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英文名:Pearl River Delta),旧称粤江平原,位于中国南海北岸,广东省中部珠江河口,面向南中国海,毗邻港澳,其东、北、西三面山地、丘陵环绕,南面向海。经纬度范围为北纬21°17′36″-23°55′54″,东经111°59′42″-115°25′18″之间。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东莞、中山市、惠州、江门市、肇庆市等9个城市,陆地总面积约42000平方千米,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冲击平原,也是中国主要的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是十几万年前,因地壳运动,古珠江河口地区生断陷而下沉,在多次的海侵、海退的旋回作用中形成的,其主要地貌类型为平原,山地、丘陵。珠江三角洲的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00-2000毫米,是由西江、北江、东江及潭江、绥江、流溪河、增江等在珠江河口湾内堆积而成的复合三角洲,网河区河道纵横交错。该地区的北部的山区属于中国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地理省,南部的平原地区则是中国南方热带雨林生物地理省,这一气候分布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着荔枝、龙眼等果树及马尾松、竹、榕等树木,近百年来又引种了桉树、台湾相思等树种。除此之外,三角洲边缘山地还有华南虎,外伶仃岛上有猕猴,眼镜蛇属等。
珠江三角洲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活动居住,居民主要靠采集和渔猎等经济生活为主。但随着海岸线向外推移,三角洲南部海湾附近的渔猎经济走向衰落,中北部的农耕得到了发展。先秦时期为百越族所居。在北宋时期,开始修筑堤围用于预防水患。北宋以后珠江三角洲根据平原地势和水系优势,在该地区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立体农业结构形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加之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中国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截至2024年,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蚕丝、糖类、塘鱼及亚热带水果产地。食品、纺织等轻纺工业发达。区域内有深圳市经济特区以及珠海市经济特区,有华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广州市。
命名概念
珠江是北江,西江,东江等三条河流汇合后的总称。在珠江入海的地方,由三个支流冲积而形成一块富饶的冲积平原,叫珠江三角洲,又叫珠江平原。珠江旧称粤江,所以珠江三角洲又叫粤江平原。
位置境域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边缘,位于中国南海北岸,广东省中部珠江河口,是珠江下游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聚入海时形成的冲积平原。
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北起西、北二江汇合点的旧三水区(现称河口),东抵东江下游的石龙镇,南达崖门口外。广义的范围西起高要羚羊峡省级森林公园东口及潭江司前,北起北江黄塘、宝月,流溪河广州、石碣镇,绥江黄冈;东迄东江园洲、增江沙塘。包括高要区以东、石角以南的三水盆地,园洲镇以下的东江下游平原,兼有西、北江下游平原及潭江下游平原,经纬度范围为北纬21°17′36″-23°55′54″,东经111°59′42″-115°25′18″之间,包括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惠州、江门市、肇庆市等9个城市,陆地总面积约42000平方千米,本文所描述的就是广义的珠江三角洲。
历史成因
初始阶段(十几万年前)
珠江三角洲盆地是因十几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发生大规模断陷而逐渐形成,古珠江河口地区在断陷过程中下沉,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华南陆地河流的主要出海河口奠定了基础。珠江水系是在新近纪准平原面上承袭下来,直到十几万年前晚更新世时,古珠江奔腾南下,向南侵蚀冲刷着狭窄的湾口区域。
海侵、海退(距今32500-5000年)
随着河流冲刷和两岸侵蚀作用,开阔河口逐渐形成,相对开阔的地形给三角洲的沉积提供了沉积物的容纳空间。晚更新世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末次间冰期发生了第一次海水入侵,随着海侵广州市、中山市等大片地区,沉积了达15-20米左右的堆积物。在距今3万-1.6万年的末次盛冰期,全球海平面降到了-120米,因海平面下降幅度较大,古珠江延伸到南海北部陆架区域,随着南海海面下降,珠江三角洲全境露出海面形成陆地。
在全新世早期大约距今8000年,珠江三角洲发生第二次海水入侵,海洋最大的范围向北扩张到三水区、花都区一带。随着地平线迅速上升并稳定下来,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整个三角洲平原成为深入陆地的河口湾,并沉积了富含海洋生物化石(如瓣鳃纲、有孔虫、介形虫等)的三角洲相地层。
平原形成(距今5000-2500年)
在距今5000年左右,随着南海海平面的变化,溺谷被河口发生淤积、河水及海水带来的泥沙充填。此时,珠江三角洲平原已成型。随着海岸线向海推移,海退现象在局部地区发生,虽然三角洲平原范围依然较狭窄,但现在的三角洲平原的上游地带基本发育完成。
平原发展(距今2500以来)
在晚全新世时期,珠江三角洲陆地平原基本发育完成,三角洲陆地平原的面积开始显著扩张,随着珠江三角周地区的海退现象持续发生,让三角洲平原规模不断扩大,适用于农业种植的土地面积扩大,更多人们在此开展经济活动。
地理特征
气候
珠江三角洲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低纬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该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冬季以北风为主,夏季则多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95小时。春末夏初,天气变化强烈,强对流天气较频繁。
