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
素描(英文名:Sketch),一种起源于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公元前14世纪)的单色绘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般用铅笔、炭笔等描绘物体。同时也是一种美术技巧提升、造型规律探索的专业训练过程。
石器时代素描以人物和动物为主,造型逐渐抽象化。古埃及素描融合在墓室壁画中,遵守正面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素描重视轮廓线和明暗因素的表现。中世纪素描绘画形式多样,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素描素描出现习作、临墓作品、速写的形式,具有独立的地位和审美价值。17世纪巴洛克风格成为主流,18世纪洛可可风格流行,19世纪是素描艺术变革、发展的时期,20世纪初现代主义流行,进入21世纪初素描更加多元化。素描以其简洁、明快、有力的线条和明暗对比,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光影和立体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素描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展示,也可以作为其他艺术形式的基础和草图。
素描作为一种基本艺术形式,在油画创作、雕塑及中原地区画等领域都展现出独特价值。素描在科学、医学、教育、工程、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用于观察、记录、绘图和解释各种概念和实物,具有独特应用价值,提供丰富表达方式和理解事物视角。素描艺术的代表性大师有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勒、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埃德加·德加等。代表作品包括《维特鲁威人》《祈祷的手》《查尔斯奥古斯特赛蒙》等。
释义
素描在广义上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狭义上,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牛津现代高级英语辞典》的解释为:素描是一种借用铅笔、粉笔等媒介,以线条来描写物体或景象等的艺术。
《辞海》从两方面对素描进行解释:一是素描是绘画的一种。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使用铅笔、木炭、钢笔和毛笔等工具;二是绘画术语,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以锻炼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明暗关系为目的,通常以此为习作或创作起稿,也可直接用于创作。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素描的解释: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以单色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
历史沿革
西方素描
原始时代
原始时代的素描,主要指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和岩画。石器时代分为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绘画题材以各种动物为主,造型比较写实;中石器时代的绘画题材以人物为主,表现狩猎、劳作或战争场面造型为图案式和程式化的模式;新石器时代的绘画题材包含了人物和动物,其造型则演变为抽象化和图案式的象征符号,丧失了旧石器时代绘画中的写实性、生动性和鲜活性。
旧石器时代的绘画主要为洞穴壁画和岩画,是人类早期“业余大师”用简陋工具画在洞穴墙壁上的素描作品。欧洲最著名的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出自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和法国的拉斯科两处洞穴。
这时素描还没有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壁画中所绘的图象大多为动物,绘画手法多为平涂方法,用以表现动物的轮廓和外形,这是人类史上最早出现的图像绘画。
古埃及素描
古埃及的素描是融合到慕室壁画中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是用墨线勾出的,再施以胶彩,大多数墓室壁画的人物造型都遵守正面律,即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面。画面是二维的,人物形象都是几何化、程式化的,但是刻画的写实、生动。
由于受到宗教与神权的制约和压抑,其艺术创作少有探索精神。所谓素描均为来自师傅之手的画稿,而非写生作品。在当时,画家即便面对现实中的人物形象,也要根据自己头脑中的概念和传统的法规来创作,固守古法不重写生,因而素描中的人物形象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和程式化特点。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都被视作“素描”的具体实践。
古希腊与古罗马素描
古希腊初期的素描很重视轮廓线的表现力,线条准确、简炼且流畅。到了后期,具备明暗因素的色调、变化富的技法便取而代之。古希腊素描的总体特点是:形象写实、比例得当、造型优美;以线造型,线条流畅,线条疏密有序且富于装饰性的美感意趣。
古希腊素描创作方法不是完全对客观个体进行模仿,而是集众美于一体,从而创作出既客观真实又符合理想美的典型化艺术形象。古希腊在素描创作上崇尚人体美,在雕塑、绘画创作中表现优美的人体,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古希腊素描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有人物肖像、人体、静物、动物、风景、风俗等。产生于荷马时期的希腊神话,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热情与灵感。
