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尤布王朝
阿尤布王朝(英语:Ayyubid dynasty,阿拉伯语:الأيوبيون,库尔德语:ئەیووبیەکان,1171年——1250年),又称阿尤布苏丹国(英语:Ayyubid Sultanate)。该王朝由库尔德人萨拉赫·丁·优素福·本·阿尤布·本·沙济(英语:An-Nasir Salah ad-Din Yusuf ibn Ayyūb ibn Shādhī,阿拉伯语:صلاح الدين يوسف بن أيوب)建立,定都开罗,是一个逊尼派穆斯林王朝。在公元1171年至1250年间,阿尤布王朝统治现在的埃及、叙利亚、也门和伊拉克北部等地区,共经历九代君主,历时79年。
阿尤布家族来自于库尔德部落,12世纪初效力于赞吉王朝(Zengid dynasty),后多次率军驰援法蒂玛王朝(Fatimid dynasty)。1171年,法蒂玛王朝末代哈里发病逝,阿尤布家族的萨拉丁·本自立为苏丹,建立阿尤布王朝。在萨拉丁的带领下,阿尤布王朝先后征服了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并在1179年和1187年重创基督教十字军(Crusades),扩大了王朝版图。1193年,萨拉丁病逝,而后他的儿子们开始争夺王权,王朝开始分裂,最终由其弟阿迪勒·萨法丁于1199年继任苏丹。在阿迪勒执政期间,十字军多次率军东征,意在征服埃及。直到1218年,阿迪勒的儿子卡米勒继任苏丹。在其统治期间,他击退了十字军的进攻,将其赶出了埃及,并于1229年与十字军缔结了十年停战协议。十年后,十字军联合阿尤布家族的宗亲组成联盟军,攻打当时埃及苏丹萨利赫,结果联盟军惨败,萨利赫占领了大马士革。1249年,正准备抵御十字军入侵的萨利赫在军中去世,他的儿子突兰沙任苏丹,于次年被马穆鲁克(mamuluks)杀害,其继母舍哲尔·杜尔执政,不久后也被马穆鲁克所杀。于是,阿尤布王朝于1250年被马穆鲁克所替代而灭亡。萨拉丁·本后裔纳斯尔·优素福曾想恢复阿尤布王朝的统治地位,在叙利亚发起了多次与埃及马穆鲁克的斗争,但最后以失败告终。而马穆鲁克在击退了蒙古军后,日益强盛。直到15世纪,奥斯曼帝国兴起,双方斗争不断。1517年,马穆鲁克王朝被土耳其人征服,就此覆灭。
阿尤布王朝在政治上实行苏丹集权制;经济上,王朝的农业和对外贸易都得到了大力发展,赋税和土地制度保证了民众的利益;军事上,王朝实行分封制,军事将领掌握了大片土地;外交上,王朝在不同时期与基督教国家和伊斯兰国家达成了同盟关系或停战协议;文化上,王朝在教育、文学、医学、以及木刻、陶器、建筑等艺术方面都有大力发展和传播;宗教上,王朝弘扬逊尼派教义和学说,建立了诸多学术机构。但在社会风俗方面,上层女性需遵守隔离制度。阿尤布王朝统治时期国力强盛,使埃及从什叶派哈里发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逊尼派政治和军事力量,并成为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名称来源
“阿尤布”一词最早出现于阿拉伯语中,英语写作Ayyubid。阿尤布王朝的名称来源于其创立者萨拉赫·丁·优素福·本·阿尤布·本·沙济的父亲马利克·阿尤布·本·沙济(Najm al-Dīn Ayyūb ibn Shādhī),他是赞吉王朝素丹努尔丁派任大马士革的长官。
历史沿革
阿尤布家族
阿尤布家族的祖先是纳吉·爱德·丁·阿尤布。他所属的拉旺迪亚(库尔德语:Rawadiya)部落本为哈达巴尼(英语:Hadhabani)部落的分支,在迪万(英语:Dvin)地区属于具有支配性的库尔德部落,位于北亚美尼亚城镇。1138年,萨拉丁出生在伊拉克北部的提克里特城。他的父亲本阿尤布是塞尔柱苏丹马立克沙手下的一个小封君,后被解职,便投奔摩苏尔的赞吉王朝,并被苏丹努尔丁派往大马士革担任长官。萨拉丁·本9岁时随父达到大马士革,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他天资聪颖,智勇双全,通晓伊斯兰教经典,是一位虔诚的逊尼派信徒。萨拉丁的叔父希尔库是赞吉王朝苏丹努尔丁的部将。1153年,十字军经地中海进攻埃及,法蒂玛王朝无力抵抗其进攻,遂向赞吉王朝求援。应埃及哈里发阿迪德的请求,赞吉王朝努尔丁于1164年、1168年派希尔库和萨拉丁率兵进军埃及,迎战十字军。战斗中,年轻的萨拉丁担任先锋官,身先士卒,率部英勇作战,以微弱兵力保卫亚历山大城80余日,因而一战成名,初次显露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1169年1月,希尔库被法蒂玛王朝哈里发任命为维齐尔。1169年3月29日希尔库去世,萨拉丁·本接替叔父任叙利亚军队司令官和法蒂玛王朝维齐尔。
王朝建立
