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抵经历了哲学系、哲学系宗教学系、哲学院三个时期。
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于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创立。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成立,与哲学系并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成立,下设哲学系和宗教学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既是国内哲学教学、科研、咨政和培养高级人才的重镇,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哲学教育、研究机构,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原地区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美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等10个二级学科。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哲学院产生了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第一批哲学硕士点和第一批哲学博士点、第一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首批一级学科授权点,被称作“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哲学院先后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基地,教育部“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7年,哲学学科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9年,哲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伦理学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0年,哲学院入选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学科在中国教育部发布的历次学科评估中都名列前茅。在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专业在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1368所高校5大学科群48个学科的评估中,连续两年位居全球排名第32位、位居中国大陆高校哲学专业排名第一。此外,宗教学专业名列第51-100名、位居中国大陆高校宗教学专业排名第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拥有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教育在内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20年5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为国家各行业培养了8000余名优秀人才。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正励精图治、百尺竿头,不断巩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全国的领跑地位,不断提升哲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声誉,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哲学学科建设的创新之路。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国内哲学学科教学、科研和培养高级人才的重镇,目前国内哲学院系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教授最多,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的哲学院系。哲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的重点基地、“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998年,哲学院成为国内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哲学专业博士后人才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和宗教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哲学院的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哲学院拥有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研力量雄厚,有长江学者2人(马俊峰教授和张法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人,新世纪人才8人。四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罗国杰、陈先达、方立天和郭湛),两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刘大椿和焦国成),两位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冯俊副主任委员和张志伟)。
曾经担任过哲学系主任和哲学院院长的有:何思敬、吴江、张腾霄、罗国杰、陈先达、刘大椿、焦国成和冯俊教授。现任哲学院院长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郝立新教授,党委书记葛晨虹教授,副院长为韩东晖教授、干春松教授、魏德东副教授,党委副书记田传峰。
教学规模
人大哲学院不仅有全国配备最齐全的学科体系,也有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生和博士后人才流动站,全国配备最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三个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和管理哲学9个硕士点和博士点,招收高级访问学者、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在全国百名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中有四篇入选,在全国哲学院系名列前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有着辉煌的历史,她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理论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哲学的其他学科领域同样处于领先地位,先后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规划项目等百多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丰硕,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等各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其中以10卷本《亚里士多德全集》和《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等为代表。
师资队伍
人大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下设哲学系和宗教学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东方哲学、佛教、宗教学理论、宗教文化等13个教研室。现有教师76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26人,讲师10人,博士生导师46人(包括兼职教授),形成了以名教授为主导、以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以中青年教师为中坚、老中青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哲学院拥有一大批著名学者,其优异的丰硕成果以萧前教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苗力田教授的《亚里士多德全集》、陈先达教授六卷本文集、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和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等为代表。哲学院与国际学术界也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往来,与美、英、德、法、俄、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斯洛文尼亚、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学术界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与港澳台地区哲学界也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辈出。截至2020年5月30日,哲学院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中央联系专家3人,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1人、主要成员6人,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5人、主要成员7人,曾入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跨世纪和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7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4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自2006年以来还涌现出一批教学名师。截至2020年5月30日,哲学院拥有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最美十佳教师1人;北京市人民教师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和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2人;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9人,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获得者15人。同时还获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
育人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国际化、全方位培养大格局,积极建立与国际名校的合作,与包括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帕多瓦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等多所国际名校保持长期合作,邀请伙伴院校专家来校讲授专业课程或联合授课,打造全英文专业课程,通过搭建中外合作平台、积极争取外部资源、开展暑期课程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力度。
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以优秀国际生源为基础、充分发挥学院师资优势,提供英文课程和中文语言环境,努力培养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宗教的国际人才,不断拓展学院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2019年,哲学院有80人次学生赴包括港澳台地区及英国、德国、瑞士、意大利、芬兰、荷兰、比利时等多个国家交流学习。哲学院还通过“中国哲学、宗教与文化”全英文硕士项目等多种渠道,为国际学生更好地融入人大校园生活搭建文化学习交流平台。
