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畿

王畿

王畿(1498-1583年),字汝中,号龙溪,学者称龙溪先生,王守仁高弟,绍兴府山阴(今绍兴市)人,明代思想家、哲学家,阳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开创王门七派中的“浙中派”,与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并称“二王”,又与泰州学派的罗汝芳(号近溪)并称“二溪”,时有“教授师”之称,也被誉为王门“宗盟”。

王畿年轻时落魄不羁,虽与王阳明比邻,但却拒绝往见。王阳明为收揽他入门,曾多方诱之,派魏良器与同门友投壶雅歌,做给王畿看。于是王畿始见王阳明听学,服味其言,遂拜其为师。王畿聪颖明悟,深受王守仁赏识。从学虽晚,但因拔群出萃,很快就成了王阳明讲学的主要助手。嘉靖五年(1526年)他到都下参加考试,通过了会试,见当时主政者不喜心学,遂不廷试而归。嘉靖七年(1528年)冬他正要赴廷试,闻阳明之讣,即往奔丧,再次放弃廷试。嘉靖十一年(1532)赴殿试,与钱德洪同登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进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后为首辅夏言所恶,斥其学为伪学,并罢其官夺其职。罢官后,其往来江、浙、闽、越等地讲学四十余年,所到之处,听者云集。年过八十,仍旧周流不倦。万历十一年(1583年),王畿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王畿一生致力于宣传“致良知”学说,以良知立论,援禅理入儒,对师说多有创发,形成了以“四无说”“良知当下现成”“一念之微”“君子之学,无念为宗”“一念良知范围三教”等为基本内容的心学思想体系。对于心学,其一方面促进王学发展,使其影响扩大,另一方面又因突破固有藩篱引发王学内部分化。他在各处讲会论学的记录(会语)记载了他的学术活动和主要思想,他的思想材料被编为《龙溪王先生全集》行于世。作为一代心学宗师,后世对其多有赞赏,如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评价曰:“象山县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县之后不能无龙溪。”但也有学者批评其曰:“直把良知作佛性看,悬空期个悟,终成玩弄光景。”

人物生平

出生名门

王畿生于明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年)农历五月六日,卒于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年)六月初七日。他是浙江山阴(即今绍兴市)人,出身于一个家境殷实的官僚地主阶级家庭。其祖父王理,曾任山东临城县令;其父王经,曾为御史,“有直声”,后出任贵州省按察副使(正四品),母陆姓。王畿在家中排行老二,年少时体弱多病,但聪明颖悟,非常人可及,二十岁即“领乡荐”(中举人),在家乡成为读书人的翘楚。

师从阳明

嘉靖二年(1523年),因试礼部进士不第而返乡。王畿年轻时落魄不羁,虽与王守仁比邻,但却拒绝往见。王阳明为收揽他入门,曾多方诱之,派魏良器与同门友投壶雅歌,做给王畿看。于是王畿始见王阳明听学,服味其言,立取京兆所给路券焚之,而请终身受业,拜师王阳明。王畿聪颖明悟,深受王阳明赏识。从学虽晚,因特立拔群,很快就成了王阳明讲学的主要助手。

嘉靖五年(1526年),王阳明嘱其进京会试,王畿表示此行只为了事,即便中选也不参加廷试。到京后,同门欧阳德魏良弼等及各地举子与这位传说中“颖悟绝伦”的他论道谈学,他借此良机阐述阳明心学真谛,凭借深刻体悟和出色口才,名盛一时。次年二月会试,他直写己见,不顾程式,文章被考官廖道南看中录取且置诸高等,但他再次放弃殿试飘然离京。在协助阳明讲学传道时,钱德洪与王畿在“四句教”理解上出现分歧,向王守仁折中请正,王阳明肯定王畿见解未背离自己思想宗旨,反而是将其中“天机”发泄出来,此即宋明理学史上著名的“天泉证道”。平时常有王门高足到绍兴城向王阳明求教深造,王畿都会助其涤旧见,迎新机,故而时有“教授师”之称。

