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全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自治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部。
1958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宣告成立。全旗辖4个镇1个乡5个苏木,44个嘎查、29个社区,首府所在地为巴彦托海镇。辖区共有25个民族,总人口134790人。全旗除北部偏东地区外,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在零下2.4℃~零上2.2℃之间。2023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3.18亿元,同比增长4.4%。城镇、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873元和33349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7.4%。
鄂温克自治旗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旗”“全国文明旗县城”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鄂温克”为鄂温克族人的自称,意为“住在山林中的人”。
为在黑龙江中上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巩固的统治,皇太极于崇德四年至五年(1639—1640)发动了征服索伦部的战争,最终统一了索伦诸部,派军队在黑龙江北岸的索伦村屯驻守,将鄂温克部落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任命氏族酋长为章京(佐领),并规定了索伦部众按时向盛京纳贡的义务。每个鄂温克男丁,都要交纳貂皮一张作为贡赋。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清朝在黑龙江以北索伦部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顺治,鄂温克人南迁到嫩江流域,理藩院任命达如汉布勒、扎木苏等人为首领,授予副都统印信,直接管辖鄂温克等族事宜。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将布特哈(满语,意为打牲)的5个阿巴(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和3个扎兰(满语,连或队之意)的达斡尔族、鄂温克、鄂伦春壮丁规定了旗色,编成了布特哈八旗。同年,由布特哈迁来索伦镇(今称鄂温克)、厄鲁特、巴尔虎、鄂伦春族、达呼尔(今称达斡尔)兵丁3000名,编入八旗,驻防呼伦贝尔市,城址定于“海兰儿(海拉尔区)”,命名“呼伦贝尔古城”。1743年(清乾隆八年),设置呼伦贝尔副都统衔总管。当代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区隶属于时黑龙江将军辖区呼伦贝尔副都统。1790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太吉率三氏蒙古族厄鲁特部迁锡尼河流域,也被编入索伦八旗。1928年建厄鲁特旗。1917~1928年间苏联境内的部分蒙古族布利亚特部迁至伊敏河镇、锡尼河一带,于1921年建布利亚特旗。
东北沦陷后,伪满洲国撤黑龙江省。1932-1933年将索伦八旗、布利亚特旗、厄鲁特旗合并建索伦旗,隶属于兴安北省。时索伦旗范围包括当代鄂温克族自治旗全境以及当代免渡河镇、牙克石市市区、特尼河苏木、海拉尔区建设街道和哈克镇。1945年划入呼伦贝尔自治省,1948年呼伦贝尔自治省改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1948年当代建设街道划出,1949年当代特泥河苏木划出,1950年当代哈克镇、牙克石市市区、免渡河镇划出。1958年8月1日改称鄂温克族自治旗,辖辉、伊敏、锡尼河东、锡尼河西、南屯(现巴彦托海镇)、巴彦嵯岗6个苏木(后改称人民公社)和1个公私合营牧场。1961年,由锡尼河东公社分出孟根楚鲁公社,南屯公社分出巴彦塔拉公社。
1968年2月,自治旗革命委员会成立。1969年8月1日,鄂温克族自治旗随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1973年,巴彦嵯岗人民公社分出大雁办事处;1975年,改处为镇,全旗辖1个镇(大雁镇)、8个人民公社(辉、伊敏、锡尼河东、锡尼河西、孟根楚鲁、巴彦托海镇、巴彦塔拉、巴彦嵯岗)和1个公私合营牧场。
1978年南屯人民公社改称为巴彦托海人民公社。
1979年7月1日,随呼伦贝尔盟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12月,撤销旗革委会,恢复旗人民政府。
1980年,撤销巴彦托海人民公社,改建巴彦托海镇。同年12月,撤销各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全旗辖巴彦托海、大雁2个镇和辉、伊敏、锡尼河东、锡尼河西、孟根楚鲁、巴彦塔拉、巴彦嵯岗7个人民公社。
1984年,设立阿尔善诺尔苏木,并成立苏木筹备工作组。
1984年10月18日,撤销巴彦塔拉人民公社,成立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撤销孟根楚鲁公社建置,恢复苏木建置,分别设立锡尼河东苏木和孟根楚鲁苏木。同年10月25日,旗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建立乡、镇、苏木人民政府。
1985年2月,筹建红花尔基镇,同年成立伊敏河办事处。1986年12月1日,红花尔基镇人民政府成立。1988年4月,伊敏河镇人民政府成立。
1988年5月27日,撤销阿尔善诺尔苏木筹备工作组,成立阿尔善诺尔苏木人民政府。同年9月,旗人民政府将辉苏木所辖乌日切希、额格都宝龙、伊拉拉塔3个嘎查划归阿尔善诺尔苏木,并将阿尔善诺尔苏木更名为北辉苏木。
1990年6月,改大雁镇为大雁矿区,全旗辖1区3镇1乡7个苏木,即大雁矿区、巴彦托海镇、伊敏河镇、红花尔基镇、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伊敏苏木、辉苏木、北辉苏木、锡尼河东苏木、锡尼河西苏木、孟根楚鲁苏木、巴彦嵯岗苏木。
通过1993年,1997年及之后的多次边界文件确定了与牙克石市、海拉尔区、陈巴尔虎旗的边界。东部旧北界49°15′37″废止。
