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皮亚杰
让·威廉·弗里兹·皮亚杰(Jean William Fritz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简称让·皮亚杰,他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及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1896年8月9日,让·皮亚杰出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1907年,皮亚杰写了一篇关于白化症麻雀的文章,该文章被纳沙特尔自然科学史杂志《冷杉树》刊登。后来,皮亚杰发表了一系列与软体动物有关的论文,并对正统门德尔的进化论提出质疑,这些文章引起了欧洲动物学界的极大反响。1915年,皮亚杰获得纳沙泰尔大学学士学位;1918年,皮亚杰获得纳沙泰尔大学生物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1921年,皮亚杰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24年,皮亚杰升任日内瓦大学教授,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1929年至1939年,皮亚杰主要研究数学、物理及生物学主要概念的形成和历史,并在让-雅克·卢梭学院开展对儿童动作和思维活动的大规模研究和实验;至1932年时,皮亚杰发表了5本儿童心理学专著:《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24)、《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儿童的世界概念》(1926)、《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1927)、《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这些著作使皮亚杰成为国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权威;1937年,皮亚杰在巴黎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儿童的具体运算和运算整体结构的论文;1938年至1951年,皮亚杰担任劳萨恩大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教授;1939年至1952 年,皮亚杰担任日内瓦大学社会学教授;1940年至1947年,皮亚杰担任日内瓦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52年至1963年,皮亚杰担任索波恩发展心理学教授;1954年,皮亚杰在加拿大第十四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当选为国际心理学会主席。此后,皮亚杰又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1955年至1980年,皮亚杰担任日内瓦大学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主任。1980年9月16日,皮亚杰逝世于日内瓦,享年84岁。
皮亚杰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在哲学领域,皮亚杰的主要观点是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主要分为结构理论、建构理论和智力理论。皮亚杰认为发生认识论是一门关于知识的成长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其主要问题在于解释新的知识结构的建构方法,中心问题则在于探讨知识结构的构造机制;在心理学领域,皮亚杰的主要观点是以结构和功能作为分析单元来研究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皮亚杰将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并提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平衡过程。皮亚杰曾学习精神分析术及临床精神病学,并不断观察儿童的行为,他通过研究儿童心理学来讨论“人的认识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认识论问题;在教育学领域,皮亚杰的主要思想是分析儿童的发展问题。他建议传统的学校教育赋予教师更多的主动权和自由,为儿童心理学及其研究打下基础。
皮亚杰一生创作了60多本专著和500多篇论文。1969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皮亚杰“卓著科学贡献奖”,皮亚杰成为第一个享有此誉的欧洲人。1977年,国际心理学会授予皮亚杰“爱德华·桑代克”奖,这是心理学界的最高荣誉。此外,皮亚杰曾前往诸多国家讲学,并荣获几十个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和名誉科学院士的称号。
让·皮亚杰协会评价皮亚杰的作品享誉全球,至今仍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认识论、经济学和法律等领域的灵感来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评价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人类精神所必要的发展规则,他的成果在于发现了奠基性的人类思维活动的逻辑性运行规律。
人物生平
早年时光
1896年8月9日,让·皮亚杰出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他从小便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皮亚杰的父亲亚瑟·皮亚杰是纳沙特尔大学的教授,亚瑟·皮亚杰主要研究中世纪的历史与文学;皮亚杰的母亲丽贝卡·杰克逊则是宗教徒,她坚持让皮亚杰接受严格的宗教训练,并为皮亚杰挑选了一位对哲学颇有研究的教父。良好的家庭背景使皮亚杰有机会接触到与思考有关的哲学及科学知识,并形成一套专属自己的独到思想与见解。由于亚瑟·皮亚杰的教导,皮亚杰重视通过科学的系统性来求解新知。
求学生涯
1907年,10岁的皮亚杰在公园里发现一只患有白化病的小麻雀,他随即写了一篇关于白化症麻雀的文章,该文章被纳沙特尔自然科学史杂志《冷杉树》刊登。皮亚杰通过细致的观察与详细的分析,幸运地获得了与纳沙特尔自然博物馆馆长一起搜集标本并参与研究软体动物门的机会。随后,皮亚杰发表了一系列和软体动物有关的论文,并对正统门德尔的进化论提出质疑。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文字,引起了欧洲动物学界的极大反响。1915年,皮亚杰获得纳沙泰尔大学学士。之后,皮亚杰在纳沙泰尔大学继续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纳沙特尔大学读书期间,皮亚杰对哲学、生理心理学和逻辑学充满兴趣,他认为生物学和哲学的融合是通向认识论的捷径,进而对研究儿童思维的产生与发展产生兴趣,并开始转向心理学。
1918年,皮亚杰获得纳沙泰尔大学生物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同年,皮亚杰前往苏黎世在烈勃斯和雷舒纳的心理实验室工作,并在布鲁勒精神病诊疗所学习精神分析学说。1919年,皮亚杰前往巴黎大学学习病理心理学,期间系统学习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及科学的逻辑学和哲学。1920年,皮亚杰前往比奈实验室从事智力测验的标准化工作。他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会犯不同类型的错误,而相同年龄的儿童所犯错误的性质也相同。皮亚杰认为,在儿童发展的阶段中必定蕴涵着认识结构的问题。由此,他开始致力于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机制问题。1921年,皮亚杰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学术研究