捍卫师门

嘉靖七年(1529年),王阳明病逝,王畿为其披麻戴孝,并与钱德洪“讣告同门”。王阳明生前声名远扬,但死后遭遇极不公正待遇。因在广西时得罪权臣桂萼,及在“大礼议”之事上未顺嘉靖帝意,经桂萼挑唆,嘉靖帝将王守仁“革锡典世爵”,而且下诏“禁伪学”,禁止阳明心学的传播。为捍卫王阳明身后名节和家眷安危,王畿做出以下举动:守庐墓三年,防恶人盗掘墓穴;全力保护王阳明长子王正亿,并将其托付给王阳明好友黄绾;继续小范围讲学,延续阳明心学。他还与同门捐资聚材,嘉靖九年(1531年)建成天真精舍(在杭州市城南十里),为王门后学提供聚会讲学的固定场所。

仕宦生涯

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畿参加殿试,获进士资格后步入仕途。他性格超悟洒脱,与公卿权贵关系不睦。在殿试中,大学士张璁看重王畿的才华和名气,希望把他纳入到自己的人事圈子中来。但他置之不理,候职许久才获闲职。任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时不久,便以病乞归,几年后升任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

“病痊待补”期间,内阁首辅夏言听闻他名声,以“一往投刺乃可”暗示龙溪前来拜访自己,希望把这样的人才纳入彀中,但遭到王畿拒绝。嘉靖二十年(1541年),其同年好友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戚贤领衔推荐他,奏章却被交予夏言批阅。夏言指斥其学为“伪学”,唆使薛应罢免他,王畿就此结束仕宦生涯,时年四十五岁。为此,时人感慨道:“龙溪名虽高,仕乃竟不达。”

讲学终身

罢官后,其往来江、浙、闽、越等地讲学四十余年,所到之处,听者云集。年过八十,仍旧周流不倦。万历十一年(1583年),王畿卒,时年86岁。

主要思想

顿悟与四无

王学在理论上有顿悟与渐悟两种教人之法,顿悟是在先天心体上立根,而渐悟是在后天意念活动上用工。但实践中一般人因无圣人天赋,只能通过渐悟,即在意念上不断去恶为善以逐步跻入圣域。王守仁还特别嘱咐王畿,顿悟之学理论上是有此理,但不可以“轻易示人”,否则就会造成“空想本体,流于虚寂”的弊病。

王学的学问之道有从“本体”和“工夫”入手两种方式。“本体”指心之本体,从本体入手是指对心之本体要有所“悟”。因此,从本体入手不是不不要功夫,而是要以“悟”为功夫。“工夫”指修养的具体努力,从功夫入手是指在意念上修养,保养善念,克除恶念,通过这种意念上的为善去恶,使人逐渐恢复到心的本体。从王阳明的四句教来看,他强调的心之本体的规定是“无善无恶”,即“从有归无”,王畿在此基础上则形成了自己的“四无”思想。

其主张人的意识与情感作为本性(自性)的一种表现(发见),是由外感即外部事物刺激而发生的,主体对于外部刺激的反应,本来是十分自然的,不需要安排、计较、预期、计划、算计的。不计较就说明它并不预设对何者肯定(善)和对何者否定(恶),这种意向状态就是“无善无恶”。如果主体的反应能够像它应该做到的那样不假思索、当下自然,这就叫“自性之流行”,即自性在外感的刺激下自然地做出反应。如有所计较,就不是自然流行,这就叫做“着”,也就是“执着”。其认为心、意、知、物皆“无善无恶”,这些思想被王守仁概括为“四无之说”。

王畿的这些思想,王阳明指出的其基本特点是:一,从无处立根基;二,以顿悟心体为功夫。但是,仅就这两点而言,禅宗思想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只讲四无,无法区分儒家与佛家,也完全不能把儒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的价值立场表达出来。所以王阳明也警告他,只讲四无,会流入空寂。然而,王阳明死后,王畿并没有按照阳明嘱咐他的去做,他把他的“四无说”称为“先天之学”,把他的同门发人钱德洪的“四有说”叫做“后天之学”,主张以先天统后天,处处说悟,这也是同时和后来人批评他流入禅家的原因。

