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属
蔷薇属(Rosa L.)是蔷薇目(Rosales)蔷薇科(Rosaceae)的一个属,全属约有200种,中国产有82种。按《中国植物志》的分类方法,蔷薇属植物共分为单叶蔷薇亚属和蔷薇亚属2个亚属,蔷薇亚属分为9个组,其中,部分组下又划分不同的系。蔷薇属植物广泛分布亚、欧、北非、北美各洲寒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大部分物种喜欢水分充足、排水良好及阳光充足的环境。
蔷薇属为直立、攀援或蔓延灌木,多数都被有皮刺、针刺或刺毛,只有极少数为无刺品种。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稀单叶;小叶边缘有锯齿;花单生或成伞房状,稀复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萼筒(花托)为球形、坛形至杯形;花瓣5枚,稀4枚,开展,覆瓦状排列;白色、黄色,粉红色至红色;雄蕊多数分为数轮,着生在花盘周围;花柱顶生至侧生,离生或上部合生。瘦果为木质,多数稀少数,着生在肉质萼筒内形成蔷薇果;种子下垂。
蔷薇属植物的代表物种有玫瑰(Rosa rugosa Thunb.)、月季花(Rosa chinensis Jacq.)、缫丝花(Rosa roxburghii Tratt.)等,蔷薇属植物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之一,庭院普遍种植。中国在汉朝就有种植蔷薇属植物的记载,在南北朝时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18-19世纪,中国蔷薇引种至英法后,大受西方国家的重视。同时,蔷薇属植物的果实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可制成罐头、果酱等制品,比如以缫丝花的果实刺梨为原料可制成刺梨饮料、刺梨干和刺梨果酱;并且大部分的月季、玫瑰可加工成鲜花饼、窨花茶。蔷薇属多植物可做药用,如玫瑰主治肝气郁结、乳房作涨、月经失调、痢疾、跌打损伤和肿;缫丝花的果实可健胃、消食、止泻;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花可治疗暑热烦渴、胃胀满、吐血、月经不调等症。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野蔷薇、保加利亚玫瑰(Rosa damascena Mill.)等物种可做提炼芳香油之用。
分类
属名来源
rosa为拉丁词语,大写首字母的Rosa即为蔷薇属的学名,来自古希腊语词ῥόδον (rhódon)。该词又来自古波斯语*wṛda-(意为“花”)。
早期分类
希腊植物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在历史上首次尝试了植物的系统化分类,按照他的分类标准,蔷薇属属于多刺植物类别,它们具有像石榴一样的红色果实,整个类别作为灌木和树木之间的过渡。
瑞典博物学家卡尔?冯?林奈(Linnaeus)在他的《Systema naturae》一书中,定义蔷薇属为具有较大数量的雄蕊和雌蕊的群体,但没有提及任何物种;1753年,在《Species plantarum》一书中,Linnaeus共描述了12种蔷薇属植物;在1759年,又增加了一种,不过蔷薇属植物的许多性状会发生变化,所以分类中难免有错误之处。
近代分类
1815年,瑞士植物学家de Candolle综合考虑植物的多种形态特征,创立了玫瑰属的第一个科学分类,在他的分类中,蔷薇属为第48属。
1820年,英国植物学家林德利(Lindley)根据植物的根芽、枝与侧枝的形态、皮刺在枝上的密度、花序、萼片等形态,将蔷薇属分为Simplicifolia、Feroces、Bracteatae、Cinnamomeae、Pimpinellifoliae、Centifoliae、Villosae、Rubiginosae、Caninae、Synstylae和Banksianae共11个组,并详细描述了76种物种。
1940年,植物分类学家雷德尔(Rehder)在蔷薇属植物的分类测定中使用了枝条、皮刺、小叶、萼片等形态学特征,他声称在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有100-200种蔷薇属植物,并指出蔷薇属植物物种变化很大,容易杂交。
