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俄格古城
清康熙三年(1665),吴三桂吴三桂“平南蛮”“剿水西”,奢香墓及附属建筑毁于兵变。清道光十三年(1834)奢香后裔安淦卒禀文大定府请予修,道光十八年(1838)获准,并由大定知府王绪昆和黔西市知州吴嵩梁主持,将墓修复为石围封土,另立面碑和墓志碑(面碑刻有“明顺德夫人奢香墓”),但奢香祠等附属设施,没有恢复原建,规模也远不如前。民国以来,由于未加管理,而日渐毁塌。
2011年4.5平方公里的慕俄格古城规划建设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即将把慕俄格古城打造成为“中原地区彝族历史文化古城、中国古彝文化交流和研究基地、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影视拍摄基地、贵州省重点历史文化名城、黔西北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城、大方县的首选名片。“目标定位即将把古城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结合型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著名的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体验度假目的地;贵州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中国知名的古彝文化旅游中心地。”
历史沿革
大方县历史悠久,县境在周代先后为卢国、夜郎地;秦至宋代先后属汉阳具、平夷县、平蛮县、卢鹿部、姚州、郝州、罗氏鬼国;元、明两代先后隶属亦奚不薛宣慰司、贵州宣慰司、水西宣慰司。县城始建于崇祯八年(1635),镇将方国安建,为屯军城堡。
慕俄格古城,仿古建筑群,其核心为“贵州宣慰府”。“贵州省宣慰府(即今贵阳市)”是贵州宣慰使霭翠和奢香夫人及其后裔处理政务的官府。大方是奢香故里,奢香是彝族杰出的女政治家。奢香逝世600年来,其墓葬几经沧桑陵谷改。清康煕三年(公元1664年),吴三桂吴三桂率兵“剿水西”时,毁于兵。
1961年贵州省文化厅将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拨款进行修葺,但亦毁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纪念奢香夫人,弘扬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
1981年又作了简易修葺,1982年贵州人民政府重新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国家文物局、贵州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贵州省文化厅、毕节市行署、地区民委和大方县人民政府共商出资,将墓再次修葺。
1988年国务院将奢香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整个建筑规模参照《明史》所记载的正三品规模,结合彝族古代上层人物墓的特点、风格营建而成。
2008年,为探索文化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方模式”,用文化软实力打造城市新名片,大方县打响了以彝族文化为鲜明特质的奢香夫人文化品牌,在大方县开始建造以“贵州宣慰府”为核心的彝族仿古建筑群慕俄格古城。
2011年4月大方县人民政府划拨专款2600万元对室内进行了装修装饰。今后,“贵州宣慰府”将作为大方“慕俄格古城”中展现黔西市古彝文化的核心旅游景点供游人游览参观,同时将其打造为影视拍摄基地。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慕俄格古城(大方)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乌江上游六冲河北岸,大方县城北郊,东与黔西县毗邻,东北抵金沙,南靠六冲河同织金县接壤,西南以瓜仲河为界与纳雍县相望,西部和西北部同毕节市相连。距著名景区黄果树瀑布238公里、威宁草海220公里、织金洞88公里、九洞天48公里、百里杜鹃景区47公里。
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城北郊,中国古彝文化交流和研究基地、中国独具特色影视拍摄基地和旅游休闲避暑目的地、大型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拍摄基地、力争打造国家AAAAA级景区。
地形地貌
慕俄格古城位于大方县北郊,地处黔西北高原(云贵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斜坡地带,属中山地貌类型,海拔大部分在1400~1900米之间。地势中部和东北高,河流向北和向南流。境内山峦重叠、切割较深、沟壑纵横、地貌破碎,地形多样,山地、坡地、丘陵、洼地、盆地(小坝子)、河谷交错分布。
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河谷三类形态,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地貌类型特征、平均海拔差异和地面切割程度,分四个地貌区:西北部中山丘陵区、东北部中山缓坡谷地和丘陵洼地区、中西部高中山切割和缓坡丘陵谷区、东南部低中山浅切割谷区。
气候
大方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部分海拔在1400~190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短冬长,春秋相近,雨雾日多及“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1.8℃左右,最高气温32.7℃,最低气温零下9.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0.7℃,属典型的夏凉山区,是最佳避暑圣地。阴雨天气多,日照少,雨季特别明显,雨量充沛。
