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
小篆,亦称“秦篆”,是秦朝时创制的统一的汉字书写形式。其具有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笔势瘦劲俊逸、体态典雅宽舒等特点。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状况混乱,秦始后秦灭六国之战后,命李斯在在秦国原有的文字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整理出一种规范齐整的官方文字“小篆”,并撰写范本作为学童识字、学书的教材发布天下,并在刻石、权量诏铭、虎符上得到运用。秦王朝灭亡后,由于小篆的书写不方便,加上汉朝对隶书的重视,因此小篆逐渐被隶书所取代。到了唐朝,小篆出现了短暂的复苏,随后小篆一直呈衰落状态。到了清朝中期,小篆得到复兴,并在清朝晚期和中华民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众多小篆书写名家和作品。小篆的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如秦朝李斯、唐代李阳冰、清代邓石如,代表作品有《泰山石刻》《琅石刻》《般若台铭》《三坟记》《白氏草堂记》等。在近现代,小篆作为篆刻和纯书法艺术,推陈出新,在笔墨语言、线条质感、章法形式、风格面貌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新的发展。
小篆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通过字形和笔画规范化,使汉字摆脱了象形的束缚。小篆简化了大篆的笔画或部件,顺应了当时文字简化的趋势。小篆的出现为之后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隶书、楷书等正体的发展定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篆独特的书体美,受到了历代书家推崇和沿用,使之在后世的书法、印章、书画的边款上都有应用,并且小篆也被运用到篆刻中。同时小篆作品也得到了相应保护,“小篆体十二字砖”、《峄山刻石》被博物馆收藏,用小篆篆写的唐朝碧落碑被列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历史沿革
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长期的割据混战,社会动荡,六国文字形态各异,缺乏统一的规范。流行于秦国的通行字体是部分与六国古文的字体构造相同的史籀文(即籀文),又叫大篆,笔画繁多,代表作是石鼓文。秦秦灭六国之战后,为方便政令的推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实行“书同文”政策,秦始皇让宰相李斯等人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李斯等人通过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统一固定各种偏旁的形体,固定偏旁在字中的位置等方式,整理出一种规范齐整的官方文字,称其为“秦篆“,又称“小篆”。《说文解字序》记载: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即小篆是由李斯等人对前期字体经过整理后的秦国文字的称呼。字体主要特点是:符号性增强,笔画比大篆简化,线条柔美、圆转略带弧形,形体呈竖长方形,结构整齐、匀称,偏旁写法、位置趋于定型。
推行
李斯等人拟定出规范的小篆字形后,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李斯亲自撰写了《仓颉篇》一书,并由赵高撰写了《爰历篇》、胡毋敬撰写了《博学篇》,作为学童识字、学书的规范课本发布天下,统称为“秦三仓”,成为当时全国通行的启蒙识字书。到了汉初闾里书师把三本教材合成一篇,总称为《仓颉篇》(又称《三仓》)。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来。