现代分类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可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分子遗传学、解剖学、微生态学和孢粉学等现代技术为蔷薇属的分类提供帮助。
Wissemann在2003年更新了Rehder的分类系统,包括四个亚属:单叶亚属Hulthemia(1种)、蔷薇亚属Rosa(约180种)、裂叶亚属Hesperhodos(2种)和小叶亚属Platyrhodon(1种)。蔷薇亚属分为10个组(Pimpinellifoliae、Rosa、Caninae、Carolinae、Cinnamomeae、Synstylae、Indicae、Banksianae、Laevigatae和Bracteatae),最大的组分为6个亚组(Trachyphyllae、Rubrifoliae、Vestitae、Rubiginae、Tomentellae和Caninae)。
按《中国植物志》的分类方法,蔷薇属植物共分为单叶蔷薇亚属和蔷薇亚属2个亚属,蔷薇亚属分为9个组,其中,部分组下又划分不同的系。
亚属1.单叶蔷薇亚属 Subgen. Hulthemia (Dumort.) Focke 单叶,无托叶;花单生;萼筒坛状,多针刺。
亚属2.蔷薇亚属 Subgen. Rosa 羽状复叶,有托叶;花常成伞房状花序或单生;萼筒坛状稀杯状。
组1. 芹叶组 Sect. Pimpinellifoliae DC. 直立灌木,枝常有直立皮刺或针刺;托叶窄狭,贴生叶柄上;花单生,无苞片;萼片全缘,直立,宿存;花柱离生,不外伸。
系1. 五数花系 Ser. Spinosissimae Yu et Ku 萼片和花瓣均为5数,花通常黄色,稀白色或粉红色。
系2. 四数花系 Ser. Sericeae (Crep) Yu et Ku 萼片和花瓣均为4数,花白色,稀淡黄色。
组2. 蔷薇组 Sect. Rosa 矮生灌木,有弯曲皮刺和针刺;托叶窄狭,与叶柄贴生;萼片先端常分裂,花后反折,凋落;花柱离生,不外伸。
组3. 桂味组 Sect. Cinnamomeae DC. 直立灌木,有散生或成对皮刺,常有针刺;托叶贴生叶柄上;花有宽大苞片;萼片常全缘,花后直立,宿存稀凋落;花柱离生,不外伸或稍外伸。
系3. 脱萼系 Ser. Beggerianae Yu et Ku 花托上部在果实成熟之后与萼片、花盘、花柱一起脱落。
系4. 宿萼大叶系 Ser. Cinnamomeae Yu et Ku 萼片、花盘在果实成熟后宿存;小叶片长1. 5-7厘米,大部分先端急尖;花多数呈伞房状。
系5. 宿萼小叶系 Ser. Webbianae Yu et Ku 萼片、花盘在果实成熟时宿存;花单生或少花。
组4. 月季组 Sect. Chinenses DC. ex Ser. 直立或攀援灌木,有弯曲皮刺;托叶窄狭,贴生叶柄上;萼片全缘或有少数裂片,花后反折凋落;花柱离生,外伸。
组5. 合柱组 Sect. Synstglae DC. 攀援灌木,稀直立,有弯曲皮刺;托叶全缘、有齿或篦齿状分裂,贴生叶柄上;花多朵成伞房状花序;萼片常羽裂稀全缘,花后反折,凋落;花柱联合成柱状,伸出萼筒外。
系6. 齿裂托叶系 Ser. Multiflorae Yu et Ku 托叶篦齿状或具有不规则锯齿,边缘有腺或无腺。
系7. 全缘托叶系 Ser. Brunoaianae Yu et Ku 托叶全缘不分裂,边缘常有腺。
组6. 木香花组 Sect. Banksianae Lindl. 常绿攀援灌木,有或无皮刺;托叶钻状,离生,早落;花多朵成伞形或复伞房状花序;萼片全缘或有裂片,反折,花后凋落;花柱离生,稍外伸。
组7. 金樱子组 Sect. Laevigatae Thory 常绿攀援灌木,有散生弯曲皮刺;小叶片3;托叶有齿,离生或基部贴生叶柄上;花大形,单生,无苞片,花梗萼筒密被针刺;萼片直立、全缘、宿存;花柱离生,不外伸。
组8. 硕苞组 Sect. Braeteatae Thory 常绿攀援灌木,有成对弯曲皮刺;托叶篦齿状分裂,基部贴生叶柄上;花单生,有大形苞片,萼筒外被绒毛,萼片全缘,花后反折;花柱离生,稍外伸。
组9. 小叶组 Sect. Mierophyllae Crep. 开展灌木,有对生皮刺;托叶窄狭有钻状耳部,贴生叶柄上;花1-2朵,有小形苞片,早落;萼筒杯状,密被针刺,萼片直立有羽状裂片,宿存;花柱离生,不外伸。
代表物种
玫瑰
