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姓
蒲姓是中国的百家姓之一,相传夏朝时舜帝的子孙被封在永济市(今山西省永济西蒲州一带),于是他的子孙就把封邑名“蒲”作为自己的姓氏。
蒲姓起源有多个说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源于姒姓,出自远古舜帝的老师蒲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源于己姓,号虞朝;源于颛顼,出自帝少昊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源于嬴姓,出自东晋时期氐羌西戎酋长苻洪,属于以植物名称为氏;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女真族,出自金朝时期东夏国主蒲鲜万奴的后裔子孙,属于以先祖姓名汉化为氏。
蒲姓在中国分布渐广,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川、重庆、台湾、香港、上海等地。尤以四川、上海、浙江、福建、江苏最为集中,在台湾,蒲姓子孙遍布台北、台南、彰化和高雄等地。
蒲姓起源
起源一
相传夏朝时舜帝的子孙被封在永济市(今山西省永济西蒲州一带),于是他的子孙就把封邑名“蒲”作为自己的姓氏。
起源二
远古时蒲草可当食物,秋后可织衣编席。香蒲多生在水边,被看作是吉祥之地,“端午节”无蒲草不成节。所以在一些说法中蒲氏的起源和蒲草有关。《十六国春秋》中说:“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其后家池生蒲,谓之蒲家,因以为氏。”意思是有扈氏之后代,家里面的池子里长了很多蒲草,当时人们就称他们为蒲家,后来也就渐渐地干脆用蒲作为姓氏了。
历史演变
源于姒姓
第一个来源:源于姒姓,出自远古舜帝的老师蒲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舜帝的时候,18岁的蒲衣成为舜帝的老师。他成天穿着用蒲草编织的衣服,被称作“蒲衣子”。后来舜帝要把天下送给他,他不接受,就离开舜帝隐居起来。在蒲衣的后裔中,就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蒲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于己姓
第二个来源:源于己姓,号虞朝。出自夏朝时期舜帝裔孙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相传,在夏王朝时期,舜帝的裔孙被封在蒲坂,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蒲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于高阳氏
第三个来源:源于高阳氏,出自帝少昊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在春秋时期,帝少昊后代的封地在蒲地(今山西隰县),后建立有蒲国,蒲国王族的后代以国名为姓氏,称蒲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嬴姓
第四个来源:源于嬴姓,出自东晋时期氐羌西戎酋长苻洪,属于以植物名称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蒲氏出自嬴姓,是古有扈氏的后代,世袭为氐羌西戎的酋长,至晋朝时期,有酋长名苻洪,西戎族,先祖就是有扈氏部族的后裔,即历史上所称的“氐羌西戎”,苻洪是氐族人,他生于西晋姒太康六年(285),其父亲怀归为氐族部落的小帅,家族世为西戎酋长。据十六国时期《前秦录》的记载,有扈氏酋长苻氐的祖先初居武都,原无姓氏。后因苻洪家中有一个池子,其中生长的香蒲“高五丈,五节,如竹形”,为时人所异,人们于是把酋长一家称为蒲家,后来他们家也以蒲为姓氏。三国曹魏时期,蒲家由武都迁于略阳郡临渭县(今秦安县),世为部落小帅。晋永嘉四年(310),苻洪因豪爽、公道,被族中推为盟主,自称护氐校尉、天水市刺史、略阳公。刘曜建前赵国,在长安称帝,以蒲洪为宁西将军、率义侯,曾徙居于高陆(今陕西高陵),晋升为氐王。前赵国亡后,蒲洪退居关山。东晋咸和八年(333),蒲洪降于后赵国石虎,拜冠军将军、泾阳伯。后蒲洪率氐、羌两万户下庆阳市,至冯翊郡(今大荔县),劝石虎徙凉州豪杰及氐、羌十多万户于关东地区,以实京师,被石虎采纳,并拜其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率户两万居于枋头(今浚县)。