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朝
虞朝,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的一个朝代,目前尚未完全得到考古学的验证和支持,对其是否存在具有争议。史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夏、商、周之前没有虞朝,只有尧舜禹相禅让的事情,虞舜在位仅仅五十年,不能称之为一个朝代。另一种观点认为虞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存在时间很长的一个朝代。中国古代文献《韩非子》《国语》《左传》《史记》等均有记载,具有脉络分明的世系传承,社会形态达到了作为国家或者朝代的要求。舜是虞国最出名的国君,所以又称虞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朝、代三者合一的政权形式,与夏、商、周并称为四代。也有传统观点认为虞朝只有27年,舜50岁南巡时死于湖南宁远九嶷。虞朝与史前的唐朝73年,二朝合计百年,史书及文献误记为百年。也有学者根据考古研究,认为尧之前掌政的部族是有虞氏,尧经过公推的方式上台后,又禅让给同属于有虞部族的舜,尧只是有虞氏的一个诸侯,他的统治并不被看做一个独立的朝代。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虞国的建立,大约处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王位传承次序为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文献记载,作为一个部族的有虞氏,推测其世系为:幕,穷蝉,敬康,句芒,蟜牛,,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陈胡公,共十五个名号。也有学者梳理出有虞氏的世系在幕之前还有昌意和,并且有虞氏可能为颛顼系统中的一支。
虞朝的疆域和政权建设,还缺乏可靠的考古学证据支持。根据文献记载,虞朝的政权建设,设置有百官和各种制度,推行“五典”、改革刑法、征缴贡赋、文化建设等等。虞朝王国文明的建立,改变了以母系宗族观念以及部落集团利益为核心的旧制度,构建了新型国家文化理念和国家形态,使虞舜王国文明具有了体系性与结构性的特征,从唐尧王国文明的早期阶段过渡到中华文明的成熟阶段。
名称
陈民镇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一书中认为,虞朝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中华文明史的开端,其开创者是黄帝。在先秦典籍中,虞朝系有虞氏建立,是夏、商、周之前的朝代。“虞代”可以与“有虞氏”相互替代。“有虞氏”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同的内涵:一是指虞朝时期内的华夏族;二是特指虞舜时期的华夏族;三是指虞朝之后的虞舜后裔。王钧林在《舜与虞朝的建立》一文中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梳理先前的历史,对虞朝有唐虞、虞夏、虞夏商、夏商周、虞夏商周等不同说法,其中的虞就是大一统的虞王朝。因为虞朝是有虞氏建立的国家,人们习惯上称其国为虞,称其族为有虞氏,舜为虞国的国君,所以称虞舜。
历史沿革
虞朝积年
山东大学徐鸿修教授根据《韩非子·显学》推断,虞朝的积年,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100年间,跨越仰韶文化晚期和整个龙山文化时代;根据中原地区“夏商周断代工程”对夏朝的起止年代推算,虞朝的积年相应为公元前3600年~公元前2070年,共延续1530年。
起源与发展
王钧林在《舜与虞朝的建立》中指出,根据田野考古和传世文献的综合分析,尧舜时期的唐、虞是两个实力强大的方国,处于由方国向帝国转变的过程中,尧所在的唐没有完成这一转变,继之而起的虞在完成了从方国到帝国的转变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朝、代三者合一的政权形式。
有虞氏建立的虞国,最初只是一个方国。虞国在舜之前,只是方国中的一国。到了夷夏合作治水时期,首先是晋国的首领尧主持治水。出于治水的需要,尧联合夷夏两方国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固的方国联盟。此时夷夏方国联盟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尧以其个人的才能与魅力在方国联盟中发挥“共主”的作用;在治水过程中,舜继尧之后主持夷夏方国联盟,尧去世后,舜继帝位,定国号虞,迁都于永济市(今山西永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复合型奴隶制国家。舜在位期间,加强了夷夏方国联盟权力机关的建设,并且大力扩张虞国的势力,抬升虞国的地位。此时的虞国成为一个高居万邦之上,能够号令万邦、“协和万邦”的大国。
灭亡
