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肝(liver),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中原地区成年人肝的重量男性为1230-1450g,女性为1100-1300g,约占体重的1/50-1/40。肝的长x宽x厚约为258mmx152mmx58mm。肝的血液供应丰富,活体的肝呈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弱,易受外力冲击而破裂,发生腹腔内大出血。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4缘,包括肝左叶、右叶、方叶和尾状叶,按照Couinaud肝段划分法,可将肝分为左、右半肝,进而再分成5个叶和8个段,肝内有三个叶间裂,三个段间裂。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内有4套管道,形成两个系统,即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肝的淋巴分浅、深两组,神经来自左、右迷走神经、腹腔神经从和右膈神经。
肝担负着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凝血功能、解毒作用、吞噬或免疫作用。此外,肝内有铁、铜、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因子,能间接参与造血。肝储藏大量血液,当急性失血时,有一定调节血液循环的作用。
常见的肝脏疾病有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imjuy,DILI)、肝硬化(liver cirthosis)、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 failure,ALF)等。
形态结构
形态特征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4缘。肝上面膨隆,与膈相接触,故称膈面。肝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又称脏面。肝的表面,除膈面后份与膈愈着的部分(即肝裸区)以及脏面各沟处以外,均覆有浆膜。浆膜与肝实质间有一层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
在体检时,在右肋下不能触到肝。但3岁以下的健康幼儿,由于腹腔容积较小,而肝的体积相对较大,肝前缘常低于右肋弓下1.5-2.0m,到7岁以后,在右肋弓下不能触到,若能触及时,则应考虑为病理性肝肿大。
结构组成
整体结构
肝膈面上有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附着,镰状韧带呈矢状位,肝借此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冠状韧带呈冠状位,分前、后两层。膈面后部冠状韧带两层之间没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称裸区,裸区的左侧部分有一较宽的沟,称为腔静脉沟,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其中间的横沟称肝门,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神经、淋巴管出入,又称第1肝门。出入肝门的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左侧的纵沟较窄而深,沟的前部称肝圆韧带裂,有肝圆韧带通过。肝圆韧带由胎儿时期的脐静脉闭锁而成,经肝镰状韧带的游离缘内行至脐。沟的后部称静脉韧带裂,容纳静脉韧带。静脉韧带由胎儿时期的静脉导管闭锁而成。右侧的纵沟比左侧的宽而浅,沟的前部为一浅窝,容纳胆囊,故称胆囊窝;后部为腔静脉沟,容纳下腔静脉。腔静脉沟向后上伸入膈面,此沟与胆囊窝虽不相连,但可视为肝门右侧的纵沟。在腔静脉沟的上端处,有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后立即注入下腔静脉,临床上常称此处为第2肝门。
在肝的脏面,借H形的沟、裂和窝将肝分为4个叶:
脏面的肝左叶与膈面的一致。脏面的肝右叶、方叶和尾状叶一起,相当于膈面的肝右叶。
肝的前缘是肝的脏面与膈面之间的分界线,薄而锐利。在胆囊窝处,肝前缘上有一胆囊切迹,胆囊底常在此处露出于肝前缘;在肝圆韧带通过处,肝前缘上有一肝圆韧带切迹,或称脐切迹。肝后缘钝圆,朝向脊柱。肝的右缘是肝右叶的右下缘,亦钝圆。肝的左缘即肝左叶的左缘,薄而锐利。
在肝门处,肝的纤维膜较发达,并缠绕在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和肝管及其分支的周围,构成血管周围纤维囊或称Glisson囊。
肝段结构
肝段是依据Glisson系统在肝内的分布情况提出的。按照Couinaud肝段划分法,可将肝分为左、右半肝,进而再分成5个叶和8个段。Clisson 系统位于肝叶和肝段内,肝静脉系统的各级属支,行于肝段之间,而其主干即肝左、中、右静脉,相应地行于各肝裂中,最后在腔静脉沟的上端即第2肝门处出肝,分别注入下腔静脉。有若条肝静脉系统的小静脉,如来自右半肝脏面的副肝右静脉和尾状叶的一些小静脉,在腔静脉沟的下段内汇入下腔静脉,该处称第3肝门。
肝裂结构
通过对肝内各管道铸型标本的研究,发现肝内有些部位缺少Glisson系统的分布,这些部位称肝裂。肝裂不仅是肝内分叶、分段的自然界线,也是肝部分切除的适宜部位。肝内有三个叶间裂,三个段间裂。叶间裂有正中裂、左叶间裂和右叶间裂。段间裂有左段间裂、右段间裂和背裂。
位置与毗邻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的前面大部分被肋所掩盖,仅在腹上区的左、右肋弓之间,有一小部分露出于剑突之下,直接与腹前壁相接触。当腹上区和右季肋区遭到暴力冲击或肋骨骨折时,肝可能被损伤而破裂。