秦始皇在多次的东行巡视过程中,刻石为记。据史书记载,秦朝先后共刻了七块石碑,即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芝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和会稽刻石。其中东观刻石、芝刻石和碣石刻石早已损毁,无迹可寻,山刻石、会稽刻石原石也早毁灭,仅有摹刻的拓本传世。《峄山刻石》是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登峄山(今山东峄县境)而立,是第一个刻石。立这些刻石除了给秦始皇歌功颂德外,也有规范小篆字形的作用,是官方定义的标准小篆。
秦始皇颁布的全国统一的度量制度“诏书”以刻拓或浇铸于秤锤和计量工具上,或做成一片薄的“诏版”,颁发到全国各地,上面的铭文均采用小篆字体。同时秦国虎符上的文字也是采用的小篆字体。
虽然秦朝推行小篆的普及,但在《国学通识》一书中认为,记录时间跨越整个秦王朝的官方档案——里耶秦简是秦代县级官署档案,并没有用标准的小篆书写,说明朝廷推广小篆的实际效果极其有限,小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流行于秦朝。
变异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的应用与推广失去政权的凭依,加之小篆规范整肃,字形复杂,不利于书写,小篆作为通用文字的时间很短。西汉初期,朝廷把隶书规定为学童应试的一个内容,成绩好的可以当官。当时的“史书令史”就是由擅长隶书的人担任的一种官职。西汉末年(约25年),小篆开始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之后,小篆只是作为一种带有美术字倾向的装饰文字。在碑额、印信、印玺、瓦当、钱币和度量衡器等庄重、显要的地方出现,极少在实用场合出现。由于其字体优美,又因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小篆长期应用于印章刻制领域,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另外如袁安碑、袁敞碑、嵩山少室石阙等碑刻都喜欢使用小篆。但这些字体相比较秦朝的小篆,用笔变圆为方,形体上也有变化。
到了三国时期小篆已不再广泛使用,当时通行使用的是隶书及章草、行草书,擅长小篆的书家传说只有蔡邕、皇象、苏建等少数几人,水平也难与秦汉小篆相比,作品《禅国山碑》和《正始三体石经》是秦汉遗风。皇象所书的《天发神谶碑》开创了后世所称的“倒韭篆”体,也称“悬针篆”体,对后世小篆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复古
到了唐朝,小篆出现了短暂的复苏,李阳冰开创了“铁线篆”,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到宋朝,发展出九叠篆,使用叠笔的手法对文字进行抽象化改造,笔画密度统一,粗细一致,字形规整饱满,内部变化丰富,塑造了一种严肃、统一和秩序化的视觉风格,主要为官方使用,称为“国朝官印”。
衰落
五代十国到宋朝之间,小篆书家基本死守李阳冰法度,没有创新。到了元朝和明朝,小篆更加衰落,水平不高而且书写中的篆法也存在不少谬误。
中兴
清朝初期的小篆,基本上都以李阳冰的字体为标准,没有创新。到了清代中期以后,小篆得到了复兴。这个时期,楷书、行书、草书在艺术水准上达到了巅峰,很难有新的突破,而小篆则成为了突破口。大量出土的古器物和金石学的书作,以及众多学者的努力,推动了小篆的中兴,使小篆得到了开拓和创新,并产生了一大批小篆名书家。其中最杰出的是邓石如,邓石如的小篆体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并收有吴熙载、邓传密等传人。
到了清朝晚期和中华民国,小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风格多样,小篆名家颇多。有邓石如派的杨沂孙、徐三庚、赵之谦,有取意《石鼓文》却风格各异的吴昌硕、王福庵,以及吴大澂等。
发展
近现代,小篆基本只应用于篆刻和纯书法艺术,沿袭继承清代的书风,推陈出新,在笔墨语言、线条质感、章法形式、风格面貌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打破传统篆书结体匀称婉转而出现的率意书写,为求各种特殊效果而利用笔尖、笔肚、笔根等各部位书写等等,强化对黑色层次变化的追求,形成千变万化的用墨效果的,取法前人所未见的金石范本,采用杂、融会贯通的方式,将多种风格的篆书融为一体,在书写材料、装裱形式、章法布局等方面进行创新等。
艺术特点
笔画
小篆的基本笔画比较少,只有横、竖、弧、圈几种,笔画较细,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小篆注重曲线审美,这也成为它在实际推广中仍然存在难以辨认的缺点。