萨拉丁早就立志要在埃及恢复逊尼派的统治,以及推进对十字军的圣战。1171年时,萨拉丁在埃及已经站稳了脚跟,便开始着手改变埃及什叶派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萨拉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更换了许多什叶派的法官和将领,以逊尼派的法官和将领取而代之。同时,他还加强了军事建设,严格训练军队。同年9月10日,萨拉丁在开罗的清真寺里开始以阿拉伯帝国第二王朝哈里发阿拔斯的名义讲道,带领穆斯林在星期五聚礼中由祝福法蒂玛王朝哈里发转变为祝福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第二天,他在开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共有147个方队接受检阅。两天后,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阿迪德病逝,法蒂玛王朝就此终结。萨拉丁·本取而代之,建立了自己的阿尤布王朝。
虽然萨拉丁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但仍然附庸于赞吉王朝。1174年,萨拉丁拒绝向赞吉王朝缴纳贡赋,努尔丁·马哈茂德准备对萨拉丁发起进攻,却突发急病去世。于是,萨拉丁摆脱了赞吉王朝的束缚,宣布阿尤布王朝独立,并取而代之成为了抗击十字军的领袖。1175年,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册封了萨拉丁“苏丹”的称号,意味着承认了他在埃及、叙利亚、希贾兹、马格里布和努比亚的统治。
领土扩张
在萨拉丁统治的最初几年,他着手巩固自己在埃及的地位,以对抗十字军的进一步进攻和来自法蒂玛残余势力的内部敌人,并开始对叙利亚的扩张和对十字军的征战,目标直指解放圣城。1183年和1185年,萨拉丁·本先后攻占阿勒颇和摩苏尔,赞吉王朝在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领主也臣服于阿尤布王朝,萨拉丁控制了两河流域上游。1187年,为抗击十字军,萨拉丁从各地调集了6万名军队,组成阿拉伯联军从埃及进入巴勒斯坦,与十字军交战于哈丁(也作赫淀,Hattin),耶路撒冷的2万敌军全军覆没,国王被俘,地中海东岸十字军精锐丧失尽。萨拉丁随后连克贝鲁特、西顿、阿卡、凯撒利亚、雅法、阿斯卡伦等,收复了耶路撒冷。阿尤布王朝占领耶路撒冷惊动了欧洲,德法英号召起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但德国皇帝佛雷德里克·巴巴罗萨(腓特烈一世)的去世导致大多数德国人返回德意志。英法军队在1191年十字军到达巴勒斯坦,攻占阿卡。随后,英法之间的争吵导致法国军队返回了法兰西。英国和阿尤布之间的战争僵持不下,并于1192年达成的休战协议,协议认可了阿尤布王朝对耶路撒冷的统治,也允许基督徒到耶路撒冷朝圣。
内斗分裂
1193年3月4日,萨拉丁·本病逝于大马士革。萨拉丁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之间发生内斗,对王国的延续造成了威胁。当时,萨拉丁的长子马立克占据大马士革和叙利亚南部,次子阿齐兹占据开罗和埃及本土,三子扎希尔占据阿勒颇和叙利亚北部,萨拉丁的弟弟阿迪勒·萨法丁(Safa al-Din)占据两河流域的卡拉克和邵伯克。后来,阿齐兹成为了王朝第二任苏丹。1198年,阿齐兹去世后,他年仅12岁的儿子曼苏尔·穆罕默德(Mansur Mohammad)成为了王朝第三任苏丹。此时,王朝内部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萨拉丁的弟弟阿迪勒继位,认为他年轻有能力。另一派则希望萨拉丁的大儿子马立克继位,认为他在埃及有先天的优势。1198年,阿迪勒·萨法丁趁混乱局面先后夺得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大部分地区。曼苏尔被流放到叙利亚的阿勒颇,阿迪勒成功地统治了埃及并成为新一任苏丹。1199年,阿迪勒兼并叙利亚,大体上恢复了阿尤布王朝的原有疆域。1200年,阿迪勒将阿尤布王朝分为三个部分,并将这三个部分的统治权分别授予给了他的三个儿子:阿什拉夫·霍塔克管理贾兹拉地区;卡米尔管理埃及;而穆阿扎姆则管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中非十字军的占领区,以及直到亚喀巴湾、涵盖绍巴克和卡拉克两座重要要塞的约旦河东岸地带。
对抗十字军