肝上界与膈穹隆一致,三点连线即: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前正中线与剑胸结合线的交点,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交点。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右侧与右肋弓一致;中部超出剑突下约3cm;左侧被肋弓掩盖。
肝上方为膈,膈上有右侧胸膜腔、右肺及心等,故肝脓肿有时可与膈粘连,并经膈侵入右肺,甚至其脓汁还能经支气管排出。肝右叶下面,前部与结肠右曲邻接,中部近肝门处邻接十二指肠上曲,后部邻接右肾上腺和右肾。肝左叶下面与胃前壁相邻,后上方邻接食管腹部。
肝借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连于膈下面和腹前壁,因而在呼吸时,肝可随膈的活动而上下移动。平静呼吸时,肝的上下移动范围为2-3cm。
血管、淋巴和神经
肝内管道
肝内有4套管道,形成两个系统,即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Glisson系统
Glisson系统包括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三者在肝内的行径一致,均被共同的血管周围纤维囊所包裹,当中以肝门静脉管径较粗且较恒定,故以它作为肝分页和分段的基础。
肝门静脉
在肝横沟内稍偏右处,分为左支和右支。尾状叶接受左、右侧肝门静脉支的双重分布,以发自左支横部的为主,而尾状突主要接受肝门静脉右后支的分布。
肝固有动脉
在入肝之前即分出左支(肝左动脉)和右支(肝右动脉),分别至左、右半肝。尾状叶动脉可起于肝左动脉、肝右动脉、肝中动脉和右前叶动脉,但以起于肝左动脉者居多,约占69%。起于肝固有动脉以外动脉的肝动脉,称迷走肝动脉,分布至左半肝的多起自胃左动脉,约占25%;分布至右半肝的多起自肠系膜上动脉,约占8.9%。
肝管
左外叶所产生的胆汁由左外上、下段肝管引流。49%的左外下段肝管经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左份深面上行至角部深面,与左外上段肝管汇合成左外叶肝管。左外叶肝管经肝门静脉左支角部凹侧或深面同左内叶肝管合成肝左管。81%的左内叶肝管沿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右侧上升,而肝左管一般沿肝门静脉左支横部方叶侧缘或右前上方往右行。肝左管主要引流左半肝的胆汁。
右前叶肝管由右前上、下段肝管汇合而成,大部分行经肝门静脉右前支根部左侧(62%)或深面(25%)。右后叶肝管由右后上、下段肝管汇合而成,大部分位于肝门静脉右后支上方,越肝门静脉右支分叉处或肝门静脉右前支起始部深面,至肝门静脉右支的前上方与右前叶肝管合成肝右管。肝右管主要引流右半肝的胆汁。
尾状叶肝管可汇入肝左、右管及肝左、右管汇合处,但以汇入肝左管为主,约占47%。
肝门区和胆囊窝部位以外的肝外肝管是迷走肝管,常位于肝纤维膜下,或肝周腹膜韧带中,以左三角韧带中多见。迷走肝管细小,不引流某一特定的肝区域,但它和肝内肝管是连续的,如手术中不慎切断,将有胆汁渗漏,导致胆汁性腹膜炎。
肝静脉系统
肝静脉包括肝左、中间、右静脉、肝右后静脉和尾状叶静脉,均经腔静脉沟出肝而注入下腔静脉。肝静脉系统的特点是无静脉瓣,壁薄,且因被固定于肝实质内,管径不易收缩,故不仅在肝切面上或肝破裂时出血较多,而且也容易造成空气栓塞;其另一特点是变异较多,致使肝段的大小亦多有变化。
肝右后静脉和尾状叶静脉又称肝背静脉或肝小静脉,经第三肝门或在其他部位直接汇人下腔静脉。肝背静脉中国人多数有1-8支,也有多达19-31支者。管径小至针孔,大到1.8cm不等,小于1mm的无临床意义。约42%的肝背静脉有肝外行程,紧贴肝裸区,后有膈覆盖,又靠近下腔静脉,故游离肝右叶特别肝裸区时应十分小心,以免引起大出血。
淋巴
肝的淋巴分浅、深两组。肝淋巴回流,无论浅、深组淋巴管,均有注入纵隔后淋巴结者,因此肝炎症或膈下感染常可引起纵隔炎症或脓胸。
浅组
位于肝实质表面的浆膜下,形成淋巴管网。可分为膈面与脏面两部分:
肝隔面的淋巴管分为左、右、后三组。后组的淋巴管经膈的腔静脉孔进人胸腔,注入膈上淋巴结及纵隔后淋巴结。左组淋巴管注入胃右淋巴结。右组淋巴管注入主动脉前淋巴结。
肝脏面的淋巴管多走向肝门注入肝淋巴结,仅右半肝的后部及尾状叶的淋巴管与下腔静脉并行,经膈注入纵隔后淋巴结。
深组
肝内形成升、降两干:升干随肝静脉出第二肝门,沿下腔静脉经膈注入纵隔后淋巴结;降干伴肝门静脉分支由肝门穿出,注入肝淋巴结。
神经
肝的神经来自左、右迷走神经、腹腔神经从和右膈神经。前两者的纤维围绕肝固有动脉和肝门静脉,形成肝丛,与肝的血管伴行,经肝门人肝,分布于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及肝细胞之间。肝血管只由交感神经分布,而胆管和胆囊则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所分布。
右膈神经为肝的传入神经,其纤维一部分分布于肝纤维囊内,另一部分向前下,经肝前缘与肝丛结合,随其分布至肝内以及胆囊和胆管。肝疾患所引起的右肩放射性疼痛,相信是经右膈神经传入的。肝的疼痛往往与肝大相伴随,而切开、烧灼、穿刺并不产生疼痛。一般认为肝的疼痛是由于肝纤维囊及腹膜韧带牵拉所造成的。
肝外胆道系统
肝外胆道系统是指走出肝门之外的胆道系统而言,包括胆囊和输胆管道(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和胆总管)。这些管道与肝内胆道一起,将肝分泌的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腔。
胆囊
胆囊为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呈梨形,长8-12cm,宽3-5cm,容量40-60ml,胆囊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内,其上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肝相连,易于分离;下面覆以浆膜,并与结肠曲和十二指肠上曲相邻。胆囊的位置有的较深,甚至埋在肝实质内;有的胆囊各面均覆以浆膜,并借系膜连于胆囊窝,可以活动。胆囊分底、体、颈、管4部分:
胆囊内面衬以黏膜,其中底和体部的黏膜呈蜂窝状,而衬于颈和管部的黏膜呈螺旋状突入腔内,形成螺旋(或称 Heister瓣),可控制胆汁的流入和流出。有时较大的结石也常由于螺旋襞的阻碍而嵌顿于此。
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或称Calot三角),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通过,因此该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肝管与肝总管
肝左、右管分别由左、右半肝内的毛细胆管逐渐汇合而成,走出肝门之后即合成肝总管。肝总管长约3cm,下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并在韧带内与胆囊管以锐角结合成胆总管。
胆总管
胆总管由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而成,总管的长度取决于两者汇合部位的高低,一般长约4-8cm,直径0.6-0.8cm。若超过1.0cm,可视为病理状态。胆总管壁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有一定的舒缩能力,当胆总管下端梗阻时(如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或胆道蛔虫病症等),管腔可随之扩张到相当粗的程度,甚至达肠管粗细,而不致破裂。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于肝固有动脉的右侧、肝门静脉的前方,向下经十二指肠上部的后方,降至胰头后方,再转向十二指肠降部中份,在此处的十二指肠后内侧壁内与胰管汇合,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称肝胰壶腹(或称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少数情况,胆总管未与胰管汇合而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腔。在肝胰壶腹周围有肝胰壶腹括约肌包绕,在胆总管末段及胰管末段周围亦有少量平滑肌包绕,以上三部分括约肌统称为Oddi括约肌。Oddi括约肌平时保持收缩状态,由肝分泌的胆汁,经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进入胆囊内贮存。进食后,尤其进高脂肪食物,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使胆汁自胆囊内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排人十二指肠腔内。根据胆总管的行程,可将其分为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和十二指肠壁段4段。
生理功能
肝担负着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凝血功能、解毒作用、吞噬或免疫作用。
分泌胆汁
每日分胆汁约800-1000ml,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消化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
代谢功能
食物消化后由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进人肝。肝能将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转化为糖原,储存于肝内。当血糖减少时,又将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入血液。
蛋白质代谢: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肝主要起合成、脱氨和转氨作用。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被吸收,在肝内再重新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重要的蛋白质,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肝损害严重时,就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功能障碍。体内代谢产生的氨是对人体有毒的物质,肝能将大部分的氨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肝细胞严重受损时,脱氨作用减退,血氨因此增高,是发生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肝细胞内有多种转氨酶,能将一种氨基酸转化为另一种氨基酸,以增加人体对不同食物的适应性。肝细胞受损并伴有细胞膜破坏时,转氨酶被释出于血液中,血内转氨酶就可升高。
脂肪代谢:肝在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并能维持体内各种脂质(包括磷酸甘油酯和胆固醇)的恒定性,使之保持一定浓度和比例。
维生素代谢:肝也参与多种维生素代谢,肝内胡萝卜素酶能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并加以储存。肝还储存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激素代谢:在激素代谢方面,肝对雌激素、神经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具有灭活作用;肾上腺皮质酮和醛固酮的中间代谢大部在肝内进行。肝硬化时灭活作用减退,体内的雌激素增多,引起蜘蛛痣、肝掌及男性乳房发育等现象;抗利尿激素和醛固的增多,促使体内水和钠的留,引起水肿和腹水形成。
凝血功能