笔法
书写小篆时执笔位置略高一点,以便于灵活地捻管转笔书写连绵不断的长笔画。小篆运笔讲究藏头护尾、笔笔中锋,通常是逆锋起笔,提转运行,笔尖在点画中行,回锋收笔。在用笔上变迟重收敛、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化,讲究上密下疏、婉通圆转。清代一些书家写小篆使用的是长锋羊毫,这种笔含墨多,笔力厚重,所以收笔时多不回锋,而是采取驻收或顺势提收的笔法,流畅舒展,不会出现尖、叉、偏、枯、抖颤之笔和锯齿状,也不会出现垂露式的圆头收笔。这也是清代小篆书家在改变笔法方面的贡献。
笔顺
小篆属于古文字,其笔画结构有自身的特点,并且有些字带有象形意趣,因此其笔顺与其他书体不尽相同。中国的汉字都是专为方便人的右手书写而创造的,因此小篆的笔顺原则上还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只是篆书因多弧圈之笔,有的字比楷书增加或减少了笔画,所以书写时应以书写效果为准,按照其特有的结字特点和规律安排笔顺。有对称笔画的字,在书写时须先写中间的部分;有外框的字,须先封口后,再书写框内的部分。如今篆书已非实用字体,更偏重艺术性,所以应以书写效果为准,笔顺上不必拘泥于所谓“倒
笔字”。
结字
小篆字体,字的长短大小基本一致,一般为长方形,亦有正方形、扁方形,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字的结体是均匀、对称的。小篆中有许多字的主体部分笔画集中在上部,占全字长三分之二,下部则是垂脚,垂脚可长可短,用以与左右相邻的字求得齐平。一般来说,这类结构的字上部比较紧凑,下部比较舒展。另有一些字恰好相反,它们的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则可以伸缩,易与左右相邻的字求得平齐。这个可以灵活伸缩的部分,给小篆的布局排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容易呈现既疏放流畅,又严谨整齐的效果。
章法
小篆的章法平正划一,干正匀齐,排列方正,横竖成行。小篆章法按时期不同可分两种: 一种是唐以前的模式,与楷书章法近似,字体平正,排列整齐,行距与字距一致;第二种是清代邓石如以后的布局,即上下字距加宽,左右行距不变,给人以整齐美,此种章法沿用至今,受到众多小篆书写者的喜欢并使用。
写字数较多的小篆作品最好折格、打格或衬格,如果没有格线限制,很难做到绝对横竖成行。小篆一般为长方形,书写者可根据喜好及追求的风格流派,选定长宽的比例,一般为三比二,上下之间的距离稍宽一些,可折成双格,也可以单线。
工具
先秦及秦代
从考古中发现,先秦及秦朝的文房用品用具已初具规模,书写工具有战国笔、秦笔,为刮治竹片和刊削误字的削,石研及研墨石,有墨、漆、红色颜料等书写颜料。常用的书写材料有竹木简、玉石薄片、帛缯之类的丝织品。在秦代,小篆的推行是用刻石和诏版,把小篆文字铸凿在金属上,如度量衡器、兵器、符印、货币、诏版等,此外还有铸凿在瓦当上,或者刻在石碑上。小篆的书写工具是“”毛笔+简帛“。而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刘正宇教授认为,所有传世先秦文字的书写工具都是硬笔。
汉代
受传统的影响,汉代仍有在铜器上铸或凿刻铭文的习惯,多数集中在权量、钟鼎、鉴镜、洗及钱布上,比较著名的有“汉莽嘉量”和“上林铜鉴”等。汉代小篆主要是刻在石碑上,如张迁碑、鲜于璜碑、韩仁铭碑等碑额;也有撰写于红色丝织品上的,如张掖都尉信,另外汉代流传下来数量巨大的砖文、瓦当文及汉印文字,即把小篆铸范或刻制在砖、瓦当和印石上。
汉代之后
篆书在汉代已非主流使用字体,只是在官方或特定的范围内,如刻石、碑额及瓦当、印信、货布上使用,后世更多的则是用于印章制作。
小篆书写在纸、笔、墨的选择,则有不同的说法:
《清·吴让之篆书四帖》提出:小篆书写在毛笔的选择上,用笔锋稍长且尖一点的羊毫笔或兼毫笔,利于表现线条的圆润质感,有以柔克刚之效,同时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笔力。在选择毛笔硬度方面则没有定论,但必须保证选用笔锋较尖的中长锋笔。
《中国书法概述》中提出:小篆字转折的笔法很多,欲转折处圆润,必须使用纯粹上等长锋的羊毫笔,紫毫性质太硬,于篆书的运笔和画圆不合用,勉强写出,实多强项枯涩之弊。篆书用纸要粗糙的,可以着力,柔笔写强纸,以柔克刚之意,合乎王羲之“强者弱之,弱者强之”的用笔妙诀。
《婉转流美 篆书学习与鉴赏》中提出:小篆多用柔软的羊毫,利于表现圆转流畅的线条。同时因小篆的线条较为凝练,生宣易化水,不利于表现凝练,所以小篆用纸,多取半生半熟之宣。在用墨方面,小篆黑色需统一,不可过干,也不可过湿。
