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弥渡县

弥渡县

弥渡县,别名“迷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位于东经100°19′—100°47′,北纬24°47′一25°32′,土地总面积1523.4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弥渡全县常住人口25.72万人,县内居住着汉、彝、白、回、佤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1.27%。

弥渡县位于低纬高原,全县由北至南呈狭长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弥渡县境在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属益州郡云南县地,后历经多朝更迭,先后由永昌郡、建宁郡管辖,至隋朝隶南宁州总管府,唐时属南诏,称勃弄赕,明清时设弥渡市巡检,民国时期建置弥渡县。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置弥渡县,属大理白族自治州辖。截至2023年10月,弥渡县下辖6镇2乡,政府驻地位于弥城镇。

弥渡县以第三产业为主,其在县内经济结构中占比最高,第一产业与之相比稍弱,第二产业占比最低。在具体产业发展方面,弥渡县第一产业主要发展以“一棵菜、一头猪”为重点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该县已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二产业则是主要打造省级产业园区。第三产业则是重点打造百亿元级文化旅游支柱产业。2022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7.3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6.4:18.1:45.5,人均生产总值37735元。弥渡是滇西、滇中地区通往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州市的交通要塞,境内有国道320线、国道214线等主要交通线路。

弥渡是中国民间花灯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弥渡民俗音乐、花灯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诏铁柱、弥渡五台大寺等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密祉古镇文盛街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全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名称

弥渡地区,古名“勃弄川”,史称“白国故地,西汉旧郡;十赕沃壤,六诏咽喉”,相传古代弥渡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

明末,江河泉塘已初步得到治理,江河要道已筑桥梁,曾改“迷渡’’为“普渡’’,清初又复名“迷渡’’。

到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江河又得到进一步治理,建筑的桥梁也更多了,使“立朝之士,耕野之农,居之商,出旅之徒,或遵道遵路,不迷所往",经奏请改“迷"为“弥’’,称为“弥渡”。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据近代考古发现,云南省多地出土了新时期遗址及战国文物,证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弥渡地方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并且和云南其他地方一样,经历了部落林立、互不统属的时代。

秦至南北朝(公元前221至589年)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了滇池东面的劳浸、靡莫等部落,滇王降汉,西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了犍为、群舸、越、益州四郡,弥渡地方属益州郡云南县地。

东汉继承和发展了西汉在西南夷的郡县设置,另把益州郡中六个县(不韦、蔼唐、比苏、叶榆、邪龙、云南)划分出来加上新设的哀牢山、博南两县,设置永昌郡(相当于今之滇西地区),弥渡地方属永昌郡云南县地。

公元214年,蜀汉刘备占领益州郡;公元225年,诸葛亮兵分三路南征,平定了南中,为了巩固蜀汉政权,诸葛亮把益州郡改为建宁郡,新设云南郡,弥渡地方划归云南郡云南县地。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晋王朝,于公元271年把南中四郡(建宁、云 南、永昌、兴古)从益州分划出来,设立宁州,使云南地区成为一个大行政区归王朝中央直接统辖,弥渡县地方属宁州云南郡云南县地,南北朝272年间,一直沿用该建制。

隋唐至宋元(公元581至1368年)

隋朝弥渡属白子国地,隶南宁州总管府。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有蒙售等六诏争相崛起;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调姚州都督府的力量,派御使严正海支持皮罗阁及其子阁罗凤统一洱海地区;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 皮罗阁为云南王,在严正海支持下,建立了南诏;南诏置十赕,七节度,二都督,弥渡地方置勃弄赕,属南诏十赕之一,治地白岩。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权势大臣郑买嗣杀死南诏王隆舜子舜化贞夺取南诏政权,号称“大长和国”;公元928 年,杨干贞杀“大长和国”王郑隆直,拥赵善政为国王,称“天兴国”,10个月后,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为王,称“大义宁国”;在王朝相继更迭的36年中,弥渡地方建置因袭南诏称勃弄赕。杨干贞执政期间“贪虐无道,中外咸怨”,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络滇东37部种族、 奴隶和“大义宁”的地方势力,于天福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公元937年2月4日)举行起义, 打垮杨干贞守军,进入羊苴咩城(今大理);段思平取得政权,改国号大理国,意即大大地调理各方面的关系,所辖疆域以府或郡领属,先后建立了“九府七郡”,弥渡地方属天水郡。在大理政权更迭的16年中,地方建置未变,弥渡地方仍属天水郡。