玫瑰为直立灌木,高可达2米;茎粗壮,丛生;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边缘有尖锐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边缘有带腺锯齿。花单生于叶腋,或数朵簇生,苞片卵形;萼片卵状披针形;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芳香;花柱离生,稍伸出萼筒口外。果扁球形,砖红色,萼片宿存
玫瑰的鲜花可供蒸馏芳香油,供食用或化妆品用,种子含油量为14%。
月季花
月季花为直立灌木,高1-2米;小枝粗壮,有短粗的钩状皮刺或无刺。小叶片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颜色较浅;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花几朵集生,稀单生;萼片卵形;花瓣重瓣至半重瓣,红色、粉红色至白色,倒卵形;花柱离生,伸出萼筒口外。果卵球形或梨形,红色,萼片脱落
月季花原产中国,作为园艺种在世界广泛栽培。
缫丝花
缫丝花为开展灌木,高1-2.5米;树皮灰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斜向上升,有基部稍扁而成对皮刺。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稀倒卵形。花单生或2-3朵,生于短枝顶端;花梗短;萼片通常宽卵形,先端渐尖,有羽状裂片;花瓣重瓣至半重瓣,淡红色或粉红色,微香;雄蕊多数着生在杯状萼筒边缘;花柱离生,被毛。果扁球形,绿红色;萼片宿存,直立
缫丝花产中国陕西、甘肃省、江西省、福建省、湖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等省区,在日本也有种植。缫丝花的果实刺梨含大量维生素,可供食用和药用。
起源演化
1848年,第一个有记录的蔷薇属植物化石在奥地利被发现,此后,在中国、日本、比利时、美国等二十多个地区发现了蔷薇属植物化石。这些化石预估在三百万年前至两千万前之间,某些保存最完好的化石被鉴定为刺蔷薇(Rosa acicularis)、玫瑰和缫丝花。
据《蔷薇秘事》记载,所有野生蔷薇植物和化石都位于北半球,由此推测,蔷薇属植物可能是北方古大陆冈瓦纳大陆和南方古大陆劳伦大陆分开后才进化出的,南半球没有原生蔷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蔷薇属植物的种子必须经过冷处理才能成功萌发,而鸟类的肠道和热带地区的环境无法满足以上需求。
特征
蔷薇属植物为直立、蔓延或攀援灌木,多数被有皮刺、针刺或刺毛,稀无刺,有毛、无毛或有腺毛。
叶
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稀单叶;小叶边缘有锯齿;托叶贴生或着生于叶柄上,稀无托叶。
花
花单生或成伞房状,稀复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萼筒(花托)球形、坛形至杯形、颈部缢缩;萼片5,稀4,开展,覆瓦状排列,有时呈羽状分裂;花瓣5,稀4,开展,覆瓦状排列,白色、黄色,粉红色至红色;花盘环绕萼筒口部;雄蕊多数分为数轮,着生在花盘周围;心皮多数,稀少数,着生在萼筒内,无柄极稀有柄,离生;花柱顶生至侧生,外伸,离生或上部合生;胚珠单生,下垂。
果实及种子
瘦果木质,多数稀少数,着生在肉质萼筒内形成玫瑰果;种子下垂。
分布
分布范围
蔷薇属广泛分布亚、欧、北非、北美各洲寒温带至亚热带地区。中国原产的蔷薇属植物有82种,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西北等地区以及山东省、安徽、河南省、新疆等地。
生境
蔷薇属植物分布广泛,从北极冻土带到热带雨林中,均有分布,常生长在灌木林从、干旱坡地、山野路旁或小河漫滩等光热条件较好的地方,水平垂直分布范围广,处于海拔700-3000米不等,有少数的物种生长在极端环境中,比如在佛罗里达至加拿大东部沼泽地区生长的沼泽蔷薇(Rosa palustris Marshall),在缅甸和孟加拉的雨林中生长的热带蔷薇(R.clinophylla),而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的有限区域内生长着细叶蔷薇(R.minutifolia),这可能是最稀有的蔷薇属植物。