流派
秦代小篆
秦代小篆书写规范,字体呈比例约为3:2的长方形,偏旁部首都有一定的写法,粗细一致的“玉箸”笔画进一步完善,落笔、运笔、起笔完全不露笔锋,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横平竖直,笔画间的空间匀称,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平衡对称,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世称“玉著篆”。
权量诏铭上的小篆字体与秦刻石上的小篆字体相比,显得更随意、自如、洒脱,展现出生动的活力。
汉代小篆
汉代小篆和秦朝小篆相比,用笔变圆为方,形体也不似秦篆规范统一。其中有呈方形、甚至扁方的汉碑篆额;有比秦篆形体瘦长,上密下疏,用笔方折,笔画细硬的量器铭文(如新莽嘉量)。汉代的篆刻很兴盛,从而产生了一种专供入印的篆体——摹印篆(也称缪篆)。唐朝颜师古在对《汉书·艺文志》注疏时,将缪篆释为:“其文屈曲缠绕,所以摹印也。”清代段玉裁在解释缪篆时说:“规度印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缪,读如绸缪之缪。”清代袁枚在《缪篆分韵·序》中说:“秦厘八体,五曰摹印:汉定六书,五曰缪篆。缪篆即摹印所用也。文言文二篆,繁简不同,而结构皆圆,以篆刻印,宜循印体,则变圆而方,分朱布白,屈曲密填,有绸缪之象焉。”即汉代篆书在字形和笔法上更富于变化,趋于方圆结合,在飘逸圆融中尽显端庄方正,用笔浑厚古茂。代表作有《袁安碑》《少室石阙铭》《新莽嘉量》等。这些作品的字体不如秦小篆那么修长,结构宽博舒展,遒美浑厚,体态遒劲流畅。在笔法上笔力稳健凝重,线条纤细婉转。。由于篆书在汉代已非主流使用字体,只是在官方或特定的范围内,如早期刻石、隶书碑文的碑额及瓦当、印信、货布上使用,因此,其数量、规模远不如主流通用的汉隶丰富。
唐代小篆
唐代小篆结字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有,不完全统一规范,用笔纤细刚劲。代表人物李阳冰,代表作品《般若台铭》《城隍庙记》《栖先记》《三坟记》等。
元代小篆
元代赵孟頫的《帝师胆巴碑》碑额,它起收笔并没有完全按照前人的藏头护尾,起笔有方有圆,笔画末端时而微露锋;字形更加修长,取纵势结体的字形较多,同时明显地增加了曲线的使用。整体虽略显宽博,但流露出一种端庄典雅的书卷气。同时期的吾丘衍被推为玉著篆高手,笔画线条圆如玉筋。据说他通过烧秃笔毫的手段来使篆书不露锋芒,存世的篆书墨迹《张好好诗卷》篆书题跋藏于故宫博物院。同时代还有泰不华,篆书起笔多为方折,收笔却又露锋出尖,线条形状如倒韭叶;周伯琦用笔方圆兼用。
清代小篆
清代小篆,风格流派多样。清代初期,能写小篆者众多,如王澍、坫、陈潮、桂馥、洪亮吉、孙星衍等,但大都宗法李阳冰,多写“铁线”“玉著”,字体比较呆板拘谨,笔墨情趣也较差,少有新创。
清代中期以后,堪称篆书中兴之世。此时碑学大盛,篆隶大兴,篆书家辈出。他们精研小学,广搜金石文字,摆脱李阳冰的束博,力追秦汉,开创篆书新风。以邓石如及其传人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等为代表,其小篆特点是字体狭长,结体严谨,用笔婉转流畅,笔柔墨润,潇洒飘逸,富于装饰美,邓石如并创造性地改用长锋羊毫书写,注重书法意味,结字优美,代表作品邓石如《白氏草堂记》。
清代晚期至中华民国,文物古器的不断发现,金石文字考据之学的兴盛,为篆书的发展创新开阔了思路和眼界。其中吴昌硕、王福庵等取法《石鼓》,将大、小篆体融合,笔法苍劲,结体丰富,独树一帜,代表作品吴昌硕《临石鼓文轴》。
代表人物与作品
李斯
秦朝小篆代表人物李斯,楚国上蔡人,善于籀文,规范了小篆的形体。其字形基本为长方,结体平正对称,排列整齐均匀,笔画粗细一致,横平竖直,圆起圆收。直画似陈玉箸,曲笔如弯钢筋,笔力遒劲,圆润通畅。他在刻石上留下的墨迹是“玉箸篆”的典型。代表作品有《峄山刻石》《泰山石刻》《琅琊台石刻》《会稽刻石》。
《峄山刻石》也称《峄山石刻》《峄山碑》《峰山铭》,为标准秦篆,是后世小篆之祖。原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立,传为秦相李斯所书。石高218厘米,宽84厘米,因年代久远和战乱,原石被野火焚毁。赵光义赵光义淳化四年(993年)郑文宝根据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阴有郑文宝题记。《峄山刻石》摹刻甚多,宋代人所刻的五代十国南唐徐铉的摹本为最佳,现藏在西安碑林。
