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
蓝是一种水溶性非偶氮类着色剂,化学名称为3,3′-二氧-2,2′-联吲哚基-5,5′-二磺酸二钠盐,分子式为C16H8N2Na2O8S2,相对分子质量为466.36。它是人类所知最古老的色素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印染工业。此外,靛蓝也是一种还原染料,以其特征性的靛蓝色而得名。历史上,靛蓝是从靛蓝属植物的叶子中提取的天然染料,但现在大部分靛蓝染料都是合成的。靛蓝染料的生产量每年达数千吨,最常用于制作牛仔布和蓝色牛仔裤,其特性使得石洗和酸洗等效果可以快速应用。
名词释义
靛蓝diàn lán,一种蓝色,蓝中带紫的颜色。
基本内容
中文别名:C.I.颜料蓝66;靛蓝;莫诺莱特海军蓝BV;C.I.还原蓝1;靛蓝粉;靛青粉;还原靛蓝;印地科;
英文别名:C.I. 73000; C.I. Vat 蓝色 1; 2-(1,3-Dihydro-3-oxo-2H-indol-2-ylidene)-1,2-dihydro-3H-indol-3-one; 2,2'-胺醚(2,3-dihydro-3-oxoindolylidene);Indigo 蓝色;Vat Blue 1;2,2'-biindole-3,3'(1H,1'H)-dione;(delta(2,2’)-biindoline)-3,3’-dione;(delta(sup2,2’)-biindoline)-3,3’-dione;(delta2,2'(3H,3'H)-Biindole)-3,3'-dione;(delta2,2'-Biindoline)-3,3'-dione
ChI=1/C16H10N2O2/c19-15-9-5-1-3-7-11(9)17-13(15)14-16(20)10-6-2-4-8-12(10)18-14/h1-8,17-18H/b14-13+
靛蓝类色素是人类所知最古老的色素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印染工业。靛蓝作为织物染料的应用至少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木乃伊穿着的一些服装和我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蓝色麻织物等都是由靛蓝所染成的,我国瑶族的一支因其生产和使用靛蓝染布的技术独特而得名“蓝靛瑶”。在食品工业中,靛蓝以其磺酸钠盐或其铝化的形式等用作食用色素,我国称之为“亮蓝”和亮蓝铝淀,在美国等以其磺酸钠盐形式为主,被称之为“靛蓝素”
。
物化性质
性状:蓝色粉末(可能偏深蓝),无臭。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56-81-5和丙二醇,不溶于油脂。0.05%的水溶液呈深蓝色。1g可溶于约100ml,25℃水,对水的溶解度较其他食用合成色素低,0.05%水溶液呈蓝色。溶于甘油,丙二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遇硫酸呈深蓝色,稀释后呈蓝色,它的水溶液加氢氧化钠呈绿至黄绿色。靛蓝易着色,有独特的色调,使用广泛。耐热性、耐光性、耐碱性、耐氧化性、耐盐性和耐细菌性均较差。还原时退色,如用次硫酸钠或葡萄糖等还原,则成为靛白。最大吸收波长610nm±2nm
。
密度:1.417g/cm3
熔点:390-392℃(dec.)
