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任弼时、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二、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会师后,在湖南省、湖北、四川省贵州省四省边界创建的最后一块南方红色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建成,横跨四省,全盛时期其根据地和游击区范围覆盖湘、鄂、川、黔边30余个县,人口达到二百万,控制面积达2.5万平方千米。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1933年12月,红三军被迫退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后,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决定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创造湘鄂川黔新苏区”。1934年3月,湘鄂川黔铁路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始领导开辟新苏区的工作。同年7月21日,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召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黔东红色政权的诞生。11月26日湘鄂川黔省委在张家界市正式成立,同时又成立了湘鄂川黔省苏维埃政府和湘鄂川黔军区,由此,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1935年初,蒋介石抽调四十多个团的兵力,对根据地实行六路军事“围剿”。在反“围剿”斗争里,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作战30余次,1935年8月,红军粉碎中国国民党军队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同年9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和游击区已扩大到东至洞庭湖西岸,西至四川酉阳,西北至湖北咸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至沅陵县,北至鹤峰县,加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鄂川边两个游击区,湘鄂川黔铁路苏区成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撤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始长征,于1936年2月在贵州大定成立川滇黔省委,结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历史。1985年由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建立了湘鄂川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并于1993年12月26日落成开馆。2001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力地策应和配合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长征;还让红二、六军团有了战略依托,使其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这也是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重要战略区域。

历史沿革

建立背景

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派路线,加上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丧失尽,贺龙率领的红三军(1934年10月恢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番号)人数锐减,根据地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湘鄂西中央分局与红三军被迫转移。1932年10月,红三军从洪湖突围北上,越过大洪山、桐柏山,进入豫西南、陕南,渡汉水,经川东,沿鄂川边翻过大巴山脉巫山,远征七千余里,到达湘鄂边,准备恢复湘鄂边苏区。经过数月的艰苦战斗,恢复了部分苏区,建立了约22个区苏维埃。1933年10月,因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执行左派错误路线,在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中,湘鄂西根据地中最后一块红色区域——湘鄂边根据地丧失后,红三军再次失去依托。1933年12月,红三军被迫退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后,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决定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创造湘鄂川黔新苏区”。

建立过程

1934年7月23日,在打破第五次“围剿”希望十分渺茫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中革军委发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转移到湖南省创造新苏区的训令,意图让红六军团起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战略作用。以任弼时为首的湘赣省委、湘赣军区接到中央训令后,进行了各项紧张准备,于8月7日踏上了突围西征之路。

1934年1月,红三军进入湘西龙山、桑植县永顺县张家界市慈利县等5县开展游击。同年3月,湘鄂川黔铁路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始领导开辟新苏区的工作。5月至7月,红三军进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辟包括贵州沿河、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乌江松桃苗族自治县和四川酉阳在内的黔东革命根据地。7月21日,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贺龙、关向应等80人组成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宣布黔东红色政权的诞生。

发展与巩固

1934年10月24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到达贵州省印江县木黄镇,与贺龙、关向应等率领的红三军胜利师。根据中央指示,11月26日湘鄂川黔省委在大庸正式成立,任弼时任书记,贺龙、关向应等为委员;又成立了湘鄂川黔省苏维埃政府,贺龙任主席,夏曦、朱长清任副主席;成立了湘鄂川黔军区,贺龙为司令员,任弼时为政委。由此,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不久,又建立了永顺县桑植县张家界市、龙山、古丈县慈利县等县的县、区、乡革命政权。12月10日,湘鄂川黔省委等机关迁至永顺县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横跨四省,全盛时期其根据地和游击区范围覆盖湘、鄂、川、黔边30余个县,人口逾百万。

1934年12月1日,湘鄂川黔边革命委员会颁布《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条例》。同年12月16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作出《分田工作大纲》,湘鄂川黔省委作出《创造湘鄂川黔边苏维埃新根据地任务决议》,决议指出:“为着开展和掀起湘鄂川黔苏维埃革命的巨潮,使得这一地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得到解放;为着我红二、六军团有着巩固的根据地,来实行他所负担的历史任务,省委决定在湘鄂川黔边区创造巩固新根据地”。按照省委决议精神,贺龙率领红二、六军团主力继续向水中下游实施进攻,策应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任弼时领导留在后方的红军部队和地方干部,迅速奔赴湘鄂川黔边各地,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建立县、区、乡革命政权。在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影响和党的正确领导之下,先后成立了永保、郭亮桑植县、龙山、大庸、慈利县、石门、宣恩县、慈桑9个县革命委员会(或苏维埃政府),区乡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同时,还建立了共青团、工会、贫农团、女工农妇代表会、互济会、儿童团等各种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如军分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营)、游击队、赤卫队等也逐步组织起来,并镇压了一批官僚地主,清剿了2000多名地主武装和土匪,根据地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随着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铁路的斗争取得节节胜利,根据地各项建设日益发展,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政府。

