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明史》共计336卷,其中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目录4卷,体裁为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明朝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间277年的历史。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三个月后,清军攻入北京,入主中原。清军入关后,各地的抗清斗争十分激烈,为强化清朝统治的正统性,平息民众反清情绪,按照易代修史的传统,大量征调民间藏书,于顺治帝二年(1645年)开始修《明史》。其后几十年间,《明史》纂修几次停滞,历经准备、奠基、中断、成稿四个阶段,先后由徐元文、徐乾学、王鸿绪主持修撰,万斯同协助审定,前后190余人参与编写,最终由张廷玉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主持定稿,乾隆四年(1739年)刊行,先后历时95年,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史书。
《明史》材料翔实,前后修订三次,体例严谨,文字简洁,新设了《七卿表》《阉党》《流贼》《土司》等前史没有的表、传,但在描述建州女真和南明历史方面有所不足,对清朝统治者多有回护。《明史》在纂修中强调伦理纲常,也体现出浓厚的正统论思想。通过纂修《明史》,清王朝加强了统治的正统性,强化了思想专制,抑制了历史学家私人对明代历史的纂修与评论,同时也推动了官方史学与私家修史的互动。梁启超认为《明史》是天宝以后官修史书中体例、内容最完善的一部。
纂修背景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一个月后,辽东总兵吴三桂投降清军,引清兵入关,是年六月,清军攻入北京,入主中原。清军入关后,各地的抗清斗争也十分激烈,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为强化清朝的正统性,平息民众的反清情绪,在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倡议下,清王朝遵照历朝易代修史的传统,设立明史馆,开始纂修《明史》。
《明史》纂修之初,明史馆面临史料不足的问题。顺治、康熙两朝先后向民间征集史料,大量民间藏书家主动或被动地将藏书提供给官方,或通过私下借予纂修官参阅的方式为修史提供材料,直接或间接参与《明史》的纂修,从进献、借阅所藏史籍,到草拟、编纂《明史》稿,乃至审阅、考订《明史》稿本,对《明史》的最终成书做出了贡献。
主要作者
《明史》馆开设后,冯铨等人任总裁。95年中,修史几经兴废,徐元文、王鸿绪、张廷玉等人先后担任总裁,万斯同等190余人参与纂修。
徐元文
徐元文,昆山市人,字公肃,号立斋,与兄弟徐乾学、徐秉义均是进士,并称“昆山三徐”。顺治十一年(1654年)中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一甲一名状元。康熙十三年(1674年),徐元文升内阁学士,任重修《太宗实录》副总裁,次年改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康熙十八年(1679年),担任《明史》监修总裁官。修至南明抗清一段,力主遵照事实记录南明诸事,得到康熙认可。康熙帝二十八年(1689年),升任文华殿大学士。不久,因子侄霸占他人田房,革菅人命,被迫致仕回乡,康熙三十年(1691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万斯同
万斯同,宁波市人,字季野,号石园先生,浙东学派代表人物。万斯同是清代著名学者黄宗羲的门生,精通文史,在明史领域有极深的造诣。康熙十七年(1678年),万斯同被推荐为博学鸿儒,但他拒绝应诏。次年,万斯同到北京参加纂修《明史》,但他不署名、不领俸禄。万斯同前后为明史馆工作了十九年,这一时期的《明史》书稿大多出自他之手。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王鸿绪
王鸿绪,华亭人,初名度心,字季友,号俨斋、横云山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王鸿绪中一甲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升侍读学士,任《明史》总裁,主持《明史》纂修。后历任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左都御史,因和徐乾学等结党与权臣纳兰明珠争权,被弹劾罢官,后起复为《明史》总裁。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任工部尚书,卷入皇位继承的纷争中,再度罢官。归家时,把《明史》书稿带回家中修改,最终成《明史稿》310卷。雍正元年(1723年)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张廷玉
