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门巴族

门巴族

门巴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最早是由门隅的土著群体与来自于西藏高原北部的群体互相融合而来,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县地区,错那市的勒布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区。“门巴”意思是“生活在门隅的人”。“门巴”既是自称,也是藏族和其他民族对他们的称呼。

门巴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方言差别较大,无本民族文字,多通晓藏语,通用藏文。门巴族人民和藏族人民长期友好往来,互通婚姻,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拥有独特的人文、文学艺术及生活习俗,且在教育方面取得全方位进步。

1964年,门巴族被我国政府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门巴族总人口共有11143人。代表人物有仓央嘉措、索卡尔瓦、格桑旦增、央吉玛等。特色景点有仁钦崩寺、札嘎寺、达旺寺等

历史沿革

门巴族大约形成于吐蕃王朝统一西藏自治区诸部以前,是门隅的土著群体与来自于西藏高原北部的群体互相融合而来的。公元7世纪,门隅地区归入吐蕃地方政权治下,门巴族成为吐蕃的属民。藏族与门巴族以及珞巴族在久远的古代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吐蕃王朝开始,藏族与门巴族和珞巴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不断得到加强。可以在如下古藏文史料中得到证实:823年立于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记载:“此威德无比雍仲之王威严煊赫,是故,南若门巴……等虽可争胜于疆场,然对圣神赞普之强盛威势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欢而听命差遣也。”元至正六年(1346)的藏文史籍《红史》记载,早在松赞干布时代“南自珞与门……等均置于吐蕃统治之下”。成书于1564年的藏文史籍《贤者喜宴》载:“如是……南方之珞与门……等,均被收为属民。”

13世纪中叶,门隅被纳入西藏萨迦地方政权的治理之下,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14世纪至16世纪,西藏噶举派势力帕木主巴政权和藏巴汗政权统治西藏,门隅成为噶举派的领地。这一时期,对门巴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西藏地方政权在门隅委派官员,设驿站、税官、关卡和集市,以及传播佛教和兴建寺院,这一切,对门巴族的部落社会和村社组织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原始村社组织在继续维持原有性质和职能的同时,又增加了向西藏地方政权和领主缴纳贡物、差役和赋税的任务,门巴族人民开始逐渐沦为农奴。

17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取得了西藏地方政权。阿旺罗桑嘉措为加强对门隅的治理,派他的弟子和密友、出生于门隅梅惹萨顶地方的门巴族高僧梅惹·洛珠嘉措到门隅传教和执政。洛珠嘉措积极采取措施治理门隅,改宁玛派寺院达旺寺格鲁派寺院,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达旺寺成为门隅的第一大寺,成为格鲁派在门隅地区的政教中心。1656年,五世达赖喇嘛令西藏地方政府委派两名“拉涅”(总管),协助梅惹喇嘛管理门隅的行政事务。达旺寺建成后,五世达赖喇嘛和西藏地方政府赋予了达旺寺很多特权,如委派下级官员,征收赋税,实行“僧差制度”,会同政府官员管理门隅等。为了扩大达旺寺的影响,加强对门隅的政教统治,阿旺罗桑嘉措于1680年亲自给梅惹喇嘛颁封了封文。

18世纪初,西藏地方政府在原管理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门隅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在门隅建立地方行政机构,清查户口,颁布封文律令。在行政区划和建制上,按照不同地域和传统习惯,参照西藏自治区其它地方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将门隅地区划分为32个“措”或“定”(相当于乡一级行政机构,大的“措”与区一级机构相当)的地方行政组织,一系列措施保障了西南边陲的稳定,巩固了中国版图的完整与统一。但西藏三大领主—官家、寺院和贵族在门隅的巧取豪夺,使曾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门巴族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无偿劳役和差役以及连年的地震水灾和层层压榨,致使许多人户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后传来了东部的白玛岗是一个“不种稞麦有糌粑,不养牦牛有酥油,不修房屋有房住”的佛乐胜境的美丽传说,引起了门巴族千里迢迢的长途迁徙,形成了门巴族东西分布的居住格局。

1844年,英印总督派驻印东北边境代办詹金斯少校压服6名门巴族头人,强行租借门隅的吉惹巴惹地方,迫使门巴族放弃对概里巴拉山口以南的管辖,引起门巴族群众的强烈不满,埋下了反抗斗争的火种。1872年冬,英占达让区副专员郭惹亨少校,趁英方与不丹划界之机,也向当地门巴族头人提出划清达旺与英方的边界,当即遭到门巴族头人的坚决拒绝,表现出门巴族人民决不妥协的坚定爱国精神。

19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府强化“达旺细哲”的管理职能,于1853年,授予错那宗僧俗宗本参与管辖门隅的权力,组成“达旺住哲”(意为“六联”)的更高一级的行政管理委员会。在“达旺住哲”的基础上,加上西藏地方政府拉恰勒空委派的错那宗“哲珠”(购米官),组成“达旺顿哲”(意为“七联”)的会议。“达旺顿哲”不是常设机构,通常只解决通商贸易问题,只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召开会议。在“六联”的基础上增加达旺附近门尼玛三部即夏日措、斯如措和拉乌措的头人组成“达旺古哲”的“九联”会议,主要解决措与措、村与村之间的纠纷。当遇到最紧急的事关整个门隅地区利害关系的重大事件时,“达旺住哲”会同门隅各部头人组成“达旺塔措”会议。

1913—1914年,女王陛下政府代表享利·麦克马洪在西姆拉会议上,以讹诈和欺骗手段诱使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夏扎·边觉多吉与其进行秘密交易,将门隅、珞瑜和下察隅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英印版图,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麦克马洪线”一出笼就遭到中国政府和西藏自治区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中国中央政府始终不承认所谓的“麦克马洪线”。英殖民主义者侵略的野心仍然不死,他们先是假借考察、探险等名义加紧渗透,或是通过挑拨藏、门之间的民族关系扩大势力范围,但均被门、藏等各族人民所识破。1938年,英国派一支远征队于4月到达达旺,立即遭到门巴族人民的坚决抵制,迫使英国远征队撤退。1944年初,侵略者武装侵入门隅德让宗,当即遭到错那宗政府、“达旺住哲”和门巴族广大群众的激烈反对。

