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袁黄

袁黄

袁黄(1533-1606),初名表,字坤仪,又字学海,号了凡,嘉善县人,世称“袁了凡”。明朝思想家、文学家、农学家、水利学家和历法学家。

袁黄自幼受家庭影响,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曾受教于云谷禅师,对天文、术数、水利、医药等学问均有涉猎。隆庆四年(1570年),乡试中举,后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考中进士,后授任宝坻区(今天津市宝坻区)知县,任内多有政绩,曾革除徭役、疏通河道、修筑堤坝、防涝抗洪、开垦荒地。万历二十年(1592年)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当时正值倭寇入侵朝鲜,明朝政府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统兵援朝,因宋应昌奏请,袁黄随军出征参谋军事。因李如松取得平壤之战,部将杀平民冒充军功,袁黄予以制止,便与李如松产生间隙,后遭到李如松弹劾而被罢官,还归乡里,居家十余年后病逝,终年七十四岁。朱由校朱由校时,追叙东征倭寇之功,追赠袁黄为尚宝司少卿。

袁黄著作丰硕,著有《了凡四训》《两行斋集》《皇都水利》《评注八代文宗》《袁了凡纲鉴》等。清代学者彭绍升在其撰写的《袁了凡传》中评价袁黄,认为他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的事务,对天文、数术、水利等方面的知识,无不通晓。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袁黄出生于嘉善县魏塘镇东亭桥,家中排行第四,初名为袁表,字坤仪,又字学海,号了凡。袁黄的祖先,入赘(zhuì)嘉善氏,得以补充为嘉善县学生,后入读太学。其父袁仁以医为业,贤能之名远近闻名,曾与唐伯虎、王守仁等人交往。袁黄未入私塾前,由其父袁仁教授学业,讲解颜之推家法,聪颖早慧,被誉为“神童”。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七月,袁黄之父袁仁病逝后,遗留书卷二万余册,袁黄兄弟开始整理袁仁的遗稿,后在家研习岐黄之术,准备子承父业。后袁黄于慈云寺遇到卜卦的孔姓术士,劝说他修习儒学,认为他明年便能考中秀才,于是袁黄开始读书准备科举,并进入其父袁仁世交沈友夫家的私塾,拜郁海谷为师,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袁黄参加县考获得第四名。嘉靖二十九年(1550),袁黄通过院试考中秀才,后于嘉兴天宁寺拜唐顺之为师,并随之前往杭州市,向其求教学问。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侵扰明朝东南海疆时,袁黄曾与嘉兴市通判邓迁一同巡视嘉善县城墙。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袁黄游览山阴,并拜其父袁仁好友王畿为师,受到王称赞,后于隆庆元年(1567年)破格升补贡职并入京读书。隆庆三年袁黄转至南京国子监读书,期间曾游览栖霞山,寻访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屋,连续三昼夜未入眠,受到云谷禅师器重,被其传授“功过格”,教授“准提咒”,此后开始施行善行,并将其号更改为“了凡”。

治理宝坻

隆庆四年(1570年),参加浙江省乡试中举,次年进京参加会试落榜。万历元年(1573年),袁黄生母李氏病故,后他前往嘉善县县城东门的大胜寺静修,并与幻余禅师一起倡议将梵夹本藏经翻刻为方册本,次册后改名为《嘉兴藏》。万历五年(1577年),袁黄再次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但因其以策论忤逆主试,原本拟定为第一名的成绩被取消,袁黄因为再次落第,将名字由袁表更改为袁黄,后创作著作《群书备考》。万历八年(1580年),袁黄曾与性空、慧空于嘉善县景德寺东塔禅堂,建立求子道场,发下求子之愿。次年袁黄生下儿子袁天启,后改名为袁俨。

万历十一年(1583年),袁黄与达观商议刻藏之事,当年八月,因其做满三千善事后,再次求下进士之愿。次年,袁黄与达观弟子密藏筹划刻印《嘉兴藏》之事。万历十四年(1586年),袁黄参加科举考中进士,为三甲一百九十三名,成进呈《松江、苏州赋税议》,奏请朝廷减额外加征米银等事情。后被朝廷任命为宝坻区知县,其在任期内勤于政事,政绩卓著。当时宝坻的各种赋税负担几倍于田赋,每亩田赋达到二分三厘七毫,袁黄奏请上级官员,将宝坻田赋将至一分四厘六毫。此外宝坻以车子运动皇木,导致当地民不聊生,于是袁黄到任后便将车运改为水运,全部皇木都由通河运送,还将皇木厂转移到濒临河边的三贤祠北面。

