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塔
小雁塔又称荐福寺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荐福寺内(今碑林区友谊西路西安博物院内),是中原地区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与大慈恩寺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小雁塔初为15级密檐砖塔,后经多次地震损坏,又多次整修,现存13层,高43.38米。
小雁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年至710年),为保存唐朝高僧义净带回的佛教经卷而建。朱见深成化末年(1487年),陕西省发生大地震致使塔体出现裂缝。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和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渭河平原大地震使塔顶坠毁,塔身中裂。1978年,作为西安市著名的文物古迹,小雁塔开始接待游客。1980年5月1日,小雁塔保护范围中部约60亩区域对外开放。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小雁塔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为塔与塔基。2007年,西安博物院(主体建筑)落成,正式对外开放,小雁塔隶属西安博物院管辖。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小雁塔随中哈吉三国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小雁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塔基为方形高台,下有地宫;塔身单壁中空,内壁有砖砌登塔小雁塔蹬道,底层高6.83米,二层以上逐层递减。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雁塔晨钟”,是“渭河平原八景”之一,也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三大译经场之一,佐证了佛教自印度东传的历史,也见证了佛教在唐代长安的流行。小雁塔作为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它不仅仅是唐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也是丝路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公元648年,唐朝太子李治为纪念去世的长孙皇后,以“慈恩”为名,建立大慈恩寺。唐永徽三年(652年),朝廷资助大慈恩寺在西院建造用于安置唐僧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名为雁塔区,这便是日后的大慈恩寺塔。李旦文明元年(684年),在唐高宗驾崩后百日时,皇室为其在长安内修建一座寺庙用以“献福”,故称之为荐福寺,天授天授元年(690年),改名荐福寺。李显景龙元年(707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著名的道岸律师在荐福寺主持营造了一座较小的佛塔。后来,寺院毁于唐末战火,后人将寺庙迁至安仁坊的塔院当中,为了区别两塔,慈恩寺塔名为“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
起初“雁塔”之名并不受欢迎,一些诗文中常常称其为“慈恩浮图”(即塔),到了唐中叶,考中进士的文人均前往大慈恩寺题名并以此得意,谓之雁塔题名,雁塔之名才盛行开来。小雁塔与大慈恩寺塔东西相向,是唐朝京师长安区保留的两处重要地标。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明清时期,雁塔题名的风气再次流行,于是中举的文人武士之间就有了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即中举的文人前往慈恩寺题名,武举则去荐福寺,两者都称雁塔题名,为了有所区别,又以大小区分,大小雁塔的叫法便从这时流传下来。
发展历史
小雁塔始建于李显景龙元年(707年),赵煦元祐年间(1086至1094年)的文献记载,当时的荐福寺已从最初的开化坊迁入了安仁坊的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一位自称“山谷司马光”的信士发愿修缮小雁塔,将风化严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饰,塔身可见白土粉刷的痕迹。
