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
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英文:George Washington-class SSBN),是美国海军隶下的一型战略核潜艇,是美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
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装备了美国海军第一代中程UGM-27A弹道导弹(“北极星”A1导弹),它的服役标志着潜射导弹第一次构成了真正的全球性威慑力量。
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的命名是为了纪念美利坚合众国首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共建造了5艘,首艇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于1957年开工建造,是在鲣鱼级攻击核潜艇原2号艇“蝎子”号的艇体中部嵌加上一段约为40米的弹道导弹舱而建成,1959年正式服役,最后一艘于1961年服役,已全部退役。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导弹计划
美国海军导弹武器的研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正式开始的。1947年5月14日,美国防部把海军和陆军的导弹武器的研制合并在一起,对导弹武器的研制采取统一编号和型式的管理。在初始研制阶段,美国海军对带有战略性进攻能力的导弹武器的研制重点是强调导弹与潜艇的结合。在导弹研制方面,以二战期间德国的V型导弹为母型来研制海基巡航导弹,而潜艇则作为巡航导弹的发射平台。天狮星巡航导弹以及携带这些导弹的潜艇,便是美国海军初始研制阶段的结果。
但是“天狮星”在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后,暴露一些难以克服的严重缺点,例如:发射导弹时的协同动作异常复杂且可靠性很差;在进行导弹发射时潜艇必须浮出水面从而破坏了潜艇的隐蔽性;导弹尺寸过大而导致潜艇水下航行阻力增加;导弹使用的液体燃料在潜艇上保存困难等。但其首要缺点是飞行速度较低且飞行高度大易于受到敌人的截击。此外,导弹的命中精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对飞行中的导弹进行有效的制导,而一旦被探测到,敌人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对抗措施来迷惑导弹或者使其转向。显而易见的是,“天狮星”的这些缺点既阻碍了潜艇隐蔽性的充分发挥,又无法使装备了“天狮星”的潜艇具有全球范围的核攻击能力。因此,“天狮星”的发展计划停止。
美国军方在研制“天狮星”导弹的同时,同步进行着“北极星”弹道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北极星”方案是美国于1950年代在面临苏联严重战略威胁情况下产生的,1955年提出初始战略导弹计划,最后发展成为“北极星”海基战略武器系统计划。1955年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强调指出,如果美国遭到苏联的核攻击,为了进行核报复,除了加紧研制洲际弹道导弹的同时,还应研发一种可以从外国的基地或海上发射的中程弹道导弹。当时,由于事件紧迫,研制洲际弹道导弹在导弹的制导及再入遥测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困难,而研制一种射程比较近的中程弹道导弹则比较容易实现。最初,这种导弹的海基方案主要是考虑部署在水面舰艇上,其次才部署在潜艇上。
1955年11月17日,美国海军部长确定了海军发展舰地导弹的任务,并建立了相关的特种计划局。其后不久,海基中程弹道导弹被列为美国海军最有限发展项目。这是一种射程约为2800公里的中程舰地弹道导弹系统,作为用来攻击敌人地面目标的进攻性海军航空武器系统。最初的方案是把陆军的使用液体推进的“丘比特”中程弹道导弹稍加改动后装备到舰艇上,形成舰载武器系统。“丘比特”导弹经折衷改动,由原来的长27米、直径2.41米变为长17.7米、直径2.67米。不过与“天狮星”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把液体推进剂的导弹作为一种战略导弹系统进行部署,在后勤、安全、发射以及作战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另外,舰载“丘比特”导弹只能在发射前临时加注液体推进剂,时间长且十分复杂;“丘比特”导弹在舰艇上发射时,导弹起飞时加速度较低,可能会引起严重问题和后果。因此改型导弹不能满足海军所期望的简单、可靠、发射迅速及时的要求。1956年3月,海军批准了发展固体推进剂舰载导弹计划,并将其定名为“丘比特”S,其重量达到72.6吨,当时的固体推进技术水平无法解决改型导弹直径和重量过大的问题,如果采用该型导弹,一艘8500吨的潜艇只能装载4枚这样的导弹。
