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TCM-Integr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也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结合肿瘤中心,位于广东省海珠区石榴岗路13号大院,是一所以中医为特色,西医为基础,中西医结合为优势,肿瘤学科为龙头,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年时任院长为李爱民

2006年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开业。2010年医院新住院楼正式启用。2013年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成立。2014年医院被评定为全国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截至2023年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已建成肿瘤中心、神经医学中心、治未病中心、皮肤中心。拥有广东省5A级治未病中心、传统疗法与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智慧诊疗中心等中西医协同特色平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结合肿瘤中心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20个特色专科。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业务和管理科室共63个,2023年开放床位达到1600张,专业技术人员935人,高级职称141人。截至2023年院内有全国名中医2人,广东省名中医9人。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结合肿瘤中心,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百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0强。医院多次在第三方满意度评价中位列全省前列,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百强,肿瘤医院60强。

历史沿革

创立初期

2004年,南方医科大学从部队转制到地方。2005年,学校党委投入广东省的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利用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优势,依托中医药学院在南校区(石榴岗路13号大院)新建一所中西医结合医院。2006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开业。也标志着广东省中医药强省计划项目的启动。

建设时期

2010年6月,医院新住院楼正式启用。2013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团队成功植入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

发展壮大

2016年,南方医科大学中西结合肿瘤中心获评为“中国百佳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医疗服务机构”。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骨科临床基地落地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18年,参与成立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专科联盟。2023年6月,癌症防治中心落户南方医科大学中西结合肿瘤中心。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占地244.5亩,设置业务和管理科室共63个,2023年开放床位达到1600张,广东省政府规划建设床位为2050张,其中肿瘤床位600张。有专业技术人员935人,高级职称141人。截至2023年院内有全国名中医2人,广东省名中医9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0人,省级师承指导老师7人。截至2023年该院已建成肿瘤中心、神经医学中心、治未病中心、皮肤中心。拥有广东省5A级治未病中心、传统疗法与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智慧诊疗中心等中西医协同特色平台。

硬件设备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现代化设备齐全,拥有3.0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PET/CT)、先进放疗系统直线加速器(LA)、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SPECT/CT)、血管介入治疗系统(数字减影/DSA)、超声内镜系统、3D胸腹腔镜系统、数字化手术室等先进诊疗设备设施。中医疗法中心建设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设备总值超过2000多万元。

科室设置

重点科室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结合肿瘤中心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20个特色专科。

脑病科(神经内科)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重点专科,承担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的编写工作,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研制有正天丸、连番止泻胶囊、珍茸补骨颗粒等新药。

该科室在脑血管病及痴呆的诊疗、神经介入技术方面具有传统优势,特别是重症脑出血脑梗死重症肌无力危象、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科室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80%以上:尤其是开展床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成功救治几百例大量脑出血病人;开展神经介入新技术,主要包括有脑动脉狭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治疗,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脑动脉瘤闭塞术及脑梗塞超早期的动脉溶栓治疗等。

心血管科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该科室截至2015年11月有床位60 张,由专科普通病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监护病房(CCU)、心脏导管室、心电图室、运动平板检查室、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室、心脏磁共振诊断中心、中医综合治疗室、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等组成。拥有DSA(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心脏磁共振扫描仪、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IVUS(血管内超声)、心脏彩色多普勒、运动心电监测仪、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中央监护仪、移动式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等先进设备,可以系统地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有创或无创性诊断治疗和风险评估。心血管科拥有一支结构层次合理、富有朝气的学术和医疗技术队伍,高级职称4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导师 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

风湿病科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风湿病分中心、国家 GCP 基地(免疫学专业)、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粤港澳大湾区风湿免疫医师联盟。

该科组建于1978 年,前身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风湿科,是中国最早成立的风湿病专科之一。截至2015年该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 10 名,其中高级职称 2 名,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 5 名,实验技师、科研助理各1名,博士后 2 名。拥有微创针刀镜系统、四肢关节专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肌肉骨骼超声成像系统、血液灌流免疫吸附系统、无创微循环诊疗仪,体外疼痛冲击波治疗仪及多种物理康复治疗设备等多项技术。拥有荧光显微镜、超低温冰箱、ELISA仪、超低温离心机等先进设备,可开展风湿病全套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肾病科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学肾病重点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肾病学专业点。该科截至2023年有床位72张,医师和护理系列人员40人,设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国家岐黄学者工作室、门诊、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腹膜透析室、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室及肾病实验室,致力于原发及继发性肾脏病泌尿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及内科疑难、危重症(药物、食物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救治,开展肾穿刺活检、血管通路等诊疗技术,新血液净化中心规划床位45张,开展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连续血液净化(CRRT)、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血液净化技术。

针推康复科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副会长单位。截至2023年该科共有医护人员53人,医师19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0人,博士5名,硕士10人。