明、清两朝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其中明代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见这里殿堂荒废,遂发愿重修。朱祁镇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赐寺名。“敕赐荐福寺”匾额就是明英宗的御笔。朱见深成化末年(1487年),陕西省发生大地震致使塔体出现裂缝。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和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华县地震使塔顶坠毁,塔身中裂。民国十五年(1926年),刘镇华统领镇嵩军围困西安市城达8个月之久,其间发生的城南制高点“小雁塔争夺战”即是西安南郊的主要战事。战事争夺中,镇嵩军先后集中重兵攻占小雁塔2次,均经守军组织反攻克复。
1926年至1949年5月荐福寺长期被军队占驻,小雁塔曾成为军事指挥部。1949年至1957年寺内殿宇由机关占用。1958年后文物部门接管了荐福寺开始了对荐福寺和小雁塔的修复。1961年国务院颁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成立西安市小雁塔保管所。1964年至1965年对寺、塔多处进行了加固和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基本保持了古建筑原貌。“文化大革命”期间,荐福寺的东、西院又被小学和军队占用,直到1989年后才完成清退。
1978年,作为西安市著名的文物古迹,小雁塔开始接待游客。1980年5月1日,小雁塔保护范围中部约60亩区域(清代荐福寺中院)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小雁塔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为塔与塔基。
2007年,西安博物院(主体建筑)落成,正式对外开放,小雁塔隶属西安博物院管辖。2012年,确立小雁塔为丝绸之路中国段22个申遗项目之一。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中哈吉三国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景区布局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荐福寺内(今碑林区友谊西路西安博物院内),是中原地区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与大慈恩寺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寺内建筑除小雁塔外,均为明清及近代所建,殿宇集中在山门直对小雁塔的中轴线上,大体保存着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重修时的布局。寺内主体建筑有慈氏阁(二层)三间、大雄宝殿五间、藏经楼(二层)三间、小雁塔1座、白衣阁(二层)三间,两侧有钟楼、鼓楼、配殿、碑亭和新建长廊等。现存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大荐福寺修塔碑》、金明昌三年(1192年)铁钟、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青石线刻荐福寺殿堂图、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补修荐福寺宝塔碑》、雍正十二年(1734年)《荐福寺来源碑》等。
小雁塔遗产区中轴线由南至北,至今仍存有明清两际的佛教殿堂等建筑数座,主要有南山门、钟楼、鼓楼、慈氏阁、东西小亭、大雄宝殿、藏经楼、住持殿、白衣阁等。这些明清佛教殿堂多为单檐或重檐的歇山式建筑,因历史原因已失去它原本的佛教用途,但建筑本身仍保存得十分完好,现在妥善保护的同时被用作佛教文化及丝路文化陈列对外展示开放。
建筑特色
建筑结构
小雁塔由定陵地下宫殿、基座、塔身、塔檐等部分构成,塔身为四方形,青砖结构,原有15层,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大地震时,塔顶被毁掉两层,现存13层,残高43.3米。塔基座南北两侧有青石踏步,南侧有清代建造的石门坊。塔的外形逐层收小,初层高大,次层以上高、宽逐渐递减,愈上愈促,以自然圆和收顶。塔身内部为空筒式结构,有木梯盘旋而上。每层南北各辟券门,以起到采光透气的作用。
地上结构
小雁塔则是密檐式砖结构佛塔,塔身为四方形,青砖结构,原15级现存13级,是典型的中式塔。实测残高43.395米,底层每边长11.38米。塔基座为砖方台,底边长23.38米,高3.2米。基座下为砖砌地宫,由前室、甬道和后室组成。塔身底层较高,南北向辟券门,以上各层均南北向辟券窗。二层以上高度逐层递减,越上越紧促,整体轮廓呈自然缓和的梭形曲线。层间以砖叠涩出檐,砌一排至两排菱角牙子。其中,第五至十一层南券窗两侧饰有方形小塔各一(现存有须弥座)。第十四层以上早年已毁。塔身结构为单壁中空,内设木构楼层及砖阶梯供登临。底层青石门楣、框上线刻有天人供养图案及牡丹、蔓草、祥云纹饰,各层塔壁有唐至清代题刻多处。据明正统十四年荐福寺殿堂线刻石,原塔刹由圆形刹座、两层相轮和宝珠刹尖组成。