公元1253年秋,孛儿只斤·蒙哥(蒙哥)命其弟孛儿只斤·忽必烈率10万大军, 以吴良合台总督军事,攻占大理白族自治州,改置军事性的行政机构设万户府、千户、百户所,弥渡地方隶大理下万户府,赵赕千户所。

蒙哥执行穷兵武和民族压迫政策,云南省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公元1264年,暴发了以舍利长为首的30万各族人民大起义;公元1273年,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以“谨厚”的方针行省云南;公元1276年,赛典赤撤销军事性行政机构,在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下设路、府、州、县,弥渡地方置建宁县,治地白岩,属大理路,由赵州所辖。公元1288年撤销建宁县,弥渡并入大理路。

明清(公元1368至1911年)

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亲自部署,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调集30万军队,以傅友德为统帅,兰玉、沐英为副帅,讨伐云南省,明军取得胜利;1382年,弥渡地方置定西岭巡检司, 设流土官各1人,1383年设弥渡市巡检,隶赵州白崖堡官,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增置大理府督捕通判驻此;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撤销通判。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吴三桂进占云南,清康熙、雍正相继在滇池洱海腹心地区设府、州、厅、 县,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弥渡地方分隶于赵州、蒙化厅、景东彝族自治县厅、宾川州、云南县;清沿明置,弥渡地方仍设有白崖巡 检司、弥渡市巡检司。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移大理督捕通判住弥渡城。公元1731年,云南省总督西林觉罗·鄂尔泰奏请裁白崖巡检,移大理府南关分府通判驻弥渡,为弥渡市督捕通判,署址弥城西街。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5月10日,弥渡彝族农民李文学起义反清,于密滴(今牛街) 建立帅府,控制了哀牟、蒙乐、六诏山的一部或大部地区,弥渡南山区为帅府所控;公元1874年起义失败。

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至1949年)

公元1912年民国成立后,云南光复,云南军都督蔡锷李根源为滇西国民军总司令率军西巡,李根源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绅民继续请命设县,李根源电请都督蔡核准,颁印委官,祥云云白川地计11127户,66755人建置弥渡县,民国元年5月正式成立;改通判署为县公署,张文运为第一任县知事,属蒙化厅辖。

民国3年(公元1914年)依中央政府令改治,废府厅,全省划为滇中、蒙自市、腾越、普洱市四道, 弥渡县属腾越道所领。

民国17年(公元1928年),改云南军政都督府设云南省政府废道,弥渡县直属云南省。

公元1949年4月1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滇西人民自卫团率部入弥渡,进驻弥渡县城,宣布弥渡解放;县长邓文康携印潜逃,在中共弥渡地下党领导下,成立弥渡县临时政务委员会,行使县政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

1949年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通电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脱离中国国民党政权,12月10日,弥渡县长常正学宣读昆明保卫战电,国民党政权在弥渡的统治结束。

1950年,据滇西地方行政委员会批示,1月1日弥渡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盛铎,弥渡县属滇西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

1950年3月1日,划归大理专区领辖;1956年,改大理专区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属大理州。

1953年将蒙化县二区文华乡的大树坪、石佛哨、大甲板,小甲板、金刚寺划归弥渡县,1954年将马街区划归样云县,原属凤仪县的红岩区划归弥渡县。1958年,弥渡、宾川县、祥云合并,建立祥云县,旋即撤销;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仍置弥渡县,属大理白族自治州辖。

1968年3月,在“文革”中,改弥渡县人民委员会为“弥渡县革命委员会”。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否定“文革”;1981年3月,恢复弥渡县人民政府,李发枝任县长,弥渡县属大理白族自治州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弥渡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地理坐标东经100°19′—100°47′,北纬24°47′一25°32′。东与祥云县、南华县接壤,南与景东彝族自治县、南涧县毗邻,西靠巍山县,北连大理市;土地总面积1523.43平方千米。