1947年之后,脱离英国而独立的印度政府,继承了女王陛下政府对中国西藏的领土占领,企图把英国政府未实现的侵占计划加以实现。1947年,控制门隅色拉山以南的印度武装部队,下令不准色拉山以北的门巴族群众向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支差纳税,立刻遭到该地区群众的强烈反对。1951年2月7日,印军进占门隅中心达旺。达旺僧俗群众自动集会,要求印军退出达旺,要求错那县宗宗本收回门隅失地。错那宗政府当即向西藏地方政府报告了印军的侵占情况。根据西藏地方政府的指示,错那宗政府和达旺寺堪布坚持向门巴族百姓征收赋税,直至1953年才被迫中断。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门巴族人民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飞跃,获得了民族新生。1959年7月,墨脱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同年,错那县原勒布四措撤销,成立了勒布区,下设麻麻门巴民族乡、基巴乡、贡日乡和勒乡4个乡。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由于中国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特殊政策的实施,门巴族地区经济社会更是得到又好又快发展。林芝县排龙门巴民族乡下辖9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共有110户612人。2000年,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将该乡整体搬迁到318国道林芝县境内的更张地带,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林芝县还争取资金数百万元,投入搬迁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现代化农村的新景象。该乡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种植大棚蔬菜,利用荒坡地栽种优质水果等经济林木,经济社会得到良性快速发展。墨脱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农业方面,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04年全年粮油总产量已达5540余吨。全县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增加明显,牲畜存栏达1.2万头。注重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引导农牧民群众进行劳务输出和参与物资运输,每年使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830多元。

人口与分布

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门巴族总人口共有11143人,其中男性占5548人,女性占5595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县地区,错那市的勒布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区。

政治

西藏和平解放前,在门巴族社会中,封建农奴制统治与门巴族原始村社组织同时并存。对于三大领主来说,领主是领地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如土地、山林、草场、河流的最高所有者,领地范围内的门巴族全体民众是领主的农奴,而对于墨脱地区村社组织的门巴族居民来说,村社范围内的生产资料由集体占有,村社内部成员之间没有等级划分和阶级对抗,民族内部贫富悬殊不大,阶级分化不明显。在门巴族传统社会中,封建农奴主是利用原始村社组织形式来推行封建农奴制的,封建农奴制与门巴族的原始村社结合形成了一种复合社会形态,这是门巴族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

西藏自治区三大领主为强化对门巴族人民的统治,在门隅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治统治机构。西藏和平解放前,门巴族地区被划分为若干个“措”或“定”的行政单位(相当于县下边的区)。墨脱县划分为5个措,门隅划分为32个“措”或“定”,在“措”或“定”的基础上设有四个“宗”,即江噶尔、森格、德让和达隆宗。江噶尔宗宗本由错那宗任命;森格宗宗本由江噶尔宗本兼任;德让宗和达隆宗宗本由达旺寺扎仓会议任命。

错那宗本,可以委派门隅部分地区的楚巴(税官)。楚巴直接向宗本负责。楚巴不仅收税,还有行政和司法的职能。楚巴实际上成了宗本的代理人,楚卡(收税处)就是宗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基层政治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门隅各措(定)没有措本的设置,各措有一至二名“根保”(有的地方叫提根)。根保要听命宗本和楚巴的差遣,传达农奴主的旨意,推派差赋和乌拉,调解民事纠纷和处理村内行政事务。根保3年一任,一般是在上年岁的差巴中轮流担任。根保之下,设一“格米”,为根保干一些送信跑腿方面的杂务,由差巴轮流担任,经常轮换。

西藏地方政府通过各级行政机构,在门巴族地区清查户籍,支派乌拉,征收赋税,行使司法权力。门巴族以村落为单位聚居,在一个村落内包含有若干父系家庭。早期的氏族血缘纽带已经破裂,地缘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成为政治和经济基础,门巴族的村社公有制就是在地缘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门巴族村社有明确的地域界限,村社与村社之间通常是以山脊、河流、溪涧为标志,彼此不可随意侵越。村社占据的地域称“基萨”,意为“公地”,在村社基萨范围内的土地、草场、山林和荒地归村社公有,村社内的个体家庭只有使用权和使用继承权,没有买卖权。绝嗣者的土地仍归还村社公有。封建农奴制确立以后,由于整个门隅和墨脱县归属不同领主所有,原先分配给村社成员的土地、草场等也随之成为领主的份地,收入不再完全归村社成员所有,大部分以支付差赋等形式被领主无偿占有。

每一个村社组织都有一个村社长,门隅门巴族称之为“格琼”,墨脱门巴族称之为“学本”。村社长由全体成员民主推举产生,一般是推举办事公道、能说善辩、在群众中有威信的人担任,任期一年。格琼和学本没有特权,没有薪俸,平时同村社成员一样地参加劳动,一样地交纳差赋劳役,是村社平等的一员。在门巴族地区实施封建农奴制统治以前,村社长替代了氏族头人而行使地缘公社头人的职责,主要任务是组织和主持村社的生产、分配,协调村社内部事务,执行习惯法,代表村社对外联络与谈判等。待到实施封建农奴制统治以后,复合的社会形态,又使村社长增加了负责传达官家领主等指令,组织交纳差赋劳役等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门巴族地区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广大门巴族农奴在政治上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门巴族主要聚居地得到了全面落实。林芝市墨脱县是以门巴族为主体的边境县,县的历届主要领导都由门巴族担任。林芝县更章门巴民族乡是门巴族在林芝县的集中聚居区,根据该地的实际情况,专门成立了林芝排龙门巴民族乡。山南市错那市勒布区是最早建立门巴族自治政权的地区,为了加强该地区的管理和扶持力度,撤销了勒布区的建制,成立了勒布办事处,仍下设麻玛等4个门巴民族乡。从地方到全国的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中,都有门巴族的代表和委员,直接参加国家和地方管理。

