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
德语(德文:Deutsch;英文:German)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其标准形式被称为标准德语(Standard Deutsch),是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比利时、卢森堡和意大利的波尔扎诺自治省的官方语言,用拉丁字母书写。
德语缘起于日耳曼语,大约产生于公元3世纪,因为部落迁徙逐渐与其他日耳曼语言区别开来,形成德语的雏形。公元6-11世纪,德语吸收拉丁语在德语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历史上是第一个相对通用的德语书写语言。元11世纪中期至13世纪中期,德国的同意的进程促进了德语的统一及发展,德语文学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诞生。16世纪,马丁·路德为了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将《圣经》翻译成德语的一种方言,为德语的统一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路德圣经》所使用的德语方言,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成为后来标准德语的基础。17世纪以后,德语的发展开始进入规范成熟期,大型的德语词典在这一时期出版,进一步推动了德语书写的规范化。20世纪以后德语吸收英语,形成现在通用的现代德语。
德语是世界大国语言之一,使用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3%,同时也是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语言。据Ethnologue估计,截止2020年,德语使用者的总数将达到1.75-2.2亿,其中超过7500万是母语使用者。
名称由来
大约公元前2000年,"德语"(deutsch)这个词以拉丁文形式出现。拉丁语的这个词纯粹是一个日耳曼语借词,源于日耳曼语 theudo ( das Volk 人民),形容词为 theudiskaz ,意为"属于人民的","种族的"。公元786年,罗马教皇的使节乔治·冯·奥斯提亚向教皇哈德里亚恩一世汇报在英国召开的两次宗教大会的情况,在召开第二次大会时,他让人宣读了第一次大会的一些决议,而且既用拉丁语,也用民间语言宣读,好使大家都明白。这就是出现" deutsch "这个词的最早原始证据。
当时,法兰克族和罗马族都属于法兰克王国,为了区别于罗马族所使用的语言,法兰克族人用"theudisc"来称呼自己的部落语言。在公元8世纪,法兰克帝国先后兼并了图林根州、阿雷曼尼、巴伐利亚州和萨克森公国等日耳曼大部落。在卡尔大帝(Karl der Große)统治时期(768-814),"theudisc"成为法兰克帝国内所有日耳曼部落方言的官方名称。814年,卡尔大帝去世后,法兰克帝国分裂为东、中、西三个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后来成为德意志国家的前身,包括了原帝国内所有的日耳曼部落,"德语"一词成为东法兰克王国内所有部落方言的总称。
使用主体
德意志有近8000万人以德语为母语,400万外籍工人及其家属大多不会讲德语,另有少数人讲丹麦语和佛里斯兰语(一种西日耳曼语)。奥地利共和国的官方语言是德语,全国人口730万人。瑞士联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这里约有400万人讲德语,占人口比例最多。卢森堡有35万人讲德语。这种德语接近库泽尔---法兰克王国地区方言,称为莱采布尔吉施语。德语在列支敦士登亦为官方语言,约有2万人使用德语阿雷曼方言。
官方语言为德语的有:德国、瑞士、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等国家以及意大利的南蒂罗尔。在卢森堡、意大利南提洛尔,比利时的一小部分地区,波兰部分地区和法国阿尔萨斯部分地区以及这些国家的殖民地内,例如非洲纳米比亚,拥有大量使用德语的人,在东欧的一些国家中的少数民族、苏联和罗马尼亚等国的德国移民区、以及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等地也有少数人使用德语。
形成历史
日尔曼语(起源)
德国人的先祖是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因替罗马帝国充当雇佣兵,接触并吸收了古罗马文化,使用拉丁语字母转写,后来成为今天德语前身之一的古日耳曼语。日尔曼语(Germanisch)大约是在公元前2000年从古印欧语中分解出来。
公元3世纪,匈奴人的进攻导致了整个欧洲的民族大迁徙,其中法兰克王国,阿雷曼尼,图林根州,巴伐利亚州等几个较大的日耳曼部落迁徙至今天德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大约在公元5一7世纪,在与非日耳曼部落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他们的语言也发生了变化,并逐渐与其它日尔曼诸语言区分开来。
古高地德语
卡尔大帝统治时期,在高地德语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相对通用的德语书写语言,这就是语言史上所说的“古高地德语”(Althochdeutsch ,650年-1050年)。这一时期,基督教作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传入法兰克王国(德国属于东法兰克王国),卡尔大帝因此将拉丁语、德语作为官方语言,天主教士开始对拉丁文章进行德语注释,基督教有关的文献也被翻译成德语,拉丁语对德语的影响加大,德语开始用拉丁字母代替,并吸收了很多的拉丁语词,如das Pferd(马),die Strae(道路),der Schlüssel(钥匙)。
