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神祇

神祇

神,创造主宰一切的完美圆满至圣者。是人类的元祖,是人类做人行事的唯一完美绝对标榜。

神祇(qí)是宗教观念之一,人们对神的认知却又千变万化。

汉语解释

神祇( shén qí)

【释义】“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

【五笔】pyqa

【英文】the god of the sky and the 地球 / the god

①地神。《论语·述而》:“祷尔于上下神~。”(替你向天地神祇祈祷。)

【拼音】shén qi

【释义】\u003c书\u003e‘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引自《现代汉语词典》)

【英文】god [C](In some religions)a being or 精神 who is believed to have power over a particular quality (某些宗教中主宰某个领域的)神:Mars was the Roman god of war.马尔斯是古罗马战神。◇the rain/sky god 雨/天神◇Hindugods印度教诸神(引自《牛津高阶双解词典》)

【示例】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岂宰杀乎?——唐·李朝威柳毅传

【注意】神祇的“祇”不能写成“”,仅差了下面的一点。

形象

自然神(Natural God)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将不可驾驭的自然体、自然力演化为神,在拜物教初期,直接将自然体,如火、雷、水、太阳等直接加以人格化,认为它们本身是具有意志和具有生命,其后甚至对动物植物也加以神化,随着人们抽象能力增强,神灵独立于该自然物体的观念则逐渐萌生。

社会神(Social God)将社会现象或力量人格化,源于原始社会后期,是自然神的演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结构复杂化、阶级化,人不再是一个单单的个体,社会力量也被认为是不可理解及不可驾驭的力量,如战神、爱神、财神、地域守护神、行业神等。

社会神有多种分支,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与自己的先天身份(宗族)有关,可称为宗族神;第二类则与自己的身份(如行业)有关,在此类中最主要的是行业神。

家神(FamilyGod)是家庭的座敷童子,通常为供奉本家的祖先,信者认为祖先已成神,可守护家庭安稳,在这方面某程度上是部落神的类同,然而家神也有将家族分宗及标立家族独特性的功用,不同部落神的是家神少有合并归流。

部落神(TribalGod)与部落起源或众部落起源有关。

民族神(NationalGod)是数个较大部落的部落神的合并体,或几位同宗教的主神。民族的消灭也并非令该民族神消失,因为它有可能被其他民族吸收同化。

行业神(Trade God)也可以算是社会神的一支,随社会分工而产生,多与神话或各行的首创者、有功者有关,如中国的鲁班、古希腊的阿尔忒弥斯等。

拟人神(Anthropomorphic God)的观念最早由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Xenophanes)提出,人类按照自己形象与本性而设想一个神系,这被非泛指一切神灵,而是指由信仰者加以完全拟人化的神。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古埃及的宗教,是一种半拟人的过渡期,头部为动物,而身体是人的神不胜枚举,另外一种全拟人的神最见于古希腊及古罗马,如宙斯的神系中诸神皆有人的形象,也过著拟人的生活。

抽象神(Abstract God)为没可见形象的神,可指犹太教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禁止为神造像及跪拜偶像,又例如中国古代对“天”的观念相当抽象,近乎无人称及无位格。

本体

无神论(Atheism)者认为任何神皆不存在,最早出现于柏拉图的著作,最著名的支持者为卡尔·马克思

不可知论(Agnosticism)者认为神的存在是不可被认识或不可能彻底认识,遭到神学批判,认为尽管信与不信皆没有足够的理由,然而思想上的怀疑还是代表行动上肯定宗教的虚假。

自然神论(Deism)者认为神创世后,即完成其使命,让宇宙自行发展,最早于16世纪的基督教索西尼派提出,盛于伏尔泰及卢梭时代,现已式微。

泛神论(Pantheism)者认为神即自然界,神秘泛神论认为神包容自然界及人等一切,简而言之,人是神的一部份,而自然泛神论则认为自然界是神存在的一种方式,某些情况下与无神论通,哲学家巴鲁赫·斯宾诺莎建立最完整的一元泛神论。

泛自然神论 (Pandeism) 是将自然神论和泛神论合并起来的一种哲学观点。这个观点认为雅威在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之后,将自己化身成宇宙以及世界万物。

内在论(Immanence)者认为神不可离世而独自生存,与超在论相对,强调神对世界的内在性,强调神的清静无为,循环、业务(历史观),也强调神的神秘性和非人格性质(神性),见于佛教的宇宙秩序论、印度教泛神论、埃及希腊等的多神论、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论。

超在论(Transcendentalism)者认为神超越或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与内在论相对,强调神对世界的外在性、超越性,强调神的积极性、是历史的终极指向(历史观),也强调神的理性和人格(神性),存在于犹太教唯一理论、伊斯兰教至上神论、琐罗亚斯德教、诺斯底教派二元论等。

超泛神论(Panentheism)者综合超在论及内在论,认为神是存在的本身,而存在作为一切存在物之根基是超在的,而存在在存在物中表现自身是内在的,神既是超在也是内在,是现代基督教神学的一种倾向。