儿童心理学研究
1925年至1929年,皮亚杰在纳沙特尔大学担任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教授。随着他的两个女儿和儿子的出生,在妻子瓦朗蒂纳·夏特内的协助下,皮亚杰花费了大量时间观察儿童动作并进行各种实验。他对自己三个孩子的研究,为他创立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提供了重要基础。1929年,皮亚杰出任日内瓦大学科学思想史教授兼卢梭学院的助理院长。1929年至1939年,皮亚杰坚持研究数学、物理和生物学主要概念的形成和历史,并在卢梭学院开展了对儿童动作和思维活动的大规模研究和实验。至1932年时,皮亚杰已发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24)、《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儿童的世界概念》(1926)、《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1927)、《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等5本论述儿童心理的专著,这些著作使皮亚杰蜚声海内外,成为国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权威。
1937年,皮亚杰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发表关于儿童的具体运算和运算整体结构的论文。1938年至1951年,皮亚杰担任劳萨恩大学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教授。1939年至1945年,皮亚杰主要从事两方面研究,一是儿童至成年期的知觉发展,他试图探究知觉和智慧的关系,以验证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论点;二是利用具体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开始研究儿童的时间、运动和速度概念及相关的行为发展问题。1939年至1952年,皮亚杰担任日内瓦大学社会学教授。1940年至1947年,皮亚杰担任日内瓦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52年至1963年,皮亚杰担任索波恩发展心理学教授。1954年,皮亚杰在加拿大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当选为国际心理学会主席。此后,皮亚杰又担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1955年,皮亚杰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该中心汇聚了世界各国著名的利奥六世、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他们一起研究发生认识论,并对跨学科地系统研究儿童的概念形成和认知过程。1955年至1980年,皮亚杰担任日内瓦大学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发生认识论研究
1918年,皮亚杰在纳沙泰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皮亚杰在巴黎给智力测验学者塞西蒙做助手。1920年,皮亚杰到一所小学的比纳实验室从事与智力测验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他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并受西蒙委托,运用勃德的推理测验巴黎儿童,并对其进行标准化。比纳智力测验法要求儿童回答一系列事先设计的问题,能准确回答越多问题的儿童,智商就越高。同年,皮亚杰应日内瓦大学教授克拉帕瑞德的邀请,担任日内瓦大学卢梭研究所的实验室主任。克氏当时是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执牛耳者,他的机能主义思想给予了皮亚杰深刻的影响,皮亚杰的思想“智慧的本质是适应”就是这一影响的生动写照。从此,皮亚杰创立了专属自己的“发生认识论”体系。在此期间,皮亚杰和瓦朗蒂纳·夏特内结婚。1924年,皮亚杰升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并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
晚年时期
1971年,皮亚杰成为日内瓦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退休后,皮亚杰回到瑞士的山上静养。他没有因为退休而放弃研究工作,他依旧致力发展“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一生共研究了四个课题,分别为智力结构、知觉理论、各种科学概念的个体起源和发生认识论。其中,发生认识论是皮亚杰倾尽毕生精力研究的最主要课题。鉴于皮亚杰的杰出贡献,1969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73岁的皮亚杰“卓著科学贡献奖”,他成为了第一个享有此誉的欧洲人。1977年,国际心理学会授予皮亚杰“爱德华·桑代克”奖,这是心理学界的最高荣誉。皮亚杰曾前往许多国家讲学,并荣获几十个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和名誉科学院士的称号。皮亚杰一生创作了60多本专著和500多篇论文。1980年9月16日,皮亚杰逝世于日内瓦,享年84岁。
人物作品
重要作品
《儿童的道德判断》
《儿童的道德判断》(Children's moral judgments)于1932年出版,地点为日内瓦。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具有一种明显的“道德实在论”的特征,儿童往往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后果来判断责任的大小,从而造成儿童“道德实在论”来源于成人的约束。
《儿童的道德判断》是皮亚杰所写的唯一一本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著作,该书主要讲述儿童的知识和道德教育问题,对儿童的道德教育极富参考价值。《儿童的道德判断》不仅对20世纪80年代的皮亚杰学说在中国的普遍传播产生了重要意义,对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产生了影响,也对中国心理学学说的发展产生了理论价值。
全书分为四章。在第一章里,皮亚杰通过儿童的游戏规则说明儿童道德规则的形成。比如用打弹子的游戏规则说明道德判断的法则,从儿童的游戏实践和思想意识说明儿童道德判断的起源和发展。皮亚杰认为,幼童的道德规则是成人教予他的,属于他律的性质。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他律的道德规则便逐渐发展为自主的规则;在第二章里,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道德实在论”特征是儿童通常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后果来判断责任的大小,这种客观责任观念的形成源于成人对儿童施加的约束;在第三章里,皮亚杰通过对“公正”概念发展的研究,发现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大,其思维和相互之间协作的发展,逐渐从他律过渡到自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公正观念经历了一个从服从到平等,再从平等到公道的发展过程,造成该过程的因素是协作;在第四章里,皮亚杰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明了儿童的两种道德观,他指出最符合心理学理论的道德教育方法是集体活动和自治管理。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Science of Education and the 心理学 of the Child)于1935年出版。该书是皮亚杰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集中闸述皮亚杰基于实验研究的儿童认知发展和教育理论的著作。