古罗马的素描与古希腊的素描是一脉相承的。罗马人在战场上打败了希腊人,抢占了希腊人的艺术品,并让被俘的希腊艺术家为他们服务。希腊的艺术家及其艺术品均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古罗马在继承了古希腊艺术的同时又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透视效果被运用于绘画中,并穿插以情节性的绘画,使画面更具写实性和空间感。黑暗的中世纪禁铜和封闭了人们的头脑,绘画和素描成为宗教服务的工具,素描型又回归到早期几何图形化时代,强调形体的平面化装饰,从而形成冷溃的定型化的模式。罗马的素描在造型手法上更为粗放大胆,素描肖像也更富于个性的特征。古罗马时期的素描原作存世不多,我们只能从其墓室壁画和庞贝壁画等作品中领略古罗马素描艺术的风采。
从中世纪到古罗马,自然灾难的发生以及宗教的介入对素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绘画转向了平面化。这一时期,素描题材单一,通常是使用基于线条的绘画方法完成的。为了突出宗教绘画的神性,一些素描作品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拉开了艺术主题与现实人物之间的距离。宗教的发展需要传播,绘画是宗教履行教化作用的载体,素描艺术在此时得到了发展。
欧洲中世纪
欧洲中世纪包括公元5世纪至14世纪,这一时期,基督教在各地兴建了许多教堂,教堂内部的美化及装饰豪华而精美,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绘画的形式主要有马赛克镶嵌壁画、彩色玻璃窗画和手抄本插图。中世纪素描的总体特点是:以线造型,突出轮廓,不重写生,强调理式。
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世纪至16世纪遍及欧洲大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是欧洲艺术史上的第二个繁荣期,欧洲社会处于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变革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渐渐登上历史舞台。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肯定了人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主张思想自由和“人文主义”人的个性解放,艺术创作继承和发扬古希腊的现实主义写实精神。
14世纪末,意大利的素描以习作、临墓作品、速写的形式出现,素描不仅在绘画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具有了独立的地位和审美价值,形成为一个独立的绘画种类,画家、雕刻家均注重素描的基础与修养。
到了15世纪,严密、细致、精确的素描风格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国家出现,而较为自由和概括的素描风格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北意大利,他们更注重速写和习作,中意大利画家则热衷于用肯定的线条勾画轮廓。此时的素描已开始成为绘画工场授徒的教学手段。
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桑西是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三位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在素描实践中很好地解决了透视、解剖、人体比例等方面。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为了了解和掌握人体的内部结构,多次解剖尸体,以便详细地了解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组织。达·芬奇对光影和明暗子以详细研究,首创“薄雾法”,使素描及绘画中的人物处在朦胧的氛围中,比以往的素描人物显得更加真实和生动。达·芬奇的薄雾法被认为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
文艺复兴时期素描艺术的特征有三点:一是写实主义。其写实主义受到古希腊“模仿论”的影响,传承和发扬了古希腊写实主义思想和传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深刻影响着艺术家的素描创作和实践,画家在素描写生和创作中努力追求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的人、景、物。二是注重轮廓。明暗色调在素描中作为辅助的因素发挥作用。三是科学精神。为了真实地表现现实世界的人、景、物,艺术家们怀着极大的热忧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的科学研究一一透视、解剖、明暗光影研究等。
文艺复兴时期还开创并发展了学院派素描的教学方式。1563年成立的佛罗伦萨迪赛诺学院、1582年成立的卡拉奇学院和1593年成立的罗马圣卢卡学院均开设了素描课程,经过这些学院的课程发展,逐渐形成了“临幕大师素描作品一一石膏像写生素描一一人体写生素描”的教学系统的雏形。
17世纪-18世纪
17世纪,欧洲美术的主流风格是巴洛克。巴洛克艺术风格则展现出感性、动态、不均齐、不统一、不平衡的特征。17世纪素描中的人、景、物具有更强的空间真实感和生动感彼得·鲁本斯、伦勃朗·范赖恩等大师的素描代表了巴洛克艺术的基本特点。鲁本斯素描中的人体和人物形象富有内在的生命力和形式张力,绘画过程充满激情,轮廓虚实多变,肌肉的表现富有弹性,画面中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伦勃朗的素描注重光线的表现,擅长用明暗对比来突出体积,素描中见不到刻板的轮廓线,具有强烈的视觉性涂绘效果。这个时期素描艺术的总体特征是注重明暗对比和光影冲突:由文艺复兴时期注重轮廓演化为注重体积,轮廓虚实多变,色调丰富生动。
