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
生产力(Productivity)是人们征服、利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1757年弗朗索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第一次使用生产力一词。从狭义上来说,生产力是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古猿通过劳动转化为人产生劳动生产力,这是生产力形成的一个标志和开始。它是人类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力,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
亚当·斯密(Adam Smith)、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李斯特(Friedrich List)等经济学家对生产力理论进行了一定发展,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批判性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理论作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近代从俄罗斯帝国和日本进入中原地区。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标准的明确提出,最早出于毛泽东,此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上进行了艰辛探索。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三个要素,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主体生产力和客体生产力,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和资本生产力,一般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等不同类型。劳动者平均熟练度、科技发展水平和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是影响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和革命性的特征,它决定了人类社会起源,是人类文明原动力,具有物质技术和社会劳动双重功能。生产工具的应用、劳动组织形式、资本运作和外部动力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
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了原始时代、畜牧业、农耕文明、机器大工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让资本主义获得了巨大进步,但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在中国落地生根并有了新的发展。
基本概念
常规定义
生产力(Productivity)最常见的定义是人们征服、利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从狭义上来说,生产力是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古猿通过劳动转化为人产生劳动生产力,这是生产力形成的一个标志和开始。是人类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力,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解释生产力发展是世界经济学界的难题之一。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生产力的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映现。
概念演变
古典经济学
1757年,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在百科全书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谷物》的文章,第一次使用了生产力一词。
此后,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对生产力进行了一些重要探讨,提高了生产力研究的地位,提出并使用了劳动生产力,他没有对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作为物质生产要素整体的生产力进行区分,这位现代经济学之父没有在他的理论中对生产力的概念做出科学的规定。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也使用了生产力的概念,他将生产力理解为土地先天的能力,他没有区分自然力和生产力的概念,因此没有突破亚当•斯密对生产力的理解。
德国历史学派
古典经济学家对生产力的理解还局限在自然力的范畴,没有对生产力的内涵和结构做出过明确分析。1841年,在古典经济学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详细探讨了生产力问题,系统分析了影响生产力的因素,极大发展了生产力理论,提出了国家生产力的概念。在李斯特的理论中,国家生产力是包含了个人、科技、自然、政治、社会等因素在内的综合国力,他所理解的生产力包括“物质资本”形成的生产力和“精神资本”形成的生产力,肯定了精神生产者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破了古典经济学中认为体力劳动才是生产力的观点。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在批判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生产力的理论。根据学者的考证,1843-1844年间,马克思在对著作的笔记中第一次使用了生产力的概念,在1845年所著的《评的著作\u003c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u003e》一文中正式在理论意义上使用了生产力的概念。他认为的生产力理论精神力量过于夸大了,他批判性吸收了乔治·李斯特的观点,并认为物质生产要素意义上的生产力和生产能力意义上的生产力是不同的。在之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雇佣劳动与资本》《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卡尔·马克思对生产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经典的生产力理论,即生产能力意义上的生产力。马克思前期著作中使用生产要素意义上的生产力较多,而后期著作使用生产能力意义上的生产力较多,最后生产能力意义上的生产力几乎成为了马克思著作中生产力的唯一概念。但是马克思仍然没有在其著作中做出对生产力的精确定义,这就给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探讨空间。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认为,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为无产阶级共同利益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在1938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将生产力明确界定为生产工具与劳动者要素的总和。
中国教科书上对生产力的定义沿用了斯大林的说法,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征服、利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这也是中国最常见的生产力定义。
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实体性要素和渗透性要素,实体性要素是基础,渗透性要素需依赖于实体性要素才能发挥作用,同时,实体性要素可以借助渗透性要素发挥更大作用。
实体性要素
实体性要素中,最普遍的分类依据是卡尔·马克思的“三要素论”,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换句话说,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劳动者
劳动者是指具有生产经验、劳动能力并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创造了其余社会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人和动物由此区分开。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起着根本作用,劳动者在生产力中是最活跃的要素。
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施加劳动的对象,包含未加工过的自然物质和加工过的原材料两类,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对象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发生着变化。
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是指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中间物,最常见的劳动资料是生产工具。换句话说,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取决于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该生产方式之下,劳动者使用的生产工具和掌握劳动资料的水平。
渗透性要素
科技、劳动者的劳动经验、生产的管理等渗透性要素对生产力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渗透性要素必须依赖于实体性要素才能发挥作用,其特征表现为精神思想、意识形态。
