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杜受田故居

杜受田故居

杜受田故居又称“杜家大院”“相国第”“方伯第”,民间俗称杜家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南街。

杜受田清代爱新觉罗·奕詝的老师,曾任左都御史、尚书房总师傅、工部、刑部、吏部尚书,杜家以“一门十二进士”“四世六翰林”“四代为相”“满门清官”而远近闻名,被誉为鲁北第一家族。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的父辈们和众多的叔兄弟们的房产,大院占地约25亩,208间房屋。其全部建筑为四合大院,内有翰林堂、绍德堂、聚德堂、荣德堂、家训馆、忠孝堂、敬明山房等28个小院落,呈典型的明清鲁北建筑特色,集中展示杜氏家族读书明理、节俭养德、谦恭正直、清廉为官的优良家风。大院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不仅有大门,而且有过道,四通八达。大院内,各个小套院之间不仅开后门、开侧门,而且有门道相接,有廊厦相连。大院内没有一处封闭,空间上相对独立。

杜受田故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山东省不可不去的100个地方”之一,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 

概述

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的父辈们和众多的叔兄弟们的房产。杜氏家族自明代起即是望族,至清末,有进士12人,其家宅人称“杜府”。

杜家大院的奠基人杜诗,位居二品,按照明朝的礼制,他家的大门可以开三门,五架大梁,然而,杜家宅仅一门;他居住的房屋可五间正房九架大梁,然而,这里仅三间正房五架梁。杜受田位居一品,为官一生地未置一亩,房未增一间。滨州杜家虽有众多朝廷重臣、府州主官,但是杜家的住宅却极为普通,房屋装饰也异常简洁。家产的弱势与杜家人做人的谦虚低调相映成趣,而他们对功名的低调与为人为官的积极敬业却又相辅相成。这种为人处世的低调使得曾经声名显赫的滨州杜家一度鲜为人知,甚至在众人的记忆中销声匿迹。

开放通畅是杜受田故居的典型特点,杜家大院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不仅有大门,而且有过道,四通八达。大院内,各个小套院之间不仅开后门、开侧门,而且有门道相接,有廊厦相连。大院内没有一处封闭,空间上相对独立,氛围上户户相通,整个大院透露着一种天伦之乐、一种亲密无间、一种兄弟妯娌和睦共处的温馨和谐。大院的开放和包容锻造了一大批循吏干吏,从这里走上政治舞台的人都像这座建筑一样,外圆内方,进退自如。

走进故居,游客们就会悟出杜受田做人做官做事的真谛:做人要谦虚正直,做官要爱国恤民、廉洁勤政,做事要“端正、明白、和平、谨慎”。

人物简介

杜受田(1787-1852),字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州市滨城区)人。为爱新觉罗·奕詝之师。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相关景点

刚柱子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杜氏家族不仅人丁兴旺,而且子孙个个成才,于是准备扩大旧居规模。欲将故居邻宅买下。在京做高官的杜告诫家人,切不可仗势欺人,一定要买卖公道,要多付银两,同时他还拿出资金寄给家中。由于价钱公道,各迁移户都顺利地迁出,唯有西南角一户刚姓人家,无论杜家出多少钱也不愿迁。杜家人急忙写信给杜堮。杜堮回复道:自家修房屋,不要难为乡亲,刚姓人家不想迁就留下吧。这就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杜家大院“钢柱子”的故事。

绣楼

绣楼是故居中保持最为完整的院落,也是故居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也是杜诗所建,为二层砖木建筑,是杜家女儿居住生活的场所。绣楼旁边的耳房内有一口井叫做女儿井,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忠孝堂

忠孝堂,面阔五间,又名百事房,建于清代乾隆,是杜家商议族中大事的地场所,修家谱,修石桥、修城墙、挖护城河、培风书院以及杜受田出殡等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商谈,这里是杜家正义、民主、和谐、热衷公益事业的见证。

太康第

太康第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五间,由杜受田的祖父杜彤光和叔祖杜彤辉共同建造,建于乾隆年间,三传至杜。

主院

杜诗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的历史,占地1.04亩,是故居中最核心的院落,这个院落中走出了杜家八位进士、五位翰林和一代帝师,是整个故居的风水宝地。

荣德堂

荣德堂又称为亚元府和军机大臣院,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毁于清末,是杜受田之父长兄杜坊之住宅。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是标准的鲁北民间建筑。

祠堂

祠堂是八世祖杜诗所先建,主要供奉自始祖至三宗二支祖先。供奉祭祀祖先,纪念传扬祖宗功德,启迪激发后世子孙之厅堂。祠堂上悬挂的这幅书有“报国承家无非是栗栗小心成就个端人正士,敦耕劝学也只为绵绵奕业作养些孝子贤孙”的楹联。

净明山房

净明山房是杜家私塾,是杜家子弟们学习之地。杜堮父子幼时均在此学习,U型碑廊篆刻杜家《述训》精华警句。

大同客栈

原建于清乾隆,有正房上下2层楼各十间,左右厢房8开间,前后两院,客房、饭馆、厨房等建筑,是杜家人经营的客栈。当地人有句数来宝:“远处看去,大同客栈,房子不少,住人有限”,而客栈以怪声、怪影、怪事“三怪”而闻名。