肝除合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外,还产生凝血因子V、VII、VIII、IX、X、XI和XII。另外,储存在肝内的维生素K对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VII、IX、X的合成是不可缺少的。
解毒作用
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物或外来的毒物,在肝内主要通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进行吞噬或通过分解、氧化和结合等方式而转化为无毒物质。
吞噬或免疫作用
肝通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Kupffer细胞的吞噬作用将细菌、抗原抗体复合物、色素和其他碎屑从血液中清除。
此外,肝内有铁、铜、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因子,能间接参与造血。肝储藏大量血液,当急性失血时,有一定调节血液循环的作用。
肝的储备功能和再生能力均很强大。动物实验证明,切除70-80%的正常肝实质,肝仍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且能在约6周后再生至接近原来的肝重量。但对人体肝,这一修复过程一般认为需约1年时间。
常见疾病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嗜肝病毒所引起的肝脏感染性疾病,病理学上以急性肝细胞坏死、变性和炎症反应为特点。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包括无症状和亚临床型(隐性感染)自限性疾病的急性无黄痘型和黄痘型肝炎,慢性肝炎以及少数发展为重症肝炎、肝衰竭。其他非嗜肝病毒,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CMV)等感染后,也可以造成肝功能损伤。
脂肪性肝病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肥胖、饮酒、糖尿病营养不良、部分药物、妊娠以及感染等是FLD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组织学特征,将FLD分为脂肪肝和脂肪肝症;根据有无长期过量饮酒的病因,又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及这三种疾病中任何两者兼有的重叠综合征;IgG4 相关性肝胆疾病也被归为此类。其共同特点是,在肝脏出现病理性炎症损伤的同时,血清中可发现与肝脏有关的自身抗体。遗传易感性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病毒感染、药物和环境因素可能是促发因素调节型T细胞(T regulation cell,Treg)数量及功能的失衡是患者免疫紊乱的主要机制之一。
药物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imjuy,DILI)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随着新的药物种类增多,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9年1月,年发病率约(1-10)/10万人。临床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损伤,可进展为肝硬化,严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肝硬化
肝硬化(liver cirthosis)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再生结节和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代偿期无明显症状,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为临床特征,病人常因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门静脉血栓等多器官功能慢性衰竭而死亡。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指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三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其中HCC约占90%,常所称的“肝癌”指HCC。肝癌是中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截至2019年1月,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42%-50%。
急性肝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 failure,ALF)多是由药物、肝毒性物质、病毒、酒精等因素诱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患者肝功能急剧恶化,表现为意识障碍和凝血功能紊乱等,多见于中青年人,发病迅速,病死率高。
历史
形态讨论
1654年,格利森(Glisson)在《肝脏解剖》书中首次揭示肝内解剖结构。
19世纪末期,动物实验表明肝实质切除是可行的,切除3/4的肝脏后动物仍可存活,且余肝可通过再生达到其原来的体积。
1888年,雷克斯(Rex)发现门静脉左、右干的分布构成肝脏真正的两叶,2年后1891年,坎特利(Cantlie)发现人肝的左右叶是对等的,由胆囊窝至下腔静脉窝的平面分开,所以后来此平面被称为Rex-Cantlie线。
1951年瑞士医生约尔特(Hjortsj)首次建立肝脏管道铸型标本和胆管造影的研究方法,提出肝动脉和肝胆管呈节段性分布,并将肝脏分成内、外、后、前、尾共5个段。1953年,希利(Healey)和施罗伊(Schroy)研究证实约尔特的发现,并根据通常的解剖学命名原则提出肝脏的分段命名系统。