气候

弥渡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干季、雨季之别;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由于当地海拔差异大,所以不同地区气候变化比较大,形成了立体气候;全县年平均气温13.1℃~19.2℃,最热月的六月份平均气温为21.7℃,最冷月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为8.9℃。弥渡县东部和东南部地区雨水较少,年均降雨量730mm;西部和北部地区雨水较多,为900mm 或以上,朵山区最多,达 1000mm 以上;弥渡坝区居中,为750mm 左右。雨季一般在六月上旬开始,到十月底结束,雨季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85%左右,往往出现冬春干旱,夏秋洪涝的情况。

弥渡县位于低纬高原,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全年日照时数2519.8 小时。由于天气及地形条件的影响,县内坝子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强;河谷区日照时数少,太阳辐射弱;境内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常年风向多为西南风,很少降雪。

地质

地质构造

弥渡地质构造复杂,处于歹字型构造体系与经向构造体系的交切延伸部位,“洱海红河深断裂”呈北西向展布,“宾川县大断裂”呈向北向,两大断裂在苴力地区汇交,低级别、低序次断裂发育,影响面很广,控制了县境山川河流的形成和发展。 由于断裂带新构造活动明显,因此断裂带方向如发生地质活动结构上的地震,都会波及弥渡。

地层分布

弥渡县境自古生界至新生界地层均有出露:古生界地层分布于北部和东部;中生界地层出露于西部、南部,分布较广;新生界第三系堆积出露于东南部金室山与德苴之间,第四系更新统湖积出露于盆地西部边缘台地,全新统洪积、冲积、冲湖积覆盖整个弥渡盆地。

地形地貌

弥渡县由北至南呈狭长地形,南、北最大长89公里,东西最大宽26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河流呈西北——东南向分布。海拔最高点是九顶山(3118米),最低点是康郎乡大新田村(1242米),县城驻地海拔1675 米。

弥渡县境内山脉分西山、东山和南山三支;西山从九顶山起,过定西岭南下到苴力腊鹅山,长约60公里,地处阳坡,植被较好;东山起于九顶山南东,沿盆地东边山南下至德苴, 长约60公里,地处阴坡,植被很差;南山自景东展入,从县境太平山起,北上至康郎为礼社江割断,长约30公里,地处哀牢山与无量分岐顶端,雨量充足,植被良好。

弥渡地貌分四类:一是构造剥蚀地貌,分布于东、西山系;二是中切割中山峡谷山地,分布于南部苴力河到岔河、礼社江、牛街河及白云河之间;三是溶蚀中山峡谷,呈条状分布于东山,海拔1400-3000米相对切割深 500-1000米;四是山间盆地,有弥渡盆地、密祉盆地。

水文水利

水文

弥渡县内河流属红河上游元江支流,境内有毗雄河水系、白云河水系、牛街河系、毗雌河水系和亚溪河,另有 28 条沙河,组成河网,但都属季节河。其中,以毗雄河为主干河流,毗雄河发源于九顶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上游(史近以上)旧称赤水江,中游(锁云桥以上)称毗雄江,下游称苴力河,接纳西山十六条河流和东山六条河流,浩浩南流。毗雌河水系位于寅街镇西部,由朵祜河、瓦哲河、小密祉河等山地河流组成。白云河水系位于县境东南部、东山山系的南部山谷中,由7条沙河组成。牛街河水系位于牛街乡中部的深谷中,由西部的红梅河、西南部的马鞍河和东南部的团结河 3 条支流组成。除以上水系外,尚有歇场河、马腊么河、密祉河、礼社江等河流。

水利

截至2019年底,弥渡县有蓄水工程694座(包含中、小型水库及小坝塘),总库容745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926万立方米,年可供水6872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58座,小坝塘622座。

栗树营水库位于弥渡坝西南,坝址在栗树营村下,拦截毗雄河上游龙箐、水箐、中山箐、大灶窝、李家山等九条支流,径流面积93.5平方公里年均径流总量2300万立方米,海拔高程1720米,灌区广阔,是弥渡粮烟生产基地,设计坝高51.3米,总库容1773.6万立方米,正常蓄水库容1760.37万立方米,调节利用总水量1824万立方米,防洪效益1万亩。