塔体每层南、北各辟一券门,底层南、兴平北塔门用青石条砌成门框,石门楣上线刻供养天人和蔓草图案,五至十一层券门洞两侧,各有砖砌方形两层小塔一座。塔内为空筒式,设木构楼层,有木梯和砖梯可盘旋而上。小雁塔除底层于明清之际包砌了一层青砖外,次层以上均保持了唐代的原貌。小雁塔的塔身单壁中空,塔壁不设柱额,空筒式的内部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塔身上为叠涩挑檐,塔身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表面各层檐下砌斜角牙砖。每层南北各辟券门,以起到采光透气的作用。
地宫
基座下有地宫,为竖穴。民国时期,一个位于小雁塔台基中部的地宫被发现,但地宫中并没有史籍所记载的舍利及珍贵经卷。因此有考古学家推测,除了这个位于地平面之上、较为明显的“明宫”外,小雁塔下还应该藏有其他“暗宫”。
建筑风格
小雁塔第一层塔身南北辟门,以供出入,南北门框均以青石做成,石质门楣上线刻供养天人和蔓草、祥云、迦陵频伽等具典型佛教寓意的装饰图案。其中的蔓草纹又称卷草纹,它吸收了宝相花和缠枝花的特点,因其卷曲状的花草纹样而得名,蔓草纹纹样华美、自由、繁复,有一种婉转的美感,装饰效果极佳;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飞于空中,以歌舞香花等供养诸佛菩萨,常见于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天衣飘动,宛如火焰,他们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后被佛教吸收于天龙八部众神之内,成为佛教中常见的装饰题材;祥云纹样是仙界、理想和现实结合的浪漫主义产物,既可纵横铺排,又能自由布置,形态可实可虚、可动可静,可作单色,可为五彩,它那善于变幻的纹样与蜿蜒交错的结构所组成的图案模式,是古代纹饰基本的审美特征;迦陵频伽,佛教又称“妙音鸟”,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在佛教经典中,常以其鸣声譬喻佛菩萨之妙音。
这些与佛教内容密切关联的装饰纹样,刻工精细,线条流畅,以跳动的回转曲线作为纹样的基本构成,把外来的题材嵌入到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使之融合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装饰纹样亦是小雁塔遗产区丝路文化特征的体现之一。原来在小雁塔底层环绕塔身有砖木结构的大檐棚,被称为“缠腰”。在金、元交战的年代“缠腰”毁没。
小雁塔的整体建造都符合抗震规律。一方面小雁塔南北两面各层的门窗洞口开在同一垂直线上,形成了一纵向薄弱面,在强震作用下,首先裂开,这是符合物理规律的。另一方面,小雁塔塔身的砌筑质量很高,砖和砂浆强度较大,两者粘结力很好,整体性强。在地震力作用下,做到了只裂不散、只裂不酥,虽经反复裂合,但危而不倒,很符合现代的抗震要求。其次,小雁塔塔身底大顶小、重心偏下,曲线柔顺,强震时塔身重心不会超越底座的宽度,震时裂缝两边可以产生向心力,使裂缝重新闭合。这便是小雁塔区合而裂,裂又合的秘密。
除了建筑本身,描绘在建筑墙面上的壁画也应是丝路文化价值的一个具象反映。据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唐代荐福寺佛殿内的墙壁及长廊上,曾有唐代名家吴道子、张璪、毕宏等所做绘画,画的内容均为神鬼、龙、行僧等佛教题材画作。吴道子,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为画圣,长于壁画创作,擅人物、山水,尤精于佛道画;张和毕宏也都是唐代盛极一时的绘画名家。
主要景观/文物
在小雁塔院内,现存有20余件相关附属文物、40余通石碑及10株古树。附属文物中大部分是具有典型丝路文化题材的文物,如唐朝《菩萨线刻画》石刻、石佛座、石柱础、石门框及金朝“雁塔晨钟”、明代蹲狮等。石碑,多为宋、明、清之际刻石,碑中多角度记载了荐福寺小雁塔在不同时期的维修、变迁和兴衰;10余株长势良好的千年古槐一方面反映了小雁塔唐时的风貌,一方面又是小雁塔原有环境维护以及延续千年的直接证明和真实保留。
雁塔晨钟
留存着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雁塔区晨钟,最早记录出现在明人刘储秀的《刘西陂集》中,传说这口悬于武功崇教寺,被渭河冲走的金代铁钟,又重现于清代康熙年间,后被移入小雁塔旁的钟楼内,因僧人每日敲钟报时,为西安人民带来便利,遂逐渐形成了“雁塔晨钟”的景观。“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便是清代诗人朱集义对这一奇观的赞叹。“雁塔钟声”非仅清康熙年间重修塔寺偶得铁钟之后,早在唐朝小雁塔初建时,便有此声此景了。传说当年义净释经为早起礼佛、译经,向寺中主持建议“每日清晨击钟”。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