沸点:400.4°C at 760 mmHg
闪点:158.2°C
蒸汽压:1.27E-06mmHg at 25°C
贮运特性
密封阴凉干燥保存。密封保存,放置于通风、干燥地方,避免于其他氧化物接触。
危险说明
危险代码:Xn
危险等级:二氟一氯甲烷R36/37/38
安全等级:S26-S37/39
植物来源
有机染料深蓝色用蓼蓝以及菘蓝、木蓝、马蓝等含有吲酸成分的植物叶子发酵制成也有人工合成的(古籍中曰: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宋应星《天工开物·乃粒》)。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通称木蓝,有的地区叫靛青。
靛蓝,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战国时期荀子的千古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源于当时的染蓝技术。这里的“青”是指青色,“蓝”则指制取靛蓝的蓝草。在秦汉以前,靛蓝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植物制备
将靛叶堆积,经常浇水,使其发酵2~3个月,成为黑色土块状。用臼捣实后称为球靛,含靛蓝色素2%~10%。球靛中拌入木灰、生石灰及皮,再加水拌和,加热至30~40℃,暴露在空气中,成为蓝色不溶性靛蓝。
栽培技术
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已逐渐摸索出制取靛蓝的关键技术,从而打破了蓝草染色的季节限制。古人的造靛方法如下:先将蓝倒竖于坑中,加水过滤,将滤液置于瓮中,按比例加入石灰,再用木棍急剧击水,加快溶解于水中的靛与空中氧气的接触,使之氧化成为靛蓝,沉淀后,将水除去,等靛蓝的水分完全蒸发,则可将其盛到容器内,制成木蓝。这种造靛和染色的技术,与现代合成靛蓝染色的机理是完全一致的。
与红花一样,蓝草也可制成固体染料:先制成泥状的靛蓝,待染色时,先用酒糟发酵,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二氧化碳可将靛蓝还原成靛白。用靛白染成的白布,经空气氧化,又可显现出蓝色。靛蓝的这种发酵还原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使用,而且该种古老的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大约公元前100年,印度始制成靛蓝,与中国人不同,他们采用尿发酵法染蓝。
用途
主要用于棉纱、棉布、羊毛或丝绸的染色,该颜料是重要的还原染料靛蓝的颜料化处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光、耐气候牢度及耐热稳定性,给出蓝色调,并可制备出液体分散体剂型,主要应用于粘胶纤维原浆着色及印染。用于生化药剂和指示剂以及棉纱、棉布、羊毛或丝绸的染色等。
用作食品着色剂,我国规定可用于红绿丝中,最大使用量为0.02g/kg;在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染色樱桃罐头(系装饰用)、青梅中,最大使用量为0.10g/kg;在浸渍小菜中最大使用量0.01g/kg。
制备方法
(1)靛蓝制备。食用靛蓝实际上是靛蓝二磺酸二钠,由靛蓝用浓硫酸磺化,磺化结束后用水稀释,再用纯碱中和,最后加入氯化钠盐析,经过滤、水洗、干燥得成品。每吨产品消耗靛蓝粉(100%)210kg。
(2)靛蓝铝色淀制备。由氯化铝、硫酸铝等铝盐与碳酸钠等碱类制取氢氧化铝,然后添加于柠靛蓝水溶液,沉淀而得产品。
应用领域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靛蓝可用于腌制小菜、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染色樱桃罐头(装饰用)、青梅、糖果包衣,最大使用量为0.1g/kg;红绿丝,最大使用量为0.2g/kg
。
用于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妆品的着色。食用靛蓝为食用合成色素。食用色素是用于食品着色的一类添加剂,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总数逾60种。
文化历史
靛蓝是由一种在不列颠岛屿上生长的同名植物所提取出来的蓝色色素。凯尔特的勇士们就在作战之前用它在身体上着色,使得自己看上去更加的勇猛可怕,也给敌人带来了一定的恐惧心理。从古时候起,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战士就不断地对更发达的不列颠群岛乃至欧洲大陆发动突袭和掠夺。举个例子,苏格兰王国人的祖先就是最初的爱尔兰突袭者,他们赶走了这片土地的原住民皮克特人,然后在英国北部地区定居下来,成为了苏格兰。
在中世纪,当英国人数次将注意力放在对爱尔兰、威尔士男子足球代表队和苏格兰的征服战时,凯尔特的族人无法与其重装骑兵部队相抗衡,于是自然而然地转入了古老的游击战方式。凯尔特人的抵抗力量遵循古时的传统,在身体上用靛蓝图绘,以惊人的速度对不列颠人的殖民地发起突袭,并在敌人的正规军到达之前及时撤离。当时最著名的靛蓝突袭者部队是由苏格兰王国的威廉·华莱士所带领,活跃在英格兰共和国的北部,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一直困扰着不列颠的统治者。
参考资料
靛蓝.Indigo.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