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
藏戏(英语:Tibetan opera),藏语叫‘拉姆朵嘎尔’,即仙女戏;也叫‘阿吉拉姆’,即仙女大姐。藏戏是中国比较古老的民族剧种,是一种以民间歌舞、民间说唱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藏戏在西藏自治区自治区、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等省区以及印度、不丹等国家的藏族人居住区普遍流行。
藏族剧种丰富,包括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昌都藏戏、康巴藏戏、安多藏戏、德格藏戏等。其中白面具藏戏是母体剧种,也是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的剧种。传统剧目为《文成公主 》《朗萨霁波 》《苏吉尼玛 》《卓瓦桑姆 》《诺桑王子 》《白玛文巴 》《智美更登 》等。现代剧目为《解放军的恩情》《幸福证》《农牧交换》《萨玛卓巴》《阿爸走错了路》等。
2006年,藏戏被列入国务院、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藏戏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沿革
剧种起源
藏戏是由藏民族的民间及宗教歌舞、说唱、音乐、舞蹈、杂技等长期综合演变而成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藏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三、四百年前,目前能见到的白面具藏戏表演就是现代藏戏表演最早的雏形。关于藏戏的起源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它起源于藏族古老的民间歌舞。8世纪,藏王赤松德赞受其母金城公主的影响,崇尚佛教,延请印度高僧莲花生来藏搞佛教西藏自治区化,建桑耶寺,在落成典礼上将佛学教义和苯教巫师祈神仪式以及土风舞相结合,出现了类似内地古代舞的哑剧性跳神舞蹈。藏族早期民间歌舞中已开始有戏剧性质的艺术形式,乃东区哈鲁岗村至今还保留着“阿卓”这种古老的大型鼓舞队组织,其领舞师的面具与早期藏戏的白山羊皮面具基本相同。“阿卓”鼓舞的结构也由开场舞蹈、正戏和结尾三段构成,这种结构形式与藏戏完全一致。二是认为藏戏源于民间曲艺。“西藏古老的说唱艺术形式“堆巴”、“谐巴”、“百”、“夏”、“仲鲁”和“岭仲”等,都对藏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说唱性文体受佛教讲唱文学的影响而有所发展,除独白与对话是适宜歌唱的韵文,说唱故事时用民歌、赞词、韵文或说唱的曲调把人物的话吟唱出来,使故事更加生动活泼。还有一种说唱形式称“折嘎”,演唱时艺人披山羊皮面具。另外,还有一种宗教色彩浓厚的说唱艺术形式“喇嘛玛尼”,唱本多是宗教故事,也有部分为民间传说。三是认为藏戏是源于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是由13、14 世纪的“跳神”仪式融入佛经故事演变而来的。虽然尚未得到统一结论,但藏戏表演明显受到了跳神的影响,因为跳神中的各种角色,如神佛、凡人、动物等,在领舞者的率领下均跳同一种舞蹈。藏戏的舞姿虽与跳神不同,但就所有同台演员同跳一种舞蹈而言,戏在形式上显然接受了跳神的滋养。藏戏所用乐器鼓、、莽铜号等,与跳神的乐器也是一致的,虽然在使用上尚有较大差异。
唐东杰布时期
