这是巴丹吉林沙漠的神奇之处。据最新研究推测,沙漠之下可能隐藏河网,水源来自500公里外的祁连山脉,或者是更遥远的青藏高原的冰雪消融渗入地下流入暗河

腾格里沙漠

地理位置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160公里,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为中原地区第四大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东部,在银额盆地底部。腾格里沙漠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民勤、武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部分,习惯统称腾格里沙漠。内部有沙丘、湖盆、草滩、山地、残丘及平原等交错分布。沙丘面积占71%,以流动沙丘为主,大多为格状沙丘链及新月形沙丘链,高度多在10~20公尺(33~66英尺)之间。湖盆共422个,半数有积水,为干涸或退缩的残留湖。

腾格里蒙古语,意思是象天一样浩渺无际。

地形地貌

沙漠内部沙丘、湖盆、山地、平地交错分布。其中沙丘占71%,湖盆占7%,山地残丘及平地占22%。在沙丘中,流动沙丘占93%,余为固定、半固定沙丘。高度一般为10至20米,主要为格状沙丘及格状沙丘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边缘地区。高大复合型沙丘链则见于沙漠东北部,高度约50-100米。就地形来说,属于阿拉善高原冲积平原,海拔1050米,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断陷盆地(在银额盆地),为细沙及粘土状第四之冲积—湖积物所覆盖,其上为冲积、淤积和风积物,多为高低不等3-10米的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平缓沙地及丘间低地相互交错呈复区分布的地貌类型。黄河自南向北流经磴口县的东南端,磴口绿州的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大体在1048-1053米之间。山地大部为流沙掩没或被沙丘分割的零散孤山残丘,如阿拉古山、青山、头道山、二道山、三道山、四道山、图兰泰山等。沙漠内部的平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查拉湖与通湖之间。沙漠中的湖盆边缘已有小面积开垦。

气候

大于10℃的有效积温3289.1℃,终年盛行西南风,主要害风为西北风,风势强烈,风沙危害为主要自然灾害,但光热资源丰富,发展规模化养殖业有潜在优势。腾格里沙漠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靠近湖盆和河流地殴,水分条件较好。腾格里沙漠干燥度4-12,年平均气温7-9℃,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光照最长、积温最高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116-148毫米,;降雨虽少,但多集中在7-8月,雨热同季,为夏季1年生草类和其他小禾草生长提供了较好水热条件。年蒸发量3000-3600毫米,年平均风速3-4米/秒,2-3月份出现8级暴风,年大风日数30-50天,是沙漠中风能资源丰富区之一。这就为利用风能提供了前提。

库姆塔格沙漠

地理位置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新疆南部东端,罗泊湖以南、以东,面积2.2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五大沙漠。

在维吾尔语里,“库木”是“沙漠”的意思,“塔格”是“沙山”的意思,合起来便是“沙山”。它与鄯善县城毗邻,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32公里。库木塔格沙漠静卧在我国海拔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之中,区域内海拔一般高约500米,最高点尤热克塔格海拔只有681米。库木塔格大沙漠是世界土唯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长年与绿洲友好相处,亲如近邻,创造了“沙不进、绿不退、人不迁”的世界奇迹。

地形地貌

库姆塔格沙漠具有典型的雅丹、三棱石风蚀坑等风蚀地貌和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蜂窝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星状沙丘和线状沙丘等沙丘类型。

自然景观

站在善老城向南望去,金色的大漠雄浑壮观、风光无限,千百年来与绿洲长相厮守,默默对视,犹如忠诚的恋人,给人无尽的遐想。

库姆塔格,维吾尔语是“沙山”之意。库姆塔格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和达坂城区风口的狂风,沿途经过长风程,挟带着大量沙子,最后在库姆塔格地区相遇碰撞并沉积,形成“有沙山的沙漠”这一独特的景观。库姆塔格沙漠已开辟成为集科研、考察、探险、沙地运动、沙疗保健、大漠观光于一体的风景区。

柴达木沙漠

地理位置

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1.70万平方公里,海拔2500米-300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是中国第六大沙漠。

气候特征

干旱程度由东向西增大,东部年降水量在50~170毫米,干燥度2.1~9.0;西部年降水量仅10~25毫米,干燥度在9.0~20.0。盆地中呈现出风蚀地、沙丘、戈壁盐湖及盐土平原相互交错分布的景观。

沙丘分布

柴达木沙漠的沙丘分布比较零散,并多与戈壁交错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上,其中比较集中的是在盆地西南部的祁曼塔格山、沙松乌拉山北麓等地,形成一条大致呈西北--东南向的断续分布的沙带。北部花海子和东部铁圭等地也有小面积的分布。沙丘多为流动的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和沙垄,一般高5米-10米;高大的(20米-50米)复合型沙丘链也有分布,但面积很小,固定、半固定的灌丛沙堆,则散布在洪积平原前缘潜水位较高的地带。

