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面观音
十一面观音,又称大光普照观音,是除恶导善、引众生入佛道的菩萨,六观音之一,因有十一个面相而得名。象征着菩萨修完“十地”,最后功行圆满,到达第十一地(佛地)。
十一面观音主救济阿修罗道,给众生以除病、灭罪、增福之现世利益。最早描述其形象的主要经典有:北周耶舍崛多译《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唐僧译《十一面神咒心经》、唐不空译《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等。
形态特征
十一面观音共十一张面孔,分五层排列。一面,化恶有情;二面慈面,化善有情;三面寂静面,化导出世净业。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第十面为暴笑面,表示教化事业需要有极大威严和极大意志方能无懈而有成就。最上一面为佛地,功德圆满。传说,天宝战争中,观音托梦阁罗凤,铸十一面观音像,才退敌军,拯救了南诏。
观音八化身分别为:
救苦观世音菩萨、除怨报观音菩萨、南无寻声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易长观音、南无孤绝海岸观音、普陀区落山观世音、建国观音。
典籍记载
有关十一面观音的经典主要有二种四部,即北周保定市四年(564)天竺僧耶舍崛多译《十一面观音神咒经》,唐永徽四年(653)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卷四之经,唐显庆元年(656)唐僧译《十一面神咒心经》。此三种经其实都是出自《金刚大道场经》的同本异译,唐慧沼还对玄奘译本作过《义疏》。唐不空译有三卷本《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北周译经后并未浒,初唐李治、武周时仅三年间即出两经,而十一面观音画像亦出现,如莫高窟就从初期直到西夏,都有此经变壁画流行。
象征含义
关于观世音十一个头面之象征意义,一说以为以左右十面表示因位十地,最上一面表十一地佛果,以便使一切众生转明为十一品,得十一地佛果。藏传佛教则有一说,罗刹鬼有十个脑袋,非常狂妄自大,观音变成十一个头,将其降服(《造像量度经》)。经中说持诵此《太上洞渊神咒经》,现世可得十种果报,或如《念诵仪轨经》说可得十种胜利。即离诸病、大日如来摄受等。经中还说可得临终见佛、不堕地狱。不非命终,得生极乐世界四种功德。这些功德利益,使十一面观音信仰迅速传播。现陕西西安花塔寺(原宝庆寺)、天津县独乐寺、洛阳市龙门、山西太原天龙山、大理白族自治州崇圣寺(崇圣寺)、资中县、吐鲁番市、甘肃敦煌石窟、大同市华严寺均有其像。
此经变画中的眷属像亦很丰富。初唐仅有数菩萨,中唐有了日光与月光菩萨,晚唐出现天王、明王、龙王、婆薮仙、功德天、毗那野迦与金刚面天。五代十国时眷属更多,多种菩萨如常精进、不休息、延寿命等。《普门品》中化现居士身、宰官、四众身等移入此经变中。晚唐时眷属像颇似千手经变,其中亦反映出不同观音经变期间的同化现象。曼荼罗坛场在阿地瞿多译本中有复杂详细的描述,内外两院,数十身造像,仅有部分见于经变眷属之中,全部曼荼罗画未有表现。
祭祀建筑
十一面观音殿,为仿明代重檐五开间建筑,内供9米高的十一面观音像及观音八化身(立、坐像,高4米)。
观世音:观音是“观世音”的略称,又译作“观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到唐朝,因避李世民之讳,略称“观音”。观音的职责是拯救一切苦难的众生,使他们得到解脱。被人们尊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接引佛合称“西方三圣”。观音的伽蓝在普陀山。观音初期是一位“善男子、威猛丈夫”,脸作男相,并有络腮胡子,南北朝以后,为男身女相,有蝌蚪形的小胡须。到宋代以后,完全女性化,成面容端庄雍容华贵的贵妇人形象。传说观音有“六观音、三十三观音、三十三身”的说法。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观音信仰,源远流长,地方文化色彩浓郁。三塔出土文物中菩萨像78尊,观音像达58尊,《张胜温画卷》共136页中,就有21页与观音有关,占1/7。
观世音信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区深入人心,对观音的崇拜超过了对佛的崇拜,观音建国论、观音传教论、观音拯救论等三论表现出观音与大理人的渊源。
十一面观音殿的格子门上,就雕有出自《白国因由》中的“观音十八变”,图文并茂,精雕细凿,堪称珍品。
参考资料
十一面观音.故宫博物院.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