《秦相泰山刻石》简称《泰山刻石》也称《李斯篆碑》《封泰山碑》,此碑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据《史记》记载,秦《泰山刻石》全文共36句,3句为韵,12韵,144个字。该刻石宣扬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决心。今存残字10个,为“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淌。该刻石已被列人国家一级文物,立于岱庙东御座院内。
《琅琊台石刻》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于公元前219年年巡游东地,登琅琊台时所立。胡亥东行都县时又在石后增刻诏书,全文载《史记·秦始皇帝本纪》,现存13行,86字,用笔劲秀圆健,结体严谨工稳。残石高129厘米,宽67.5厘米,厚37厘米,现存碑文13行,86字,是秦刻石存字最多者,中国现存最古刻石之一,堪称国宝。
李阳冰
唐朝篆书书法家代表,初师李斯《峄山碑》,精学《峄山刻石》,以瘦劲取胜,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劲利豪爽,风行而集,识者谓之苍颉后身”,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他在继承秦篆风格之外,融会贯通,创造出“铁线篆”,笔画细如线而劲如铁。《谦卦碑》是其铁线篆的代表作,记载了《易》中谦卦的卦辞。其最大的特点是笔画细瘦,但是瘦不伤神,细而有骨,字内大片的空白与细瘦的笔画形成鲜明的对比,气势犀利,风骨遒劲,笔画质感突出,毫无软弱之嫌。他的篆书作品在均匀中透出局部的错落与夸张,在风格表现上,显的大气磅礴,代表作品除《谦卦碑》外,还有《三坟记》《怡亭铭》《般若台题名》《栖先茔记》《城隍庙碑》等。
徐铉
宋代徐继承和发展了以“斯冰之法”为首的小篆,传承了李阳冰“锋在画中”的篆书笔法,在结体和用笔上更加圆润。个别字的写法还运用了大篆与小篆相结合的方法,丰富了北宋小篆。他以《峄山》为范例翻刻了《峄山刻石》,用笔圆转流动,体势遒媚。
赵宦光
明朝,公元1559-1625年,江苏太仓市人,精古文字学和篆刻,其书多作篆书,尤其是以草法写篆,在篆书中掺入草书笔意,创出“草篆”一路,面目独特,被人称为“高士”。他一反常态,将篆书写得飘扬洒落,提按顿挫明显,粗细变化也很大,节奏感强烈。同时,用墨大胆,燥润相间,再配以行草书的牵丝粘连,显得不拘一格,是文人书法中草篆的初创者。
邓石如
公元1743-1805年安徽怀宁人,清代最杰出的篆书代表。家居寒村,受其父影响,幼喜刻印。年轻时得梁赏识,推荐给江宁(今南京)梅谬。在梅谬家,他遍临梅氏所藏丰富的金石碑刻善本。刻苦八年,书艺大进。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曹文埴偕邓进京,在诸公卿前推为本朝第一名手。声名由此大振。他对小篆的书写进行了创遣性的改革,一反以前书家长期以来使用短锋硬毫的习惯,改用长锋羊毫书篆,注重笔墨情趣,以《石鼓》《泰山》融合汉碑额为法,把秦汉两代篆书焙于一炉,浑厚茂密,婉转流畅,字形优美,格调清新,又篆从隶入,隶从篆出,印从书出,书从印入,形成多种面目和风格,境界高妙,自成一家风范,堪称一代宗师,对后世影响巨大,被誉为篆书领域继李斯、李阳冰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其传人很多,如吴让之、莫友芝、胡澍等,均卓有成就。
赵叔儒
1874年-1945年,浙江宁波人,原名润祥,字献忱,后更名时树,字叔孺,后以字行,晚号二弩老人。居上海市,清末诸生。精金石书画,印宗秦汉参以宋元,自成一家。工诸体书,行楷宗赵孟额、赵之谦:擅篆隶,秀逸淳雅。著有《古印文字韵林》《汉印分韵补》《二弩精舍印存》等。
邓散木
1898年-1963年,上海人,原名菊初,又名钝铁,字散木,以字行。别号有芦中人、无恙、虚木、粪翁、一足、等。书法工四体,师萧蜕庵,取法欧阳询、“二王”、赵孟频,别具风采。晚年工狂草,有旭、素之遗意。篆刻师赵古泥,自成一格,有“北齐(白石)南邓(散木)”之誉。著有《书法学习必读》《读书谱图解》《篆刻学》等。此幅小篆龙门对,字形、用笔都似其师萧蜕庵,其俏丽、潇洒又有过之,为其小篆代表作之一。
徐无闻
1931年-1993年,四川成都人,名永年,字嘉龄,西南师大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等。幼承家学,尤工篆、行。篆书初学《峄山》《石鼓》,进而上溯甲骨文、金文,尤好战国“中山王厝”三篇。其书作法度谨严,秀丽俊美。著述丰富,有《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小篆为战国文字说》《篆隶书法简论》等。