随后,袁黄将宝坻的重夫、重马、采石及箭手等徭役全部革除,同时疏通三岔河的河道,并修筑堤坝防涝抗洪,又命令百姓沿着海岸线大量种植柳树,海水裹挟沙土冲上海岸,遇到柳树泥沙便会淤积,经过长时间淤积便形成了堤坝,用种植柳树的方式防止海水渗入泛滥成灾。此外,在内地劝说百姓开垦荒地,也曾呈献“革养军虚费”“汰台兵冗员”“定市马良法”“广山林种植”等十策,期间也撰写农学著作《劝农书》。

援朝抗倭

万历二十年(1592年),袁黄晋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当时正值日本人丰臣秀吉发动攻打朝鲜的战争,朝鲜节节败退,并派遣使者向共主明朝求援。于是明朝政府派遣宋应昌出任经略,李如松担任提督,统率明军入朝作战,经略宋应昌奏请调集袁黄出任军前赞画,后随军出征朝鲜,筹划军事,同时兼管朝鲜兵。提督李如松以恢复封贡制度来欺骗倭寇,倭寇相信后便不再多加防备,于是李如松率部偷袭,在平壤大破倭寇取得大捷。袁黄知道后当面指责李如松用兵不应该使用阴谋诡计,这样做有失国体,此外李如松麾下部将又杀害平民冒充军功,袁黄出面予以制止,于是彻底激怒李如松,便独自带兵向东进军。后倭寇偷袭袁黄统率的部众,但被袁黄率部击退,但李如松率部向东进攻却遭遇失败,于是为了脱罪,便用十条大罪弹劾袁黄,后袁黄又被拾遗诬陷而削除官籍,罢官归乡。

罢官而逝

袁黄罢官归乡后,被嘉善知县章士雅聘请担任重修县志的主笔,并编撰出《新修嘉善县志》。此后长期在居所内诵读佛经与佛咒,修行禅道,每日都会有固定的课程,无论公私事宜,都不能让他中止。当初袁黄曾与僧人幻予议论雕刻小本藏经,经过数年雕刻后,事情略有所成,便于佛前发愿,认为他出生以来,迷失掉了天性,屈就世间,如今诚心忏悔破除戒障,勤修善道。他目睹世间百姓沉溺苦海,不希望有生之年独自享乐,希望佛能够怜悯于他,助他得证仙道,顿悟得道。发愿完成后,他便修行善道,以“功过格”来记录善恶,袁黄的家产并不富裕但会经常施舍出去,每年都会捐献数百石粮食,其中大半捐给僧侣,其余捐献给众多穷困之人。

归乡期间,袁黄曾举家搬迁至吴江赵田村隐居。在家居住十余年后,袁黄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七月去世,终年七十四岁。朱由校朱由校时,追叙东征倭寇之功,追赠袁黄为尚宝司少卿。

人物作品

袁黄对天文、数术、水利、军政、医药等均有涉猎,现约有著述22部,共有198卷,主要有《祈嗣真诠》《皇都水利》《评注八代文宗》《宝坻政书》《两行斋集》《劝农书》《史汉定本》《群书备考》《历法新书》《袁了凡纲鉴》《庭韩杂录》《了凡四训》等。

此外,袁黄还存有诗词作品,主要有《借兵朝鲜呈国王》《吊曹操冢》《送陆五台之任》《烂溪夜泊》《入山访友》《卜居》《浔江》《林居》《赵田新居》《感兴》《送陈德夫使鲁》《秋兴》《北平道中见杏花酬钱湛如》《农父篇》《过李司业故居》《朝鲜闻报二首》《初归》《登华山绝顶》《春游引》《偶题》《有所思》《平江秋望》《逢金生远归》《下第》《对弈》等。

人物思想

继承“心学”

