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德彝

张德彝

张德彝(1847-1918),原名张德明,字俊峰。满族汉军镶黄旗人。晚清外交家、翻译家、游记作家。祖籍盛京铁岭(今辽宁铁岭河西蔡牛乡张家庄),清代编入汉军镶黄旗。他一生八次出国,在国外度过二十七个年头。每次出国,他都写下详细的日记,依次成辑《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四述奇》直至《八述奇》,共约二百万字。其中《航海述奇》和《四述奇》曾有人传抄印行,其余均未发表过。张德彝去世后,他的后人恐先人手稿遭受损失,一九五一年将手稿送交人民政府保管,存放在北京图书馆柏林寺书库内。

民国七年(1918),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

人物生平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张德彝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旗人家庭,自幼家境贫困,在舅父的帮助下读了一点私塾。但他“性聪颖......年未弱冠,慷慨有四方志”。所以读书刻苦,锲而不舍。在十五岁那年,竟凭着自己的学习成绩考上了当时我国第一所外语学校---北京京师同文馆,是这所学校仅有的十名学员之一。后经三年苦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曾任光绪帝的外语老师。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中外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张德彝十九岁时被清政府委派参加了中原地区第一次出国旅游团,去欧洲观光。他随团游历了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汉堡市丹麦瑞典芬兰俄罗斯普鲁士王国等十个国家,饱览了世界风情。在闭关自守的清王朝之外,竟有如此文明开化的另一天地!这活生生的现实使他大开眼界,本来这次出国清政府目的是为了了解洋人内情“探其利弊”,但是张德彝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了对泰西(欧洲)新奇文化的观察上,其中对戏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回国后,他写出《航海述奇》,详细记载了他的观察见闻,许多戏剧活动的记载形象记述了欧洲戏剧活动盛况。他是我国第一个介绍欧美戏剧的人。

此后,张德彝又多次出国周游世界。1868年他随使团当翻译,中国第一次派外交使团访问欧美;1870年又随使团任随员再度赴法,是中原地区第一次派出外交专使到西欧国家办交涉;1876年随公使作译官驻英国,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外国派公使;1887年任随员又去法国;1896年任参赞日本;1902年受赏二品官衔,出任英国大使;1906年功告回国。辛亥革命以后,于1918年病故于北京,享年72岁。张德彝于1904年代表清政府在英国伦敦签订《保工章程》,没有给英国人任何在华特权。

他首译电报、自行车、螺丝等至今仍被中国人沿用的科技名词;首次向中国同胞介绍蒸汽机、升降机、缝纫机青饲料收获机、管道煤气、标点符号,乃至巧克力……

与唐人街

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1673年,纳兰性德《水亭杂识》:“日本,唐时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谓之‘大唐街’,今且长十里矣。”1872年。那一年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有:“旧金山为各国贸易总汇之区,中国广东人来此贸易者,不下数万。行店房宇,悉租自洋人。因而外国人呼之为‘唐人街’。建立会馆六处。”1887年,王咏霓在《归国日记》中也使用了“唐人街”:“金山为太平洋贸易总汇之区,华人来此者六七万人,租屋设肆,洋人呼为唐人街。六会馆之名曰三邑,曰阳和。”王咏霓的这句话与志刚的差不多。在这之前,王可能看过《初使泰西记》,因此,他在这里沿用了志刚的“唐人街”。“唐人街”是粤人华侨自创的名称。

1875年,张德彝在《欧美环游记》中就称唐人街为“唐人城”。张通英语,英语称唐人街为Chinatown。其实,在这以前,张德彝更为直接,他将Chinatown直译为“中国城”,如《航海述奇》(1866年):“抵安南国,即越南交趾国……再西北距四十余里,有‘中国城’,因有数千华人在彼贸易,故名。”

与同文馆

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张德彝时值十五岁,也是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就在这一年,洋务派官员倡导下的“洋务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总理衙门”为了培养能够办理洋务的人才,决定创办“京师同文馆”,延请外国人来教中国人说外语,写外文。创办同文馆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翻译人员。

清政府在与洋人打交道中使用通事,并不是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的,更不是到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才开始,而是早已有之。那时的通事,主要是由于广州市一口对外贸易等活动,和澳门一隅同洋人接触及传教士的活动等关系,而自发的出现和形成的“通事”群。没有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只有在北方因与俄罗斯帝国交往较多,而俄语通事难觅,清王朝才曾在北京设立过俄文馆。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公使驻京了,与西方国家交涉事件开始增多,其中以英法为最多。因此,对于懂英法语言文字的人才需求颇为迫切。以前虽有从买办等渠道自发形成的通事,但一方面这类人数量有限,质也不高,不能适应开放形势和国家正式外交的要求;另一方面,这类通事大多与洋人关系密切,清政府对他们表示不信任,事实上其中一些人也确实不能信赖。李鸿章上海市不久即发觉这些通事的劣迹而揭露说:

“查上海通事一途,获利最厚,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其人不外两种:一、广东省宁波市商伙子弟,佻游闲,别无转移执事之路者,辄以学习通事为通逃薮;一、英法等国设立义塾,招本地贫苦童稚,与以衣食而教肄之,市儿村竖,来历难知,无不染洋泾习气,亦无不传习彼教。此两种人者,类皆资性蠢愚,心术卑鄙,货利声色之外不知其他。”(他们知识不多,翻译往往失实)“惟知藉洋人势力播弄挑唆,以遂其利欲,蔑视官长,欺压平民,无所忌惮。”(他们甚至)“欺我聋喑,逞其簧鼓,或遂以小嫌酿成大衅。”

较早感到自己培养翻译人才迫切性的,是代表清代与英法谈判并签订《北京条约》的奕,他一则说“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不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再则曰:“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从仅仅为了消除“隔膜”,发展到“不受人欺蒙”,自然是一个进步。处于上海市交涉前沿地区的江苏巡抚李鸿章,对自己培养翻译人才的迫切感又超过奕,他表达这种心情说:

“伏惟中原地区与洋人交接,必先通其志,达其意,周知其虚实诚伪,而后有称物平施之效。互市二十年来,彼酋之习我语言文字者不少,其尤者能读我经史,于朝章宪典、吏治民情,言之历历;而我官员绅士中绝少通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各国在沪设立翻译官二员,遇中外大臣会商之事,皆凭外国翻译官传达,亦难无偏袒捏架情弊。中国能通洋语者仅恃通事,凡关局军营交涉事务,无非雇觅通事往来传活,而其人遂为洋务之大害。”

京师同文馆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是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初设英文馆,于1863年至1897年间先后增设法文、俄文、算学化学德语、天文、格致(时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的统称)、日语等馆。学制分五年、八年两种。八年制又分前馆、后馆。后馆学有成效者升入前馆,兼学算学、天文、化学、格物、医学、机器制造、外国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

同文馆创办之初,教员拟从广东省、上海商人中专习英、法、米三国文字语言者挑选。于是清廷命广东、上海市各派二名识解外国(英、法、米)文字语言者,携带各国书籍到京作教习。朝廷发布诏令后,可惜粤、沪未能找出适当人选担任教习。一八六二年,奕欣在英人威妥玛的帮助下,请英籍教士包尔滕充任教习。学生来源初以招收年幼八旗子弟为主,额定英、法、俄三馆共三十名,结果也是事与愿违,挑选不到合适的学生,只得先办一个英文馆,招生也扩大到了年龄较大的八旗子弟和汉族学生,“八旗满、蒙、汉闲散内,酌量录取”。

虽说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西交通频繁,西风东渐日盛一日,但是保守的中原地区封建士大夫仍然严防“夷夏之别”。总是把外国骂做“蛮夷之邦”,把外语骂做“南蛮(央鸟)舌之音”,反对中国人学讲外语。当时京师同文馆成立之初,便遭到不少顽固守旧的官僚的攻讦。声称“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又云“孔门弟子,鬼谷先生”,“未同而言,斯文将丧”,甚是耸人听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那些“正道人士”,希望自己子孙从科举正途出生,是绝对不会把自家“佳子弟”送入同文馆“拜异类为师”,做出这种“有辱斯文”的大逆不道之事。只有像张德彝这样,出生寒门,又天资聪颖,好学不辍的人,才愿意进入京师同文馆学习。张德彝就是这样被录取了,成为了同文馆第一届十位学生之一。

为了奖励入学,同文馆规定,所有学生都有银两津贴。学生七品官者,每年给俸银四十五两,八品官者四十两,九品官者三十二两五钱。并根据学生造就的不同,每月酌给膏火银三两至十五两不等。季考、岁考成绩优异者授为七、八、九品等官。张德彝就依靠同文馆所发给的银两养家度日,直到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在馆内完成学业。

同文馆的学生毕业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一八八九年,主管该馆事务的曾纪泽对学生的水平作过一次统计:该届一百多名学生中,学习优秀者约占百分之二十;不堪造就、应予淘汰者十余人,约占百分之十。在这一时期,京师同文馆培养了一批卓有成绩的外语人才和二十八名高级外交官。张德彝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第一”的纪录:

中国近代第一所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的第一届学生。

中国历史上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外语翻译人才。

中原地区第一代职业外交官。

更为世人称道的是,他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海外述奇,为封闭时期的中国国民开启了一扇对外的启蒙之窗,令人称奇。一九一八年,张德彝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一岁。逝世时,有人送一副挽联:"环游东亚西欧,作宇宙大观,如此壮行能有几;著述连篇累续,阐古今奥秘,斯真名士不虚生"。