气温
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均气温在21-23℃之间。气温最低的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在13-15℃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也可达零下0.5℃;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在28℃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7℃。10℃以上活动积温为7500℃。
降水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年降雨量1600-2000mm之间,年蒸发量1142-1738mm,降水月份主要集中在夏季,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冬季降水较少。
台风
珠江三角洲地区夏秋常受台风袭击。珠江口台风最盛季节在7-9月,伴随暴雨也最多。台风降水量平均值为200毫米,降水量最高值在400-500毫米之间。由于夏秋台风风速很大,一般大于10米/秒,常常引起风暴潮等严重灾害。
地质
地质构造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东南部内陆与海域交接的重要地震活动区带,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历多次地壳运动。其中,构造运动规模最大的是燕山运动,本次运动形成的大断裂,控制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地质构造格局,有些断裂至今仍有不同程度的活动。
随后发生的喜山运动是以差异性断块、基性岩浆间歇性喷发为主,尤其是滨海断裂构造带的玄武岩喷发更为显著。这一时期,在南海海域发生海底扩张,导致在南海北缘出现一系列平行于海岸线的大规模北东东向阶梯状断裂。南海扩张停止,随之而来的是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前沿的推挤作用,从而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陆缘地带产生一系列复活的和新生的北西向至北北西向断裂。同时,也使滨海近岸地带的北东向至东东向断裂的活动性进一步加强,遂构成了区内的主要地震构造带。全区在经过多次地壳地壳运动后,产生了纵横交错的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三组断裂构造。
岩石特征
珠江三角洲的平原区域主要为沉积土,在低丘地区为花岗石类、红层、碎屑岩、变质岩等,基底构造复杂。由于区域不同,岩石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深圳市地区的基岩主要是花岗岩、碎屑岩、碳酸盐岩以及残积土发育。广州市的东半部以混合岩、花岗岩以及灰岩区岩溶。东莞市则分布着布震旦纪花岗片麻岩、三迭侏罗系碎屑岩以及燕山早期花岗岩。
矿产资源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是非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岩、高岭土、膨润土、硅质原料、石膏、萤石、大理石与砂石等;并且该地区还有较丰富的能源矿产,其中最多的是泥炭,其次是优质的地热水、矿泉水和煤;而金属矿产资源在珠江三角洲中主要有伽、褐依银矿、独居石、富钻石、磷依矿(钒钮)等金属矿产资源。
珠江三角洲的矿产资源主要都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丘陵、山地、以及丘陵与山地还有丘陵与平原的交汇地带,其中能源矿产中的泥炭和热水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中部和西部,特别是西部分布的最多;而白云岩、大理岩、花岗石、硅石、英石等却是分布在北部多,南部少的特点。其中肇庆市拥有黄金、玉石等50多种矿产资源。
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岭土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中国高岭土的主要产地。其中属于可作造纸涂料及原材料的优质高岭土储量超过50%。珠江三角洲的高岭土主要应用于陶瓷、造纸、橡胶、搪瓷等,陶瓷业是该区高岭土用量最大的行业,由于广东省陶瓷业的高速发展,高岭土的耗用量也增长较快,年耗高岭土量已达200多万吨。
地形地貌
珠江三角洲在自然地理上指珠江下游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聚入海时形成的冲积平原,与黄河、长江等大河位于广袤冲积平原上的单一三角洲不同,珠江三角洲为丘陵、河流冲积平原相间的镶嵌型三角洲,是世界上地貌最复杂的三角洲之一,该地区主要在燕山期花岗石侵入体和中生界、新生界的盖层沉积的残余基础上,受不同时期断裂的影响,形成断陷盆地,形成断陷盆地,东、北、西三面山地、丘陵环绕,南面向海的格局,其中平原面积约占80%,余下的星罗棋布的丘陵、台地、残丘占20%。
三角洲东有大岭山、阳台山,北有白云山、广州摩星岭,西有皂幕山、古兜山,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区与惠州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1210米。三角洲平原上有160多座突起的丘陵、台地、残丘,面积约占三角洲总面积的1/5。其中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海拔200-400米,少数高出500米,如黄杨山591米,五桂山505米。台地集中在北部番禺区至广州市之间,可分为40米和20米两级。残丘分布较广泛,岩性多样。同时该地区还有160多个岛丘,近海有187个岛屿。
水文
珠江三角洲被认为是世界上水系结构、动力特性、人口活动最复杂的河口水系之一。按照水体类型及形态特征,珠江三角洲水系可分为海域、河流、湖库、湿地及其他水体近海指珠江河口的内水,即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至海岸线的海域。
地表水
珠江三角洲水系是由西、北江思贤以下、东江石龙以下的网河水系和注入三角洲的其他河流组成的复合三角洲,网河区河道纵横交错,流域面积约45.4万平方千米,干流长度2214千米,是中国第四大河流,水量仅次于长江,中国排名第二。其中西北江三角洲主要水道近百条,总长1600千米;东江三角洲主要水道5条,总长138千米。三角洲接纳珠江来水中,西江、北江东江分别占43.5%、13.5%、7.3%,上游来沙亦以西江最多,次为东江,北江较少。