类型
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物质生产力
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是物质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满足人们物质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例如人们生产物质商品和生产工具的能力。
精神生产力
以精神形式存在的是精神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精神财富的能力,满足生产思想、文学、艺术等精神产品的能力。例如科学、思想、道德。
关系
1、不可分割。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是组成社会生产力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劳动者通过劳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是既包含物质因素,又包含精神因素。
2、物质生产力决定精神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缺少物质生产力就没有发展动力,物质生产力是精神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产力指的就是物质生产力,没有物质就没有生产力。
3、精神生产力反作用于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不是消极地受到物质生产力决定作用,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精神生产力会对物质生产力起到制约和决定作用。以科学为代表的精神生产力,在提高物质生产力过程中有决定作用。
主体生产力和客体生产力
主体生产力
主体生产力是人的劳动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因素,表现为个人特性的主观生产力。近代以来,智力因素在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科学、智力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增长的决定因素。
客体生产力
客体生产力是劳动过程的物质生产要素,包含各种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大主体生产力,没有客体生产力的依托,人的劳动能力就不能成为主体生产力。
关系
主体生产力和客体生产力是对立统一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统一于社会生产力的两个方面,缺了任何一个都不能构成完整的社会生产力。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主体生产力可以物化为客体生产力,客体生产力是主体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条件。
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个人生产力
劳动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所具有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总和。
社会生产力
指的是总体社会的生产力,就是个人社会生产力通过社会方式结合而成的社会力。它并不是把个人生产力简单相加,而是远远大于这个相加结果的。
关系
个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社会生产力是一种集体力、社会力,是众多个人生产力相结合产生的。个人生产力通过分工、协作、管理的方式结合成社会生产力。
劳动生产力和资本生产力
劳动生产力
劳动生产力是指雇佣工人所具有的生产能力。马克思指出:“我们所理解的劳动生产力,是指使用一定量劳动时具有更大的效率,而不是指使用的劳动的量的任何变化。”卡尔·马克思认为提高劳动生产力就是缩短生产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资本生产力
资本生产力就是属于资本家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资本家换来劳动本身,这种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是生产劳动;也就是说,资本家换来这样的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使资本得以保存和增殖,从而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和再生产力,一种属于资本本身的力。”所以资本生产力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的超出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力。资本生产力是剩余价值的充分原因,没有资本生产力就不会有剩余价值。
关系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就是为了以最少的资本生产出最多的商品来,从而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劳动的生产力虽然是劳动者所具有的生产能力,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力属于或可以转化为资本生产力。
一般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
一般生产力
科学知识就是一般生产力,它包含知识生产力和技术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社会智慧的一般生产力的累积,就同劳动相对立而被吸收在资本当中,从而表现为资本的属性,更明确些说,表现为固定资本的属性,只有固定资本是作为真正的生产资料而加入生产过程。”
直接生产力
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些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是直接生产力。即现实的各种生产力要素组合,直接生产使用价值具体、现实的生产力。卡尔·马克思认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
关系
一般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可以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可以进入生产过程,通过物化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或者武装劳动者,从而成为直接生产力。
影响因素
劳动者平均熟练度
这里的熟练度不是某个劳动者或某个工厂工人的熟练程度,而是指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者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熟练程度的平均水平。具体表现在一定时间内劳动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质量,劳动者熟练程度影响社会生产效率。
在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初期,生产工具落后,劳动者数量对生产力有决定性影响。随着科技进步,劳动者的质量对生产力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劳动者质量指的就是劳动的熟练程度,要提高劳动者质量,就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马克思强调:“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
科技发展水平和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
科学本身以理论的形式存在,只有将之物化为生产力的要素,运用到生产活动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在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可以制造出更先进高效的劳动工具、培育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
特征
客观性
生产力是一种物质性力量,是前人在不断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客观力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社会意识之外。从根本上说,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劳动者和自然界都是物质的,所以生产力也就具有了客观性。卡尔·马克思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这体现了生产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此外,劳动者的智力最终都会转化为物质,比如科学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产物,当它以理论形式存在没应用到生产活动中时为潜在生产力。但它被用于生产过程中,就转化为了现实的生产力。
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特征,人的社会性就是所处社会特征的总和。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处于相应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进行生产活动就一定会和其他个人产生社会联系。
生产力会表现出一种集体力,集体力与自然力不同,它是生产活动中劳动者之间协作的表现力。协作使人的劳动更为有效,减少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这正是生产力社会性的表现。