与集邮

集邮活动在中国已开展100多年了,当初源自西方的“集邮”活动何时传入封闭的大清帝国?谁又是中国第一个邮票收集的爱好者?由于历史久远,恐已难以考证了。但中原地区第一位用中文记述“集邮”活动的人是有据可查的,他就是中国外交官张德彝。张德彝(1847-1919),本名张德明,字在初,清汉军镶黄旗人。1862年,作为第一批学主之一进入清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仓协的京师同文馆学习,经三年于1865年毕业;1866年随罗伯特·赫德等游历欧洲法、英、比、俄等10国;同年随蒲安臣使团出访欧美任翻译;同治九年至十一年(1870-1872年)随完颜崇厚出使法国;光绪二年(1876年)随清政府第一任驻英大使郭篙焘到沦敦使馆任翻译,其间1878年至1879年,曾随崇厚赴俄;1887年随洪钧至柏林使馆任随员;1891年曾充任光绪帝的英文教师;1896年随罗丰禄出使英、意、比为大使馆参赞;1901年随叶赫那拉·那桐到东京使馆任参赞事;1902至1906年任出使英国大臣,其间专使日斯巴尼亚(西班牙)和瑞士等国。时大清皇帝,要求驻外使节将所见所闻写成日记、定时向朝廷禀报。张德彝遵皇命,从1867年起,就陆续将海外见闻写成《航海述奇》、《再述奇》、《八述奇》等约二百余万字的八种述奇。其中《再述奇争》(又名“欧美环游记”)之“英吉利游记”一章“同治七年(1868)十一月初六日己卯”的日记中是这样记述英国的集邮情况:“闻英国二三年前,有种陋俗,凡收得信票者,张贴壁上,以多为贵,相习成风。女子有因无许多信票者而不得嫁者。据艾教习云,有贫妪英姓者,应得欠款银一百二十两,有百万旧信票者不能得,以故众人集得万余张送去。”时距英国1840年发行“黑便士邮票已有28年,可见英人集邮活动已较广泛开展,喜爱邮票程度也到如痴如醉。在相对开放和先进的张德彝眼中,对集邮爱好如此不可理解和不可接受而称之为“陋俗”;同时从侧面反映国人对“集邮”的生疏;中国人对“邮票”也不识,称之为“信票”。孰知时光流逝,物转星移,历史前进的潮流仅十年光景,清代光绪四年(1878年),中原地区也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更为张德彝始料不及的是,当今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活动更是蓬勃发展,当初的“陋俗”已成为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尽管张德彝对“集邮”见解有偏异,也许由于他的“述奇”,为“集邮”活动传入中国起到了介绍和传播的作用,也使他成为中国第一位“集邮译论家”,开创了中国集邮史的先河。附图为张德彝像,选自使团官员合影。

与钱币文化

张德彝——我国最早介绍欧美钱币文化的铁岭市

同治五年(1866),清政府首次派旅游团去欧洲观光。旅游团由四人组成,其中有一名19岁的铁岭人——张德彝。此时,他刚从北京京师同文馆毕业,充当了旅游团的翻译。同冶七年(1868),张德彝再次出国。此行,他随蒲安臣使团先经日本美国,然后过大西洋到欧洲,到欧洲历经英法两国,后因故提前回国。张德彝这两次出国,饱览了异国风情。回国后,他将其见闻各写成了一本游记——《航海述奇》如《欧美环游记》。书里第一次向我国介绍了有关外国的钱币制造、钱币形制和钱币轶事。张德彝在欧美参观了好几处“铸币局”。他观察入微,记录真切。同治五年(1866)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他同旅游团一起到了法国巴黎造币厂,目睹了造币的生动情景:“入西面楼门,乃铸钱处。铜片切钱,凿花雕酒字,皆用火机,一时可得数千。金银钱分两不同,分毫不爽,银元质最纯净。”也许是偏爱,或是他第一次没有观察细致,所以两个月后,他再次参观了这家造币厂。这次和一名名叫德善的法国朋友同的,同德善至铸钱同一观,对机械部分作了补充记载:“其鼓铸之火机,系以水气冲激轮机,令进退于铁管之中,以转大轮。其大轮上置长轴无数,中系小轮百千,下连各种机器,彼此接以为条。大轮动别各机器相随,快甚。所造之钱,分金、银、铜三种,大小不一。”

同年四月,张德彝一行人到英国旅游。他们在英国首都伦敦,参观了该国的造币技术。英国的造币方法、机械、工艺,没什么特殊地方,只是厂房比较宽阔。它除了造铸英国的钱币外,还给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等处造大小铜、银钱。

1868年农历三月初八,张德彝一行人来到了合众国(美国)的旧金山。他们特意参观了该地的造币厂,并对厂房、造币的全过程作了较详细地观察。

张德彝是位有心人,不仅观察外国人怎样造币,而且十分注意钱币本身,对各国各种钱币的币制作了详细

地了解和记录。

他介绍法国当时的钱币有“路易”、“笛佛朗”、“思安方”、“佛朗”、“对稣”、“桑地亩”。这是金、银、铜币,另外还有“银钱票”名叫“巴比叶得邦格”。

俄罗斯的币制比较复杂、有古金钱、现行小金钱、大银钱、小银钱、大铜钱等,钱币的重量各异、名称也颇纷纭。

日本的钱币新颖别致,币上印有花、线、字、蝴蝶,有的形状为立方形、有的椭圆形。特别是有的很大,中有方孔。

张德彝对各国钱币的记录和介绍可谓十分详尽。这里他不仅介绍了其钱币的种类、名称、重量、质量、大小、形状、面值,而且还介绍了其相互间的兑换关系。

张德彝在他的游记中,还介绍了一些外国钱币轶事,记录了中国钱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