传承与保护
传承
在中国,各界都在对小篆进行传承和发展。1981年5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建,协会下设篆书委员会,为推动了篆书业界开展活动、深入研究古代篆书艺术规律、研析当代篆书创作发展现状、引导篆书创作繁荣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2017年,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经过调整,以创作精力旺盛的中青年书家为主体,活动更加多元与频繁。2022年5月,第八届篆书委员会成员名单公布,包括委员共23人。当代书家不拘成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有关于篆书的各种展会,为篆书风格的变化与出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平台。
2010年11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院在北京语言大学成立。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表示,研究所将以“研究书法篆刻,昌明艺术学术,通文化视野,促进国际交流”为宗旨,通过专题展览、学术研讨等活动推动中国书法篆刻的研究和发展;同时依托该校在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上的优势,作为中华名族的名片,成为中国书法篆刻国际教育和传播的窗口。202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建议,加强篆刻艺术学科制度建设,创设“中国篆刻节”。
历代学习书法者,楷书均是必学课目,而今,有的书法学习者学习书法便由篆隶人手,许多学书法者直接以篆书创作为“敲门砖”,“敲”开各级书协的大门。现当代书家大多是学者、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既精研文字学,又投身篆书及篆刻创作实践,如赵时㭎、萧蜕、容庚、黄宾虹、王福庵、邓散木、钱瘦铁、马公愚、吴玉如、商承祚、高二适、李鹤年、潘主兰、康殷、刘自椟、蒋维崧等。其中王福庵的《说文部首》、康殷的《说文部首诠释》是学习小篆入门的重要范本。书写名家张殷实用小篆书写出了世界上最长的小篆书法册页《论语》。1999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平安撰写了《〈说文〉小篆研究》,旨在廓清《说文》小篆的基本类型和在汉字演进序列中的地位,明确它的来源、性质、结构,以及字头篆文和异体的关系,所收篆文和未收异体的关系,恢复其本来面目。
郑州大学等一些学校成立了篆书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小篆文化推广主题活动。在民间,中国新闻网报道了75岁的曲锡良老人在树下教二十多个孩子学写小篆的事迹。
保护
为保护小篆,社会各界都在行动。“小篆体十二字砖”、《峄山刻石》、《泰山刻石》残片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邹城博物馆、泰山下的岱庙收藏、保护。新绛县龙兴寺用小篆篆写的碧落碑,被列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所牵头成立了一个跨学科的“小篆字库研究小组”,开始进行建立用计算机显示和打印的小篆字库的研究工作;汉字字源Chinese etymology”网站收录的近10万个古代中文字形有小篆体596个,数字化小篆有效保护和传播小篆字体。
影响与应用
影响
规范化
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首次成功的政府倡导的规范化字体,第一次有系统地将文字的书体进行大规模的整理和总结,促进汉字标准化。首先,小篆对字形进行了规范,改造成同样大小长宽的规格,每个字所占用的格子相同,使字形更加符号化,相比于甲骨文、金文,它的象形性大大降低,为之后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小篆将笔画规范化,出现了汉字的横竖撇点折的基本笔画的原型,字体线条粗细均匀,使汉字摆脱了象形的束缚。小篆的规范化对后世的隶书、楷书等正体的发展定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简化