罗马教皇依诺森三世(Innocent III)在阿迪勒统治期间发起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意在征服阿尤布王朝的核心地区埃及,但在威尼斯的说服和参与下,最后转攻拜占庭。1213年,依诺森三世再次号召十字军东征。1217年,德意志-罗马国王腓特烈大帝、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二世、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六世陆续启程东征,目标依然是埃及。同时,鲁姆塞尔柱帝国觊觎叙利亚北部而承诺在十字军进攻埃及时,向阿尤布王朝开战。1218年,卡米勒(Kamil Mohammad)在其父阿迪勒去世后,继任苏丹领导埃及。同年4月,十字军抵达埃及,开始攻打尼罗河东侧港入海的城市达米埃塔(Damietta),卡米勒营救达米埃塔惨败。卡米勒提出将萨拉丁·本时期征服的、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约旦河以西割让给十字军的停战条件,遭到拒绝。1219年11月,十字军攻下达米埃塔。扩大阵地后,十字军于1221年夏决定向南推进去征服开罗。危机时刻,卡米勒的两个兄弟从叙利亚带兵前来支援,阿尤布联盟军在尼罗河三角洲中的曼苏拉(Mansura)附近打败十字军,并将其赶出埃及。
缔约休战
对抗十字军的战争结束后,阿尤布王国进入了兄弟间的内部斗争,尤其是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统治地位之争。卡米勒在筹备攻打大马士革的弟弟穆阿扎姆时,得知腓特烈大帝准备东征。相较于与基督徒的新一轮激战,卡米勒更在意阿尤布王国主导权益之争,同时腓特烈二世并不是想要战争,而是想要通过一次成功带来声望。于是,双方在1229年2月达成折中协议,阿尤布王朝将拿撒勒、伯利恒、卢德、西顿、托伦以及耶路撒冷王国都归还给了基督徒,不包含圆石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但基督徒被允许在圆顶清真寺中进行虔敬活动,协议期限为十年。随后的几年里,卡米勒在阿尤布王国获得了主导权。1238年3月,卡米勒去世,阿迪勒二世继位,成为阿尤布王朝新一任苏丹。
重返辉煌
1239年,卡米勒与腓特烈大帝签订的休战协议到期,教皇额我略九世(Gregory IX)在英法呼吁东征。同年,特奥博尔德带领法兰克王国十字军趁着阿尤布王朝内斗时出征。但十字军不敌阿尤布王朝的军队,于同年11月在加沙落败,12月初,耶路撒冷王国也重新落入阿尤布王朝手中。在阿尤布王朝的内斗中,卡米勒的儿子萨利赫·阿尤布(as-Salih Ayyub)战胜了短暂在位的阿迪勒二世,于1240年得到了埃及的统治权。萨利赫有计划地购买了大量的马穆鲁克,建立了自己的卫戍军和军队核心。1244年春,特奥博尔德担心萨利赫·阿尤布过于强大,于是与大马士革、卡拉克和霍姆斯的阿尤布家族结成反对萨利赫·阿尤布的联盟。1244年10月,联盟军队在加沙附近与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军队对阵,最终联盟军大败。萨利赫乘胜追击叙利亚的同宗,拿下大马士革,一举成为伊斯兰教世界最强大的君主,巴格达的末代哈里发穆尔台绥木(Al-Musta'sim)授予了他苏丹头衔。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率领了一支由1800艘船艇组成的舰队抵达塞浦路斯,意图发动第七次十字军国家,并试图联合蒙古族侵略埃及,正在叙利亚的萨利赫得知消息后立即赶返埃及,在曼苏拉组织了一支军队和一支突击队缠扰十字军。
王朝结束
1249年,法王路易九世率领十字军攻入埃及占领达米埃塔,准备抵抗入侵的萨利赫在军中去世,他的妻子舍哲尔•杜尔(Shajar al-Durr)与马穆鲁克头领合谋隐瞒了萨利赫的死讯以保证军队士气。但十字军登陆达米埃塔后,恰好赶上了尼罗河泛滥,三角洲成为沼泽,于是他们前往曼苏拉镇,不熟悉地理环境的十字军被等候在曼苏拉的马穆鲁克击败,路易九世被俘虏。战后,萨利赫的儿子突兰沙(Turanshah)继承了埃及苏丹之位,但是他对拯救了埃及的马穆鲁克和继母舍哲尔•杜尔丝毫没有尊敬和感激。1250年,在马穆鲁克们的默许下,突兰沙被拜伯尔斯刺杀身亡。其继母舍哲尔·杜尔便自称埃及女王,统治了开罗80天。但埃及不允许女性成为统治者,于是舍哲尔•杜尔嫁给了马穆鲁克将领艾伯克( Aybak),婚后两人共同执政。不久,舍哲尔·杜尔因拒绝把国库交给丈夫而与其产生不和。为了统治地位,舍哲尔·杜尔毒死了丈夫艾伯克。得知此消息后,马穆鲁克将舍哲尔·杜尔杀害,开启了马穆鲁克的统治时代,阿尤布王朝就此结束,历时79年。
各方争权