“雁塔晨钟”大铁钟,金朝完颜璟明昌三年制造,钟钮为双獬豸造型,钟上铭文约千字,现保存于荐福寺钟楼内。钟高3.55米,重约8000公斤。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渭河河底。清代康熙,重新发现这口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内小雁塔旁的钟楼内。
唐飞天蔓草线刻画
在小雁塔底层南北入口处的大理石弓形门楣上还存有唐朝阴文蔓草,不论是画法还是雕工都十分精细,但是遗憾的是被游人任意刻画,现在真容模糊不清,真容难辨。
唐代石佛
无头石刻佛像是在小雁塔脚下出土的最大一尊唐代石佛像。石佛出土时残缺无头,身穿袈裟,双手处断裂,呈立状站在莲花座上。经测量,其身高有1.8米(含底座),体宽70厘米,经鉴定为唐代文物,这对进一步研究唐代佛教文化有重要价值。
灰坑遗址
在小雁塔东院发现唐代建筑夯土基址、墙基、渗井、砖砌排水沟,以及晚唐时期的灰坑和近代墓葬等遗址。灰坑出土文物71件,大分类有陶、瓷、石、骨、铜、铁、贝等。这些文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荐福寺作为唐长安城的重要官寺的基本情况。
价值意义
小雁塔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小雁塔的造型与结构,是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品,影响了中国其后很多地区密檐砖石塔的建造。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唐、宋时期的密檐塔虽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与小雁塔的继承关系。小雁塔的造型与结构,是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品,影响了后期其他地区许多密檐砖石塔的建造。塔自景龙年间建成至今1300余年屹立不倒,真实的反映了初唐时期长安地区的艺术成就,塔本身即是体现丝路文化价值最重要的载体。
小雁塔的建成,是中印文化互相交流、互为影响的杰出范例。小雁塔以有形的文物载体和无形的文化价值向世人呈现了它的原有气势和格局,它见证了佛教在唐代长安的发展、演变和盛行,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兴衰,见证了古都长安的辉煌历史,它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生动的反映了丝绸之路及由“丝绸之路”传入的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体现了丝绸之路起始地——古都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
文化活动
2019年6月22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在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特在小雁塔举办“你好!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五周年系列活动”。将丝绸之路长安到天山廊道的路网还原至小雁塔园区内,(地图)设置33个遗产节点,每个节点融入其主题元素,设有智力答题、古代运动、美食鉴赏、舞蹈演艺、工艺体验等活动。
2019年6月24日,西安博物院特推出“荐福守护——小雁塔文化遗产保护图片展”。此次展览通过小雁塔的遗产状况、小雁塔文物保护回顾(1949至2000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三部分内容介绍了小雁塔的保护与管理。
“雁塔祈福”是小雁塔春节庙会独有的活动。也算是招牌活动啦,除此之外还有大型灯展、文化展演及特色美食等,庙会内容:变脸、吐火、舞狮、跑旱船、踩高跷、大头娃娃、秦声叫卖、秦腔联唱、民间绝活等一系列传统文化将会在庙会上同时亮相。
开发与保护
修复修葺
明、清两朝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明代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见这里殿堂荒废,遂发愿重修。朱祁镇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赐寺名。“敕赐荐福寺”匾额就是明英宗的御笔。朱见深成化末年(1487年),西安市地区发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后来重修时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层包砖,但没有修复塔身的裂缝(至1965年经过一次整修,才修复了地震震裂的裂缝)。小雁塔原有15层,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遇到华县地震时塔顶两层被震毁,现存13层。