风蚀地貌

柴达木沙漠风蚀地貌发育广泛,占盆地内沙漠面积的67%。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北部,东起马海、南八仙一带,西达茫崖市地区,北至冷湖行政区、俄博梁之间的范围内。那里由第三系的泥岩、粉砂岩和砂岩所构成的西北—东南走向的短轴背斜构造非常发育,岩层疏松,软硬相间。风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也是西北方向,强烈的风蚀作用形成了排列方向大致与风向相同的风蚀长丘和风蚀劣地。有一些褶曲隆起的穹形丘陵上也广泛分布有这种风蚀地貌。晴天丽日下的青海柴达木荒漠戈壁常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戈壁滩上的沙丘在阳光和浮云的作用下不断变幻着颜色,周围“波光粼粼的湖水”中的倒影若隐若现、瞬息万变。

间歇泉奇观

柴达木沙漠最神奇的现象应该就是——间歇泉,在柴达木沙漠有一条约为3米宽的河流,这条河流两岸有着非常多的泉眼,这些泉眼一年四季都在往外冒水,在沙漠里能有常年往外冒水的泉眼可不多。

而这泉眼也造成了柴达木沙漠的那条小河流泉水一年四季长流不断,而且不管旱涝,这泉水的流量不涨不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这也不会结冰,反而会冒出热气。

库布齐沙漠

地理位置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库布齐沙漠蒙古语中意为“弓弦”。它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我们所拜的是杭锦旗段的库布齐。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令京城人谈之色变的今春沙尘暴的源头之一就是库布齐沙漠。

主要景点

库布齐沙漠景观壮美,风光独特。700里黄河宛如弓背,迤逦东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组成了巨大的金弓形。库布齐的响沙湾景区以浩瀚的特大响沙带堪称天下一绝,在干燥条件下,沙子只要受到外界触动就会发出一种像飞机掠顶而过的“嗡嗡嗡”的轰鸣声,四季皆响,十分奇妙;而神光响沙旅游景区夜间有荧光显现,格外神奇;美丽的七星湖景区碧波荡漾,在滚滚黄沙中倒映出澄净的天空,动人心魄。

乌兰布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东北部,河套平原的西南部,面积近0.91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是“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将军塞外游,杏花撒满头”的绿荫冉冉的富庶草原。现在的土地类型由沙丘、沙荒地、耕地和小片草原组成。乌兰布和沙漠是中国第八大沙漠。

气候条件

气候终年为西风环流控制,属中温带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50.3毫米,最小年水降水量公33.3毫米,年均气温7.8℃,绝对最高气温39℃,绝对最低气温-29.6℃,年均蒸发量2258.8毫米,无霜期168天,光照3181小时,太阳辐射150千卡/平方厘米,大于10℃的有效积温?3289.1℃,终年盛行西南风,主要害风为西北风,风势强烈,年均风速4.1m/s,风沙危害为主要自然灾害,但光热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潜在优势。

地质水文

就大地形来说,属于阿拉善高原冲积平原,海拔1050m,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断陷盆地,为细沙及粘土状第四之冲积—湖积物所覆盖,其上为冲积、淤积和风积物,多为高低不等3-10米的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平缓沙地及丘间低地相互交错呈复区分布的地貌类型。黄河自南向北流经磴口县的东南端,磴口绿洲的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大体在1048—1053m之间。而乌兰布和沙漠整个地势都低于黄河水面,有引黄灌溉的条件,从而弥补了降雨少,蒸发大,干旱缺水的不利因素。且地下水埋深浅5-8米,浅层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宜于灌溉。据内蒙古自治区河套总局勘测资料,浅层承压、半承压水极为丰富,有100米含水层,总储量为57亿立方米,而且水质良好,是坚持排灌的优质水源。

植被特征

乌兰布和沙漠的荒漠植被隶属亚非荒漠植物区,亚洲中部区,阿拉善盟省,东阿拉善洲。阿拉善荒漠省的东界就在乌兰布和沙漠的东缘,也就是亚洲中部荒漠区与草原区的分界线,而且是极为重要的植物地理学分界线。植物地理成分古老而种类贫乏,以蒙古种,戈壁--蒙古种,戈壁种以及古地中海区系荒漠成分占主导地位,世界种与泛北极区系成分十分贫乏。据初步采集与统计,乌兰布和沙漠境内共有种子植物312种,隶属49科169属,戈壁区系成分中一些地方性特有的单种属和寡种属的优势作用十分显著。灌木、半灌木占绝对优势。乌兰布和沙漠植物基本上都是沙生、旱生、盐生类灌木和小灌木组成,这些植物对当地生境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沙漠景观

这里的沙丘形态异彩纷呈:堆状沙丘分布在敖包图、敖包鲁格、吉兰泰镇地区;垄岗沙丘分布在白云敖包;格状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契里盖、傲伦布鲁格、敖包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哈腾套海一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地区的乌兰布和沙漠部分与黄河漠水相连,每当夕阳西下,麟波闪闪,“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构成一幅瑰丽多姿的塞上风景画。

参考资料

网络植树的热点树木.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2023-12-19

秋季植树,助力防沙治沙 | 绿会保护地体系.澎湃新闻.2023-12-19

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概况.安徽省自然资源厅.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