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于1999年6月由英语语言文学系、东方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四个系组建而成。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葡萄牙语言文学系、阿拉伯语言文化系、日本语言文化系、南亚学系、东南亚语言文化系、西亚语言文化系、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亚非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研究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语言中心,共计12个系2所2个中心。
获得荣誉
北京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得到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在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北京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取得了整体水平、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声誉5个单项100分,居全国同行之首。在2008年和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蝉联总分第一。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A+”,显示出了强大而稳定的学科实力。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院相关学科的排名继续保持世界前列:其中现代语言排名第9、英语语言文学排名第44、语言学(与其他院系共享)排名第16。
学院的教师不仅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优异成绩,在国际文化交流上也做出突出贡献,得到广泛认可,获得有关国家政府的表彰。
学院的教师翻译了大量的外国学术和文学作品,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翻译成就得到极高的评价。
学院的教师注重社会服务,除了在国内外学术团体担任职务外,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英语系申丹教授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南亚学系湛如法师教授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学院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大学深厚的人文精神,本学科系统、深入的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为青年学子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生普遍有着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无论是在学术、教育界,还是在外交、外事、新闻等领域,本学科的毕业生都有突出的表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有一半以上毕业后即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攻读更高一级的学位。
2015年,本馆荣获“北京大学图书馆优秀分馆”称号;2016年获得校拨专项建设经费奖励。
根据国内外现有的各类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本学科在国内综合院校中拥有最多的语种资源。国别和区域的语言文学、历史文化、国情社会研究等方面独具综合学科优势。
在2017年底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前三次均为第一名的基础上,此次评估获得A+,显示出扎实的学科力量。
在2018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该院相关学科的排名继续保持世界前列:
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同文”,即通识各国语文;“馆”也就是今天的“学院”。京师同文馆是当时的国立外国语学院,也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之一。恭亲王奕等人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上阐明了建立京师同文馆的意图:“欲悉各国情景,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在国门被迫打开的时代,清政府应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措施除了兴船政,就是办学校。而京师同文馆正是清政府兴办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同文馆建馆之后,相继开设了英文馆(1862)、法文馆(1863)、俄文馆(1863)、德文馆(1871)、东文(日语)馆(1897)。由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从1867年开始,又增设了天文、算学、格致(即物理、化学)、医学等馆。此外,京师同文馆还开设万国公法课程,教授国际法。这样同文馆共开设三类课程:外语、科学、法律;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科目或许被视为中国在国际化时代强国的最重要工具。在同文馆的110名教师中,有27名外国人,且大部分都是外语教师。这也开创了中国大学聘请外语专家的历史。
1898年,北京大学的直接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成立伊始,京师大学堂即开设英、法、德、俄、日5个语种的课程。1900年,京师大学堂暂时停办。1902年,京师大学堂复学,并随即合并了京师同文馆,次年更名为译学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两个最早的前身从此融为一体。
1919年,北京大学废门改系,组建13个系,其中外国文学系有3个,即英国文学系、法国文学系、德国文学系。1920年,俄国文学系成立,使外国文学系在全校的18个系中占4个。在当时的学科结构中,外国文学系占有较大的比重,说明外国文学学科在北京大学具有重要的地位。1924年,北京大学决定“添设东方文学系”,但所谓“东方文学系”其实只有日语专业,由周作人担任系主任。俄文系后来被取消,1931年成立的外国语文学系由英、法、德、日四个语种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期间,也一直保持了外国语文学系的建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北京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以西方语言文学为主体,除有英、法、德、俄等专业之外,还开设拉丁语和古希腊语课程。北大也一直重视东方语言文学的教学,除很早就设有日语专业外,还于1919年即开始教授梵文课程。但由于条件所限,直到1946年季羡林先生从德国学成归国后,拥有多个语种的东方语文学系(以下简称东语系)才得以成立。建系初期,拥有6位教师的东语系可以教授梵文、阿拉伯语、蒙文、藏文等语言。从那时起,北京大学乃至中国的东方学科才正式建立并得到长足的发展。
东方语文学系成立后,原外国语文学系的其余部分更名为西方语文学系。新中国成立后,东语系迅速发展,教师和学生人数都有大幅度的增加。1949年6月,南京东方语言专科学校和中央大学边政学系的教师并入东语系。到1952年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前,东语系已有12个招生语种,50名教师,大约500名在校学生,成为北大最大的系。
1952年院系调整时,重新组建西方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学系。其中西方语言文学系包括英、法、德三个语种,共有教师95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大、辅仁、师大等高校;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共有教师22人,分别来自北大、清华、燕大等高校;东方语言文学系则将原有的西藏语、维吾尔语、西南少数民族语文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保留蒙、朝、日、越、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地、阿拉伯等语言,共有教师42人。