经济

农业

农业是门巴族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门隅的农业比较发达,以较为精细的锄耕和犁耕为主,墨脱以刀耕火种为主。门隅腹心及以南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稻米、小米、高粱、玉米、稞麦、大豆等。最南部的勒门巴民族乡则可种植鸡爪谷、玉蜀黍属、南瓜、黄瓜、青椒和茶叶。门隅北部的勒布、邦金一带以生产荞麦和小麦为主。墨脱地区种植玉米、鸡爪谷、水稻和青稞等粮食作物。门巴族地区气候温和,瓜果蔬菜品种丰富,有青萝卜卷心菜、黄瓜、南瓜、冬瓜、辣椒、茄子等几十个品种。门隅地区有施肥的习惯,野牦牛类和树叶、青草沤成的厩肥,由人类和树叶拌和而成的肥料,都是上等肥料,优先施于上等的青裸地。收获时,水稻、旱稻、蔓加等都是用月牙形的小镰刀一穗一穗地割下来放在背篓里,稻草在地里晒干后,用火烧之,算是一点灰肥。

在门巴族的农业生产活动中,集体轮作制和伙有共耕制普遍存在。所谓集体轮作制,是指本属私人占有的耕地,却采用集体轮作的方式耕种,多在刀耕火种上采用。互相借地不是几户人家之间的私人协商,而是全村各户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应尽的义务。这种私人占有土地而集体轮种的耕作制度,是门巴族原始公社时期定期分配耕地的残余形式。伙耕制在墨脱门巴族中大量存在。种植玉米时,由三五户人家自愿结合,伙有共耕,一道砍伐山林,种子均摊,收获物均分。除伙耕外,门巴族在农事生产中互相换工十分普遍,互相合作的风气很浓。直到今天,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和包产到户,但伙耕、换工和互相合作的习惯仍未改变。

牧业

牧业生产是门隅门巴族的重要经济活动。门隅北部有许多水草丰茂、草质肥美的天然牧场,为门巴族从事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畜牧产品主要有酥油、奶渣等乳类制品和牛肉、牛毛、牛皮等。这些既是门巴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又是他们用以交换的重要物资。门巴族经营牧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奶制品,牧业在门巴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墨脱县地区,门巴族的狩猎收入仅次于农业生产的收入。冬季是狩猎的主要季节,主要捕获野牛,其次是岩羊、野猪、猴等。门巴族还会进行采集,过去由于农奴制度的统治,门巴地区的生产力比较低,在缺粮月份,主要依靠采集野生植物补充。其中达谢(棕心粉) 、潘当(一种薯类根块)、帕的、汁莫、甲卡意、米日马玉、芭蕉番薯,以及农作物中的养叶、森林中的各种野果等,都被用作断粮期间的食物补充。

手工业

门巴族的手工业有、竹木器、石器制作、金属加工以及造纸等门类,其中以竹木器制作最为发达和最具特色。

氆氇也叫藏毛呢,为手工织成的毛呢,是藏装、藏靴、金花帽的主要材料,相传的历史有两千多年之久它在藏族人们日常生活中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它是门巴族人生活的必需品。门隅北端的麻玛村,是远近闻名的“木碗之乡”。它的木碗是用质地坚硬的桐树、桑树桦树的树干,树节或树疙瘩做原料,经过切削刮制而成,不变形不褪色、不易碎,用它盛酒或酥油茶,还有一股特有的香味。精细的木碗,要经过五六道工序,纹路清晰,厚薄均匀。

人文

饮食

门巴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他们种植的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鸡爪谷、养麦、黄豆、绿豆、芝麻等等。门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食物加工处理方法。西藏没有和平解放以前门巴族主要以玉米为主食,兼食水稻和鸡爪谷,玉米的食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做玉米渣饭,称为“卡让”,二是做玉米粘坨,称为“阿香波比”。副食有蔬菜和肉食两类。蔬菜主要有白菜、萝卜、元根、土豆、黄瓜、蘑菇、木耳等。肉食主要以是狩猎获取的野生动物,其次是家畜。野生动物有野牛、野猪、花母鸡等飞禽走兽。家畜一般有牛、猪、鸡等家畜家禽。门巴族酿酒历史悠久,用玉米酿的酒叫黄酒,颜色金黄色。用稻米酿的酒叫米酒,一般度数都不高。用青酿的酒叫青棵酒,酒色黄澈,酒味酸甜。门巴族爱喝的一种酒叫“帮羌”,又称“育”。根据酿酒原料的不同,分作“达谢育”,即用达谢粉酿制的:“贡波育”,用鸡爪谷配制的;“阿香育”,用玉米配制的。门巴族还比较经常喝茶,如酥油茶、清茶、清油茶、猪油茶等。门巴族所用的传统炊具、餐具和饮具颇具民族特色。这些食餐用具绝大多数都是以石、木、竹的天然原料制成。

西藏和平解放及改革开放之后,门巴族的饮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食种类由多变少,主要以水稻为主食,只在偶尔改换口味时才会食用高粱、鸡爪谷、荞麦,且玉米、鸡爪谷主要用来做黄酒。副食中肉类减少,蔬菜的比例和品种在不断增多,而且副食的品类也在不断增多;食物的加工和储存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拥有了现代化的加工工具和储存工具,如大米脱粒机、电冰箱等。餐饮用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拥有了现代化的餐具、炊具,石锅等天然的餐具、炊具只在一些特定场合会用到。但门巴族人不会吃狗肉马肉、蛇肉、猫肉。