袁黄师从浙中学派创始人王畿(jī),同时他对泰州市、南中二派学说也是推崇备至,属于阳明学派的弟子,他十分重视“心”的作用,始终将对“心”的发挥置于其思想阐述的主体性地位,他认为治学的根本在于“心”,而书本与文章只是思想发挥的客观依托,对“心”的运用才是治学的根基。同时他还继承和发展“知行合一王阳明”的思想,认为“心”与“事”应当做到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无论是“无心”还是“无事”,都将对所谋之事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治学过程中,无论是心性上的“涵养性灵”,还是具体的治学实践,二者必须做到有机的结合,才能取得学术上的成果,他主张重视人的主观性,用“心”去贯彻“天理”。

此外,袁黄十分信奉王守仁晚年提出的“致良知”思想,他继承“致良知”思想,认为文章出自于性灵,写作必须具备端正的品格,自行领悟“良知”的要旨,使得自身能够时刻保持一种清正的品性,同时他以“心”的本体性为基础,强调治学必须从“收心”“积德”“立命”等一系列能够诠释“良知”的具体途径出发,治学过程中要遵循道德意识的指引,才能兼备才能与道德,充分发挥出“文思”与“道心”。

“三教合一”思想

袁黄认为传统儒家经典的注释完全是一家之言,缺乏开放性与变通性,学者们研究儒家经典的过程中只能依据朱注,缺乏有效的思考,很难进行思维的发散与变通,抑制学术视野的扩展,阻碍学术思想的多元化与新思潮的萌发。他认为如果一味恪守朱注会让学者循规蹈矩,安于现状,从而失去探索传统儒家经典内涵的活力,而袁黄对朱注的批判,重点着眼于朱注在科举考试中的弊端。他批判科举取士的标准,认为在国家强制力的引导下,朱注垄断科举内容与形式,使得学子们的读书取向被彻底固化在朱注框架内,而科举完全遵循朱注,使得学子们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彻底沦为朱学的搬运工。

此外,袁黄对崇尚朱学的风气做出批判,并试图通过对朱学统治地位的批判,来弘扬崇尚孔孟之学的风气,提高自身的治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整个社会学术思想多元化。同时袁黄的思想立足于儒门,始终以儒者自居,其思想内容趋向于“三教合一”,即儒家与佛家、道家融合,在袁黄的各类著作中,经常会借助佛教与道教理论印证观点,而读书之法要做到专心致志,尤其是在参读儒家经典时,更要戒浮戒躁,静心品阅内涵,而袁黄的“功过格”顺应“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丰富儒学的表达形式与传播方式。

劝善思想

袁黄是迄今所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以善恶祸福的思想劝诫世人。袁黄在得到云谷禅师的指点后,便在佛前忏悔往日的罪过,从此后便不敢放松,而被授以“功过格”后,日日不忘行善积德。他的思想受到佛教教义的影响,著书中也鲜明地体现佛教因素以及“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思想,倡导用“功过格”积善消恶,而《了凡四训》便是袁黄劝善思想的集中体现,尤其是《立命篇》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

善书劝勉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劝善书。《了凡四训》体现“现世化”的地方在于袁黄为求进士,从而许诺要做一万件善事。这篇文章贯穿一个中心思想便是“命由我作”,强调人在因果报应过程中的主动权,尤其强调个人的行为与人把握命运的能力。而“儒家化”是袁黄劝善思想的来源,他强调纯正道德品质在积累功德过程中的重要性。可以说他的劝善思想为江南地区民间慈善事业的兴盛提供了思想基础。

伦理思想

袁黄在《了凡四训》中,对其伦理思想进行阐述,包括明理向善、改过迁善、积善累德和谦德之效四个方面。而袁黄的“立命之学”思想分为三个方面,即他认识到个人命运之外存在一个必然之命,个人命运受到这个必然之命的限制,这个必然之命与个人之命中的外在命运相对应;其次他认识到自身在个人命运中存在能为自身所支配的道德命运,可以通过对自身所主宰的道德命运来突破外在必然之命对个人命运的限制;而袁黄的“立命之学”始终以“心”为着力点。“命由我作”要求人们要知道一生的甘苦顺逆,怨天尤人是徒劳无益的,必须要躬身自省,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在此基础上改过从善,实现“福自己求”。