埃及,他钻进了埃及金字塔,见其塔中空空无物,但他爬出来的时候,看见许多“土人持绿瓷小人,碧锈铜钱出售,言皆自此陵下掘出者”。看来当时出售、倒卖出土文物——古钱币是一种正当行为,埃及政府是不加干涉的。在美国,他发现中国古钱深受美国人喜爱。他应邀到美国正总理徐尔德家坐客,就发现这位要员曾收藏了许多中原地区古钱,中土古钱,如半两、五铢、嘉祐、建兴等暨大清‘同顺治帝东江’二十字之制钱,皆钉于纸版之上,放于玻璃罩内”。徐尔德堪称是位“集币专家”。

法国,张德彝发现在铸币局用专楼举办了“各国钱币展览”。在众多的古币中,中国钱币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此,张德彝作了记载:

“法国钱局,东楼所集乃天下各国古今金银铜钱。案上置大玻璃匣,每匣只盛一国钱。见有中国古钱,青铜钱、红铜钱、铁钱、锡钱,以及当十钱、当百钱、当千钱。其余他国钱,文字皆难以辨识。”

张德彝关于外国钱币文化的介绍,对我们研究钱币历史,了解钱币文化交流都是很有帮助的。也许这些介绍,会给集币爱好者增加新的知识,引起新的兴趣。

个人作品

著作《四述奇》

意外淘得《四述奇》显见思乡情

刻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作为清代东北地区第一书院-----铁岭银冈书院捐添经费修斋房碑,其碑阴刻:书院新添书籍其中有《出使英法比意四国日记三本》,这正是张德彝的旅欧述奇日记。

笔者藏有传抄印行的《四述奇》,是张德明1876年随公使作译官时著述的。这套二函八册由著易堂仿聚珍版,荣竹坪校阅,张德明好友常瑞,英煦作序及张德明自序,完整的旅欧游历日记。每卷名前提及“铁岭市张德明”,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怀念,“亦系不忘所籍也”(张德明后人张祖铭的“关于先祖的函述”)。

《四述奇》约印行于光绪九年以后,详述张德明从大沽口离岸,同郭嵩焘刘锡鸿等人出使欧洲各国境况,或赞其物美,或赞其玩器之精,或详察风土,或周览人情。如述撞船之险:英人对华人污秽责难:更有船上逝者,海葬传教士吴阶斯诵经推之入海情景。“法国巴黎女皆袒胸露背,裙或红或白,或粉红或葱绿”,见证法国开化的社会:“英国火车客货往来,火车尤利在运货,大国货物多,则生理必大生理大则利息必倍,利息倍则税理亦增,实为裕国富民之道”,英国铁路运输业发达也有记述。“十七日丁酉阴,英国新创一种夜间照相法,其人用明于天文化学,由盐卤中查造一火,力与日同,光由喇叭型铜筒内玻璃圈数十者,射入照相处照毕,即以灯光晒成,按日光照相须八九日方成,此法则须一时之工,即可脱稿,诚为神速矣......”,记述了英国夜间照相法。“二十九日丁酉早阴雨,未正,英棉药商人安山柏来拜,谈及制药之法......”详述药棉制法。其中对英国男女婚配新婚俗,俄罗斯水师,法国出口货物等欧洲各地风情作了详尽的记述。当年英国邮局印制了带有张德彝彩色画像的明信片,张德彝成为第一个与欧美各国沟通的大使。

作为铁岭市人的张德彝无愧于十九世纪的旅游家,作家,书法家,外交家,翻译家称号,他留下的许多历史珍贵史料值得大家去研究,去学习。

主要成就

曾经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花甲回忆》中评价晚清的士大夫时感慨地说道:“在文学方面他们是成人,而在科学方面,他们却仍然是孩子。”

同样一个丁良,在与中原地区农民交流的时候,却认识到中国社会底层的真实想法。他在北京西山同一位满手老茧的农夫聊天时,农夫问道:“你们洋人为何不灭掉清国呢?”丁反问道:“你觉得我们能灭得了吗?”农夫说道:“当然了”,他边说边指着山下面的一根电线,“发明那电线的人就能推翻清国”。

晚清中国面临的是一场源自先进科技的革命。顽固的士大夫们坚持认为中国虽然没有发明电线电报,却仍然是泱泱大国。

在直接走出国门、接触到西方现代科技文明的晚清士人中,张德彝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