珠江三角洲的河流包括江河、沟、渠等,如西江、北江、东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众多河涌水系;湖库包括湖泊和水库如自然形成的湖泊、塑涡以及人工建造、挖掘的大型水库与景观湖;湿地指自然和人工的狭义湿地;其他水体指除河流、湖库、湿地之外的城市洼陷地域。依据地形地貌及骨干流水文特征,可将珠江三角洲河流进一步分为山区型河流、平原型河流、感潮型河流等类型,不同类型河流的影响因素、水流流向、分布情况存在差异。
地下水
珠江三角洲的地下水主要以矿泉水和温泉为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矿泉水主要表现为饮用矿泉水,其中广东省饮用矿泉水的储量在中国占第一位,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矿泉水占了全省的大部分,主要分布在广州市、深圳市、惠州、江门市、珠海市、中山市、东莞、佛山市等8个城市,共有195处。
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温泉在广东省地热水的储量为中国第一位。其主要分布在广州市的从化区、江门市的恩平市,中山市以及珠海市的斗门县等。温度大多在30℃-60℃之间,最高为71℃。泉水中含有丰富的钙、钾、钠等成分,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有的还含有气体和放射性物质。
土壤
珠江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为赤红壤、红壤、水稻土、潮土等。在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长期作用下,红色风化壳深厚,土壤呈酸性,缺乏盐基物质,受淋溶作用影响、脱硅富铝化明显。198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质量发生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稳中有降,土壤有效磷显著增加,已达丰富水平,土壤钾有所增加但仍偏低,土壤有效镁、硼、仍严重缺乏,部分土壤有效硅、锰缺乏。珠江三角洲平原有冲积土、海积淤泥、盐渍沼泽土等,其中盐渍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沿海草滩及红树林海岸。
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还存在海涂土壤,其是由河流夹带的泥沙在河口湾不稳定的环境中形成的,是海滨水体下有机和无机物质长期聚积的产物。此外,潮流和海流带来的盐分在海涂土壤的建造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通过不断淤积加高和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逐渐由滨海相沉积母质向滨海盐土方向发育。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海涂土壤分布范围,东起澳门,西到台山铜鼓角之间-5米水深以浅海域。
生物资源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北部、山区属于中国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地理省,南部、平原地区则是中国南方热带雨林生物地理省,这一气候分布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物种极其多样。
植物
珠江三角洲常见植物有500多种,分属130多科373属。其中乔木有榕树、水蒲桃、胭脂木、红锥、中华锥、厚壳桂、黄桐、假苹婆、多杆香樟、山乌柏、构树、猴耳环、橄榄等;主要灌木有九节、栀子、毛果算盘子、细叶五月茶、奢竹、罗伞树、石斑木、红背山麻秆等;草本植物有扇形铁线蕨、弓果黍、金毛狗、沙皮蕨、慧草、淡竹叶、山姜、乌毛蕨等;藤本植物有瓜馥木、小叶买麻藤、爬崖藤等;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有红花荷、木荷、香花茶、降香。还有像降香黄檀、檀香紫檀这些珍贵的树木,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区及近郊的帽峰山森林公园、火炉山森林公园和白云山。
动物
珠江三角洲动物以热带性广布种为主,食肉动物极少,代表性动物有树蛙科、蜥蜴科、山鹧鸪等,其中代表鸟种有朱鹂、鹊色鹂等,主要分布在在广州近郊或市区的森林公园。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平原地区成为全球淡水龟类、鱼类和虾蟹类的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鱼类有林氏细鲫、唐鱼(又称白云金丝)、黑花手巾鱼等,龟类有平胸龟、三线闭壳龟、眼斑水龟、黑颈乌龟、花龟、黄喉拟水龟和等。
自然灾害
台风灾害
珠江三角洲位于太平洋西岸,极易受到热带气旋的袭击,不仅台风灾害发生的频次高、强度大、受灾范围广,而且由台风灾害引起的并发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高。据统计,1949-2017年间共有135个热带气旋登陆珠江三角洲,且强热带风暴、台风占全部登陆热带气旋的61%,广东省全省80%以上的县市均有热带气旋登陆,造成沿海地区大量建筑物倒塌,大片农田被淹没。台风灾害引起潮水暴涨,海水倒灌,使土地盐渍化,淡水资源被污染。
雨洪灾害
珠江三角洲流域地形高差明显,城市地势低洼。受降水、洪涝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境内多条江河呈扇形汇聚,过境洪水压力大,暴雨汇流归槽明显,雨洪灾害是最常见且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
1915、1994、1998、2008、2010、2018年珠江三角洲发生过六次特大洪水灾害,严重影响珠江了三角洲城市的发展。其中1994年特大洪水导致番禺西樵堤等堤围崩溃,造成中山市市内深达1米多的内涝,中山、顺德区、南海、广州市等地因内涝直接经济损失约计20多亿元。2010年珠江三角洲降持续20多天的特大暴雨,受暴雨影响,广州市越秀、海珠区等8个区、102个镇受水浸,中心城区118处地段出现内涝水浸,造成交通堵塞、商铺受淹。2018年台风“山竹”过境,导致南沙、中山、东莞等地均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造成多处决堤现象,淹没良田及高端住宅区多处。
地质灾害