张廷玉,桐城人,字衡臣,号砚斋,康熙时大学士张英的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中进士,历任内阁学士、刑部侍郎。雍正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值南书房,担任《明史》总裁官。雍正四年(1726年)升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乾隆十四年(1749年),张廷玉因年老辞官回乡,乾隆二十年(1755年)去世,享年83岁,按照雍正帝的遗诏,张廷玉获得配享太庙的荣誉,谥号文和。
成书历程
准备阶段
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明朝灭亡。明清易代后,社会经济凋敝,各地的抗清斗争也十分激烈,不具备纂修大型史书的条件。但为了强化清朝的正统性,平息反清情绪,清王朝遵照易代修史的传统,于顺治二年(1645年)组建了明史馆,任命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开始纂修《明史》。
顺治年间,明史馆的主要工作是从宫中保存的明代实录中搜集史料。史官以抓阄的方式划分年段,各自按抓到的年份抄录《明实录》。爱新觉罗·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对纂修《明史》持消极态度,刚林等人几次上奏要求征集《明实录》缺失的天启四年、七年和崇祯年间的史料,顺治帝仅批示同意,并未安排落实。
康熙四年(1665年)八月,清王朝决定为纂修《明史》征集史料,征集范围扩充到明末史书,搜集到大量天启、崇祯时期的史料。但《明史》纂修仍未启动,史官的主要工作是用满文翻译《明实录》。到康熙六年(1667年),《明史》纂修再次中断。
奠基阶段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为了拉拢汉族士人、缓和遗民学者的反清情绪,康熙帝下令推选“博学鸿儒”,举办特科。次年三月初一日,博学鸿儒科开试,月底,录取了彭孙遹等50位博学鸿儒。康熙帝授予这些博学鸿儒翰林院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职位,安排他们全部参与纂修《明史》。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康熙帝任命内阁学士徐元文担任《明史》监修总裁官,掌院学士叶方蔼、右庶子张玉书担任总裁官。年底,徐元文抵达北京,《明史》纂修正式开始。
徐元文上任后,采取了几项措施推动《明史》纂修。一是增加纂修官。二是在全国征集有关明代史事的书籍。三是邀请李清、黄宗羲等前朝遗老参与编修。四是发动朝野学者讨论《明史》的纂修义例。在徐元文的努力下,《明史》纂修进展迅速。大儒黄宗羲和顾炎武虽然拒绝参与修撰《明史》,但也为《明史》纂修提供了一定的帮助,黄宗羲命其子黄百家加入明史馆,支持万斯同以布衣身份参与编修,顾炎武通过书信向徐元文提供了一些建议。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明史》底稿416卷已基本形成。
修史中断
康熙四十年(1701年)前后,康熙帝纂修《明史》的态度由热情逐渐转向冷落。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十一月,康熙发布御制文评价《明史》纂修,文中,康熙帝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他批评了史官可能依赖传闻、主观见解或不可靠来源编撰史书,质疑了《明史》的可靠性。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与大臣们交谈时,提出纂修《明史》没有意义。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八月,康熙帝应对大臣们请求尽快完成《明史》的要求时回应:“书中没有记载实际的内容,编成也没有用”。晚年的康熙帝频繁表达对史书内容可信度的怀疑,《明史》纂修、《大清一统志》纂修全都停止,起居注馆也被撤销。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时任明史馆总裁王鸿绪罢职,他将已修成的列传史稿全部带回家乡,清廷和明史馆均未过问。返乡后,王鸿绪以个人身份加紧修订《明史》底稿,经过5年的增删润色,形成了《明史列传稿》208卷。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王鸿绪将《明史列传稿》进呈朝廷,清廷将文稿存放于明史馆。后来,王鸿绪又修订了《明史》底稿中的本纪、志、表,再略改先已进呈的列传稿,将它们合为《明史稿》310卷进呈。