2001年4月,撤销北辉苏木,其区域并入辉苏木;撤销孟根楚鲁苏木,其区域并入锡尼河东苏木。
2001年10月,呼伦贝尔市撤盟设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由呼伦贝尔市管辖。
2005年,全旗辖1个矿区、3个镇、1个民族乡、5个苏木,即大雁矿区、巴彦托海镇、伊敏河镇、红花尔基镇、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伊敏苏木、锡尼河东苏木、锡尼河西苏木、辉苏木、巴彦嵯岗苏木。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巴彦托海镇。
2006年,合并大雁镇和巴彦嵯岗苏木为巴雁镇,锡尼河东苏木和锡尼河西苏木为锡尼河镇;红花尔基镇并入伊敏苏木。全旗辖4镇1乡2苏木,即巴彦托海镇、巴雁镇、伊敏河镇、锡尼河镇、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辉苏木、伊敏苏木。
2010年,伊敏苏木分出红花尔基镇。
2011年5月,巴雁镇分设大雁镇和巴彦嵯岗苏木,锡尼河镇分设锡尼河东苏木、锡尼河西苏木。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8年,当代建设街道划出。
1949年,当代特泥河苏木划出,
1961年,由锡尼河东公社分出孟根楚鲁公社,南屯公社分出巴彦塔拉公社。
1973年,巴彦嵯岗人民公社分出大雁办事处;
1975年,改处为镇,全旗辖1个镇(大雁镇)、8个人民公社(辉、伊敏、锡尼河东、锡尼河西、孟根楚鲁、南屯、巴彦塔拉、巴彦嵯岗)和1个公私合营牧场。
1978年,南屯人民公社改称为巴彦托海人民公社。
1980年,撤销巴彦托海人民公社,改建巴彦托海镇。同年12月,撤销各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全旗辖巴彦托海、大雁2个镇和辉、伊敏、锡尼河东、锡尼河西、孟根楚鲁、巴彦塔拉、巴彦嵯岗7个人民公社。
1984年,设立阿尔善诺尔苏木,并成立苏木筹备工作组。
1984年10月18日,撤销巴彦塔拉人民公社,成立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撤销孟根楚鲁公社建置,恢复苏木建置,分别设立锡尼河东苏木和孟根楚鲁苏木。同年10月25日,旗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建立乡、镇、苏木人民政府。
1985年2月,筹建红花尔基镇,同年成立伊敏河办事处。1986年12月1日,红花尔基镇人民政府成立。1988年4月,伊敏河镇人民政府成立。
1988年5月27日,撤销阿尔善诺尔苏木筹备工作组,成立阿尔善诺尔苏木人民政府。同年9月,旗人民政府将辉苏木所辖乌日切希、额格都宝龙、伊拉拉塔3个嘎查划归阿尔善诺尔苏木,并将阿尔善诺尔苏木更名为北辉苏木。
1990年6月,改大雁镇为大雁矿区,全旗辖1区3镇1乡7个苏木,即大雁矿区、巴彦托海镇、伊敏河镇、红花尔基镇、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伊敏苏木、辉苏木、北辉苏木、锡尼河东苏木、锡尼河西苏木、孟根楚鲁苏木、巴彦嵯岗苏木。
通过1993年,1997年及之后的多次边界文件确定了与牙克石市、海拉尔区、陈巴尔虎旗的边界。东部旧北界49°15′37″废止。
2001年4月,撤销北辉苏木,其区域并入辉苏木;撤销孟根楚鲁苏木,其区域并入锡尼河东苏木。
2005年,全旗辖1个矿区、3个镇、1个民族乡、5个苏木,即大雁矿区、巴彦托海镇、伊敏河镇、红花尔基镇、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伊敏苏木、锡尼河东苏木、锡尼河西苏木、辉苏木、巴彦嵯岗苏木。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巴彦托海镇。
2006年,合并大雁镇和巴彦嵯岗苏木为巴雁镇,锡尼河东苏木和锡尼河西苏木为锡尼河镇;红花尔基镇并入伊敏苏木。全旗辖4镇1乡2苏木,即巴彦托海镇、巴雁镇、伊敏河镇、锡尼河镇、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辉苏木、伊敏苏木。
2010年,伊敏苏木分出红花尔基镇。
2011年5月,巴雁镇分设大雁镇和巴彦嵯岗苏木,锡尼河镇分设锡尼河东苏木、锡尼河西苏木。
区划详情
鄂温克族自治旗辖5个苏木、1个民族乡、4个镇
鄂温克族自治旗辖10个乡级行政区,包括4个镇、1个民族乡、5个苏木,分别是巴彦托海镇、大雁镇、伊敏河镇、红花尔基镇、巴彦嵯岗苏木、锡尼河西苏木、锡尼河东苏木、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伊敏苏木、辉苏木。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处伟大中国的东北边疆、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8°48'02"一121°09'25",北纬47°32'50"一49°17′37″。全境东西宽173.25千米,南北长187.75千米。鄂温克族自治旗总面积19111平方千米,占呼伦贝尔市总面积的7.39%。
地质地貌
自治旗位于大兴安岭山地西北坡,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高平原过渡地段,属高原型地貌区。境内中山、低山、丘陵、高平原地貌自然融为一体,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东南部山地属中山、低山地貌,山体走向多为北东向,最高海拔1706.6米,我国著名的大兴安岭山脉经过此处。中部为中山、低山丘陵地貌,是山地向高平原过渡地带,低山和丘陵相间分布,海拔为800-1000米,山顶和丘岗比较平坦,谷地比较开阔,河网密布,水源比较丰富。低山丘陵以西,是呼伦贝尔市高平原的一部分,地面开阔平坦,稍有波状起伏,河流少、河水比较浅,河床宽浅曲折,形成开阔的河漫滩和河谷洼地。最低点位于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北河谷地带,海拔602米。
气候
