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原
陈原(1918-2004),新会区人。中共党员。中国语言学家,编辑出版家,世界语专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室主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后任文化部出版局副局长,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顾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副主席,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理事长,世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学会(TAKIS)国际理事会副主席,国际科学院(AIS)最高评议会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人物年表
1918年5月23日生于新会区。
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
193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30年代起,先后在新知书店、生活书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任编辑。
40年代初,20多岁的陈原在桂林市编写了两本实用性质的书:《外国语文学习指南》、《英语分类词汇》。
1949年后,在三联书店、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出版局以及商务印书馆担任领导职务。他设计印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引起学术界、教育界和读者的广泛注意。
1951年8月,三联书店被撤销,并入人民出版社,后在人民出版社内部成立三联书店编辑部,陈原担任编辑部主任,既是三联副总编辑兼主任,同时又是世界知识出版社的副总编辑。
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在曾彦修、王子野倡议下,陈原在人民出版社负责拟订一些编辑工作制度,当时被称为出版社工作的“根本法”。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从事语言研究。
1979年,在商务,他被正式任命为总经理、总编辑、党委书记。
80年代以后,他广泛地参加中外各种学术活动。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全国术语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商务印书馆顾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1983年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一书。
1988年八月中旬,与夫人余荻同商务职工一起到北戴河区度假。
2001年,陈原先生应邀赴香港特别行政区。
2004年10月26日,陈原因病去世。
2006年11月4日,“陈原逝世两周年追思会”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举行,出版界、语言学界人士及陈原家属会聚一堂,抒发对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出版家陈原的怀念。
学术贡献
陈原在文化界、学术界和出版界有广泛影响,曾任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主任兼党组书记、商务印书馆总编辑,曾主持并参与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辞书出版规划的制定,并策划和领导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英词典》、《辞源》等辞书,并著有多部著作。陈原从三十年代起从事出版工作和罗马化、世界语运动,同时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地理和语言文字,有一些译文和著作。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主要做出版方面的领导工作。他研究社会语言学、辞书编学,还原它客观、科学、人文的真实面貌。其间他在前辈先贤中不断寻觅“具有独立人格和进行独立思考的真正的人”,他找到了张元济,找到了胡愈之,找到了罗曼·罗兰,最后找到了赵元任。陈原理解赵元任把报国之心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编辑出版界的贡献
1.词典编纂
陈原编纂辞典,有丰富的经验,他有一套系统的理论,如《划清词典工作中的若干是非界限》,这是他1977年在修订《辞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后收在他的《出版文集》中。这篇讲话都可作为编写词典的教材。对编写辞典的原则,他作了理论的概括。他的讲话,语言丰富,逻辑力很强。