“自卑”的出身

张德彝(1847年-1918年),同治元年(1862年)十五岁时考入京师同文馆,为该馆培养出的第一批译员之一,四年后,他便随同中国近代第一个官方外派使团斌椿使团出访。随后40年,他虽然没有担任过驻外最高使节,但他始终从事外交和外事活动。同治七年蒲安臣使团出使欧美时他任通事(翻译),环游了欧美各国;同治九年,钦差大臣完颜崇厚天津教案一事专程赴法道歉,他任随员。此间他目睹了巴黎公社起义这一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农民起义的伟大事件。光绪二年(1876年),他出任中原地区驻英使馆译官,光绪十三年任秘书。后曾一度回国,任光绪帝的英语教师;光绪二十二年,任出使英、意、比大臣罗丰禄参赞;光绪二十七年,以记铭道二品卿衔出英、意、比大臣,光绪三十五年任满回国。他一生中八次出国,在国外度过了27个春秋。1918年病逝于北京。张德彝陆续把他的见闻写成了八部“述奇”,其一至六和第八,已收入湖南人民出版社走向世界丛书》出版。惟缺第七部述奇,过去一直认为已遗佚,但最近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献中被发现。

张德彝从海外归来后,被派去和京师同文馆的另一校友沈铎一起做光绪帝的英文老师。中原地区的皇帝也许是惟一要求两位教授同时上一门课的人。为了对自己的老师表示尊重,光绪帝允许他们在王爷和大臣们跪见时仍然坐在自己身边。可见张德彝回国后的地位非同一般。但张德彝对此并不以为然,因为他对自己的同文馆出身还是充满自卑的。

在1860年代初的中国,学习外文不能算是正途。但为了外交的需要,清政府只能通过奖励政策鼓励八旗子弟学习英文。其奖励条款是:每月发给“膏火银”三两,学习优秀者,另有奖金,三年学成后,视成绩授予七、八、九品官职。但即使这样既给钱又给官,在1862年6月京师同文馆开馆时,还是只招收到了10名学生。

同文馆的学生同时要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京师的好事者作各种侮蔑、攻击的言辞打击这些入学的学生:所谓“未同而言,斯文将丧”,所谓“孔门弟子,鬼谷先生”,所谓“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作为15岁的汉军镶黄旗子弟的张德彝,固然有勇气面对这种局面,但是,毕竟没有走八股人仕的正途,一生也还是有遗憾的。

他逝世时,有人送一副挽联——“环游东亚西欧,作宇宙大观,如此壮行能有几;著述连篇累,阐古今奥秘,斯真名士不虚生”,当为对他的客观正确的评价。而张德彝晚年却并不为自己的经历自豪。他教导他的子孙:“国家以读书能文为正途。……余不学无术,未人正途,愧与正途为伍;而正途亦间藐与为伍。人之子孙,或聪明,或愚鲁,必以读书为要务。”

张德彝不炫耀自己的语言能力,其墓志铭曰:“君虽习海外文字,或有咨询,每笑而不答,意非所专好也。悲夫!”张德彝的自卑感来自晚清畸形的社会。他不能炫耀自己的学问,固然出于美德,但更多的是社会的畸形环境。如此压抑,的确可悲。

作为 第一的发现

张德彝与他同时代的外交大臣们相比,可能因为没有赋予中外交涉的重任,他对西方的观察视角非常生活化,晚清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多来自他的记述,他的许多发现是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的细致观察所得。

第一个记录西餐:西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即已进入中原地区。而西餐在中国北方出现则晚得多。咸丰十一年(1861年),天津租界出现了一家经营餐饮、旅馆和货栈的“利顺德”,其创始人为英国牧师殷森。五年后(1866年),张德彝随同使团出访,坐英国轮船天津市上海市,才第一次享用西餐。船上的伙食是“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更有牛油脊髓、黄薯、白饭等物”。后来换了法国远洋轮,饮食更加丰盛。即使吃西餐用的餐具和调料,张德彝在日记中也有详细记载:“每人小刀一把、大小匙一、叉一、盘一、白布一、玻璃酒杯三个”,写调料瓶则曰“五味架”,“分装油、醋、清酱、椒面、卤虾”。对异域文明的认识,最直接的是来自对生活方式的观察。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餐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而西餐同样是西方文明的典型反映。张德彝细致地记载西餐,说明他对中西文化差别的认识是很具体而直接的。中餐的制作讲究的是经验,油盐酱醋的使用、火候的把握,完全靠的是感觉。西餐的制作讲究精致准确,是更加量化的一种方法。这些区别,大约令初次接触西餐的中原地区有识之士震惊吧。

第一个记载西方撇号符号: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张德彝随同美国公使蒲安臣带领的“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在《再述奇》(或者《欧美环游记》)中,他介绍了西洋标点:“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又过了将近40年,中原地区的现代汉语才正式采用西式标点符号。张德彝的文化观察不可谓不敏锐。