一念之几

“一念之几”是王畿良知说中的重要观念,亦被称作“一念之微”或“一念真几”。它强调意识的最初活动或未经反思、权衡、思索而产生的类似本能的意识反应。此“一念”具有“灵”“明”且“无将迎、无执著”的主要特点,并非一般意念,而是心之本体或清净自性的自然发见。对于王畿而言,“一念之几”即当下、见在的一念,即人在对外部事物作反应时意识的最初活动或未经反思、权衡、思索而产生的类似本能地作出的意识反应,又叫初念。今心发动后,经反思等产生的不同念头为转念。他以是否“将迎”划分正邪,无将迎的一念体现无善无恶的意向状态。良知作为心之本体,是永远宁静而无纷扰的,一念之几正体现了良知本体的这个特质,因此他说一念之微不是“思虑已起”,而是“思虑未起”。将迎、住著就是“起”,无将迎、无执著、无固必就不是“起”,而人要想认取、保有无将迎的意识状态,就要从一念之微认取,不使转念。只要人是按照初念去想去做,一切运谋设法皆是良知之妙用,意识活动再多也不会有将迎住著。

良知异见

良知异见是明代中晚期阳明学派内部对良知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诠释,王畿的良知思想即是在对当时诸多良知异说的评判中展开。

王畿列举的六派异见中,第一派认为良知不是意识活动而应在静中涵养,其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功夫只是静坐,忽视了良知必须体现在意识活动之中,这样就顾了体而忘了用,结果不但用被妨碍,体也成为空的;第二派认为人没有天赋圆满自足的良知,它是在长期努力的修养中才形成的。王畿指出良知的“良”本就指先验性,孟子所讲的四端之心,是每个人无需学习就能当下拥有的,若否认了这点就等于完全否定了良知思想;第三派称良知只是已发,学问应寻求未发,未发时无思无虑的本心比已发时知是知非的良知更重要。王畿则认为传统的已发未发区分没必要,没有所谓思虑未发的中,良知就是未发之中。如果把良知当做已发,在良知前去寻求未发,那就必然流于空寂;第四派认为既然良知本体并没有欲望,那就应当任心而行,无需进行去私欲的功夫。王畿认为,良知虽是每人固有,四端也是每个人当下现成具备的,但并不表示人的良知能完满地、现成地、无阻碍地得到表现,如果是那样,就无需“致”良知了;第五派主张不能只讲现成良知,还要注意对气质的影响“随时运化以致其用”,运化是运化气质,致用是扩充良知之用。王畿并不赞成此说法,因为常人的良知与圣人的良知,正如门隙中射进的阳光和照临四宇的阳光,性质相同,只不过正如阳光可能被云气遮掩,常人的良知之光被自己的习气所遮蔽,未能展露全部的光辉。因此王畿把这一派把为学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立其体,一种是致其用,立体以养其主宰,致用而随事精察。

良知异见在良知问题上可分两方面思想,一方面反对率任现成良知,认为现成良知不足以作道德实践的终极标准,需长期修养;另一方面夸大良知现成的完满性。王畿坚持王守仁的良知学和致良知教,他自视为利根之人,为学主先天顿悟,对钝根之人则强调后天渐修。

格物与致知

王畿的《大学首章讲义》继承了王阳明的《大学问》。他提出“格物”解释,良知是提供道德法则的主体,而物则是良知活动的对象。“物”是使良知得以呈现的外部事物,主要是指人伦关系,其规范和准则由主体提供和决定。王畿认为,“格”的意义是规范,其意义即规范伦物。“致知”与“格物”并无差别,都是指顺应良知的准则去实践。如此,君臣父子诸人伦关系各得其理,得到规范,这便是格物。

在这个过程中,“正感正应”是指对外部事物要自然地顺着良知去回应,无需安排计度。“物得其理”是人顺应良知以应外感的过程,使伦物(事)具有了道德的秩序。“格”的实践使事物及关系具有了道德的意义与条理。格的过程即规范人伦关系的过程,物即人伦关系。

王幾十分强调“知”“识”之辨。知即良知,识指一般的意识活动,尤其是指执着事物分别的意识,即佛家所语了别识。“知”相当于般若心、智慧,“识”则道理、知解。

王畿认为,智慧(知)与知识(识)虽然同属知觉形态,但两者不同,知即清净心,识则是了别心;知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识则凝滞拣择有执着。知——识与心——意类似,它们的区别都是兼有伦理的与存在的两种意义,既是德性良知,又是清净本心。知——识与性——情也有类似之处,心(体)、性、知(良)都是体,意、情、识都是用,识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有伦理的、生存的涵义,还具有认识的意义,识倾向于多学多闻,追求识解,与良知的反求是对立的。