1430年藏传佛教香巴噶举派著名高僧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铁桥,为众生谋利。为了募集建桥造船的资金,唐东杰布运用喇嘛玛尼的演出募捐、化缘, 但是观众并不是很多,因此收效不是很大。 于是他便将这种说唱形式与宗教中的戏剧萌芽相结合,这一举动使得藏戏有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 同时,他还邀请山南琼结县一户白拉家的7位貌美如花、 能歌善舞的姐妹组成演出班子,其中两人扮猎人,两人扮王子,两人扮仙女,一人敲钹击鼓。唐东杰布亲自编排剧目,演出形式和内容主要借鉴了传统白面具表演形式和说唱艺术喇嘛玛尼、仲岭等, 这就使原来较单纯的哑剧情节化舞蹈融入了说和唱的形式,唐东杰布还将佛教本教的故事拿来做脚本,使宗教仪式走向民间,逐渐世俗化,在不断地发展中,又加入了唱腔、念诵、对白等形式。在长期的排演中,他不仅创造了藏戏开场戏,还编演了许多正戏故事,如把佛经故事编演成《智美更登》和《诺桑王子》。唐东杰布的改革,使藏戏这种艺术形式受到老百姓的极大欢迎,不断流传开来,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今天规模的蓝面具藏戏,形成了藏剧艺术的雏形。
1430年,唐东杰布建造了第一座桥——曲水铁索桥,随后又主持修建了58座大型铁索桥、60座木桥、118个木船渡口,改善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又继承和发展了古老的藏族艺术。唐东杰布也靠演戏募捐到了造桥经费,并被尊称为“铁桥大师“和”藏戏祖师”,为了纪念这位大师的功绩,藏戏演出时必定要在广场正中供奉他的神像,演员和观众要向他的挂像或塑像敬献哈达。
五世达赖时期
到了十七世纪,五世达赖会同青海地区蒙古和硕特部图鲁拜呼,一道派人到沈阳市(沈阳)与清代挂勾,并打败了白利土司。1642年固始汗率兵进入拉萨市,擒杀当时基本控制西藏自治区的藏巴汗,收蕃地十三万户之权力供养五世达赖。1652年五世达赖率三千人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进关统治整个中国的清朝顺治帝勤见,历史上第 一次被中央政府以金册金印封为达赖喇嘛。从此西藏安定下来,人民生活有些好转。
在五世达赖的授意和倡导下,寺院每年进行的夏令安居修习结束的酸奶宴上,都要邀请在民间享有盛名的藏戏班进哲蚌寺作助兴演出,从而开创了哲蚌寺雪顿节观摩藏戏的惯例。之后逐渐形成了雪顿节,开始在哲蚌寺,最后在罗布林卡举行一年一度规模宏大的藏戏献演活动。五世达赖还根据在北京勤见顺治皇帝赴宴、游乐和观剧时看到汉族戏曲艺术所受的启示,把藏戏作为一种独立的文艺形式,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进 一步发展丰富,逐渐形成以唱为主的独立戏剧艺术形式。也是从那时起,有了藏戏 的“脚本” ,演剧的人们也从寺庙中分离出来,组成了一些职业性剧团。在艺术风格上开始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如江嘎尔和觉木隆的表演艺术各具风采。此时,德格藏戏正式形成,门巴藏戏和昌都藏戏也先后形成并获得发展。这一时期,中原汉地艺术对西藏艺术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西藏古老的艺术传统产生了突变,于是西藏出现了汉藏风格混合的艺术形式。
西藏和平解放后
1951 年,西藏迎来了它全新的发展时期。藏戏发展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扎西顿珠代表觉木隆藏戏队向组织提请了成立藏剧团的请求。而直到 1962 年,这一愿景才真正的实现,原拉萨市藏戏对改称西藏自治区自治区藏剧团。剧团成立时,不仅将一大批老艺人保留了下来,也吸收了部分年青的学员,这一专业的发展团体在藏戏的再次繁荣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西藏地方藏戏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如拉萨尼木县台仲和伦珠岗两个白面具戏班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雪顿节时演出白面具戏,在尼木县演出蓝面具戏,逐渐把白、蓝面具两种藏戏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卫藏之间的尼木藏戏风格,民间称他们是“尼木拉姆”。1959年扎西顿珠与流散西藏各地的40多位觉木隆艺人成立了藏戏队,吸收部分藏族文艺干部和民间艺人,1966年上演了《文成公主》《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诺桑与云卓》四个大型传统戏以及《苏吉尼玛》《白玛文巴》的片断,创作了《解放军的恩情》《幸福证》《农牧交换》《渔夫班登》《血肉情谊》《阿爸走错了路》《英雄占堆》《炉火重生》等中小型现代藏戏剧目。