小雁塔的塔顶是在明嘉靖34年12月12日(1556年1月23日)的关中大地震中被震落的。到了清康熙29年(1690年),“一重修塔台,一重修塔院,一重修塔基”,并没有修复塔顶。而且从历代记录和画作中看,小雁塔本身是个两端细、中间粗的纺锤形,正是清代这一次修整,在塔基下加厚了70多厘米的包砖壁,所以小雁塔成了现在的竹笋形。1963年提出整修方案时,因为尚未出土绘有塔顶原样的一块明代图碑,只能以臆想重新设计顶和刹。但当时文化部的意见是“整修宜整旧如旧”,故维持原貌,小雁塔仍旧无顶。
解放以后,政府文物部门接管了小雁塔和原荐福寺的殿宇等文物,开始逐一修缮,加以保护管理。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发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同日,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64,属于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类(分类号17),由此开始了小雁塔修缮和保护工作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时期。
1963年4月2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大荐福寺(小雁塔)保护范围“以塔的基点向东40、向西45公尺,南北20公尺为大荐福寺的保护范围”。 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的保护范围。这一阶段政府拨款,对小雁塔及荐福寺古建筑逐步进行整修,其中以1962至1965年对小雁塔整修最为重大。
1962年,实测小雁塔;1963年,勘探小雁塔基座;1964年,整修塔基座。1965年,加固、整修小雁塔塔身。小雁塔的整修历时数年,国家集中了北京、西安市两地的专家和人员,费用近20万元,精心施工,达到了“整旧如旧”“老当益壮”的效果,是中国文物保护原则实践初期在古塔修缮方面的重大案例。
1980年至1981年,对小雁塔内的八通明清碑石进行了加砌砖构碑楼的保护。1993年,在南山门内增建碑楼两座,安置宋政和六年、明成化八年两通碑石。1995年12月,建成小雁塔仿古北大门。1986年至1987年,增建了小雁塔院中轴线地下排水管道。
西安市政府对于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项目的发展日益完善,小雁塔的南面修建了近1.5万平方米的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安仁•驿馆”、朱雀大街的广场雕塑以及安仁坊遗址保护展示厅。国内第四座太古里商圈项目,也将坐落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总投资超过100亿,届时,那将会是一个全新的盛世景象。
成立博物院
博物馆与荐福寺遗址、小雁塔共同组成西安博物院。馆内藏品的主题分为“千年古都”和“帝都万象”,或许你能在一件件藏品中管中窥豹,身临其境感受古都的魅力。其中,“镇馆之宝”是1972年出土的一对鎏金铜铺首,铺首表面鎏金,巨口獠牙,舌卷铜环,额头上长出一对像龙一样的弯角,背后是分叉式铆钉,用于插入门壁。椒图最早是用来作为大门上扣环的门饰,对于如今唐朝文化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遗产监测
2000年以来,国际文化遗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开始引入国内,小雁塔的文物保护得到全面检验和提升,并按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完善了对小雁塔的管理。小雁塔遗产监测工作自申遗阶段设立至今,工作内容不断完善,主要包括遗产区和缓冲区的巡查巡视、巡查信息记录、与遗产监测相关的各类资料收集、“小雁塔监测预警管理平台”的信息更新、小雁塔各类报告编制、科研项目申报、学术论文研究、网络信息填报等。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小雁塔开始参与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6月22日,含小雁塔遗产点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和申遗承诺,文物部门对小雁塔遗产地进行了科学、社会参与式的管理,各年度的监测管理报告都通过了政府和国际遗产管理机构的评审。2012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古斯塔夫·阿罗兹(GustavoAraoz)、2013年世界遗产中心专家狄丽琳(LynneD.DiStefano)等先后考查小雁塔,都对小雁塔的遗产保护给予肯定。
学术研究