第一个记载巴黎公社:张德彝写作《随使法国记》110年之后,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将其作为《走向世界丛书》的一种而出版。国人乃知有中国人经历并记载了巴黎公社。张德彝曾于同治九年腊月初四(1871年1月24日),因为“天津教案”随钦差大臣完颜崇厚赴法赔礼道歉,正赶上巴黎公社暴动。24岁的张德彝在日记中,虽将巴黎公社视为“叛乱”,并命名之为“红头民政”,但对巴黎公社的勇士们,他仍然是称赞有加:“申初,又由楼下解叛勇一千二百余人,中有女子二行,虽衣履残破,面带灰尘,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叛勇不惟男子犷悍,即妇女亦从而助虐。所到之处,望风披靡。居则高楼大厦,食则美味珍馐,快乐眼前,不知有死。其势将败,则焚烧楼阁一空,奇珍半成灰烬。现擒女兵数百,迅明供认,一切放火拒捕,多出若辈之谋。”年轻的张德彝当然无法理解这场运动的世界性意义以及它在人类阶级斗争历史中的重大价值,但是,这种不同于中国农民起义的“叛乱”,想必一定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第一个记载若干著名西洋工具、乐器和房屋名称:自行车的名称,即来自张德彝的记载。他在《欧美游记》中描述过伦敦的自行车:“前后各一轮,一大一小,大者二寸(应为“尺”),小者寸(尺)半,上坐一人,弦上轮转,足动首摇,其手自按机轴,而前推后曳,左右顾视,趣甚。”他也是第一个描述火车的中国人。在《航海述奇》中他曾描述当时英法的火车:“头等车厢分三间,每间左右各二门,门旁各二窗,有活玻璃可上可下。蓝绸小帘,自卷自舒,机关甚奇。四壁糊以洋棱,壁上有面镜、帽架,有丝络以便盛什物。前后两木床,宽一尺五寸,分四幅,可坐八人。靠背坐褥厚皆三寸,面有回绒洋呢。地铺花毡,有唾盒。晚上,燃玻璃灯于车顶,两床抽出可并为一坑。”他也是第一个描述钢琴的晚清士人: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初四张德彝途经上海市,去拜访印刷家姜辟理,曾听愍怀嫔姜氏的妹妹“播弄”扬琴。张德彝描写“琴大如箱,音忽洪亮,忽细小,差参错落,颇举可听”。无疑姜氏弹的是一架钢琴。他还首次记载了缝纫机(后来他在法国与缝纫机的发明者伊莱亚斯·豪见过面):《航海述奇》载他同治五年(1866年)4月19日在曾镇压过太平天国的英军将领戈登家中作客,“见有铁针架一座,俗名铁裁缝”。张德彝描写铁裁缝说:“形似茶几,上下皆有关键,面上前垂一针,后一轴线。做女工时将布放于针下,脚踏关键,针线自能运转,缝纫甚捷。”他还首次把美国白宫翻译成“白房”。在《欧美环游记》中他说:“朱温逊(即约翰逊)少有大志,隐于缝匠,所有天文地理、治国安民之书,罔不精心功习,国人敬之。前任统领凌昆(即林肯)卒后,众遂推彼登位,故国人呼为‘缝匠统领’。其府周围三里,系汉白玉建造,外绕花园。土人呼曰‘白房’,嘲语也,盖国中呼厕为白房。”这还是头次听说,“白宫”一词在当地民俗中居然有嘲弄的含义。

第一个进入埃及金字塔参观的中国人:金字塔与长城之间的最早的对话或者说直接联系,来自张德彝。他是有记载的第一个曾钻进金字塔的中国人。拿破仑·波拿巴进入金字塔后,曾经因震惊而一言不发。埃及金字塔建筑非凡,奥秘无穷。中国人知道它的直观情况,是在清朝同治年间。探秘人张德彝(1847—1918),是一位铁岭市人。1866年,张德彝在北京京师同文馆毕业时,年方19岁,此间他曾随观光团出国进行了一次旅游,一路上历尽艰辛来到北非,见到了金字塔。张德彝首先考查了埃及金字塔(即王陵)的外貌,记录该王陵,一个大的,两个小的,均呈“三尖形”。大型王陵“周一百八十丈,高四十九丈,皆巨石叠起……正面一洞,高约八丈,上有埃及文一篇,字如鸟篆,风雨侵蚀,模糊不复辨识。”在墓前有“一大人头,高约四丈,宽三丈许,耳目晰。”接着张德彝进一步考查了金字塔内部的情况。在土人的引导下,他好奇地钻进了那座最大的金字塔。他是从破损的缝裂中进去的,进口又陡又窄,上下左右都是纵横累叠的大石头,一片漆黑,只能秉烛前行。开始如蛇爬,后再似猿攀,“一步一跌,时雨颠扑”又“石震有声”,令人“神魂失倚”。通道弯弯曲曲,“趋前失后,退后迷前”,走了好一阵方豁然开朗,原来进了墓室。其实里边并没有什么出奇的东西,只有“一石棺无盖,形如马槽,击之铿然,放于壁角”。张德彝等在墓中盘桓,往返达三小时之久。因过度疲劳,“出则一身冷汗矣”!张德彝回国后,将他亲游埃及金字塔的见闻写了一本(航海述奇)的书。这篇游记竟成了我国第一次关于金字塔的记载。据考,张德彝字在初氏,满族,曾任清政府重要官员,出使国外。其祖籍为铁岭县蔡牛乡张家庄人。