卡尔大帝亲自确定了风类及月份的统一德语名称,以排除罗马族语及各德语方言在这方面造成的混乱局面,这也是德语历史上第一次国家所采取的语言规范行动。然而古高地德语还只是方言性很强的书写语言,并不具备完全统一的语音系统和规范化的书写形式。
中高地德语
11世纪中至13世纪中叶被称为中古高地德语(Mittelhochdeutsch,1050-1350年),德意志帝国中央权力得到巩固并逐渐强大,地方割据势力受到抑制,民众对于文化统一的呼声不断提高。德语开始更加广泛应用于表现世俗生活的文学作品中,进而发展成为适用于不同文学类型以及社会各阶层使用的跨地区的文学、文化语言。
骑士文学语言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这也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其著名作品有:“尼伯龙根之歌”(DasNiebelungenlied,1220),“帕齐伐尔”(Partivall,1220)等。骑士贵族也取代天主教教士成为中古高地德语形成和发展的主力军,骑士贵族大多避免使用地方方言,追求高雅、创造了大量日常用语中所没有的复合词,如:Minneskraft,Wortheide,Wunschleben等。受到法国骑士文学的影响,大量法语词汇涌入德语,其中一部分沿用至今。
中古高地德语作为相对通用的跨地区的文学书面语言,但还称不上是规范化的标准语言。13世纪中叶帝国中央皇权的瓦解后,宗教势力开始发展,创作出许多表达抽象的词汇。这一变化也是德语向科学语言发展的开始。许多这时产生的词汇在后来的神学、哲学、心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样也是现代科学专业用语的组词方式的开端。
早期近代德语(统一)
早期近代德语(Frühneuhochdeutsch 1350年-1650年)开始于中高地德语时期,德国语言学家威廉谢勒将其确定为1350年-1650年,以三十年宗教战争的结束而告终。在这一时期,德语进一步取代拉丁语,成为宫廷诉讼的主要语言,并更广泛的成为德意志各州文学的主要语言。然而中世纪的德国政治离心严重,作为口语的德语在这一时期也是高度分裂的。
1521年,当时在维腾堡大学担任神学教授的马丁·路德开始将希腊文的《新约全书》翻译成德文,并于1522年9月间出版,是为《九月圣经》。随着这一时期德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商业贸易的发展,教育繁荣,对于语言统一的欲望也空前强烈,马丁·路德·金在翻译的过程中迎合德国共同语发展的潮流,使用了流行最广的语言结构,并增添了许多口语化的表达。为了方便普通民众理解,马丁·路德创造性地丰富了德语词汇,通过翻译使其文学化,大量的文学谚语、成语、比喻等形式流传至今。不仅如此,马丁·路德在翻译的过程中追求德语的音韵美,通过收集和筛选了当时德语系统中可用的语言手段,加上自己的创作和创新,德语从此开始了语言的统一化和标准化。通过宗教改革路德圣经所使用的德语方言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成为后来标准德语(Hochdeutsch/Standarddeutsch)的基础。
高地德语(规范)
高地德语(Neuhochdeutsch 1650年-1900年)这一时期德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7世纪中叶的三十年宗教战争(1618-1648)之后,德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落后于当时已中央集权的英、法等国。这一时期的德国上层人士大量使用法语作为日常交往语言,德语被排除在社会交往中,法语中有关服饰、社交、文化、恋爱等词汇也开始涌入德语。法语的冲击引起了具有民族意识的文人反抗,为维护民族语言的纯正性,他们开始组织语言学会,对德语的规范起到了一定作用。
17世纪一批语法书相继问世,J.G.Schottel在1641年出版了《德语语言艺术》,紧接着在1663年又出版了《德语语言详释》,Gottsched则在1748年出版了《德语语言艺术的基础》,而J.C.Adelung则在1781年出版了《德语语法》(daserste groBe Wrterbuch),是为历史上的第一部德语词典。这些语法家们不仅在理论上描述了德语的结构,还提出了标准德语应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并通过学校和作家的推广而广泛传播。与此同时,词典学家Adelung和J.H.Campe等人也开始编写大型德语词典,进一步推动了德语书写的规范化。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启蒙运动和古典时期的诗人Klopstock、Lessing、Schiller、Goethe等通过他们的文学创作进一步提高了标准德语的水平。此后,标准德语被所有德意志人(包括那些反对宗教改革、抵制马丁·路德德语的地区)所接受,并且成为欧洲文化语言之一。1852年起雅科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开始编辑他们的德语词典(das umfassendste deutsche Wrterbuch)。1871年,德国的统一进一步推动了德语语言的统一及规范化进程。
现代德语标准音到19世纪才形成,1880年康拉德·杜登出版了他的德语全正体书写词典(das Orthographische Wrterbuch der deutschenSprache),1901年经过稍稍更改后这部词典成为标准德语的唯一规则作品。1998 年改进了其中一些非常不规则的语法并简化了一些规则。
现代德语
