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一部由中国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树勋创作的纪实类图书,包括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该书于2010年11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内容涵盖了作者从1939年到1950年所创作的大部分短篇小说、散文、通讯。
《白洋淀纪事》的副标题为《荷花淀》和《芦花荡》,这两篇作品也是书中最负盛名的篇章。《荷花淀》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与当地地主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而《芦花荡》则以一个个日常小故事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白洋淀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安宁的向往。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树勋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被誉为“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佳作,也是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该书通过一个个日常小故事串联,生动记录了发生在白洋淀的故事,展现了战争年代民众的英勇事迹和对幸福安宁的向往。1958年4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首次发行,至2017年累计印刷45.9万册,亦有其他多家出版社使用《白洋淀纪事》一名多次出版发行,但内容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版本不同。
创作背景
从1939年到1950年,作者在抗日时期同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写下了这些小说散文性质的文集。1956年,孙树勋在创作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时生病疗养,其老战友康濯选编此书,他与孙犁面议后,选取《荷花淀》《芦花荡》副标题《白洋淀纪事》为书名。
内容简介
作为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等篇。文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荷花淀》以“月夜”、“荷花淀”、“芦苇荡”、“小船”等元素,以及富有人情味的“水生嫂”掩饰了硝烟味的抗日战争,结构上呈现“夫妻话别—探亲遇敌—白洋淀抗敌—胜利见夫”的叙事脉络。
作品特点
孙树勋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茅盾
他那种寂寞冷清的状态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是他所期盼的,他是现代社会的一位“大隐”。他后半生恪守文人的清高和清贫。这是文坛上的一声绝响,让我们后来人高山仰止。
——莫言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画,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作书时的自在。孙树勋一生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是一个儒,一个大儒。
——贾平凹
孙犁"不以急功近利的一时效应,来代替文学特有的使命"。
——铁凝
作品影响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孙犁一生笔耕不辍,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作品特点熔写景、抒情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作“诗体小说”。产生极大影响,形成数量可观的“河北省作家群——白洋淀派(菏花淀派)”。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散文集《津门小记》、论文集《文学短评》。1958年将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孙树勋、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参考资料
白洋淀纪事.豆瓣读书.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