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三系建制一直延续到1983年英语系成立;而今天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则是由英语、东语、西班牙语、俄语4系组建而成,2008年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了院系调整,由阿拉伯语系、朝(韩)语系、德语系、东南亚系、俄语系、法语系、南亚系、日语系、西葡萄牙语系、西亚系、亚非系、英语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研究所、MTI教育中心组成。
办学条件
教师队伍
在本学科的历史上,曾汇聚了我国最优秀的一批外国语言文学学者,可谓群星荟萃、大师云集。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在本学科工作过的知名学者包括:
1952年院系调整,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和壮大。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1993年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8年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后,本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学科研团队的实力得到增强。经过不断建设,我院的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研究实力。学院现有教师系列220人,其中教授54人,长聘副教授8人,预聘副教授1人,助理教授36人,副教授81人,教学教授1人,教学副教授3人,讲师36人;博士后14人。
在我院的教师队伍中,有1位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雅荣休教授,2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以王建教授为主任的欧美文学研究中心,汇聚了一批西方文学研究学者,在西方各国语言文学文化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在东方学研究领域,以王邦维教授为院长的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是全国东方学研究的重要机构,以陈明教授为主任的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上两个机构汇聚了校内外、国内外的一批东方学研究学者,发扬光大了季羡林等老一辈学者开创的中国东方学研究的光荣传统,再创中国东方学研究的辉煌。北京大学卡布斯苏丹阿拉伯研究讲席、卡塔尔中东研究讲席拥有阿拉伯语、文学、文化研究的优秀团队,除讲席教授付志明、吴冰冰,研究教授谢秩荣、李生俊、林丰民外,还有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学院重视教师队伍的制度化建设,严格执行学校教师聘任的有关规定,聘任拥有本学科最高学位的学者担任教职;同时大力推动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建设。通过坚持不懈的多方面努力,我院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不断下降,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研究水平稳步上升。在中青年教师中,涌现出一批教学科研骨干。王建(德语语言文学)、金勋(日语语言文学)、陈岗龙(亚非语言文学)、陈明(印地语文学)、林丰民(阿拉伯语文学)、董强(法语语言文学)等中青年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其中陈明入选2017年度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院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上辛勤耕耘,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赵振江教授(西班牙语言文学)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赵玉兰教授(亚非语言文学越南语专业)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学院多方引进高端外籍人才,建设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外国语言文学文化学科的师资队伍。学院通过外籍教研系列人才引进、“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讲席项目”和“一带一路语言文化项目”已逐步搭建了一个规模稳定、梯队合理、文化多元的外籍专家师资队伍。旨在通过聘任高水平的外籍教师促进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并为全校各院系提供更为丰富的外语课程与学术资源。学院已有两名外籍青年学者受聘担任固定教职。近年,学院进一步发展,在“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讲席项目”基础上发展建设“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及多语种稀缺人才培养讲席项目”。该项目作为本学科重要引智项目,每年引进全职讲席教授、专业教授和语言教师30—40人。讲席教授由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国际公认的权威学术影响的专家担任;专业教授由国外著名大学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学者担任;语言教师由具有国外大学语言教育相关学科博硕学位并已积累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同时,学院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每学期聘任二十余位外籍教师面向全校开设数十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及文化课程,共同推进“一带一路语言文化项目”建设。
学科体系
面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不断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学院担负着双重使命:进行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以及相关的跨文化研究,培养外国语言文学文化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为北京大学的研究和教学社区,乃至为全社会提供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课程。
本学科是北京大学人文科学概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文学科的其他院系互依互补。本学科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原地区了解世界,也是中国学术与文化积累的重要部分。本学科研究、翻译、介绍外国文化和学术成果,以拓展中国文化和学术的国际视野,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和学术发展。与研究目标相适应,教学也应该有较高的研究含量,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国内外最新的一流研究成果。本学科致力于为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化工作环境的合格公民和专家,以杰出的外文和中文能力,以对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而服务于人类社会。