珠江三角洲地形地貌非常复杂,既有山地型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又受平原地质灾害(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的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突发性强、破坏性大。1994-2009年,珠江三角洲共发生98次地面塌陷,30多次地面沉降,严重影响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安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度利用地下水是造成各类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海洋灾害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密度加大,急功近利的掠夺性开发导致了严重的资源衰退和生态失衡,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导致赤潮灾害频发。珠江口至大亚湾一带灾害性赤潮更加频繁。
人类活动
社会发展历程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1.5万年)
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珠江三角洲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非常少见,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三角洲除岛屿外,大部分陆地在地平线之下,因而人类活动稀少。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3500年)
随着全新世暖期引起的海平面升高,珠江三角洲平原周边海洋里的各类有机营养物质,海洋资源丰富,于是古人类开始进行水上捕捞活动,水上经济和交通得到发展,三角洲地区的古人类从大陆迁移到海岛区域定居。随着珠江及各支流携带的泥沙日渐增多,河流沉积物不断堆积在河流入海口,海退现象让珠江三角洲平原面积增大,人类活动区域则从珠江三角洲北部逐步地向三角洲的中部和南部扩大。
农耕文明阶段——海上丝绸之路(距今3000年以来至近代)
随着海岸线的变化,中北部的农耕得到了发展,尤其是种植业,让居住这里的人类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后随着平原面积扩大使得耕种面积继续增加,珠江三角洲的稻作文化在秦汉发展迅速,这让当时的广州市成为著名的商都及通商口岸,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地之一。由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和水系优势,这里成为典型的“水乡泽国”,因此在该地区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桑基鱼塘”农业模式,并在20世纪20-40年代达到全盛,并随后该产业在珠江三角洲盛行了400多年。
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中国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同时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中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带动广东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中国位列第一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先后超过号称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省,奠定了建立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形成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具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中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人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人口增长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岭南地区大致经历三次规模较大的人口发展。第一次人口发展始于秦汉,秦始皇为开拓岭南派兵50万军垦,岭南三郡成立后又迁徙50万人南下,秦人南下人数接近东汉时期岭南总人口数,促进中原农业文化与古越文化交流。第二次人口发展始于宋元时期,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南迁,为珠江增添了劳动力的同时也把北方先进的文化科学和生产技术传播到岭南地区,使岭南地区经济文化获得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人口发展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促进珠江三角洲手工制造业迅速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内陆省份大量务工人口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城市集聚。此外,自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欧亚非拉等地区的外籍人口开展贸易活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珠江三角洲人口集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根据2020年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至2019年底,珠江三角洲核心区人口为78014335人,占广东省人口总数的61.91%。其中珠江三角洲东翼地区人口为16321051人,约占13%;珠江三角洲西翼地区人口为15758245人,占12.51%;北部生态发展区人口为15918879人,占12.63%。区内的东莞市人口数量达到了1046.7万,成为广东省三个超千万人口的城市之一。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九市中人口数量最少的城市,仅为244万。区内的九座城市的人口数量均在增长。
