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那务镇六村

那务镇六村

六村位于广东省化州市那务镇东北部,居六皇山发祖之地马蹄岭、铜钟岭脚下,属丘陵地带,距镇中心12公里,东面和北面与高州市接壤,西面邻近上村委会,南面靠着章道村委会。村域范围为11.27平方公里,下辖13个自然村,户籍人口为3098人。

乡村简介

六村村委会是化州市那务镇下辖的31个村(居)委会之一,由13条自然村所组成,村庄面积大,山岭面积广,民风淳朴,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农林牧渔业条件优越。六村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六村地处粤西偏远山区,山高林密,远离圩市,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通信滞后,受政治变迁、国家兴亡的影响较小,因而免遭战乱,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明代以前,六村的人口及生产生活情况,已无从查考。当地村民全是汉族,属于广府民系。全境通行粤语,乡土风情浓郁。

气象灾害主要有:春季低温阴雨和干旱,夏季暴雨洪涝和台风雷雨,秋季寒露风和秋旱,以及冬季有寒潮霜冻害。

六村地处亚热带,盛产荔枝、龙眼、菠萝、菠萝蜜、阳桃、芒果、香蕉等水果,种植历史悠久。六村香蕉品种多,产量高,质优味美,远销到广州市、深圳、珠海市等地,备受消费者青睐。

六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许多孩子都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六村小学在2011年9月曾对校内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220名学生中,双亲外出务工学生有131 人,单亲外出务工学生有22人。留守学生已达到59.1% 。在双亲外出的学生中,117个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9个学生由亲戚代管,5个学生无人照管。

近些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六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六村的小学和初中毛入学率已达到100%,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六村发展潜力巨大,蕴藏无限商机,是投资创业的理想之地。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主题,“风劲扬帆正当时”,六村人正紧紧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今后,六村将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将发展作为富民兴村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协调,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历史沿革

解放前

六村历史悠久,明初,化州市设四乡十七里,六村归属陵罗乡。

明代中后期,莫、蓝二姓分别迁入六村、南地坡。

明清鼎革,清沿明制,六村仍属陵罗乡。

康熙二十一年冬,六村普降大雪

康熙五十二年,官府造户口册,六村人口户数入录。

雍正元年,朝廷推行“摊丁入亩”,促进了六村的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

乾隆十年(1745年),林氏由茂名良塘搬迁于化邑蓝地坡。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1843年),州设四乡二十七都,以乡统都,六村属进二都。

道光三十年春,大旱;是年秋,再旱。

道光年间,林氏由南地坡迁出,分别定居六村、平山坡、新屋、渡头、利榕、乌金山等地。

光绪二十八至三十二年,村庄连续五年流行鼠疫

民国初期,行政区划沿袭清末,时军阀混战,盗寇四起,社会动荡,为防寇避乱,六村、平山坡村民时常躲藏于民堡内。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结束,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化州市实施新制,六村划归第七区上乡管辖,设立保办公处,委任保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实施新县制,调整县以下行政区划,全县设2区,1镇,39乡,486保,6586甲,六村保直辖于壶垌乡。

解放后

1949年10月,六村解放,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六村的领导;11月,归化北区壶垌乡管辖;12月,废除保甲制度,成立六村村人民政府,设村主任、地方武装队,下辖自然村,设村长,均由上一级政府委任。

1950年3月,属化县第七区壶垌乡,同年,开展清匪反霸、退租退押运动。

1951年春,成立农民协会,会长执行原行政村主任职权。

1952年12月,土改工作队进村,贯彻执行中央制订的“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斗争地主,有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和政策,推行土地改革政策,丈量土地,划分阶级,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按农村户口分配土地,分给贫雇农、下中农耕牛、农具、物资、房屋等。

1953年,土地改革工作全面结束,农会裁撤,六村和上塱两个行政村合并组建上塱乡人民政府,政府驻于六村,属化县第十区公所。

1954年,各自然村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为全面办社创造条件。

1955年,各农业生产互助组转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私有土地收归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经营,按劳分配,取消土地报酬。

1956年,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组建六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自然村为基础划分生产队。