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处中高纬度,全旗大部属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北部偏东地区属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多风,季平均气温-20℃;夏季温和短促,降水较集中,季平均气温19.7℃;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多大风,天气变化复杂。整个区域的热量地势走向由东向西逐渐增加,年极端最高气温37.7℃,年极端最低气温-45℃~-47℃,年平均气温为-2.4℃~2.2℃。年平均无霜期100--120天,最长年份140天,最短年份不到100天。初霜日一般在9月中旬。境内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一般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多集中于7、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466.6毫米;大部属半干旱区,北部偏东地区属半湿润区。光热资源丰富,年太阳总辐射量在121~129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间长达2900小时,大于等于0℃积温2354.9℃;夏季最长日照可达16小时,冬季最短日照时数8小时。风力大小受地形影响,常年风速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大部地区年平均风速在4米/秒以内,年平均大风天数21-25天。
水文
旗水文地理属黑龙江流域额尔古纳河水域海拉尔河水系。最大的河流是伊敏河,全长359.4公里,有258条大小河溪汇入伊敏河;伊敏河在海拉尔区北部汇入海拉尔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鄂温克族自治旗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
一、耕地6.42万公顷(96.25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为523.42公顷(0.7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82%;旱地面积为6.36万公顷(95.4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9.18%。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32万公顷(19.87万亩),占全旗耕地的20.64%;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3.74万公顷(56.10万亩),占全旗耕地的58.28%;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35万公顷(20.28万亩),占全旗耕地的21.07%;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4.1公顷(61.50亩),占比可忽略不计。
二、林地64.71万公顷(970.70万亩)。其中,乔木林地面积为63.08万公顷(946.2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97.48%;灌木林地面积为970.47公顷(1.46万亩),占林地面积的0.15%;其他林地面积为1.53万公顷(22.99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37%。
三、草地92.62万公顷(1389.32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面积为88.45万公顷(1326.82万亩),占草地面积的95.50%;人工牧草地面积为1.46万公顷(21.92万亩),占草地面积的1.58%;其他草地面积为2.71万公顷(40.58万亩),占草地面积的2.92%。
四、湿地18.29万公顷(274.35万亩)。其中,森林沼泽面积为285.28公顷(4279.20亩),占湿地面积的0.16%;灌丛沼泽面积为1.27万公顷(19.10万亩),占湿地面积的6.96%;沼泽草地面积为16.86万公顷(252.91万亩),占湿地面积的92.18%;内陆滩涂面积为1271.60公顷(1.91万亩),占湿地面积的0.70%;沼泽地面积为3.22公顷(48.30亩)。
五、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4万公顷(21.67万亩)。其中,建制镇用地面积为3244.67公顷(4.87万亩),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22.46%;村庄面积为6023.94公顷(9.04万亩),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41.70%;采矿用地面积为4898.67公顷(7.35万亩),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33.91%;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77.14公顷(0.41万亩),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1.92%。
六、交通运输用地8374.89公顷(12.56万亩)。其中,铁路用地面积为542.86公顷(0.81万亩),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6.48%;公路用地面积为1897.07公顷(2.85万亩),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22.65%;农村道路5921.37公顷(8.88万亩),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70.70%;机场用地3.63公顷(54.45亩),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0.04%;管道运输用地9.96公顷(149.40亩),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0.12%。
七、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8万公顷(19.24万亩)。其中,河流水面面积为5605.69公顷(8.41万亩),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43.70%;湖泊水面面积为382.40公顷(0.57万亩),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2.98%;水库水面面积为2125.09公顷(3.19万亩),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16.57%;坑塘水面面积为4632.30公顷(6.95万亩),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36.11%;沟渠面积为11.07公顷(166.05亩),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0.09%;水工建筑用地面积为70.86公顷(1062.90亩),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0.55%。
