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湛山村
"20世纪80年代以前
历史沿革
小湛山村,一座山环水绕之间自然天成的小村落,红砖瓦房、壑坯草房、古树碾子以及吱吱呀呀的水桶交响曲,一切看似平淡却意韵悠远。
青岛人很少有不知道湛山村的,但对于小湛山村却并不那么熟悉。小湛山村位于市南区太平山东麓,南与大湛山村、东与浮山所、北与东镇、西与佛教名寺湛山寺毗邻。现在的华严路以北、延安三路以西、仰口路以南、华严二路和“大都市”俱乐部以东就是原来的小湛山村的位置。在村的东南、东北还有一部分住户,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在村沟西崖也有一户人家。
20世纪80年代以前,小湛山村是青岛市的城乡交界地,离市区最近又别有一番乡村风情。从东镇方向到湛山来,走过现在的芝泉路路口就进入了湛山地界,到了这里即进入了郊区,也可以说是到了农村。沿着黄泥土路爬上山坡,置身的是金色的麦田、碧绿的菜园、火红的果园,空气清爽而略带青草和泥土的清香;再放眼望去碧波无际的海洋,正是“天似弯庐,笼盖四野。瓜果飘香,桃李满园。”
小湛山村这个自然村落有着悠久历史,追述起来可上溯到近600年前。据《丁氏族谱》记载,明正统年间(公元1439年)丁氏后人丁文由浮山所向西来到太平山东建村,取名小湛山村。
小湛山村丁姓是浮山所丁、詹、葛、侯等十三户中丁姓的一支,另一支于明永乐年间(1402-1425年)由浮山所向东迁至了浮山脚下建村丁家庄,据说还有丁姓一支当时留在了浮山所,后来大部分都陆续迁出。小湛山村丁氏村民和丁家庄丁氏村民同宗同祖共同拥有一部族谱。每至春节族谱由两村丁氏家族成员按序轮流供奉,轮到哪村供奉,哪村的丁氏家族各家老小带着供品到供奉祖先灵位及族谱之家叩头上香祭奠祖先,而另一村则派出德高望重的长辈为代表,带着供品前往上香祭祖。年年如此往复循环,直到文化大革命。
小湛山村建村后邵氏家族于清乾隆(1780年)由即墨区迁居此地。小湛山村长期以来以丁、邵二姓为主,后来又有吴、袁、武、彭、孙、赵、张、黄、王、薛、尹、杨等姓来此定居。小湛山村虽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20世纪70年代以前门牌编号只到42号,70年代门牌增至九十多号,至80年代初大湛山村许多社员到小湛山村建房定居,至拆迁改造前有村民六百多户、两千四百多人。
勤劳的小湛山村村民世代以农、渔为主,因离市区很近村民解放前就有相当一部分人务工,合作化以后,特别是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以后,遂转为以种植蔬菜为主,每天按计划向市内菜店送菜。1981年村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当时小湛山村是一个清静的小村子,在村子最前排的房子里,坐在炕上就能看到窗户外的大海,每逢夜深人静之时,海浪拍岸声清晰可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山、秀水、碧海哺育了村民们勤劳、乐观的品格。
从村西南到村西北一华里内,大小水库有七八个,最靠近村庄的当属村西南的湛山“三八”水库和村西北的湛山第一水库。这两个水库的面积都在20亩左右,十分壮观,许多台东县和市内的青少年都前来游泳。冬天水库结冰很厚,村里的孩子成群结队到冰上溜冰,打发时间。那时“三八”水库经常举行航海模型表演或比赛,吸引了众多的观众。记得,村中大街上曾有棵老槐树,虽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苍翠、挺拔,据说小湛山村拆迁时这棵树已有四百多岁,可惜的是那时侯人们对古树的保护意识还不强,竟然将老槐树连根掘出。大街上还有一盘碾,村民经常用它来碾粮食,碾平常用的时候并不多,春节前可就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都碾地瓜干和其它杂粮,经常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挨上号。大街的西头有座关林,关帝庙不知建于何年,但每年春节都有人贴对联、烧香、供奉。在小湛山村的西头有座土地庙,土地庙旁边有条小路,顺着小路走到下面有一眼井,修建“三八”水库以前,村民世代都吃这眼井里的水,水质甘甜;离井十几米处有一条小河,小河逢雨季水挺大,河水经过大湛山村东流向大海;过了小河顺着小路向西就是湛山寺,再向西就是太平山顶,翻过山就到了中山公园,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村民到中山公园大多都是顺着这条小路翻过山去,很少有人坐车到公园的。
村子东面是一条马路,过了马路离村大约200米是一座小山,村民叫东山,就是现在的土山干休所所在地,民国时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在山上建了高尔夫球场,后来美国人对高尔夫球场又进行了扩建。许多美国人经常在这里打球,村里的小孩到那里给他们捡球、背球,那些打球的外国人则给小孩小费作为回报。顺着小山南面的小路向东就到了浮山所,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站在村东头能看到浮山,夏日的晚上,有时能见到山上零星的磷火闪烁,老人们说那是狐仙在炼丹;夏日常有浓云遮住浮山顶,村里老人说那是“浮山带帽”,“浮山带帽”就要下雨,十分灵验;夏日雨后经常出现彩虹,有时在西方有时在东方,老人把彩虹叫做“”,并说东绛雾露西绛雨,此说法也经常应验。秋冬季节每逢大风时有成群结队的老鹰从浮山方向飞向太平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方向,十分壮观,当地人把这种老鹰叫做“风暴”,上世纪50年代老鹰从空中俯冲下来把鸡叼走的事时有发生,黄鼬吃鸡更是家常便饭,传说有时还能见到狼,因此讲狼叼小孩的故事也很多。
由原小湛山村向北去就到了现在的芝泉路路口,过去当地人叫做“北口子”,“北口子”解放前很荒凉,常有强盗劫掠财物。“北口子”的东北方向有条小路,直通向亢家庄方向,村民到吴家村去也走这条小路,过去当地村民叫这条小路为“阴间路”,就是现在的扬州路位置,那个时候就是白天一个人走“阴间路”也会感到毛骨悚然。
1988年元月16日,市南区人民政府在湛山街道办事处的5楼召开了小湛山村拆迁安置动员大会,小湛山村是解放后青岛市第一个整体拆迁改造的自然村,小湛山村的拆迁拉开了青岛城市自然村拆迁改造的序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