全书共十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1935年以来的教育与教学,具体包括教育学的发展、儿童与青年心理学、教学方法、教育规划、教学计划、结构改革、教育的国际合作和师资培训工作等内容;第二部分论述教育新方法的心理学基础,包括新方法如何产生及教育原理与心理学的论据。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蕴藏丰富的教育思想,其核心观点是教育应当成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一门科学”。该书集中叙述“发生认识论”对于教育学的重要性,皮亚杰主张将这一发现和“活动的”教育方法相结合,并重建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皮亚杰认为,教育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工具。当前的教育科学进步缓慢、失败落后并蕴含危机。皮亚杰以其深的洞察力、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实证探索及揭示了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刻画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心理特点和机制,有力驳斥了传统教育无视或忽视儿童的错误。皮亚杰认为,教育使个人适应于周围的社会环境。新的教育方法与传统教育方法存在根本区别:传统的学校教育把学习强加在学生身上,使学习变成学生的负担。他们将儿童视为“小大人”,目的是把儿童塑造为未来的成人,视儿童的教育为“改造”;新的教育方法则依据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充分考虑儿童的特征、心理结构和认知发展规律,一切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不使学习变成学生的负担。此外,皮亚杰还论述了其他教学方法,如注入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程序法与机器教学法。其中,活动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主体性和自我发现,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关系,培养判断力、探索和发明创造精神。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动作则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该理论启示教育工作者组织各种活动,使儿童在活动中发展智力,成为知识海洋中的主动探索者。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特别强调儿童的主体性、主动性、活动性和建构性,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改革各级各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在研究改革教育的过程中,都将《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视为极富挑战性、启发性和有价值的参考书。威斯康星大学米尔沃基分校的副教授加里·T·穆尔(GaryT.Moore )认为,“通过亚瑟·安德森对于教学模式的评价,'教学模式不仅以个人经验为基础,也需要有关人类发展自发进程、认知过程本质及学习理论知识。'这个观点备受各方重视。因此,《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于1968年出版,是皮亚杰系统阐述结构主义思想的著作。《结构主义》主要检验各个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些主要的结构主义,并找出其普遍特点,再牵涉结构研究的其他内容。该书不仅提出了发生认识论的观点,还强调了发生和主体的建构在结构的形成与运演中的重要作用。
《结构主义》共七章。第一章讲述导言和问题的地位,包括定义、整体性、转换和自身调整性等内容;第二章讲述数学结构和逻辑结构,包括群的概念、母结构、逻辑结构和形式化的权宜性限度等内容;第三章讲述物理学结构和生物学结构,包括物理学的结构和因果关系及有机界的结构等内容;第四章讲述心理学的结构,包括心理学中结构主义的开端与“格式塔”理论、结构与智力的发生过程和结构与功能等内容;第五章为语言学的结构主义,包括共时性结构主义、转换结构主义、个体发生论和种系发生论之间的关系、语言结构的社会形成、天赋性质、或平衡作用及语言学结构与逻辑学结构等内容;第六章讲述结构在社会研究中的利用,包括整体性结构主义还是方法论结构主义问题及克劳德·李维-史陀的人类学结构主义等内容;第七章讲述结构主义和哲学,包括结构主义和辩证法及没有结构的结构主义等内容。
皮亚杰认为,结构主义具有三种特征,分别为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在《结构主义》中,皮亚杰全面探讨了结构主义是怎样认识客观世界中的结构,这个讨论涉及结构主义在数学、物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及社会科学中如何应用及其具体的哲学意义。皮亚杰详细了解了弗迪南·德·索绪尔、斯特劳斯和米歇尔·福柯等思想家的思想,他认为结构主义是一种人类理解世界的方法。结构主义只有通过各学科的相互协调和努力,才能存在和发展。
《结构主义》不仅概括了皮亚杰研究生物学、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及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思想方法,还提炼了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精华,对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结构主义,中国现代利奥六世、教育学家、教育哲学学科重要奠基人傅统先指出,皮亚杰的“适应”是一种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行为。
《发生认识论原理》
《发生认识论原理》(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于1970年出版。皮亚杰在该书中集中、系统地阐述了认识论的观点。皮亚杰认为,发生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是认识的成长问题,而研究认识的发生和发展是认识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发生认识论原理》共三章,第一章通过分析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来讨论认识的发展和形成;第二章根据原初的有机体条件,讨论认识的生物发生过程;第三章重新考虑古典的认识论问题。