“三教”归一

王畿心学思想的又一大特点是,既援道入儒,又援释入儒,主张“三教”归一,倡导学者做糅和道、释之儒。把王守仁的良知说与佛道的本体论熔铸在一块,融入了禅学精华,明确提出“以良知范围三教”的口号。在论述过程中,以“无”或“空”代替了“良知之体”,以道家“无中生有”的宇宙生成论代替了王阳明有无统一的良知说。王畿“盖跻阳明先生而为禅”,他继承了王阳明心学思想解放的一面,吸收禅宗佛性论的合理成分,对理学人性论的内涵进行改造与重建,排除人性论中天理、伦理成分,提倡真性、天则,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重建人性论,任天而动,来去自由。

关联学派

清代史学家黄宗羲明儒学案》将王门后学分为“门下七派”:浙中王学、江右王学、南中王学、楚中王学、北方王学、粤闽王学、泰州市王学,王畿、钱德洪为代表的属于“浙中王学”。

阳明学派

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是由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王守仁创立的儒家学派。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故学派被称为阳明学派。阳明学派是明朝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中的重要学派,其学说也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该学派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主旨,代表人物除王守仁外,还有有钱德洪、王艮、王、邹守益等。

阳明学派的诞生既是出于救治当世学术流弊的需要,也与创始人王守仁的个人经历有关。明代中期,朱熹之学流于虚伪,士大夫之属讲的是仁义道德、忠信孝悌,而求的是声色利禄、富贵权势,社会亟需一种新的思想唤醒“良知”。而王守仁由于“格竹”的失败经历让其怀疑起程朱理学的正确性,逐渐转向陆九渊心学,并最终在贵州龙场悟道。自龙场悟道之后,王守仁足迹所至之处,无时不讲学,传播自己的思想,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从而逐渐形成了阳明学派。后王守仁回到浙江省家中专意讲学,身边不仅聚集了一群旧时弟子,而且还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问学,阳明学派达到鼎盛。王守仁去世之后,阳明学派分化为浙中王学、江右王学、泰州市王学等七个学派,王门后学遍及整个南方地区。但由于王门后学未能承接王守仁思想之全体,偏隅一方,主要学派均渐流于空谈心性,走向禅宗思想化,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为后人所诟病,渐而走向衰落。如清代理学家陆陇其曾言:“风俗之坏,实始姚江。”

浙中王学

王学浙中学派是阳明学派在明代浙江一带传播的分支。王门弟子中,徐曰仁为王阳明内弟,拜师最早。而钱德洪王畿亲灸王阳明最久,深得器重,是王门的教授师。二人与其师王阳明在天泉证道,对王门“四句教”有不同解释,钱绪山以为定本,王畿以为权法钱绪山学有三变,但对师门之教虽无大得亦无大失王畿受禅学影响,主张良知现成,倡无念主静之学。季本贵主宰而恶自然。黄绾以“艮止”为学的王阳明去世后,绪山、龙溪常为讲学主盟,绪山还对王阳明著作的整理作出了贡献,推动了晚明王学的兴盛和发展。

相关著述

据徐阶(1494-1574年)《龙溪王先生传》记述,王畿的主要著述有《大象义述》《丽泽录》《留都·峴山·东游·南游的诸会纪》《水西·冲玄·云门·天山·万松·华阳·斗山·环璞的诸会语》《罗念庵冬游·松原的诸晤语》《聂双江致知议略》《别曾太常·赵浴阳的漫语》《答王敬所论学书》《中鉴录》等数十种,士人皆传诵之。