该科开展技术有传统康复技术和现代康复技术。治疗病症有内科病症、骨伤科病症、妇科学病症、小儿科病症和其他病症。优势技术有中风中西医结合康复单元技术,颈肩腰腿痛康复技术,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特色计划有中风病预防的针刺技术,整体经络针刺;中风病康复的针刺技术,全经针刺法;中风病康复的推拿技术,整体经络推拿法;颈腰椎间盘非手术减压病技术,外星舱脊柱减压系统。

全部科室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清肺愈痤丸

清肺愈痤丸是该院皮肤科杨柳教授30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成果之一。在1995年制成院内制剂临床试用([批准文号](1995)系制FP10013号),后又获粤药制字Z20110020批准文号,为医院的纯中药制剂。对痤疮、皮脂溢出症、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皮炎有较好疗效。杨柳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痤疮中医诊疗优化与规范化研究》项目,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制定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中医药防治痤疮临床规范与基层推广方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清肺愈痤方”就是6项专利之一。

医学实践

中国首例内科胸腔镜下经皮肺癌射频消融术

2016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主任、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胸部肿瘤内科主任冯起校教授带领团队在内镜中心的紧密配合下完成了首例内科胸腔镜下经皮肺癌射频消融术。此次中国首例内科胸腔镜下经皮肺癌射频消融术,在医学上体现了手术有创到微创化。

肾病科助力鹤山市中医院成功开展当地首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2022年5月,一位89岁的男性患者,因患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3年,动静脉内瘘狭窄,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帮扶团队的带领下,该病人有幸成为鹤山市中医院第一例超声引导下PTA术病人。该患者左前臂血管彩超提示:头静脉前臂段管壁局部增厚,局部管腔狭窄,残余管腔内径约0.7mm,桡动脉瘘口近心端近瘘口处管腔明显变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的帮扶医生李成杰、及臻臻为患者施行超声引导下PTA术,术程顺利,复查血管彩超显示血管管腔通畅,术后已作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

教育科研

教育

教育培训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是南方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承担南方医科大学的教学任务,有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包括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中医痹病学、中药制药学、中药药理学。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0人,省级师承指导老师7人,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第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骨伤科系南方医科大学中医骨伤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医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规范化培训重点科室。南方医科大学中西结合肿瘤中心风湿病科是华南地区免疫吸附技术培训基地,在省内开展最早、病例数最多。科室有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

关联院校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是南方医科大学的第四附属医院。该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三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临床医学药理学毒理学入围ESI全球前1‰,13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ESI总体排名位居全国第47。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7个(含中医类)、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79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35个。

科研

科研平台

海珠区癌症防治中心落户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年6月,海珠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海珠区关于成立首批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癌症防治中心落户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肿瘤学科作为该医院的龙头学科,是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现设有六个亚专科,专科配备有中国一流的放射治疗中心、微创治疗手术室、DSA手术室、核医学病房、一期临床试验中心、肿瘤学实验中心、肿瘤MDT远程会诊中心、中医肿瘤特色治疗室。专科于2014年挂牌CSCO副主委单位,连续三年荣登《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华南区最佳肿瘤学科榜单。

科研成果

肝病科/肝胆胰肿瘤科

科室已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60余项,获得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内的多项省、军队医疗成果奖。在《CANCER CELL》、《Hepatology》、《ONCOGENE》、《CANCER RESEARCH》等国际、国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40部(册),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血液肿瘤科

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参与3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12项。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23篇,国家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6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参编8部。参与编写国家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中医学》、《经方临床应用》等3部。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二项,广东省医药类教学媒体教材评比三等奖一项。

消化内科/脾胃病科

获得国家及省市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获得了包括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内的多项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研发了中成药“清幽胃泰丸”、“胃宁丸”、“黏膜净丸”、“急泻停颗粒”和“维胃颗粒”等。

骨伤科

科室共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资助6项,经费200余万;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6项;发表SCI论文33篇(6篇一区,10篇2区,共计影响因子:159.313),中文核心15篇;主编教材4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三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二等奖,参编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甲乳血管外科/肛肠科

科室主持或参与过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省及市科技等8项基金课题,院级青年创新2基金项目,发表各领域SCI论文10余篇,国内期刊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4部。

神经外科

科室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重点领域专项、省中医药局项目、市科技计划等,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五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

耳鼻喉科

科室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部。

重症医学科

科室获得5项中医基础研究省、局级的立项资助,发表SCI 文章5篇(总IF=16.69)。

声誉与排名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百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0强。

院内专家

李爱民

李爱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博士后导师获得中华医学科学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在《CANCER CELL》等知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申请并获得国家及省级课题10余项,参与编写各项专著4部。