《帝王世纪》《史记索隐》记载,虞舜在今山西平陆一带建立了有虞国及国家统治机构,由大禹继位之后,舜所在的有虞氏部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与迁徙。大禹将舜之子商均及族人迁徙于今商丘市孟诸泽一带,在这里重建有虞国,关于迁徙与当时权力交接过程,即大禹即位的情况,史料中有不同说法。
禅让说
《史记·五帝本纪》《史记·夏本纪》等文献记载,舜帝晚年,“禅而不传”(《唐虞之道》),把手中的权力移交给治水有功的大禹,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商均。舜帝南巡的最后一站是永州市境内的九嶷山,最后“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区。”就是现在的湖南省永州地区。舜死之后,禹将天子位谦让给舜子商均,自己避居于阳城县。然而诸侯们却一致拥戴禹,禹于是继舜而即位。大禹践位以国宾待商均,使其“有疆土,以奉先祀”。
篡夺说
《韩非子·说疑》认为“舜逼尧,禹逼舜。”说明舜禹的权力交接过程中,存在有虞和有夏两大部族为争夺部落联合体最高领导权而进行斗争。随着有虞氏的逐渐衰落和有夏氏的发展壮大,有夏氏在与有虞氏的争夺中取得胜利。学者马平安在《中国传统政治的基因》中认为,禹迁商均于东部,是消解有虞族势力的手段之一。
舜裔的迁移
《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路史·后纪十二·疏仡纪·有虞氏》《左传·哀公元年传》等文献记载,舜帝去世后,舜帝部族及后裔主要活动在豫南、晋西南、陕西商洛以及湘南一带。舜帝嫡子叔均封于虞(虞城县),之后又徙封于商,后人称为商均。商均徙封后,除仍有部分部族留居虞地外,部分留居蒲坂及其附近地区。还有一支部族随舜帝南巡,舜帝死后,这支部族留在南方,活动于湘南、桂北和粤北一带。夏朝时,有虞氏封国或失或存。居于永济市的后裔则陆续向晋南各地迁徙。商代,商汤封舜帝后裔于遂。姬发灭商后,将陈胡公封于陈,取代虞舜之后裔的陈国,以奉帝舜之祀。满去世后谥号“胡公”,故又称“胡公满”。
疆域
《尚书》《尚书·禹贡》《帝王世纪》《博物志》等古典文献记载,虞朝尧、舜时期,将管辖区域划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市、徐州市、荆州、扬州市、河南省、梁州、武威郡。舜当摄政王以后,对管辖区域进行重新划分,从冀州分置出太原市、幽州,从青州分置出营州共十二个州。十二州分别设立刺史。
张雪海在《海岱考古与构建山东古代史》一文中认为,根据古代文献和现代考古资料相互参证,虞国的疆域大致在山东省的最西部,包括山东的阳谷县、梁山县、郓城县,以及河南省的台前县、范县等地。西部边界在河南的东北部。虞朝的领土主要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
张光明在《管子学刊》发文《虞舜部族早期活动区域和西迁史迹的考古学研究》认为,在山东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虞舜部族的强盛。随着部族的强盛,虞舜部族西迁中原,留下许多史迹。由此推断,虞舜部族西迁史迹的重点地点在古代齐地的龙山文化城址。在今山东鲁中北地区和豫东地区,考古发现清晰的西进路线,从山东寿光经过临淄区、章丘区、淮阳区,最终定都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城址,成为夏朝晚期的首都。结合《竹书纪年》的记载,山东省境内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都可以认为是虞舜西迁的所遗史迹。同时,在山西晋南永济一带,山东半岛东南滨海一带、鲁西豫东一带的古济水流域等地都发现有大量的虞舜时期历史遗迹。
政权建设
官职的设置与管理
虞朝作为一个统一的独立王朝,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在担任夷夏方国联盟的“共主”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管理措施,加强夷夏方国联盟的管理和政权建设,设官分职,与虞国政权合而为一,发挥军事民主制传统。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共设置九种官职,并分别任命人员进行具体负责。为了发挥管理社会的作用,舜帝制定有关官员的管理办法:一是制定官员的考核办法。舜帝建立统一的考核制度,诸侯对自己的属臣每月考核一次,州官对自己的官员每季度考核一次,帝王对朝中大臣每三年考核一次,根据考核情况,分级进行奖惩;二是规定官员的述职制度,除了帝王外出巡察之年,各地诸侯每年要到京城述职一次,汇报当地的情况,评价自己的功过,接受中央的检查。对于有贡献的官员,奖赏车马和衣服;三是规范官员的任命制度,对于政绩好的官员,帝王发给圭瑞让其继续留任或者升职,干得还可以但有重大失误的官员,暂时留下其圭瑞以观后效,没有改正过失的三个月内不能得到圭瑞,一年之内仍不能得到圭瑞的,削减官员的权利,超过三年不发给圭瑞的则被罢免。