皮亚杰以认识的历史、社会根源、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为根据,来解释认识(包括科学认识)。发生认识论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即用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认识,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认识起源于活动,活动又内化为可逆的运算活动,而活动和具体运算之间有一个表象思维和直观思维的过渡阶段。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平行的,思维结构越精细,就越需要更多的语言参加,高级形式的运算结构是用语言来表达的。思维并不是起源于语言,但智力越发展,语言的重要性就越大。儿童的最初概念是前概念和前关系,以后能发展为稳定地区别个体和类。运算的特征是归类和关系具有传递性和可逆性。成人思维中的逻辑结构和数学结构不仅起源于儿童行动的一般协调,也起源于儿童的归类、系列化和对应的行动。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是: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作用。其中,皮亚杰特别强调平衡的作用,他认为人的认识和人的道德情感都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主体通过自我调节不断地建构而成的。
《发生认识论原理》对人文-社会科学及全部科学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美国科学史家托玛斯·库恩就受到了发生认识论的影响,并因此创立科学革命的结构理论。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美国心理学会评价了皮亚杰的研究,“皮亚杰使用经验事实的手法研究了一些纯哲学问题,使发生认识论成为一门与所有人类科学都相关的科学。”
全部著作
重要论文
主要思想
哲学
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在接受亨利·柏格森的“进化论哲学”之后,确定并探索了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认识论研究方向,他创立了影响广泛的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对发生认识论的定义是一门关于知识的成长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皮亚杰认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问题在于对新的知识结构是如何建构所作出的解释,而其中心问题在于探讨这些结构的构造机制。由于皮亚杰本人的多学科背景,发生认识论也在其理论来源及内容上表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点。在哲学方面,皮亚杰继承了康德哲学的传统,他超越了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的对立。皮亚杰的研究工作是对伊曼努尔·康德哲学所有问题的再次检验,他将康德的问题放置在发展的背景中,对“关于知识获得的最基本条件问题”进行探索和解答,构成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在心理学方面,皮亚杰曾学习精神分析术及临床精神病学,他花费了50年时间来不断观察儿童的行为。皮亚杰进行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试图通过儿童心理学研究这样一种实证的手段,借助逻辑的语言表达,对认识论问题“人的认识是如何发生、发展的”进行讨论。发生认识论分为结构理论、建构理论和智力理论三个部分。
结构理论
结构是由许多不同种类的转换规律所组成的整体,其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我调节性的特点。在整体性的结构中,所有元素都受到整体性法则的约束;结构的转换性证明结构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整体,它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双重转换;自我调节是指结构转换发生在结构内部,它使结构具备了守恒性和封闭性的特点。自我调节存在两种形式,分别为在原有结构中的自我调节和在新结构的建构过程中的自我调节。结构分为物资性结构和功能性结构,皮亚杰的结构指的是功能性结构。心理学功能的概念,一是机能的连续和守恒,二是各器官间的相互作用,三是机体的组成元素因建构作用而不断被更新。皮亚杰成功运用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方法,形成了“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和自我调节”等五种认知过程,认知结构和功能之间互为前提、互相依赖及促进。
建构理论
建构主义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指结构不断改变和更新的进化过程,即结构(图式)建造,也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儿童的智力发展就是一个主体自我建构(认知图式进化)的过程。建构包含两层含义:认知建构即图式的建造,不仅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发明,其中包含创造的意味。认知建构是一个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动作或行为),不仅是发生的起点,也是发展的基础。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就是主体的建构过程,以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动作和活动作为认知起点。动作是知识产生的物理经验,即由主体的个别动作所产生的有关客体位置、运动和性质的经验,是从主体的个别动作中获得,是关于客体本身的经验和固有特性的反映。动作也是逻辑数理经验形成的基础,引起逻辑数理经验的是一系列动作和有意识地协调反思动作的过程。同时,皮亚杰总结出自我调节的三个特点,首先是为遗传性得以传递的前提条件。相比于遗传性的传递,自我调节更加普遍。自我调节最终可造成高级水平之必然性的出现。主体凭借这两种机制,不仅能不断提高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可以促进新结构经常处于建构的过程中。
智力理论
皮亚杰认为智力即适应,智慧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适应。机体不仅要在生理上适应环境,更要在心理和认知水平上适应环境。认识是幼儿与环境间慢慢形成的一种联系,主体在认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重建与客体相适应的认知结构。生物的适应是为了生存,智力的适应是认识事物的必要前提。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四个,分别为个体的生理成熟、个体的动作经验、生活的社会经验和自我的平衡因素。其中,平衡因素最关键,它是认知的构造过程。皮亚杰从智力因素的阐述中得出“顺应可能适合儿童的活动,才能促进智慧发展”。适应是一种双向关系,即客体作用于主体,主体也作用于客体。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包含着“动作内化”和“格式外化”的两级转化,而智慧则表现为一种双向建构的综合。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则是一种内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
图式概念
图式(Scheme,Schma)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在发展水平上,皮亚杰将图式分为初始图式、初级图式和高级图式等。初始图式指遗传性的图式或反射图式;初级图式指感知一运动图式和习惯等;高级图式指运算图式、智力图式和思维结构等。