袁黄的“改过”思想,是对伦理思想史上先哲“改过”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在“心”和“耻”等方面,汲取了先哲的思想精髓,但袁黄的“改过”思想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形成一个完备的改过体系,认为改过者应该首先具备“耻”“畏”“勇”三心,之后才可以从“事”“理”“心”三个层面进行改过。而在没有谈行善积德之前,先要改过,如果过不能改正,或者改正不彻底,虽然修善,但因为修善之心不纯,很难显现功德之心,改过是积善的先决条件。改过最好的方法是修心,其次为“明理”,而禁止才是下下策。

而在积善累德方面,袁黄辨别出诸如“真善假善”“阳善阴善”“善的是非、大小、偏正”等八种相对的善之后,提出十种行善途径,如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与爱惜物命,它揭示了行善从量到质的转变过程。“谦德之效”讲求处事待人接物,最重要的品质便为谦虚,能够接纳他人,才能成就自身。袁黄的伦理思想,体现为三大方面,一为综合性,主要表现为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主,并吸收佛道两家的道德修养思想,二为传承性,包括承继和传播两个方面,作为家训,发挥其道德教育作用,作为善书,承担道德教化功能,三为世俗性,表现出重实效、重回报的功利主义特点,成为迎合大众的世俗道德。而他的伦理思想包含有利于时代进步向善的追求,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理念,有利于增强家风家规假设,有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人物成就

农业

袁黄著有农学作品《劝农书》,他结合宝坻的实际情况,表达其科学精神与农政思想。他从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和占验八个章节,介绍古人古法,向当地农民普及新的作物品种与对应的耕作技术,还介绍开垦荒地等方面的技术,同时手绘翻车、木筒、架槽等农业工具,并注释制作及使用方法。此外《劝农书》促进了京畿地区水稻的推广种植。

水利

袁黄治理宝坻区期间,因宝坻多发大水,便先后对北易水、南易水和卫河等流经华北地区的主要河流与湖泊进行考察,不但考察诸水系的源头,还对流域内土地利用、农田灌溉和粮食产量等情况进出全面的调查记录,在其调查的基础上,创作出《卢沟河考》《沱河考》和《大通河考》等十一篇“考察报告”,还将其思考的一些问题与想法,撰成《论建都当兴水利》《论畿内田制》和《论沿海开发》等六篇关于沿海地区开发的论文,最终他将这些文章汇总编撰成《皇都水利考》,此书对当今京津地区生态保护和水利建设,仍具有参考价值。

历法及术数

袁黄著有《历法新书》,其中介绍四十六种历法,涉及岁差总数积算、推天正冬至五星自行限度、求第一东西差、求太阳食甚定分、求日月出入带食所见分秒、求朔望交会约率、四平方求弦术、太白黄道南北纬度、黄道南北各像内外星经纬度等,共有一百五十多种求算方法。

医学(养生)

在其养生著作《摄生三要》中,袁黄提出聚精、养气、存神识三大纲要,从医学观点进行阐释,并且具有理论、方法和他的实践体验。“聚精”篇认为聚精之道有五种方法,即寡欲、节劳、息怒、戒酒和慎昧;“养气”篇认为养气必须由调息入手,并记载古法胎息法;“存神”篇论述道家各种存想法的利弊。

人物轶事

石匣得天书

天津宁河区流传有一个民间故事,传说大明万历年间,宁河县有个县令袁黄,字了凡,此人满腹经纶,为官清正,曾为地方上做过不少好事,深得百姓拥戴。

某天,地方乡官前往衙门呈报,说芦台镇小河边芦苇塘里发现一个石匣,形状好似房屋,上面刻有瓦片,下面刻有门窗,门上还刻着花木,门旁刻有坐兽。其中有十几个好事者要将石匣打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打开,这件事情引起人们的热议。袁大人听闻此事后也觉得十分蹊跷,几日后,他亲自前往芦台镇勘察石匣,等他走到近前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石匣的上盖竟然翻落下来,只见石匣里面有张书柬,上面写着要想石匣开,还得袁了凡。下面还有三卷书,其中一卷竟然顺风飞起,然后便不知去向;一卷飘落地上,最终依旧无影无踪,袁了凡急上前,将石匣内最后一卷书抓在手中。袁了凡回到家中后仔细观察,发现这是一卷教人成仙得道的天书,此后他便潜心研读,闭门修炼起来。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袁大人竟然不知道去向了,人们认为他是成仙了,也因为他们非常怀念这位清正廉明的袁大人,于是便将他遗留下来的朝靴装在木匣里,并高高挂在起来,供行人瞻仰。