土壤

县属土壤有自然土和耕作土两部分,有7个土类、10个亚类、19个土属、51个土种;其中7个土类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冲积土、水稻土、盐土分别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 4.31%、0.29%、41.70%、43.53.7%、0.07%、9.75%、0.35%。毗雄河从北向南纵贯全境,将东西两山系的母岩风化物分开,河东边为红壤、河西边为紫色土,河流两岸对称出现淹育型、猪育型水稻条带。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弥渡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弥渡县拥有耕地26180.59公顷(39.27万亩),园地5680.34公顷(8.52万亩),林地99733.12公顷(149.60万亩),草地1912.40公顷(2.87万亩),湿地168.96公顷(0.25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812.40公顷(10.22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623.53公顷(3.9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40.86公顷(2.91万亩)。

森林资源

截至2019年末,弥渡县全县林地面积110860公顷,森林面积85592.28公顷,覆盖率56.06%。森林面积中:国有林面积5922.98公顷,蓄积量42.26万立方米,集体林面积79669.3公顷,蓄积量525.08万立方米。湿地面积1705.98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68.23%。

矿产资源

弥渡县处于三江成矿地带,是有色金属矿产的富集区;据地勘资料显示,境内已探明铂、钯、、 、钌、、铜、、、、钨、金、银、铁、铅等17种贵金属、稀有金属、有色金属矿床,煤炭储量达4687.28万吨,无烟煤远景储量达4亿吨,褐煤矿远景储量达6亿吨;碳酸钙资源丰富、品质好,氧化钙品位多在50%以上,预计石灰石资源总量在100亿吨以上;共有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1处,铜、钼矿点7处,磁铁矿床2处,铅矿点2处,、钴矿点各1处。其中铂钯金属占全省储量的55%,是全国第二大铂钯矿床;九顶山矿床探明铜金属量15万吨,钼金属量7万吨,其中钼储量占全省储量的78%。

水资源

弥渡县水资源总量为2.8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883.99立方米,水资源严重缺乏,属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并存地区。弥渡县远离冰山、湖泊和海洋,水资源全靠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时空分布不均,地下水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县内多年平均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下,截至2020年,县内地表水资源量1.76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0.69亿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植物资源

弥渡县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山栎、毛白杨、杜鹃、山茶属滇橄榄杨梅蓼草等。被列为州自然保护区的县西太极顶,蕴藏着大片原始杜鹃林,马缨杜鹃花仍保持着原始生态群落。花卉资源和中药材资源丰富,古树名木、奇花异卉众多,有家养和野生花卉 40 多种,中草药 113 科,286 种,在全国普查的354种中,弥渡县有 146 种。

动物资源

弥渡县内南山与哀牢山相连,河谷水草丰茂,适宜各种野生动物繁殖生长,有熊、野猪、山驴 等野生兽类 20 多种,雉、孔雀、鹦鹉、画眉、杜鹃、雪雕、白鹇等野生鸟类 20 多种,另有水产类、昆虫类、爬行类野生动物若干种。弥渡县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毛冠鹿斑头大翠鸟中华鬣羚,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自然灾害

弥渡县境内出现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水灾、地震,其次是雹灾、泥石流,上述灾害有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现象,例如旱灾严重之后常伴有洪涝,地震前多有旱灾,久雨多引起泥石流,这些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1986年9月27日至10月12日,弥渡县曾发生过特大洪灾,山区洪水冲刷,泥石具下,冲毁了10万亩良田,66个村庄进水,17000人被迫转移。据县水利志记载,全县7区1镇,72个乡460个自然村,2.032万户、8.8644万人受灾,死亡人口24人,重伤1人;全县河堤决口1074段,长21.35万米;洪水毁桥16座,保邑水库大坝决堤8米;房屋倒塌8945间,8个村庄滑坡,水毁公路18条,长91公里,弥渡到南涧公路中断3个月,整个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共计3362.51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10月,弥渡县下辖6镇2乡,共有82个村委会、7个社区居委会、933个自然村、1215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位于弥城镇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弥渡全县常住人口25.72万人。户籍总户数94064户,总人口325562人,出生人口2140人,死亡人口2582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人口中,男性131964人,女性129241人,人口性别比为102.11;全县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1661人,占总人口的15.95%,15-59岁的人口为167745人,占总人口的64.2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1799人,占总人口的19.83%,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4.98%;全县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6685人,占总人口的37.0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4520人,占总人口的62.98%。