1935年初,蒋介石抽调四十多个团的兵力,对根据地实行六路军事“围剿”。在反“围剿”斗争里,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作战30余次,共歼灭国民革命军2个整师、1个师部和1个旅,缴枪8000余支,新建立了慈桑、宣恩县、龙山3个县的革命政权,牵制了湘鄂两省的大量敌军,有力策应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

1935年8月,红军粉碎中国国民党军队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围剿”,红二、六军团乘胜东进,先后占领石门、澧县津市市临澧县等县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同年9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和游击区已扩大到东至洞庭湖西岸,西至四川酉阳,西北至湖北咸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至沅陵县,北至鹤峰县,加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鄂川边两个游击区,人口约200万。红二、六军团也发展到4个师12个团,约2万人,湘鄂川黔苏区成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撤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始长征,于1936年2月在贵州大定成立川滇黔省委,结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历史。

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1985年由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建立了湘鄂川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并于1993年12月26日落成开馆。2001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增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指挥部旧址,为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布置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省、湖北、四川省贵州省四省交界地区。该处遍布崇山峻岭,西南有云贵高原耸立,西北有川鄂群山环绕,东与洞庭湖衔接,南与雪峰山紧连,酉水澧水清江乌江纵横西东。

主要建筑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张家界市区中心,解放路41号。它是中宣部公布的第二批100个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之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

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津市市人民路921号的“益泰绸布庄”,其北临人民路,南靠西河街,西临新码头巷,濒临水码头,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绸布庄原名“怡和”,二十年代末期,益泰更名"益泰绸布庄”。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整体建筑风格具有中西结合近现代建筑风格,分为南北两栋,建筑为二层砖木混合结构建筑,硬山顶小青瓦建筑,坐东朝西,由北侧绸布庄、中部绸布庄、南侧绸布庄构成。布庄整体具有中西结合近现代建筑风格,建筑面积1379.04㎡,占地面积889.5㎡。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位于永顺县塔卧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弼时、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红二、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创建了以塔卧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纪念牺牲的烈士,两周王陵于1983年始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湖南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山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龙山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湘西龙山茨岩塘境内。以龙山茨岩塘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总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存有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夏曦等人办公室。现存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兴隆街蒋家大屋、茨岩塘龙家大屋)、红二、六军团兵工厂、红军医院旧址。

塔卧—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

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包含有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旧址、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军区旧址、湘鄂川黔省委党校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分校旧址、中国工农红军医院旧址、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兵工厂旧址、红军无线电台遗址等。为纪念红二、六军团为新中国建立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解放而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永顺县修建了塔卧烈士陵园,园内建有纪念塔、纪念亭、纪念碑、烈士墓葬区等烈士纪念设施。

龙山县茨岩塘镇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

龙山县茨岩塘镇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包含红色旧(遗)址(兴隆街省革委会旧址、茨岩塘省革委会旧址、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红军医院旧址、永桑龙联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方汉英烈士墓、兴隆街红军桥、红三军供给部旧址、红三军军部旧址、召市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三元朝阳山红军革命烈士陵园、芭蕉坨战役遗址、石家垭战场遗址、象鼻岭战场遗址、招头寨战役遗址、贺龙怒斩熊贡卿遗址、茨岩塘保卫战遗址等红色旧址(遗址)40余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基地。

张家界永定区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

张家界永定区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解放路。原系1918年修建的天主教堂。为缅怀先烈功绩,弘扬革命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永定区于1991—1993年对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进行修复,同时修建纪念馆楼。 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纪念馆坐南朝北、由东、西、南、北4栋建筑物组成,呈四合井院落式布局,占地2800平方米。东房曾经是任弼时、贺龙和萧克住过的地方;西头是可容纳200余人的省委大礼堂,已辟为“将军馆”,166名曾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战斗过的将军照片挂满四周墙壁;北面的一长排平房是当年省委省革委和省军区13个直属部门办公的地方,西侧为大庸人民革命斗争史展览室,东侧为国防教育展馆;南面一两层楼房是纪念馆主楼,正面路面门楣上有萧克将军题写的馆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军区纪念馆”。里面设有三个展室,陈列着223幅大型图片和100多件实物,再现了当年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