交通运输
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有完善的水路、陆路及航空运输网络,区内各个城市均有公路及铁路连接。到2018年,珠江三角洲客运量达11.1亿人次,占全省总客运量71.8%。
水运
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兴建了众多设备完善的港口设施,包括码头泊位和进出港航道。
码头泊位
2017年,珠江三角洲港口群生产用泊位738个,年综合通过能力达26 768万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533万标准箱,完成货物吞吐量达34 034万吨、旅客吞吐量达166万人次、集装箱吞吐量达691万标准箱,分别占珠江水系的50.9%、9.2%、53.2%。从专业化集装箱泊位方面来看,广州港和深圳港已达到停泊当前(2020年)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的要求。在石油泊位方面,深圳港和高栏港经济区拥有10-15万吨级的专业化LNG接卸泊位,体现出身为中国大港应有的专业与规模。珠海港同时还建有10~15万吨泊位,可以满足大型散货的靠泊要求。
航道
珠三角地区已建有当前(2020年)最大船舶进出港的航道。进港航道主要由广州港的出海航道、盐田港区航道、马鞭洲作业区主航道、深圳港西部港区的铜鼓航道、赤湾航道和东部港区的三门水道、大鹏湾航道、西部港口公共航道、蛇口航道、大亚湾航道、西部港口公共航道、惠东港区碧甲作业区进港主航道、高栏港经济区的高栏主航道、惠州港荃湾港区进出港航道、惠东港区碧甲作业区进港主航道、桂山港区航道组成。
海铁联运
珠三角海铁联运业务已经实施。广州市在2021年为海铁联运国际物流中心投产,这是广州港在粤港澳大湾区有一席之地的重大决策,并加大了相应“一带一路”建设政策的力度,进一步拓展了广州的外贸航线,为深化粤港澳地区发展做出最大努力。
陆运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高速发展,尤其高速公路。截至2019年底,珠三角城市群固定资产投资额逾28700亿元,通车里程总计超过4585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达8.3公里/百平方公里,拥有江珠高速公路(2007年)、惠州—深圳沿海高速公路(2010年)、广深沿江高速(2013年)、广州—惠州高速公路(2018年)、珠三角环线高速(2018年)等区内高速公路40余条,高速公路网络发达,分布密集。
珠三角城市群城市轨道交通的首次实践是在1997年,广州地铁1号线的运营通车正式拉开了珠三角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深圳市(2004年)、佛山市(2010年)和东莞(2016年)陆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至2019年底,整个珠三角地区共有4个城市开通地铁、轻轨铁路,线网密度为1.6公里/百平方公里,线网规模约853公里,运营线路总计23条。
作为该区域地铁发展的先行者,广州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后形成了13条运营线路(1-9号线、13号线、14号线、21号线和广佛线),总长达489.4公里的综合地铁交通网,而作为珠三角第二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深圳地铁线网密度已高达15.2公里/百平方公里,反超广州(6.6公里/百平方公里),远远高于珠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相较广州、深圳市而言,东莞和佛山市两地的轨道交通建设进展缓慢,截止2019年12月,地铁运营线路均为1条,尤其佛山地区从2010年开通本市第一条地铁开始,将近10年未有新突破。另外,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覆盖该市7个镇区,运营里程37.8公里,线网密度1.5公里/百平方公里,略低于珠三角平均水平,广佛线(广佛线)长度21.5公里,地铁线网密度排名末位,仅为0.6公里/百平方公里,与排名第一的深圳市差距甚大。
珠三角城市群自2009年广州市开通高铁后,正式步入高铁时代。历经十余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持续优化。至2020年11月,已开通6条高速铁路和5条城际铁路,包括武广高铁、广深港高速铁路、厦深高铁惠深段、南广高铁广佛肇段、贵广高铁广佛肇段、深茂高铁江茂段、广深铁路、广珠城际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穗深城际铁路以及广惠城际铁路(东莞西站小金口站),基本实现9个城市之间的高铁互联互通,极大提高了城际通勤效率。
此外,珠三角城市群正在加大地区内部的城际铁路建设,以及增加联通粤东、粤西和粤北毗邻省份的高速铁路规划,推动珠三角城市群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的内联和外接不断优化和完善。
航空
截止到201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宝安机场、珠海金湾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和澳门国际机场这五大民用机场。深圳机场位于相对中心的位置,在半径不到200公里的珠江三角洲,同时并存着香港特别行政区、广州市、深圳、澳门、珠海市五大机场。广州机场通航城市最多;深圳机场国际客运业务比例不到3%;珠海机场较为突出的是国际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心、通航运输;香港机场的客货运输量处于领先地位;澳门作为多功能中小型国际机场,比较突出的是低成本运输、中葡平台。
行政分布
社会经济