历史性
卡尔·马克思说:“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作为以往活动的产物,生产力一直处于变化和发展中。劳动工具可以作为线索帮助我们进行生产力的考察。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卡尔·马克思认为,按照制造工具的材料不同可以把人类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铁器和机器大工业时代。完善铁器的出现标志着当时的生产力已经到了比较高的程度。
革命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而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作的根本动因。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关系。但生产力发展到当前生产关系不能适应,就会爆发社会革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变更,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劳动者必须使用生产工具才能正常从事生产活动,当劳动者熟练掌握生产工具,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劳动者就会对生产工具进行改造。新的劳动工具也会要求劳动者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劳动技能的提高又会产生进一步改造劳动工具的需求。人类的生产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由于人的需要在不断增长,就需要不断提高生产力,所以,生产力是生产中最革命的因素,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功能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同时表现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甚至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和生产力从低到高是一致的。
决定人类社会起源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劳动和自然条件两方面。马克思说:除了个人生产技能的不同,“劳动生产力取决于劳动的自然条件,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山的丰富程度等。”一切生产力归根结底都是自然力,人类为了生活获取自然资源的行为也可以作为一种自然力,在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的同时,他的劳动技能也在提升,话句话说,当人类改造自然时也改变了自身的自然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就会与自然和他人发生关系,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而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不断发展促使生产关系也在变更,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这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人类社会的进步一方面表现为以生产力要素的变化,生产工具发展水平衡量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资料归属以及生产商品的分配。为了发展生产力,探究物质生产的决定性历史动因,人类社会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人类文明原动力
列宁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人类对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是一直在增长的,生产力的发展能不断满足这些需要,这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卡尔·马克思说:“在文化初期,已经取得的劳动生产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的物质精神需要越来越复杂,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也越来越多,而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人类首先要满足生存需要才能进行其他生产生活的活动,如政治、艺术等,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活动就表现为物质生产生活,以生产工具为核心的劳动资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不断进步的初衷,是从生产力作为人类文明原动力的意蕴来阐发的。
生产力的双重功能
生产力具有二重性,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统一,这是生产力的基本性质。社会劳动力量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技术发明和技术设计、劳动人数、劳动时间,以及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创造性。物质技术力量包括劳动工具,自然环境,各种直接和间接为生产服务的物质条件和技术装备,以及进入生产过程的各种客观事物等。
卡尔·马克思把现实世界的生活和历史概括为伴随着自然关系而生成与运动着的社会关系的双重奏。人类社会的开端就是生产活动的开端,人类建立起与自然和他人的关系,从动物的生存状态中发展起来是从一种共同活动方式开始的,这种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的一种。“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的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分工以及社会成员生产物质资料的不平等分配最初仅出现在家庭领域,表现为男女性别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以及男性在家庭中拥有决定物质分配的权力。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分工和所有制,但是家庭作为后来更加复杂社会关系的初始形态,已经具备了社会的基本要素,即分工和私有制。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是要适应生产力的二重性,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生产力不断向前运转,以此把握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发展动力机制
生产力发展内部动力
生产工具的应用
劳动资料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生产工具,是知识的物化产物。科学技术会逐渐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制造出效率更高的生产工具,推动生产力提高。机器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可以大量运用自然力进行生产活动,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科学技术和自然力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资本在社会中的运作加速,进而提高了资本生产力。
劳动组织形式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协作到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协作,再到机器大工业的演变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早期,技术基础是手工劳动,虽然相比个人劳动时技术基础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协作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能根据每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不同分配劳动内容,所以协作仍然提高了生产力。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逐渐替代了简单协作。这种协作模式的优势在于每个劳动者只负责生产过程的部分内容,简化了每个劳动者的工作内容,使得劳动者对于生产的操作更加熟练,减少了生产商品所需的时间,提高了生产力。真正实现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是机器大工业时期,实行的是机械化劳动和机器为技术基础的劳动组织形式。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中,决定生产力的从劳动者变成了机器,这使得资本家雇佣的劳动者数量大大增加。
资本运作促进生产力发展
卡尔·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本质是通过占用他人的劳动生产剩余价值,使自己升值增值。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生产资料都被集中起来使用,这使得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从整个社会甚至全世界集中到生产地。为了实现自身的增值,资本会吸纳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增长的生产资料,包括单纯的自然力、分工和协作、科学等,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动力
