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志
《临朐县志》是1991年版《临朐县志》的续志,始修于2000年8月,2004年10月正式印刷出版。该志上限1988年,下限2000年,个别内容适当上溯或下延。全书首置县情概述、大事记和要事述略,中设地理、基本国策实施、农业、工业、商贸、扩大开放、基础设施建设、财经管理、党群团体、政权政协、政法军事、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生活、教科卫体、文化、旅游、乡镇概况、人物18编,末设附录、索引。
历史沿革
临朐县地灵人杰,英才辈出。自元至清,共中进士39名(含武进士3名),其中不乏文人名士、朝廷重臣。汉末“高人胜士”管宁,明朝状元大学士马愉,享誉海岱以著名散曲家冯惟敏为代表的冯氏文学世家,曾选为启蒙教材通俗读物《庄农日用杂字》的作者马益著,山东省最系统的蚕丝教科书《蚕丝韵言》及其续篇作者许椿亭,以著名寄生虫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冯兰洲为代表的冯氏医学世家,为国捐躯的抗日将领山东省保安第十七旅旅长窦来庚,担任中共山东分局代理书记的向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委兼纪检书记、中将许乐夫,原海军司令员石云生,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空军上将许其亮等,皆为临朐的名山秀水所养育,也成为临朐的骄傲。
地方介绍
临朐县地处鲁中,沂蒙山北麓,弥河上游,潍坊市西南隅。东与昌乐县、安丘市毗连,西界淄川区,南与沂水县、沂源县接壤,北邻青州市。总面积1833平方公里。至2000年,全县辖17镇5乡、966个行政村、1315个自然村。全县86.7万人,回、满、蒙等21个少数民族433人,其余皆为汉族。
境内历来以小农经济为主,工商业十分落后。建国后,由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到农工商全面发展的综合经济。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人均5192元,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7.7%、42.9%、 29.4%。
2000年,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5.7亿元。粮食总产23.3万吨,果品产量达22.4万吨。年末,全县实有林地面积71.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9.6%。2000年,全县共完成技改投入4.5亿元,开发新产品60种,其中42种达到省以上先进水平。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9亿元,其中利润6809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6.7亿元,销售率达到98.7%。大中型企业发展到26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发展到5家。全县商业网点2.3万个,经营范围发展到20多个行业,数万个品种,其中铝型材市场规模在江北名列第一。全县个体工商户4.2万户,从业人员12.4万人,私营企业1260家,从业人员2.1万人,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4.3%。全县落实招商引资项目435个,到位资金5972万美元,合同外资额3020万美元,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003万美元。
2000年,县乡村公路共129条882.2公里,公路密度达36.8公里/百平方公里,县内客运路线36条1136公里,跨县、市、省的客运路线33条6290公里。各类营运机动车保有量4660辆(台),年客运量411万人,客运周转量32830万人公里。全县内年供电量达到3.7亿千瓦时,电力调度全部实现自动化。邮政支局(所)遍布城乡,投递线路迅速增长,亲投面达90%以上。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年末交换机装机总容量12万门,电话普及率为29.8部/百户。
2000年,全县有小学310处,在校生70366人,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聋哑学校1处,在校生123人;初中46处,在校生85162人,适龄学生入学率与巩固率均达98%以上;普通高中7处,在校生13075人;职业高中(中专、技校)4处,在校生6538人。1998至2000年,全县共为国家输送大中专学生21970名。全县共有医疗单位31处,干部职工2272人,其中技术人员1957人,开放病床130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人,拥有床位1.4张。1988至2000年,在市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金牌83枚,银、铜牌各72枚,其中省级金牌18枚,国家级金牌7枚。1998至2000年,全县共取得获奖科技成果583项,其中省(部)级18项,市级32项。
创作背景
临朐修志始于明代。最早为明嘉靖《临朐县志》。官修县志清代有3部:康熙帝《临朐县志》;光绪《山东临朐县志》、《清本乡土志》。民国时期修有《临朐续志》。新中国成立后,于1960年首次修志,有打印本存县档案馆。私修县志有明代的《昌国??》、《东镇沂山志》,清代的《临朐编年录》、《县志订补》等。本志1982年起编修,搜集各种历史资料1200余万字,1990年定稿。志书上限始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7年。全志除序、县情要览、大事记、人物、附录、编后记外,分36篇,依次为:建置、自然地理、山旺化石、人口、经济述要、农业、烟草、林业、桑蚕、水利、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财政·税务、金融、计划·统计、工商行政管理、物价计量、政权·政协、党派团体、公安·司法、军事、民政、人事·劳动、外事·侨务、文化、文物胜迹、教育、卫生·医药、体育、科技、风俗·宗教、方言。篇下设章,节下列目、子目,计157章、437节。