2014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参与发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一例报道及文献回顾》学术论文,在《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参与发表《IL-17在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增高对肝癌诊断的研究》学术论文,在《肿瘤防治研究》参与发表《非阿司匹林类非甾体抗炎药与皮肤癌发病风险:Meta分析》学术论文。2015年在《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参与发表《TIP30基因敲除小鼠EGFR下游信号通路活性》学术论文,2019年在《中国实用医药》参与发表《多原发肺癌的诊断和处理策略新进展》学术论文。2021年3月在《临床肿瘤学杂志》参与发表《肝癌组织中PD-1表达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学术论文。

医疗擅长,主要从事肿瘤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血管介入、微创消融治疗和综合治疗,尤其在肝胆胰肿瘤的介入和微创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对肝炎肝硬化脂肪性肝病等肝胆胰疾病也有较丰富的经验。

吕志平

吕志平,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中医教学名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中西医结合教师团队负责人,教育部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学术带头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学术带头人,广东省重点专科肝病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监事长,广东省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名誉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先后主持各类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获省部级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

医疗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病、胃肠病及咳嗽、郁症、失眠、妇女月经病等中医内科杂病和肿瘤放化疗后中医药调治。主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性肝病、胆囊炎、胆石症,急、痞满肠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抑郁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睡眠障碍等。

罗仁

罗仁,肾病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名老中医师承制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博士后合作教师。利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中医药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亚健康状态防治,以及中医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7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0项。获得10项发明专利。

曾受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肾病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中医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医疗擅长,对肾病、痛风、红斑狼疮肾虚症及亚健康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疗擅长,对肾病、痛风、红斑狼疮、肾虚证及亚健康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娟

李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第三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风湿病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风湿病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负责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专家委员会中医学组副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痛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药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在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发明专利各1项。

医疗擅长,痹(类风湿关节炎)、大偻(强直性脊柱炎)、阴阳毒(红斑狼疮)、历节病(痛风)、骨痹(腰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燥痹(干燥综合征)、皮痹(皮肌炎)等常见风湿病及疑难危重症的诊疗。

周迎春

周迎春,广东省名中医、心血管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现任广东省传统医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教工委中西医结合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6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4项,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科技部博导课题,省自然基金10余项。医疗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衰、脑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糖尿病、甲亢等疾病的诊治。

彭康

彭康,广东省名中医,教授(中药学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导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调剂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慢性病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副会长。《中药药理与临床》常务编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专家指导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医疗特长,擅长各种头痛及神经痛、眩晕、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症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癫痫、脑萎缩阿尔兹海默症脑损伤及脑手术后康复等脑病专科。并诊治急慢性咳喘、慢性胃肠疾病、月经病等内科杂病及肿瘤的中药调治及亚健康中医保健治未病等。

资质认定

2014年3月,医院被评定为全国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7年呼吸科(胸部肿瘤内科)评为“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内镜培训基地”。2019年,医院批准成为广东省中医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医院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2022年,医院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基地,医院肿瘤中心放疗科获评“全国规范化放疗营养示范病房”。南方医科大学中西结合医院是国家传承创新重点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第八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参考资料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医院文化.医院文化.2023-10-28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8-01

医院简介.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组织架构.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李爱民.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领导班子.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10-28

【建校70周年】中西医结合医院:砥砺奋进创新高.南方医科大学.2023-11-01

医院新闻.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医院新闻.南方医科大肿瘤中心.2023-08-01

电子院刊.南方医科大肿瘤中心.2023-08-01

海珠区癌症防治中心落户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脑病科简介.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心血管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09-27

心血管科.微信公众平台.2023-10-30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肾病科简介.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09-27

针推康复科.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我院“清肺愈痤丸”项目获广东省中医药强省专项资金资助.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南方中西医完成国内首例内科胸腔镜下经皮肺癌射频消融术.医院新闻.2023-10-30

我院帮扶再结硕果——肾病科助力鹤山市中医院成功开展当地首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09-27

骨伤科.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学科建设.南方医科大学.2023-10-30

肝病科/肝胆胰肿瘤科.肝病科/肝胆胰肿瘤科科室介绍.2023-11-01

血液肿瘤科简介.血液肿瘤科简介.2023-11-01

消化内科(脾胃病科)简介.消化内科(脾胃病科)简介.2023-11-01

甲乳血管外科/肛肠科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甲乳血管外科/肛肠科.2023-11-01

神经外科科室简介.神经外科.2023-11-01

耳鼻喉科.耳鼻喉科科室介绍.2023-11-01

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科室介绍.2023-11-01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检索.中国知网.2023-08-01

吕志平.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罗仁.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李娟.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周迎春.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脑病科(神经内科).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呼吸科/胸部肿瘤内科.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喜报!我院成为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基地.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

喜讯丨我院肿瘤中心放疗科获评“全国规范化放疗营养示范病房”.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