与其他人文科学概论一样,本学科极端重视研究工具的作用,而最重要的研究工具就是外国语言。为深化与扩展研究领域,也为了适应研究的日益国际化,本学科将不断强化语言要求,而精通专攻语言是基本要求。而所谓“精通”,就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流利,而且需要能用专攻语言来思考、研究、解决重要的问题,能够置身于其文化和学术语境而没有陌生感。精通一门语言,就是能以这种语言,与用这种语言进行思考的最缜密、最复杂的头脑进行交流。同时,以数门语言进行研究和交流是本学科的重要要求。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学习另外一门外语;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则需要熟练地掌握英语。本学科的学者,往往需要运用两门以上外语来进行研究。有了语言工具的支撑,就可以全方位地、深入地研究和介绍中国以外的世界,也可以将中国实实在在地介绍给世界;使中国真正地了解世界,也使世界真正地了解中国。
我们致力培养的是合格的世界公民和外语专家。他们不仅具备与非专业人员不可同日而语的外语技能,包括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借助于语言、文学、国别研究等方向的专业训练,他们能够完全进入外语的世界,从而完全进入外国文化的世界,可以较为自如地工作和生活在地球村的任何一个角落,可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博大的胸怀来应对一切事物,可以以更为深的洞察力参透人生、哲理和学理。这样的“外语人才”不仅能在外语专业之内出类拔萃,而且一旦进入其他专业领域,也将凭借自己已经受过的严格的、系统的、正规的理论和技能训练,迅速进入角色,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以更多的语言为工具,对更广泛的区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促进中国对世界各民族语言与文化的了解。我们将会以更为现代化的手段和设施,为其他学科,也为整个社会的对外交流提供语言资源和服务。
人才培养
本学科的优势特色总体可概括为“人文为本,多元并存,交叉发展”。
(一)夯实外语基础,精通专业语言
通过本土教学、国际交流、调整课程设置与教研模式来促进人才培养,使学生成为以外语为基础,学有专长,博古通今的“通才”型人才;挖掘自身特色的同时与国际全面接轨。外语专业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知识和广泛交际能力;能够胜任多个研究领域和世界问题研究等领域的要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经过严格的训练,学生应具有充分的潜能成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素质人才,推动自己的领域进入本行业或者本学科的前沿。
(二)学东西之文,融中外之学
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多学科的资源优势,将外语专业的本科生置于这个大环境下培养;加强专业主干基础课,增加专题课和选修课,鼓励学生修读全校高水平的通选课;根据各语种专业的不同情况和学生的兴趣并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审批学生修读双学位或辅修专业;造就新一代有着良好人文素养、富于创造精神和具有多学科知识基础的外语专业人才。
(三)冲破专业藩篱,打通学科通道,实现交叉培养
打通本学科内部教学课程壁垒,在夯实的语言文学传统优势研究基础上,拓展到历史、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等诸多领域,积极推动与中文、历史、考古、哲学以及国际关系等相关兄弟院系之间的学科合作与共建,实现“通识”培养模式。同时进一步打破学科内教研界限,完善教研模式。采取“外国语言文学相关方向+专业方向”的形式,打破语言基础与专业知识和方法之间的藩篱,为研究生加强“区域与国别研究”交叉学科培养人才做基础准备。借鉴较为成熟的“外国语言和外国历史”专业的培养经验,依托人文学部,在现有基础上探索多个跨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经设立有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外国考古方向,未来还可以设置外国语言与外国社会、外国语言与外国经济、外国语言与外国文明、外国语言与国际法律等一系列相关课程,为培养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积蓄力量。
学院在20个语种专业招收本科生,包括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与元培学院、历史系共建有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设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外国考古方向。
学院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包括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日本语言文学、阿拉伯语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别和区域研究。以上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均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另外,学院的世界文学专业可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院设有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每年都有数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进行研究。
学院根据北京大学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总体培养目标,确定学院的办学目标。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质,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丰富细致的原文文献和经典文献阅读,系统掌握坚实、宽广的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够依据所学理论分析和研究外国文学、语言学、文化现象、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相关文本、现象与问题。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表达方式。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外语技能阅读本专业文献。通过文献阅读、境外学习经历、学术交流等活动充分掌握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动态。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学术锻炼活动,强化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倡导研究生利用各种学术资源,开展海外田野调查、实地考察、国内外图书馆收集资料等活动,丰富学术训练途径,提升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获得能力。鼓励研究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建立多学科的学术视野,具备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视角开展论文写作的能力。
学院为学生开设了大量的课程,目前在用课程1028门。以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为例,开设课程如下:专业外语课程274门,其中专业必修课118门,限选课27门,专业选修课65门,全校通选课6门,选课人数530人,本科研究性课程19项。开设研究生课程168门,其中文学类课程54门,文化类课程33门,语言技能类课程17门,翻译类课程28门,语言学课程28门,国情类课程8门。