此后,藏戏艺术在全区获得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藏剧团改编上演一批传统剧目,又创作排演了大型历史剧《唐东杰布》《八思巴》和《阿妈加巴》《交换》《因果》等一批中小型现代剧,以及大型现代剧《苍决的命运》和传统与现代综合编演的大型节目《综艺晚会》等。业余藏戏队除不断编演传统剧目以外,也创演历史和现代题材,如大型历史剧《宗山激战》、大型现代剧《雪山小英雄》等,都在1980年全区首届藏戏调演大会上成功演出并获奖。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家政策性扶植的导向下,藏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一大批藏戏表演艺术家脱颖而出,其队伍的质量和数量获得了双层面的提升。2001年起,西藏在海外举办的西藏文化周活动都有藏戏表演。2006年,藏戏被列入国务院、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藏戏被选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艺术特色
内容题材
藏戏的内容题材广泛多样,主要取材于历史题材、民间故事、佛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和审美心理。以八大藏戏为例,这些剧本深刻反映了当时藏族先民的生活情况、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表现民族团结,比如《文成公主》表现了藏民对汉藏友谊和民族团结的赞美,也是一出反映汉藏联姻的千古佳话的传奇藏戏。二是反映了社会现实,藏族先民在旧社会大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是他们并不甘心苦受煎熬,因此创作了文学作品来表明自己的不屈不挠,放映了古代人渴望征服自然的愿望。比如《朗萨姑娘》就是真实故事的写照,表现了旧西藏自治区社会中劳动妇女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封建奴隶制的抨击。三是反映宫廷斗争,比如《苏吉尼玛》讲述了平民姑娘苏吉尼玛被国王迎娶为王后的故事。四是反映了佛教与苯教的融合过程,在藏戏中主角经常是以宗教传播者的形象出现,而且被设定为受难者,反角则经常与巫师和巫术联系起来。随着主人公历经磨难,最终会获得胜利,国王等其他的人物都会最终接受佛教的洗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隐喻着两种宗教系统的融合。
唱腔
藏戏唱腔,也称为"朗达",源于藏语中的"传记"或"传奇"之意。人们将歌曲与藏戏唱腔区别,习惯性将藏戏唱腔称为”朗达“。由于藏戏在不同的时期、地区和剧种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音乐素材,因此藏戏唱腔在音乐风格、表现形式以及腔调、旋律、结构、调式和演唱方法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色。朗达的腔调包括长调唱腔、中调唱腔、短调唱腔、悲调唱腔、反调唱腔、歌戏混合型唱腔、说唱混合型唱腔、赞祝型唱腔、常用唱腔、普通唱腔、反派人物唱腔、终曲或吉祥收尾唱腔、民间小曲等。剧中不同人物角色的身份也会有不同的朗达腔调,如国王朗达、王后朗达、内大臣朗达、外大臣朗达等。藏戏的朗达每首都可以独立构成唱段,具有唱词短、旋律长的共同特征。藏戏在表演过程中,唱腔的旋律整体趋于平稳化,音域的变化并不宽,且音程跳动不大。其中,朗达的仲古技巧是其最鲜明的特色之一。仲古指的是藏语中"嗓音的转换变化",是一种古老的藏族民间声乐中广泛使用的高难度演唱技巧。这种技巧在各个藏戏剧种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在蓝面具藏戏的朗达中表现突出。