关于王畿的著述和谈话,多为其门人或后人收辑。主要有:《王龙溪全集》,又名《王龙溪先生全集》、《龙溪先生集》,诗文集,二十二卷。先由其门人周怡、查铎等十九人编、校而成,并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由萧拙斋初刻、前有王宗沐序。后有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何刻本、李贽序文。后有丁刻本,丁宾萧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象义述》《传志祭文》各一卷,万历四十七年刊,光绪八年(1882年)朱昌燕重刊;《龙溪会语》六卷,明万历四年王畿门人贡安国编、查铎刻;《龙溪王先生全集》,二十卷,萧良干编刻,王宗沫序,万历十六年刊,爱新觉罗·旻宁二年莫晋重刊;《龙溪王先生语录抄》,八卷,何泰宁编刻,李贽序,万历二十六年刊;王畿著作在日本的刊本,有明治三十六年日户胜郎据莫晋本编刻的《王龙溪全书》;今有吴震先生编校的《王畿集》。

相关人物

师承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世称王阳明,明朝绍兴府余姚人(今中原地区浙江余姚市),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阳明学派创始人。因曾筑室于绍兴市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王守仁

王阳明出身名门望族,少时即有四方之志。早年师从大文学家娄谅修习程朱理学,拜大军事学家许璋研学兵家韬略;成年之后,又辗转沉溺于诗文词章、佛老之学;初入官场,又因逆宦官刘瑾,遭致廷杖冤狱;直至谪官贵州省龙场(今修文县境内),始得顿悟“格物致知”道妙,遂成陆王心学集大成者;步入天命之年,平叛安民治世有功,官至南京市兵部尚书,受封王守仁,系明朝积功受爵的三大文臣之一。嘉靖七年(1529年),卒于江西南安(今大余县境内),葬于浙江洪溪(今绍兴市境内)。隆庆初年(1568年)追授新建侯,谥文成县,世人又称“王文成公”;万历十二年从祀于曲阜孔庙。著有《王文成公全书》流传于世。

王守仁一生经世致用,长期秉持民本思想,倡言育人兴学,力主兴发经济,谋略用兵治军,文治武功皆有所成,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儒学大家。他始创“阳明学派”,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命题,擘画起完整“心学”体系,有力冲击了日趋僵化的朱熹理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宋明理学,一举将中原地区古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推向巅峰。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思想,在明朝以后的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均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与孔子孟子朱熹一道被后世尊称为“孔孟朱王”。

弟子

王畿终身讲学四十余年,广纳弟子无数,当中较为有名有:周怡、唐顺之王襞赵志皋袁黄张元忭周汝登、张汝霖等。

唐顺之(1507-1560年),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区(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明代大臣、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受王畿罗洪先王守仁弟子的影响参悟心学,被黄宗羲视为南中王门的直接传人,“先生(唐顺之)之学,得之龙溪者为多,故言于龙溪,只少一拜”,最终形成了以“天机”为宗、以“无欲”为功夫的自家学问,在王学中占据一席之地。

周汝登(1547-1629年),字继元,号海门区,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政治人物,历任南京工部主事、兵部、吏部郎官,官至南京尚宝司卿。他在18岁时便中秀才,转而求学于王畿,潜心研究王阳明学说,卓然以理学自命,具有很深的造诣。先后创办鹿山书院和宗传书院,被誉为“一代儒宗,四方山斗”。

亲属

人物影响

心学影响

王畿在王学的分化、演变过程中承上启下,成为使王学蒙受诟病的有争议的人物。他上承王守仁,下启李贽,利用佛、道的思想资料,对王阳明的学说进行大胆改造和发挥,在学派林立的王门后学中,自成一家。

王畿在心学发展上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创新使其影响巨大,促进王学发展,对王学中的诸如“良知”“一念之几”“格物”等概念范畴多有创新和发明,发展至极导致对世俗知见的否定,被认为在阳明弟子中“最称入室”,是王门嫡系、阳明正宗;另一方面又因突破固有藩篱,公开主张良知涵盖儒、释、道三教,将儒学的宗旨也归结为虚寂或虚无,并引发王学内部分化。

心学传播方面,作为王守仁的及门高足,在王阳明去世后成为阳明学派的宗主,名重一时。他一生讲学,而又一生论战,是使王学成为明中晚期一股代替朱学而行的思潮;王畿思想晚明时传入日本,尽管当时对王畿的研析未形成广泛影响,但他在日本阳明学中仍有重要地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阳明学研究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文学影响

王畿在中晚明文学思潮兴起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王畿在继承了王阳明“良知说”的同时,又在“良知”的本体和“致良知”的功夫上,提出了“以自然为宗”的思想,从而为中晚明文学思潮弘扬主体意识、张扬个性精神和倡导自然人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以自然为宗”的思想波及唐宋派、公安派诸多流派及个人,有力地推动了中晚明文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历史评价