生物资源
截至2013年,境内野生植物有74科298属682种。其中主要饲用植物38科170属414种,饲用植物中优良牧草7种。木本植物11科47种,其中樟子松是我旗特色树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和名贵药材有黄芩、甘草、防风、玉竹、地榆、沙参、弄岗报春苣苔、蕨苗、黄花菜、野韭菜、白蘑、山杏、红豆、牙格达等。
野生动物种类丰富:走兽49种,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稀有动物12种,有马鹿、驼鹿、黄羊、熊瞎子、雪兔、猞猁属、紫貉、旱等;鸟纲140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鸟类有49种,有天鹅、丹顶鹤、毛腿沙鸡、泰和鸡、大雁、鹌鹑、鸿雁、百灵科、杜鹃、白鸳、云雀、红原鸡、野鸭等。
矿产资源
自治旗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截至2013年已探明储量在103.12亿吨以上。其次还有铁矿、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及石油、天然气、水晶、盐碱等。此外还有石油、铜、锌、铍、水晶、天然气、花岗石石、大塑岩石、石灰岩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全旗总户数达到54770户,总人口为139403人,比上年减少372人。从性别构成来看:男性人口71230人,女性人口为68173人,性别比为104.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看:0-17岁以下人口为15465人,占总人口的11.1%,与上年持平;18-34岁人口为33099人,占总人口的23.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35-59岁人口为65811人,占总人口的47.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028人,占总人口的18.0%,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全旗进入老龄化社会趋势已明显加快。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鄂温克族自治旗常住人口为141102人。
2021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常住人口为14.05万人。
民族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由25个民族构成,少数民族人口为58977人,比上年增加34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2.3%,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17135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4.0%,乡村人口22268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6.0%。
经济
综述
2016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687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5699万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76083万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完成692414万元,同比增长6.9%。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3669万元,同比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05097万元,同比增长9.5%。人均GDP达82878元,同比增长8.4%。我旗生产总值占全市的7.1%,总量位居全市第6位,增速位居全市第6位。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旗三次产业比优化调整为6.5:67.1:26.4。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625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9%。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6134万元,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26538万元,同比下降3.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83584万元,同比下降1.3%。人均GDP达80978元,同比下降1.4%。鄂温克旗三次产业比调整为8.7:56.6:34.7。
2021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28亿元。
第一产业
2016年,鄂温克族自治旗牲畜头数达1040118头(只),增长3.1%。其中:大小牲畜达1027075头(只),增长3.1%;大小牲畜能繁殖母畜达697475头(只),增长0.7%。其中:牛152507头,增长6.9%;马45090匹,增长2.1%;骆驼837峰,增长1.1%;小畜828259只,增长2.5%。大小牲畜能繁殖母畜占牲畜头数的67.1%,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