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动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自然环境
卡尔·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离开了自然环境,生产力就不会存在。卡尔·马克思认为,自然条件和劳动生产率有很大关系,自然条件越好劳动生产率越高。例如,自然条件不同的两块土地,对它们分别施加等量的劳动,自然条件好的那一块显然会收获更多产品。
经济环境
社会生产活动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社会生产不仅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将人们联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改造世界。马克思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
卡尔·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的时候,就会爆发社会革命,推翻现有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这一点体现了生产力的革命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所以才需要消灭资本主义下的生产关系建立更合理的社会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
社会环境
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观点。上层建筑也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动力,上层建筑可以通过社会革命、政治斗争、法律等形式来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卡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通过殖民、公债、现代税收和保护税收等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这些手段都通过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促成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换句话说,马克思认为暴力手段加速了社会变革,使旧社会快速转变到新社会,暴力给生产力提供了发展的环境条件。政府还可以通过立法和兴修公共工程等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阶段
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不同生产工具代表了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通过生产工具可以将人类文明划分为不同的经济时代。
原始文明时期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首要的需求是生存,核心问题是果腹和对抗自然环境。在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有限,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极为缺乏,生产工具落后。主要借助简单粗糙的的工具进行采集和狩猎,基本不具备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非常低。
畜牧业时期
氏族公社时代,畜牧业开始出现,一部分人掌握了畜牧的劳动技能,农牧产品的剩余部分成为这些人的私有财产,于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开始出现,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畜牧业在生产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蓄养牲畜的数量成为贫富程度的衡量标准,通过畜牧业的兴盛与否来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强盛。这个时期生产力水平以畜牧业为标志,生产力水平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集体劳动生产力,使用的生产工具简单落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
农耕文明时期
到了农耕时代,生产力水平有了巨大提升。生产工具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生产工具可以划分经济社会。在农耕文明时期,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都得到了巨大改进,有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牛耕技术和铁质农具得到广泛运用。生产力的发展开启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但这一时期劳动者协作程度依然较低,处于简单个体劳动生产力阶段。在这一社会形式中,农耕文明占据了支配地位。
机器大工业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低向高等演进。农耕时代对自然力的运用还很少,卡尔·马克思说:“因为自然在农业中是作为机器和有机体参与人的劳动的,而在工业中,自然力几乎还完全由人力代替。”科技进步并逐步运用于生产过程,转化为生产力,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能力增强,促进了生产力进步。生产关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创造了更高水准的生产力,它的特点是大机器、大工厂、严格的分工协作。大机器工业的生产方式比起农耕文明非常先进,但它也是在畜牧业和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表明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发达最高级最复杂的社会形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资本主义生产力高于历史上所有社会的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在评价资本主义生产力之时说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卡尔·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
积极影响
促进了生产资料在使用上的节约
生产资料是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即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为了降低成本,节约使用生产资料成为了资本家追求的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资料的节约成为可能。科技的进步可以促进废料减少和机器性能的提高,从而提高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提高生产资料利用率。此外,大规模协作和产业发展也可以提高生产资料利用率并降低成本。最后,产业发展会也会使生产资料节约,因为一个部门 生产力提高,生产的物品价格就会降低,对于后一个部门来说,获得这部分生产资料的成本就会降低。
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
机器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相比于手工业,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对劳动者的要求更高,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更好地操作机器,从而提高生产力。马克思认为,机器大工业要发展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承认劳动的多样化并让工人能够多方面发展;其次,用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个人代替大量贫困的后备工人。因此,劳动者必须接受综合技术教育以满足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卡尔·马克思认为,这种客观需要将成为未来教育的萌芽。
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变革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如何根据生产力的进步而产生、发展、最后走向灭亡的规律,生产关系和支配生产关系的规律都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
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自由时间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包括受教育、社交、发展智力、培养技能等。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们自由时间很少,无法全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力,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让人们获得了更多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增加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了生产力。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才能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自由时间,促进全面发展。
