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昆明市明德中学

昆明市明德中学

明德中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29年(己巳年)的“私立明德学校中学部”,是一所由回族人士创办的私立学校,1952年底学校由国家接收,改名为“昆明第十三中学”,1988年恢复“明德”校名至今。明德中学在长达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各民族优秀人才,其中不乏国内外的知名学者。经过几代教职工的努力,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二级一等完全中学,荣获了“昆明市文明单位”、“五华区文明学校”等许多荣誉称号。

历史介绍

昆明市明德中学的创立,源于云南回族传统的经堂教育。

辛亥革命后,由于以专习阿文经典、培养宗教人才为主的经堂教育以逐渐不适应历史的发展,因此,云南回族于1921年开始成立第一所伊斯兰教新兴学校——高等经书并授学校(后改称为高等中阿学校),改变过去各个清真寺自办经学的传统教育形式,在昆明联合几个清真寺,由李芳伯、白亮诚提议,在“云南回教俱进会”及“振学社”领导下进行改革。

1921年至1922年在昆明正义路清真寺开始聘马安康设帐讲学。

1923年起,在原址正式开办第一班,由何廷栋任校长,田家培、沙平安、纳明安讲授“五大本”(阿文经典)和中阿互译、阿文写作和会话等阿文课程;杨士敏、马聘三、白耀明、李敏生讲授《四书》、《古文释义》和数理化史地等中文课程。学生共5名,学习5年。

1928年第一班学生李寿福、合连城、林兴华、林仲书、林耀喜毕业,由“振学社”社长马观政、副社长马生风、校长何廷栋、教员田家培、沙平安、纳明安、李敏生等7人署名颁发毕业证书。并由“云南回教俱进会”会长马聪、“滇恒清真公会”总理陆锦先、协理马荣福发给奖状。还出了《毕业纪念特刊》。毕业生都能进行中阿互译。

1930年第二班学生张运魁、赛安泰、马钟明、马静波、马君友、马平喜等六人毕业。从第三班起,“高等中阿并授学校”改名为“私立明德学校”,进一步发展为既有阿文专修部,又有普通中,小学部,各部相对独立而中阿文又各有侧重的较完整的学校组织系统,在云南回族教育史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1929年明德中学创建时的名称是“云南私立明德学校中学部”,简称私立明德中学。1933年1月第一班(既初中第三班)学生毕业后,因时局及人事、经费等原因而停办了7 年。直至1939年首批留埃师生学成回国,多方奔走筹集经费,始于艰苦中复校,1940年仍在正义路清真寺原址招收初中第四班。开学不久,因避日机轰炸而迁崇明区杨林镇老猴街上课。直至1942年8月局势缓和,中、小学部同时恢复,并扩大招生,中学部逐年招收两班初中生,并改变过去专收回族男生旧习,开始实行男女兼收和回汉兼收。第四班亦迁回昆明市,于1943年1月毕业。1946年迁沿河路新建校址。1948年添办高中,始成完全中学。1952年12月31日改为“昆明第十三中学”,由国家管理,结束了私立阶段。从此发展迅速,逐渐壮大。

1987年恢复校名为“昆明市明德中学”,1997年2月由“昆明市教育委员会”下放到“五华区教育委员会”管理至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学校发展更快,1996年被评为“昆明市二级一等完全中学”,现全校广大教职工正团结一致、勤奋工作为争取进入“一级三等完全中学”行列而努力奋斗。

创立时期

私立明德中学的诞生1929年,以杨士敏、李敏生、马镇国、沙国珍、沙国玺、马会云、马之驹等为代表的一批云南回族青年知识分子,先后从北京大学以及省内外其他高等学校毕业回来,在民族民主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下,深感云南回族教育以专攻阿拉伯语或中阿文并授、单纯培养清真寺掌教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改革已势在必行。他们与“俱进会”元老们会商后,一致决定发展回族通识教育。于是积极发动宣传,得到全省广大回民群众热烈支持。于是一个包括普通小学、中学和阿文专修三个部组成的,体现中阿兼顾思想的新型学校——“云南私立明德学校”,便在四代潮流的推动下改组成立了。