民族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弥渡县汉族人口为232361人,占总人口的89.0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8844人,占总人口的10.95%。截至2023年,弥渡县少数民族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1.27%,县内居住着汉、彝、白、回、佤等23个民族。

彝族是弥渡县历史较久的土著民族,境内彝族有摩察、聂苏、腊罗3个支系,自称墨叉、罗婺、土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饮食习惯和习俗。

孛儿只斤·忽必烈统一云南省时,有蒙古军和回军随征,回族大约于此时进入弥渡;回族使用汉语、汉文,同时在清真寺内教授阿拉伯语,因宗教和饮食上的原因,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回族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一年一度,各有不同含义,过节方式也不同。

白族也是弥渡的世居民族之一,白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到弥渡的白族,一般说汉语,只有白族老人讲白语;弥渡白族的生活起居,婚丧嫁娶,宗教信仰,都与汉族相似,传统文娱活动有“绕三灵”, “霸王鞭”等。

语言

弥渡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的云南话,是普通话基础方言的一个部分,具有北方方言共同的特点;声、韵母系统与普通话大同小异,在词汇、语法方面也与普通话基本一致。

弥渡方言的语音可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包括红岩、新街、太花、弥城、寅街镇5个乡(镇);下片包括苴力、密祉、德苴、牛街4个乡(镇);上片只有4个声调,下片有5个声调,上、下片之间除阴平调以外的阳平、上声、去声三类调值不同;寅街和密祉属上下片的过渡带。

宗教信仰

截至2017年,弥渡县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大教,已依法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23处(含基督教临时活动点1处)。

佛教

佛教传入弥渡的时间较早,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建红岩观音寺,公元827年建高娘寺,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建大庄寺(今大王庙),继之有红岩新寺、寅街白云寺等。

县人中信奉佛教的人较多。新中国建立后,寺内僧尼有的还俗,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丧失劳力的由生产队按“五保户”供养。到1988年底,弥渡县有尼姑1人,鸡足山佛教法会受戒的俗家弟子20多人。

道教

弥渡境内的道教,可追溯至唐朝。境内白岩城(古城)、蛮子城(小古城)遗址中有祭天和观星台的设置,说明南诏时有道士活动。明朝时,县北红岩北山有道人寺,是全真教道士出家处。清代乾隆,县城东天生桥有刘道士等人出家,县西南的太极顶有金道人、罗道人等住寺清修,为人治病。民国时期的宗教统计表中,县城附近有五显宫、佑圣宫和太清宫等,道观置有田亩产业。有道士叶真福、张才等10名,散居城乡的正一派道士10多名,他们主持斋醮、求雨、祭龙等仪式。新中国成立后,道教活动停止。

伊斯兰教

弥渡县境内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清乾隆、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祁家营村建有清真寺;民国23年(公元1934年),弥渡县公安局进行宗教调查,登记表中有:“弥城回教在竹子巷有清真寺1所,主教人马忠良,教徒40余人,寺内办清真小学1所,并附设施财帐米慈善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回族将清真寺修一新;1988年县内有清真寺6所,有教徒1411人。

基督教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基督教会内地会派传教士来弥渡,向弥渡醮会公管事杨云海租县城内前街铺面立福音堂进行基督教传教活动。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2月,弥渡教会和大理教会一起,响应中国基督教三自(自治、自传、自养)革新运动委员会号召,签名发表了《革新运动宣言》,福音堂迁至东街(租用);1987年12月,成立了“弥渡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经济

综述

弥渡县以第三产业为主,其在县内经济结构中占比最高,第一产业与之相比稍弱,第二产业占比最低。在具体产业发展方面,弥渡县第一产业主要发展以“一棵菜、一头猪”为重点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该县已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二产业则是主要打造省级产业园区。第三产业则是重点打造百亿元级文化旅游支柱产业。

2022年,弥渡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7.32亿元、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4517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70702万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457968万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36.4:18.1:45.5。全县人均生产总值37735元,增长4.3%;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451578万元,比上年增长3.2%,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6.4%。

第一产业

弥渡县第一产业主要发展以“一棵菜、一头猪”为重点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弥渡种菜历史悠久,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具有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盛产芋头、香酥梨、南瓜等150多个果菜品种,以大蒜、马铃薯为主的无公害蔬菜远销海内外;墨瞳玉蜀黍属等近年新引进的特色农产品得到推广,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截至2023年,该县已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2个,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省“一县一业”产业特色县。