晋永和六年(350)春季,苻洪遣使至江东,东晋王朝任命蒲洪为征北将军、都督河北省诸军事、冀州区刺史、广川郡公。当时冉闵杀胡,关陇流民相率西归,路经枋头,大多归之,蒲洪拥众至十万余,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在祈告天神的祭祀中,得谶文“草付应王”,又其孙蒲坚背上有纹如同草书付字,遂取“苻”为姓氏,改称苻氏。不久,苻洪被后赵国石虎的旧部将麻秋下毒杀死。苻洪死后,其子苻健继统其众。苻健根据“民心思晋”的大势,在从枋头向关中进军的过程中,打着晋朝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壅州刺史的旗号,当年冬抵达关中后,又遣使向晋王朝称臣,直至其称帝建号后,才正式和东晋断绝关系。隶书评价苻洪:“好施,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是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的奠基者。在苻洪的后孙中,多以先祖祭祀谶文为世传姓氏,称苻氏,亦有维持原家族姓氏者,称蒲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蒙古族
第五个来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蒲甘氏,宋朝时期原为今缅甸地区的一个傣族氏族部落,与今傣族的民族属性相近,宋末元初因助南宋抵抗元朝军队,被元军歼灭,后族人被裹胁分散为蒙古奴役,逐渐融入蒙古族。明朝时期,蒲甘氏即随改土归流运动以原部落名称首音改汉姓为蒲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回族
第六个来源:蒲姓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出自中东人后裔。宋、元两朝时期,西域阿拉伯人东来经商居住后,有人以蒲作为汉姓。据《中国伊斯兰史存稿》中记载:回族中的“蒲氏为唐宋时回教商人常用之姓”,早在南宋时期,福建省的泉州市地区就已经是“回半城”“蒲半街”了。回族蒲氏的来源也比较广,据甘肃省文县《回教徒与中国历代的关系》中记载:回回名“普刺”(蒲拉)就可以转化为蒲氏。同时,蒲氏又“是由Ahu的读音而来,而阿拉伯的人名之前,多加Abu一字,中原地区读其音为‘阿蒲’,后省其‘阿’,则视为其姓‘蒲’了。”作为地名和部族名,也是蒲氏的一个来源。如北宋前后,把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称为“蒲克”,把沿海地区的外国人(多为穆斯林)和居住地称为“藩浦”、“蒲(铺)速满”等,这些“浦”和“蒲”后来都变成了蒲氏。此外,在北宋时对留居中原地区的外国人实行了一整套的“都蕃”和“蕃长制”管理。这期间,外国人凡加官晋爵或人籍注册,就被冠以一个特定的汉姓蒲氏,如蒲思马应、蒲河散、蒲麻勿图婆离、蒲希密等。再有,据史籍《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蕃俗,本占城人(今越南平定),宋元间因乱,挈家驾舟而来,散泊海岸,谓之蕃邦、蕃浦。今编户入所,三亚里皆其种类也。其人多蒲氏……其言语像貌,与回族相似。”这一部分蒲氏,是越南穆斯林带入回民中的。蒲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甘肃天水市,后有在元末明初,朱元璋为惩罚蒲寿庚“导元倾宋之罪”,对蒲氏家族进行了迫害,“蒲氏恐被株连,故相率改为卜氏。”
源于满族
第七个来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富色`氏,源出金朝时期女真蒲速烈部,以姓为氏,满语为Fusere Hala,汉义“花椒”,世居屯昂阿(今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河北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蒲氏、富氏等。
满族朴佳氏,亦称飘佳氏,满语为Pia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为辽东百济国民。百济被李渊李治所灭后,该氏族逐渐演化为女真族和朝鲜族,世居萨穆占(今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清代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蒲氏、朴氏等。