1955年,奎诺(Couinaud)提出肝脏的功能性分段以门静脉作为划分解剖的依据将肝脏分为两个半肝,四个扇区(扇形)和八个段各段按顺时针方向以I至Ⅷ的罗马数字标识,其中尾状叶为第I段或肝背段,每一肝段形成一独立的肝段胆管血管蒂或称门管三联(portal triad),可以作为一个外科单位切除。
手术发展
1716年,贝尔塔(Berta)施行人类第1例肝切除术,切除1名自伤右季肋部妇女的肝突出部分。1870年,布恩斯(Buins)切除1例在普法战争中受伤士兵的肝破裂部分。1886年,柳斯(Lius)切除肝左叶1个实质性有蒂肿瘤,但患者术后6小时死于瘤蒂残端出血。德国医生蓝吉巴哈(Langenbuch)被认为是第1位有目的地施行肝切除术的外科医生,他于1887年切除重370g的肝左叶带蒂肿瘤,患者经过两次手术后最终治愈。美国医生基恩(Keen)被认为是第1位真正意义上成功实施肝切除术的美国外科医生,他于1892年切除右叶边缘的1个3.5英寸的囊性病变,1897切除1例肝血管瘤,1899年切除1个肝左叶巨大的原发性肝癌。1910年,温德尔(Wendel)为1例原发性肝肿瘤患者施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几乎全右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存活9年。
此后40年无重大进展,直至1952年,经胸腹联合入路,预先结扎患侧第一肝门血管控制初学,施行半肝切除的技术被洛塔·雅各布(Lortat-Jacob)及罗伯特(Robert)首次报道。次年夸特尔鲍姆(Quattlebaum)报道3例肝切除术。1953年洛塔·雅各布、夸特尔鲍姆和帕克(Pack)的规则性肝叶切除奠定了肝脏外科的基础。1957年,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和伍德伯恩(Woodburne)正式提出规则性肝叶切除术(regular hepatic lobectomy)的概念。
1982年,毕莫夫(Bismuth)据奎诺的分段切除理论开展系统的肝段切除术。截至2003年4月,对于奎诺称之为第Ⅸ段的下腔静脉右侧部,已能成功地实施包括下腔静脉右侧部的全尾叶(即肝背扇区)切除。
肝移植
首次肝移植手术发生于1989年,拉亚(Raia)等为两位患者进行肝移植,但患者术后不久死于并发症。次年,即1990年,斯特朗(Strong)成功将一位母亲的左肝移植给其孩子,由于肝有再生的能力,母亲的肝在2个月内恢复至正常大小。
适应证
肝移植的适应证原则上分为良性肝病和恶性肝病。良性肝病包括病毒性、酒精性或免疫性等因素所致的肝硬化失代偿、急性肝功能衰竭、先天性胆道闭锁、肝豆状核变性、多囊肝等。恶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肝母细胞瘤等。中国的肝移植以肝癌为主要适应证,占肝脏移植总数的60%以上。
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主要包括肝胆道以外的恶性肿瘤、难以控制的感染、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及难以控制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
相对禁忌证
包括门静脉血栓(IV期)、胆管细胞癌、HIV感染等。
手术方法
肝移植术包括供者手术和受者手术两部分。
供者手术
包括活体部分供肝切取和尸体全肝获取手术:
受者手术
可分为原位全肝移植和原位部分移植两种:
常见并发症
急性排斥反应
肝移植术后4周内是急性排斥反应的高危期。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胆汁量减少、颜色变淡以及肝功能异常。为明确诊断或者需要与其他并发症鉴别诊断时,应行肝组织细针穿刺活检。主要病理表现为汇管区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伴血管内皮炎和胆道上皮细胞凝集。
慢性排斥反应
肝移植术后的慢性排斥反应常发生在移植术后数月或数年,是一缓慢、进行性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移植肝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肝功能衰竭。组织学上可表现为胆管上皮细胞进行性脱落,最后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亦称为胆道消失综合征。慢性排斥反应通常是不可逆的。
其他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的其他常见并发症包括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血管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胆道并发症、术后原发病复发等。
预后
术后1年生存率近90%,3年生存率近80%,最长存活时间已达近50年。儿童肝移植术后的存活率较成人更为理想。
相关人物
吴孟超(1922年8月-2021年5月),闽清县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他是中国肝脏外科事业的重要推动者,成功完成中国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还研究出符合中国人体质的肝脏外科手术技术体系,使中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从医70余年,吴孟超院士先后完成16000多台手术,成功救治20000多名患者,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励近40项和各种荣誉30多项。2021年5月22日,吴孟超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参考资料
【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金昌广播电视台.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