萨拉丁·本的曾孙,纳斯尔·优素福(Nasir Yusuf),则希望在叙利亚恢复阿尤布家族萨拉丁一脉的最高地位。他在取得所有以叙利亚为根据地的阿尤布王族的支持后,统治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哈布尔河至西奈半岛的区域,并与埃及的新统治者——马穆鲁克对立。纳斯尔·优素福于1250年12月进攻埃及,但被马穆鲁克击败,返回叙利亚后的纳斯尔·优素福也逐渐对叙利亚失去了控制权。1253年4月,纳斯尔·优素福与马穆鲁克签订条约,他被确认为穆斯林叙利亚的统治者,而马穆鲁克则保有埃及和巴勒斯坦直至纳布卢斯(但不包括该地)的土地。后来,双方又冲突再起,达成了新的条约,纳斯尔·优素福取得了巴勒斯坦的土地,不过他把耶路撒冷交给了一个叫Kutuk的马木鲁克人,又把纳布卢斯和杰宁交给了拜巴尔。1257年初,埃及苏丹艾伯克被杀,其15岁的儿子曼苏尔·阿里继位。在叙利亚的巴赫里·马穆鲁克要求纳斯尔·优素福入侵埃及,但纳斯尔·优素福担心巴赫里攻占埃及后会篡夺他的王位,所以没有同意行动。
蒙古征伐
在苏丹突兰沙被谋杀后,阿尤布王朝内部混乱,军队派系间开始争斗,贾兹拉和叙利亚残存的各个阿尤布酋长国开始复兴。1258年,从东方来的蒙古人征服了伊朗,继而攻占了幼发拉底河畔的古老哈里发城巴格达和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国。1259年秋,蒙古人完成了他们入侵叙利亚所需的准备,但叙利亚最强大的阿尤布王朝的统治者纳希尔·优素福出于恐惧和畏缩,不敢迎击蒙古人,使得法兰克人在1260年3月成功地进入了大马士革。不过,阿尤布的酋长国卡拉克和绍巴克免遭了蒙古人的征伐,因为此时蒙古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埃及。1260年9月,苏丹古突兹在阿音扎鲁特附近指挥马穆鲁克大军与驻扎在叙利亚的蒙古军开战。蒙古军被击败,蒙古大将怯的不花在混战中阵亡。马穆鲁克大军成功地遏制了蒙古人在中东的进一步挺进,挽救了逊尼派的伊斯兰教。
马穆鲁克
苏丹古突兹通过驱逐蒙古人,成了叙利亚的统治者,并使叙利亚合并到在开罗行使统治的中央集权的马穆鲁克王国中。但在回国路上,古突兹被暗杀,在战争中立下大功的拜伯尔斯上台,成为马穆鲁克的新国王。拜伯尔斯即位后,对蒙古军队展开反击,使蒙古军队再受重挫,不得不撤回东部。拜伯尔斯死后,蒙古人卷土重来。1299年,10万蒙古士兵和2万马穆鲁克在叙利亚卡萨德山谷发生激战,结果蒙古军队死伤近1万人,马穆鲁克却只损失了200人。1323年,马穆鲁克王朝决定与蒙古议和。15世纪后,奥斯曼帝国兴起。1516年,双方宣战。同年8月24日,两军在叙利亚的达比克草原交战,马穆鲁克国王也在此战中被处以斩刑。1517年,15万奥斯曼士兵入侵开罗,马穆鲁克军队几乎全部被消灭,马穆鲁克王朝也由此倾覆了。
疆域
首都变迁
1171年,萨拉丁·本推翻法蒂玛王朝,建立了阿尤布王朝,定都开罗。1174年,阿尤布王朝推翻赞吉王朝后,领土扩大,定都大马士革。1218年,卡米勒在其父阿迪勒去世后继任苏丹,定都开罗。
领土变化
1171年,阿尤布王朝初建立时,疆域范围主要是法蒂玛王朝末代哈里发阿迪德统治下的领土——埃及。1174年,阿尤布王朝在战胜了赞吉王朝后,征服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阿勒颇和摩苏尔等地。到1175年,萨拉丁获得苏丹封号时,此时阿尤布王朝疆域包括了埃及、叙利亚、希贾兹、马格里布和努比亚等地区。后因努尔丁幼子萨利赫的臣服,疆域扩大到叙利亚及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在1185年,阿尤布王朝实现了埃及、叙利亚、苏丹、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以及希贾兹和也门的统一,成为唯一一个能与十字军对抗的苏丹国家。哈丁战役胜利后,萨拉丁率军队连克贝鲁特、西顿、阿克、恺撒利亚、雅法、阿斯卡伦诸城,收复耶路撒冷及其沿海许多城市。1192年,萨拉丁与狮心王查理签订停战协议,英格兰拿回了除加沙地带和亚实基伦外的、人口相对较多、对欧亚贸易来说也更为重要的那些沿海城市,内陆地区则留在了阿尤布王朝手中。1221年,阿尤布王朝收复了达米埃塔,迫使十字军撤出埃及。苏丹萨利赫当政期间,突厥将领拜伯尔斯率领阿尤布王朝军队进入巴勒斯坦,收复了耶路撒冷和阿斯卡伦。1229年,卡米勒苏丹将拿撒勒、伯利恒、卢德、西顿、托伦以及耶路撒冷王国等地割还给了基督徒十字军。
人口
阿尤布王朝时期,库尔德自治区、塞加西亚和土耳其人成批地定居在叙利亚,并逐渐和叙利亚人混合。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拉丁语:Encyclopædia Britannica)中记载,在12世纪时,阿尤布王朝人口估算有720万人,但该数字只包含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以及伊拉克部分地区,除此之外的地区,如努比亚、也门等地人口数不明。
政治