潜艇计划
在进一步搞清苏联核潜艇和潜射导弹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美国海军确定了其自身潜艇和固体推进潜射弹道导弹的性能指标。于是,一种13.6吨的二级固体推进导弹初始方案便被提出。1956年9月4日,这一方案被提交给海军作战部长伯克上将,他要求原子能委员会证实这种导弹携带弹头的前景,同时还要求特种计划局在两周内与洛克希德和航空喷气公司联系合同事宜,并计算出导弹的尺寸和重量。经过紧张工作,结果不到一周时间便提出了导弹尺寸和重量的初步估算数据。美国科学顾问委员会于是提出将海军这种中程弹道导弹列为最优先发展项目,并最终在1960年代中期研制出一种13.6吨,射程为2800公里的导弹。特种计划局局长拉本海军少将将其命名为“北极星”导弹。1956年12月8日,海军停止了“丘比特”S计划,集中力量执行“北极星”计划。
按照最初的计划,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导弹发射系统将分别于1960年1月1日和1965年1月1日交付验收。到了1957年5月,在上述计划执行了5个月后,特种计划局对原计划进行了修正,要求于1963年1月1日先研制出一种过渡型导弹潜艇,能在水面状态进行导弹发射,射程定为2200公里。而实战型的导弹潜艇将配置射程为2800公里且由潜艇在水下进行发射的导弹,美国海军要求这种实战型导弹潜艇于1965年1月1日完成。
就在美国海军不断调整导弹潜艇计划的时候,苏联在导弹与核武器方面不断取得进展,这给美国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1957年10月4日,苏联从里海北岸的火箭发射基地向太空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这向全世界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西方国家,都已笼罩在苏联带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美国的政界和军界领导人焦虑地讨论着美国的防御能力问题,美国的大多数军事领导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苏联已经拥有或即将拥有功率足够大的火箭发动机以及相当精确的导弹飞行制导系统,从而使美国几乎所有城市和军事设施都将有可能遭到苏联氢弹的打击。
面对苏联的这种压力,美国政府和军事部门开始加紧着手建立美国的战略打击力量。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重新审查了当时正在进行中的“北极星”计划,1957年10月底再次对其进行了修订。被定名为“北极星”A1的过度型的“北极星”系统将于1961年6月完成部署。不久,计划又一次修改,要求在1960年11月完成“北极星”A1导弹的部署。
建造沿革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论证后,“北极星”导弹潜艇系统便进入了实质性的研制与设计阶段。在此期间,作为关键的技术问题:发射控制、发射装置、潜艇导航、测试仪器以及装载导弹的潜艇等方面的问题,一直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关注。虽然导弹目标明确,但是如何装艇,这是从未想过的问题,美国海军首先要设计新型战略核潜艇,然后进行必要的水池试验,之后进行建造,这将花费相当长的时间。美国海军期望在24个月的时间里建成可以携带“北极星”A1导弹的核潜艇,然而当时最新的鳐鱼级攻击核潜艇首艇“鱼”号从铺设龙骨到建成都要花费29个月,而在一年内拿出从未有过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似乎是不可能的。