杜氏文化

人文景观无人不活,无文不彩。杜受田故居如果离开了杜受田,离开了杜氏文化,它就是普通官员住宅,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长河中难免沦于庸常和平凡。正因为有了杜受田及其家族十余代的人和事,这座古宅才变得鲜亮和生动起来,才有了灵气和人气。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应当是杜家独特的文化。天下人谁不希望儿孙满堂,后代幸福,那么,到杜家宅来看看,或许能够领会一二;天下人谁不希望子女学业优异,成龙成凤,那么,到杜家宅来看看,或许能够受到启迪;天下人谁不希望为官为民堂堂正正,即便不青史留名也做个受人尊敬的人,那么,到杜家宅来看看,或许对人生之路有所帮助。不管什么人,到杜受田故居来就能感受到青砖灰瓦散发的灵气,就能接受教育,就能至少读懂洋洋洒洒杜氏文化巨著中的一章,它会让你心有所悟满载而归。

古为今用。滨州杜家的文化教育出了明清两朝12位进士,在全国出类拔萃;锻造了大批的刚正烈士、儒雅忠臣;培养出了皇帝。除去传统的、共性的思想熏陶外,了解他们独特的文化,对今人做人做事做官或许有所启迪。

首先,杜氏文化第一要义是“正心”。正心是儒家道德修养的要目,是华族的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所说的正心,讲的是治世,标准是仁与义,意在为公。释家所说的正心即是明心,讲的是治身;道家说正心,即是“炼心”。释道正心的标准,是涤滤心灵。杜氏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用做规范,兼收释道思想的精华作为补充。具体地讲杜氏文化的要义正心就是以儒家的道德修养为纲,以道修身,以佛治心,以儒治世,发明和实践三教一途的和谐之道。通过修身养性,而“止于至善”,达到“内圣外王”,“体用兼骸”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内圣”功夫,即为体;修身是根本、是基础;只有修身才能推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事功,即为用。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智慧源醇,能够承家报国的人。

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杜氏家族不断弘扬家族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第八世掌门人、江西省布政使杜诗,一生持正心之道,扬善除恶,襟怀坦荡,刚正不阿。冒被罢官之险,坚决抵制在江西为宦官魏忠贤立生祠。被罢官回乡之途,路经惠民县,恰逢被魏忠贤迫害致死的“六君子”之一袁化中灵柩回乡,他不畏权势,坚持前去祭奠。杜诗嫡孙杜漺承扬先人遗志,他勤政爱民,公正执法,因河道不治,直言上疏,陈治河方略,亲临河患堤防监督河务,当地百姓将这段堤防名为“杜公堤”。漺之嫡孙杜,一身正气,担任襄阳市知县时,政绩优异,当地民众为其建“嘉裕堂”生祠,设位供奉。担任上思州知州时,自掏腰包购买麦种,劝民种麦,群众将这种小麦称之为“杜公麦”。鼒之嫡孙、杜受田之父杜堮,三朝元老,一介忠臣,爱新觉罗·奕詝评价他“植品托忒克·端方,学有根,从公夙夜,克励清勤。”去世后加恩晋赠大学士谥号“文端”。

杜氏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的沃土,经过明清时期的不断成长壮大,形成了鲁北特有的家族文化,孕育着杜氏十几代,五百多年的成功和辉煌。

其次,杜氏文化的精髓是教育。杜氏教育讲究学业和道德并重。杜诗在今天的杜受田故居处开辟了“净明山房”,供子弟藏书读书之用。并购下城中名地“卧佛台”,植松柏,造廊舍,建成家族私塾,以供子弟就读。并利用丁母忧之时,发起著述杜氏家谱之行,开创杜氏修族谱之先河,用以教育后人。“风流儒雅,吐属无白话文”的杜爽告诫族人“勿以族大人众为可特,而以凭借骄傲为可虞。各修而身,各务其业,父以之教子,兄以之勉其弟。”杜鼒则在杜氏家族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他对子弟的教育首先做到了率先垂范,正人先律己。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良好教育,恪守忠孝仁义的行为规范。其子杜彤光不仅重视家族教育,还热心公益事业,将其教育思想推向社会,他投资并参与了滨州市城内第一所官办学堂“培风书院”的修建和管理,对清中后期在滨州文化教育的繁荣有首列之功。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表现在继承民族传统教育“子弟皆当学”的同时,提出了“孩提之童,知爱知敬,始家邦终四海”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在子女的早期教育中,首先进行道德教育,就连平时的日常活动,游戏玩耍中都“要观其爱敬之良,不失赤子耳”。倡导“身教言教并重”的教育方法,凡是教育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先要做到,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熏陶。要求“身为家长,宜率先子弟,各执其业,修孝悌忠信之行”。实现“做善降之百祥,一门顺德区”的良好意愿。明确提出“学优则仕,不优则不仕,优亦不必仕也”,“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不读”,“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崇高人生目标。所以读书,是要“因此求其心源,而得其施于家国天下之道”,增长“化民成俗,尽职报国”的才干和品行。同时,教育人们,要坚持“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超前意识,不但自己终身学习,而且教育子女终身不至。正是这些先进教育理念,可行的教育实践,支撑着杜氏家族,代代英才辈出的辉煌局面,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超时代的教育理念和切实可行的教育实践,经过杜氏家族十几代人的积累、提炼和升华。由三朝元老,时任礼部侍郎杜堮,于爱新觉罗·旻宁七年(1827 年)著成杜氏家族的教育专著——《述训》。《述训》48则在华族浩瀚的教育典籍中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地址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城关社区附近,可乘24路公交直达

参考资料

杜受田故居.山东省人民政府.2024-03-13

山东滨州杜受田故居,这座古宅走出十二进士六翰林.搜狐网.2024-03-13

杜受田故居.携程.2024-03-13

杜受田故居(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滨州市纪委监委.2024-03-13

杜受田故居-滨州地图.城市吧.201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