服饰

男装

门巴族男子传统服饰一般有外套、内衣、裤、鞋帽及装饰品几类组成。成年男子的外衣有两种:一种名叫:“蒙安康蒙”,为棉线织成的土布衣服,衣长及小腿肚,斜襟右,无领,长袖,用“朗曲巴”腰带束腰。另一种叫“蒙折曲巴”,是用红黄黑白绿五色相间织成的条纹布缝制的,亦为斜襟右,无领,有长袖和短袖,多在婚宴喜庆和节日活动时穿。墨脱县男子的内衣称“堆通”,为立领,搭襟,有3 个扣子,长及肚脐,均为白色。下体穿的“多玛”,是棉布缝制的开裆裤,长及小腿。由于门巴族男子大多在外从事体力劳动,服装一般以宽松简单为主。为了防止在野外劳作受到蚂蟆和蚊虫的叮咬,门巴族男子经常绑缠裹腿,打裹腿时,由下往上缠到裤管上。墨脱门巴族男子佩戴物比较简单,男子喜戴称为“错”的藤手镯,腰佩短小刀。

女装

门巴族妇女喜欢穿白色的小上衣,无领、圆口、搭襟,一般不穿外罩衣服。天气较冷时,有时也穿一种叫“古休”的长衣。“古休”是一种无领无袖,从头上套下的宽大褂子,色彩纹饰是由红、绿、花组成的条纹。她们下身喜欢穿有坚条花纹、下边带飘穗的筒裙。简裙的两侧各有 3 道褶,有的在裙上还挂缀小铃销或“朋巴林”,(芦苇塘中一种叫“朋巴林辛”的植物结的麻栗坡草果,每年八九月成熟,妇女采集穿缀后作为饰品) 走路时叮当作响,清脆悦耳。腰间系腰带,佩挂小腰刀。

门巴族女装饰品有耳环、项饰、腰带、手镯、戒指等。耳环,是用绿松石和上绿下红的玛璐串缀起来的,丝线的吊一直垂到两肩。项饰,是用若干根细细的皮条,串缀许多珍珠、玛瑙、珊瑚、翡翠,串制而成的,中间的一颗很大两边的较小,色彩斑斓。手镯和戒指一般都是银制的。腰带,有银腰带、铜腰带和铜银腰带合金腰带多种。腰带是妇女穿戴的重要饰品。妇女在左胸上均戴银菱形“嘎乌”,用银链拴套。

建筑

门巴族在建房时,先立木柱,一般需立 3 排,每排 4 根。立柱用坚硬的“古米辛”砍切,每根高 1.5~2 米。在木柱上;架放4 根木梁,然后铺搭 8~10 块松木板,木板长约 1.8 米,宽约 0.5 米,厚约3 厘米。木柱、木梁和木板的接处用刀斧砍削后自然椎接,不用铁钉,个别人家用坚硬的竹钉加固。楼层铺好后,四壁用木板或竹子作墙壁。木屋顶有 4 种搭建方法。一是用木板层层叠压苦盖,用石片压顶,两面坡成人字形;二是用竹片苦盖,将“谢”竹剖开砸平后,竹表层在外,层层叠压,一般叠压三层,用藤绳捆绑:三是用草苦盖,将“新布”草一束束捆缚,由下而上层层叠压,再用竹棍一排排压实捆紧;四是用芭蕉苦盖,叠压方法同上。这种房屋在建筑结构和坐向上,一是出于防风雨的需要;二是可以防潮湿。

门巴族人认为早晨的阳光照进房屋会给家人带来健康和幸福。所以会在房屋的朝向和结构有所设计,房屋一般呈正方形,大门多向东,南。屋分三层,上层为角楼,堆放柴草,下层为畜圈,中层住人,为木板楼。门巴木屋的底层叫“派龙朗嘎”,无围墙,四面敞开,供养牲畜用。第二层叫“派巴尔嘎”,为人居住的住室。外侧有宽大的走廊,门巴语称作“彻”,兼作晒台,既可晾晒粮食,又是人们编竹器、做木活的场所。底层与外走廊相连接的是一架用粗大的圆木砍凿成的木梯。第三层与外走廊叫“派通昂”,存放杂物。门巴族的居室内部都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果瓦嘎”,位于进门的左侧,内设灶,平时专门用来做酒,有亲朋做客时,主人常搬进“果瓦嘎”里住,而平时不住人,可放置肉、酥油和炊具、餐具等物。二是“派郎”,是人们活动的主室,占整个室内面积绝大部分,为家人食住取暖的睡卧之地。火塘设在“派郎”南端靠板壁处,火塘内立三角灶石。在“派郎”西面板壁上开窗。三是“绕塞”,是一偏房,从果瓦嘎到绕塞有一门相接。“绕塞”是亲友居住的地方,家中举行法事活动延请喇嘛念经时在此房进行。一般家庭在靠里的位置都搭有祭台。

在建房时还要请喇嘛勘查房址、选定方位后方可动工,破土也须选择吉日吉时。何时开工到落成竣工,都有许多礼仪和禁忌。如每月的十、二十、三十和六、十六、二十六这几日是不能动工盖房的,连竣工之日也要尽量躲开这几个日子。新房竣工后,门巴族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就是要举行“旺久钦波”的仪式,在住房上悬挂木制男性生殖器。门巴话称“卡让欣”,一般悬挂在房梁上或木梯两侧,斜插在木梯两旁的木制生殖器,还要涂抹红颜色,悬挂房梁上的一般不涂色。新房盖成,在门上还挂有野生动物的头角。

交通

门巴族传统的交通工具十分简单,无代步工具。运输时,门隅门巴族有时使用畜力,墨脱门巴族则完全靠人背运。人力、藤筐和竹筐,外加一根“丁”字形手杖,是门巴族外出时常用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在门隅和墨脱县地区,河网密布,桥梁纵横,既有溜索桥和藤网桥,也有竹索桥和木桥,最具特色的是藤网桥。