关于图式如何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问题,皮亚杰认为,“从行为引起一种自驱力,从模式化开始,图式就诞生了。”随着图式的不断增加和复杂化,图式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后发展起多种图式的协同活动,表现为人的心理水平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图式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与发展,这是皮亚杰的图式发生和发展观。
图式在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主要由图式的作用决定:第一,图式是主体反应刺激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图式是主体认识事物的形式和智力手段;第三,图式是对动作经验的保持。
心理学
认知发展理论
建构主义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起源于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种心理建构过程。认知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图式是活动的组织和结构,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人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主要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如抓握反射、吸吮反射等。为了适应周围的世界,个体逐渐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形成一系列的图式,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和外界环境的平衡。皮亚杰正是以这两个过程来阐释主体认知结构与环境刺激的关系: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刺激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新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就是同化。同化是图式量的变化,表现为认知发展的一种暂时平衡;当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外界环境中的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必须随着新刺激的影响而改变,就是顺应。顺应是图式质的变化,是图式的重建和调整,表现为认知发展的一种新平衡。
认知发展的阶段性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呈现阶段性的规律,其主要表现为四个特点:第一,儿童的心理发展可分为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阶段;第二,这些连续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恒定不变的;第三,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前一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阶段结构的基础,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第四,各个发展阶段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皮亚杰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Perceptual-motor phases)
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至2岁左右)。感知运动阶段被认为是智力的萌芽阶段,该阶段的婴儿没有表象和运算智慧,他们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探索周围世界,形成动作图式的认知结构,并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分成六个子阶段,即反射练习时期(0月至1月)、习惯动作时期(1月至4月或5个月)、有目的运作逐步形成时期(4月或5月至9个月)、手段与目的分化协调时期(9月至11月或12个月)、感知运动智力时期(11月或12月至18月)和智力的综合时期(18月至2岁)。
前运算阶段(Pre-computation stage)
前运算阶段(2岁至7岁)。该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有了质的飞跃。儿童的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成表象或形象模式,并在日益丰富语言的帮助下,从感知运动性行为过渡到了概念化的活动。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可逆性。儿童能够借助表象进行思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绘画、游戏等活动,但仍然无法完成抽象的问题,也不具备概念的守恒性。皮亚杰将前运算阶段分为两个水平:2岁至4岁为第一水平,5岁至7岁为第二水平。在第一水平上,儿童开始获得前概念;在第二水平上,儿童开始解除自我中心论,能够意识到两个具有关联属性的客体的变化是相互依存的,但他们的判断仍然受到直觉的自动调节。比如,把水从一个玻璃杯倒入另外一个形状不同的玻璃杯中,该水平的儿童会认为水的多少有了变化。
具体运算阶段(Specific calculation phases)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岁至12岁)。该阶段的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并具备守恒性和可逆性。但是儿童在纯语言叙述的情况下,他们的推理仍然很困难,其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皮亚杰将具体运算阶段分为两个水平:第一个水平的基本特点是儿童形成可闭合系统或“结构”,活动可以通过一种传递和可逆的方式组合起来;第二个水平的儿童具备力和方向的概念。
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 stage)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至15岁)。该阶段的儿童有能力假设地处理客体。他们不仅使“关系”和“类”从直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完全分开,从而使关系和分类的运算发展成一个组合系统。这个能力导致了命题逻辑的产生,即他们能够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及命题逻辑思维,命题组合系统反映了命题逻辑的整体特征。皮亚杰认为,形式运算阶段除了命题运算的组合系统之外,还会出现另一种认知结构一NRC转换群,它是皮亚杰用来说明思维机制及其可逆性的工具。儿童能够对“运算进行运算”,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结构系统。该阶段的运算使个别结构达到综合性水平,这是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也是智慧发展的最高阶段。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为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平衡过程。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自然及社会影响的重要性将随之增加。物理环境是指个体通过动作获得了对物理环境中物体的经验,主要包括物理经验和逻辑数学经验。物理经验包括物体的颜色、重量和速度等,它是对客体的属性进行抽象、提炼的结果。