而石匣从此便在芦苇塘里被埋数百年,三百年后的清朝道光年间,芦台镇陈御史家的渔船在海上遭遇大风,最后流落在无名海岛上,渔夫在岛上寻到一座道观,里面右卫鹤发童颜的道长,给了渔夫不少淡水与食品。当他听说渔夫从宁河流落而来时,便十分高兴地说,他也在宁河呆过,而他便是袁了凡。最后在他的帮助下,将渔夫安全送了出去。

了凡送风

从前宁河北是一片大海,海边曾经有个村子,住着几十户人家。某天,村里人乘船外出采买,半路上突然遇到暴风,人们紧紧抓住桅杆,任凭小船随风漂流。不知道过了多久,小船被推到一座大山面前,一会风平浪退之后,小船也搁浅了。人们又饿又饿,便去山上找点吃的东西,他们爬上山看到一个茅草屋,里面有个老头儿。老头儿看到有人前来,便招呼大家进屋,然后老头儿端出一个缺边盆,大家看到这里便心里直接凉了半截,他们认为这点水还不够一个人喝的。老头儿看出大家的担忧,便让大家尽管喝,还说这水通着泉眼,永远都喝不尽。于是大家轮着喝,等到每个人都喝完后,水依旧这么多。随后老头又端来饭,大家一看还不够半个人吃,老头又接着说让大家尽管吃,最终大家吃了起来,饭是总吃总有。

第三天,当天刚刚亮时,大家来到船里坐着,过了中午后,突然从山那边刮来一阵大风,然后风带起水,一下子便将小船托了起来,然后大家顺流离去了,不知道究竟走了多远,大概过了几天时间,大家看见码头,小船靠岸后正是自己的村子。前来迎接的人看到篷帆上竟有几个大字,袁了凡送风一篷,大家十分纳闷,便去询问村中老人,这才知道袁了凡便是宁河县第一任县太爷。

人物评价

清代学者彭绍升在其撰写的《袁了凡传》中评价袁黄,认为他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的事务,对天文、数术、水利等方面的知识,无不通晓。

清朝大学士陈宏谋评价袁黄,认为当官之人,论法有赏罚之分,论道理有是非功过,了凡先生的“功过格”,列举出应该提倡和革除之事,并且条分缕析,以得失的轻重,来确定功过的多少。发现错误容易,发现功绩也容易,从内部进行考察,基本上无时不在功错之中。古人每晚都会将一天之中所做的事情,焚香告诉上天,大概便是这个意思。

社会科学家、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蒙培元在《中国哲学史》编辑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组织的“儒家与生态”讨论会上,认为袁黄的影响非常大,对晚明整个道德思想和伦理思想的变迁影响都非常大。

人物关系

墓葬与纪念

袁黄墓

袁黄墓(亦为袁了凡墓)位于嘉善县惠民镇王家村独社浜,墓碑为花岗石,高为1.2米,宽为0.45米,厚为0.06米,墓碑正面刻有“崇祀乡贤进士了凡袁公墓”。2004年袁黄墓被嘉善县人民政府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了凡纪念园

了凡纪念园位于嘉善县惠民街道新润村袁黄墓原址,于2017年12月奠基开工。纪念园一期占地面积约为5亩,在修缮袁黄墓基础上,建有四训广场、问道遗韵、见贤步道、竹林思齐、敬贤亭等景点。

袁黄纪念馆

袁黄纪念馆,位于天津市宝坻区,由向善堂、治心堂、省身堂等几部分组成。他在保持大觉寺原有风貌基础上,以塑像浮雕、画像、书籍、楹联、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袁黄的一生业绩,以及他在宝坻为官五年政绩和部分著述等其他相关资料。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了凡纪念园今天开园.嘉善县人民政府网.2023-06-29

了凡的故事 (2006).豆瓣电影.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