珠江三角洲位于内陆与外海的枢纽,特殊的地理区位造就了优越的经济区位,同世界上其他三角洲相似,珠江三角洲拥有较高的经济活力以及重要的经济价值。自秦始皇开凿灵渠开发岭南开始,两千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中国华南板块的经济中心。秦汉广州建城开启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唐代“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称呼;宋元时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以移民为载体从北方传入,同时移民在平原、沙洲地的农业生产推动了三角洲由高地向低地的进展,再加上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这都奠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地位;明清时期,全国“海禁”政策留下广州“一口通商”经济格局,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贸易环境将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向经济巅峰,大量内陆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品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
1850年,广州市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名列第四,广州十三行被称为“天子南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家层面受西方列强侵扰被迫提升整体开放程度,以广州为首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地位受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是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的经济前沿,“三来一补”政策给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注入外源动力,使之发展成为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装配加工工业为主的制造业生产基地,直接推动着广东省工业化进程。至20世纪90年代,广东省依托广州、深圳市、珠海市、东莞等市、区、县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形成广东省实现现代化的经济格局。2017年,由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连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据《广东统计年鉴2020》统计,2019年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GDP总值为86899.05亿,占广东全省比重80%。此外,珠江三角洲也是港口、码头等功能集聚区。从隋唐的扶胥古港、明清时期的黄埔古港、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南方大港”计划,到如今珠江口密集的港口资源分布,珠江口深水港湾具备港口发展所需的优越地理条件。因毗邻南海,珠江口也是海洋产业集聚区,包括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渔业等。
民族文化
在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地方,除广州市和肇庆市有少量的少数民族外,许多市县过去都是单一的汉族社会。但随着大量少数民族进入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000年,珠江三角洲的少数民族约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68%。如广州市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少数民族人口超过20万人。人数排在前5位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土家族、瑶族、回族。
众多的少数民族来到珠江三角洲,他们带来了各少数民族的具有特点的物产、饮食和文化艺术,使三角洲城市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变得多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如来自民族地区的哈密瓜、葡萄干等瓜果、副食品,使珠三角城市的市场更加多样;各种民族的风味小吃使城市的居民领略到天南海北的各种美味佳肴;深圳民俗文化村中原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演出每天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甚至全国各少数民族的歌舞团、艺术团经到珠三角的城市(特别是广州市、深圳市这样的大城市)演出,使人们能观赏到他们的文化艺术,丰富了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海岸带生态破坏严重,红树林大量损毁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开发利用海岸带、浅海和海岛资源的过程中,给海岸带、红树林带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在岛屿开采沙石、修建海岸工程、盲目围海造田、填海造陆方面,带来的严重的生态破坏。
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
珠江三角洲的海洋渔业过度捕捞、海水水质不断恶化,湿地遭受破坏,电力捕鱼、炸鱼等问题。造成渔业资源和生物种类衰退,尤其是在鱼类种群结构出现异常,有些优质种类几乎绝迹。
近岸海域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因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流失的化肥、农药组成的陆源污染等排入海域,对沿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随着沿岸海域的无机氮、磷等主要污染物质严重超标,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日益加剧,赤潮频发。
环境保护
实施分区重点保护
根据治理任务相似的原则,并参照《广东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将珠江三角洲海岸带分为大亚湾大鹏湾、广州-大万山岛、珠海-赤溪镇半岛东部和川山群岛等四个区域分别保护。
控制工业污染、海域油污染源
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主要从污水排放、污染物总量以及污染严重的行业等入手,实施严格控制和治理,并对污染严重的行业实施关闭,对往来船舶的含油污水实施集中处理。