水文
大方县河流属长江上游的赤水河水系与乌江水系,境内地势中西隆起,向南和北倾斜。中西隆起以九龙山、公鸡山、火烧箐、海马箐、龙昌坪等山脉为分水岭,北部属赤水河水系流域,南部、西部、中部为乌江水系六冲河流域。大方县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流16条,干河20余条,总长495.2公里。
建筑特色
恢复重建的慕俄格古城是按照历史记录中的基本描述修建的,目前古城有奢香博物馆,贵州宣慰府和斗姆阁三个景点,整体建筑布局参照了彝族传统的风格样式。
整个古城坐东向西,修建得比较规整。从布局上看,结构紧凑,铺满石板的通道两旁古树耸立,通过石桥连接庭院,庭廊森森,楼台重叠,阁亭相衬,大殿宽敞,斗拱飞檐,殿宇嵯峨。
主要景观
奢香博物馆
奢香博物馆:以奢香夫人命名的彝族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始建于一九九三年三月,一九九四年四月竣工并对外开放。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钱伟长、费孝通、肖克、王兆国、蒋正华等先后参观了奢香博物馆,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0多万人次。现已成为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黔西北彝族历史文化研究和彝文古籍收藏保护整理的重要基地。博物馆仿造古代彝族土司庄园建筑而成,整个建筑格局渗透着浓厚的彝族传统文化气息,无论是门窗的雕饰,还是梁柱的造型,尤其是窗户周围和屋顶上都铸有火焰形状的装饰,充分地展现了彝族是“火”的民族的民族特点。博物馆总占地面积20666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由五个展厅(文物古迹馆、综合馆、中心展厅、彝族服饰馆、生产生活馆)、资料中心和馆藏书法作品展馆等组成。馆内共陈列展出了彝族人民开发祖国西南边陲各个时期遗留下的各种文物共计一千余件,充分地展示出了彝族的渊源历史文化。
贵州宣慰府
“贵州省宣慰府(即今贵阳市)”是贵州宣慰使霭翠和奢香夫人及其后裔处理政务的官府。明代初期黔西市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将贵州宣慰府作为执政官邸,励耕织、修九驿、纳汉儒、兴汉学,顾大局、建和谐、安边陲,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和水西地区繁荣稳定立下了不朽功勋。水西与水东相对,水西为彝族土司安氏辖境,范围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息烽县、修文县以西,安顺市以北,水城区以东,大方以南地区。以其大部分在鸭池河以西,通称水西。
清代初年,水西统治机构曾经迁至毗那的那威(即今织金县官寨苗族乡),设置水西宣慰府,并且别设治所于卧这(即今纳雍县乐治镇)。这两个宣慰府在吴三桂平水西时,毁于兵燹。清王朝平息吴三桂反叛之后,曾经一度恢复水西安氏的宣慰使之职。直到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最后一代宣慰使安胜祖因乏嗣而停袭。
史载:蜀汉时期,居于闽(今云南东川)的水西彝族土司远祖济济火,因助诸葛亮平南中战争有功,被封为“罗甸王”。南梁太清三年(549),济火闽支第二十世,由闽(今云南东川)向东北扩展,据今水城区、大方、黔西市地带,号卢鹿部。宋皇年间号“罗氏鬼国”。元始设土司,治所在今贵阳市,以鸭池河划分“水西”、“水东”分别治理。明设“贵州宣慰司(治今贵阳市)”,由安氏世袭宣慰使,宋氏世袭宣慰同知,两宣慰各有分地。安氏辖境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息烽县、修文县以西,安顺市以北,水城以东,大方以南地区。以其大部分在鸭池河以西,通称水西。崇祯三年(1630)削其水外(指鸭池河以东)地设置卫所,辖境遂以水西为限。清顺治十五年(1658)改称水西宣慰使,康熙间以绝嗣停袭。
为了纪念奢香夫人这位伟大的女性,弘扬奢香文化及爱国主义精神,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及旅游事业的发展,经大方县申报,中宣部和国家民委批准,决定拍摄30集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为使电视剧《奢香夫人》能更真实地再现历史、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贵州省委、省政府和毕节地委、行署决定对“贵州宣慰府”进行恢复重建,并将该工程列为2009年全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2011年4.5平方公里古城规划建设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即将把慕俄格古城打造成为“中原地区彝族历史文化古城、中国古彝文化交流和研究基地、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影视拍摄基地、贵州省重点历史文化名城、黔西北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城、大方县的首选名片。“目标定位即将把古城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结合型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著名的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体验度假目的地;贵州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中国知名的古彝文化旅游中心地。”