白面具藏戏朗达至今仍存有六个种类、三十多首。它的每首朗达都有类似模拟动物吼叫声的引子,据说是根据藏族古代"歌音七品"的理论设计的。"歌音七品"的名称:"中令声似鸿雁的叫唤,仙曲声似黄牛的吼叫,绕地声似山羊的哞叫,六合声似孔雀的啼鸣,五合声似杜鹃的鸣唱,奋志声似骏马的嘶鸣,近闻声似大象的嚎叫。"白面具藏戏朗达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旋律,即"嘿字腔",因为它使用的很普遍,因此也成为其唱腔音乐的重要特色之一。
蓝面具藏戏的朗达,既有白面具藏戏朗达的因素,又有后藏的鼓舞音乐、道歌和"谐钦"歌舞音乐的基础,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具有高亢悠扬、明丽脆亮、起伏跌宕等独特的风格。它的朗达发展至今,已有十几个种类,一百多首。
昌都藏戏在音乐上吸收了白、蓝面具藏戏的演唱方法和技巧,它的大多数朗达都是在当地民俗音乐的基础上加工发展而成的,因此都具有浓厚的康巴藏区民间音乐所特有的风格特色。现在搜集到的只有十几首。它有三种类型:一是杰布朗达,意为国王唱腔,是国王、王子等人物的专用朗达;二是尊姆朗达,意为皇后唱腔,是母后、公主等人物的专用朗达;三是伦波朗达,意为大臣唱腔,是大小臣子的专用朗达。
乐器
藏鼓为藏戏各剧种共同使用的一种长把子双面圆形木制鼓。鼓的大小厚薄因剧种而不同。康巴藏戏、安多藏戏使用的是寺庙的大法鼓。藏戏的伴奏鼓,发音浑厚、响亮,震撼力大,在藏族各种打击乐器中,具有突出的音色特点。
藏钹为铜制,中间隆起较大,呈水泡形。每副两片,相击发声。不同的击法,音色也不同。在藏戏、民间歌舞、宗教乐舞中普遍使用。
甲林为藏式唢呐。原为寺庙使用的重要宗教乐器,后为各个藏戏剧种所吸收,德格藏戏用作主要的伴奏乐器。木制,镶以金银珠宝,制作十分考究。
藏京胡由汉族京胡演变而来,但它演奏的弓法、指法完全不同于京胡,原为"囊玛""堆谐"等民间歌舞的主要伴奏乐器,藏族群众十分喜爱。它的形制与京胡近似,琴筒稍大,尖细柔和的音色中略带浑厚。
演出类型
过去西藏自治区各地有一些传统集市,有每年一次的,也有每年两三次的。规模也有大中小的区别。扎囊县强巴林“冲堆”是西藏最热闹、最盛大的集市,每年都有数百家商号,几千甚至几万游人香客,有来自拉萨市、山南市、羌塘高原、云南省、陕西省、四川省等地以及印度、不丹、尼泊尔,甚至拉达克的游人香客。集市贸易与寺庙的宗教活动、民间的演戏活动同时进行,以此吸引顾客、香客和观众。不仅扎囊县本地的藏戏班子要来这里演出,著名的觉木隆和琼果孜娃也来演出。除此之外,较大的集市还有错那市亚玛荣、普兰县孔雀河桥头和塘卡、羊卓雍措的达陇、南木林县的乌龙康纳、当雄的当吉仁、亚东县的下司马以及相传为吐蕃十大商市之一的日喀则夏鲁等地。这些地方均有定期的传统集市和国际贸易市场,届时各地戏班进行卖艺演出。西藏自治区卖艺演出要事先接洽,找到包场主才能演出,不能随便在街头或集市上卖艺。
西藏各地庙会和宗教节日很多,仅拉萨每年大的宗教节日和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民间传统节日就有30多个,如藏历新年期间的传昭法会,藏历二月的会供法会,四月的萨嘎达娃节,七月的雪顿节,八月的望果节、亚乃节,十月的燃灯节等。其他地区著名的宗教节日有江孜的达玛节、扎什伦布寺的什莫钦波节、康玛的乃尼仁珠庙会、定日的雪嘎庙会等。在这些庙会和宗教节日期间,附近戏班都要演出,特别是那些以流浪卖艺为生的戏班都有到各地演出的计划,并预先接洽,获得当地头人或高僧的恩准。一般在这种庙会上演出都能获得比较丰厚的赏赐和捐赠。
在后藏拉孜、昂仁、定日一带,观众看完演出向戏班捐赠的物品中多有一小瓶清油和一撮羊毛,据说这是为唐东杰布造铁索桥防锈之用。各地很多乡村和寺院的藏戏班,起初都是为募集维修或建造寺庙、渡口和铁索桥的资金而组建起来的。在募捐演出中,一般由戏师或扮演讲解剧情的温巴在开场戏的说“雄”词中,加进为何进行募捐演出的致词。在联系演出时,由戏师或班主找乡村的头人或寺院的总管,送三枚银藏币“章嘎格布”,然后陈述募捐演出的理由,交验地方政府允许募捐。一旦获准,演出后该乡村的头人或寺院主持高僧会给一些赏赐。群众在观看演出结束时,也会捐赠一些钱物。
服饰