通信

门巴族没有文字,除了一部分人懂得用简单的藏文写书信之外,传统的通讯方法主要是以物通讯,方式简单而粗陋。墨脱门巴族传统的通讯工具主要是以物为信号进行传递,这是一种最常见通讯方法。如果家里有人生病了,为了避免外人进入,就在家门口插上树枝,以便告诫他人不得入内,以免把鬼带入病人家里加重病人的病情。上山打猎,获取大猎物时,就烧火放烟告诉村民获取大的猎物一人拿不回来,让村里的人到山上帮忙把猎获物搬回村。还有鸡毛信和辣椒信,其方法是:将一根一尺左右长的竹管对半劈裂至三分之一处(不能全劈开),然后将一根鸡毛或一只红辣椒夹在竹管的裂缝中。信差手举夹有鸡毛或红辣椒的竹管,跑步送到目的地,中途不得停歇:如路途遥远,则由各村寨接力传送。在墨脱,鸡毛信和辣椒信在紧急程度上有区别,辣椒信的紧急程度不如鸡毛信。

信仰

万物有灵

门巴族先民因知识和经验的严重不足,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他们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将与自己生存关的自然力量与社会力量进行神化,进而产生了“万物有灵”宗教信仰体系。截止21世纪,“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门巴族人们的生活。在门巴族的原始宗教观念中,各种事物都有一种内在的力量—灵魂,这些灵魂都是形形色色的鬼怪。门巴族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幻想和人格化,使各种自然现象都被赋予超自然的力量,并想象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神灵。鬼怪是门巴族人民精神世界里的活灵物,他们认为这些鬼怪能直接或者间接支配着人民的现实世界。

苯教信仰

门巴族信仰的苯教是从藏区传入门隅的。但是苯教在门巴族信仰观念中与其原始宗教并没有严格界限。门巴族的原始宗教苯教盛行于原始社会,以万物有灵观念和灵魂观念为基础,它的基本特点是崇拜万物,相信鬼神,重视巫术。门巴族人们长期受到鬼神的困扰,但是又不能直接和这些鬼神对话,担心鬼神所需不为自己所奉。为了能解决和鬼神对话这个问题,门巴族社会中产生了巫。巫的出现结束了门巴族神鬼无主的历史。在巫的世界里,所有一切鬼神都是有“主”的通过找到这些“主人”,可以知道人在生活中所触犯的神鬼。正如英国人类学大师詹·乔·弗雷泽所言:“巫术断定,一切具有人格的对象,无论是人或神,最终总是从属于那些控制着一切的非人力量。任何人只要懂得用适当的仪式和咒语来巧妙地操纵这种力量,他就能够继续利用它。”受到苯教思想的影响,在门巴族人民的观念中,宇宙分为三层:即天上、地面和地下,与此相应的神鬼是“拉”“赞”“鲁”。门巴族的巫师有:“敦龙庆”,“把”“把”和“觉母”。巫师有男性也有女性,他(她)们的主要功能是为门巴族人驱鬼、看病。

巫佛相兼的宗教信仰

在门巴族地区原始的巫教信仰和藏传佛教并行不悖,有的宗教活动还请巫师和喇嘛同时作法。容纳当地原始信仰中的鬼神及其崇拜方式正是藏传佛教的特点所在,门巴族巫师和宁玛派的喇嘛可以同台作法,因为宁玛派教规是吸收了门巴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而且思想体系与门巴族的宇宙观基本相似,所以能够适应当时的门巴族社会。巫佛兼容的宗教体系长期影响着门巴族的社会,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巫师和喇嘛。

教育

门巴族的现代教育是从夜校的开办起步的,夜校成为成人脱盲教育和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为了发展门巴族地区的现代教育,国家拨出专款,在墨脱县错那市和林芝县等门巴族集中居住的乡村兴建学校,满足门巴族少年儿童就近上学的需求。为了更快地发展包括门巴族在内的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西藏自治区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了林芝民族学校。学校教学设施齐备,教学手段先进,是一所重点招收西藏自治区境内少数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和夏尔巴人学生为主的专门学校。今天,门巴族的现代教育已呈现立体发展格局,形成了较完善的教育体系。门巴族地区村有夜校和小学,乡有完小,县有中学,地区有民族学校和高中,自治区有各类专业技术学校和大专院校,祖国内地的16个省市开办西藏中学和西藏班,为门巴族青少年的学习和深造提供了各种机会和良好的条件。

由于各级政府重视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墨脱县已顺利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普六”验收,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初中升学率达到95%,成人文盲率大幅度降低。勒布办事处建有中心小学,已完成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任务。作为门巴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突出标志,是一批具有较高学历和良好素质人才的脱颖而出。据统计,截至2000年,门巴族已有3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于中央党校、中央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区内外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如今他们活跃在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建设家乡、建设西藏的生力军。截止2023年,墨脱县建成学校40所,教师295人,在校学生2622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7.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文学

神话与传说

门巴族的远祖在古代就生活在群山环抱,峰峦起伏,河 流纵横,森林密布,猛兽出没的喜马拉雅山区,自然现象变化莫测,社会现实纷繁复杂,具有战胜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切敌人,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要求。由此产生了古代神话,主要是斗争神话和解释神话。例如:斗争神话《镇压妖女》,这篇神话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但是仍可感受到古代门巴族劳动人民,依靠集体的力量,齐心协力,与外部的敌人( 自然的和社会的进行顽强斗争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而这种气概和精神,正是来源于对幸福的追求和向往。解释神话《那嘎湖》《三兄弟河》是当地门巴族人民对他们世代所居住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所作的幻想解释,同时反映了邻近地城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门巴族神话主要是反映了古代门巴族对自然现象所作的解释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历程和情景;而在门巴族传说中,则主要表现了改造客观世界的民族英雄和劳动横范。门巴族民间传说《皮休嘎木》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传说中的皮休嘎木,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手艺高超的古代能工巧匠的形象。他代表了门巴族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精神。