18世纪,欧洲艺术的主流风格是罗可可。素描材料与技法与17世纪相比没有太大变化,所不同的是审美的品位和格调。它体现了宫廷和贵族阶层的生活情趣表现皇家及贵族们优雅、悠闲的生活状态,体现其追求生活享乐以及感官愉悦的审美倾向。罗可可风格的代表性画家有让·华多、弗朗索瓦·布歇等。18世纪的法国还流行一种三色素描,即在有色纸上用黑色作画、用白色提亮、用彩色粉笔作画。这种形式的素描相对于传统的黑白单色素描而言,更为生动耐看,进一步丰富了素描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
19世纪
19世纪的西方画坛处在一个变革、发展的时期,画派纷呈,名家众多,艺术探索异常活跃。西方油画从对形体的关注转移到对光色的关注,继而是对形式和情感的关注、油画的战场从画室内转到了画室外,从表现室内光发展为表现室外光。
19世纪30年代,法国巴比松画派画家开始走出画室,扎根乡村写生作画,描绘农民的生活与劳作,描绘乡村与田野。19世纪70年代,印象派画派崛起、探索用色彩语言真实地再现自然界的阳光、色彩和空气。印象主义画家不是从线结构、线透视等角度观察和表现自然,而是从色彩的、色调的角度来观察和表现自然。
在19世纪中叶及20世纪初,由于照相机的出现及现代主义在欧洲的流行,古典主义的素描开始受到挑战,一些画家不再遵循的写实传统,而是在素描创作中,对人或物进行夸张、变形抽象、解构、综合,并运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探索,使其表现力得到增强。随着现代主义的发展,素描这种艺术形式承载了越来越多的艺术表现与情感表达,展现也愈来愈趋向多元化。
19世纪重要的画派包括法国的巴比松画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印象派、新印象主义、后印象派、纳比派以及奥地利的分离派和俄罗斯的巡回展览画派等。以素描见长或在素描上颇具特色的画家有让·米勒、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欧仁·德拉克罗瓦、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等。
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校的创立对设计素描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所里程碑式的设计学校,创建了系统完善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在培养设计人才时,开创了设计素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20世纪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画坛相继出现了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等。野兽派的创始人马蒂斯把他简练的线描作品作为他情感最直接最纯粹的表达。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巴勃罗·毕加索则从打散形体出发,然后武断的重新组织这些成分,以创造一种能够独立存在的“绘画的实体”的作品。到了20世纪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们的作品则是以狂县的线条涂抹出被随心所欲扭曲的形象。
进入20世纪后半期,素描不再是油画绘画的基础底稿或者艺术家造型训练的基础手段,其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方法和手段,不仅仅是创作过程的一个环节或中介。基于多元主义、去权威性的当代艺术观念,素描表现了其核心特点为绘画的书写性和表达的直接性与及时性。同时素描借助铅笔、炭笔、纸张等工具材料,形成了独有的思考和创作方法。
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掀开了后现代艺术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装置艺术、概念艺术、行动艺术等纷纷亮相,绘画渐受冷落或遭到摒弃。到了20世纪80年代,绘画在后现代艺术家那里又开始回归,他们把扔掉十余年的画笔又重新捡起,用图像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素描更加多元,此时地素描强调对不同媒介的吸纳与使用。当代素描更加强调个体的对刻画对象地感知,也更强调对亚文化元素的借鉴。20世纪末21世纪初,素描产生了新的变化,这种艺术形式更加强调概念性的表达,并在创作中融入了各种元素。
中国素描
在中国,最早的素描教学可追溯到1906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开始设立了图画手工科,由日籍教师亘理宽之助与盐见竞来教授。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课程》,成立公立与私立专门学校,明确专门学校教授高等学术,美术与音乐课程也纳人其中。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进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1912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正式引鉴西方绘画教育模式开设素描课程师法自然,鼓励并尊重绘画风格表现形式多样化。美术课堂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素描艺术正式成型。
随着中原地区画家从欧美、东洋游学归来,中国各地的美术学校相继开设了素描课程。徐悲鸿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完成学业后,1946年就任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一职。徐悲鸿认为素描写生是素描教学的核心课程,基于此建立了一套以人物为主的素描写生训练体系,同时提出“宁方毋圆、宁拙毋巧、宁脏毋洁”、”新七法”等素描创作理念,对今后的素描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牵头召开了“全国素描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素描的原理,论述了素描的教学方法和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借鉴苏联的教学经验等问题。此时,契斯恰柯夫的素描教学体系成为当时中国最热门的学习内容。这套教学系统很快在各大美术院校推广开来,成为各类美术专业的“基本功”。