《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舜帝在用人方面坚持任人唯贤的标准,注重选贤任能,提拔和重用散落于民间的人才。舜帝将尧帝曾经弃之不用的“八恺”“八元”重新举用。让他们分管不同的事务,使天下得以大治,“内平外成。”通过招贤纳士,选贤任能,为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制度建设
社会治理
推行“五典”
虞舜时期,畜牧业已经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为了教化民众,舜帝继承和发扬尧帝制定的五项基本道德准则,被后世称之为“五典”(《尚书·舜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经过长期的宣传教化,五项基本道德准则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普遍遵从,用五典化解社会矛盾成为执政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感动了许多氏族和部落,表示臣服于虞朝。舜帝所制定和推行的“五典”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深远,后世的宗法制度由此萌芽。在“五典”的基础上形成了后世儒家所推崇和奉行的“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五伦”道德原则,成为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日常生活中遵守的准则。
重谏纳言
《吕氏春秋》记载,舜帝做了摄政王以后,在宫廷门外设立诽谤木,允许天下百姓到诽谤木下发表意见,陈诉冤情,接访官员一概接受,对这些问题汇总梳理后及时报于舜帝。舜帝要求负责纳言的大臣在收集民众的诉求和意见时要实事求是,不准弄虚作假。舜帝遇到需要决策的事情,广泛征求大臣和诸侯们的意见,坚持原始民主制,发扬民主作风。
改革刑法
舜帝在实行德治的同时,对刑法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将其作为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国的刑法制度起源于尧舜时代。尧在位期间,初步建立起一套刑法制度,但尚不成熟和完善。舜帝执政后,在尧所创立的刑法制度基础上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一是设立专管刑狱的官职,由皋陶掌管刑狱,主持刑法的修订和改革。二是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刑法制度,即五刑制:“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不仅有了比较深刻的刑法理念和指导思想,还有比较系统的刑罚手段,开辟了中国法制社会的先河,对后世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是确立了实施刑法慎罚轻罚、公平公正的原则。
贡赋制度
赋税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之一。《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虞朝根据各地山泽田地、物产财货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贡赋等级。作为一个王朝,虞朝通过建立贡赋制度,开始履行其最原始的赋税职能。一是舜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征三苗,驱逐四凶,以武力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二是设立百官,建立早期学校等公益设施,各司其职,履行国家职能。
舜帝在位期间,在设立十二州的基础上,将虞朝按地域划定“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等五服,确定各区域的赋税标准,除了要服和荒服没有缴纳赋税任务外,其他三个地域按不同的等级,定期向中央缴纳赋税(《尚书·舜典》。
考古发现,尧舜禹时代还存在着“徭役”制度。在大约公元前2400年至前2100年的遗址考古中,发现修建陶寺古城的过程中调集了大批“外乡人”来服“徭役”。而“徭役”正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组成部分。贡赋制的产生,使虞朝由松散的部落或方国联盟转变为征收固定贡赋的王朝政权。通过管理和使用征缴来的贡赋,加强中央方国的国力,反过来促使和保障这种集权的状态,继续巩固和加强王朝的统治。
流放“四凶”
《尚书·尧典》《史记·五帝本纪》等记载,尧帝在位期间,曾用武力征伐三苗。舜帝继位后,三苗仍然时有叛乱。舜帝采用刚柔相济的策略迫使三苗臣服。为了使三苗不再发动叛乱,舜采用安抚的办法,将其首领有苗氏、兜及族人迁移到边远地区。后来,华夏族内部的和共工也不服统治,舜动用武力将他们抓获,将鲧斩杀后,把共工以及二人的族人全部流放到边远地区。通过流放“四凶”,舜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也维护了虞朝的安定团结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扫除了一大障碍。