2014至2019年管理机构职工共参与小雁塔、荐福寺及文化遗产相关科研课题1项、学术专著2部,相关论文20篇。分别是:(1)科研课题:课题名称《西安小雁塔修缮工程报告》;(2)专著:《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撰写《文化遗产与中国梦的关系及其互动形式研究》之《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平台的路径和项目化方案——以西安博物院为例》;《隋唐长安里坊荐福寺小雁塔文史宝典》,撰写第八编《保护》篇内容;(3)论文:《小雁塔上保留下来的唐代线刻画》、《王维与长安荐福寺的佛缘》、《新时期下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构建分析》、《数字小雁塔建设》、《从西安地区出土文物看长安文化中的外来因素——以西安博物院馆藏文物为研究中心》、《小雁塔—见证丝路的的兴衰》、《西安荐福寺碑石所见人物考》、《荐福寺碑刻的特点与价值》等。
相关文化
义净沿海路西行求法
义净(635-713年),唐朝高僧,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127。于670-695年间自广州市出海,沿海路西行至印度半岛求取佛法。归来后曾在长安荐福寺翻译佛经,并圆寂于此。小雁塔即为保存义净带回的佛教经像而建。
“雁”在佛教信仰中的意涵
中古时代称佛塔为“雁塔”,其根源性的原因,在于“雁”(桓娑,hamsa)和佛教的密切关系。MonierWilliams(1819-1899年)将其梵语翻译为“雁”、“天鹅”、“火烈鸟(falmingo)”等等。在西方学界,其最经常被理解的对应物就是“天鹅(Swan)”,所以也通常翻译为“天鹅”。JeanVogel在1952年质疑是否hamsa就是天鹅,其主要的依据是,在现代的印度,天鹅是极其罕见的,反而印度的斑头雁(Anserindicus)非常普遍。然而,最近几年,又有学者提出反面意见,认为印度是有天鹅的。
虽然hamsa或者说中文文献里的“桓娑”到底是斑头雁还是天鹅,尚有一点争议。但是这个跟佛教教义密切相关的圣鸟被介绍到中国并被逐步融入汉文语境的时候,“雁”成了它的主要翻译。最好的翻译应该是“HamsaPagoda”(桓娑塔),“雁”最初就是唐僧等中原地区人士从“Hamsa”翻译过来的。桓娑(Hamsa)是吠陀时代主神梵天(Brahma)的坐骑,在印度教里它象征着梵天。在不二论(AdvaitaVedanta)哲学里,这种鸟生活在水边但是羽毛却并未被水打湿,因此被用来形容生活在充满物欲的世界里但是却不被这些表象所玷污。桓娑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和装饰元素,在印度和东南亚被广泛使用。
曾在小雁塔留驻的异域高僧
南印度摩赖耶国人金刚智、康居国人法藏、金玉国人实叉难陀、何国人僧伽、日本高僧圆仁等等,这些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的高僧,穿越沙漠、戈壁、雪山、河流的长距离交通路网,往来于中欧之间,传播着当时最先进的文明与文化。通过丝绸古道,把异域的文化带给中原地区,把中国的文明传向世界。这些异域高僧,均和荐福寺有着特殊的因缘,他们都曾在这里译经、传法、修行、布道,把身影和足迹留在了这里。他们的留驻,使小雁塔的历史更为厚重和久远,文化积淀更为丰富和浓郁,遗产价值也更为突出和重要。
雁塔题名
雁塔题名始于唐神龙年间,进士及第后集体在大慈恩寺塔题名,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乃至科举成功的代名词。明清时期,西北赴西安市参加乡试的中举者,慕唐朝故事,文科举人在大雁塔题名,武科举人在小雁塔题名。从明代开始,陕西省乡试中举者没有在塔壁上题名,而是刻在石碑上。西安博物院存有明清两代武举题名碑16通,饱含着珍贵的历史信息。
白居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刘沧: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
雁塔晨钟
清代每天清晨荐福寺内的僧人会定时敲钟,清脆悠扬的钟声在西安古城上空回荡。塔和钟声相映,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清代文人朱集义曾写到“噌初破晓来霜,图10雁塔晨钟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描绘出钟声的洪亮,雁塔区的巍峨。长安的百姓将闻钟而作,听鼓而息作为习俗。
“雁塔钟声”成名并非是在清康熙重修塔寺偶得铁钟后,早在唐朝小雁塔初建时,便有此声此景了。传说当年义净释经为早起礼佛、译经,向寺中主持建议“每日清晨击钟”。