20世纪后,德语进入现代德语(Gegenwartssprache)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对德国短期占领及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得英语对于德语的影响愈发加大。经济、计算机等领域,媒体用语及专科语言中出现大量的英文词汇,以及英语直接翻译后组成的新德语词。由于美国文化引导世界潮流及欧美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受美国民主形式的影响,德语句型也发生了一些相应的变化,这些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传播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随后德语实现了文字上的全国统一并开始了海外传播。1878 年,德意志帝国政府第一次将德语的海外传播列入政府预算,并拨款给同年成立的“帝国学校基金会”。1919 年德国外交部成立了一个部门负责对外文化关系。这个部门在 1925 年从政府中独立出来,在慕尼黑成立德国科学院,其实践部就是今天歌德学院的前身,其主要任务是在海外传播德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语的国际地位已很高,达到了顶峰。这是德国社会本身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等吸引了外国人学习德语而达到的。比如,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有很多留学生赴德学习法律,后来几乎将德国的整套法律制度搬到日本。二战时德国将武力征服看成扩大德国生存空间的主要手段,对语言交流重视不够,导致了德语国际地位的降低。
1967 年后德国外交部一直致力于大范围的促进国外德语的传播。1985 年秋,德国总理科尔重申了关于语言的立场:“作为最大的德语国家,德国应该独立承担起在国外推广德语的责任。”1995年,德国最大的国外德语传播机构一一歌德学院在前民主德国的魏玛城建立分院联邦总理科尔亲自参加了开幕式,这在德国历史上是第一次。
语系
德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
地理分布
由于德国人的散居,以及德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普及,德语使用者的地理分布遍及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据Ethnologue估计,到2020年,标准德语使用者的总数将达到1.32亿,其中超过7500万是母语使用者。大约有9000万人讲德语作为第一语言,1000-2500万人将德语作为第二语言, 750 -1000百万人作为外语使用。全世界大约有1.75亿到2.2亿德语使用者。
各地方言
德语的各个方言之间差距很大,包括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这两大分支内有许多不同的方言,它们在词汇和语法上也有差异,无法互相交流。高地德语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及其附近的德国南部山区,而低地德语主要分布在德国北部沿海地区,低地德语又可以细分为东低地德语、低地萨克森语和低地法兰克王国语。
高地德语
奥地利巴伐利亚州语(巴伐利亚语:Boarisch [ˈbɔɑrɪʃ]或Bairisch;德语:Bairisch [ˈbaɪʁɪʃ] ,又称为巴伐利亚语,是一种高地德语,或者说是一种在南部巴伐利亚的一种方言。它和标准德语不同,但两者互相影响。大多数奥地利—巴伐利亚语使用者能同样说标准德语。该语没有普遍通用的书写体。
施瓦本语,又称士瓦本语(Schwäbisch),是高地德语中阿勒曼尼语的方言,通行于涵盖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包括斯图加特在内的许多地方的施瓦本地区、被称为施瓦本阿尔卑斯的乡村地区和巴伐利亚州等地,施瓦本语也通行于匈牙利、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苏联等地部份的多瑙士瓦本人之间。
低地德语
低地萨克森语,是低地日耳曼语的一种区域性语言,主要使用者在德国北部、丹麦南部和荷兰东部,另外亦有使用者在波兰沿海地区,以及如加拿大等地的移民社群。低地德语是最多保留了古萨克森语的语言,比标准德语更接近古代英语和荷兰语,与弗里西亚语和英语一起构成西日耳曼语中的北海日耳曼语。低地德语没有经历过高地德语的辅音变化,是从古低地德语演变而来的。
低地法兰克王国语主要分布在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西北部,大多在德语区之外的荷兰和比利时使用。低地法兰克语在语言结构上和语音上更像荷兰语而非德语,因此形成了当代德语语言区域内最小和最分歧的方言群。
上萨克森语(Obersächsisch)是东中部德语的方言之一,使用者主要居住在现在德国的萨克森州,此外也包括了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和图林根州的部分地区。
语言特点
由于德语具有拼读的特点,所以通常德语的单词是不标注音标的,只有外来词或是发音有特殊情况时才会标音标。德语单词的发音比较规范,只要掌握了有限的几条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即可正确地读出单词的发音。德语字母的发音比较简单,字母与该字母的发音往往呈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对应关系,辅音字母一般只有一种发音,元音字母一般有长音和短音两种发音。德语的语法虽较为繁琐,但规则清晰。
语音
字母
德语共有30个字母,其中有26个字母与英语完全相同(如下表):
剩余4个:β [estset]、ä、ö、ü
长短音
德语中的元音有长短之分,也是区分词义的重要手段之一。