满族普佳氏,满语为P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杏山(今锦州市南部),后多冠汉姓为蒲氏。
满族博和哩氏,亦称博和尔氏,源出金朝时期女真蒲古里部,以姓为氏,满语为Bohori Hala,汉义“豌豆”,世居爱湖和屯(今黑龙江省省瑷珲)、白都鲁(今黑龙江北岸流域)、黑龙江沿岸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即为蒲氏。
源于女真族
第八个来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朝时期东夏国主蒲鲜万奴的后裔子孙,属于以先祖姓名汉化为氏。
蒲鲜·万奴在赵扩赵扩开禧二年(完颜璟完颜·Z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首次被记录在历史书中。当时南宋军队进攻蔡州,因为郭倬和李爽的兵败而撤退。金朝平章政事仆散揆派遣完颜·赛不及副统尚厩局使蒲鲜·万奴等率7000骑兵夜袭宋军,成功过桥,斩首两万级,获得战马杂畜千余。蒲鲜·万奴负责左翼军指挥和阻击任务,战后被调到北线抵御蒙古军。
宋嘉定四年,成吉思汗发兵南下。金国为防范契丹人与蒙古结盟,令辽民一户,以二女真户夹居,引起契丹人的反抗。宋嘉定五年(金崇庆元年,公元1212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隆安叛金,自称都元帅,自立为辽王,后归降蒙古。完颜永济派遣独吉思忠应战蒙军,结果失败。随后改命完颜承裕主兵事。成吉思汗同南宋联手进攻金朝,攻下奉圣并一路抵达野狐岭之战。金军主帅完颜承裕率十余万大军,驻守野狐岭,但因惧怕蒙军,率军南逃,在浍河堡被蒙军击败,死亡无数。卫绍王未过分追究完颜承裕的责任,仅仅将其除名,第二年重新启用。
宋嘉定六年(金至宁元年,公元1213年),完颜承裕任命蒲鲜万奴为元帅右监军兼咸平府路兵马都总管,攻打耶律留哥。蒲鲜万奴跟随他到东北,开始了镇抚辽东的戎马生涯。耶律·留哥叛金后,金国朝廷派完颜·承裕和蒲鲜·万奴出征讨伐。蒲鲜·万奴在两年内与耶律·留哥打了两场大战并升三职。金朝将领完颜·承裕和蒲鲜·万奴在宋嘉定六年和七年的两次与耶律·留哥的战争中均失败。虽然完颜承裕因被原谅而获得升职,但蒲鲜·万奴则升任为辽东宣抚使,并在第二次战争中亲自领兵征讨耶律·留哥,但仍败于细河。
金军在耶律·留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除了士气低落、战斗力弱和战术指挥失误外,还包括将帅之间的猜忌和不信任,导致无法互相支援。蒲鲜万奴在咸平路任宣抚使时,调完颜铁哥骑兵两千和泰州军三千充实力量,但完颜·铁哥认为蒲鲜·万奴有异心,拒绝发兵。蒲鲜·万奴代完颜·承裕为辽东宣抚时,治完颜·铁哥不发军罪,并杀之,削弱了金军在辽东的力量。其他将帅不满,上表金廷说蒲鲜·万奴有异志,导致南北两方都未能在耶律留哥出战时从背后扰袭广宁县老家,给耶律·留哥以牵制。因此,蒲鲜·万奴的兵败是很自然的事。
蒲鲜·万奴叛金自立,国号大真,改元天泰,控制辽东东部地区。后兵败逃海岛,又叛蒙自市立,改国号为东真,建都南京,一直割据该地区。赵昀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被蒙古军攻占而灭亡,其立国共十九年。蒲鲜万奴的后裔称蒲鲜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叶赫那拉氏,后多冠汉姓为蒲氏、步氏、布氏等。
人口分布
四川省为蒲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蒲姓总人口的49%。在全国,蒲姓主要集中于四川、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湖南省,这五省市大约占蒲姓总人口的83%,其次分布于贵州省、广东省、海南省、湖北、河北省等省。全国形成了以四川为重心,向东南倾斜的蒲姓分布带。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宁夏大部、青海省东部,蒲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6%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3.8%,居住了大约72%的蒲姓人群。在广西、湖南东段、广东西部、湖北、陕西省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内蒙西部,蒲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0.12%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0.6%,居住了大约12%的蒲姓。