2004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高年级日语精读》(1-3)”一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大学英语”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普通语言学教学实践”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北京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跨专业课程建设”“外语专业国际体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两项成果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东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院开设有学校认定的核心课程40门,包括英语精读、英汉、汉英翻译、英语写作、普通语言学、英国文学史与选读、美国文学史与选读;基础俄语、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国情;德语精读、德语国家文学史与选读;法语精读、法国文学史和文学选读;西班牙语精读、西班牙语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拉丁美洲文学史和文化选读;葡萄牙语、葡萄牙历史和文化、巴西历史和文化;基础阿拉伯语、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基础日本语、日本文学史、日语概论;基础韩国(朝鲜)语;基础波斯语;菲律宾语、菲律宾概况;印尼语;印地语;缅甸语;基础蒙古语;泰语教程;基础乌尔都语;希伯来语;基础越南语;基础梵语、梵语经典选读、巴利语等。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具有开设全校性通选课的丰富资源,已经开设的通选课有30多门,包括东方宗教概论;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古代近东文明;古代东方科技文明;圣经概述和导读;中西文化比较;西方学术精华概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西方文化介绍;电影中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印度宗教;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文化艺术专题;阿拉伯文学、文化与世界;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伊斯兰艺术与美学;美国研究入门;清末民初的中国人文地理;传记文学:近代人物研究;俄罗斯艺术史;多元共生的奇观:巴西文化;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莎士比亚戏剧名篇赏析;西方语言、文学、文化基础概要;英汉对比研究;英译汉;高级英语阅读;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美国英语语音;高级英语听力技巧;应用性与创造性英语写作;二十世纪欧美诗歌导读;英美诗歌名篇选读。
学院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负责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英语教学,每学期为约7000名本科生提供教学服务,每班约35人,共开出约200个教学班,是北京大学规模最大的基础课之一。学院语言中心负责全校非外院专业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和本硕博的其他语种教学,每学期为35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教学服务,每班约30人,共开出约90个班,开设课程包括:研究生一外英语、研究生一外法语、研究生一外德语、研究生一外俄语和研究生一外日语等公共必修课,同时开设公共阿拉伯语、公共希伯来语、公共土耳其语、公共西班牙语、公共葡萄牙语、公共韩国语、公共缅甸语、公共越南语、公共波斯语、公共孟加拉语、公共菲律宾语、公共库尔德语、公共斯瓦希里语、公共伊博语、公共意大利语等公共选修课。
学院的外籍专家开设了很多具有特色的课程。其中,《英语戏剧实践课程》最为经典。该课程将戏剧教育与英语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人文教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大陆数所重点高校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重要大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该课由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讲席项目聘任的专业教授约瑟夫·格雷夫斯(Joseph Graves)执教,该课起始于2002年,学院常年邀请JosephGraves授课,同时每年邀请数位美国专业的导演、灯光设计师、服装设计师、舞台设计师短期来校与他联合执教,使北京大学的学生戏剧演出具有专业水准。课程开始时只限于英语系学生选修,现已向全校开放,甚至已经吸引了北京高校的学生参加。该课程的演出既在北大百年纪念大讲堂等校内剧场,也在北京人艺小剧场等专业剧场演出,该课程至今已经公演了无数国内外著名剧作,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2016年春季学期,Joseph Graves在他的《戏剧实践课程》中指导学生排演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2016年6月该剧走出校门演出之后获得各界好评、2016年9月JosephGraves将带着他的《暴风雨》团队参加2016年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这是国内戏剧界对Joe和他所执教的《戏剧实践课程》、以及他倾力培养的北京大学学生戏剧成绩的一种认可。《国际人才交流》2016年第8期采访并刊登了“一个人的莎士比亚”的采访报道。
2013年秋季DavidWalker教授(来自迪肯大学历史学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社会学院院士)邀请JosephGravesBurnett与他合作,首次在北京大学开设了《澳大利亚戏剧表演》课程,课程以澳大利亚著名剧作家路易斯·诺拉(LouisNowra)的名作《坚果剧团》(Così)为教材,分别于2014年初、2015年初在蓬蒿剧场成功演出共计二十多场,澳大利亚驻华大使FrancesAdamson孙芳安女士也亲自到场观看并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我院继英美戏剧之后在中国高校首次开设澳大利亚戏剧表演课程和首次由中国大学生演出澳大利亚戏剧,在中澳文学艺术的教学与交流历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除了在校修课之外,学院也重视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国际化体验。培养过程中的国际化体验指学生在校期间,在专业语言对象国家学习、生活一段时间,既提高语言水平,同时也获得对该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认识。学生在国外大学的学习纳入培养方案,教师指导选课,要求学生参加考试,成绩和学分按规定实行转换。形式包括国家公派、校际交流、暑期课程和个人联系等。
学院从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和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学者的高度,极为重视教育培养过程的国际化程度。创造多种条件,鼓励学生在学期间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在国外的学术体验。以2017-2018学年本科生赴国外学习情况为例,学生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28人;参加校际交流项目74人;参加暑期课程的国外短期教学实习34人次;通过其他方式赴语言对象国家参加学术会议或友好活动46人次。