数量

多神教(Polytheism)始于原始社会后期,相信众多神灵之存在,如主行业、主地区,主自然,崇拜者可随己意在不同情况和需要下选择不同的神灵加以膜拜。多神教中,神灵者常有阶级之别,通常有一最高的主神,其他的各有本领又互有关系。

轮换主*教:又称交替主*教,与多神教类同,然主神的位置尚未固定化,其主*随地区或时间改变。如印度教梵天毗湿奴湿婆之间,又如希腊宙斯、雅典娜、阿波罗之间。

单一主*教(Henotheism),有固定主神的多*教,是多*教走向一神教中的一种过渡形成。单一主*教非一定走向一神教,如日本神道教。

二元神教(Dualistic Religion)相信存在两个互相对立的神,而只有善神才会被择为崇拜对象,包括琐罗亚斯德教、诺斯底教、摩尼教等。

一神教(Monotheism)认为只有一个神,最典型和著名的是亚伯拉罕诸教。一神教不否定其他精神体,如天使、魔鬼等,但它们只是被造而非创造者,故非神,也非崇拜对象。

民间信仰

神祇作为民间信仰一般可以理解为:

1.天神与地神

2.谓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3.泛指神灵。

神祇是一种象征,一种寄托。它象征着吉祥、威力和正义,寄托着人们的愿望、幸福和慰藉。在古代的民间信仰中,《左传》记载有天神、地祇、人鬼三类,此外还有物魅、精怪、妖魔等系统,到了宋代以后民间信仰走向交叉,佛教、道教、西方宗教的信仰和神仙系统互相交织,派系不在明确。主要的神祇有:

神或神祇是宗教观念之一,人们对神的想法却又千变万化。

神的观念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神是由人对死亡恐惧而建立,对一切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与物,皆被神化。最初源于物神,随着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神的形象、神的本体及神的数量皆逐渐变化,由简单的物神转为复杂化;由众神分职,演化成一位至高无上或多层阶级的天神体系;也由流传于氏族,转为流入部落、民族甚至走向联合的世界性,由多神转为一神化。

随着社会发达,人对神的形象,由恐惧、敬畏、慈爱,再者只是一种精神的形象;现代社会,很多被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人类相继地都实现了,人再没有恐惧神,神亦变得不可怕,进而神的存在开始被质疑,部份人开始由信仰主义变成物质主义。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这一名称出现于唐朝宋朝得以普及。因为古人有崇拜玉的心理,玉象征着高洁清静,又有不变不坏的特性,因此称最高的天帝为玉皇大帝,意谓他像玉那样永生永世为天界之帝。因为天上的皇帝谁也没见过,所以玉皇大帝的形象是模仿人间帝王的打扮: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玉皇大帝威坐在天阙云宫的灵霄宝殿中,手下有一大帮文武仙卿、天兵天将,管辖一切天神地鬼,也掌握了万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命运,可以说是无所不能的万神之主、全能的雅威了。

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四大菩萨之一,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民间流传极为广泛、得到很多人信奉的民间神祇。

观世音,全称“观世音”,是梵语的意译,唐朝因避李世民李世民的讳,略去“世”,简称“观音”。观音菩萨的名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观音是慈悲的象征,人们认为观音菩萨可以祈福避灾,还可以送子、佑子。当众生有苦难时,只要称诵观音的名号,菩萨就会及时观其音声前来相救。观音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说明了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以及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的深远影响。

财神

富裕的生活和财富的多寡直接相连,财富能创造更加优越的物质生活,大众对财富的追求造就了敬财神的炽热。民间信仰的财神有很多,各个时代、各个地区人们信奉的财神原型也各不相同。并且财神还有文武之分,一般地来说,财神一般泛指财神赵公明,另武财神关羽柴荣、赵公明;文财神有比干、李诡祖、范蠡等。

武财神

关公就是关羽,是三国时期刘备的结义弟兄,著名的五虎上将之一。他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 “千里走单骑” “温酒斩华雄” “过五关斩六将” “单刀赴会”等在民间广为流传,是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关公是中原地区民间的文武全能之神,财神只是其身份之一。事实上,关公视金钱如粪土,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迫降曹后,曹操企图用大量的金钱、美女和高官来挽留关羽,但关羽毫不为之所动,最终还是离开曹操回到刘备的身边。人们正是因为敬佩关羽的忠诚和信义,希望用传统道德来规范经济行为,以诚信为原则进行交易,才将诚信化身的关公树立为最理想的公正人物和保佑神了。

赵公明:赵公明姓赵名郎,字公明,原是道教虚构的一个人物。在《封神演义》中,赵公明是峨眉山的道仙,后被姜子牙封为“金龙如意正——龙虎坛真君”之神,手下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专司“迎祥纳福、追逃捕亡”。于是,赵公明就有了财神模样。民间供奉的赵公明一般身着战袍,形象威武,周围有象征财源的聚宝盆、大元宝之类的东西,以加强财源滚滚的效果。

君财神

柴荣,俗称“柴王爷”,既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从小家道败落而经商,主要经营瓷器、茶叶、雨伞等生意,后来生意非常成功,在全国各地设立商号。柴荣称帝后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从宋元时期开始被奉为君财神。