阿尤布王朝实行苏丹集权制,苏丹是行政和军事的最高领袖,全国军政大权掌握在苏丹及亲近大臣手中。在萨拉丁·本执政时,国家政令统一。王朝设大臣会议及政府各部,协助苏丹掌管政务和军务。中央设最高司法机构,苏丹任命总法官(大卡迪),并授命管理全国教法的实施和地方法官。王朝建有强大的正规军(包括步兵、骑兵和舰队)和宫廷近卫军,由苏丹直接统率和调遣,高级将领由苏丹任命。王朝的行政管理在文职为主的官僚机构手里,但受到军方官员的监督。萨拉丁将不同区域作为封地分配给家族成员,通过对家族领袖的忠诚确保地方对中央政府的忠诚,但这也导致了反复的权利斗争。
萨拉丁统治时期,因他个人特别尊重传统穆斯林法律,于是废除了一切与穆斯林法律相抵触的司法决定。在他和其继承者的统治下,伊斯兰教的大学有了很大扩展,大学也是宗教和司法训导机构,负责宗教、司法和行政。
经济
农业发展
阿尤布王朝时期属于农业社会,此时中东地区的农业经济已经比较繁荣。农业表现上,耕地面积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田地的灌溉系统和各类水利设施更加完善;农作技术,包括灌溉技术、生产工具、轮作方式等,也得到了初步的提高。在阿尤布王朝统治的两河流域,使用一种叫 “纳乌拉”的龙骨水车,以河水为动力;另一种水车叫“萨基叶”,用牲畜牵引。在埃及,双牛牵引的轻型木犁(“米赫拉斯”)最为普遍,这种犁两人操纵,每天可犁地1费丹(埃及的土地度量单位)。萨拉丁·本从建立阿尤布王朝开始便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实施兴修水利、减轻农业赋税等措施,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作物种类的增多,轮作制逐渐盛行,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得当时的埃及、叙利亚等地成为了重要的产粮区。
商贸往来
萨拉丁清楚十字军在经济方面的威胁不亚于宗教,因此他积极发展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尝试改变地中海自由贸易的方向,以求抑制十字军的力量。他支持在11世纪开始出现的香料商人的兴起,基督徒商人曾是从远东运来香料的主要中介,萨拉丁把他们排斥在红海地区贸易之外。到12世纪,香料贸易全部落入穆斯林的香料商人手中,取代了先前从该贸易中发家致富的基督徒和犹太商人。埃及和意大利之间的贸易十分活跃,甚至利用意大利商人提供的原材料锻造武器对抗十字军。尽管来自意大利城邦的商人控制着地中海的海上航线,但阿尤布王朝的香料商人们垄断了香料贸易,从中获取了巨大的财富。其境内的开罗、亚历山大、大马士革等城市商业发达,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东西交通大开。此外,阿尤布王朝还通过与意大利的贸易,出口欧洲人渴求的香料、明矶、白糖等,其中还包括整个的或磨碎的被当作药物使用的木乃伊。这些贸易关系在阿迪勒治下得到了进一步的维持和发展,在他统治期间,意大利威尼斯人已经在亚历山大港拥有了商务会馆。
赋税制度
阿尤布王朝国内的税收制度在艾尔·马克朱米(al-Makhzumi)所定的《米纳德伊》(Minhadj)中有着典型的记载。根据伊斯兰教教法,缴纳者依照其财富分为三类:富者、一般富者和穷者。在12世纪晚期的埃及,大多数的纳税者是第三类人,在法尤姆按每人两个第纳尔的统一税计算。谷物、蚕豆、黄豆、小扁豆等的税收也会分类征收,同时果树、经济作物(亚麻、棉花、甘蔗)和蔬菜所征的税要缴纳现金。此外,还有其他种类的赋税,像住房和商店这样的国家财产需要经常征税。现金支付的税收由大富商(jahbadh)收集起来一起存入国库。
阿尤布王朝沿用法蒂玛王朝旧制,依照河水泛滥的程度确定农业税的数额。当时,农作物的生长严重依赖于水利灌溉,而不同的灌溉方式,是国家征纳土地税的首要依据。以埃及为例,尼罗河水泛滥过后,农民播下种子,无需再次灌溉,则无需缴纳土地税。尼罗河的水位在泛滥期如果达到16吉拉尔(1吉拉尔折合66.5厘米),国家可向农民征纳全额土地税。除此以外,萨拉丁制定的政策免除了除伊斯兰教法律明确批准之外的所有税收。
土地制度
阿尤布王朝建立后,沿袭了法蒂玛王朝末期的土地制度——伊克塔,军事封邑继续扩大。据麦格里齐在《埃及志》中记载,尼罗河流域的几乎所有耕地都被赐封为军事伊克塔。埃及的军事伊克塔在1181年时的平均岁入约400第纳尔,但是面积不等,相差甚大。苏丹常使其麾下将领的伊克塔分散各处,以削弱受封者的势力。与塞尔柱帝国时代的西亚诸地相比,在阿尤布王朝时期的埃及,军事伊克塔具有相对稳定的私产特征,受封者往往享有继承和转让封地的权利。土地的耕作者处于国家的保护之下,租额由苏丹规定,受封者无权更改。
军事