英语系从2003年起与美国DavidsonCollege开始本科教学的交流活动,选派到该校学习的学生一边学习英文课程,一边承担中文课程的教学,在得到学术熏陶的同时也增长了实际工作的才干,毕业后都进入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法语系按照我校与巴黎政治学院、洛桑大学的校际交流合作协议,每年均有8名左右本科三年级学生参加交换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2006年派人去国外考察和调研,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古巴留学的10名学生(其中本科生9人)的表现很满意,对他们的西班牙语水平大加赞扬。日语系除了选送优秀学生出国学习以外,还从1992年开始坚持邀请日本文教大学的学生来本系在一年级进行为期两周的教学实习。课上由日方学生上课,课下与我们的学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日语水平,也进行了文化交流,效果极佳,受到了中日学生的欢迎。双方已两次在我校举办以研讨教学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从2002年开始,东语系菲律宾语、缅甸语、乌尔都语、泰语、越南语和波斯语等专业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语言对象国最好的大学访问学习,确定一套适合学生能力的课程计划。除了课堂教学,还安排丰富的考察活动,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和了解对象国的社会和文化。
学院有一套严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英语系已实行新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固定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身份,拥有博士学位的正式教师都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学院的其他系已将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资格扩大至副教授。英语系王逢鑫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刘扬的博士论文《双语WordNet语义知识库的构造理论与工程实践》、东语系王邦维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陈明的博士论文《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英语系申丹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段枫的博士论文《历史话语的挑战者——库切四部开放性和对话性的小说研究》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学院重视语言工具的掌握,开设了大量的语言课程;同时也开设了大量具有较高研究含量的思想文化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问题的综合能力。
为了保证课程的质量,学院对教材建设很重视,2012-2018年在学校一级教材建设立项共39项。学院努力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编写和出版数量更多、质量更好、影响更大的教材。2004年以来,全院编写和出版了100多种教材。《俄罗斯文学史》、《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当代语用学》和《法语教程I,II》等4种教材被评为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大学英语教程(1-6册)》、《西方文学概观》、《泰语教程(1-4册)》、《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越南语教程(4册)》、《新编英语专业口语教程1-4册》、《综合日语1-4册》和《中韩翻译教程》共8种教材被评为2006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英语综合教程》、《美国诗歌选读》、《德国文学长篇小说》、《圣经文学阐释教程》、《西方叙事学教程》、《网络英语论文写作教程》、《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东文民间文学教程》等8种教材入选200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学院将会一如既往地重视教材建设。学院已经有57项教材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教材规划批准立项。2016年11项教材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教材。2018年4项教材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教材,9项教材获得教材建设立项。
学院将通过不断完善优化北京大学外语学科体系,力争在国际相关领域发挥前沿引领作用,扩大国际影响力,助力中国特色对世界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努力构建中国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发挥本学科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作用,使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术研究立于世界领先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
学院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建设,运用现代技术传递教学科研信息,服务本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学院网页充分展示各系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模式,介绍各二级学科的发展情况,扩大对外交流的范围。
东语系建设的“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网站”将服务教学作为该网站最重要的功能,实现了泰语、朝鲜语、印地语、菲律宾语、印尼语、越南语、缅甸语、蒙古语、波斯语、希伯来语和乌尔都语等多语种的同时显示。学院开设“东方文学经典导读”、“东南亚文化”等网络课程供校外的学生选修,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学院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由大学英语教研室开发建设完成的“北京大学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以教师面授带动相应的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学院承担了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当代外国文学纪事数据库(在线版\光盘版)”,投入技术资源,建设一个综合的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数据库,以便向全社会提供有关的信息服务。
学院的多门课程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自2004年之后开始任教的教师,开设的课程至少有一门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学院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能够接收16个语种的25套电视节目,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提供及时的资讯,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学院的多媒体教室以及全部办公室都安装了电视收视软件,可随时收看和下载所有的卫星电视节目。
学院的同声传译教室使用了最先进的同声传译教学系统,为学院各语种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同声传译及口译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该教室还将与电子资源数据库构建为一个整体,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更广泛的服务。
院系概况
英语语言文学系