第一个记载西方的避孕工具(避孕套):在张德彝所写的著作中,曾两次提到域外有一种叫“肾衣”的物品,如在《航海述奇》(1866年5月12日)中提到他在法国的见闻时写道:“闻英、法国有售肾衣者,不知何物所造。据云,宿妓时将是物冠于龙阳之首,以免染疾。牡相合,不容一间,虽云却病,总不如赤身之为快也。”在《欧美环游记·法郎西游记》中,他记载再游法国时的见闻:“闻外国人有恐生子女为累者,乃买一种皮套或绸套,贯于阳具之上,虽极颠凤倒鸾而一雏不卵。”他认识到避孕套的两大功能:预防性病和计划生育。但是,他用儒家思想对这种违背人伦的事进行了抨击:“其法固妙矣,而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惜此等人未之闻也。要之倡兴此法,使人斩嗣,其人也罪不容诛矣。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张德彝对西方的观察,最后仍然是中原地区的角度和立场。张德彝的遗憾,当然来自于他的教育背景。我们无法要求张德彝在将近150年前具有更加开放的视野。他在本质方面,仍然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士大夫。在旧金山,张德彝的笔记就记录了他同一个美国化了的华人发生摩擦的情况。这个华人已经来到美国七年,学习基督教。张德彝曾经就对他训斥道:“你已经剪了你的辫子,你又怎样有脸回到中国去呢?你已经改穿美国服装了,我们不再把你看成一个中国人。你学基督教吗?你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传统。在你死后,你还有脸去见你的祖宗吗?”

引入新标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想传入,西洋标点也跟着进来了。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撇号符号的是清末京师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风景、名物、风俗习惯都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在1868年-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这本书现在称作《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标点的,云:"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

虽然张德彝不是在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人物评价

他是目击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

张德明一生八次出国,以日记体随笔式记录他的新奇见闻,他是目击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时,中原地区还处于在清朝同治年间,中外交流极少,在中国国内几乎看不到任何关于巴黎公社的反映。但是就在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前一天,恰好张德明进入巴黎,成了这场社会变革的目击者。1870年,清政府派完颜崇厚出使法国,张德彝为随从英文翻译。同治十年正月二十七日,即公元一八七一年三月二十七日,他先到巴黎洽租房屋,第二天就目击了这场惊天动地的事变。

一九七九年,在北京图书馆柏林寺书库内,发现了张德彝七十八册日记手稿本,除《七述奇》遗失外,都保存完好,并发现《三述奇》中有目击巴黎公社革命的最大记载。这一意外的发现,引起了中原地区法国史学界人士的注意。

张德彝在《随使法国记(三述奇)》中,记述了凡尔赛军队攻入巴黎。从公社战士的街垒战,旺多姆圆柱被拆除等历史性场面,不仅和正式记载相符,而且有许多生动具体的细节。如所记巴黎街垒:“各巷口多筑土石墙,几案墙,又有木筐墙,系以荆柳编筐,内盛零碎什物,堆垒成台,炮子虽入,含而不出”。又如他写到凡尔赛军队被俘战士疯狂镇压:“皆黑布蒙头,以枪毙之”。而公社战士视死如归,英勇不屈。同治十年四月二十五日(公元1871年6月2日)记:“由楼下解判勇一千二百余人,中有女子二行,虽衣履残破,面带灰尘,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尽管张德彝是当时东方古老封建国家官员,并不同情而且也根本不可能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但他却留下了这些凛凛如生的记述,成为珍贵的史料。

遗老终不悟

如此一个人物,民国以后居然长期寂寂无闻!若不是上世纪80年代中,著名出版家钟叔河先生独具匠心,策划出版一套“走向世界丛书”,费尽工夫把他的部分著作以及零星事迹挖掘出来,张德彝真个被历史掩埋得死死实实了!

何以如此?钟先生一语中的——张德彝作为职业外交官毫无建树,他是一个庸才!在晚清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人们休想一瞥他的身影!当了5年“帝师”,未闻他给光绪留下过任何印象!怪不得钟先生出言刻薄——张德彝全部作品的价值,恰如其书名,仅止于“述奇”而已。

逸笔草草,足可勾勒出斯人的思想风貌——

纽约一家女子小学诚邀张德彝前往演讲,他给洋娃娃大谈忠孝节义。

每当有人向他请教英语,他总是笑而不答。盖因他以“舌人”自嘲,认为自己只懂英语,属于不学无术者流。

直至走向共和,垂老的他仍以终生不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为最大憾事,谆谆嘱咐儿孙务必要读“圣贤经书”。

张德彝逝世于“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值举国为“巴黎和会”决议义愤填之际,这位年过七旬的资深外交官却以“宣统十年”为年号,向时年13岁的废帝溥仪敬呈临终遗折,称:“臣八旗世仆,一介庸愚……瞻望阙庭,不胜依恋之至!”