阿尤布王朝实行军事分封制,军队将领掌握大片土地。其苏丹还从中亚、希腊等地购买大批马穆鲁克充当卫队。这些马穆鲁克与普通的奴隶不同,他们都经历过严格的军事训练,非常善于骑射和格斗。早在9世纪,马穆鲁克就为阿拔斯王朝所用,被编入军队参战。在军事力量方面,阿尤布王朝拥有一支强大、纪律严明的军队,尤其是在骑兵方面表现突出,这支军队已成为当时中东地区最为出色的军事力量之一。在军事策略上,阿尤布王朝也做出了多项创新,如采取分散作战、集中兵力等策略,这些策略确保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胜利。在军事防御方面,阿尤布王朝修建了萨拉丁城堡以抵御十字军的入侵,并坚持自主研制武器装备,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使得其在军事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外交
萨拉丁时期
1173年至1174年间,萨拉丁在埃及取得权势之后,想要建立一支舰队。为此,他需要许多原材料,特别是造船用的木材和铁,这些正是资源匮乏的中东地区不能大量供应的材料。因此,阿尤布王朝开始与威尼斯接触,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主要在贸易上互换所需商品。1192年9月2日,萨拉丁与狮心王查理通过谈判达成了停战的和平协议,为期三年。
阿迪勒时期
阿迪勒统治时期,继续保持了停战协议的有效性。萨拉丁的战争给阿尤布王朝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因此,阿迪勒需要通过一个内部平静和复原期,使国家进入了和平时期,而十字军国家也因此受益。后来,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发起了十字军的第四次东征,原定目标为进攻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但十字军因无船渡海,遂求助于威尼斯。而威尼斯掌权的商业贵族则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无意进攻埃及,因为他们同埃及已经建立了密切的商业关系。所以,在威尼斯共和国人的劝说下,十字军放弃了攻打阿尤布王朝,转而攻击威尼斯的商业竞争对手拜占庭。
卡米勒时期
卡米勒统治期间,他与腓特烈二世就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谈判。1228年春,腓特烈二世率领十字军抵达埃及,经过五个月的谈判,卡米勒与腓特烈二世于1229年2月11日签订了十年的休战协议,即《雅法条约》。条约规定耶路撒冷以及拿撒勒、伯利恒、利达和拉姆拉的领土,以及北部托龙和西顿的领地,均归还给十字军。在仍为开放城市的圣城中,穆斯林保有礼拜堂场地奥玛尔清真寺(罗歇尔圆顶)和阿尔一阿克萨清真寺,而基督教徒恢复了圣陵墓。该条约的签订,消除了十字军东征对卡米勒个人及其各种计划所带来的危险,使其在随后的几年中在以家族联邦制为基础的阿尤布王朝中获得了主导权。
萨利赫时期
萨利赫统治期间,由于王朝内部的争斗,当时大马士革的统治者萨利赫·伊斯迈尔率先向法兰克人联盟,为了保证在他受到埃及的攻击时,法兰克会向他提供帮助,他将一些重要的城堡据点,如采法特和波弗特以及附属的领地交给了法兰克人,而且耶路撒冷(神圣区域除外)也一同交还给了他们。而埃及苏丹萨利赫·阿尤布也向法兰克人提出结盟的请求,并愿意将亚实基伦和加沙地带归还给他们。于是,法兰克人转换了阵营,放弃与大马士革的萨利赫·伊斯迈尔联盟。随后英格兰共和国也通过获得土地的方式与埃及苏丹结盟。
文化
教育
萨拉丁·本建立阿尤布王朝后,热心于宗教教育事业,他被誉为继尼扎木之后伊斯兰高等学校第二个伟大的建设者。 他把迈德赖赛式的学校传入耶路撒冷和埃及。他在位的时期,希贾兹也有了第一所这种类型的学校,大马士革仅高等学校就有20所,还有三所伊斯兰教宗教学校。在埃及,艾资哈尔大学因受到越来越多的普通学校的冲击而流失了部分生源和教师,但是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学术水准和地位,获得了平稳的发展。萨拉丁一方面下令爱资哈尔大学按逊尼派教义从事教学,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叙利亚的高等学校。在他兴办的许多高等学校中,位于耶路撒冷的萨拉哈学校最为著名。另外,受阿拔斯王朝的影响,阿尤布王朝竭力扫清法蒂玛王朝流行的什叶派,崇拜逊尼派教义,随即在开罗和亚历山大里亚创立职官学校。除由政府举办外,还由贵族大臣举办,或由富商和被释放的奴隶设校。学校的设置办法和阿拔斯王朝的职官学校如出一辙。阿尤布王朝时期的教育也被称作“经堂教育”或者“清真寺教育”,主要是是因为这一教育方式主要是在以清真寺为主的宗教场所进行,所教授的内容主要是《伊斯兰教圣经》和《圣训》等宗教经典。清真寺的产生和伊斯兰教的传播紧密相关,但它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功能,是阿拉伯人历史上最早的学校。