小篆简化了大篆的笔画或部件,顺应了当时文字简化的趋势。如“车”字,在甲骨文金文是这样的:
小篆则只写作:
辅助文字学研究
汉字经过隶变之后,字形与字源产生脱离,在这种情况研究汉字就学要追溯汉字的历史。汉隶所从演变的最近源头是古隶,而古隶与小篆是同时代的文字,小篆又是现存的最完整的古文字体系,因此,小篆系统是汉隶构形分析的最好参照系。《说文解字》中收录的小篆文字,对字形和字源研究提供了帮助。
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碑刻 小篆规范化后所表现出的匀整、庄重与权威的特点,被后人发扬光大、广泛运用。秦朝刻石把小篆字体的书法与石料进行结合,开拓了一个书法艺术的新形式。秦以后中国书法艺术进人了碑刻的全盛期,各朝各代纷纷效仿。如三国孙吴的《天发神谶碑》、唐朝的碧落碑等。同时,几乎所有碑刻的碑额都以小篆书体或其变形来展示。
篆刻 小篆独特端庄而典雅的书体美,被人们视为汉字古典形式的代表,成为印章印面雕刻的内容。随后小篆书法被广泛地运用到历代无数的印信之中,并由此发展成一门相对独立的篆刻艺术。两千年后的清代的碑学运动的兴起,邓石如、钱坫、赵之谦等书法大师将小篆书法推向历史的高峰。邓石如将小篆在篆刻的应用进行了革新,开创了后世的篆刻。
应用
小篆作为书法字体的一种,体现出了法度、秩序、精巧、规范的美感。因小篆的笔画比较复杂且字形优美曲折,在后世的防伪官方印章中一直采用篆书,在一些书画的边款上也有小篆的应用。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采用了小篆字形“京”字描绘出热烈奔放的人形;2018年发行的中国书法艺术(篆书)金银纪念币是以中国字体演进发展的甲骨文、大篆、小篆为表现脉络,以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泰山石刻等典型作品为具体表现内容,展现“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经典形态。其中小篆的代表作《泰山刻石》为30克银币的背面图案。
相关研究著作
参考资料
小篆发展概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2023-12-08
新出秦汉印章封泥文字整理研究.中国知网.2023-12-21
山西碧落寺存北齐、唐代石窟10余处 碧落碑遭破坏.中国新闻网.2023-12-14
首页.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3-12-14
峄山刻石.孟子思想研究会.2023-12-14
《泰山刻石》原迹拓本回国“省亲”.中国美术网.2023-12-08
中国书法家协会简介.中国书法家协会.2023-09-16
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委员会、第八届专业委员会人员名单.中国文艺网.2023-08-14
2022“中国书法•年展”全国篆书、隶书、篆刻作品展入展名单公示.中国书法家协会.2023-12-14
中国书法篆刻研究院成立.中国新闻网.2023-12-24
骆芃芃委员:加强篆刻艺术学科制度建设,创设“中国篆刻节”.京报网.2023-12-24
中国小篆第一人张殷实:篆字书写情怀, 匠心传承经典.搜狐网.2023-12-14
赵平安教授主讲《< 说文> 未收小篆的整理与研究》.北京语言大学新闻网.2023-12-24
《说文》小篆研究.豆瓣读书.2023-12-24
中国书法研究院.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3-12-08
小篆寄相思 笔端生莲华——文学院小篆文化推广主题活动圆满结束.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12-14
七旬老人树下办学堂 免费教孩童小篆传承国粹.央视网.2023-12-14
70岁美国“汉字叔叔”潜心研究30年 打造汉字字源数据库.央视网.2023-12-14
天生是“美术”的汉字.光明日报 .2023-12-10
探寻篆书艺术的传承与再现 中国书法艺术(篆书)金银纪念币设计溯源.中国金融新闻网.2023-12-08
北京冬奥会“小红人”火了!越看越香怎么回事?.新华报业网.2023-12-10
小篆.文津网.2023-12-08
小篆.文津网.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