萨满酒歌

门巴族是一个诗的民族。门巴族民间诗歌作品丰富。萨玛酒歌就是其中一个很主要的样式。萨玛是这类民歌的曲调,产生的年代可能很早。相传,萨玛曲调是由一个叫做拉布热的人创作的。他唱了一辈子歌,把欢乐传给人们,最后他坐化成佛,成了歌神。萨玛酒歌在门隅普遍流行。最初,萨玛酒歌多用于婚礼、节日、酒会等喜庆和欢乐的场合,偏于抒情。曲调欢快、明朗、昂扬,以表现祝福、赞硕和祈愿的思想内容。在逐渐的发展中,门巴族群众在集体生产劳动、远行和其它场合也唱萨玛,而且不局限于表现喜庆和欢乐以及祝福、赞顾和愿,还常用来表现对敌人的嘲讽和鞭挞,抒发内心的不满和反抗。在萨玛酒歌作品中,有表现了对河山、土地的赞美,抒发了对家乡的热恋之情;抒发对团结、友爱、聚欢的歌颂,表现对民族生存、自强和兴旺的新愿和祝福;有对房屋、牲畜、工具和劳动产品的夸耀,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劳动和创造物的深情;也有直言不讳的揭露和嘲讽剥削者,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的作品。代表作品有《萨玛·白鹤歌》《萨玛·聚欢》《萨玛·流浪》《萨玛·悲歌》等。

古典情歌

门巴族的情歌作品,以表现男女爱情占绝大部分,但它所抒发的并不局限于爱情,触及了社会现实的各个方面,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是门巴族劳动人民心灵的一面镜子。在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的绝大部分情歌作品中,有的表达了男女双方思慕、追恋的炽烈情感。也有些情歌作品,直接表达了对等级婚姻的不满和对统治阶级强娶势夺的情激,从客观上暴露了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门巴族情歌都是社会矛盾、社会思潮、社会心理、习俗和习惯的缩影、集中和典型表现。在门巴族情歌中,门巴族人民把他们长期以来在社会实践中对现实的观察、理解和感受,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反映了出来。因此,不少情歌作品,已进行了思想的提炼,达到哲理的升华,具有格育的性质。代表作品有《仓央加措情歌》等。

叙事歌

《太保嘎列》是门巴族民间具有影响的而又流传广泛的一部叙事长诗,共分十四章,章目序列是《召唤歌》《神牛歌》《引牛歌》《牧牛歌》《四美歌》《四饰歌》《搭帐蓬歌》《搭灶歌 》《拴狗歌》《挤奶歌》《打酥油歌》《迁徙歌》《欢歌》《诵歌》。全诗从人们对太保嘎列的召唤祈求开始,接着叙述了神牛的降生、牵牛、放牧、搭帐蓬、修炉灶、拴狗、挤奶、打酥油、迁牧场等,全面地而又生动形象、细腻入微地反映了牧业生产劳动的过程。

艺术

音乐

门巴族的音乐歌体主要有萨玛体、卓鲁体、加鲁体和喜歌体等。萨玛体广泛流行于门隅地区,多用于节庆、婚礼、亲朋欢聚等欢乐场合。卓鲁体全称“卓巴古鲁”,意为“牧歌”。相传是由门巴族的牧业始祖“太波嘎列”首创的,流行于门隅地区。“加鲁”意为“情歌”,曲调细腻而流畅。喜歌体以“卡萨喜扎”为代表,曲调活泼、欢快。门巴族的乐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传统乐器和藏传乐器,主要有“里令”(双音笛)、“塔阿让布龙”(五音笛) 、“基斯岗”(竹口琴) 和牛角琴等,而鼓、锁、长号等都来源于藏地。

舞蹈

门巴族的舞蹈也颇有特色,民间流传的门巴族舞蹈可分为宗教舞蹈和习俗舞蹈两类。宗教舞蹈因宗教活动需要而产生,是宗教仪式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虔诚信仰的表现,属膜拜型文化;门巴语称为“巴羌”(又译为“拔羌姆”),意为“神舞”。“巴羌”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原始的图腾舞和巫舞。习谷舞蹈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属世俗型文化。习俗舞蹈以“颇章拉堆巴”“旺久钦波”和牦牛舞最具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宗教舞蹈和习俗舞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了门巴族独特舞蹈风。

体育

门巴族中主要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有拔河、射箭、抱石、投石、摔跤、跳高、跳远、攀藤索、打火枪等游戏。这些体育运动受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比较大,且多与节庆、宗教活动、祭祀仪式结合起来。如藏历新年初二起,以村寨为单位,全村人集中在一起,轮流去各家聚餐。这期间,人们除载歌载舞欢度佳节外,还举行射箭、抱石、跳高、拔河等体育竞赛和游戏活动。门隅门巴族的节日活动在十几天期间,人们欢聚一处,除唱歌跳舞外,传统体育活动已成为节日重头戏。

戏剧

门巴族戏剧俗称门巴戏,戏剧的表演形式十分粗犷和古朴,保留着早期戏剧的古老面貌。门巴族民间戏剧,同其它民族民间戏剧一样,追溯它的历史起源,是由民间舞蹈演变而来的。而民间舞蹈,最初是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并由生产劳动实践的需要产生的。在逐渐的发展中,古代劳动者为了祈求丰收和镇妖酬神,便举行巫术活动,于是又产生了宗教舞,所谓“跳神”。它的内容仍是和生产劳动分不开的。古代戏剧是巫术活动的发展。从门巴族民间戏剧的表演形式和所反映的内容来看,更多地保留了民间戏剧发展的初期形态。门巴族戏剧,演出时均带假而具,根据不同的角色分别制成。不同的动物形象,还要身披不同动物服饰,多以不同动物的皮革、羽毛披挂在身。门巴族民间戏剧以跳为主,在锣、钱的伴奏下跳舞。一般是二人奏锣、钱。人物道白很少。跳和唱不同时进行,跳时不唱,唱时不跳。戏剧唱词,采用的是散体民俗音乐的形式,音节、句数都不受限制,比较自由流畅。唱词曲调,随内容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极尽曲致。门巴戏的传统剧目有《卓娃桑姆》《诺桑王子》《阿拉卡教父子》等。2006年5月20日,山南门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