消极影响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恶化
许多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一定的环境破坏。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为了发展生产力获得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会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随意破换环境,忽略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掠夺性,资本主义社会以获取最大利润为准则,会毫无顾虑地掠夺自然资源。生产力的发展改进了生产工具,工具的改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过程不止带来了更高的利润,同时伴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生产力的提高必然有对环境的掠夺,自然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过度的破坏必然导致资源枯竭。
此外,生产生活中的过量排放也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在机器大工业时期,生产效率空前提高,这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本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资本家不会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些废弃物污染了土地和水资源,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为自然危机爆发积聚着力量。
人的发展的畸形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但是在资本主义环境中,人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由于机器生产将劳动者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资本家开始雇佣儿童操作机器,让儿童成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无法得到全面的教育,造成人片面发展和智力的扭曲。工厂中的劳动者成为了机器的附属品,主客体颠倒,工人只能完全屈从于机器。机器让工人的劳动变得毫无意义,成为了创造社会价值的工具。
劳资矛盾的尖锐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提高并没有让劳动者生活变好,卡尔·马克思指出:“在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劳动力的价格能够不断下降,而工人的生活资料量同时不断增加。但是,相对地说,即同剩余价值比较起来,劳动力的价值还是不断下降,从而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状况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越来越严重,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日益加深。
机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这使得生产活动对体力的要求降低,大量妇女儿童被雇佣进入工厂,造成劳动力贬值,工人为了获得足够的生活资料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机器可以不停运作,为延长工作时间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个别采用机器的场合,延长工作日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工作时间延长,工人的自由时间就会减少,这不利于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此外,机器的使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样就会发生机器取代工人的情况。工人离开工厂就会成为失业者,随之出现了工人反对机器的斗争。一般来说,工作时间的增加会提高工资,但真实情况却是工人仅仅能得到维持生存甚至不足以维持生存的工资。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让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激化,工人们为了得到更高的工资、更少的工作时间不得不通过罢工游行等方式与资本家展开斗争。
生产与需求之间矛盾的凸显
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根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占有了劳动者生产的所有商品,工人只能得到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资本家要把商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才能获得利润,消费者大多是劳动者,但是劳动者因为工资低,商品价格超出了其支付能力,消费能力被限制。
资本家拼命压榨劳动者是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他们大量占用劳动者的自由时间,同时尽力压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价值。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获得绝对剩余价值,又缩短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这都加剧了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加深。
机器大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了巨大提高,生产并累积了大量商品,这会导致周期性的商品生产过剩。当商品的数量远高于市场需求,生产与需求的矛盾就会爆发,导致经济危机。如英国棉纺织业在1770年到 1815 年爆发了5次危机,而从1815 年到 1863年爆发了 28 次,由此可以看出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时期生产力会有一定下降,生产和需求的矛盾会得到缓解,但在一段时间后,危机还会爆发。这是因为工人的工资依然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自己制造的商品消费活动,商品无法走完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就无法扩大再生产,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的基点出发,深度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生产力发展优于资本主义
任何一种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现存生产力是前一个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下一个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一个阶段,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任务。理论上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更先进,生产力发展速度和质量都优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之间的矛盾,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永远无法调和,所以卡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为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准备条件,这是它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制度三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先进,更适合生产力发展。它的先进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二是政治权利层面上人们在生产中地位相同,三是产品按劳分配,注重公平。
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促进和阻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不断改变以适应新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要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者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而公有制让工人成为自己劳动的受益者,这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能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解决
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同样存在矛盾,但这些矛盾不影响它们的整体性质。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可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建立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发展导向,能适应当前生产力并促进其发展。此外,历史经验说明不能盲目追求先进生产关系而忽略现实生产力状况,要允许现实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存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