1974年3月起,姚文元借“燎原煤矿评论组”为词典提意见为由头,在文化界发动了一场针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大批判运动,说它有尊孔倾向,干扰了批林批孔大方向,是封资修大杂烩,是修正主义路线回潮、是资本主义复辟的反动思潮等等。陈原先生他承受着别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但他不为这些宵小的嚣张所吓倒,泰然处之,保持着冷静和倔强。大批判没有阻止住他,他关于划清词典工作八大是非界限的著名论点正是在这个大搞阶级斗争、大批《现代汉语词典》的年月里孕育而生的。上头要把《现代汉语词典》成书毁成纸浆,他让商务的同志把几万册词典巧妙地入库封存起来。“四人帮”倒台不久,这些词典又逢时出库发行了,应了急需。这又足以显示他的睿智和远见。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2.主持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陈原在出版工作中,另一贡献是组织出版外国学术著作。为中国读者介绍西方名著,一直是商务印书馆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前,商务印书馆为此做过不少的工作。陈原开始他在人民出版社工作,以后又调到文化部出版局,“文革”动乱以后,直至他被派到商务印书馆。主事商务印书馆后,这里成为他拨乱反正,开启民智,重塑中华民族人格的“理想试验场”,他主持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意在把“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阶级,一种思潮的先驱者、代表者”所积累的时代文明的精华,“留给后人去涉猎,去检验,去审查,去汲取营养”。
陈原到商务以后,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规划,包括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的著作、资本主义各国启蒙时期的著作,以及近代、现代各流派的学说,列入规划达1614种,规模宏大。“文革”前出了一部分,但10年动乱,规划被迫停止。开始制定此规划时,陈原亦参与其事。70年代初,陈原被派进入商务,“文革”以后陈原就着力抓了这件工作。他清理了过去出版此类书的单行本,包括解放前商务出过的,经过整理,陈原定名为《汉译世界名著丛书》,这套书涵盖西方古代以来至近代、现代的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各个方面。他认为这许多书的作者,都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阶段、一个思潮的先驱者、代表者,其影响不言而喻。这套书日积月累,已经陆续出版了400多种,陈原为此项重要工程的开辟和接力,做出了贡献。
1984年陈原调离商务,任命到中国语言文字委员会主持工作,但他仍在商务兼任顾问,他继续抓外国学术名著的规划。同年3月14日,胡乔木同志向邓小平同志汇报工作,邓小平同志提出要系统翻译出版外国学术名著,这次讲话的传达,引起出版界和知识界极大的震动。陈原代表商务印书馆连续召开学者和翻译家的会议,讨论商务重新制定规划,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批示精神。他认为商邓务要把这件事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无可争议的任务,全馆上下都要明确这个任务的重要性,都要想办法去完成它。”为此,邀请学术界知名人士,多次议论,还在香山举行大型学术会议,讨论制定长期规划和如何具体选书和进行翻译。在商务印书馆内部,他调动全馆的同志,献计献策。
对于如何撰写西方学术名著的序文,陈原特别强调,对序文要提高质量。他认为要有学术性,“不要骂人,也不要吹捧,一定要有学术气氛。”对于西方现代学术,强调要严谨对待,在发行方式上也要讲究。写序文要遵照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
3.在《读书》杂志开创专栏
陈原先生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读书》杂志开了一个专栏,名叫《在语词的密林里》,简约、精彩、谐趣,可读性极高。后来他把专栏文章编成书,北京读书界几乎人手一册。
4.策划出版《赵元任全集》
1990年,陈原先生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位置上退下来,还是选择到商务当顾问。他精力依旧充沛,思维依旧敏捷,为商务的发展出谋划策。煌煌20卷计2000万字的《赵元任全集》,就是由他在八十高龄时为商务力举推荐并亲自谋划的一个重大出版计划。早在1981年,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回国访问,应陈原先生之约,北海仿膳谋面,席间有王力、吕叔湘、朱德熙诸公,相谈甚欢,从此结下友谊。也因为商务此前出版过赵先生的《汉语口语语法》等著作,深得其心,赵先生很愿意把他的年谱及有关文集交与商务出版。这便是缘起了。1997年,《赵元任年谱》出版,陈原先生撰写了长达万言的《我所敬仰的赵元任先生》为其代序,全面总结赵先生的道德文章,字里行间情真意切。自1999年起,陈原先生不顾年迈体弱,亲自担任全集的编委会主任,筹划一些重要事宜,又抱病为全集撰写前言,直至住进北京协和医院才搁笔,终成七千余字!这是一个出版家对一个语言学家的推尊,也是一个老人对另一个已经逝去的老朋友的践诺。
二、语言学方面的贡献
陈原的语言学研究是很早就开始的,但到70年代,因为他在商务印书馆主张重印“文革”前编的《现代汉语辞典》,遭到“四人帮”的攻讦,这使他重新开始大规模的语言学研究工作,走上研究社会语言学的道路。