北京大学英语系的前身为成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1902年清政府恢复京师大学堂时,将同文馆并入大学堂。1903年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中又在文科内设立了英国文学门。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后于1919年废科改系,共设14个系,其中英国文学系由年轻的留美教授胡适担任主任。
俄罗斯语言文学系
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简称俄语系)的前身是1863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俄文馆。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俄罗斯文学门。1919年俄文学系成立,成为北京大学最早设立的14个教学系之一。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俄语语文学家张西曼教授参与了该系的筹建并任教。1951年,在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曹靖华教授的主持下,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师资力量组建了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7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9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法语语言文学系
法语语言文学系的前身可上溯到1863年京师同文馆的法文科。1999年6月北京大学成立外国语学院,原西方语言文学系法语教研室更名为法语语言文学系。
德语语言文学系
北大德语系有着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辉煌的学科历史。带领新中国北大德语第一个教师团队的是冯至、田德望、杨业治等几位大师级学者和翻译家。他们的学术热诚、渊博学识和严谨学风给后来人树立了榜样。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北京大学德语专业已成为国内德语文学教学、研究和翻译的重镇。
西班牙语言文学系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语言文学系前身为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专业,创建于1960年,2007年又建立了葡萄牙语专业。
日本语言文化系
北京大学日语教学与研究始于1902年。1946年北大组建东方语言文学系时,以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的名称正式成立日语学科,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成立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本专业于1985年被批准为我国日语语言文学专业领域第一个博士点。1987年组建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后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增设了日本文化研究方向,并更名为日本语言文化专业。
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通用于西亚北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阿拉伯语言文化系的前身是原东方学系阿拉伯语言文化专业,建立于1946年,是中原地区高校建立最早的阿拉伯语专业。半个多世纪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阿拉伯语教学经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
朝鲜(韩国)语系
北京大学朝鲜语专业创建于1945年,前身为国立东方语专韩国语科,1949年编入北京大学东语系,更名为朝鲜语专业,成为国内高校中设立最早的朝鲜语专业。2009年初由朝鲜语专业升格为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
东南亚系
东南亚语言文化系目前包括东南亚地区的五个国别语言文化专业教研室(泰国、缅甸、越南、印尼、菲律宾),三个研究所(东南亚研究所、泰国研究所、印尼马来研究所)。我系毕业生大多活跃于国内外的外交外贸、教学科研、新闻出版和各大企事业单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南亚系
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成立于2009年初,下设梵文巴利语教研室、印地语教研室、乌尔都语教研室和南亚文化教研室,相关研究机构有印度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梵语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南亚研究中心。
西亚系
西亚语言文化系于2009年初由原东方学系部分专业调整组建,下设3个教研室:波斯语言文化教研室、希伯来语言文化教研室、古代东方学教研室。
亚非系
亚非语言文学系成立于2009年,由原东方语言文化系的部分专业整合组建。下设2个教研室:蒙古语言文化教研室与东方语言文学教研室。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是2010年成立的教学和科研实体。师资力量主要来自英语专业,以后会扩展到其他语种。外国语学院的语言学研究在我国外语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现代外语教育是外院语言所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世界文学研究所
世界文学研究所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个学术梯队合理、专业功底扎实、富有开拓精神的教学和科研实体。本所的师资力量以中青年为主,全部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并活跃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世界文学研究所的目标是,跨越古今,打通东西。
MTI教育中心
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专门机构。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即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简称MTI),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实施的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北京大学是2007年首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15所MTI试点教学单位之一。
科学研究
我院的科研方向主要是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形成了一支年龄梯队合理、学科分布比较全面、学科带头人比较突出、科研管理规范化的科研队伍。他们除了以各自的系和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展开科研之外,还以学术研究机构为平台展开跨系、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的研究,形成了非常突出的科研能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
我院教师2001-2019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的纵向项目247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八项,重点项目七项,同时还获得横向项目多项。在科研成果方面,自2003年至2018年底共完成专著251部、译著429部、编著和教材461部、工具书和参考书20部、研究和咨询报告18篇、论文5444篇。在科研活动方面,2003-2018年共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129次,国内学术研讨会81次,涵盖了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国际关系、区域研究等诸多领域,所关注的议题始终引领学科风气之先,为各专业领域展示自身研究成果、开展国内国际对话搭建了高端学术平台,对加强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我院的教师还参加各种国际和国内的学术研讨会,每年都有数十人次之多。在科研成果方面,2003-2018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奖励53项,数十位教师因教学科研的突出贡献获得国内外各类荣誉称号、勋章、奖章和奖励。