明代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王守仁在肯定王畿“四无论”时道:汝中所见,我久欲发,恐人信不及,徒增躐等之病,顾含蓄到今。此是传心秘藏,颜子、明道所不敢言者,今既已说破,亦是天机该发泄时,岂容复秘。

王阳明弟子赵锦:故其(阳明)欲得先生(王畿)也,甚于先生之欲事阳明。英迈天启,颖悟绝伦。

王畿弟子周汝登:文成之徒悟领者多,而最称入室则惟先生。不宗文成则已,宗文成则比绎先生(王畿)之语言。故先生之集与《文成全书》相羽翼,是为吾道之正鹄,俟百世而不惑者也。

王门后学许孚远刘宗周之师):姚江之派复分为三,吉州区邹守益)仅守其传,淮南市王艮)亢而高之,山阴(王畿)圆而通之。

明末儒学大师刘宗周:“至龙溪直把良知作佛性看,悬空期个悟,终成玩弄光景,虽谓之操戈入室可也。”

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黄宗羲: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

日本学者奥宫慥斋:王畿之“悟”,可与孔子之“一贯”、孟子之“觉”、程朱之“一旦贯通”相媲美,实为“彻上彻下,彻始彻终,由初学以至圣人之唯一路径。”

日本学者渡边秀方:龙溪自师殁后,和绪山(钱德洪)一块儿同为“王学”中心,“王学”发展的功绩上,他称第一人。况思想之高,博学之功,他还远出慈湖(杨简)上呢,无论如何,他当是“王门”第一功臣。

后世纪念

朱翊钧万历十一年(1583年)六月初七日,王畿卒,享年86岁,葬于绍兴娄家坞,墓地位于今绍兴市兰亭街道楼家坞村。其亲戚与好友,隆庆状元、弟子张元忭作《祭王龙溪先生文》,对王畿作出评价:“惟先生早事门墙,微言密授,神解心承,直窥阃奥,何止升堂。”“数十年来,总持三教,狎主宗盟,江之左右,淛之东西,或一聆其謦欬,辄兴叹于望洋,俾文成之脉绵延不绝者,实先生之表章也。”甚至说:“先生未死,文成犹生;先生死矣,文成其不复生也。”这是对王畿一生事功与伟业的精确概括。

轶闻典故

投壶雅歌

王畿为王守仁同郡宗人,据说,当年王畿生活十分落魄但又桀骜不驯,“每见方巾中衣往来之讲学者,窃骂之”,虽与王阳明作为邻居,也从不去拜访他。王阳明为收揽他,曾多方诱之,派魏良器与同门友投壶雅歌,作给王畿看,王畿见了很惊奇,说“腐儒亦为是耶”,魏良器回答说,我们在阳明先生门下天天如此,有何奇怪,道学家岂是你想象的那么呆板。渐渐地王畿在与王阳明的交往中,被他新颖的教学方式所吸引,体会到他的思想与朱学的不同。

两弃廷试

王畿在王门从学虽晚,因特立拔群,很快就成了王守仁讲学的主要助手。嘉靖五年(1526年),他到都下参加考试,通过了会试,见当时主政者不喜心学,遂不廷试而归。嘉靖七年(1528年),他正要赴廷试,闻王阳明之讣,即往奔丧,再次放弃廷试,直至嘉靖十一年(1532年)才中进士,而仕官仅两年而已。王畿把一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讲学活动。

天泉证道

故事发生在伯府内的天泉桥上,时间在王阳明56岁那年的九月初八,即他受命出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前夜。“是日夜分,客始散,先生将入内”时,两位得意门生王畿与钱德洪,围绕对他的善恶“四句教”的不同理解问题,请教于他。这“四句教”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畿认为这是讲心体超越善恶,钱德洪认为这是讲心体需要修行。听到两位弟子“候立庭下,先生复出,使移席天泉桥上”。在桥上,王守仁耐心地听取了两人的不同理解,然后“喜曰”,高兴地与两位说:“你们的理解‘正好相取,不可相病’,‘相取为益,吾学更无遗念矣’。也就是说,你们两位的理解没有谁对谁错,不可非此即彼,正好相辅相成,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这样的话,我的学说就更加完满,没有遗憾与挂念了。同时,王阳明肯定了王畿的见解不仅没有背离自己的思想宗旨,反而是把其中隐藏的“天机”发泄出来了,这便是宋明理学史上著名的公案——“天泉证道”。