在寻找新文科发展方向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不断探索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创新专业设计与培养模式,培养更具国际化水平的全方位人才。2016年,哲学院与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签订了本科PPE学生交流学习项目合作协议,借鉴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经验,由哲学院负责学生管理,与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联合培养。在这一项目中,课程涵盖形而上学、知识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伦理学、政治哲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概论、英美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史、中国政府与政治等,力图帮助学生打破因学科孤立带来的思维局限,融会贯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三个专业的理论与方法,集古典与创新为一体,努力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充满中国文化自信的领导型人才。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哲学专业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人才,曾被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工作母机”,为全国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正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硕士点、博士点,国家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重点学科,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是国内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团队,拥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全套人才培养体系。以萧前(已故)、李秀林(已故)、陈先达、夏甄陶、庄福龄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编写《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哲学专业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等文科公共课哲学教材,产生全国性重大影响,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陈先达的《走向历史的深处》、夏甄陶主编的《思维世界导论》、李德顺的《价值论》、郭湛的《主体性哲学》等,都获得国家级奖励。萧前教授长期担任全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陈先达长期担任全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议组成员,庄福龄长期担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会长。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学科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涵盖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中外哲学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多个方向。
本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创立,迄今在中国哲学范畴与专题、儒家哲学与儒释道关系,宋明理学,近现代哲学,传统哲学文献,中国哲学与文化,中国哲学与东方哲学比较等研究领域中居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本学科组成人员实力雄厚,经验丰富,梯队结构合理、已形成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科研队伍。本学科教师所撰写的学术专著、编撰的教材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并多次获奖。
本学科有着良好而广泛的国际学术联系,与亚洲、北美、欧洲等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
外国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外国哲学学科正式建立于1961年,在庞景仁先生和苗力田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教导和指导下,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外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外国哲学学科目前已培养出由中青年学者组成的充满活力的教学与研究团队,既重视学术研究,也强调各层次的翻译和教学,取得了多个方面的重要成果。本学科在保持原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将研究方向逐步扩大,涵盖了外国哲学的绝大部分领域,其优势方向在古希腊哲学、近代早期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英美分析哲学、当代法国哲学、当代德国哲学、政治哲学和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取得了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成为我国外国哲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之一。本学科拥有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学科,是以哲学院伦理学教研室、伦理学研究所、道德科学研究院、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的教学科研人员为依托,历经多年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国家重点学科。
我校伦理学研究始于50年代后期。1960年2月,以罗国杰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组建了伦理学教研室。1982年2月,罗国杰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正式出版,标志着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本学科点于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点,成为我国最早的伦理学专业的博士点。1985年被批准建立我国高校中唯一的伦理学本科专业。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家教委确定的第一批重点学科之一。1999年开始招收伦理学博士后。在伦理学的教学研究发展过程中,我校于1987年批准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研究所。1996年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道德科学研究院。多年来,本学科点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学术活动,聘请了国内外优秀的专家学者任客座研究员。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并于2000年9月被教育部列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宗教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点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依托单位,有宗教学专业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生与培养能力,现有教师13人,教授有方立天、何光沪、李秋零、张风雷、温金玉、何建明等6人,副教授有孙毅、张文良、宣方、魏德东等4人,还有程乐松、惟善、张雪松3位博士。可开设宗教学专业所要求的包括宗教学理论、宗教哲学、佛教历史与思想、道教历史与思想、基督教历史与思想、伊斯兰教历史与思想、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对话与比较学、当代宗教与社会等课程。并在宗教学理论、佛教历史与思想、基督教历史与思想、道教历史与思想、宗教对话与比较等领域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
科学技术哲学
本专业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曾招收过自然辩证法研究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生。本专业的特点是横跨文理,学术视角投向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其研究贯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概论,既重视基础理论又关注现实问题。目前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取得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近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先后有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刘永谋的《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分别获2001、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段伟文的博士论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获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本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两名,硕士生导师三名,主要研究方向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方法论,科技战略与政策,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中国,科学与宗教,科学技术与文化、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等。
现代逻辑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是2007年1月由学校批准成立的研究机构。研究所的宗旨是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强大优势,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开展现代逻辑与科学技术哲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同时在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理念下,不断拓展国际交流空间,倡导问题研究和有特色的交叉研究。研究所常设“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人文论坛”,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广阔的学术争鸣和思想交流的平台,并创造更多的国际合作的机会。研究所还将为人民大学落实通识教育理念、营造文理交融的学术氛围贡献一份力量。