正是在这一系列成就的基础上,我院的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在国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某些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水平,为开设各类新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科研成就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主要有:
由申丹、王邦维担任总主编的《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全套丛书共计6卷7册,约317.5万字,2015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该套丛书于2017年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8年获得首届“王佐良外国文学研究奖”二等奖。该套书以全新的视角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了新中国6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是一套充满新视角、新思路、新探索之作。该套书前五卷以分类研究为经,历史分期研究为纬,在经纬交织中对五个不同种类的外国文学研究展开专题考察,第六卷《口述史》实录的个体记忆和思考与前五卷的专项探讨互为补充、交叉印证。
本套书首次将外国文学研究分成不同种类,在每一类里又分专题或范畴,以新的方式探讨建国后60年外国文学研究的思路、特征、方法,得失和演化规律。纵向研究提供了每一类别(以及各类别中每一专题的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和发展脉络;横向研究则展示了同一时期各个类别(以及其中不同专题的研究)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摆脱了以往的学术史研究偏重资料收集、缺乏分析深度的局限。本套书注重问题意识和与国外研究的平行比较,力求在对相关专题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提炼重大问题,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局部和整体得失做出中肯的判断和深入的反思,注意引入国外相关研究作为参照,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探讨国内学者所处的研究层次,通过比较凸显国内研究的特点、长处和不足之处,达到了拓展和加深学术史研究的目的。这将有力促进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的学术建设、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梵文、卢文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语卷(一)》
以上两部书均由段晴教授撰写,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的文学与文化——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研究”的重要成果。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由中西书局出版。体现了北京大学相关学科与国家图书馆西域文书特藏部门的开展合作研究的成果,具有广泛的影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阗语卷(一)》于2016年获得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梵文、佉卢文卷》于2015年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阗语卷(一)》收录了国图藏新疆和田地区发现的于阗语佛教写本残叶约40件,从中解读出多部佛典的内容,并且集中发表了国图藏三件于阗语案,全部基于最新出土文献,因此是真正的原创力作。
国图的梵文古籍,尽是破碎的纸片。佉卢文木牍、来自丝路的古代佛经残片,已经作为国家典籍博物馆西域文书的重要展品,常年供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参观者瞻仰。经过《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梵文、佉卢文卷》的解读,这些古老的文物得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丝路古代绿洲的社会、文化状况。要从这些只言片语之中,辨认出残叶所从属的经籍,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唯有具备梵、藏、汉语言基础,才能通过与汉、藏平行文本的比对,从零碎的纸片中辨认出多片古籍。本书不但完成了这部分残破经文的比定和整理工作,而且更附有相应的汉译和经过多种文本校勘的藏译。
(三)《欧洲文学史》(三卷本)
由李赋宁先生担任总主编的新编《欧洲文学史》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参编者集中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教授、学者和我国旅欧旅美的学者,它代表了我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个研究领域的最佳水平,于“十五”期间完成。
新编《欧洲文学史》共三卷四册(第三卷分上下两册),总共约200万字,上至古希腊、罗马,下迄20世纪80年代,涵括了近两千年欧洲文学的精华,融史料、文学流派、作家和作品评介为一炉,同时兼有专著、教学参考、词典和百科全书等多种功能。这部文学史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做到了材料翔实、视角新颖,重点作品和作家分析比较深刻到位,具有较高的现代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
(四)《东方文化集成》
《东方文化集成》丛书的编工作是在季羡林先生的大力倡导和亲自主持下,汇集全国东方学学者和专家的力量开展起来的。撰写出版这套丛书就是为了发掘、整理、研究并弘扬东方传统文化,恢复其在世界文化中应有的地位。
《东方文化集成》内容涵盖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族、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计划出版500种,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和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编委会,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自1996年该项计划启动以来,已经出版了100种书。该丛书的编委会由季羡林先生任主编,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承担了主要的组织、编辑和撰写的工作,其中梁立基2003年9月出版的专著《印度尼西亚文学史》获得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这项工程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和好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