古城恢复重建规划面积4.56平方公里,以“贵州宣慰府”为中心,集旅游、休闲、度假、避暑、影视拍摄、旅游产品和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开发区。
斗姆阁
姥阁是大方县在明清时候就有的佛教为主流的圣地,可惜因为文化大革命等原因,这一古建筑群被毁。近年来,大方县为了再现历史文化遗迹和促进旅游开发,大力投入古城恢复重建,位于县城北门的斗姥阁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斗姥阁古建筑群的恢复重建,大方县总共投资3000余万元,2011年7月动工,目前接近尾声。恢复重建后的斗姥阁建筑群,包括老君殿、韦驮殿、庆云楼、斗姥阁、阳明寺、大雄宝殿、斜山长廊、百子崖、尼姑庵、回龙阁等,它们与两株在原址上保护下来的千年银杏再相聚首,相得益彰。该建筑群集堂、廊、亭、、楼、台、阁、馆、殿、崖、墙等建筑形式于一体,堪称仿古建筑的“大观园”,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更是观光旅游的绝好去处。恢复重建的斗姥阁为大方这座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更多文化色彩,为大方这一全国文化先进县再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特产小吃
文化活动
文化民俗
撮泰吉
“撮泰吉”系当地彝语音译,“撮”意为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所以又称“变人戏”。内容主要是反映彝民族生产生活过程,涉及到民族、民俗、舞蹈、祭祀等领域,所表现的内容可各自独立,也可联合演出,旨在祝贺喜庆丰收,祈求平安吉祥、人畜兴旺、风调雨顺。戏剧角色有2000岁的惹嘎阿布、1500岁阿达姆、1200岁麻洪摩和小娃娃阿安;演出道具造型古灵精怪、野气浓重。观赏“撮泰吉”,能将你带入彝民族神秘古朴的文化意境,从中增智受益。
彝族铃铛舞
赫章彝族铃铛舞,俗称跳脚,彝语称作“恳合贝”,意为灵体告别之舞。这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此舞在赫章县保留着完好形态,特别是珠市民族乡最为典型。铃铛舞具有连歌载舞的,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舞蹈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通过祭祀活动,跳“恳合呗”,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经过艺术化处理,内容健康,风格朴实。原始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而现在由于观念更新,女子也加入其中,而且场景不限,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演跳。
▪重要节日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彝族恰青节
贵州威宁彝族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的农历端午节日。届时,彝族人们会牵着自己精心喂养和训练的骏马来到马场。赛马主要看马的速度,最先跑到规定终点的就是冠军。赛马时,人山人海,气氛非常热烈。
苗族跳花节
据悉,大方县牛场乡跳花节又称跳花坡。相传,该跳花节发源于清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定于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举行。“苗族传统跳花节是毕节市,乃至贵州省最原始、历史最悠久的苗族传统节日之一,该节日通过砍花树、栽花树、祭花树、送花树、跳花树五个仪式启动,体现了苗族人民无时以聚、无地以欢,遂辟地为坡这种不羁的精神理念。
白族山歌节
农历端午节,端午节这天是毕节白族传统的山歌节。届时白族同胞欢聚小河村恐龙河风景区,对山歌,牵手跳圈圈舞,成双结对吹木叶,用葫芦勺敬水花酒等。
民族工艺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是贵州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明、清朝代,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作为家庭陈设品装饰书斋、客厅,更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雅致。民间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盛装干鲜果品、蜜饯乃至菜肴均可。大方漆器在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盛极一时。当时古老的大定府城内几乎家家都会制作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誉称。
旅游信息
交通
古城区距杭(州)瑞(丽)高速公路3公里,毕节(飞雄)机场15公里,距已开工建设的成(都)贵(阳)快速铁路8公里,隆黄铁路9公里,昭黔恩铁路16公里,毕水兴铁路12公里,是黔西北交通枢纽,西南地区入海通道,交通十分便捷。
自驾1:到百里杜鹃路—开行路—G326—环岛—贵毕公路—大纳公路/沙子坡出口—G321—G326—顺德路—终点
自驾2:到黔云路—林城东路—长岭北路—观山东路—G75—贵毕公路—大方出口—X712—金鱼村—丰登大道—顺德路—终点
参考资料
奢香博物馆、奢香墓简介.大方县新闻宣传门户网站.201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