他的第一本语言著作《语言与社会生活》是在“文革”期间写的读书札记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这本书六万余字,内容涉及比较词汇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若干问题。作者首先用一些语言事实论证社会与语言的密切关系,说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对语言词汇产生巨大影响,接着讨论了社会生活对语言的几种特殊影响。一是不同时代存在的一种把语言化为灵物来崇拜的迷信现象,特别举出“文革”中的很多实例;二是对语言的污染一一滥用外来词,他认为“洋泾涣”是语言污染的顶峰,是应该完全加以否定的;三是社会互相影响造成语言间的借词,讨论了汉语借词的历史过程,特别讨论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术语的国际化、标准化与规范化问题。该书还用相当的篇幅讨论由于交际的种种需要而出现的委婉语。这本书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接触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语言现象,文字流畅,言词犀利,作者鲜明的爱憎跃然纸上。
一九八三年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一书是《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续篇和发展,是有关社会语言学若干理论问题和若干实际问题的探索。社会语言学在国外虽然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一门学科,但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陈原的《社会语言学》填补了这个空白,具有拓荒的意义。作者力图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研究社会语言学。在全书开始的几章,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一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三点是作者研究社会语言学的出发点。与上述观点相关,作者又从信息论的角度阐明了语言作为信息载体或作为信息系统在社会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从现代汉语几个用例“模型”分析语言交际的最大信息量和最佳效能——《一个社会语言学者的札记》(1983年)是根据作者在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的论文写成的一篇通俗性的文章,文章开头介绍了与语言学有关的信息论的几个术语,如信息量,最大信息量及由此派生出的主要信息、次要信息、多余信息等。
此外,陈原还发表了一些有关辞书编写及世界语的论文。陈原说:“中国世界语运动引导世人追求和平,追求进步,追求知识,为人的幸福,为人的尊严,为人的美好理想而不断奋斗。”对于陈原而言,世界语所代表的那种超乎利己主义之上,超越国家民族界限的人文精神始终激励着他走过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
三、中外关系研究 陈原在60年代初期当出版局长之余,开始研究起近代中外关系来,写了好多篇中英、中美关系的文章,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帝国主义侵华、中国人民抗争史的研究上,颇具新见。其中一些文章收在《书林漫步》正、续编中,陈原在1982年7月,特地为《书林漫步》续编写序说明他的一个见解:“作者力图用科学的观点去剖析史实,特别是对外国入侵加以无情的鞭鞑,也许动了感情,因而引文不免有偏颇或疏漏的地方。作者在研读历史文献时深感要剖析这段史实,必须从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解放斗争的基点出发,这几年看到少数几篇论述中外早期关系史的文章,不敢苟同,它们有意无意把那个时期一些不那么光彩的事实都美化为‘友谊’,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友谊不是屈膝的同义话;不能把欺压误认为友谊。”这里请注意“从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解放斗争的基点出发”一句,这是这一段时间里的点睛之语。
主要著作
一、专著
《新歌初集》940年出版
《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扎记》
《陈原语言学论著》(全三卷)
《黄昏人语》
《书林漫步》
《书和人和我》
《陈原散文》
《社会语言学》
《隧道的尽头是光明抑或光明的尽头是隧道》
《可爱的祖国》(1952年11月1版1印)
《遨游辞书奇境》
《界外人语》
《在语词的密林里重返语词的密林》
《记胡愈之》
《变革中的东方》(民国时事政治,包括亚洲各国,初版本)
《我的小屋我的梦》
二、译著
《苏联新地理》(有图片,1950年2版)米海洛夫著,陈原译
《世界地理基础》 民国三十六年五月印行2000册
《1918年的列宁》兹拉托戈洛瓦和卡普勒著,陈原译
《现代世界民主运动史纲》作者:A·从第著 陈原译
《人生的战斗》(英)狄更司著,陈原译
《我的音乐生活——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通信集)C·波汶、B·冯·梅克编,陈原译
《苏联新地理》米海洛夫著,陈原译