逻辑数学经验则是因主体作用于外界环境而引起动作所获得的经验,是对操作客体动作思考的结果。比如,六、七岁的儿童发现鹅卵石计数和其排列、距离及计数的先后顺序无关,这就是一种逻辑数学经验;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等因素。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儿童主动的同化作用主要以儿童是否具有适当的运算结构作为前提。如果儿童在学校环境中缺乏主动的同化作用,那么外在的教育将是无效的;平衡过程是指儿童心理的成长向着更加复杂和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它是儿童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连接和整合其他三个因素的核心。在平衡过程中,主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发挥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它存在于有机体的各个功能水平上,主要包括三种方式:同化和顺应的调节、主体结构中各亚系统的调节、部分经验与总体经验的调节。
独特心理学研究方法
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哲学方法论通过一般科学方法原则运用于研究实践的具体表现。皮亚杰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是其独特的“临床法”。“临床法”从最初的口头交谈阶段发展到以口头交谈为主、实物操作为辅的阶段,再发展为以实物操作为主、口头交谈为辅的阶段。
实验法
研究者通过各种各样的物理和化学小实验,来研究儿童的思维或智力发展。这些小实验已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家不断钻研的优秀项目,被誉为“皮亚杰作业”,比如“液体守恒”、“空间守恒”、“三座山”和“投影实验”等项目。
谈话法
谈话法分为三类,第一为纯语言;第二为半言语半实际;第三是通过实验的具体操作来询问儿童每个现象的原理。这些谈话法独特又自由活泼,实验者可以通过儿童回答的具体特点自由提问或迅速追问;实验者不能打乱儿童的思路,不能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儿童;实验者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探索问题背后的实质等。
观察法
皮亚杰从结构主义方法论出发,强调从整体来研究儿童,此方法被西方称为自然主义观察的典型。皮亚杰十分重视实验的自然性质,他经常在家庭、学校或游戏场所等地观察儿童的活动;他还强调研究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数理逻辑分析法
皮亚杰把数理逻辑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并使数理逻辑成为分析儿童智力水平的高效工具,被称为具体研究技术上的创举。皮亚杰把逻辑称作思维的一面镜子,他尝试用数理逻辑语言来描述儿童活动的结构,以比较儿童与青少年在思维水平方面的差异。比如,皮亚杰用16个二元命题和I.N.R.C(同一、否定、互反和相关)四变换群来表达青少年形式运算(思维)的模式。
社会职位
成就与影响
学术影响
哲学贡献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哲学上的贡献是发生认识论填补了传统认识论的空白。传统认识论是不完全的,它只关注认识的结果,不关注认识的发生过程;只研究成人的认识,不研究儿童的认识;只关注认识的高级过程,而忽视认识的初始起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不仅系统地探究了人类认识的起源、发生和发展机制,而且确立了研究认识论的新方向,即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超越了传统的认识反映论。他指出,认识产生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该观点揭示了主客体之间互动整合性和认识发生的辩证运动规律,使认识论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中的经验论和理性主义进行了合理的扬弃。一方面,皮亚杰肯定经验论,承认认识的后天获得是合理的,但反对它否认主体在认识中的能动作用而陷人机械反映论:另一方面,皮亚杰肯定唯理论,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和认知结构的思想,但反对它的先验论和天赋论倾向,并指出所有范畴和认知结构都是后天动作的产物。
心理学贡献
皮亚杰以结构和功能作为分析单元来研究认识的发生和发展,其首创了认知研究,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成为广义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皮亚杰对道德发展理论产生了影响,这得益于劳伦斯·科尔伯格及其体系的三个水平(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水平),也称为六个阶段。乔治·赫伯特·米德科、约翰·杜威及詹姆斯·鲍德温等思想家为推动该体系提供了帮助。
受皮亚杰思想的影响,一些思想家探索到了自己的理论与观点:埃尔金德发现了皮亚杰认知阶段与儿童对于各个宗教团体的辨识之间的关系;罗纳德·戈尔德曼通过研究儿童对于宗教教义的看法,而得出儿童在13岁以后才能学懂宗教,建议不让幼童接触宗教的结论;弗里茨·奥泽和保罗·哥芒德先后建立阶段理论,该理论与皮亚杰观点一致,以对两难故事所作决定的说明为基础,即雅威的概念由绝对发展为内在,此概念尊重了宗教的自主性。后来,盖伊·斯旺森也使用了内在论的概念,致使皮亚杰的宗教著述影响了美国社会;詹姆斯·福勒基于皮亚杰、埃里克森和劳伦斯·科尔伯格的理论,提出假设柯尔伯格的六个阶段后的发展将产生普遍性、包容性和忠诚性的信念;海因茨·史特莱博为了超越皮亚杰传统的一维属性,为该理论添加了“生命期”的方法。该方法拓展了皮亚杰理论的四个阶段,并调查了人们晚年的发展;在皮亚杰的情感理论中,莱伯发现了一个能修正一些问题的精神分析概念(自恋或转移)的工具。除外,一些学者为了辨别皮亚杰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共同特点而尝试做一些事情,最终发现精神分析假设与发生认知假设存在理论上的高度一致性。
教育学贡献
在教育学领域,皮亚杰是被引用最多的学者之一,他的主要贡献和影响表现在:当皮亚杰的心理学被应用到教育学的第一阶段时,其阶段性理论便被人们用来诊断学习能力。由于皮亚杰点明了人作为主体管理自身及其环境的创造性活动,致使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受到了教育家们的广泛关注。
在学校里,皮亚杰对学前教育影响最大,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曾为培养小组的排序或分类等运算能力提供了200条建议;另外,皮亚杰的学说对“现代数学”和科学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现代数学”方面,从1960年开始,运算原则变成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学法;在科学教育方面,由于皮亚杰的理论原则被应用于科学学科领域,导致英国教学大纲“科学5-13”、“澳大利亚科学教育课程”及美国的“科学课程改进学习”的出现为了帮助儿童心理学及其研究打下基础,皮亚杰曾建议学校教育赋予教师更多的主动权和自由。
儿童发展观
在儿童发展问题上,皮亚杰不仅揭示了儿童主体协调机制在连接刺激与反应中的作用,而且突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及作用。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产生的基础是儿童健全的神经系统,但这种遗传素质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重要性会随着儿童生理成熟的提高而降低。