临朐县历史悠久。西汉在今临朐境内设临朐等5县。隋将各县统一为临朐县,临朐之名始定。唐宋属青州市。元属益都路。明清属青州府。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5年属鲁中行署三行署。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起先后属昌潍专区、昌潍地区、潍坊市、潍坊市。临朐位处鲁中,沂蒙山北麓,弥河上游。东与昌乐县、安丘市毗连,南与沂水县、沂源县接壤,西界淄博市,北邻青州市。总面积1835平方千米。1987年,全县辖9镇、19乡,1379个自然村。全县人口79万,以汉族为主,回族、满族等6个少数民族仅281人。
临朐县地处泰沂隆起地带东北部,昌潍凹陷区南部。境内地形复杂,平原占面积的12.8%,丘陵占31.3%,余为山地。沂山坐落于县境南部,其他山脉以此为端点,呈扇状向北展开。弥河、大汶河等流多顺山谷而行,北部临朐城周围成冲积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湿季明显。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2.4℃,年平均日照2578.6小时,无霜期191天。境内产药材800多种,虿尾虫尤为名贵。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达35种,硅藻土、磁铁沙、陶土、花岗石、大理石、石灰岩、河沙储量丰富。其中“沂蒙山红”、“嵩山青”为花岗石之佳品,储量超过1亿立方米。临朐县是粮桑之乡和综合农业区。新中国成立后,治山整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发展农业机械,不断改善生产环境和条件,使农业经济不断发展。 198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7748万元,为1949年的5.5倍。全县人均占有粮食332.1千克。土特产品久负盛名,蚕茧产量历年居全省之首,生丝出口日本和西欧诸国。临朐烤烟闻名海内外,早在民国时期,即销往英、美、日、菲律宾等国。1979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将临朐县定为优质烟生产基地县。1984年至1987年,临朐三次被评为“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敞口山楂被评为省内第一,1986年,被国家财政部和农牧渔业部定为山楂生产基地县。柿子饼、槐米、蜂产品等均远销国外。 198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21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5%,其中,乡(镇)村及个体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59.6%。环球牌A106氨合成催化剂、沂蒙牌160系列加硼铸铁气缸套等29种产品获省优、部优、国优称号。异氢尿酸、叶绿素、嵌银漆器、红丝石砚、针织品、草编制品等18种产品出口。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1987年,全县公路554千米,86.2%的行政村通汽车。商业繁荣。全县有国营和集体商业服务网点1204处,个体4776户,商品零售总额2.35亿元;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4123万元,有70多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文化事业发展较快。1987年底,除有电台、电视转播台等机构外,并有新华书店、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吕剧团和多处影剧院。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活跃,书画作品两次进京展出,被誉为“小戏之乡”和“书画之乡”。全县有小学718所,初中106所,中学9所,职业中学5所,师范1所,幼儿园447个班。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2%。县级各类科技协会有9个,专业科技人员1667人。有卫生医疗保健机构25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89人。地方病、传染病发病率已大大减少。体育活动在城乡普遍开展,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成绩突出,被省评为“武术挖掘整理先进县”。
临朐县山明水秀,名胜众多。闻名中外的山旺化石,类全量丰,保存完整。鸟、鹿、熊、犀牛化石等均属稀世珍宝。1976年发现的山旺山东鸟化石,填补了国内第三纪中新世鸟化石的空白,其产地有“化石宝库”之称,被列为国家自然重点保护区。冶源老龙湾万泉喷涌,四季恒温,有“冶源烟霭三冬暖”之称。沂蒙山山势险峻,飞流怒溅,素有“百丈崖瀑布六月寒”之誉。石门红叶、唐朝佛雕、明朝石塔均列为潍坊市千里民俗旅游点。
临朐历代人才辈出。汉代管宁、邴原,以其操行称名于世;明代马愉为江北第一位状元。明清之际,冯氏一家出8进士3举人,其中冯惟敏等五六人闻名文坛。另有傅国、迟凤翔、马益著等或为朝廷重臣,或以文章垂世。
本志从县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将“山旺化石”“风景名胜”“桑蚕”“烟草”“林业”“水利”等设篇予以突出记载。为体现志书的“资治”功能,对危害甚重的旱灾的记述,采用分类归纳的办法,寻找出自宋朝以后900余年间县内中旱、大旱、特大干旱等旱灾的发生规律。
新编《临朐县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