生长习性
大部分的蔷薇属物种都喜欢水分充足、排水良好并有充足光照的环境,但总体来说,本属植物对环境要求不高,生命力强,适应性广泛,可抗旱耐淹、抗寒耐热,亦耐贫瘠,能在黏重泥土中生存。
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蔷薇属植物主要通过有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可进行自交、种内杂交以及种间杂交,蜜蜂属和食蚜蝇科为蔷薇属植物的最佳传粉者。
许多蔷薇属植物可以自花授粉,有些是专性杂交,更为极端的可以达到雌雄异株,不过大部分物种表现出多种育种系统的组合,最常见的以异种受精或异花授粉为主,与自花受精或自花授粉相比,这种方式允许存在更大的遗传变异的可能性。不过蔷薇属植物种子休眠期过长,种子发芽率低,主要是由于瘦果果皮及种子种皮过硬、种胚发育不健全、种子内存在有众多抑制发芽的物质。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腐殖土富含土壤营养素,是培育蔷薇属植物的最佳选择,珍珠岩虽然出苗率较高,需在后期配置营养液提高草木的壮苗率。为使植株尽快生长,须进行大穴栽植,或挖掘定植沟栽植。
育苗方法
扦插繁殖
插繁殖是最行之有效的无性繁殖方法。蔷薇属植物的扦插宜选取1年生生长势强、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枝条的中下部为抽穗,在秋季正常落叶达到50%以上时为最佳扦插时间,扦插基质选择土壤疏松、不板结的沙壤土为好,扦插后要浇透水,并定期除草。
播种繁殖
蔷薇属植物的种子繁殖在杂交育种过程中的新品种选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采用蔷薇属植物的有性繁殖并不理想,这是由于蔷薇属植物的种子发芽率低,休眠期长,可采用机械切割、微生物作用、温水浸泡、抑制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等方法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蔷薇属植物的种子繁殖需要选择生理成熟、饱满且健康的种子,在播种前,可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弄碎或刮破种皮,用酸蚀裂口使种皮变薄,使用适当的激素如赤霉素抑制种子内源性抑制物质,或者用低温沙藏法促进种子萌发,更可以综合使用低温沙藏→酸蚀裂口→清水淋洗→激素浸种催芽处理来打破休眠,以提高发芽率。
田间管理
植株长势稳定后需及时进行草木移栽,新基质要保证排水良好,并使用菜园土、珍珠岩和腐叶土等比例混合的混合基质。为避免蔷薇属植物生长过于旺盛导致的通风不畅而引起病虫害,在花后需进行一次修剪,修剪时可选择年生半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种子萌发前要保持基质的湿润状态,萌发初期每两天浇水一次,根系发育至3-4厘米时每三天浇水一次,阴雨和冬季潮湿天气可每周浇水一次。花后浇水不宜过多,土要见干见湿,雨季注意排水防涝。此外,蔷薇属植物喜肥,3月可施氮肥,促长枝叶,4月、5月施磷钾肥,促进多开花,花后再施一次复壮肥后可不必施肥。
病害
蔷薇属植物易患病有白粉病、黑斑病和玫瑰锈病。蔷薇属植物感染白粉病菌后,感病部位呈现白色粉末状,可使用乙环唑、仿密醇、嗪胺灵以及唑菌酮等药物进行防治。患有黑斑病的植株叶片上有褐至黑色、近圆形的病斑,其边缘有羽绒状菌丝围绕,可以在春季到来之前将感病叶片与茎去除,使用加有表面活性剂的百菌清或唑菌酮等杀菌剂进行防治。玫瑰锈病会引起落叶,可使用萎锈散和某些麦角固醇生物合成抑制性杀菌剂进行防治。
虫害
蔷薇属植物常有蚜虫、刺蛾、介壳虫等虫害,培育过程中可用敌百虫晶体溶液或杀灭菊酯乳油溶液喷杀刺蛾;灭虱灵可湿性粉剂溶液可用来消杀介壳虫;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溶液可用来消杀蚜虫;还可以利用金龟子成虫的假死性在傍晚震落捕杀,或用黑光灯诱杀。
生态
蔷薇属植物能够对干旱贫瘠、高温强光等环境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环境、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并且净化环境,人工栽植蔷薇属植物后,能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用途