人口迁徙
蒲氏源起多头,历商周而下传两汉,蒲氏名人渐有见于史籍者,如西周公国齐人、善射弋者蒲卢胥,秦末起义将领蒲将军(一说蒲将军即英布,非姓蒲),西汉有著弋法四篇的蒲苴子,东汉有马援之师、川(今许昌市)人蒲昌。
据《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载,蒲氏郡望为河东,表明蒲氏人曾长期繁衍于该地,而且人丁兴旺,家族势力庞大,而后世繁衍于中国各地的蒲氏亦多由此分衍而出。汉末、魏、晋时期,中原动荡,狼烟四起,北地蒲氏有避兵火而徙于今四川省之地者。如三国蜀人、兵器铸造家蒲元,他的出现为后世蒲氏扎根四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蒲氏表现趋于沉寂,乏善可陈。唐末五代十国的动荡不安,导致北方蒲氏迁徙南方者甚众,今湖北、湖南省、四川、江西省、安徽、江苏省、浙江省等南方省份均有蒲氏人入居,并有一支进入福建福州一带。
两宋时期,蒲氏尤其是四川蒲氏大放异彩,竞相争奇斗艳。从他们的籍贯来分析,表明蒲氏已广布于今成都市、阆中市、安岳县、富顺县、绵竹、青神县、眉山市、南部、南充市、西充县、蓬溪、盐亭县、渠县等地。宋末时期,阿拉伯人蒲寿庚由广东广州徙福建泉州,降元后显贵非常,子孙散居于闽粤。西域阿拉伯人东来经商居住后,即有以蒲作为汉姓。
元朝时期,眉州青神人蒲源徙居兴元(今汉中市)。西域阿拉伯人东来经商居住后,即有以蒲作为汉姓的。回族中的“蒲氏为唐宋时回教商人常用之姓。”早在南宋时,福建泉州就已经是“回半城”“蒲半街”了。蒲氏一族的来源也比较广。如回回名“普刺”(蒲拉)就可以转化为蒲氏。同时,蒲氏又“是由‘Ahu’的读音而来,而阿拉伯的人名之前,多加‘Abu’一字,中国读其音为“阿蒲”,后省其‘阿’,则视为其姓‘蒲’了。”作为地名和部族名,也是蒲氏的一个来源。史籍《闽书》记载:“蒲寿庚其先西域人,总诸蕃互市,居广州市。”《心史》记载:“蒲受晟南蕃人,富甲两广。”文献《福建通志》中也记载:“西域人提举市舶蒲寿晟、寿庚。”文献《泉州府志》中亦记载:“宋末西域人蒲寿晟与弟寿庚以互市至。”
明朝初期,山西蒲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陕西省、湖北、安徽等地。明末清初,张献忠屠川导致四川省蒲氏族人有播迁云贵高原者,而此后不久的湖广填四川又使两湖之蒲氏族人徙居今重庆市、四川。
历清朝至民国时期,蒲氏族人分布区域较广,台湾及东南亚各地均有蒲氏族人入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蒲氏一族尤其是四川蒲氏由于就职、求学、建设三线等诸多原因,逐渐播迁于和大西北各地。如今蒲氏族人在全国分布渐广,尤以四川省为多。
代表人物
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堂号
揖让堂、帝师堂:均源出舜帝的时候,十八岁的蒲衣是舜帝的老师。舜帝要把天下送给他,他不接受,后来就消失了。
蒲姓宗祠通用联
参考资料
字辈排行
蒲氏家谱
姓氏排名
蒲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100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269位。在2013姓氏排行榜上,排序为186位,人口约67万余,占中国人口的0.042%左右。
参考资料
“70”后蒲宇飞出任应急管理部纪检组长,曾师从经济学家厉以宁.今日头条.2024-11-25
蒲巴甲.豆瓣.2024-11-25
蒲姓地理分布.蒲姓地理分布.2024-11-25
百家姓-蒲.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2024-04-28
第八个渊源说.第八个渊源说.2024-11-25
第五个渊源说.第五个渊源说.2024-11-25
蒲氏迁徙分布.蒲氏迁徙分布.2024-11-25
蒲宗孟.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28
「人物」蒲殿俊:四川保路同志会领袖‖张洪林 李胜平 王邱悦.方志四川.2024-04-28
蒲大义.平昌县人民政府.2024-04-28
向大师致敬 — 台湾前辈雕塑11家大展.美术馆.2024-11-25
蒲氏字辈排行.蒲氏字辈排行.2024-11-25
蒲志平寻蒲氏家谱.蒲志平寻蒲氏家谱.2024-11-25
蒲氏家谱文献.蒲氏家谱文献.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