美学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学科自1960年代成立之日起,一直在中国美学界处于领先的地位。詹姆斯·马奇参加了19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树立起了人大美学在全国的一流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美学研究所,形成了当时最强的美学教学与研究机构,编辑了“美学教学与研究丛书”,是当时美学界的三大丛书之一。21世纪之来,人民大学美学推出了美学学科教材体系四本,在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比较美学,艺术史,宗教艺术,文化批评诸方面,出版了一系列美学论著和译著。目前,美学学科在美学理论、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和跨文化比较美学等领域,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并且在致力于跨文化国际交流语境中,拓展美学新视野、创新面向21世纪美学各领域的学术范式、开辟诸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和应用美学等新学科增长点方面,处于前沿位置。
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为调整学科结构、实现哲学飞跃发展和走向管理实践而创建的一门二级学科,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管理哲学二级学科,是我国第一个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专业。
管理哲学学科确立了成为全国管理哲学教学、科研、实践服务重镇的总体发展目标,制定了创建雄厚的教学与研究队伍、打造广阔的研究平台、借助校内外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管理实践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反思现代管理思想为理论切入、以探讨现代重大管理实践问题为现实对照、创造当代管理哲学理论体系的近期主攻方向。
管理哲学的研究方向全面,主要有当代重大管理实践问题、管理哲学基础理论、中国管理哲学、西方管理哲学、东方管理哲学、管理伦理、领导哲学、中外管理哲学比较与融合等。
政治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哲学是国内唯一的政治哲学博士点,目前政治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有段忠桥、龚群、臧峰宇、赵汀阳(2018年被聘为兼职博士生导师),旨在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资源,探索学生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新模式,搭建中外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为推进国内政治哲学发展,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文化传统
院长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诞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初,半个多世纪以来,她与时代同行,在中国社会舞台和哲学园地里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培养了大批哲学人才,贡献出影响社会进程和学术发展的思想成果。
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之始,作为哲学院(系)前身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教研室以及其后开设的马列主义研究班,为全国哲学教学与研究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当代中国哲学教学与研究的“工作母机”。人大哲学学者基于深厚的哲学素养,编写了诸多符合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的哲学教材,承担了众多反映时代主题的哲学课题,在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哲学文本和话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字里行间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时代局限。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功不可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以哲学语言表达的改革号角。改革的哲学与哲学的改革相伴而行,改革开放为哲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学术空间。人大哲学学者们审视和反思现实问题,探讨实践哲学、价值哲学、主体性哲学、人的哲学;他们以开放的胸怀面向世界,充分吸纳世界文明成果,重视外国哲学的译介和研究;他们尊重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思想资源,深入开掘传统学术典籍中的哲学思想。
新世纪以来,人大哲学学者在教学与研究中力求体现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和大众需求,关注哲学和哲学史的基础性问题,探讨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经济哲学、管理哲学、科学哲学,重视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强调哲学致思的学术品格。他们以哲学的方式反思时代,促进科学认识与价值目标的结合,提升理论研究的现实维度,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哲学发展进程中,始终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系)的学术群像,始终可以读到人大哲学学者的学术论著。人大哲学学者秉持改革精神,履行时代使命,反思时代问题,提升民族精神,培育哲学新秀,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支持。我们相信,与时俱进的人大哲学学者将在未来的岁月谱写更具魅力的思想华章。我们衷心祝愿,在中国人民大学向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过程中,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在广大院友、系友的关怀下,人大哲学院更上一层楼,为促进祖国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
姚新中教授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科学研究
教育部日前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中国人民大学8个一级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经审核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4号)指出,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精神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通过考核评估、增补和一级学科认定三个阶段,在同行专家评议和一级学科认定的基础上,审核批准中国人民大学8个一级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是: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是(不含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下的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文艺学、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
中国人民大学原有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5个,这25个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开展的第一阶段的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中一次性全部通过。在教育部开展的第二阶段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增补工作中,中国人民大学的宗教学、法学理论、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中国近现代史、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8个二级学科经过严格的同行专家评议,最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至此,学校已有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第二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教育部开展了首次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的认定工作,根据教育部拟定的规则,人民大学的8个一级学科当选。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此次通过重点学科评选是人民大学长期以来重视学科建设工作的必然结果,是新世纪以来学校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纪宝成校长的亲自主持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在充分论证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把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地位。2002年以来,学校对2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跟踪分析,全面了解各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重点剖析各重点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前瞻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有效地提高了各学科核心竞争力。在学科建设中,注重引进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者,从而优化了学科结构和学术梯队,强化学科的持续竞争力;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关心重大理论问题和学科发展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力求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创新;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与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课题研究,延请国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等,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的国际性。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拥有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级科研机构、8个院级科研机构、1个跨学院科研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校级科研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跨学院研究机构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庆祝成立50周年.光明网.2024-04-16
人大哲学院迎来55周年院庆.新浪网.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