藏戏演出服装丰富多彩,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高原雪域特色。如蓝面具戏的戏衣就具有藏族的肥腰、长袖、大襟、袒臂的特点和艳丽浓重的色彩,注重纹样结构组合,喜用兽皮、金银、珠宝、象牙、宝石等作为饰物。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比如穿直统把袍行走不方便,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口 。同时,腰带又是佩挂装饰品的主要部位,各种式样的镶有珠宝的腰佩,系在腰上,垂在臀部,构成了各式各样的尾饰。这些戏衣主要以古代吐蕃时期藏族服装为基础,后经历史演变,吸收元朝时蒙古族衣饰和清代官服的形制样式发展而成。昌都戏、德格戏又较多地吸收汉族戏曲的某些服饰成分。门巴族戏主要以门巴族生活服装为基础,又明显受到藏族服饰的影响。西藏自治区戏曲在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同宗教有密切关系,所表现的剧目故事以佛本身事迹和高僧圣徒传记为多,所以戏衣中的宗教色彩也较浓厚。
国王或原西藏地方政府四品以上官员服装。以水纹、山岩、云彩、滚龙四种图案的蓝色四相缎"甘希温波"和元代黄色虎皮滚龙缎"霍尔达熏"等缎子制成。八大藏戏剧目中均使用。
与国王服基本相同,一般只穿"霍尔达熏"黄色黄皮滚龙缎袍。没条件的戏班,王子亦可穿"传干赛波"黄色团花缎袍。八大藏戏剧目中均使用。
特制戏装,为白、蓝两种面具戏开场人物"温巴"所穿用。上衣是黑白或黑红条色花制成的"迫短叉叉",内穿一件紫红或深红的 坎肩,贴身还有白布衬衫;下身是开裆的黑灯宠裤,灯笼裤腰带上挂一圈黑、白牛毛绳球穗"贴热"。
面具
藏戏面具是藏戏在历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袭沿用的一种道具,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其色彩、造型具有浓厚的地域风俗和独特的艺术神韵。
平板式软塑面具
一般由呢子布、皮革制作而成,造型简单古朴、带有独特的韵味。其中一些简单的面具直接在布料或皮革上挖洞,做成眼睛、鼻子,再附带一些配饰。
最早出现的藏戏面具是开场戏中使用的“白面具”, 它属于平面软塑面具中的一种,常用白山羊皮制作,用简洁的线条和单纯的色彩勾勒,以大片白山羊毛当作蓬松的头发,白面具扎西雪巴派所演的藏戏《诺桑法王》中便用到此面具。戏中温巴所佩戴的白面具要表达的是 一个性格纯洁、温和,无害人之心的长寿老者,由他诉说对藏戏开创者的敬仰与爱戴,以及对西藏自治区雪域的热爱。
在制作材料上,蓝面具和白面具有所差异,使用了质地较为坚硬的布板,用蓝底花缎布料糊裱,金丝黑线装 饰使面具显得更加古拙、典雅又精致。据说,“温巴”是渔夫或猎人,整天在湖边或山上劳作,脸被太阳晒黑了、 被湖水映蓝了。脸部以蓝花缎作底色,头顶有个很大的 箭头形状的装饰物,上面镶嵌有财宝“喷焰末尼”图案; 下接两边沿额头到两耳前,有一半圆的装饰圈边,镶上金丝花缎,额头佩缀以金子或金色的圆日和银子或银色 的月牙徽饰,下巴和两颊外沿装饰有用原麝毛或山羊毛装饰成的胡须。
以一块皮革制成,脸部糊上红呢作底色,嘴、眼、鼻按程式制作,眉毛和上唇胡子接形嵌上,下巴和两颊装饰黑色或灰黑色胡子,胡子比较稀疏。额部有日月徽记。在《卓娃桑姆》中 , 国王想要迎娶仙女般美丽的卓娃桑姆时,便是戴着红色面具出场的。红色象征权力、威严、正义,表示足智多谋、 智勇双全,因此凡是国王、大臣等角色都戴红色面具。
在藏戏《苏吉尼玛》中,国王请来为苏吉尼玛的女巫,她带着半白半黑面具暗示这个人物嘴甜心毒、两面三刀,剧中女巫并没有认真做法, 而是和同行的僧人调情争吵,后来又为了赏钱不均而打了起来,为整出戏增添了喜剧色彩。
脸部呈平面墨绿色底色,嘴、眼、具和额部均按程式制作。面具较小,仅有巴掌那么大,戴在演员额头上或一角,演员的眼睛和大半脸部仍露在外边,面具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形"。与它相配,头上要戴"三叉巴珠"等头饰。绿色来源于绿度母和文成公主,相传绿度母是由观世音菩萨的眼泪所化,所以绿度母是慈悲的神。绿度母可以消除众生烦恼、满足众生愿求,其佛像脚踩莲花的姿势预示着随时准备下莲花池去拯救处在苦难中的众生。绿色也被赋予智慧和柔顺之意,因此这种面具属正戏人物女老年角色使用,如王后、母亲、牧羊妇等。