南浦请益

嘉靖六年(1527年)十月,王守仁奉命赴两广,途经江西南昌南浦,其弟子邹守益、魏水洲、欧阳南野等率江右及门弟子率众二三百人候于此地,向阳明请益。王阳明向他们申述天泉证道内容,并说诸弟子可到绍兴市质证于钱镠两子。王阳明曰:“吾有向上一机,久未敢发,近被王汝中拈出,亦是天机该发泄时。吾方有兵事,无暇为诸君言,但质之汝中,当有证也。这里王阳明所谓的“向上一机”,指的就是王畿的“四无说”,“其为师门所重如此”。这一年,王畿年仅30岁。自此以后,王畿的“四无说”得到了阳明的认可而在王门弟子中广传,而王畿也因此大大提高了他在王门中的地位。

名言章句

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传习录下》)

良知一点虚明,便是作圣之机,时时保任此一点虚明,不为旦书梏亡,便是致知。(《留都会纪》)

念有二义:今心为念,是为见在心,所谓正念也:二心为念,是为将迎心,所谓邪念也。(《念堂说》)

有所不为不欲者,良知也。无为无欲者,致知也。(《复阳堂会语》)

“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如空中鸟迹,水中月影,若有若无,若沉若浮”。(《留都会纪》)

人生在世,虽万变不齐,所以应之,不出喜怒哀乐四者。人之喜怒哀乐,如天之四时,温凉寒热,无有停机。乐是心之本体,顺之则喜,逆之则怒,失之则哀,得之则乐。和者,乐之所由生也,古人谓哀亦是和,不伤生,不灭性,便是哀情之中节也。(《白云山房问答》)

参考资料

王畿.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6-14

海门先生周汝登门人录.嵊州新闻网.2024-06-09

..2024-06-10

..2024-06-07

..2024-06-09

吴震 | 何为阳明学的文化研究?.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阳明文化研究院 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2024-06-08

王国良.论王畿对理学人性论的改造与重建.网易.2024-06-08

【(日)福田殖】王龙溪与聂双江——“致知议略”中的良知论争.儒家网.2024-06-10

钱明.王畿思想在日本的受用与评价.litphil.sinica.edu.tw.2024-06-09

王龙溪全集.古译文网.2024-06-10

王龙溪先生全集.中华典藏.2024-06-10

《儒藏》精华编第195册介绍:《学蔀通辨》《龙溪会语》等七种.北京大學儒藏编纂與研究中心.2024-05-07

王守仁.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2022-10-15

..2023-01-07

..2023-01-07

..2023-01-08

《探索·发现》王阳明(1)溺.央视网.2022-12-25

..2023-02-03

周汝登:一代儒宗,四方山斗.嵊州新闻网 .2024-06-08

浙中王学的兴衰——以钱德洪、王畿关系为主线.中国知网.2024-06-04

王龙溪何许人也?他对日本思想界有何影响?.搜狐网.2024-06-09

【汪频高】阳明四句教及四有四无说论争之现代诠释.哲学史.2024-06-14

《中国历代大儒》第33章 理学殿军 刘宗周.劝学网.2024-06-14

王畿此人.绍兴文理学院.2024-06-09

绝妙腔调有了珍稀剧目的“合影”.绍兴日报.2024-06-10

冯建荣:阳明先生与绍兴⑧丨天泉证道.绍兴市人民政府.2024-06-03

【杨海文】阳明“四句教”出处辑考.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6-10

https://chinakongzi.org/baike/MINGCI/zhexue/201711/t20171116_147275.htm.中国孔子网.2024-06-10

明儒王龙溪的一念工夫论(2).国学网.2024-06-10

明儒学案·郎中王龙溪先生畿.国学荟.2024-06-10

浙中王门学案.古诗文网.2024-06-10

卷十二 浙中王门学案二.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4-06-10

语录.中华典藏.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