1929年1月,“高等中阿并授学校”结束。“振学社”拟订“云南私立明德学校中学部”(简称私立明德中学)组织规程,经“云南回教俱进会”批准。同年2月,由各处社联席会议推选马为校董会董事长,杨问松、马镇国、马荣福。何云祥为“明德学校经济委员会”委员,杨士敏为首任校长,李敏生为中学部主任,并聘定各部职员。同时发函全省各地俱进会分会,选送初中一年级新生50名。当即组成“教育基经储蓄会”,几天内在昆明市就收到明德中学开办费捐款一万伍千余元。此后临时特殊费用,亦多由回族群众捐款支持。明德学校就是在全省回族群众热心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发展时期

建立初期

私立明德中学除按国家普通中学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外,同时加设“阿文”、“教义”两门课程,还必须按教规进行礼拜、把斋,以培养既可沿国家教育系统升学,又具备宗教基本知识和修养的人才;使之既能为国家服务,也能为民族和宗教服务。杨士敏校长除聘请沙国珍、沙国玺、马云会、马之驹、沙平安、纳明安、林耀喜、合连城、马玉龙、马占魁等回族教师外,还聘汉族教师杨揩(字履端)‘周(字生甫)、张培光(字质斋)’顾品端(字子正)、孙东明、金玉堂等教育界名流。回汉教师团结互助,辛勤工作3年,共同为明德中学第一次向全省招收的初中第三班(高等中阿并授学生编为第一、第二班)回族学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兴时期

1933年1月,明德中学初三班学生毕业后,因学校主要负责人人事变动,纷纷离开学校,“回教救国协会“(原俱进会)和校董会鉴于时局动荡,人心不定,兼之经费难筹,学校就此宣告停办。直到1939年,沙国珍、马坚纳忠先后担任中学部主任,于1940年春季,仍在昆明市正义路清真寺原校址续招初中第四班。后因日机轰炸昆明,学校疏散到崇明县杨林镇老猴街乡,在经费、人员、设备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校领导多方努力,艰苦地把学校撑持了下来。至1942年秋学校在昆明扩大招生时,第四班迁回昆明,全班15名学生完成了最后一个学期的功课,参加了教育厅1943年春季会考,全班顺利毕业。1942年秋,昆明形势有所缓和,各校纷纷回昆复课。在回族群众迫切希望中,“回教救国协会”领导人马骢、马德明、木逢春、马荣福等决定明德学校中、小学部同时在昆明市复课并扩大招生。校董会聘请杨士敏为校长,桂西禹为3中学部主任,马仲英为小学部主任,纳明安继续担任阿文专修部主任。救国协会拨正义路清真寺的7个铺面租金为中小学部的经费。从此明德学校又兴旺发展起来。1942年秋季,中学部招收初五、初六新生两班,打破传统旧习,开创男女兼收、回汉兼收的新局面,学校开始出现一个各民族师生团结友爱的新面貌,这一阶段学校还来了几名巴基斯坦伊斯兰教侨生。自从以后,学校每年招收两班新生。1946年,回协会发动全省回族捐资及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回族)、关肃霜(满足)义演捐款新建的校舍落成。学校随即迁至位于靖国新村沿河路的新建校舍,继续扩大招生。1948年增办高中,学校成为了一所完全中学。私立明德中学时期的课程设置除按国家普通中学教学计划的学科设置外,还长时期加授阿文和教义两科,一直到新中国成立

解放后

私立明德中学时期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清真寺的收入支持,解放前后则除“回族联合会”的津贴外,还有市教育局的补贴和学生的学杂费,总的情况是十分困难的,直到1952年12月31日市文教局宣布“私立明德中学”改为“昆明第十三中学”,学校经费由国家统一管理,学校从此由“私立”改为“公立”。从此也不教授阿文和教义了。直到改革开放后,由王连芳带头。在广大穆斯林的强力要求下,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在1987年12月将校名恢复为“昆明市明德中学”,市政府有关文件指出:昆明市明德中学性质为具有发展民族特色的重点中学,应重点扶持办好。纵观上述学校发展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明德中学的历史是由云南回族经堂教育进步为经书并授(中阿并授),再发展成为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普通中学的历史;是由私立到公立的历史,是由具有阿文、教义礼拜、把斋等宗教课程与国家普通中学课程相结合的教育到保留一定回族风俗习惯的纯国家普通中学课程的历史。是由小到大,几经周折,终于发展起来的历史。所以这些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客观事实,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教育的背景;即云南回回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包融性。