195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建立是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的建立使设计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艺术设计的教育体系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巴塞尔市设计学校的《设计素描基础教学大纲》以“设计素描”被介绍给我国的设计学界,在“素描”一词之前正式冠以“设计”二字,确立了“设计素描”这一名词与概念。设计课程正式确立了“设计素描”这一名词与概念,除了更为彻底地解决物体的内部结构关系与外部造型形式上的美感,同时强调视觉语言的发现与设计意识的培养,这对设计素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大量来自西方的艺术信息传入了中国,许多画家开始探索素描更为多样化的艺术表达,逐渐地走出了素描的单一表现形式及表现手法。同时,如何将西方素描方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方法相结合,探索中国素描的特色发展是中国素描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艺术分类
按照形式分类
形式上可以分为: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和表现性素描。
结构素描
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校开始了结构素描地教学,结构素描的说法被正式提出。结构素描主要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塑造物体的亮度或阴影,不改变任何光影,重点突出物体的结构特征。尤其是在绘制工笔人物画之前,人物的体积和绘画空间都是以线条结构来表达的,利用线条的密度、穿插和质感来表达人物特征和视觉空间效果。20世纪80年代逐步深入到中国各个学院素描教学体系汇总。
初学者在未掌握肌肉和纹理的表现手法时,需要用线条来表示所描绘对象的比例结构和体积空间的关系。通过单一的线条刻画素描对象,作品中没有复杂的光影和明暗变化,整体突出对象的结构和形体特征。通过抓住物体的整体感觉,用线条穿插地方式来表现对象及对象之间的透视关系。
关于结构的理解有两种角度,一为结构是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二是结构是人工构建的。从人物造型的角度,结构可以分为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结构是物象形体的框架,支撑着对象地整体架构,不能随意变动。在创作结构素描作品时,要严谨并且要符合创作地逻辑。创作者可以通过结构素描,展现出对象的真实情况。
明暗素描
明暗素描也叫作基础素描,其主要以光影为主要的表现手段,突出物象的光照效果。
明暗的表现形式与手段。根据光学原理以及空间透视,以明暗调子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空间关系。越靠近光源的部位越亮,越远离光源的部位越暗。以“光"为主角地客观表达对象的体积感、质感、量感、空间氛围感以及某种程度的色调。
明暗的应用及情感表达。在对客观物体的表现效果上,明暗表达是一种有代表性地表达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被称为五调子,即受光面、中间色、明暗交界线和反光部以及投影。通过调子表达一种规律感、层次感和秩序感。
表现性素描
表现性素描通常是一种技法性素描,创作特点是在铅笔素描的基础上,加上其他表现方法来表达创作人员的内在感受,是一种抒情式的绘画方式。表现性素描通过融入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将创意融入到艺术中,形成作者独特的艺术语言。
表现性素描中的意象。素描中的意象和水墨画一样,是在自己有了一定高度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后,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其并不单指在绘画中简单的描画虚虚实实、模制不定的形象,而是拥有一定的意境和氛围。
按照题材分类
人物素描
人物写生素描则包括男女老少写生,头像、胸像、半身像及全身着装及裸体写生以及双人体、多人体写生和场景写生。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生物,是生命的最高发展形态,因此他的形体结构也是最复杂精巧的。对人的研究与描绘是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是人对自身的判断,是对自身的态度。人物写生素描要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如解剖、透视等。
风景素描
风景素描往往是对室外景物,如田野、山脉、河流、树木、屋舍进行写生、风量素描一般较之施物素描室间比较大。写生要求对透视、比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风素描可以加强作画者对大自然的审美感受.提高对大空间尺度物象的描给以及对不同质感、结构的物象的表现能力,并且培养对处理画面取金物象组织构图的能力。对学习建筑与环境艺术的学生而言,风最索描是必修课。通过风藏素增还可以加强作画者的室间尺度盛。
静物素描
静物素描即固定的以静态呈现的物象为描绘对象的素描,往往以植物如花卉、蔬菜瓜果或做成标本的动物,或动物骨骼如德螺、背角无齿蚌等,以及人工制品如器皿、工艺品、皮毛、布等等作为素描对象进行描绘。静物素描往往可以自由摆布、组织构图,对形、色、质地不同的物品自由选择和安排,又不必因物象而限制作画时间的长短。静物秦描对培养作画者构图的能力,细致深人研究、表现物象形态、光影、肌理质感的能力均有较大锻炼价值。静物素描完全可以是具有自身审美价值的优秀艺术作品。如保罗·塞尚的静物素描、纳伦德拉·莫迪的静物素描。
