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榴
王一榴(1899-1990),原名王敦庆,字梦兰,笔名王履箴、黄次郎等,嘉兴市人。他是上海美术协会会员和上海漫画家协会名誉会员。
生平
王一榴1899年出生于嘉兴。192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书院国学科,后长期从事中学、大学英语、美术教育工作。1927年与友人创办中国最早的漫画团体——漫画会,为漫画会每次活动的主要骨干。其后参加创造社,任美术编辑。1930年与许幸之等发起成立时代美术社,同年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夏衍(夏衍)、潘汉年、阿英(阿英)等列名为发起人之一,并在左联创办的《巴尔底山》等刊物上发表《左联作家联盟成立》、《》等漫画作品及评论。这一时期,左联作家主编的《萌芽》、《拓荒者》、《太阳月刊》等刊物,都有王敦庆创作的漫画发表。1935年前后,在《时代漫画》、《独立漫画》等刊物上发表《谈连续漫画》、《介绍上海最老的一本幽默杂志》、《第一回世界大战的漫画战》、《日本漫画介绍》等文章,研究漫画理论和介绍外国漫画家和漫画作品。1936年与叶浅予等发起组织中国第一个漫画研究会,并筹备全国性的漫画展览会,执笔起草《全国漫画展览会征求作品启事》,共征集到千余幅漫画,经筛选,有600余件作品于11月4日开始在上海展出,观众逾万。同年,在《时代漫画》创作发表漫画《无冕之王塞拉西来华访问》、《活动的中国》,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进行讽刺抨击,《时代漫画》因而被迫停刊。后《时代漫画》改为《漫画界》,由他任主编。1937年3—5月,主编出版《漫画之友》(半月刊,4期)。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9月20日主编创刊《救亡漫画》,成为抗战初期团结全国漫画家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创刊号发表的题为《漫画战》的代发刊词中写道:“《救亡漫画》的诞生,是我们主力的漫画战的发动。因为上海市是中国漫画艺术的策源地,而这小小的5日刊又是留守上海的漫画斗士们的营垒,还不说全国几百个漫画同志今后的增援,以争取抗敌救亡之最后胜利。”《救亡漫画》不仅在上海直接发行,还分别出有南京市、汉口、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版,在发行数量上打破了以往任何一种漫画刊物的纪录。上海沦陷后,该刊出至第12期休版。王一榴在抗战前还曾任中华艺术大学教员,上海青年会夜校教务主任,大陆英专代校长等职。抗战胜利以后,一直在上海民立中学任教(并曾担任《大美晚报》助编),直至1962年退休。
王敦庆擅长素描,漫画创作汲取西画技法,形成独特风格。生前曾翻译过《叶莱的公道》(南斯拉夫王国,伊凡·康卡著)及《世界成功名人小传》等作品和大量外国文学、漫画资料约120万字。晚年抱病撰写《中国漫画史话》,为中国漫画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
艺术成就
创造月刊
谈到杂志装帧,不能不说一下我国著名文学期刊《创造月刊》。它由创造社主办,1926年3月创刊至1929年2月停刊,前后共出了两卷18期。这18期,一共用过9种封面。最初的封面上由叶灵凤设计的。他绘制的《创造月刊》的封面图案中,占主导的是一个人像,仰首远望,伸出手去接一串悬挂着的葡萄,背景是初升的太阳,意为创造社有着光明灿烂的前景,将给读者贡献出累累硕果。“创造月刊”四个粗犷的大字置于上端,相当醒目,反映了大革命时期,创造社的文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这种图案连用了6期,只是每期更换不同的颜色。
1926年底,叶灵凤等几个创造社的“小伙计”脱离了创造社。接着,时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造月刊》直到1927年7月才出版。封面由关良设计。图案是在月光中两位裸体女神吹萧低吟,象征浓厚的“唯美”意趣。迫于“四·一二”以后的形势,创造社披起“纯文学”而不谈政治的伪装,这种的封面也是应付险恶环境的一种虚与委蛇。这种设计用了两期。
1928年2月出版的《创造月刊》第9期由王独清主编,开始大力倡导革命文学,作为这种新的追求,后9期的设计者出自王一榴(王敦庆)之手。总的倾向是一种鲜明的、强烈的革命战斗精神。画面上主要是工农劳动者,显示出《创造月刊》已经成为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代表刊物。这种封面,同当时相继涌现的众多刊物的封面相比,也是颇有时代特色。
社会评价
建国以前的十几位漫画家中,现在的人们比较陌生的大约是:朱金楼,鲁夫,王敦庆(即王一榴),张英超这几位。其中朱金楼主编过《中国漫画》(1935-1937)。王敦庆是漫界的元老,出道早,多建树,首创泥塑漫画人物,还擅长照片剪贴漫画,1927年与友人组织中国最早的漫画团体——漫画会。
轶事
从海政下来,我和海政宣传科的几个同事在法租界黄陂南路合租了一间三楼住房,过了三个月失业生活。将近年底,接到原宣传科长的通知,说他已在上海市总工会任职,为支援英美烟草集团罢工工人作后勤活动,当前要紧的事是出一份画报,揭露英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激起上海市民对罢工工人的同情,希望我参加。我接下了这个任务,去找王敦庆,请这位圣约翰大学毕业的老前辈出主意,找资料。经过研究,决定以揭露英国东印度公司贩运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历史事实为题材,和英帝国主义算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账。这份画报以这个主题为中心,旁敲例击,连同英美烟草公司压迫工人的事实,编成一张彩色石印画报,在上海街头张贴。原打算继续出下去,可惜,英美烟草集团当局通过国民政府把工潮压制下去,宣布工潮平息,于是我又失业。
王敦庆得知我又失业,找我说,支援罢工是好事儿,可以仿照这个样子,自己办个画报出下去,问我有没有劲儿。我说,反正没事做,只要有人支援,我就拼命干。他说,黄文农目前也闲着,他去说动黄,请他合伙画一个长篇,再请几位拿笔杆的朋友合作凑点文章,不就编成了吗!我问,组稿没问题,印刷纸张费从哪儿来?他说,他和印刷厂打交道,可以暂时欠着,等卖报收了钱再还不迟。经过几次碰头,在一家小旅馆租了一间房作临时编辑室。大家夜以继日忙了三天,第一期《上海漫画》编就。记得有黄文农的一个长篇漫画《上海人》;他还有一幅画的是粪车,标题是《在晨光衰微中,隆隆车声唤醒了梦中的上海人》;另外还有我和王敦庆的反帝讽刺漫画。黄文农画的那幅粪车,给我印象很深,既幽默,又有诗意。
但是否在《上海漫画》上发表,可能记错,因为当时还有另一本赵君豪编的《上海生活》杂志,先《上海漫画》出版,可能“粪车”是该刊的一幅插图。画报出版之前,曾和望平街的报贩子打过招呼,但没有讲清楚画报的形式和内容,报贩子不敢担保准能上市,只是口头上表示可以接受代理。画报印出,我和王敦庆送到望平街,报贩子看到只半面有字有画,另半面空白,就皱起双眉,说这哪像一张报,没法上市。几经商量,仍遭拒绝,我们垂头丧气,只好把画报都拉到废品收购站当废纸卖掉,欠下的印费、纸张费如何偿还,记不起来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