贡献内容

开创民族中学先例

明德中学的创建,开创了全国民族普通中学的先例,是向现代回民教育发展的一个成功的试验。从这个班的教育效果来看,充分证实了中阿兼顾人才的培养设想不但可以实现,而且令人满意,符合时代的需要,深受回族群众的欢迎。初三班的50 名学生,到1932年毕业时只剩35名。其中升学11名,任小学教员11人,机关职员4人,自办报刊1人,经商3人,从军3人、务农2人。有的人后来继续进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以及其他高等学校深造,还有几人到埃及留学。

开辟留学生先例

赴埃及留学生的选送,是明德中学的一大贡献。中国回民团体正式派遣学生留学阿拉伯国家,开始于1931年的云南明德中学。为了沟通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文化联系,造就精通阿拉伯语的人才,明德中学于1931年选送第一批学生纳忠、林仲明、张有成以及“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选送的云南省学生马坚等4名,由教师沙国珍带领,前往开罗“艾兹哈尔大学”深造。1934年又选送第二批学生纳训、林兴华、马俊武等3名学生到埃及留学。埃及国王福阿德特获悉中国学生抵埃后即以本人巨幅肖像增明德学校留念,“云南回教俱进会”和明德学校全体师生职员合影寄增“艾兹哈尔大学”。埃大聘沙国珍为“中国留学生部”部长,并特许每年保留中国学生名额10名。

优秀人才

留埃学生在留学期间便有大量译作发表。毕业回国后,又把全部精力和知识贡献祖国。他们的著作和教学,为国际、国内学术文化交流,为祖国培养外事人才和学术研究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家的重视。

马坚

马坚(1906-1978),字子实,沙甸人。回国后在上海、重庆、云南等地从事《伊斯兰教圣经阿拉伯语著作的翻译。1946年起,担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是该系奠基人。译著有《回教哲学》、《回教真相》等10余种作品,并主编《阿拉伯语汉语词典》,译有《古兰经》全文汉文版。解放后参加重要的外事翻译工作。自1949年起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是我国阿拉伯语著名学者。1979年病故于北京。

纳忠

纳忠,字子嘉,通海纳家营人。1940年回国后,先后在原“中央大学”、“云南大学”任教授。1958年调“北京外交学院”任阿拉伯语系主任,并担任研究生指导工作。他早年出版了《回教诸国文化史》、《埃及近代史》等书,还主编了一部较完整而系统的阿拉伯语教材和《阿拉伯史》等。

林仲明

林仲明,字子敏,沙甸区人。任“北京外语学院”副教授,并担任研究生指导工作,并不时奉派出国从事外事工作。著有《回族历史教科书》。

纳训

纳训,字鉴恒,通海纳家营人。翻译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编为六卷,每卷35-40万字,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他的译作还有《古兰经的故事》、《阿拉伯名哲学家传》,以及将文言文鲁迅的《风筝》、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等译成阿文。

马俊武

马俊武,字兴周,开远大庄人。译有《阿拉伯儿童故事》。

自40年代我国在大学里正式开设阿拉伯语专业起,马坚纳忠、林仲明、林兴华(字庚虞,沙甸区人)等在大学讲坛上辛勤工作,培养了一批精通阿拉伯语的各族人才,他们服务于社会,为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意义

明德中学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

(一)回族具有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传统,不仅要发展宗教教育,更要发展新式国民教育、通识教育;不仅要保持民族特色教育,还要发展现代教育、素质教育

(二)回族具有重视民族团结的传统。不仅重视本民族的团结,更重视与其它兄弟民族的团结,发扬回族优秀文化教育传统,保持民族生存与发展,适应社会进步与繁荣的需求,也是明德中学正确总结历史,努力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

(三)中国回族具有重视把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生长,把回族文化教育传统溶于整个华族文化大家庭的传统,这种民族文化的包融性不仅充实了自身文化内涵,而且成为推动民族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参考资料

昆明市明德民族中学.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