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伊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伊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伊图里河林业局施业区内,横跨伊东、大其拉哈、觉苟荀、喀喇其四个林场,由伊图里河及周边沼泽、滩地、林地等组成。总面积14850.5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2434.72公顷,湿地率83.73%,涵盖了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五个湿地型。结合湿地公园资源分布特点,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
这里原始森林与湿地交织分布,均处于原始或自然状态,是众多东亚水禽的繁殖地,是我国保持原生状态最完好、最典型的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位置境域
内蒙古自治区伊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伊图里河林业局施业区内,行政区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湿地公园横跨伊东、大其拉哈、觉苟荀、喀喇其四个林场,西南起始伊东林场27林班,东北终至喀喇其林场44林班,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3′56″~122°15′17″,北纬50°36′48″~50°45′14″。总面积14850.5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2434.72公顷,湿地率83.73%。主要由伊图里河及周边沼泽、滩地、林地等组成。
地理环境
地质地貌
湿地公园处于大兴安岭北段中部,地质构造属新华夏隆起地带,地貌以中、低山为主,起伏不大,山脉大多呈东西走向,地形东高西低。土壤主要有棕色针叶林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
气候特点
湿地公园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影响,寒冷而干燥;夏季受季风及暖气流影响,短暂且多雨。最低极端气温-53℃。
水文
湿地公园内主要水体为伊伊图里河镇,属额尔古纳市水系,发源于大兴安岭主脉西坡喀喇其林场境内,自东向西流入图里河后汇入根河,湿地公园内流程为60公里,横贯整个湿地公园。
伊图里河是额尔古纳河、根河的重要水源支流,担负着根河、额尔古纳河的水源供给,维系着大兴安岭林区、呼伦贝尔草原水资源平衡、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和大兴安岭林区其它水系一起构建了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
资源情况
资源概况
湿地公园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湿地公园植物区系多以西伯利亚地区植物区系为主,另外,有少量长白山植物区系和蒙古植物区系,湿地公园的动物属古北界和东洋界。
湿地资源
湿地公园内天然湿地资源丰富,湿地分为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湖泊湿地三个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永久性淡水湖湿地、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五个湿地型,湿地公园总面积14850.5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2434.72公顷,湿地率83.73%。
植物资源
湿地公园处于寒温带针叶林区,植物区系多以西伯利亚地区植物区系为主,另外,有少量长白山植物区系和蒙古植物区系。主要植被类型为草甸植被和沼泽植被。共拥有植物81科 246属 465种。其中,落叶松生长发育在不同地形部位和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在山坡上部,阴坡或半阴坡有少量白桦、落叶松混交林;阳坡或半阳坡有少量白桦、山杨混交林呈团状分布;在河流两岸分布的主要植物有旱柳、橘、山荆子、刺玫、丛桦、线叶菊、地榆及禾本科、莎草科植物。共有维管植物22科,35属,46种。主要的植物有兴安苔草、大叶章、苔草、地榆、苣菜、河柳、牙格达、绣线菊、山丁子、救荒野豌豆、兴安落叶松、白桦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彩虹柳,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细叶百合、内蒙黄芪、笃斯越橘、大花杓兰、手掌参等。
动物资源
湿地公园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空间。按照动物地理区划,湿地公园的动物属古北界和东洋界。据调查及相关资料统计,湿地公园内有脊椎动物24目44科13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包括金雕、黑嘴松鸡、原麝、貂熊、紫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种,有赤颈䴙䴘、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苍鹰、棕熊、水獭亚科、猞猁属、雪兔等,中国珍惜濒危动物有驼鹿。
主要景观
湿地公园湿地保育区内,有十余个相通的天然湖泊,组成了大兴安岭林区腹地已知海拔最高的天然湖泊群,其中最大湖泊为卜奎泡子,为伊图里河正源,是罕见的河流源头湖、分水岭湖。七至九月份湖面开满白、粉色睡莲花,湖岸草甸开满蓝、紫色马莲花,湖心浮萍,白鹤游走,水潜泳,鱼跃鸟鸣,堪称林区奇景一绝。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完好,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水质清洌,绿树葱葱,迷人的湿地风光与碧波林海交织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天堂。
功能分区
按照科学合理规划的要求,根据规划对象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单元的完整性,同时坚持分界范围明显、分区功能明晰、资源特色突出、便于管理、生态系统完整性等基本原则,将湿地公园功能区划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湿地保育区
规划通过实施水岸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湿地文化保护及管理能力建设等工程措施,对伊图里河湿地资源严格保护保育,维护湿地公园良好的水质,营造优美的湿地景观,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繁衍生息场所。规划对该区域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除必要的保护、监测等管理活动外,不得开展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无关的活动。
恢复重建区
该区域主要起湿地保育区与铁路、公路的缓冲作用。规划通过湿地修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恢复、植被恢复等工程,营造适合野生动植物栖息的生态环境。主要以自然更新为主,人工促进自然恢复手段为辅,恢复湿地生物群落,增加湿地景观视觉和美学价值。
宣教展示区
该区在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情况下,严格控制游人进入量。规划充分结合当地特有的自 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建设科普宣教馆、观鸟设施、湿地观景栈道等宣教展示平台,结合科普节事活动的开展,使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习到更多关于湿地方面的知识,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
合理利用区
在充分保护现有湿地资源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园、密林探幽等景点,主要开展湿地观光、体验项目,同时,结合湿地公园特色,定期开展湿地植物节、冰雪游览节以及林区民俗体验节等,建成后将成为人们了解湿地保护、体验湿地景观的绝佳场所。
管理服务区
该区紧邻镇区铁路、公路便捷,便于开展维持湿地公园日常工作的管理服务活动。用地条件适合建设管理、接待和服务等基础设施,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安全保护设施、医疗服务站点、停车场等。
开发建设
湿地公园建成后,通过科学的保护、恢复和管理,实现更好的保护和恢复其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湿地应有的功能成为大兴安岭岭脊腹地森林—沼泽湿地保护与科学研究基地、额尔古纳市水系生态安全的保障、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并以其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的区域,将成为居民休闲娱乐、身心再生之所,同时成为生态、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和首选目的地,以及湿地科普教育的示范基地。
交通线路
湿地公园管理服务区位于伊图里河林业局局址驻地伊图里河镇东南2公里处(伊东七道沟大桥)。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国铁牙林铁路、伊加铁路、S301省道、G322国道(在建)、牙伊公路均途经湿地公园。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伊东七道沟大桥
公路:S301、牙伊公路(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
机场:根河机场
参考资料
国家林业局关于对申报建立内蒙古伊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公示的通告.国家林业局.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