成书阶段
雍正帝即位后,《明史》开始恢复纂修。雍正元年(1723年)七月,雍正帝发布谕令重新组建明史馆,张廷玉担任总裁。史官拟定凡例后,在王鸿绪史稿的基础上开始修订。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明史》终于完成,此时雍正帝已经去世。继位的爱新觉罗·弘历下诏称《明史》纂修多年,其中存在错讹之处,要求史官用半年的时间再次修订《明史》。这样,就将《明史》纂成的日期推延到乾隆初年。乾隆四年(1739年)七月,《明史》全部刊刻完毕,一般将这一年作为《明史》成书时间。清修《明史》,先后历时95年,《明史》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史书。
全书概况
《明史》记载了从洪武元年(1368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间277年的明代历史。《明史》纂修主要取材于《明实录》《大明会典》、档册、邸报,以及文集、奏议、史、方志、传记等档案、著述。作为纪传体断代史,《明史》共336卷,除4卷目录,剩余332卷由本纪、志、表、列传四部分构成,其中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其中本纪依照皇帝世系,记载了从朱元璋到崇祯朱由检统治时期的重大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事件;志分15类记录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情况;表包含5个类目,按时序记录了重要人物、职官;列传记录了明朝的重要历史人物、民族、邻国等相关事迹。《明史》的体例有一些不同于前代正史,《历志》中新创的图表,简便易明,《艺文志》只记述明代著述,较前代诸史增加了《七卿表》,设置了《阉党》《流贼》《土司》等列传。
本纪
本纪共24卷,叙述了明朝16位帝王的生平,其中《太祖本纪》3卷,《恭闵帝(建文帝)本纪》1卷,《成祖本纪》3卷,《仁宗本纪》1卷,《宣宗本纪》1卷,《英宗本纪》前后共2卷,《景帝本纪》1卷,《宪宗本纪》2卷,《孝宗本纪》1卷,《武宗本纪》1卷,《世宗本纪》2卷,《穆宗本纪》1卷,《神宗本纪》2卷,光宗纪附于神宗后,《熹宗本纪》1卷,《庄烈帝本纪》2卷。本纪的体例与《明实录》有所不同,由于朱允炆朱允、朱祁钰朱祁钰分别被朱棣、朱祁镇废黜,《明实录》中二人的生平分别附在《太祖实录》《英宗实录》之后。《明史》中为二人正名,分设《恭闵帝纪》《景帝纪》。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刺俘虏,群臣拥立景泰帝即位,英宗获释回京后,发动政变重新登位,故《明史》分设《英宗前纪》《英宗后纪》排于《景帝纪》前后。
志
《明史》共有志75卷,包含15个类目,《天文志》3卷,《五行志》3卷,《历志》9卷,《地理志》7卷,《礼志》14卷,《乐志》3卷,《仪卫志》1卷,《舆服志》4卷,《选举志》3卷,《职官志》5卷,《食货志》6卷,《河渠志》6卷,《兵志》4卷,《刑法志》3卷,《艺文志》4卷。《天文志》详细记录了天文学的观测器材和天象变化,而日食的详细情况由于已在本纪章节中提及,故在志中没有体现。《五行志》以水、火、木、金、土五行分纪各种自然现象及灾害,并提出了自然与人事并非总是相关的观点,观点较前史有所进步。《历志》记录了历法修订的过程,包括徐光启等人引入西洋历法的事迹,还收录了《大统历法》和《回回历法》。《地理志》记全国行政区划,以京师、布政使司等为叙述单位。《礼志》记祭祀及朝廷大典等仪礼。《乐志》记庙堂乐舞、乐器、音律等。《仪卫志》记君主、后妃、太子、百官等仪仗及侍卫制度。《舆服志》记君臣各级的服饰及车辂。《选举志》记学校、科目、荐举、选。《职官志》记官制。《食货志》记经济制度、贸易情况、生产活动。《河渠志》记各大河系及其支流,与水利工程。《兵志》记以卫所为核心的军队编制及其制度。《刑法志》记《大明律》、司法机关及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艺文志》不同于前史,仅记载明代著述。
表
《明史》共有表13卷,包含5个类目,其中《诸王世表》5卷,《功臣世表》3卷,《外戚恩泽侯表》1卷,《宰辅年表》2卷,《七卿年表》2卷。《七卿年表》为《明史》首创,明朝废除丞相后,提高了六部的地位,又设都察院纠察百官,六部尚书及都御史并列为七卿,由于九卿中之通政使、大理寺卿权力较轻,故没有列入表中。
列传