新年

墨脱门巴族以十二月为立春。从藏历11月开始,人们就做过年的准备。大年初一早上鸡鸣第一遍时,全家人就起床,穿新衣,互致问候祝福,每人喝一碗用酥油、奶酪、“邦羌”和鸡蛋煮制的饮料。从初二开始,门巴族以村寨为单位,全村人集中一起,轮流去各家聚餐。这期间,欢歌笑语不绝于耳,人们除载歌载舞欢度佳节,举行射箭、抱石、跳高、拔河等体育竞技和游戏活动,整个村寨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门隅门巴族过新年是从藏历元月初一至十五日为节庆日子。新年前夕,家家户户大扫除,用面粉调成糊状,在门、墙和条上面涂各种吉祥图案。12月29日除夕之夜,各家均要喝一种用面团、肉块等9种食物煮的粥,以示生活富足。许多人家还准备一个叫“切玛”的五谷斗,内装炒青稞、糌粑面等物,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年初一清晨,各家主妇争相早起,抢先到平常汲水的地方背回第一桶水,认为新年最早背回的水是雪山顶上狮子流下来的奶汁,象征财富,谁背到第一桶水最吉利。初一合家欢聚,不走亲串户。从年初二开始,人们走村串户,探亲访友,相互道喜。到别人家串门时,妇女必须走在前面先进屋,切忌男子先串门进屋。门巴人认为,新年时来客是妇女,预示着家中猪牛会多生母畜,是六畜兴旺的好兆头。节日期间,人们欢聚一堂,唱歌跳舞,还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游艺活动。节日期间还有一个大型活动,就是门巴戏的演出。各村寨都有业余戏班,届时演门巴族传统剧目《阿拉卡教父子》和《卓娃桑姆》等,全村不分男女老幼都去观看,甚为热闹。藏历十五日,是整个节日的最后一天,全村男女集体聚会,共同分享各家准备的美味食品。家家房顶上竖立旗杆,悬挂经幡,祭天祈福。

婚姻

门巴族青年婚前社交比较自由,一般女子在十六七岁,男子在十八岁左右,男女之间便可自由交往。青年男女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双方有了感情后,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便可请媒人或由父母亲自去对方家提亲。一般是找与自家关系好、能说会道、有一定威信的人充当媒人。去时带上几竹筒酒和数条哈达,给对方家倒“喜尔羌“(求婚酒)和敬献哈达,对方同意这门亲事就会喝酒并收下哈达,然后择期举行订婚仪式,订婚后一般要半年或一年以上才能结婚。结婚之日,迎亲人着节日盛装,带着哈达和青稞酒到女方家迎接新娘。娘家送亲人有舅、姑、兄弟等亲戚,新娘父母不随队伍前往,由男家派专人来迎接。迎亲途中男方家要敬女家3道酒,有专门安排的敬酒人在路旁恭候。新娘到男家后即被带入内室,脱去从娘家穿来的衣服首饰,里里外外换上婆家准备的一套东西,表明新娘从此属于婆家人。换好衣后新娘和新郎入座,乡亲们向一对新人和娘家客人献哈达、敬酒,唱诵颂词和吉祥歌。婚礼第二天,娘家以舅父为主的客人借口酒不香浓、敬酒女无笑颜为由开始发难,挥舞拳头捶打桌子,掀翻酒碗杯盘,责骂男家,婚礼出现戏剧性的场面。男家会急忙端上好酒好菜,向娘家人赔罪,请求原谅,闹剧最后以舅父接受男家的“赔罪酒”而平息。婚礼第三天,新郎家要为新娘的父母及亲属在一个专门的房间设丰盛的酒宴,一边喝酒吃饭,一边商量新娘何时落户夫家。娘家客人在酒宴上要给新娘送些钱物,舅父及父母依次劝慰女儿,教训女婿。临近傍晚时,酒女和歌女手捧大碗酒,边歌边舞给娘家人敬“杂羌”(送行酒),这时新娘的亲属们挥舞着哈达,唱起急促的短调“回去歌”,蜂拥而上,将新娘从婚宴上抢走。新郎的亲属们也挥舞着哈达,唱着“归来歌”,急忙追出门外去抢夺,最后由媒人出面才能平息“风波”。婚礼期间,人们饮酒狂歌,欢跃舞蹈,通宵达旦。

葬礼

门巴族的葬式有土葬、水葬、火葬和天葬,还有少量的屋顶葬和屋底葬。有一次葬,也有二次或三次葬型的复合葬。土葬是墨脱门巴族最为流行的一种丧葬形式,从人死亡到安葬,整个过程礼仪复杂,活动繁多。且人死后尸体在家一般停放三天,亲属日夜守护,祭品供奉。最后由喇嘛选定出殡的方向,由儿子或者亲属背尸,妇女不参加送葬。在安葬的时候由喇嘛选定坟地。葬后的第三天为死者立“潘新”(类似藏区的经幡),到了“头七”请喇嘛念经、“二七”也是由喇嘛念经做些简单的法事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焚烧画像,二是立潘新。

水葬比其土葬要少,一般水葬仅用于麻疯病人及凶死者。火葬时将尸体背到喇嘛选好的葬地,将融化好的酥油浇到尸体上,点燃干柴焚烧,喇嘛在旁边念经超度亡灵。火葬完毕之后,骨灰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留在原地,二是撒入河中,三是将骨灰与泥土拌匀,做成若干小塔形状,再放入用石头成放置尸塔的“古空”小屋中。屋底葬主要是针对天折的婴儿,用一小块白布把婴尸包裹或者装入葫芦中,秘密的在自己家的房子底下挖一个深坑进行安葬。复合式葬一般都是在土葬和火葬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不少人家在土葬之后,还要采用火葬和水葬,从而构成二次葬或三次葬的复合葬型。

