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一师纪念馆
新四军一师纪念馆,位于黄海之滨的东台市三仓镇北郊。是在“五角亭”(即苏中四分区抗日烈士亭)的基础上,于1945年逐步扩建起来的。原占地面积为2.43亩,现扩展到64.7亩。经过60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抗日烈士”、“粟裕将军”、“新四军一师”、“国防教育园”四大纪念主题。
建馆以来,坚持常年开放,热情服务,受到了国家民政部门的表扬。
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德育教育基地”,“盐城市红色旅游景点”、被命名为“盐城市文明单位”,是中国新四军纪念馆研究会会员单位。
组织编制
1941年3月,苏中军区成立,第1师领导机关兼苏中军区。为坚持苏中地区的斗争,1942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第6师合并到第1师,师长兼政委兼司令员为粟裕,副师长为叶飞,政治部主任为钟期光,司令部参谋处长为张震东。下辖第1军分区O 旅);第2军分区(2旅);第3军分区(1旅);第4军分区(3旅)。1943年12月,为粉碎苏北大扫荡,加强江南坚持敌后斗争的力量,2旅南下与16旅合并,2旅番号取消,称16旅,留下的2旅部分重组第2军分区。为执行党中央向华南敌后发展的方针,1944年12月27日,粟裕率第1师·主力3个团渡江南下,会合第16旅,于1945年1月,组成苏浙军区,司令员为粟裕,政委为谭震林,参谋长为刘先胜,政治部主任为钟期光。下辖第1、第2、第3纵队。同年4月3日,叶飞率第1师3个团自苏中继续南下,改编为苏浙军区第4纵队,苏浙军区副司令员为叶飞,第4纵队司令员为廖政国,政委韦一平。
苏浙军区部队巩固和发展了苏南,开辟了苏浙边新区,扩大了反攻的前进阵地。留苏中的部队也开辟和巩固了新区,扩大了部队。
1941年2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及所辖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原第一、第二、第三纵队依次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旅。第一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叶飞,参谋长张藩,政治部主任吉洛(即姬鹏飞),辖第一、第二、第三团和特务营。第二旅旅长王必成,政治委员刘培善,副旅长段焕竞,参谋长杜屏,政治部主任陈时夫,辖第四、第五、第六团和特务营。第三旅旅长陶勇,政治委员刘先胜,参谋长张震东,政治部主任卢胜,辖第七、第八、第九团和特务营。11月,叶飞任副师长,仍兼第一旅旅长和政治委员。1943年2月,刘先胜任师参谋长。
第一师活动于东濒黄海,西抵运河,南临长江,北至淮安市、大冈、斗龙港一线的苏中抗日根据地,担负着开展苏中抗日游击战争和作为新四军主力部队机动作战的任务。
历史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苏中和苏浙皖边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的新四军主力部队。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活动于苏中地区的苏北指挥部及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所辖第1、第2、第3纵队依次改编为第1、第2、第3旅。粟裕任师长,刘炎任政治委员,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全师共1.1万余人。
2月,第1师讨伐投敌的原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军副总指挥李长江部。4月,成立苏中军区,由第1师师部兼军区机关,粟裕、刘炎分别兼任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所辖第2、第3、第4军分区,分别由第2、第1、第3旅兼。7~8月,与新四军第三师配合,挫败了日伪军对苏北、苏中地区的大“扫荡”。9月,第1、第2旅各一部进至江都区、高邮市、宝应县地区,开辟新根据地;第3旅一部进至启东市、海门区、南通市地区,打破日伪军的分割、封锁。10月,新四军第6师第18旅从苏南进入江(都)高(邮)宝(应)地区,不久划归第1师建制并兼第1军分区。11月,叶飞任第1师副师长。12月,第1师在冬季反“扫荡”作战中,集中10个团的兵力,采取截击、围攻、袭击等战术,歼灭日伪军500余人,取得如皋县丰利镇和东台县三仓镇等战斗的胜利。