环境因素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只有在儿童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才会出现。只有当儿童把环境因素作为自己的反应对象,并借此来构造自己的认识结构和反应方式时,环境因素才能对儿童发展产生意义。在遗传、环境和儿童主体的活动中,只有儿童的活动是其发展的真正因素。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建构过程,在该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只是必要条件。皮亚杰十分重视儿童自动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清楚地阐释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儿童活动的关系,及其各自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皮亚杰的研究成果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上的贡献是系统地探讨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要素,即生物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其中,平衡过程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是整合其他三个因素的核心。皮亚杰还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并指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有连续性、交叉性和顺序性等特点。皮亚杰运用独创的临床谈话法来探究儿童的心理发展机制,他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一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所获荣誉
人物关系
家庭关系
老师
重要学生
批评争论
关于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的批评
关于皮亚杰理论低估了儿童的能力
皮亚杰认为,儿童最早的运算守恒(物体)直到7~8岁才会出现,其形式运算能力要到11~12岁才会出现。
对此,一些心理学家认为,皮亚杰估错了儿童的运算能力。经研究,五六岁及以下的儿童已经具有传递推理、数量推理、因果推理、守恒、类包括和距离、时间空间表征及许多具体运算思维的特征;英格里斯表示五六岁儿童已有演绎能力或形式思维能力;吉尔门和贝纳井则怀疑前运算思维的存在,并提出“前运算思维真的是前运算吗?"的问题。
关于皮亚杰理论的儿童年龄标准未获资料证实
皮亚杰学派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其特定的年龄限制相关。前运算阶段的前运算、中间和运算阶段分别与5~6岁、6~7岁和7~8岁的儿童相关联,形式运算阶段则在青少年时期才会出现。
对此,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时间顺序与运算水平之间的关系是皮亚杰学派理论的一个最重要也最容易理解的假设;恩妮斯认为,如果人们能够证明小学儿童具有形式思维和命题逻辑,那么皮亚杰的理论将存在严重缺陷,皮亚杰关于11~12岁或更小儿童不能进行命题逻辑的结论经不起检验。其实,小学儿童已有解决条件推理问题的能力;唐纳德森认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在年龄限制方面,皮亚杰是错误的。
关于皮亚杰理论描述的儿童发展特征是消极的
皮亚杰的早期著作把学前儿童的思维特征定义为前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皮亚杰强调儿童的思维特征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后来,皮亚杰接受了认知结构从个体行动的自我调节中产生的观念,并采用前运算思维的概念替代前逻辑和自我中心的思维概念,但皮亚杰依旧认为前运算思维的儿童没有系列、类包括和守恒的能力。
对此,批评者认为皮亚杰在消极地描述发展,尤其是学前儿童被皮亚杰看作为没有逻辑或没有能力的人。皮亚杰对发展概念毫无新意的描述和讨论,是皮亚杰理论的严重缺陷之一;弗莱维尔等人认为,阶段的特征就是从不能到开始能的转变。
人物评价
皮亚杰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和儿童教育家,他是儿童心理学和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他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他的理论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大影响。(《早期教育概论》作者马思延评)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应形式,具有动力性的特点。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心理学家的故事》主编何晓波、梁胜评)
皮亚杰的理论对发展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一门独立学科的创建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为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被公认为建构主义的创始人,建构主义提出个人通过思想和观点之间的联系来积极发展对世界的理解。(《kidadl》副编辑斯里·贾钱达评)
皮亚杰的作品享誉全球,至今仍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认识论、经济学和法律等领域的灵感来源,这在让·皮亚杰档案馆的年度目录中可见一斑。皮亚杰在世界各地获得了无数奖项和荣誉学位。(让·皮亚杰协会评)
皮亚杰以优秀的方法论清晰地引进了发生学的结构概念,以实证的方式将它运用于具体的研究之中,其重要性是怎样评价都不会过高的。(法国学者吕西安·戈德曼评)
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人类精神所必要的发展规则,他的成果在于发现了奠基性的人类思维活动的逻辑性运行规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评)
如同其他许多伟大的发现一样,皮亚杰的思想似乎是不言而喻的。这在卢梭的话里已经得到反映。对此,皮亚杰本人曾引证道,儿童不是成人的雏形,而且儿童的心理从一定程度上说也不是成人的心理。而且,在这一事实后面,还存在着另外一 种简单的思想,那便是进化的思想,这种思想使皮亚杰的所有研究更显精彩。 (苏联心理学家利维·维谷斯基评)
皮亚杰在儿童心理的微观研究领域内几乎重夏了卡尔·马克思、恩洛斯上世纪在人类历史的宏观须域中的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泽厚评)
名言
发生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是认识的成长问题,而研究认识的发生和发展是认识论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发生认识论的第一个特点是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第二个特点是“它的跨专业性质”。
在儿童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贡献上,有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分别为智力或认知的性质;经验在形成观念中的作用以及成人与儿童间社会的或语言的沟通机制。