名人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是西藏自治区六世达赖喇嘛,于藏历第十一饶迥水猪年(公元1683年)三月一日诞生于门隅乌金林白卡尔宫。于木牛年(公元1685年)十一月十七日迎请至棒拉北侧的夏乌地方。同年十二月十二日从夏乌出发,十四日抵达错那市。仓央嘉措一行到达错那的第二年,即藏历火虎年(公元1686年)五月,第司·桑杰嘉措专门委派法王卡日巴·斯南多吉和索坚活佛等高僧大德到错那,经过七天的考察审核,将三周岁四虚岁的仓央嘉措认定为阿旺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直到藏历火牛年(公元1697年)五月四日前往浪卡子丹增颇彰宫受戒。1706年秋,赴京途中,仓央嘉措逝于青海湖畔,时年25岁。仓央嘉措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他创作的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仓央嘉措的情歌多是六言四名的“谐”体诗歌,内容纯朴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民俗音乐风味,在民间广为传诵。

索卡尔瓦

索卡尔瓦(生卒年不详),17世纪中期门隅地方都落首领。他在当地威望很高,被民众尊为“第巴”。阿旺罗桑嘉措执掌西藏自治区政教大权期间,曾派喇嘛梅惹·洛珠嘉措回家乡门隅,加强对该地的统治。索卡尔瓦积极配合梅惹喇嘛施政,有力地支持了西藏地方政府,维护了民族的团结和西藏的统一。1656年以后,同意由西藏地方政府派两名行政官员协助管理门隅政务,对门隅地区归属西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格桑旦增

格桑旦增,男,门巴族,1970年生,西藏错那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南门巴戏代表性传承人。格桑旦增1989年6月至1992年任贤村村委会副主任,1993年至2007年任勒村村委会主任,是门巴戏的代表人物。

央吉玛

央吉玛,1986年5月3日出生于西藏 林芝 墨脱县, 门巴族女歌手、演员。 2009年央吉玛加入大忘杠乐队,转行成为歌手。2010年,央吉玛参加第十四届中国中央电视台青歌赛,演唱《悲歌》《祈祷永恒的美丽》获得第23名。2013年央吉玛凭借歌曲《莲花开》获得第二届阿比鹿音乐奖年度单曲奖。5月,央吉玛参加《中国梦之声》比赛,并最终获得亚军。2015年,央吉玛参加《中国之星》。央吉玛的原创音乐作品有《醒来吧》和《黑色的山》等。

景点

仁钦崩寺

仁钦崩寺是由达赖干布寺(今米林县羌纳区政府所在地) 中的活佛甘布所建。仁钦崩寺毁于“文革”时期的1968年,1986年按原貌重建,1996年4月竣工。该寺是三层楼的结构,有12个屋檐角。一层楼面积100平方米,东西两面各一扇大门,南北两面各一扇大窗;楼内放置一尊“古如让卓杰布”佛像(铜制,表面镀金,高2.7米),其左右设有“甘珠尔”经书的橱窗。二层楼面积25平方米,放置一尊“古如朗色”佛像,其左右设有“仁钦得最”经书的橱窗。三层楼面积4平方米。仁钦崩寺内有两名门巴族喇嘛住守。

札嘎寺

札嘎寺又名札嘎白马林,位于门隅基巴村西北的一个称作札嘎的山坡上,距离村子1千米左右,札嘎寺兴建至今己有八代世袭活佛,是由原洛扎县境内卓瓦寺创建者秀布白给森格《简称秀白森》所建,是门隅北端个规模较大的寺庙。在历史上,札嘎寺及其众多属寺是当地最大的封建领主管理着当地的乌拉差役和赋税供施。

德儿工寺

德儿工寺的母寺为拉萨市色拉寺,它是由宁玛派喇嘛罗布创建的。罗布是藏族的大喇嘛,他与旁辛区的门巴族姑娘结婚,其后代一直主持该寺到1962年。该寺有50个僧人、20个尼姑。

达旺寺

达旺寺是门隅地区的主寺,原为宁玛派寺院,17世纪时,阿旺罗桑嘉措派遣梅惹喇嘛洛追嘉措去门巴地区传教,梅惹喇嘛洛追嘉措以达旺寺为中心,以哲蚌寺管理门巴寺院,并将达旺寺扩建为格鲁派寺院,列于西藏地方政府“译仓勒空”的寺院名册之内。达旺寺建成后,五世达赖喇嘛和西藏地方政府赋予达旺寺很多特权,如委派下级官员、征收赋税、实行“僧差制度”,会同政府官员管理门隅。

斯目村巨石

斯目村位于错那市贡日门巴民族乡,在斯目村的北口,伫立着一块高约3米的巨大岩石,岩石上覆盖着藤蔓灌丛,顶上长着一棵高达4米的大树,枝叶茂密。正对村子的一面,略为内陷,植被剥落,裸露出赤褐色的石壁。斯目村民说,这就是地下鬼怪从地下进入地上的通道。为了防止女妖出来加害于人,每年藏历元月初三至初五,斯目村下村及贡日、麻玛、勒等地的门巴族都要来此通经念佛,牵绳悬挂着用藏文书写的五色佛教经幡,封锁穴口。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参考资料

门巴族.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2023-11-23

不羁的西藏情圣: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新浪网.2023-11-23

门巴族名人索卡尔瓦.民族网.2023-11-2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23

央吉玛.猫眼电影.2023-11-23

门巴族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1-23

门巴族名胜古迹.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11-23

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1-23

发展现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1-23

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11-27

门巴族生产.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11-23

西藏墨脱教育变革一线见闻.中国共产党林芝市委员会.2023-11-23

风俗习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1-23

门巴族体育.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11-23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两处故居现身西藏山南.凤凰网佛教.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