社会全面发展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能,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阶段,实现全面发展和进步需要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优势资源的集中利用会创造了大量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和精神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技能选择工作和生活方式。虽然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段中的每个人都能进行这种选择,但这也能证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意义。
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认为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他在不同场合都强调这一点。在日本占领中国的时期,他指出只有打倒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和旧军事,才能解放生产力。在土地革命中,毛泽东也认为只有通过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实现彻底的土地革命,才能解放被破坏的社会生产力。毛泽东的措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为改变中国生产力落后的面貌奠定了基础。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应该由军事斗争转变为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政策和实践的好坏,应根据其对中国人民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来评判。毛泽东认为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并继承发展了卡尔·马克思关于生产力革命性的理论,认为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要革命,通过劳动者来发挥作用,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将发展生产力视为变革生产关系的最终目的和检验标准。他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并指出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的观点,将科学技术视为生产力的一部分。在1956年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进行技术革命,并发出了向科学技术进军、迅速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号召。1963年,他再次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性,“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毛泽东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只有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他提出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并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将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他首次将生产力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将发展生产力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高度。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之初,他就指出了判断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论断将人们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中解放出来,为继续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毛泽东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邓小平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观点,认为改革和革命都解放生产力的手段。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并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不是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小修小补,而是在根本上进行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他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改革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一系列改革,中国逐渐摆脱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早在一百多年前,卡尔·马克思就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占有重要位置,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但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邓小平甚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个代表”时期
江泽民“三个代表”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思想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时期
科学发展观是为了实现物质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关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问题。目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期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人的生产力思想做出了继承和发展。他着重强调科技、人才、创新驱动、自然生产力等,这是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他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参考资料
从共享智慧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生产关系.中国商报.2023-07-28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三个渠道.人民网.2023-08-15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华网.2023-08-17
谈道德生产力.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08-15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7-28
吴易风:毛泽东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7-28
毛泽东思想之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中国日报.2023-07-28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新华网.2023-07-28
礼赞70年:从向科学进军到科技强国.中国日报网.2023-07-28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7-28
重温邓小平理论 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人民政协网.2023-07-28
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凤凰资讯.2023-07-28
人民日报: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认真学习《胡锦涛文选》.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07-28
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人民网.2023-07-28
科学发展观概述.共产党员网.2023-07-2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球网.2023-07-28
习近平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华网.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