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种明显的“道德实在论”的特征,儿童往往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后果来判断责任的大小,造成儿童“道德实在论”的主要原因是成人的约束。
构成主义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是一个研究领域里要找出能够不向外面寻求解释说明的规律,能够建立起自己说明自己的结构来;第二是实际找出来的结构要能够形式化,作为公式而作演绎法的应用。结构有三个要素:整体性、具有转换规律或法则及自身调整性。所以,结构就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
后世纪念
让·皮亚杰档案馆
1974年,在皮亚杰去世前六年,贝贝尔·英海尔德(Bärbel Inhelder)为皮亚杰创建了研究和文献中心让·皮亚杰档案馆。让·皮亚杰档案馆是一个私人基金会,用于保存和传播皮亚杰的出版物和大量文献。该基金会与日内瓦大学的心理学及教育科学学院合作,举行纪念皮亚杰的相关活动。皮亚杰的家人向档案馆捐赠了皮亚杰在日内瓦家中办公室的藏品,该档案馆中还收藏了让·皮亚杰的大部分手稿。
皮亚杰研究中心
2023年4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皮亚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研讨会在普陀校区举行。时任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赵国祥教授、前任理事长李红教授、候任理事长苏彦捷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历任理事长沈模卫教授、游旭群教授、周晓林教授,华东师大终身教授李其维,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60余家单位的知名心理学专家学者出席了该会议。开幕式由皮亚杰研究中心主任庞维国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上,梅兵对皮亚杰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前来参会的心理学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梅兵回顾了皮亚杰研究在华东师大的发展历程,他对华东师大皮亚杰研究中心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参考资料
About Jean Piaget.JPS.2023-12-08
结构主义.豆瓣读书.2024-01-09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taylorfrancis.2023-12-23
4.14: Children’ s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opentextbooks.2023-12-23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Physical Causality.taylorfrancis.2023-12-23
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taylorfrancis.2023-12-23
Science of educat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豆瓣读书.2023-12-23
APA PsycNet.psycnet.2023-12-23
APA PsycNet.psycnet.2023-12-23
The Child's Construction of Quantities.cambridge.2023-12-23
Child's Conception of Number.taylorfrancis.2023-12-24
Child's Conception of Movement and Speed.taylorfrancis.2023-12-24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ime.taylorfrancis.2023-12-24
JeanPiagetandtheChild’sSpontaneousGeometry.mpiwgberlin.2023-12-24
APA PsycNet.APA PsycNet.2023-12-24
The Growth of Logical Thinking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semanticscholar.2023-12-24
The construction of number concepts.sciencedirect.2023-12-24
Piaget’ s Theory and Stage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simplypsychology.2023-12-24
The Mechanisms of Perception.taylorfrancis.2023-12-24
Mathematical Epistemology and Psychology.springer.2023-12-24
Six Psychological Studies by Jean Piaget.semanticscholar.2023-12-24
Structuralism (Psychology Revivals).taylorfrancis.2023-12-24
Genetic Epistemology (Jean Piaget).instructionaldesign.2023-12-24
APA PsycNet.APA PsycNet.2023-12-24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taylorfrancis.2023-12-24
Main Trends i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JEAN PIAGET.semanticscholar.2023-12-24
Exploringcausalrelationshipsqualitatively:Anempiricalillustrationofhowcausalrelationshipsbecomevisibleacrossepisodesandcontexts.springer.2023-12-24
The Grasp of Consciousness (Psychology Revivals).taylorfrancis.2023-12-24
Success and Understanding.taylorfrancis.2023-12-24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upress.2023-12-24
Psychogenesis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columbia.2023-12-24
The affective unconscious and the cognitive unconscious.philpapers.2023-12-23
6.1: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 Theory of Jean Piaget.socialsci.2023-12-24
71 Jean Piaget Facts: Education, Contribution, Theory And More./kidadl.2023-12-24
Theorie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From Piaget to today.sciencedirect.2023-12-24
全国首个皮亚杰研究中心在华东师大正式揭牌.华东师范大学.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