元音发长音规则:
单词中,两个相同的元音叠加在一起,该元音发长音。
单词中,元音的后面有字母h,该元音发长音,字母h不发音(在这里相当于长音符号)。
单词中,元音后面没有或只有一个辅音字母(不包含后缀),该元音发长音。
单词中,在辅音字母ẞ之前有时念长音,有时念短音。
元音发短音规则:
单词中,元音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该元音发短音。
在外来词和少数德语词中,非重读的开音节中的元音是半长音或称为长音短读(位于词尾的 e 除外 ),也就是它们的发音方法跟长音一样,只是读短一些。
音素
音素属于语音范畴,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德语有 42 个音素,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
音节
德语中的音节以元音为核心,有几个元音就有几个音节。一个元音可以单独构成一个音节,也可以和前后的辅音共同构成一个音节。两个元音之间如果只有一个辅音,就将该辅音归入后面的音节,如果两个元音之间有两个辅音,前后两个音节各分得一个邻近的辅音。
语法
词
名词
德语中的名词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三种,名词的性一般用冠词来表达,分别用冠词 Der、DFie、Das来表示。德语中的每一个名词都必须具有一个属性。它们的复数均用冠词die以及通过名词本身的复数词尾来表示。
格
德语中的"格”属于名词、代词和形容词的语法范畴,是词的形式。表示一个词跟句子中别的词的关系。印欧语系中原来有8个格,日耳曼语言中原来有6个格(跟俄语相同),现代德语则保留了4个格,即第一格 、第二格、第三格、和第四格。名词变格表明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是用来表达情态的动词,比如可能、意愿、必要等意愿的动词。德语中的情态动词是表达可能性、必要性、愿望、决心、猜测、假定、命令等的动词,也常常用来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动作或状态所持的态度,是语言表达的修饰手段之一。
德语中的情态动词共有6个:dürfen(允许),können(能够,可以),mögen(愿意,喜欢),müssen(必须),sollen(应该),wollen(想要)。德语中很多的情态动词都可以单独出现,作为独立动词来使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德语中情态动词在句子中位于第二位;动词随主语人称进行变位(一、三人称变位相同);实义动词用原型,放在句子末尾;句子表意明确时,实义动词可以省略。
冠词
德语名词一般与冠词连用,通过冠词和相应名词词尾的变化来表示该名词的性数格的变化。冠词又分为不定冠词、定冠词、否定冠词、指示冠词、物主冠词。
代词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在句中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和表语。代词中包括人称代词、不定代词man和其它不定代词、不同冠词的代词形式、反身代词。
在句子中:引导关系(定语)从句,它的性数与所修饰的名词同,格则由其在从句中担任的成分来定,与被它修饰的名词无关。从句用尾语序,前后用逗号与主句分开。
做指示代词,变化与做关系代词时同,相当于英文中的this, these, that, those。此时它们的性,数,格要与被指代的名词完全一致。指示代词das可指代中性名词,还可以指代做表语用的阳性和阴性的单数名词,复数及一个句子。
介词
德语介词是一种没有词形变化的词类,其本身没有性、数、格的变化,在句中不能单独使用,总是和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连用,构成介词词组,以表述它在句中的各种相互间的关系。如所处的状态、运动方向、理由或结果等,所以介词又称“关系词”。
介词词组在句中有5个功能,即作状语、作定语、作介词宾语、作谓语动词的补足语、作表语。
句法特点
构成:前区 + 动词变位 + 中区 + 动词的补充
可以放在前区的成分:主语、宾语、形容词、副词、W-疑问词、从句……当前区有其它成分,主语推后放在中区。
构成:前区为空 动词变位 + 中区 + 动词的补充
构成:连词+中区 + 动词的补充+动词变位
语言文化
哲学
德国哲学及利奥六世在世界哲学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贡献,德意志民族历来被称为“哲学的民族”。学者高宣扬在《德国哲学发展史》的序言中称其为“西方哲学的精华”。而德国哲学主要是由德语进行书写和传授的。
德国古典哲学在英国革命之后和法国革命发生之际降生,英法革命对德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冲击,英法哲学也为德国哲学提供借鉴。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有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他很注意研究自然科学,主要著作有《宇宙发展概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判断力批判》;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1762—1814)最初是康德的信徒,但之后很快就批判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他的主要著作有《知识学基础》《论学者的使命》《知识学导言》《人的使命》;费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1775—1854)最初是约翰·费希特的继承者,但很快就把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发展为客观唯心论。