列传共220卷,先记后妃诸王,随后记述元末群雄,再记述明朝开国功臣,之后按人物活动时代依次记述。类传有后妃、诸王、公主、循吏、儒林、文苑、忠义、孝义、隐逸、方伎、外戚、列女、宦官、阉党、幸、奸臣、流贼17目。其中《阉党传》《流贼传》为新创,前者记述专权的宦官,后者记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的事迹。少数民族及领国传有土司、外国、西域3目,其中《土司传》为首创,记载了湖广、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5个地区的土司政权。
纂修特点
史料丰富翔实
《明史》材料翔实,史料丰富,纂修时不仅参考了《明实录》、邸报等官方档案,还参考了大量的方志、文集和私家史著。据朱彝尊在《上总裁第二书》中的记述,纂修时征集了各地的方志3000余册。明代学者的大量著作也被史官所参考,如王世贞的《嘉靖以来首辅传》《锦衣志》《中官考》,何乔远的《名山藏》等。
编撰体例严谨
《明史》编撰时,纂修者态度严谨认真,制定了严格的编撰体例,现存关于《明史》编撰体例的材料,除总裁徐乾学的《修史条议》、王鸿绪的《史例议》和汤斌的《明史凡例议》《本纪条例》外,还有潘耒的《修明史议》、朱彝尊的《史馆上总裁七书》、施闰章的《修史议》和沈布的《修史议》等普通史官的论述。史官在编写《明史》时,昼夜不息、废寝忘食,保证了《明史》全书体例统一,质量较高。
文笔简洁优美
《明史》全书体例严谨、首尾贯穿、前后呼应、叙事稳妥、行文简洁,历来为人所称道。虽然《明史》在二十四史中的篇幅仅次于《宋史》,但由于编修者在史料的考订、史实的运用、史事的贯通、语言的驾驭等能力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读起来通畅明晓。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将辽、宋、金、元诸史与《明史》比较后,认为《明史》文笔最好、体例最完善。
忌讳回护严重
《明史》中广泛存在忌讳回护现象。清朝建立后,对于早期历史尤其是未入关前的历史事件有严格的忌讳,这种忌讳源于统治者维护皇权的需要。雍正、乾隆时期,大兴文字狱,严禁反清思想的传播,导致史官纂修《明史》时特别小心谨慎,不仅严格遵循统治者意志,还刻意回避敏感话题,以免言辞不慎而触犯忌讳,如明朝文武诸臣在东北地区的功绩,尤其是与女真之间的冲突,在《明史》中普遍隐去不记。
思想特点
强调伦理纲常
乾隆时期修订《明史》,大量增补了伦理纲常相关的内容,突出表现在“君权独断”。爱新觉罗·弘历认为稿本《明史》的本纪在论述时对明朝各帝进行回护,他亲自改了各帝的赞语,如《英宗本纪》原稿认为朱祁镇有“盛德”,乾隆帝改为“威福下移,刑赏烂”,批评了明英宗未能乾纲独断。
正统论思想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对意识形态和官方历史学观念的控制极为重视,特别强调史学正统观的重塑和引导。清朝对于明朝正统地位的态度变化在《明史》中得到明显体现。顺治时期,顺治帝承认明朝的正统地位,认为明朝被李自成推翻,自己则是从李自成手中夺取天下,继承了明朝正统,反映在《明史》中,则是不记录南明历史。乾隆时期,乾隆帝承认南明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强调清朝为天下共主,通过改订《明史》,指出清朝是明朝的正统继承者,充分体现其正统论思想。
历史影响
政治影响
清王朝最初纂修《明史》的目的是平息反清情绪,强化清朝统治的正统性。在95年的编撰历程中,清王朝统治逐渐稳定,通过文字狱等方式控制思想,不断加强专制统治。《明史》也成为清王朝加强思想统治的一部分。如《明史》对清朝初期与明朝的关系描述存在明显遗漏,对于明朝历史中的建州女真等关键部分缺乏详尽记载,甚至刻意回避相关问题。同时,由于元末反元斗争涉及到“夷狄”与“华夏”的敏感话题,可能会被视为对清朝的隐喻,因此在《明史》中也被有意忽略,如朱元璋北伐时的重要文献《谕中原檄》,因有“北狄入主中国”、“胡虏无百年之运”和“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等内容,未在《明史》中记载。通过纂修《明史》,清王朝一定程度上笼络了汉族学者,加强了统治的正统性,强化了思想专制。
史学影响
《明史》的义例和史实考订都是古代官修正史中水平较高的一部,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纂修中征集史料、讨论义例、组织纂修、修订史稿直至缮写、校对、刊印,使清代官方在纂修大型史籍上积累了经验,促进了官方史学的发展。
通过纂修《明史》,清朝官方在在明史学上取得了主导地位,排抑了私家对明代历史的纂修与评论。《明史》纂修时吸引了一部分民间史学家,给明代史的叙述与评论定出基本的标准和口径,是官方和私家历史观念的一次整合协调,为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互动、互补的发展模式,增强了向良好方向前进的动力。