作画工具
素描用笔
铅笔
黑色铅笔
铅笔是最常用的素描工具,也是最基本的素描工具。铅笔的软度和硬度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素描风格。铅笔素描可以很精细的塑造所要表现的对象,但完成作品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由于铅笔的颗粒较小,适合用来表现较为精细的对象以及创作结构比较准确的作品。
彩色铅笔
古典大师经常使用这一工具 ,极富表现力,但彩色铅笔的明暗层次只有其它铅笔的二分之一。
银尖笔
银尖笔是最古老的素描工具之一,人们在画纸上涂一层白色干酪素或较薄的胶水,在胶水里混合研磨材料。或者在现代机械制的笔中,插入一条银线,把它当作一个很细的点使用。也可在纸板或白纸上涂上石膏粉,用钉子在上面作画。
色粉笔
色粉压制成条形成色粉笔,其多用于粉笔素描的绘画,特点是细腻且均匀,但需要大量的揉擦,使用难度较高。色粉笔的色彩跨度大,笔尖可以处理成多种角度,表现力极强。
炭笔
炭笔素描的炭条通常是用柳条烧制而成,炭笔有不同的软硬程度,同时炭笔的软硬度代表颜色的深浅和上色程度,越软的炭笔颜色越深,上色程度也越高。不同软硬度的炭笔,在作画时可以叠加使用,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死”“闷”的问题。现代素描工具中也出现了模仿铅笔造型的炭笔,使用起来更加便捷,绘画更加精细,但是由于炭笔本身颗粒较大,炭笔素描的精细程度一般比铅笔素描要低,但炭笔绘画更加迅速随意,可以结合揉擦手法快速塑造画面氛围和效果,适合创作氛围强烈的的素描作品。
钢笔和墨水
钢笔和墨水是素描中最具灵活性的工具,不同的钢笔尖、墨水以及不同钢笔的施压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干性绘画材料与湿性绘画材料彼此间可以融合使用。
钢笔淡彩
钢笔与墨、水彩色结合可以产生独特多变的效果,画家把湿性笔变成了一种富有表现力的绘画工具。
橡皮擦
一般橡皮
一般橡皮分为塑料橡皮与橡胶橡皮。塑料橡皮由于含有聚丙烯基这种化学成分,因此有较强的塑料质感,当对准强光时,塑料橡皮会呈现稍微透明的状态。而质地相对柔软,且对着强光不会出现透明状的橡皮,便为橡胶橡皮。
可塑橡皮也是作画的工具之一。当作画时,有时候画过了本来不应该那么暗的地方画得太暗了,用普通的橡皮不好提亮可以用可塑橡皮把画得太暗的部分提升一定的亮度。对于小面积的高光提亮,可以将可塑橡皮的一端捏成一个尖在画面上擦出高光部分。对于大面积的擦除提亮,可以把可塑橡皮捏成团,适当压瘪,使用按压的方式来处理。
使用的方法为用手捏一个形状,用来提需要提高亮度的地方。可塑橡皮灵活方便,可以根据要提色的部位来捏一个形状而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的调子。
高光橡皮
高光橡皮是一种外形酷似铅笔的橡皮,可以像削铅笔一样削尖,其硬度极高,多用于调整物体的高光部分及细节。
素描用纸
一般素描用纸不宜太薄,120克以上的纸张比较有利于塑型与擦拭。除了常见的白纸以外,在有色纸上也可以进行素描的创作,当有色纸搭配白色笔触时,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素描效果。而用于绘制素描的纸张种类非常多,针对不同的素描用笔也会出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不同纸张,如在使用炭笔与色粉笔作画时,一般会选用较为粗糙的纸,光滑的纸不便于炭笔与色粉笔的吸附:而在使用墨线笔时,则会采用较为光滑的纸,这样的纸会使墨线笔的笔触看起来更具质感:由于毛笔以墨汁液体作为颜料,因此在选择毛笔作为素描用笔时,通常会使用一些具有吸水性的纸张。
初学素描时,可以选择较便宜的160克的纸张,当学习到一定阶段,对于画面的要求更高时,可以选择较贵的200克左右的厚纸进行创作。这种素描纸,与普通纸张不同,有正面与反面之分。正面的纹理较粗糙,背面则较光滑,通常我们使用正面也就是粗糙面作画,这一面有利于用铅笔上色。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画面所需调整纸张的尺寸与大小,常用的尺寸为全开、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对开是全开的一半,四开为对开的一半,以此类推便能得到八开与十六开的纸张大小。
画板画夹
画板
专用画板多为木质材料且空心,可以减轻画板重量,便于携带。
画夹
画夹的作用类似于画板,让我们在作画时有了支撑物,但相较于画板,画夹也有“夹”的功能,且方便携带,是外出写生时常用到的工具。这种画夹尺寸较小,适用于小尺寸的作品,其规格在十六开左右,较为方便携带,其顶部的夹子也便于固定画纸。
另外一种画夹,也称为写生画夹,如同书籍一般可以打开。画夹打开后,可以将纸张夹在中间,同时,画夹也安装了背带,更加方便我们携带,这种画夹的规格为四开,打开后则为对开大小。
其它工具和材料
画架
画架是配合画板使用的一种工具,有时在绘制大幅作品时,画板过大,便需要使用画架作为支撑。画架多为木质或铁质且呈现三角形,方便固定,在画架上通常会设置放笔的地方。
其他固定工具
图钉、夹子与胶带都是用于固定画纸的工具。在作画前,将胶带粘于纸的四周,待完成画作后,撕去画纸边上的胶带,便会留下一圈白边,这圈白边也能为画作加分。
刀具
美工刀既可以用于削铅笔,也可以用于裁纸。
卷笔刀削铅笔,但削出来的笔芯较短且尖,在进行素描的创作时,削出的笔芯很快便会被用完。
其他擦拭工具一棉签、纸巾、纸擦
棉签、纸巾与纸擦笔可以辅助进行素描的创作。在绘画时,觉得某部分的色调过重,可以使用它们进行适当的擦拭或沾蘸,以此提亮色调;同时经过擦拭或沾蘸的部分,其过渡也会变得更加柔和,笔触感也会因此而减弱。
固定液
炭笔与色粉笔的粉末较易脱落,容易导致画面失去原有的效果,此时可以使用固定液来固定粉末,从而保护画面。在使用其他笔的画面中也同样可以使用固定液来保护画面。
构成要素
物体受到光照后会分成不同的块面,一般将众多块面归纳为三个大的块面:亮面、暗面、灰面,其中受光部分,也是物体最亮的部分统称为亮面,物体的背光面,也是物体的最暗的部分统称为暗面,亮面和暗面中间的过渡部分被叫作灰面。
素描中的五大调包括:高光、中间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高光:高光是最亮的部分,不同材质的高光强度也不一样。同样强度光线的情况下,越是光滑的物体的高光部分越是强;棉、毛、粗糙物体的表面则会相对柔和