佛的主色就是黄色,佛像衣装、宗教用品等等都是黄色。抛开宗教,人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也是黄色,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藏族人民,于是黄色作为一种吉祥色、功德色存在于藏戏艺术当中。在藏传佛教格鲁派盛行以后,这种黄面具,也为正戏人物仙翁、大修行者等角色所戴用。
半立体软塑面具
般由布或者是布层中塞入棉絮或兽毛制成,如白、蓝两种面具戏中的村民 常斯老头面具。以塞入薄薄絮毛的布袋和尚缝制成略呈立体的假面脸部,嘴和双眼有 的接形裁空,有的接形缝嵌,鼻子制成立体的,眉毛、胡子以野牦牛尾毛缝缀上。
民间藏戏如扎囊县朗杰雪的村民常斯老头和老太面具,完全用一张皮子压塑成半立体的假面,嘴、眼按形雕空,鼻子压塑出稍稍突起之形。头发、胡子就以 皮子上下边上留的毛制成。
昌都戏中的仙翁面具,则以一张皮子压塑缝制成半立体的假头面具,有如撑开的半个倒扣的皮袋,前面脸部嘴、�眼按形雕空,眉毛、胡子缝缀上,鼻子压塑得稍具立体感。
立体硬塑面具
一般是泥塑或者泥塑脱出纸壳或漆布壳绘制而成,用于藏戏中的魔怪角色和神舞角色。这种立体硬塑面具,明显由跳神面具或悬挂供奉面具直接借鉴发展而来。
它是一种借鉴跳神中魔怪和愤怒相神的立体大面具,有假面也有假头,其造型为青面獠牙,血盆大口,巨齿交错,双目圆睁,披头散发,下眼皮上有一颗大黑民特别是民间戏班演出时,还给她配上两个布制的山羊乳房,从胸前一直挂到膝盖前。
九头罗刹女王面具。为三面、三层、九个头垒叠的恶鬼形象,每个面色青紫黑红,三目圆睁,獠牙交错。身上还披挂一串串骷髅头。整个面具表凶相,象征灵魂阴暗,罪孽深重。
藏戏《文成公主》中松赞于布所戴用。按佛家传说,松赞干布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面具有观音的慈祥、端庄、智慧之相,帽顶按了个无量光接引佛的小佛像,因为观音是无量光佛这个极乐世界的教主的左胁侍,所以松赞干布头顶他的小佛像,表示胁侍大弟子对佛师的顶礼膜拜。
本世纪上半叶由党木隆戏班的戏师扎两顿珠,将其穿插到《朗萨雯蚌》中乃尼仁珠庙会上表演跳神时所用。面具为三目威猛愤怒尊相,与跳神面具大致相当。
剧种流派
代表剧目
传统剧目
现代剧目
价值和影响
文化传承
藏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宗教和文化内涵,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藏戏的表演和传承,藏族人民能够继承和传扬自己的文化传统,保留和弘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
宗教与信仰
在藏戏的发展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宗教的影响,打上了宗教的烙印。藏传佛教史上诸多重大事件、人物故事等成为藏戏的创作素材,如《文成公主》《格萨尔王》等。可以说,藏戏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演变,但也为记录宗教事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艺术表达
藏戏以其独特的舞蹈、音乐、唱词和戏曲形式而闻名。它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藏戏的演出通过精彩的表演和音乐,能够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旅游与经济发展
雄浑壮美的雪域高原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藏戏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是其中一种极具旅游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如每年雪顿节期间,藏戏表演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
文化交流与理解
藏戏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演出和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它成为了跨文化对话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有助于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传承与保护