其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体系初稿》《先验唯心论的体系》;乔治·威廉·费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顶峰,他创立了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认为在自然和社会出现之前就存在一种“精神”,即“绝对精神”。其主要代表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权哲学》《哲学全书》;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思维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黑格尔所谓“绝对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同义语。其主要代表著作有;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树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宗教的本质》;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1883)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其主要著作为《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
文学
德语国家包括德国以及奥地利和瑞士的德语部分。二十世纪初期的德语国家文学发展的特点,是现代主义的崛起。首先是象征主义。1910年开始,德语国家兴起了表现主义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初期的显著成就是在戏剧方面。表现主义戏剧家有德国的凯撒(1878-1945)、恩斯特·托勒尔(1893-1937)等;诗人贝恩(1886-1956)和小说家魏尔菲尔(1880-1945)分别是表现主义诗歌和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德语国家现代主义文学最突出的代表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德国大文豪歌德的歌剧《浮士德》被认为是德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
当代德语国家文学还包括瑞士和奥地利的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中最著名的是瑞士作家里德利希·迪伦马特(1921-1990)。迪伦马特的处女作是剧本《立此执照》(1947)。1956年,发表轰动世界的著名喜剧《老妇还乡》。1962年发表另一部代表作——剧本《物理学家》。
音乐
文艺复兴之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得音乐的中心最终转到了德国和奥地利。马丁·路德·金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他大力鼓励用音乐来咏唱上帝,来抒发对上帝的崇敬和爱戴。从而,在逐渐转而信仰新教的德国奥地利等德语地区,音乐成为教堂和教区最为重视的艺术形式,众多的教堂合唱为复调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土壤,管风琴和羽片琴为音乐家们准备好了武器,发达城市(如维也纳)的贵族们开始大力资助音乐家。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在吸收了意大利、法国的音乐发展成果以后,在德国奥地利,出现了巴赫家族,使得德国奥地利地区迎来了古典音乐的辉煌时代。
德语地区以德国奥地利为主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无与伦比, 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像德国奥地利地区一样造就了如此之多的音乐名家。 历史上,德语音乐的中心,一直是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格奥尔格·亨德尔是德国17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弗朗茨·海顿、沃尔夫冈·莫扎特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三人被称为维也纳最杰出的古典音乐大师,作为德国歌曲之王的弗朗茨·舒伯特与罗伯特·舒曼则是19世纪德国浪漫派音乐的杰出代表;19世纪下半叶,决定德国乃至欧洲音乐发展道路的中心人物是阿道夫·瓦格纳;此外还有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阿诺尔德·勋伯格、米德米特等音乐名家,他们也为德国及世界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德国至今还有许多中国艺术节或音乐团体是为纪念这些艺术大师而专设的,如波恩国际贝多芬节、拜罗伊特瓦格纳文化节、献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音乐的盖兴教堂唱诗班、国际巴赫协会、不定期举行的巴赫文化节。
参考资料
German Standard.ethnologue .2023-07-11
德国巴赫音乐节的前世今生 .人民日报海外网.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