中间调:中间调一般是物体本身的颜色
明暗交界线:物体表面最深的部分,它深浅的程度跟光线和物体的材质都有关系。光线越强硬度越高明暗交界线越是明显。比如光滑的金属对比是很强烈的。如果是棉毛制品则相对柔和
反光:物体周围环境受光后反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光跟光线强弱和材质也有关系,反光同时也受环境色的影响。越是光滑的表面受环境色影响越是大
投影:光打在物体上所投射的阴影,投影跟光线强弱和材质也一样有密切的联系。靠近物体的部分通常最深。透明物体投影相对也弱
形体是素描造型的基本依据和不变因素,是客观物像存在于空间的外在形式。任何物像都以其特有的形体存在而区别于其他物像。观察物像时,应首先注意其基本形体。构成物像的基本形不同,物像的形体特征则不同。
物体的结构包含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对物体的结构关系的把握,主要在于用面体现其基本形体特征,这样便于理解和把握复杂的结构关系,有利于形象体积的塑造。
通常指物体之间形的大小、宽窄、高低的关系。。改变物像的比例,物像的形状也会发生改变。在素描中,对形体比例的观察不应是机械、刻板地比较,不同的角度、绘画者与物体的远近所产生的透视变化也会影响到比例关系。
我们看到的自然景物呈现近大远小的空间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明暗是素描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基本要素之一,是描绘物像立体与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呈现一定的明暗关系,而光源的强弱、距离的远近及照射角度的区别都会使物像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变化。明暗除了表现物像的立体感,同时也是表现画面整体空间效果的主要因素。明暗的虚实变化和对比的强弱也是表现前后空间关系和整体效果的基本手段。
作画步骤
代表人物及作品
国际
中国
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并重:在素描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传统的技能和技巧,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以适应现代艺术发展的需要。
跨学科融合:素描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如文学、历史、科学等。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和表达能力。
拓展创作主题:除了传统的静物、人像等主题,学生还可以关注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文化现象等当代议题,通过素描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
引入现代技术:数字绘画、3D建模等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形体、光影和构图等基本原理,提供更多元化的表现手段。
实践教学与项目合作:践教学和项目合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公共艺术项目、社区艺术活动或与企业合作进行商业插画等方式,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情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个性化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量身定制教学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多元评价与展示:除了传统的作业评分和考试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及举办展览、作品集等展示活动。这样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价值
艺术价值
素描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们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展示,也可以作为其他艺术形式的基础和草图。它可以通过线条的运用表现出物体的美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素描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表现需求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这使得素描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素描以简洁的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光影和立体感,能够准确地传达出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素描的线条变化和明暗对比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例如通过细腻的线条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柔软和细腻,通过粗犷的线条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硬朗和力量。素描作品往往呈现出一种简洁、明快、有力的视觉效果,这种效果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审美感受。同时,素描也是一种可以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素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教育价值