实施绿色农业、推行生态旅游
实施绿色农业,减少化肥使用强度,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步推行生态旅游,在旅游区保护生动植物资源,控制游客的密度并做好游客分流措施等。
建设保护区、控制滩涂围垦
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珍稀与濒危动物保护区、珍稀与濒危植物保护区、渔业资源保护区等并完善沿海防护林带。严禁毁、占林地挖塘养虾、采矿和乱砍滥伐林木等行为。建设人工鱼礁、采用科学的捕捞方式如休渔、禁渔、限渔等。在河口、海岸线等地区严格控制滩涂围垦和填海,并严格控制岛屿采砂活动,逐步恢复因采砂破坏的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
风景概况
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金三角”区(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三点之间形成的小三角)与非“金三角”区(“金三角”以外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极不平衡,由于两区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经济水平与文化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特色比较明显。
“金三角”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心脏地带,经济发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其生态旅游资源基本上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生态旅游资源。
非“金三角”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边缘地带,区位条件相对较差,交通条件稍差。但其优势是自然环境优越,自然生态旅游丰富,森林面积达10 428平方千米,占珠江三角洲森林面积的64.9%,森林覆盖率达47%以上。
代表风景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西樵山位于南海区的西南部,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直径4公里,占地13.03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自明清以来,文人雅士,群贤毕至,旅人游子,纷至沓来,使秀美的西樵山成为名噪南粤的旅游热点。西樵山风景资源丰富,有72座奇峰,36个岩洞,232眼清泉,28处飞瀑、东西2天湖,更有众多名胜古迹和湖、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正是因为有如此高品味的自然旅游资源,西樵山相继获得授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AAAAA级旅游区”。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郊从化东北部,是经林业部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总面积8932.31公顷。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集人文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有水上游乐、与猴同乐、民族风情园、户外拓展等10多个游乐项目,建立流溪香雪、流溪彩虹、珍稀植物园等12个人文景观,开辟三桠塘幽谷、小漓江、翡翠群岛、湖滨栈道、流溪绿道等15处自然景观。
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全园由三个园区组成。一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科学研究园区,占地36.8公顷,拥有植物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农业与生物技术三个研究中心,以及馆藏标本120万余份的植物标本馆、图书馆、《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编辑部、信息中心、CMA及CNAS双资质认证的公共实验室等支撑系统。二是紧邻科学研究园区的植物迁地保护园区,占地282.5公顷,建有展览温室群景区、龙洞琪林景区、珍稀植物繁育中心,以及木兰园、棕榈园、姜园等38个专类园区,迁地保育植物18572种(含种下分类单元)。三是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树木园,占地面积约1133公顷,是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2020年鼎湖山保护区作为星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共有高等植物2291种,其中就地保护的野生高等植物1778种、引种栽培植物513种。
相关文化
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是广东省的旗帜性文化,也是以粤语为主要标志,以广州市为核心,覆盖珠江三角洲及粤西、粤北部分地区的区域文化。由于广东省的地理位置,在广府文化形成之初就是中原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的不断碰撞、吸收、融合,并一直持续下来,经过长期融合中变化,持续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同时本土文化也随着人群的迁移往外扩散,形成了广府文化独有的文化特质。
传承发扬
广府文化善于吸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广东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保留地与延续地。一些中原传统文化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在广府文化中保存发扬。同时在中国近代史上,广府地区成为引进先进西方文化的先驱地,在这里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留学生、最早的西医、最早的新报刊、最早的科技人员、最早的资产阶级改革家和革命家等。
开拓创新