治理洪水
《史记·夏本纪》记载,舜帝继位以后,继续启用禹治水,并委派皋陶和伯益等辅助禹。禹在舜的领导下,总结前人治水不成的教训,变堵为疏。在禹治水的过程中,舜发布命令,让各地诸侯及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治理洪水。在禹的直接带领下,从各地征集28万人,以当时的兖州区为治水重点,历经13年,终于将水患治服。这场治水运动是在舜当政期间完成的,也是舜的功绩之一,让舜赢得了民心,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虞朝的统一局势。
定期巡视
舜为了加强对所辖12州的统治和管理,制定巡狩制度,定期巡视各方。《尚书·舜典》记载,舜当上摄政王后,离开帝都到各地视察,先后到泰山、南岳衡山(安徽霍山)、西岳华山和恒山举行各种祭祀仪式,这就是巡狩制的起源。此后,舜每五年到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巡狩,各诸侯分别在泰山、衡山、华山和恒山向舜帝汇报政绩。舜对他们进行考查后,根据政绩论功行赏。巡狩制的实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部落联盟的统一,也是舜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举措。
义服三苗
舜帝在治国方略上,不仅在夷夏联盟内部推行“五典”,以德育民,而且在处理部族纷争时,也是以德感人,教育为先。其中巡狩制度的目的就包括与各地尤其是边远地区的部落联络感情,以抚相安。舜帝命禹治水期间,三苗人不仅不配合,还极力对抗。舜帝在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以展示强大军力的形式迫使三苗求和。最终感化三苗,使三苗降服,归顺虞朝中央,避免了一场大战。舜帝义服三苗的消息传到大兴安岭以东至海的肃慎国后,国王派人到中原地区,献上楛矢和石弩,说明虞朝的对外交往和影响力达到了中国的东北地区。
文化建设
舜帝执政时期,注重文化的发展。虞朝时期,尧、舜、禹时代已经出现了文字,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被人们使用。舜帝推行的“五典”,教化民众取得成效,得益于文化在民间的宣传和普及。
礼制
礼制的形成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高级阶段。舜帝执政后,对各种礼制进行了统一和规范。“舜修五礼”(《尚书·舜典》),包括统一了四时的节气;统一了大小月和闰年的时间;统一了一日中的十二时;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吉、凶、宾、军、嘉等五种礼仪制度。有了统一的礼制,可以有效地规范民众的思想和行为,便于社会管理。
音乐
《尚书·舜典》记载,虞舜在高阳创造九韶乐。舜命夔主持乐律,以诗乐来教化百姓,以礼仪规范百姓的行为。舜曾制作五弦琴和形似凤尾的箫,并将其父亲做的十五弦瑟改进为二十三弦瑟,根据季节的变化修正六律,确立宫、商、角、徵、羽五声,谐以金、石、丝、竹、、土、劳、木八声。舜创作《思亲操》和《南风歌》,与夔合作创作《大韶》和《箫绍等乐曲。》
都城
河南社会科学院马世之在《中原文物》发表文章《虞舜的王都与帝都》认为,尧、舜、禹时代,是“国”与“国联”并存的时代,这两种不同的政治实体,形成了王都与帝都两种不同性质的国都。他引用《初学记·卷二十四》《帝王世纪》、顾炎武的《历代宅京记》、史念海的《中国古都和文化》等文献,认为永济市西的蒲坂是有虞氏国的国都;引用《帝王世纪》《水经·汾水注》《元和郡县图志》《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晋书·载记刘元海》《括地志》等文献综合论证,山西临汾市西南的平阳故城为华夏联盟的帝都。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克林在《文物世界》撰文《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论华夏文化的起源(上、下)》,综合文献研究和现代考古认为,中原龙山文化的陶寺遗址类型(陶寺文化)相当于历史上的唐尧、虞舜时代,推定其社会形态是具有国家雏型的古国。他认为,陶寺遗址是多氏族部落联盟的初期国家联合体的中心所在。陶寺遗址的规模已经具有或形成控制整个文化区居民的(政权)中心性质。
《四川大学学报》刊发彭邦本《传说中的唐虞时代及其考古学印证》文章,彭邦本结合文献研究和考古实证认为,唐虞联盟的核心之地在冀州,以陶寺遗址所在的上古平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大片地域内,已经建立起了初具规模的早期国家,而陶寺古城,就是当时以唐虞联盟为基础的早期国家的中心都邑。
世系