素描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性,还在于其作为绘画基础训练的手段和工具。素描是绘画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素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素描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对象,掌握其形态、比例、结构等特征,并用线条和明暗关系表现出来。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素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素描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式,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融入到作品中。通过素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素描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学习和欣赏素描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艺术形式。
影响
对油画的影响
素描对油画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在油画创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颜色乱、画作脏等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一定程度对素描的理解出现偏差。在素描中着重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为油画的创作进行铺垫。素描可以帮助确认好正确的调,进而更好的表现物体。同时素描可以帮助画家进行快速的记录,方便日后进行油画的创作。
对雕塑的影响
素描更容易找到客观事物的形体结构以及动态特点和比例关系,这些关键特征对于雕塑创作极为重要。对于雕塑创作过程中,素描基础训练可以帮助创作者提高塑造形体的整体意识以及局部细节的表现力。才外,素描可以更深刻认识到客观事物的透视关系,通过素描练习,可以帮助雕塑创作者加深作品的纵深感。
对中国画的影响
1715年,天主教的修道士郎世宁在中国传教的同时,将西方素描中的光影、构图等技巧融入到中国绘画中。明末清初的画家龚贤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是,也在绘画中加入了明暗、立体等效果。到中华民国,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画家,强调要把素描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提倡“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中国山水画的表达形式也更加多元与自由,画家们对国画的探索也日益丰富。
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素描在艺术设计中不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是一种思考、表达和创造的方式。它对设计师的视觉感知、沟通能力和创意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时尚设计还是其他设计领域,素描都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有助于将设计概念变为现实。
对非艺术领域的影响
素描在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用于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观测生物标本、绘制科学图表和解释解剖结构。科学家和医生可以使用素描来交流研究发现和疾病病例。
素描可以用作一种教育工具,有助于学生发展观察力、绘画技能和创造力。它在教授科学、历史、地理和文学等学科时,可以用来可视化概念、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在工程和设计领域,素描被用于绘制机械图、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产品原型。它有助于工程师和设计师将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草图和图纸。
地图制图是一个需要精确表示地理信息的领域,素描在绘制地图和地形图时仍然有用。它有助于准确地记录地理数据和地形特征。
考古学家使用素描来记录和描绘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构造和地层。这些素描有助于保留考古发现的信息,以便进一步的研究和展示。
素描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中用于设计概念的表达、城市布局的规划以及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它有助于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沟通设计意图和概念。
素描可以作为一种艺术治疗工具,有助于个体表达情感、减轻焦虑和增强心理健康。在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素描被用来支持心理治疗过程。素描可以用来记录文化遗产、古代建筑、历史文物和传统工艺品。这有助于保存和传承文化和历史遗产。
参考资料
中国考古学的使命、特色与风格.国家文物局.2023-09-23
建筑素描在建筑美术设计中的应用.中国期刊网.2023-09-23
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应用.知乎专栏.2023-09-23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人民网.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