历史上,广府地区地处边疆,远离中原政治文化中心,受正统封建政治影响较小,在文化上有较为宽容的发挥空间,思想较为活跃,观念较为新潮,加之移民不断逃避战乱,流移南方地区,紧迫的生存环境与竞争造就了历史上广东地区人民更具冒险性与开拓性的精神。同时这也体现在广府的饮食文化上,如一些奇珍异兽的烹制,造就了广府饮食文化的奇异特色。开拓创新的广府文化精神,也使近代史上的广府地区,成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如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府地区涌现了一大批革命志士;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也都是由广府人首先举起大旗。
务实重商
长期以来,广州市地区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带动了广府地区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重商言利,成为广府文化的又一重要特色。广府人对商业金钱的追求,直接明晰,如广府年夜饭,不少菜式都与商利有关,如“发财就手”“金钱满屋”“年年有余”“财源滚滚”等都体现了广府文化崇商重利的特征。
粤剧
珠江三角洲的大地景观是以河涌水道为主脉络,联系起各点线面景观,粤剧艺术就诞生在这个大环境之下,是依托珠江水系而兴,其自由灵活、婉转细腻的粤剧曲调,则构成这个水乡风土的音乐背景。同时粤剧演出空间也多分布在滨水地段,形成了滨水戏棚、戏台、粤剧红船等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并随着三角洲繁密的水网广布在三角洲平原河网地区,形成独特的区域景观格局,是岭南水文化景观的突出代表。
传统习俗
岭南文化丰富多彩,受其熏陶的粤港澳大湾区传统习俗亦种类多样,其主要包括武术、龙舟、舞龙、舞狮。以南拳为代表的南派武术是岭南文化享誉世界的一张名片,广东省民间习武之风不仅由来已久,自明代起就有完整的拳械套路,而且英文“功夫”被按照粤语发音译为“Kungfu”,经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表明武术具有鲜明的广东特色。同时岭南地区的民间赛龙舟活动来源于效习楚俗,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龙舟竞渡的活动就从中原传入广东,后亦成为澳门开展得最好的民族传统习俗之一。此外,龙狮运动也是岭南文化的产物,惠州的民间舞龙具有典型的广东风格,南海区西樵被誉为南狮发源地和“舞狮之乡”。
相关概念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的9个城市,这9个城市是指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东莞、中山市、惠州、江门市、肇庆市。据2022年的数据统计,大湾区总面积达5.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已超过86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亿元人民币。
泛珠江三角洲地区
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等九省区(以下称内地九省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该区域占中原地区面积的20%,总人口占中国人口约33%。
参考资料
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广东省标准地图服务子系统.2024-06-30
珠江三角洲.中国科学院地理与科学资源研究所.2024-01-20
城市概况.肇庆市人民政府.2024-01-21
自然地理.广州市人民政府.2024-02-20
珠江三角洲水系.广东省水利厅.2024-01-21
珠江流域.广东省水利厅.2024-01-21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家统计局.2024-01-30
HKTDC Research.research.hktdc.2024-01-21
广州概况.中国广州政府.2024-01-21
深圳概览.深圳政府在线.2024-01-21
佛山概况.佛山市人民政府.2024-01-21
珠海市.广东省人民政府.2024-01-21
自然地理.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2024-01-20
人口·民族·语言.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1-21
中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山市人民政府.2024-01-21
中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山市人民政府.2024-01-21
人口构成.中国中山政府门户网站.2024-01-2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地图(惠州市).bayarea.2024-01-21
江门概况.江门市人民政府.2024-01-21
广州名胜古迹 .广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5
旅游景区(点)一览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深圳市文物局.2023-06-25
珠海市十大旅游景点.博雅旅游分享网.2023-06-25
中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山市人民政府.2023-06-25
惠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博雅旅游分享网.2023-06-25
西樵山概况.西樵山官方网站.2024-01-21
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河官方.2024-01-2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24-01-21
《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2024-01-21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简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信息网.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