2016年,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3413公顷,增长0.3%。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3432公顷,油料面积7638公顷,蔬菜112公顷,瓜果类28公顷,其他农作物2200公顷。2016年,全旗粮食总产量达31699吨,增长28.4%。其中:谷物产量27657吨,增长33.6%;油菜籽产量为9538吨,下降5.4%;薯类产量3263吨,增长0.2%,全旗人均粮食产量达227公斤,增长4.6%。(部分数据为预计数,实际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016年,全旗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01516千瓦,增长0.4%。拥有拖拉机7941台,增长0.3%,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174台,小型拖拉机1767台。农用运输车132台,牧草收割机达8605台。农牧业机械总值为25107万元,同比增长0.2%。农牧业机械净值为21782万元,增长0.2%。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859吨,增长0.2%。牧区用电量949万千瓦时,增长1.7%。
第二产业
2016年,鄂温克族自治旗1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9.89亿元,同比下降22.2%。原煤产量累计完成3033.16万吨,同比下降6.2%;发电量累计完成181.50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10.5%;乳制品中液体乳生产完成5399.48吨,同比下降74.2%;固体及半固体乳制品生产完成1733.78吨,同比下降4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8.3%,下降1.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完成69.24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市的11.2%,总量位居全市第4位,增速位居全市第6位。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2%,高于全市增速1.7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5位。
第三产业
2016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078万元,同比增长10.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35313万元,增长9.0%;乡村实现零售额39765万元,增长13.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实现158891万元,增长10.4%;餐饮收入实现零售额16187万元,增长5.4%。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全市第9位,增速位居全市第7位,总量占全市的2.9%,与上年持平。
2016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81014万元,下降1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9948万元,同比下降14.6%,总量位居全市第3位,增速位居全市第10位,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10.6%,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7823万元,同比下降10.3%,总量位居全市第3位,增速位居全市第7位;财政总支出完成221032万元,同比增长0.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017万元,同比下降0.8%。总量位居全市第8位,增速位居全市第12位。
截止到201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59043万元,同比下降4.2%,各项贷款余额达751611万元,同比增长38.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460664万元,同比增长2.0%。全旗人均储蓄存款达33001元,同比增长3.3%。
2016年,全旗保险总收入达5867万元,同比下降8.3%。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980万元,同比下降1.2%;人寿保险收入2887万元,同比下降14.7%。全年保险赔付1262万元,同比下降13.4%。其中:财产保险赔付1018万元,同比下降23.9%,人寿保险赔付244万元,同比增长103.3%。
社会
教育
2016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共有普通中学11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0所;全年在校生8344人,其中:小学4769人,普通初中2137人,普通高中1196人,职业高中242人;全年毕业生人数为2152人,其中:小学789人,普通初中829人,普通高中490人,职业中学44人;全年招生1926人,其中:小学722人,普通初中709人,普通高中344人,职业中学151人;教职工人数1825人,其中:小学675人,中学1075人,职业中学75人。在教职工人数中:专任教师1582人,其中:小学585人,中学935人,职业中学62人;拥有幼儿园(包括民办)23所,在园幼儿2879人,教职工467人,其中:园长23人,专任教师321人,保健医9人,保育员44人,其他70人。
卫生
2016年,鄂温克族自治旗拥有卫生机构118个(含个体),拥有病床761张,从业人数达13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47人,全旗每133人拥有一名卫生技术人员。
2016年,全旗出生人数为1085人,出生率7.97‰,比上年上升1.17个千分点;死亡人数810人,死亡率5.95‰,比上年上升0.7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比上年上升0.2个千分点;出生婴儿性别比达110.5,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计划生育率97.48%,综合避孕率达86.09%,独生子女领证率为12.1%。