1958年5月,撤并乡镇,章道高级社并入上塱乡,并成立乡党支部。

1958年9月,推行人民公社化,上塱乡改制上塱管理区,设营(管理区)、连(自然村)、排(生产队)编制,以各生产队为基础组建林业队、畜牧队、积肥队等专业性生产队。

1961年,六村、章道从上塱生产大队析出,另组建生产大队和党支部,六村生产大队管辖六村、平山坡、屋地山、灯檠、新屋、高田、南地坡、现子垌、沙田、大石鼓、峨公、山心、木坑垌、龙善塘等14条自然村。

1968年,六村大队管委会改称六村大队革委会。

1979年春,六村大队革委会复称六村大队管委会。

1983年10月,那务公社改制为那务区,六村撤生产大队设乡,组建乡人民政府(属一级政权),乡以下自然村改为村委会,人民公社化时代正式终结。

1984年下半年,各村委会组建村农工商经济合作社。

1987年3月,那务撤区建镇,六村乡更名为六村村委会,裁撤乡人民政府,下辖自然村村委会改称村民小组,新成立的六村村委会管辖14条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7亩。

1989年春,六村村委会改为六村管理区,设办事处,作为镇政府的派出机关,村民小组一律改为村民委员会。

1992年,组建六村经济联合社。

1999年春,全市农村管理区改制工作全面铺开,废管理区建制,重设村民委员会,由村民民主直选村干部,下辖村委会复称村民小组。

2012年,重设六村经济联合社。

特色美食

六村村民有着做籺的习俗,主要是在春节、年例、七月十四、收禾了等传统节日,籺的配料,由每家每户根据自身的口味,进行不同的配搭。籺的种类多种多样,如:煮汤籺、炊籺、煎籺、糖心糍、糖籺。做籺的过程是复杂、繁琐的。

粽是当地的一种颇有特色的食物,此粽与通行的三角、六角粽子不同,它是由苇叶包扎呈长条形的,内含糯米、花生、绿豆等配料。

白切鸡

是当地村民的拿手好菜,所选用的肉鸡是村民家中饲养的,从地方优良肉用土种鸡中选育而成。六村家鸡体态优美,体重适中,肉质细嫩,皮薄光滑,骨细味香。白切鸡逢宴必上,香味纯正,深受欢迎,享有“第一菜”的称号。

行政区划

六村村域范围为11.27平方公里,管辖六村、平山坡、灯檠、新屋、高田、南地坡、沙田、现子垌、大石鼓、峨公埇、木坑垌、山心、龙善塘等13条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

地名由来

六村:本名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版《化州志》一书中已出现“六村”此地名,部分人望文生义,误以为村庄是由六条小村组成且为村治所在地故名“六村”,实则非也!据考证,“六村”古作“绿”,意即绿色乡村,其后为便于简写,遂定此名。今人以“禄”“六”同音,亦写作“禄村”。

平山坡:因村庄地处平坦山坡之上而得名。

屋地山:民居聚落在山岗之上,昔日伍氏落籍,确定此为世居屋地,遂呼此名。

灯檠:因村庄地形与古代照明灯架相似而得名。

高田:村址在高亢的田地边,旧时称之为“鬼田”,后以“鬼”字不雅,遂根据田地特征更为此名。

新屋:清代林氏从南地坡迁出落籍于此,盖建新屋,开拓村场,取“新屋”二字为村名。

现子垌:旧称鱼耍垌,后谐音改为此名。

南地坡:因村庄分布在坡地之上而原住民蓝氏世居于此,遂叫“蓝地坡”。乾隆林氏迁入定居,发展壮大,蓝氏日渐式微,避疫而搬,一村独姓。由于“蓝”“南”谐音,乡人常唤“南地坡”,而蓝亡林兴,四邻亦称“林地坡”,后定村名为“南地坡”。