《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地理》达林斯基等著 陈原译
《科学与日常生活》(1949年3版1印) (英)海登教授著 陈原译
《巴尔扎克讽刺小说集》(旧印重刊) [法]巴尔扎克著 陈译
《金元文化山梦游记》(苏)罗曼·金著,陈原译
三、编著
《苏联学校的地理教学――地理教学参考资料》(1951年初版)陈原编译
《战后美国经济剖析》陈原编译
《现代世界地理之话》(46年版47年印刷)陈原著
《美国军事基地网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 陈原著
学术评价
他是一位有造诣的学者,知识广博。他对出版编辑,深有研究。他读书很多,文史哲经,包括地理、国际与音乐,样样通晓。他是语言学家。他有多种著述问世,而且深受读者欢迎,他会英语,还会世界语,是少有的一位才子。
陈原做事非常认真负责,他不愧为知识界和出版界的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陈原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原地区的文化事业,为祖国的兴旺发达,为新中国出版事业的繁荣昌盛,苦心追求。他有如一头黄牛,忠心耕耘,直至生命的尽头。
陈原一如他所敬仰的胡愈之那样,“是一个波特兰开拓者队,他撒种子,铺摊子,他辛勤地耕耘;他开辟了一个又一个的园地,让别人去继续他的垦荒工作。”这中间有两个高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撰写外语学习著作,编辑抗战歌曲集,编写以“变化的世界”为对象的地理学教材,发表国际形势的报告,进行文学名著和电影剧本翻译;八九十年代他开拓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组织辞书编纂、出版与研究。有人说他这丰富多彩的一生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的红线,不错,“忧国忧民”激励了他的一生。然而,此外还有一条“人文主义路线路线。在他早年,面对民不聊生、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救亡、启蒙”,“开发民智,拯救中华”,激励陈原毅然投身到世界语运动、文字改革运动直至抗日救亡运动中,随着形势日趋恶化,“救国救民”的红线成为主导。50年代以后,救国的热情逐渐被建设新中国的激情所取代。陈原还曾根据时代的要求,试图把苏联、东欧,甚至西方的思想引入中国,以便去粗取精、批判吸收,但他的视野多少失去了原来的广度和深度。新时期以后他不断地反思,他悔悟,他振作,过去10年所走过的弯路让他认识到启蒙的重要性,重新接续“人文主义”这条绿线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范用(“文革”期间,陈原、陈翰伯、范用仨被打成“陈范集团”,一起挨批挨斗)陈原是语言专家,他擅写语言知识小品,许多读者是从文字认识他的。陈原先生也是少有的中国知名文化人最开朗和大度的人,另一位则是书法家、画家黄苗子先生。陈原先生的幽默感是林语堂式的、也不尽是林语堂式的,前者是带有英国绅士的味儿,典雅而不显露,谑而不虐。但他却少了一份英国人的迂,多了一份明快。与他在一起,是一桩赏心乐事,他语带相关的幽默,往往要过一趟大脑、稍加琢磨才能领略个中的妙谛。他的幽默带来欢愉的笑声,意趣是绵长的,余音袅袅。——彦火
陈原同志在出版工作中对人对己要求都很严格,但大家并不是敬而远之,而是乐意接近他。因为他是性情中人,至情至性,无所拘束,他的随和、圆通,他和人交往时的妙语连珠,对人们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胡企林
陈原不是职业作家,一生的精力,主要投入编辑活动中。在陈原门类繁多的工作业绩中,有一种一以贯之的东西,以介绍“新思潮”而鼓励学习外语,为反对投降主义、研究“现代变化的世界”而写地理,要批判极“左”思潮而“一头扎进语言现象和语言学的海洋”正是这条线,使陈原成为进步的、党的编辑家和出版家。——沈昌文 陈原从事出版生涯60余年,执着奉献。他博学多才,勤于著述,颇多创获。读书、写书、出书,书伴其一生,他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学者。他留给后人的有关出版学、语言学、地理学、国际政治、音乐等方面的论著、译著、散文随笔等各类作品30余种,洋洋大观。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分子,其实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一个特征。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会长谭秀珠女士,她认为陈原老是一个知识宝库,她说30年来的陈原给她的印象是,什么都懂。
世界语者
陈 原1931年接触世界语。后报名参加广州市立世界语师范讲习所,向许论博学习世界语。以后又拜Fedorcak、叶籁士、张企程、梁叔仁为师。三十年代中期是广州中山大学踏绿社的负责人。1951年当选为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常务理事,以后担任协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1987年当选为国际世界语协会荣誉监护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辞典与信息》、《社会语言学专题四讲》、《陈原语言学论著》、《陈原散文》、《界外人语》、《陈原书话》、《记胡愈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