后世评价
正面评价
乾隆年间修订的《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明史》在志、表、传的编纂上的独具特色。
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明史》的议论公正、考证细致,前代诸史难以与之比拟。
清代学者周中孚认为《明史》集历代史书之长,文风简洁、内容丰富,尤其在附书和各传赞的处理上表现出色。
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明史》是天宝以后官修史书中体例、内容最完善的一部。
当代学者柴德赓认为《明史》史料丰富,是研究明代历史的主要材料。
当代学者仓修良认为《明史》编撰时采用史料丰富,文字也比较简炼,是唐以后官修“正史”中比较完善的一部。
当代学者高国抗认为《明史》是一部经过仔细整理的史著,是“前四史”后历代正史中最好的一部,是研究明代历史的主要参考书。
负面评价
清代学者杨椿认为《明史》在王鸿绪《明史稿》基础上,仅进行了部分词句的修改和论赞的添加,并未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校对,导致存在大量的矛盾和错误。
清代学者全祖望认为《明史》在搜集材料时有众多漏洞,导致了很多讹误。
清代学者李慈铭认为《明史》在评价人物时存在褒贬不当。
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认为《明史》在编纂上的多种不足,如对历史的改窜和避讳,以及在食货、兵政等志传上的疏漏。
近代学者陈守实认为《明史》是清朝官方意志的产物,存在学派偏见、资料搜集的漏洞,对明清关系的处理也有失真之处。
主要版本
主要版本概述
自乾隆四年(1739年)刊行以来,《明史》版本众多,主要版本如下表所示。
常见版本简介
中华书局点校本
此本以武英殿本为基础进行了点校。在校勘过程中,主要参考了《明实录》《明史稿》《明会典》《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皇明经世文编》《国榷》《绥寇纪略》《怀陵流寇始终录》等文献。首版刊行于1974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本
此本使用了涵芬楼影印的武英殿本,在每卷后附清末王颂蔚的《明史考证逸》,1986年出版发行。
后世研究与衍生作品
考证评论《明史》的作品
《明史考证捃逸》:清王颂蔚辑,其子王季烈补,共42卷,另有补遗1卷。王颂蔚是光绪六年进土,官至军机处行走。光绪十三年,王颂蔚在史馆见到了《明史》蓝面册进呈本,于是将进呈本中黄签所记内容逐一记录,与稿本、正本、明实录等书,参校互证,在光绪二十年修成《明史考证捃逸》,考订了《明史》内容的伪讹之处。《明史考证捃逸》是已知最早全面考订《明史》的著作。百衲本《明史》将其附刻于书后。开明书店二十五史则将其分别附于《明史列传》各传之后,以便阅读。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二十五史版本也采用了类似的附加方式。
《二十二史札记》:清赵翼著,共36卷。本书按二十四史顺序先后编排,以类相从,各立标题。每卷除利用纪传、表志互相勘校文字错误外,还分别探讨各正史的编撰过程、时间、体例、方法、史料来源及其真伪,并评价各史书的高下优劣。卷三十一至卷三十六的主题是《明史》。
增补《明史》的作品
《明史》问世后,有一些著作增补了《明史》未记载的事实,如清人邵远平《建文帝后纪》1卷记述了《明史》所缺建文帝相关事件,贺宿《懿安后事略》1卷和纪昀《明懿安皇后外传》1卷记载了朱由校懿安皇后的相关事件,徐鼒《小腆纪传》46卷记载了南明福、唐、桂、鲁四王和台湾孝明皇后的史事。
《明史》相关工具书
《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田继琮编,以《明史》等89种明代传记资料为基础编排,分为字号引得和姓名引得两部分。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1935年版,中华书局1959年校订重印。
《明督抚年表》,吴廷燮编著,该书以年表形式详细记录了明代地方官吏的任期,补充了《明史》中记载疏略的部分,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
《明史人名索引》,李裕民编撰,依据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编制而成,分上下册。该索引收录了《明史》中出现的元、明、清时期人物的姓名,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