峨公埇:因村庄分布在田埇边上,四周巍峨山岭围绕,遂取此名。

木坑垌:因村庄分布在木坑田垌之上而得名。

大石鼓:因村边有一巨石而得名。

沙田:位于化州市高州市交界处,是那务镇东北部边陲山村,处在高州石板沙田村下方,俗称“下沙田”,化州境内以“沙田”著称,遂以此为村名。

山心:因四面环山而村落分布其中,遂为此名。

龙善塘:因村内有山塘,黄鳝尤多,而黄鳝又称龙鳝,此塘被取名“龙鳝塘”,久而久之以塘名命村名,世代沿袭,后为便于简写,“鳝”字去鱼旁,遂为现名。

村民小组

六村:分一、二、三、四组,包括栗子园、白坟坡、屋地山少数。

平山坡:一个村民小组,包括屋地山大部分。

灯檠:分一、二组。

高田:一个村民小组。

新屋:一个村民小组。

现子垌:分一、二、三组。

南地坡:分一、二、三组。

大石鼓:一个村民小组。

峨公埇:一个村民小组。

木坑垌:一个村民小组。

沙田:一个村民小组。

山心:一个村民小组。

龙善塘:一个村民小组。

村民姓氏

据调查,六村村委会共有21种姓氏,收录如下(排序不分先后):

林(平山坡、六村、新屋、南地坡)、陈(平山坡、栗子园、现子垌、木坑垌、灯檠)、蔡(六村、新屋、木坑垌)、钟(六村、峨公埇、山心)、全(六村)、邱(六村、灯檠)、伍(屋地山)、宁(白坟坡)、刘(灯檠、沙田)、李(高田、现子垌)、周(新屋)、何(灯檠、新屋)、黄(新屋)、苏(灯檠、高田)、张(新屋)、俞(现子垌)、傅(现子垌)、梁(山心)、温(大石鼓)、赖(龙善塘)、窦(灯檠)

村组简介

六村

古称绿邨,因在当地语言中“绿”和“六”是谐音的,后人为便于行文,便简化为现名。六村村委会以六村为核心,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办公室设在该村。六村自然村面积范围除了六村,还包括栗子园、白坟坡和屋地山部分区域,共有林、蔡、钟、全、邱、王、陈(栗子园)、伍(屋地山)、宁(白坟坡)等九种姓氏,以林姓人口居多,锺姓次之。1981年,实行包产到户之前,六村分为六村一队、二队等两个生产队,后细分为六村一队、二队、三队、四队等四个生产队。

六村原为莫姓人士世居地,莫氏于明代中后期迁入,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林氏自南地坡迁至此地,奠定根基,创立家业,莫氏逐渐衰败,最后搬离该村,不知所终。解放前,林氏曾是六村当地的强势家族,占有农田、山岭、鱼塘等大量资源,掌握着文教、武装、诉讼等权力,尤其要数地主林财主这户人家。

林财主,清监生加职州同,中国国民党员,历任化州市警察第七区分所长、化县第七区长、壶垌乡长、清乡委员会主任等地方要职,家境小康,不愁吃穿。林财主家庭发迹始于其曾祖仁山公、祖父冠南公的竭力经营,产业愈增,遂创巨室、置家塾、延师督课,书声继起,家门鼎盛。封建社会,朝廷推行“捐纳制”,允许百姓捐资买官,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使无法通过科举正途考取功名的百姓得以身仕途,临民莅政。清末,林家大小均捐官受封,获取了政治地位,见官不参拜,乡里尊称相公老爷,显赫一时。

冠南公,乡党之俊彦。其赋性明敏,禀质和厚,待人以诚,处世以宽,立志正大,品行端方,自幼勤学以期胶之选,显及祖宗。咸丰辛酉年,母被匪掳,上下惊恐,公蹈险相赎,舍身尽孝,为乡人称扬。公由太学生加职都司,封武翼都尉,随封蓝,历任进二都镇正,事无大小,投诉立判,多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诚乡里之中流砥柱。及举为族正,经理宗祠祖尝,大公无私,分毫不取,训敦睦,家族倚若长城。

民初,贼寇下山劫掠,乡中国民主促进会堡避乱,在双方激烈交火中,林财主之母被子弹打落的砖头碎片击中眼睛,造成眼瞎,终身残疾。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化县当局加紧对土匪的围剿,至民国十八年,匪患渐少。