困境
技艺失传
目前藏戏创作力量单薄,艺人老化现象严重。但一些老的民间艺人文化有限,不能将自己在唱腔等方面的表演经验和心得用文字记录下来,因此只能靠言传身授来传承所掌握的表演绝活。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一位老艺人逝世,就可能意味着某个流派表演技艺的失传。
人才断档
在藏族传统观念中,拿着六弦琴弹唱被认为是乞丐营生。一些藏戏艺人始终认为自己从事的是“让人瞧不起”的职业,因此不想从事藏戏表演,更不愿自己的后代从事藏戏表演。同时,在藏戏演出市场效益低下的情况下,许多优秀的藏戏演员转行,从而导致藏戏艺术人才的断档。
现代文化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流行音乐走进了广大藏族群众的生活,藏族年轻人有了其他的娱乐选择,藏戏在藏族年轻一代心目中的地位也开始动摇。尽管老年人、农牧民依旧非常喜欢藏戏,但藏戏的观众群正在逐渐缩小。
资金短缺
由于藏戏演出的非商业性传统,剧团到各处巡演,几乎没有经济收益。因此剧团资金缺乏、生存艰难,这也是造成人才流失和不利于吸收人才的主要原因。
传承
藏戏的传承依赖于口述和示范。资深的藏戏艺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将自己的知识、技巧和经验口述给后辈,并通过亲身示范演出来传授艺术的精髓。这种传统的师徒制度确保了藏戏的核心要素得以传承。其次,为了促进藏戏的传承,美朗多吉连续三年在两会提出“藏戏进中小学”的提案。一方面让孩子从小熟悉藏戏,有助于藏戏的传承,另一方面藏戏的内容丰富,有很多弃恶扬善的正能量,对孩子的道德培养有好处,现在一些学校开始进行试点。并且通过开展藏戏兴趣班、举办特色藏戏展演、将藏戏基本动作编入课间操、发放免费图书等方式,积极开展藏戏进校园活动,不断激发广大青少年传承、弘扬藏戏艺术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此外,他们还致力于记录和整理藏戏的剧本、音乐和表演技巧,以建立起系统的资料库和档案,为后人研究和学习提供参考。藏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国内外的艺术家和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藏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资源。
保护
2006年,藏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藏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关研究
参考资料
藏戏.西藏在线.2023-06-26
藏民族的“世界级非遗”项目,你知道几个?.中国西藏网.2023-08-07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6〕1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8-09
藏戏.中国文化网.2023-08-06
非遗“南木特”藏戏:文化传承从草原到广场剧院.今日头条.2023-06-26
藏戏的传承与保护.中国西藏网.2023-08-07
援藏工作 淄博实践·昂仁见闻丨采访文化交流项目·昂仁见闻——迥巴藏戏.今日头条.2023-06-26
藏戏文化薪火相传.中国西藏新闻网.2023-06-26
坚持传统藏戏艺术的潮男.中国西藏新闻网.2023-06-26
西藏全面推动藏戏传承发展.今日头条.2023-06-26
拉萨日报-藏戏“非遗”代表作名录十周年传承交流成果汇报演出举行.拉萨日报.2023-06-26
第三届藏戏传承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拉萨举办.中国西藏新闻网.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