园艺观赏
蔷薇属植物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该属植物性强健、易繁殖、品种多、花形千姿百态、花色艳丽、花期长,不少品种香气怡人,不仅可在园林绿地中美化环境,而且又能盆栽并做切花装点室内。
食用营养
蔷薇属植物的果实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可制成罐头、果酱等制品,是具有高度开发价值的植物资源,比如以缫丝花的果实刺梨为原料可制成刺梨饮料、刺梨干和刺梨果酱;并且大部分的月季、玫瑰可加工成鲜花饼、窨花茶。
医学药用
蔷薇属植物中,有许多物种可做药用,如玫瑰(Rosa rugosa Thunb.)可理气解郁、和血调经,主治肝气郁结、乳房作涨、月经失调、痢疾、跌打损伤和痈肿;缫丝花(Rosa roxburghii Tratt.)的果实可健胃、消食、止泻,可治伤食饱胀、腹泻;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花可清暑解毒、和胃、活血止血,可治疗暑热烦渴、胃脘胀满、吐血。月经不调等症。
工业原料
蔷薇属植物部分物种气味芳香,可提炼出芳香油,栽培的油用玫瑰品种主要有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百叶玫瑰(Rosa centifolia),法国玫瑰(Rosa gallica)和白玫瑰(Rosa alba)。蔷薇属植物的根茎中含有丰富的单宁,如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是提炼胶的重要化工原料。
文化
在中国,蔷薇属植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1630年王象晋作《群芳谱》,1688年陈误子作《秘传花镜》,1708年汪灏作《广群芳谱》中已有蔷薇、月季花、玫瑰花、木香花等品种的记载。在刘彻时代,上林苑中就种植有蔷薇,根据《贾氏说林》记载,汉武帝与丽娟在园中赏花,看到蔷薇盛开,汉武帝说:“此花绝胜佳人笑也。”丽娟便取黄金百钱作为卖笑钱,以尽武帝一日之欢,故此,蔷薇亦称为“买笑花”。
在印度,人们认为蔷薇属植物是从天堂赐予我们的礼物;在希腊神话中,阿佛洛狄忒与情人幽会时被沉默之神伯克拉底撞见,她送给伯克拉底一束玫瑰,因此,在西方,玫瑰成为了机密的象征,古罗马人会在餐厅的天花板上雕刻上玫瑰,提醒参加宴会的宾客保守秘密。如今,玫瑰作为爱情的象征已为人们熟知。
据统计,《全唐诗》中出现蔷薇意象的诗歌共有84首,“蔷薇洞”以及“蔷薇架”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两个特殊的意象,“蔷薇洞”主要表达创作者对不能实现政治抱负的无奈,对谢安的仰慕以及渴望归隐的出世之心,“蔷薇架”在戏曲和小说中主要做“藏身”、“偷窥”、“私会”等用处。文艺复兴初期,桑德罗·波提切利的著名画作《维纳斯的诞生》中就包含了大量的玫瑰,描绘了上天在阿弗洛狄托诞生的同时创造了玫瑰这一古希腊神话故事;著名的花卉画家约瑟夫·雷杜德接受了法国王后约瑟芬王后的邀请,历时20年之久,绘制了169朵巴黎玫瑰,完成了《玫瑰圣经》这部传世之作。
相关研究
通过蔷薇属的可育性研究发现,由于蔷薇属植物分布区域和开花时间重叠,常见的授粉者存在很多可育性的杂交种,蔷薇属的物种很容易杂交,并且蔷薇属的杂交不仅发生在密切相关的物种之中,还可发生在不同部分的物种之间。因此,可利用这种特性,培育出更优质的蔷薇属植物新品种,关于月季的杂交育种研究得出,月季育种的每一次突破或创新都是引入了蔷薇属植物的优质基因,可利用远缘杂交这种方式打破物种间的界限,让月季与蔷薇属其他植物之间进行杂交,从而解决月季抗寒性、抗病性、花朵特性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07
蔷薇属 (qiáng wēi shǔ).植物智.2023-05-07
蔷薇属.多识植物百科.2023-07-05
玫瑰Rosarugosa.植物智.2023-05-07
月季花 (yuè jì huā).植物智.2023-05-07
缫丝花 (sāo sī huā).植物智.2023-05-07
玫瑰的词源.趣词.20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