林财主少年即承继家业,挑起治家重担,兢兢业业,奋发图强,重振林家声望。后来,因林财主沉溺赌钱、抽食大烟,而变卖田地,倾荡家财,林家由盛转衰,家道中落,最后沦落到举家一日三顿喝稀粥的地步。

蔡财主是生活在解放前后的六村的另一户地主,谈论此人,六村的老一辈人仍然津津乐道。据闻,蔡财主年少时,家境贫寒,娶妻林氏,于宗祠拜堂之际,有一白鸭从外飞入,伏于案上,任凭驱逐而不离,渐发家致富,成富庶之家。蔡财主养有一犬,灵敏忠诚,时常跟随着主人,蔡财主百年归老后,该犬一直默默地为故主守灵,数日未进食,到了出殡那天,此犬跳水身亡,随主而去。

六村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政界有林名德、林德荣、林春光、钟毅、钟春等公仆,商界有林积六、林原兴、陈华等精英,科技界有林钢等翘楚,教育界有林冠贤、林积玉等良师。

平山坡村

依山傍水,钟灵秀,地势形似蛇,素有“灵蛇福地”之称,有林、陈二姓。平山坡和屋地山伍姓部分居民组成平山坡村民小组,有30多户,两百余人,与邻村六村同奉神灵“莫三天官”,声名远播的天官庙位于两村交界处,年例均是正月十六。当地人尊称菩萨为“老爷”,故参拜神灵称为“拜老爷”,菩萨出游巡门称为“睇老爷”(即观看菩萨的意思)。

灯檠

意即照明用具,缘何取此名,有待考证。该村现有李、刘、邱等姓氏,信奉圣母冼夫人,建有冼太庙。1992年之前,六村小学驻于该村,后迁出白坟坡,改设分校,现已撤销。该村年例是二月初二,还有做冬至的习俗。

该村重点发展养蚕业,投产快,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农民步入了致富增收的快车道。当地桑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养蚕技术逐步改进和提高,已朝着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创出了优质蚕茧品牌,为养蚕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屋

有林、周、张、蔡等多种姓氏,以林姓居多,信奉冼太夫人,崇尚圣母之忠贞韬略,年例是二月初二。

高田

原叫鬼田,后以不雅,改为现名,邻近新屋村,有李、苏等姓氏,信奉圣母冼夫人,年例是二月初二。

李老,是该村一位已故的风水先生。他出身农家,世代务农,解放时,捡获了大量被人遗弃的田地耕种,土改中,因此被错误划为“地主”成分,田地、耕牛、农具尽被政府没收,而他本人则逃往外地避难,又因家中子女尚幼,放心不下,遂返回家,旋即被逮捕,屡屡遭受批斗,饱受屈辱,曾被押赴北方,越过黄河,劳动改造,后又遣返回籍,仍受政治打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摘帽、改变成分,获得公民权。晚年,他以看风水为业,以此维持生计,因学术精湛而远近闻名,人们纷纷前来拜访讨教,即使是远在深圳市、东莞等地的商贾富户也不远万里地开车前来恭迎他。此翁异常好酒,常在圩市饮醉而归。

南地坡

群山环抱,绿树翠竹,旧称蓝地坡,从前是蓝氏族人世代居住的村落。蓝族于明朝中后期迁入该村,垦荒务农,后林姓二世祖竹峰公与弟朝发由茂名良塘落籍于此,延绵嗣续,生息繁衍,该村为林姓发祥地。启基数世,因人繁地窄,林氏族人先后从南地坡迁出六村、平山坡、新屋、渡头、利榕、乌金山等地。南地坡附近山麓葬有林氏竹峰公陵墓,每逢清明时节,居住在各地的林氏后裔便汇聚在这个小山村,共同拜先祖,祈求林族繁荣昌盛。1970年高华农中驻于该村,后来搬离。该村年例是正月十六

据清光绪版《化州志》记载:“光绪十四年,进二都蓝地坡林国高将伊祖所拨千秋岭文昌阁租改拨归印金公产管理”,助学励教行大义

化州市长发粮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南地坡建立了香蕉生产基地,开展种植国家级双认证的“绿士牌”香蕉,有效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奔康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