人物事件

滞留凡尔赛当旁观者

几经辗转,张德彝终于出了巴黎,并随完颜崇厚等人于3月30日来到凡尔赛,先后见到了法国政府首脑路易-阿道夫·梯也尔、外长法弗尔等人,但是被巴黎公社起义搞得焦头烂额的法国政府无暇顾及“天津教案”。因而使团又在凡尔赛滞留,直到6月初巴黎公社被镇压才返回巴黎。这样,崇厚、张德彝等人作为旁观者,再次从凡尔赛的角度观察并记叙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相关情况。

张德彝到凡尔赛的头一天晚上,就见旅馆外“兵马云集”,原来是政府军队不愿与革命军作战,政府不得不调动海军来镇压革命。后来,政府军与公社部队不断发生激烈的战斗,张德彝等人都有目睹。

4月3日,公社调集4万国民自卫军,分三路向凡尔赛进军,政府军出城迎战。由于久攻巴黎不下,凡尔赛军队采取炮轰巴黎的战术,张德彝目睹当时的情况是,巴黎城是“浓烟冲突,烈焰飞腾”,好像烧着了几千间房屋一样。

5月21日,凡尔赛军队对巴黎发动了总攻。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23日,张德彝在凡尔赛第一次见到了被抓获的公社人员两万多人。张德彝认为,这些人不过是受到胁迫的穷民,并无太大罪过,但想到他们不久就会受刑,心里也不禁十分难过。28日,公社遭到镇压,29日,张德彝在凡尔赛目睹了“胜利之师”三四万人的归来。这些人面目黝黑,步履蹒跚,有的走着走着就躺在了地上。这支刚刚投降过普鲁士王国,又拿起枪镇压本国起义者的军队,完全没有胜利之师的模样!

再回巴黎完成使命

5月28日,巴黎公社遭到镇压,大批起义人员被处死。6月初,张德彝随完颜崇厚再次进入巴黎。张德彝等人目睹了政府军追捕、屠杀起义者场景,多次真实地记录了公社社员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概。张德彝刚到巴黎当天,就在大街上见到被俘公社人员两千多人,这些人“有吸烟者,有唱曲者”,一点也没有惧怕的意思。可见,张德彝对于慷慨就义的公社战士,还是颇有几分同情的。当时的中原地区,刚刚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清朝官员能有这样的态度,十分难能可贵。

之后,张德彝等人在巴黎参加了两个“善后”事宜。一个是参观了被推倒的旺多姆圆柱。旺多姆圆柱原是拿破仑·波拿巴战胜敌国时,用缴获的铜炮改铸而成的。5月6日,公社拆毁了这一象征着帝国主义沙文主义的圆柱,并推倒了拿破仑的石像。

二是参加了凡尔赛当局为原巴黎大主教达尔布达瓦举行的葬礼。4月初,公社为清除反革命的势力,颁布关于人质的命令,捉获并处死了达尔布达瓦主教。凡尔赛军队夺取巴黎后,6月上旬为他举行葬礼,并邀请各国使节参加,中原地区使节也在被邀之列。

崇厚使团既然是为“天津教案”谢罪而来,此时又将此事向法国政府说明。但梯也尔政府一直未顾得上理会。直到当年12月,路易-阿道夫·梯也尔才正式接见中国使团,接受国书,并相互致词。经历梯也尔的一番训斥之后,完颜崇厚一行也完成了他们赴法国的使命。

清人张德彝当时正在巴黎,目睹了巴黎社会的情况,是巴黎公社的见证人。

张德彝曾在京师同文馆学习外语。1870年6月,因外国教堂“迷拐幼孩”,强占民地,欺压百姓,天津群众怒不可遏,焚毁法、英、美等国教堂,打死法国领事丰大业等外国职官20余人。“天津教案”发生后,英、美、法、德、俄、比、西七国联合抗议,清廷特派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为钦差大臣赴法国“乞情致歉”,张德彝随同前往,充当翻译。

在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前夕,抵达法国波尔多的完颜崇厚一行派张德彝到巴黎为中国使节寻找馆舍,由于巴黎戒严,张德彝困顿巴黎,被迫成了巴黎公社的见证人。张德彝是清代游历最广的人,他将游历15国的情况写成游记,其中第三部分游记《三述奇》主要记载法国见闻。张德彝写道,他初进巴黎,看到截然不同的情况,在国家危亡之际,政府官员还“游玩看剧”,而工人正在迅速武装起来,与政府卖国活动作斗争。当路易-阿道夫·梯也尔下令政府军镇压工人时,一些政府军“抗而不遵,倒戈相向”,工人武装击败政府军,“枪毙官兵数十人”,以梯也尔为首的政府军败北,逃往凡尔赛。接着工人武装进入巴黎市中心,“巴里(黎)无主也,叛勇(工人武装)行令”。张德彝亲自目睹工人武装占领市政厅和其他政府机关,政府军及其官员纷纷逃走,工人阶级主宰一切。但缺乏政治经验的巴黎无产阶级,没有立即进攻反动巢穴凡尔赛,消灭反革命力量,过早忙于公社选举,使反动势力赢得喘息机会,与普鲁士王国相勾结,一起围剿巴黎公社。张德彝写道:“四月初六(五月二十四日),炮声不绝”,反动派攻占巴黎,工人武装顽强斗争到最后。张德彝看到大批工人倒在血泊中,但他们面对死亡,“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

张德站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称巴黎工人为“叛勇”,这不足为怪。后来,张德彝曾被清政府任驻英、比、意公使;回国后,1891年,又任光绪帝的英语老师。

参考资料

张德彝.博雅文化旅游网.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