为此,美国海军就尽快建成“北极星”弹道导弹核潜艇的问题向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电船分公司进行了咨询,在经过了各方面的论证后,通用电船公司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即全面利用鲣鱼级攻击核潜艇的艇体和设备,把当时正在船台上建造的2号艇“天蝎座”号(也称“蝎子”号)的艇体中部指挥舱与反应堆舱之间切开,嵌加上一段长度约为40米的弹道导弹舱,这艘核潜艇就是美国海军第一艘战略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
服役历程
1959年12月30日,乔治·华盛顿级首艇“乔治·华盛顿”号服役,共建造了5艘该级艇,都编入到第14潜艇中队,以苏格兰的霍利湾为基地执行在北大西洋方面的非战时巡逻任务。
20世纪80年代开始,乔治·华盛顿级各艇陆续退役,其中“乔治·华盛顿”号于1981年11月20日还被改装成攻击型核潜艇,之后不久1985年4月30日退出现役。
技术特点
艇型结构
艇型
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是在鲣鱼级的基础上进行的应急改进之作,所以,建成后的华盛顿级的外部形状,特别是其部和部形状完全与鲣鱼级相同。但是由于艇上布置了一个长度为40米左右的导弹舱,因此其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是有一个庞大的上层建筑,它是一个导流罩,从指挥台围壳的前面一直向艇艉方向延伸,覆盖着导弹舱的16个导弹发射筒,构成发射筒外盖的一部分。华盛顿级潜艇艏部呈半球形,上部布置由AN/BQS-4型主动声呐基阵,下部布置由AN/BQR-2B型被动声呐基阵。
指挥台
华盛顿级的指挥台围壳相对较大,设有围壳舵,后部内装有3根潜望镜、雷达升降装置、电子对抗设备升降装置、鞭状天线、无线电六分仪升降装置及通气管升降装置的进气管等。在指挥台围壳侧面的中部垂直方向上各装设了一根接在该级潜艇外板上的管子,挡在水下状态发射导弹时,位于指挥台围壳两侧的管子向外喷射海水,防止潜艇在导弹发射时产生过大的横摇。
舱室
华盛顿级艇体内部分为7个舱室,从首至尾依次是艏鱼雷舱、指挥舱、导弹舱、第一辅机舱、反应堆舱、第二辅机舱和主机舱。由于导弹舱与第一辅机舱之间没有设置耐压横隔壁,因此,该级核潜艇上只有6个耐压舱室。艏鱼雷舱艇体采用双壳体结构,舱内部布置情况与鲣鱼级完全相同,设有6具533毫米水压式鱼雷发射管,被分成两列布置。鱼雷舱上层是艇员居住区,上部耐压艇体上开由鱼雷装载口,同时兼作逃生舱口,周围的舷间用作艏主压载水舱、纵倾调节水舱和鱼雷发射管环形隙水舱。指挥舱分为4层。上层为潜艇的指挥和操纵中心,在这里布置有操纵部门、航海部门、水下攻击指挥部门和通信部门等。中甲母质布置有军官寝室、军官会议室、厨房和士兵餐室等。下甲板上布置的是士兵居住区以及通风机室等。最下层是各种液舱和蓄电池舱等。
导弹舱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级最大的舱室,在导弹舱内16个弹道导弹发射筒分为两排垂直布置,每排8个。导弹舱内的2层甲板把该舱空间分为3层。由于艇员人数比鲣鱼级上的83名多49名,因此,设计人员便在导弹舱的上层布置了一部分艇员居住区。中间层两舷位置上布置着导弹射击指挥仪。此外,导弹舱内还设有导弹发射之后的补重水舱等。
第一辅机舱与导弹舱之间没有设置耐压隔壁,因此从结构强度上来说,第一辅机舱与导弹舱应该属于同一个舱室。原来布置在鲣鱼级指挥舱最下层的水泵室等,都移到了第一辅机舱里。此外,第一辅机舱里还布置着一个重量为50吨的陀螺消摆云台。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设备,作用是为潜艇在水面和水下航行时消除艇的摇摆,以在水下获得一个十分稳定的导弹发射平台。从而可以保证在任何海况和气象条件下,一旦接到命令就能立即执行导弹发射任务。
动力系统
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的螺旋桨形状和尺寸都与鲣鱼级完全相同,只不过它的垂直舵和艉水平舵的面积增大了许多。它的反应堆采用了一座与鲣鱼级和长尾鲨鱼级一样的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制造的S5W型压水反应堆,主机是通用电气制造的齿轮减速汽轮机,功率为15000轴马力。5叶螺旋桨的直径为4.9米,水面最高航速15节,水下最高航速为24节。
武器装备
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艏鱼雷舱设有6具533毫米水压式鱼雷发射管,有12枚备用鱼雷,因此总共可装载18枚鱼雷,鱼雷射击指挥系统采用的是MK112型鱼雷射击指挥仪。导弹舱内设16个弹道导弹发射筒,装备的弹道导弹是UGM-27A弹道导弹(北极星A1),使用的指挥仪是MK80型,导弹发射时间间隔是1分钟。北极星A1导弹长度为8.7米,直径为1.37米,重量为12.9吨,射程为2200公里。