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姚家大屋)

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姚家大屋)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甘露村大堡山脚。1935年4月12日,为避开国民党军六路纵队的合围,确保省委机关的安全,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省革命委员会以及军委分会从永顺塔卧转迁龙山兴隆街新寨坪蒋家大屋,随后于5月6日再度转迁龙山茨岩塘龙家大屋。红二、六军团直属机构红军兵工厂同随省委二度转迁后设在茨岩塘镇甘露村姚家大屋。红二、六军团兵工厂设财政、修理、翻砂、炸弹四科,全厂共有人员300人左右。设红炉车间、翻沙车间、修枪车间、造手榴弹车间、木业车间。兵工厂可以生产刺刀、枪支零件(枪筒、枪柄)。可以修理枪支零件,还可以制造步枪、机关枪、盒子枪子弹、手榴弹以及枪托和子弹箱。当时,兵工厂制造修理了大批中国工农红军急需的武器弹药,为红二、六军团战胜国民党军提供了后勤保障。

相关文化

全永山父子四人舍家当红军

1934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开展了扩红运动,提出了在三个月内扩大1.2万名新战士的任务。红军的各级机关、苏维埃政府和连队,都分别组织工作队一边为贫苦农民分田分粮,一边动员群众参加红军。根据地很快掀起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几个争先恐后参加红军的热潮。

永保县岩板铺农民全永山看到中国工农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对老百姓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关怀,认定红军是为天下穷苦人翻身闹革命的队伍。因此,他主动要求报名参加红军,并动员三个儿子也加入了红军队伍。1935年8月下旬,全永山父子四人在常德伏击战中光荣牺牲。

获得荣誉

以上资料参考

意义

历史意义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钳制和吸引了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国国民党几十万军队,有力地策应和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还让红二、六军团有了战略依托,使其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后长江南岸的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亦是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重要战略区域。

教育意义

以革命纪念馆为载体,以宣传革命先烈英雄事迹为抓手,以重大革命纪念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老区革命史料的红色内涵,才能更好地激励人们继承先烈遗志,传承老区精神,坚定红色信念。

开发与保护

开发

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机遇,积极推进塔卧、茨岩塘、桑植县三地联动发展,着力建设湘鄂川黔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保护

1985年由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建立了湘鄂川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并于1993年12月26日落成开馆。2006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增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指挥部旧址,为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活动纪念

2024年4月,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退役军人老兵宣讲团成员生动讲述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寄语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

相关评价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到了党创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海南省、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根据地,充分表明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的首选目的地,是孕育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的摇篮,是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

参考资料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中国军网.2024-04-06

“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早期革命根据地及主要创建者).人民网.2024-04-06

红色名片 |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湖南省人民政府.2024-04-06

试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及红二、六军团的历史贡献及地位作用.试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及红二、六军团的历史贡献及地位作用.2024-04-06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人民网.2024-04-0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增补点: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2024-04-06

502 Bad Gateway.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04-06

湖湘潮 百年颂 |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长江南岸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湖南省人民政府.2024-04-06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恩施新闻网.2024-04-06

红色火种照亮湘西 长征精神薪火相传——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传承红色精神纪实.新华网.2024-04-06

中宣部公布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光明网.2024-04-06

湖湘潮 百年颂 |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长江南岸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湖南省人民政府.2024-04-06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早期革命根据地及主要创建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共产党员网.2024-04-06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4-06

带上这份湘西州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地图 一起去打卡红色景点.红网.2024-04-06

【潇湘“红八景”系列报道】塔卧—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景区联动 红色旅游唱响老区新歌.华声在线.2024-04-06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湖南篇)【2】.中国共产党历史网.2024-04-06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湖南篇)【10】.中国共产党历史网.2024-04-06

红色湘西 | 系列特稿 (76) 全永山:父子四人当红军.澎湃新闻.2024-04-06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4-04-06

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中国日报网.2024-04-06

关于加快推进湘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思考.腾讯网.2024-04-06

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各地各部门开展多种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搜狐网.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