为了弘扬北大欧美文学研究的优秀传统,促进欧美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外国语学院组织撰写一套《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重积累、求创新、促发展。中心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系统展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和独特视角,加强与国际国内同行的交流,为拓展和深化当代欧美文学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也希望通过这套丛书,广大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对北大欧美文学研究的方向、方法和热点有所了解。同时,北大的学者们也能通过这项工作,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总结、回顾、审视、反思,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中确定自己的位置。
(六)《波斯经典文库》
由张鸿年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参与翻译的《波斯经典文库》是国家“九五”和“十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文库共计七种,18卷,600万字,它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波斯语和波斯文学研究人才,全部以古波斯原著为底本,参照英、俄等译本翻译编辑。
《波斯经典文库》的选题相当全面,规模宏大,它几乎囊括了被誉为波斯文坛四大支柱的菲尔多西(940-1020)、穆拉维(1207-1273)、萨迪·设拉兹(1208-1292)和哈菲兹(1327-1390)的主要作品。
文库基本反映了波斯古典文学的全貌,其中许多经典之作还是第一次介绍到中国,被认为是一项具有填补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空白意义的文化工程,必将推动我国学界对波斯古典文学的深入研究,和对伊斯兰神秘主义的进一步探讨。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北京大学图书馆外国语学院分馆文献资源丰富,现收藏汉语、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格鲁吉亚语、乌克兰语、日语、阿拉伯语、梵巴语、乌尔都语、印地语、泰语、印尼语、菲律宾语、老挝语、高棉语、越南语、缅甸语、印尼语、波斯语、希伯来语、蒙古语、朝鲜语等25个语种的图书资料。藏书总量达30万余册,中外文现刊417种,音视频单体资料7000多件。图书馆阅览环境优美,藏阅合一,人书比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硬件设备精良,除购置高性能戴尔股份有限公司一体机供读者上网检索使用外,还提供日本Casio多语种电子词典、东芝打印复印一体机、Panasonic50寸全高清LED液晶电视、德国Bookeye非接触式扫描仪等自助设备供读者使用。图书馆采用藏、借、阅、咨询及检索五大功能合一、全面开放式的管理模式,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在北京大学40家院系分馆中,本馆无论是从馆舍面积、馆藏总量还是音视频资源丰富程度、网站建设先进化程度等方面均居首位。2015年,本馆荣获“北京大学图书馆优秀分馆”称号;2016年获得校拨专项建设经费奖励。
学术交流
每年来访我院进行短期授课、讲座、合作研究的外籍知名学者逾百人。其间不乏世界顶尖专家学者,如近年来访我院的理论语言学界权威学者、生成语言学领域理论开创人之一HagitBorer;美因茨科学与文学院院士、学界公认顶尖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专家、魏玛古典文学专家ErnstOsterkamp;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美因茨大学教授AlfredHornung;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IanRoberts;耶鲁大学斯特林讲席教授DavidBromwich;美国犹太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曾被已故的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称为“犹太人民的外交部长”的DavidHarris;日本古典文学领域的权威学者,被誉为日本“说话文学”研究第一人的小和明等。众多高端外籍学者的来访教研活动不仅为本院及全校师生带来更新、更全面的学术信息,也为学院与国际一流高校、研究机构进一步搭建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带来更多契机。
迄今为止,学院与五十余所语言对象国家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保持良好合作,持续开展师生互派、学术交流等工作。近年与学院开展活动及交流的机构包括:东京外国语学校、明治大学学院、印度文化交流理事会、泰国艺术大学、朱拉隆功大学、马来西亚国防大学、菲律宾马尼拉雅典耀大学大学、以色列研究院、开罗大学、圣彼得堡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里昂高等师范学校、格拉纳达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伦敦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奥地利学术交流中心等。
在国际人才引进和学术交流合作外,每年近百场重要外事接待、国际会议、文化艺术活动、师生交流互访也为学院以及学校师生拓宽更多了解国际的渠道。近年,访问我院的政治文化领域重要外宾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越南前国家主席夫人阮氏贤、缅甸前外交部长吴温纳貌伦、日本原外务大臣政务官山中烨子、法国巴黎大学区学区长佩库、多国驻华大使、当代英文小说界最高奖布克奖得主理查德·弗兰纳根、澳大利亚最具分量的小说奖迈尔斯·本杰明·富兰克林奖得主亚历克西斯·赖特、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得主斯利马尼等。“同文之后:法国文化在中国——法语文化日”、“澳大利亚文学周”、“菲律宾民族纺织艺术展”、“致敬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系列戏剧演出是近年的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同时,学院每年召开的国际、港澳台论坛及研讨会达十余场。2017年,学院与考古文博学院共同承办“北京论坛(2017)分论坛II:文明传承与互动视角下的‘一带一路’”;2019年,我院独立承办分论坛II:多元文明交融下的语言、文化与认同,均邀请十余个国家数十位重要国际学者与会,开展探讨。自2006年起,外国语学院和台湾淡江大学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外国语言文学论坛,邀请海峡两岸多所高校的相关领域学者与会交流,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三届。
学院的外事工作,不仅逐步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同,也获得了国家政府管理部门的赞誉及社会的关注。学院外籍专业教授DonaldStone已连续十余年向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捐赠馆藏,2014年9月荣获中国政府“国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为中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自2002年,美国知名戏剧导演、编剧JosephGravesBurnett任教我院,担任北京大学外国戏剧与电影研究所艺术总监,十多年来每年组织学生排演经典英文剧目,并在校内外进行多场公演,受到高度好评,他个人自导自演的英文舞台剧《一个人的莎士比亚》、《一个人的伊利亚特》等连续数年在全国多处巡演,大受好评。
参考资料
学院概况——学院介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11-07
学院概况——学院简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10-26
学院概况——学院介绍——教学情况.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官方网站.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