社会保障
2016年,旗委、政府继续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福祉。全旗财政民生支出达到1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8.34%。稳步开展脱贫攻坚工程,投入资金3920万元,全年减少贫困户64户、104人。推进创业就业工程,实施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项目,入驻小企业78家;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2%以内。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49万人和11.26万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筹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参合率为98%。社会救助标准稳定提升。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5427万元,发放五保和“三无”人员供养金346万元,落实抗灾补贴资金和贷款1.67亿元,社会救灾救助工作稳步推进。
人民生活
2016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964元,同比增长7.0%,总量位居全市第7位,增速位居全市第10位;人均消费性支出14804元,同比下降2.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8%。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69元,同比增长7.5%,总量位居全市第3位,增速位居全市第4位;人均生活费支出11647元,同比下降2.3%,牧民恩格尔系数30.3%。
旅游
五泉山旅游区
国家AA旅游景区。位于鄂温克旗东北部巴彦嵯岗苏木境内,因旅游区内有优质的五眼矿泉而闻名,景区内耸立着五泉山、敖包山、大鹏山。旅游项目有动物观赏、水面垂钓、汽艇兜风、观松林风景等。
国家AAA旅游景区。位于沙地樟子松林区,森林公园有四大功能区、七大景区、旅游宾馆、客服中心等。
国家AA旅游景区。位于鄂温克旗伊敏河畔三道弯水域,三面环水,四周灌木,夏季鸟语花香,冬季雪挂枝头,自然景色怡人。
晨光生态公园
晨光生态园整体建筑风格为欧式木制别墅,有别墅及木屋十余座,水上大餐厅一座,能同时容纳400多人就餐,百余人住宿。园内餐饮主营项目有民族特色手把肉、烤羊腿、羊排、纯天然绿色山野菜等。同时可据客人的需要提供民族风情的敬酒、献哈达、献歌等礼仪服务。娱乐项目有夏季垂钓、划船、骑马、篝火晚会,冬季滑雪、滑冰等。
文化
节庆活动
丰收会
丰收会是草原上最为普遍的庆祝和娱乐活动,每年公历5月份后,草原上的牧民为庆祝春季接羔丰收而举行,一般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为牛、马、羊打标记,邀请亲朋好友共享丰收喜悦。
敖包会
鄂温克旗每个区域,每个大家族都有敖包,每年都有祭祀的习俗。每年的农历5月13日,在巴彦呼硕敖包山由喇嘛主持大型的祭祀敖包活动。仪式按照古老传统习俗举行,以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吉祥如意。
瑟宾节
瑟宾节是鄂温克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瑟宾”鄂温克语系“欢乐祥和之意”,每年公历的6月18日,各族群众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扶老携幼骑马乘车欢聚一起,隆重庆祝“瑟宾节”。开幕式上有各民族歌舞表演,进行博克、布龙、赛马、赛骆驼、米日干车、抢枢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比赛,还将举行祭敖包、赛牛大会、文艺演出等活动。
冬季那达慕
每年十二月,在巴彦呼硕敖包山上举行,是冬季草原牧区生活的集中展示。雪地赛马,赛骆驼,马拉雪橇、雪地博克尽显北方少数民族的豪气和强悍,也是冬季风情和服饰的大展台,是草原人们挑战寒冷、超越自我的盛会。
鄂温克冰雪
鄂温克有着丰富冬季冰雪旅游资源,2013年有六个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冬季的草原百色归一,银装素裹,千里雪域如童话世界纯净、迷人。旅游项目:观雪原、森林、滑雪、滑冰、乘骆驼(马)雪橇、观冰雕雪雕、生态围猎、参加冬季那达慕。
获得荣誉
2020年2月,被评为“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鄂温克族自治旗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参考资料
鄂温克族自治旗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2024-08-27
鄂温克族自治旗概况.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2024-03-24
走出山林奔小康——鄂温克族迎来新生活.人民网.2024-03-24
守望相助 再迎美丽新篇章——鄂温克旗举行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暨那达慕大会.人民网.2024-03-24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1-27
鄂温克族自治旗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2022-07-08
2021年呼伦贝尔市人口发展状况.呼伦贝尔市统计局.2022-07-13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7-07
“宫小主”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小康杂志.2020-06-15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0-07-05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中国政府网.20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