文财神

比干商朝帝辛叔父,他为人正直刚强,忠心耿耿,因见纣王暴虐无道,直言劝谏而惨遭剖腹挖心。民间传说比干后来被姜子牙用灵丹妙药救活,因为没有了心,所以能不偏不向,办事公道,童叟无欺,因此被奉为文财神。

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重臣,曾助勾践复仇灭吴。民间传说范蠡功成隐退后,浮海到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三次发财都把所得钱财散给穷人。因为他能发家致富又乐意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位难得的偶像,也就尊他为文财神了。

碧霞元君

相传碧霞元君是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女儿,故民间又尊她为“泰山娘娘”,为她建的庙宇俗称“泰州泰山行宫”。因为“泰”字在《周易·泰》卦中有“天地交而万物通”之意,且泰山位居东方,东方又主生,故人们附会为妇女生子的意思。因此民间也有把泰山娘娘当成送子娘娘的。碧霞元君的本宫原在泰山,但是人们为了便于祭拜,在许多地方都建有各种形形色色的“奶奶庙”,里面供奉的碧霞神也多是和妇女生育有关的。

土地爷

中原地区古代就有奉土祭祀的礼俗。土地承载万物,又生养万物,养育万民,这就是中国人之所以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中国古代在北京,就有设坛祭祀地祇神和向社稷神求取庇护地坛。故此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都对土地怀有无限崇敬之情。

土地爷是代表土地被神化了的、具有超自然能力的神灵,也是中国民俗中较为普通的神。他的形象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衣着朴实,平易近人。传说土地爷是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与其他神祇比,土地神可谓是无所不知。我们看到,在《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降妖伏魔,虽火眼金睛却也有看不出的,此时就必得靠土地神的指点了。

辛勤的农民在大地上辛苦耕作,而土地爷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保佑各类植物的成活、生长,还要为之驱虫、避雹等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分昼夜,不论春夏秋冬,不管下雨刮风,都毫不懈怠地忠于职守。他还要保佑本乡本土的牲灵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六畜兴旺。所以,土地爷又是一位异常劳碌的神。

土地爷虽然神通广大,但是人们敬奉他却是随意的,他的祠宇有雄伟的殿堂,也有由几块砖垒起的低矮小庙;供品丰俭厚薄也是随意,大鱼大肉可以,一块糕、一碗饭、一把炒熟的豆子也行。于是我们偶尔看到的如村头的一个墙角,或是田间的一个墩子,也许就是虔诚的供奉者祭祀土地爷的地方。

城隍

城隍是城池、地方的保护神。古代的城市除了要修筑城墙以外,在城墙之外,还要有一圈护城壕。这样,有水的城堑称为“池”,无水的城堑则称为“隍”。原始崇拜认为,凡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在。因为城墙、城壕在防卫敌人攻击、保护一城百姓的安全上有功于民,如此当然不能没有一位城神。于是城隍爷应运而生,被视为城市的守护神。

城隍原属自然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他的职能越来越多,由最原始的护城保民,到后来的代天理物,恶除凶,护民安邦,普降甘泽,城隍已成了能保护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全能神祇了。在城隍信仰的传承过程中人们还让城中的城隍司理阴间衙门,因此城隍爷也管理阴间之魂。相传他的属下有十八判官,分掌人之生死疾疫、福寿报应等事。按照民间的说法,阴间和阳间一样,有中央主管(阎罗王)、有地方主管(城隍爷),人死了以后,要到阴间拜会城隍爷,城隍爷就会本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原则,把人生前的善恶是非分得清清楚楚,从而定下判决。所以善男信女就又烧香拜城隍,把他当作辨别善恶是非的神了。

灶王爷

灶王爷又称司命帝君、灶君。灶的出现离不开火,我国古代先民们在住地燃起一堆堆长明火,用来取暖照明、烹制食物、防御野兽,这就是原始的灶。民以食为天,古代灶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出现了祭拜灶神,也就是灶王爷的习俗。关于灶王爷的来历有很多传说,有炎帝黄帝祝融、张单等。人们让极受敬仰的黄帝、炎帝或火神祝融来充当灶神,就是为了感激和颂扬灶王爷的功德。

灶王爷的主要职责是掌管人间的饮食之事,监察人们的行为过失,负责向玉皇大帝汇报每个家庭成员的善恶表现。被举告者,大错则减寿三百天,小错也要折寿一百日。因此人们又害怕他又不得不讨好他,既然惹不起,又躲不起,只好在上供时想点办法。于是每年小年夜祭灶时,人们除了上各种供品外,还要供上芝麻糖,目的是用糖甜润灶王爷的嘴,以便让他上天后甜言蜜语地多汇报自己的善行,隐瞒错事和过失。同时还要在灶王爷的像旁贴上这样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西方三圣

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接引佛,左边观世音菩萨,右边大势至菩萨组成(此处的左和右是按照阿弥陀佛的左手边和右手边)净土宗崇拜对象。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

参考资料

历史上真实的“柴王爷”.河北新闻网.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