沙田

与高州沙田接壤,因而又称下沙田,远离壶垌市,趁高州石板圩便利;该村为刘姓单姓村庄,旧时山林茂密,常有老虎食肉目出没。该村年例是正月十三、十四两天。

现子垌

邻近高州市,有李、陈、傅、俞、谢等姓氏,大部分为李姓,年例是二月初一。

大石鼓

因村内有一块大石头而得名,据闻,此前有好几块这样的大石,后来大多数用于生产劳动与住房建设,此石的由来,在当地充满神话色彩,有待考证。该村族姓为温姓,年例是正月十三。

峨公埇

是革命烈士钟亚北的故里,古时人迹罕至,村上住户较少,人口不多,村庄面积小,钟氏世居斯地。正月十七年例。

木坑垌

分上、下木坑垌和中间屋,有蔡、陈两姓氏,年例是正月四。

山心

途经木坑垌村民小组,有梁、钟二姓,1957年时,山心、木坑垌与龙善塘合为一个农业合作社,1961年后,分为三个生产队。该村的风俗是正月初四开年,年例是二月初一。

龙善塘

四面环山,仅有几户赖姓人家,距离圩市遥远,出行不便。正月初四开年,二月初一年例。

六村小学

化州市那务镇六村小学坐落于白坟坡,位于六村村委会中心地带,始建于1958年,自1992年由灯檠迁于现址。学校扎根山区,历经了搬迁、改建和扩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是一所完全农村小学。学校服务于六村村委会的13条自然村庄,教学水平突出,成绩显著,深受群众好评,享誉全镇,吸引了各地莘莘学子慕名前来求学,是化北山区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

学校前不靠村,后不着店,远离闹市,免受外界干扰,教学环境宜人,文化气息浓郁。学校交通十分便捷,靠着一条宽阔的通往各村组的道路。文革时期,响应党和政府关于“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的号召,学校于1969年春季至1980年附设有初中班,后撤并于壶垌中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从1980年开始招收学前班,抓好学前教育。学校曾在禾堂地及灯檠设立分教点,开设学前班至二年级,以解决当地村庄孩子上学难等问题,前几年根据上级的要求撤并了上述两个分教点。学校现有学生一百多人,7个教学班,10名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70%。

2015年,学校荣获化州市“美丽校园”称号。

国耻纪念碑

位于六村村委会境内高山之上,临近峨公埇村民小组。“五八”事件发生后,为纪念遇难同胞,谴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野蛮行径,中共化州市委于1999年6月1日树立此碑。纪念碑高2.5米,通体为花岗石,正面镌着“龙之脊梁”四个大字,由时任中国记协网主席、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手书,背面记载三烈士牺牲经过,最后书“今立龙之脊梁纪念碑,旨在祈祷和平、摒弃战争;昭示泱泱中国不可侮,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七一夺冠

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2017年7月1日,化州市那务镇党委在那务中学运动场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暨“七一”拔河比赛活动。来自全镇各村(社区)、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共36支队伍360名党员参加了活动。

每支队伍分别由8名男党员和2名女党员组成。活动规模盛大,吸引了周边数千名群众前来观看。比赛哨声刚响起,队员们就双手紧握长绳,拼命往后拉,围观的同志也在队伍旁边助阵加油,比赛场面热火朝天。各队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友谊。经过激烈的角逐,六村党支部获得第一名,东门村党支部获得第二名,那冰村党支部获得第三名。

参考资料

《化州市那务镇六村村(典型村)村庄规划优化提升(2023-2035年)》方案公示.化州市人民政府.2024-02-07

茂名日报 第2011-11-08期 第11版版:浅谈农村小学如何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茂名日报.2021-06-05

茂名市地税局局长陈伟到那务六村村慰问.化州市政府.2020-03-18

农村宅基地首次不动产公告(那务镇六村第1批).茂名市化州市自然资源局.2024-11-17

化州市立“龙之脊梁”纪念碑.光明网.202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