相关事件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关中发生六级大地震,小雁塔塔身发生垂直纵裂,自上而下裂开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居然合拢了。民间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于是把小雁塔的合拢称为“神合”。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九月,一位名叫王鹤的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神合”的奇事后,惊异万分,便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此后,又发生了8级大地震,地面的建筑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但原有裂缝的小雁塔却巍然屹立,没有遭到太多的破坏,只是塔身正中的裂缝再次裂开了。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关中复震,塔合而无痕。据史料记载:康熙辛未“塔又裂”,“辛丑复合”。
小雁塔神迹般的“分分合合”,使得民间流传着“动乱之年塔裂开,大治之年塔缝合”之说,古人将祸事与福祉的象征迁至小雁塔“神合”的经历上,千百年来,却从未揭开过“神合”的谜底。考古资料显示,小雁塔地基为台阶形夯土地基,由外围向中心逐层加深增厚,地宫下面皆为夯土,厚度超过3.8米,而在夯土底部发现有人为铺垫的碎石层,十分坚硬,难以穿透。从小雁塔外观上人们可以看到,在塔体的每层都开有一个小窗户,而且窗户南北相对,上下开在同一垂直线上,这样便在此形成塔身强度最薄弱的断面,削弱了墙体结构的牢固性,因而地震时容易从这里开裂。
相关评价
小雁塔是为保存唐朝高僧义净带回的佛教经像而建,小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史上的重大事件——唐代高僧义净沿海路西行求法直接关联。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三大译经场之一,佐证了佛教在唐代长安的盛行。小雁塔为唐代同类密檐砖塔保存至今最早的一例,是佛塔这一佛教建筑传入中原地区初期的珍贵例证。(陕西省文物局评)
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是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佐证了佛教在唐代长安的盛行。小雁塔为唐代同类密檐砖塔保存至今最早的一例,是佛塔这一佛教建筑传入中原地区初期的珍贵例证。(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评)
小雁塔的建成,是中印文化互相交流、互为影响的杰出范例。小雁塔以有形的文物载体和无形的文化价值向世人呈现了它的原有气势和格局,它见证了佛教在唐代长安的发展、演变和盛行,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兴衰,见证了古都长安的辉煌历史,它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生动的反映了丝绸之路及由“丝绸之路”传入的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体现了丝绸之路起始地——古都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新浪佛学评)
参考资料
文化遗产保护.西安博物院.2024-10-13
小雁塔.陕西省文物局.2024-10-13
小雁塔.小雁塔数字博物馆.2024-10-13
【陕西文物览】古建筑——西安小雁塔.西部网触屏版.2024-10-13
游览荐福寺 小雁塔.新浪网.2024-10-13
打卡古都西安的文化地标——小雁塔.新华网.2024-01-25
西安小雁塔 密檐式结构屹立不倒.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4-02-07
小雁塔.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4-02-07
陕西省-小雁塔.国家文物局.2024-02-07
小雁塔.小雁塔数字博物馆.2024-02-07
西安庙会不容错过 小雁塔大庙会.新浪网.2015-08-02
“不倒翁”小雁塔:千年建筑的抗震密码.腾讯网.2024-02-07
养在深闺的小雁塔 丝路文化见证者.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4-02-07
世界文化遗产:佛教胜迹西安小雁塔.新浪佛学.2024-02-07
[荐福寺与小雁塔].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2-07
大雁塔、小雁塔:古城双塔阅古今.人民日报.2015-08-09
文物.小雁塔数字博物馆.2024-02-07
小雁塔挖出唐代石佛 高1.8米宽70厘米(图).新浪网.2024-02-07
小雁塔列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遗产名录五周年.百家号.2024-02-07
西安小雁塔:屹立1300年 因地震“三裂三合”颇神秘.凤凰网佛教.2024-02-07
大雁塔为什么叫“雁塔”:从健陀罗到长安.澎湃新闻.2024-02-07
陕、甘、宁、青、新武举齐聚小雁塔:题名勒石!.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