文学
在阿尤布王朝时期,诗歌的文风日趋追求词句的华丽与雕琢。著名的诗人代表有白哈伍丁·祖海尔(al-Baha'u ad-Din zuhayr,1186年—1258年)、伊本·法里德(Ibn al-Farid,1181年—1234年)等人。伊本·法里德的诗歌多用象征手法,呈现朦胧、神秘的意境,被苏菲派奉为经典,常在宗教仪式上配乐歌唱。散文的文章倾向雕凿堆砌、讲究对偶、追求文采之风愈演愈烈,文章已成为人们显示文才、卖弄文字的工具。其代表人物有嘎迪·法迪勒(al-Qadi al-Fadil 1134年—1199年)。12世纪至13世纪初,哈里里(al-Hariri,1054年—1122年)的《玛卡梅集》两次被译成希伯来语,后又被译成拉丁文、德语、英文等西方文字,从而在犹太教与基督教徒中流传开来,受到东西方学者的广泛重视。不少学者一致认为兴起于16、17世纪的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Picaresea)就是受这一时期“玛卡梅(Maqomah)”的影响产生的。
艺术
木刻
阿尤布王朝的木刻是从法蒂玛王朝艺术的装饰法则中延伸出来的,米吉昂氏称阿尤布王朝是两层木雕的最美丽的时代。阿尤布王朝的木刻艺术对花卉装饰等题材加以变化,将它们镶在宽粗挺拔、端严雄健的几何形线条上,使之稳妥鲜明,而具有一种浑厚气象。如1178年建于开罗的“以玛目(教长)”阿尔-苏菲伊(al-Sufii)的纪念碑,1193年建于大马士革的萨拉丁纪念碑,1216年建于开罗的“伊密尔”塔里布(Talib)纪念碑。
装饰
阿尤布王朝还给后代留下了一些精美的武器、铁器和铜器,其中铜质用具——水罐、瓶、盆、浅盘、香炉、灯架、放古兰经的铜盒和“库尔希(kursi)”格外值得注意。这些物品材料美丽、形式雄健典雅,尽管装饰题材繁多,但物品身上的“库发式”花样字体、程式化的簇叶、交织错杂的图样、玫瑰花饰和阿拉伯式蔓藤花纹正是阿拉伯装饰中的秘诀。
陶器
阿尤布王朝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制陶中心。当时,中国陶瓷大量涌入埃及,以龙泉青瓷为主,模仿这类制品的青陶器相应增多。青釉陶器始于法蒂玛王朝,到了阿尤布王朝达到鼎盛期。这是一种施挂碱釉的铁呈色的青绿釉,纹佯多是竹篦刻画的模仿青瓷纹样的莲瓣纹,器型多似青瓷的钵、盘、壶。另一种铁呈色的黄釉陶器,明显比其他陶器做工粗糙。其坯土同其他陶器一样,都是赤茶色,器型多是半球形的有底足的钵,铅釉系的铁黄釉仅仅施挂钵的内壁,釉的质量也较差,往往出现粉状化现象。黄釉陶钵多无装饰,仅有少量的描绘黑釉或暗绿釉的玄线纹样的制品。这一时期,埃及的制陶业完全摆脱拜占庭、萨珊、伊拉克、伊朗的影响,它在吸收前一时代遗产和学习中国陶瓷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埃及伊斯兰教陶器的风格。为了适应富裕人民的多种需要,埃及陶器的品种日趋多样化,形成埃及伊斯兰陶器发展的黄金时代。
织物
阿尤布王朝时期的埃及艺术织物仍保留着科普特人沿袭下来的希腊化时代的传统,带有古拜占庭和伊朗的色彩。丝绸艺术织物中,以“生命树”下的双羊、骑士和狮身鹰首兽以及正用利爪撕抓猎物的猛禽恶兽图与双头鹰徽章图独具特色。在一个同时期的织物上饰有一位端坐于皇位宝座上的统治者的形象,其双手擎持猎鸟,图侧饰以用阿拉伯文字组成的纹饰,记述他的生平业绩。这些题材在整个伊斯兰教世界广泛流行,同时也出现了造型艺术的衰落以及碑铭学和抽象图案装饰的兴盛。
建筑
阿尤布王朝的建筑,尤其是在叙利亚的建筑,具有刚健明快的特色,其所用的材料都是坚固、优美、耐用的,由于优质石料的经久性,最简单的装饰主题也能呈现出建筑的典雅细致。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形式——麦德拉萨(madrasa),即学校式的清真寺,其平面布置如十字形,这种新式样是从神学方面的考虑而得到启示的。同时,阿尤布王朝还重修了过去数世纪中一些伟大的建筑遗迹,如开罗的阿慕尔·本·阿绥大清真寺,耶路撒冷的库巴特·阿尔—萨克拉(Qubbat al-Sahkra)清真寺遗迹、大马士革城等遗迹。
医学
萨拉丁在开罗设立了两所医院,这两所医院的大厦大概是依照大马士革努尔医院的图样建造的。在阿尤布王朝时期,中东的医学和科学均领先于欧洲,于是十字军东征成为了向欧洲传播中东医学和科学知识的媒介,战地医院、烧伤治疗和关于各种热病、急慢性疾病的医学知识都被传播到西方。
宗教