虞朝的世系非一脉直传。虞朝的世系包括王位传承、昌意支系和玄嚣支系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传承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一律由族内王室成员担任;二是基本上由昌意、玄嚣两个支系轮流担任。
历史地位
虞朝和夏朝是不同的两个朝代,但夏朝紧承虞朝,二者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他们都属于华夏族。夏朝的开创者大禹是虞朝颛顼的后裔,二者同出一源。在虞朝,大禹的父亲鲧被封为“崇伯”,是当时的一个方国。虞舜把地位禅让于夏禹,实际上是华夏族贵族内部的王位选择方式。由于虞夏关系密切,古籍多以“虞夏”并称,二者在礼制、文字、历法、宗教、图腾等文明因素中都有直接的传承关系。虞、夏两代文化一脉相承,继良渚文化北迁以后,夏文化承虞朝余绪,在中原地区发扬光大。
虞舜建立的虞朝王国文明,借建立官吏制度之机改变了唐尧王国仍以母系宗族观念以及部落集团利益为核心的旧制度,实行选拔举荐、选贤任能、注重实际能力的官吏制度,构建了新型国家文化理念和国家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创建了文化典章制度,使虞舜王国文明具有了体系性与结构性的特征,从唐尧王国文明的早期阶段过渡到中华文明的成熟阶段。
相关遗迹
虞城故里
舜的儿子商均被大禹封在商(今商丘市境内)建立古虞国,称商均;虞国都城坐落在虞城县利民镇旧城李庄(今虞城济民沟与虞单公路交叉处西北300米处,已废)。
三分石
相传舜帝时,九嶷山出了九条孽龙,盘踞在“蟠龙洞”“九嶷岩”“三分石”,危害百姓。舜帝听到后来到九嶷山,大战三年,杀死九嶷岩里的四条孽龙;又大战三年,斩杀蟠龙洞里的四条孽龙;舜帝登上三分石,又大战三年,斩杀盘踞在三分石天池湖里的老蛟龙。舜帝连续苦战九年,积劳成疾,最后死在三分石,并葬在那里。人们将三分石的一块巨石刻成碑,用来纪念舜帝。
德山
德山位于常德市城郊,舜帝在禅位之前曾到这里寻找接班人;听说这里隐居着一个世外高人,叫善卷先生,不但道德高尚,而且有治国之才,尧帝曾向他请教,舜帝想将天下禅让与他,善卷先生不愿意接受,只愿隐居在山里。舜帝就向求教怎样治理国家,与他商讨治国方略,以德施教,开启民智,造就一个太平盛世。舜禅位于禹后,舜帝最后一次南巡,路过这里,遥望这一座山丘感叹道:此德山也,由此而得名。
舜皇山
舜皇山位于永州市西北境东安县境内,与邵阳新宁、桂林全州接界。这里是舜帝南巡驻地狩猎的地方。考古发现舜皇山地区遗存有数处新石器时期原始人活动的遗址,其中舜皇山东麓有坐果山遗址,不远处还有一座传为舜帝别宫的舜皇岩。
崀山
舜皇山的西面是邵阳市新宁县境内的崀山。舜帝南巡驻狩猎于东安舜皇山,西行至此,看见景色优美,脱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由此得名。崀山脚下的扶夷江,也因为舜帝曾是东夷之人而得名,其中将军石屹立于东岸低缓平坦的山顶,远观酷似一位身披战袍的将军。
大舜陵
九嶷山舜帝陵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九嶷山山,九嶷山被誉为“德孝之源、福地九嶷”;《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县之野,葬于江南九疑。”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地图就绘记了九嶷山舜帝陵。清《古陵墓志》一书稽考,古籍文献发现五帝陵中唯舜帝陵一处指为实陵,距今四千多年。
民间传说
舜帝之孝
舜帝与娥皇、女英结婚以后回历山,带回来许多尧帝赏赐给他的物件。舜帝的父亲、母亲和弟弟,非常嫉妒,起了歹意,想要谋害舜帝。让舜帝去修补谷仓,然后悄悄地撤走梯子,暗中放火焚仓。舜帝情急之下,手持两个斗笠,张开双臂,像鸟一样从谷仓上跳下,逃过一劫。另一件事是“凿井”。有一天,父亲瞽叟对舜帝说,家里的井很久没有掏了,淤泥很多,你下去掏一掏吧。当舜帝下到井底,清理淤泥时,父亲瞽叟、后母壬女和弟弟象就从上面往井里填土,舜帝不急不忙,从当年打井时开凿的一条通向邻近水井的通道里爬了出来。尽管发生了这样的事,舜帝却并没有跟父母兄弟计较,还象以前一样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只是更加谨慎。
二妃寻夫
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也叫湘山、洞庭山。相传虞舜南巡,经过这里时曾作短暂停留。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踏着舜帝的足迹前来寻夫,到了洞庭山,忽闻舜帝崩于苍梧之野的噩耗,二妃攀竹痛哭,泪血滴在竹子上,成为斑竹。后来二妃投湘江而死,化为湘水之神,居洞庭山,洞庭山因此改名为君山。
相关文化
参考资料
《殷商之源·十祖圣地》之舟船祖:商均.澎湃新闻.2023-11-06
舜文化.永州市人民政府.2023-11-06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龙|《殷宋五泽》03禹封虞国孟诸畔.网信商丘.2023-10-28
九嶷山舜帝陵景区.永州市人民政府.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