1942年5月,第1师以抗大苏中大队为基础成立抗大第9分校(后改为苏中公学)。6月起,第1师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反日华北治安军“清剿”的斗争,相继取得南通县(今南通市)石港、谢家渡等战斗的胜利,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同时,实行精兵简政和主力军地方化,各旅保留1个主力团,其余各团编入地方武装,提高了主力和地方武装的战斗力。11月,第1、第6师领导机关合并,归粟裕统一指挥,对外仍保留原番号。12月,苏中军区海防团扩建为海防纵队,开展海上抗日斗争,开辟了苏中与苏北、山东省、浙江省等地区的海上交通线。年底,第2旅主力南渡长江,与第6师第16旅合编,仍称第16旅。第2旅留在苏中的人员重组第2军分区机关(1944年11月撤销)。
1943年4~12月,苏中各部队全力支援第4军分区军民在南通市、如皋市、海门区、启东市地区进行的反“清乡”斗争。第1师开展整风运动,进行军政训练。8月,挫败日伪军8000余人对东台市、泰兴市地区的“扫荡”。
1944年,第1师开展攻势作战。1月,在高邮市、泰兴等地攻克日伪军据点17处。3月,取得车桥战役的胜利,打通了与淮北市、淮南市、苏北的战略联系。9~10月,第4军分区军民接连发动攻势,历时45天,取得反“清乡”斗争的胜利。在此期间,刘先胜任第1师参谋长。12月,成立第5、第6军分区,在苏南丹(阳)北、武(进)北和苏(州)常(熟)太(仓)澄(江阴)锡(无锡)地区恢复和加强武装建设,保障长江南北交通的顺畅。12月下旬,粟裕率3个团南渡长江,执行中共中央赋予的发展东南的战略任务。叶飞继任苏中军区司令员。同时,成立苏中军区教导旅。
1945年1月,第1师南下部队与第16旅在浙江省长兴地区会师后,成立苏浙军区,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未到职),下辖2个军分区和4个纵队:第16旅编为第1纵队,浙东游击纵队编为第2纵队,第1师南下部队编为第3纵队,4月由叶飞率教导旅3个团第2批南下,编为第4纵队。苏浙军区主力在浙西浙江天目山地区击退中国国民党顽军的进攻,取得三次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开辟了苏浙皖边敌后根据地。4月下旬,苏中军区主力在高邮市三垛伏击战中获胜,歼灭日伪军1800余人。第1师主力相继南下后,管文蔚任苏中军区司令员,陈丕显任政治委员。7月,苏中军区重新组建教导旅,8月,又迅速组成3个旅。
8月中旬,苏浙军区部队开展对日伪军大反攻作战,连续攻克高淳区、溧阳市、金坛区、宜兴市、溧水区、句容市、长兴县、安吉县、郎溪县、广德市、南汇区等县城,威逼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等大城市;苏中军区部队向日伪军发动猛烈进攻,连克扬中市、靖江市、启东市、东台市、兴化市、宝应县、泰兴市、如皋市、海门区、盐城诸城,使苏中、苏北连成一片。10月,苏浙军区部队撤至苏中、苏北,其第2、第4纵队及苏中军区教导旅编为新四军第1纵队;第1、第3纵队分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第6、第8纵队;苏中军区部队编为第7纵队。
新四军第1师在抗日战争中,歼灭日伪军6.6万余人。到大反攻前,主力部队发展到3.1万余人,组建地方武装6000余人。
纪念馆介绍
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全军编成7个师。新四军第一师于1941年1月20日在东台二女桥成立,2月移驻三仓吴家桥。2015年4月盐城市政府决定,在三仓士陵园内复建新四军一师师部旧址。
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东大门上方“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几个字,是由粟裕将军的秘书朱楹将军题写的。是以上世纪40年代新四军第一师师部曾经驻扎过的三仓吴家桥地主大院建筑格局复建的,距原址1100米。重建后的新四军第一师师部旧址,系苏中沿海一带大户人家的民居风格,青砖黛瓦,古色古香,大门面东,围墙环抱,院内三座独立的建筑组成凹字型,北为正厅,西为阁楼,南为居室,中间天井约200㎡。新四军第一师师部旧址陈列三大内容:
北展厅:铁军第一师,展出新四军第一师苏中抗日的主要战斗历程;
南展厅:粟裕纪念堂、粟裕光辉的一生、粟裕和他的战友们的图片;
西阁楼:楼下:人物厅展陈新四军、新四军第一师和在东台市地区工作过的新四军老同志的图片。楼上:新四军第一师作战室(类似会议室)左为作战值班室(陈列简易床铺、电台、电话、马灯、汽油灯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