萨拉丁统治时期,在宗教上弘扬逊尼派教义和学说,在各地清真寺委派逊尼派长老主持教务;王朝设总教法官,执掌全国的教法实践;兴建清真寺,传授经训、教义。为了鼓舞穆斯林抗击十字军的热情,萨拉丁还责成学者撰写宣传“圣战”的著作,号召穆斯林“抓住真主的绳索”,紧密团结,抵御外敌。为了重新教育埃及人遵循正统派教义,萨拉丁·本还建立了三所学校,即著名的“madrasas”(伊斯兰教宗教学校),后来扩大规模,使埃及不仅再次成为学术活动的中心,还成为了逊尼派穆斯林帝国的中心。萨拉丁还颁布政策,宽容地对待埃及以及耶路撒冷的基督徒,犹太社区也受到保护。此外,阿尤布王朝还大力鼓励苏菲派(Sufi)宗教运动,促进了安静而谦卑的神秘主义的发展,建立了许多女修道院(Khanaqah)。
社会
风俗
在阿尤布王朝,上层妇女们要实行隔离制度,比如不许妇女外出,要求她们呆在家里,不能逛市场,出门必须佩戴面纱等。该制度是伴随着后宫制度的产生而兴盛起来,因为在阿尤布王朝,统治阶层基本都是从社会的底层逐渐成为埃及社会的上层,所以他们保留着强烈的种族认同。作为军事起家的阶层,他们是少数民族,他们的妻妾也是如此。她们在后宫得到款待,但是宫廷政治与她们联系在一起,谋杀和被监禁时有发生。由于征战和政权更换,男性的寿命一般比较短,妇女不参与斗争,她们也能获得敌对集团的尊重。在危机期间,有些妇女通常出现在权威位置。
婚姻
按《伊斯兰教圣经》规定,穆斯林男于可以娶4个妻子。按伊斯兰教义,男穆斯林可娶异教徒,但女穆斯林必须嫁给本教信徒。非穆斯林男子欲与女穆斯林结婚,应首先皈依伊斯兰教。阿尤布王朝时期的埃及人一般也讲究在堂兄妹或表兄妹之间缔结良缘。
相关遗迹
萨拉丁城堡
萨拉丁城堡(Saladin's Citadel)位于开罗城东郊的穆盖塔姆山(Muqattam)上,建于1183年,是苏丹萨拉丁为抵御十字军的入侵而建。城堡分内城和外城,城内建有宫殿和寺庙。苏丹纳西尔·默罕默德改造了萨拉丁城堡,他在城堡内建起了新的宫殿和清真寺,还有办公场所、营房、住宅和商店等。在纳西尔的时代,萨拉丁城堡充当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区,马匹和武器的交易在此处十分活跃,可以满足军事贵族、军队、王室宫殿以及王室清真寺的需求。整个城堡至今仍十分坚固。1946年,英国军队曾在这里与埃及军队交战。城堡上还建有极富土耳其风味、历时27年(1830年——1857年)完工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城堡外有很大的萨拉丁广场,12至19世纪这里是举行马球比赛、集会和行刑的地方。穿过广场,有苏丹·哈桑清真寺与城堡相对,登上城堡可俯瞰开罗全景。
阿克萨清真寺
阿克萨清真寺位于耶路撒冷,是伊斯兰世界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清真寺之一。在阿拉伯语中,“阿克萨”一词为“远”的意思,因此,人们也把阿克萨清真寺称之为“远寺”。阿克萨清真寺原由伊斯兰教前的古代先知苏莱曼所建造,面积3733平方米,东西长约68.5米,南北宽约54.5米,全寺由280根石柱支撑,规模宏伟。萨拉丁·本收复耶路撒冷后,重新修建了阿克萨清真寺,并在寺中增设了用象牙装饰的木制讲坛。传说穆罕默德由天使陪同乘天马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他骑的天马就降落在这个地方。因此,在穆斯林的心目中,阿克萨清真寺是排列于麦加禁寺和麦地那先知清真寺之后的第三大清真寺。他们尤其把寺中的木制讲坛视为珍宝。1969年8月,阿克萨清真寺起火,一些伊斯兰名贵文物被焚,在伊斯兰世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阿慕尔清真寺
阿慕尔(Amr)清真寺位于开罗,是伊斯兰阿拉伯帝国在非洲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清真寺。公元642年,遵照哈里发的命令,阿拉伯大将阿姆鲁·本·阿斯率军攻入埃及,后在埃及首都开罗修建了阿慕尔清真寺。早期的阿慕尔清真寺较为简陋,既没有壁龛,也没有宣礼塔,地上铺的是卵石,寺顶用泥和椰枣叶杆建成。公元672年,阿慕尔清真寺四角增设了四座宣礼塔。宣礼塔由泥砖砌成,风格与亚历山大的著名灯塔颇为相似。阿尤布王朝统治期间,阿慕尔·本·阿绥大清真寺作为建筑遗迹被重新翻修、改造,变得富丽堂皇,巍峨雄壮。苏里曼(Su—laiman)曾到该寺祈祷和断案,使之成为了教育的中心和法庭。
君王年表
参考资料
Ayyubid dynasty.Encyclopedia Britannica.2023-12-14
AYYUBIDS.Encyclopaedia Iranica.2023-12-15
Al-Manṣūrah.大英百科.2023-09-21
The Ayyūbid dynasty (1171–1250).大英百科.2023-12-16
Saladin.大英百科.2023-12-15
al-Malik al-Kāmil.大英百科.2023-12-15
al-Ṣāliḥ Ayyūb.大英百科.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