水声系统
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艇艏半球形上部为AN/BQS-4型主动声呐基阵,艇艏半球形下部为AN/BQR-2B型被动声呐基阵。
艇电系统
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安装有MK112型鱼雷射击指挥仪,MK80型导弹射击指挥仪,电子对抗设备及无线电六分仪。
性能数据
服役动态
在乔治·华盛顿级的建造过程中,美国海军也在不断地对“北极星”A1弹道导弹进行改进,并使其日臻成熟。
1958年9月-1959年9月,美国海军总共进行了17枚“北极星”A1导弹的飞行试验。验证了导弹结构的整体性、级间分离、喷流致偏环控制、再入器结构、推力终止以及解除保险/引爆装置。
1959年9月,美国海军开始“北极星”A1潜射导弹的首次试射。在此后的10个月中,在大西洋导弹靶场共试射了30枚“北极星”A1潜射弹道导弹的样弹。
1960年7月20日,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以水下潜航的状态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全功能的“北极星”A1弹道导弹。三个小时之后,又成功地发射了第二枚。从此,美国海军进入了拥有战略核弹系统的行列。
1960年11月15日,在艇长J·B·奥滋本中校的指挥下,“乔治·华盛顿”号携带着16枚“北极星”A1导弹开始在北大西洋执行它的第一次非战时巡逻任务。这次巡逻历时66天10小时,于1961年1月21日返回基地。
1961年3月8日,“帕特里克·亨利”号完成了长达66天22小时的巡逻活动。
1981年11月20日,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被改装成攻击型核潜艇,1985年4月30日退出现役。
1981年4月9日,“乔治·华盛顿”号在韩国东海将一艘日本货船撞沉,“乔治·华盛顿”号指挥台围壳严重损坏。
1982年5月1日,“罗伯特·李”号完成了最后一次海上巡逻任务。1982年10月1日,“罗伯特·李”号被改装成攻击型核潜艇,于1986年4月30日退役。
本级艇
总体评价
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的建成服役使美国海军从无到有,真正拥有了海基战略武器系统。但是作为美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该级艇在建造阶 段,便暴露出一些缺点主要是:导弹舱的外部整流罩形成了该级核潜艇上十分庞大和明显的上层建筑,从而对其水下性能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艇内空间拥挤,艇上的居住性较差;下潜深度较小;艏部鱼雷发射管的数量过多,占用了艇内的宝贵空间。
从世界角度来看,美国乔治·华盛顿级的出现标志着潜射导弹第一次构成了真正的全球性威慑力量,也标志着潜艇在世界军事斗争舞台上的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潜射弹道导弹技术与核潜艇技术的有机结合,改变了潜艇的传统作用和角色,使其从过去的战术平台一跃而成为现代化的战略平台,成为举世关注的重要战略军事威慑系统。
乔治·华盛顿级的总体布局模式成为后来世界各国研制的新型战略核潜艇总体布置模式的先驱,在美国、法国、苏联以及英国相继建成的多种型号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中,除了苏联台风级之外,全都采用了乔治·华盛顿级这种导弹舱布置在指挥台围壳后面的布置模式,这种总体布置已经成为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主流布置模式。乔治·华盛顿级建造方式是为了应急,而把一艘处于建造状态的核潜艇切开,嵌入一段整体导弹舱,从高度发达的技术角度看,这种方式比较粗糙,但这种思维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是开创了整体舱段模块化设计与建造的先河,对以后潜艇设计和建造的模块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深海三叉戟:美国战略核潜艇发展简析_乔治·华盛顿.搜狐网.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