截至202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78207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282487万元,林业产值15434万元,牧业产值348487万元,渔业产值18241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558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6525亩,粮食总产量178332吨,蔬菜播种面积156267.24亩,蔬菜产量411948.79吨;全县生猪存栏469000头,出栏593085头,全年猪牛羊禽肉类产量为58712吨;全县建成100亩以上烤烟连片种植示范区114片,烟农收入2.29亿元,实现烟叶税收5060万元。

第二产业

工业在弥渡县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比较小,主要工业包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其中制造业为近年来主要投资,2022年1-9月全县制造业累计完成投资3.32亿元,年均增长282%,投资项目涵盖了回收利用、产品制造、无害化处理、饲料生产、农产品初加工、电池生产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该县新能源产业投资异军突起,电力工业将持续发力,在2022年工业投资中,新能源投资占72.7%,逐步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主的新投资格局。

截至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1219万元,增长3%。全部工业增加值116365万元,增长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651万元,增长0.2%。

第三产业

弥渡县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是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该县在全力打造弥渡“泡温泉、品美食、赏花灯”的文化旅游品牌,目标是服务和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创立佰亿元级的旅游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弥渡县共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1264万人,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91.7亿元。

2022年弥渡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5322万元,增长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108万元,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0602万元,增长4.4%;金融业增加值35785万元,增长4.7%;房地产业增加值65226万元,增长2.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9152万元,增长6.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3863万元,增长2.6%。

云南弥渡产业园区

云南弥渡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2.83平方公里,按照“一园三片区”进行规划,分为海坝庄片区、长坡岭片区、白塔湾片区。产业发展定位为“一主三辅”,即农特产品精深加工1个主导产业,新型建材、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先进制造3个辅助产业。2021年3月,弥渡县工业园区优化提升为云南弥渡产业园区,成为全省首批27个省级产业开发区之一。截至2022年,云南弥渡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完成,新收储产业园区土地610亩,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23个。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弥渡全县有普通小学93所,在校生16527人;普通中学14所,在校生12114人;小学专任教师1101人,中学专任教师1017人;全县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9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08%,高中(含中职)阶段毛入学率91.08%。 弥渡县第一中学(北京大学),有学生约2000人,是一所完全中学,中央选定北京大学,来到弥渡县,托管帮扶弥渡县第一中学。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弥渡县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46个;卫生机构有床位1405张,技术人员1546人;县内建立起“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协同,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患者留县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

文化

截至2020年,弥渡县构建了“县、乡、村、组”四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县城中心区建成占地16000平方米的花灯广场百姓文艺舞台;在乡镇建成6个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文化站,配套建设7个共11500平方米的小广场;同时,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场所766个,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弥渡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3名、州级传承人3名、县级传承人98名,民歌、花灯成为弥渡的两大名片。

环保

弥渡县2022年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优)的天数有259天,二级(良)102天,轻度污染1天,无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天气,空气优良率99.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50。弥渡县纳入上级考核的地表水监测断面2022年12个月均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水质。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大横箐水库湖心一至四季度水质分别为:Ⅱ类、Ⅰ类、Ⅲ类、Ⅱ类水质;桂花箐水库湖心一至四季度分别为:一季度锰超标3.1倍,二、三季度为Ⅱ类水质、四季度为Ⅲ类水质。截至2023年6月,弥渡县县城绿地率达42%,绿化覆盖率达46%。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弥渡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22.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率达97%以上,8431户(共约2.08万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13户1130人享受特困供养保障,脱贫户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据2022年县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弥渡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7601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3327人。

交通

综述

弥渡交通便捷,古为茶马古道出入滇西、滇西北的十字路口,称“六诏咽喉”;县城距省会昆明市285公里,距州府下关61公里,是滇西、滇中地区通往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州市的交通要塞,是内陆通往东南亚的重要干线和滇西交通枢纽。

公路

截至2023年,弥渡县全县公路网总规模里程达2676.2公里,密度达175.72千米/百平方公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弥渡县境内已有国道320线和214线交汇,楚大高速、杭州-瑞丽高速公路、祥临公路、果河公路穿境而过;宾南高速弥渡段已于2022年底完工;起于弥渡县城东北侧罗坪村附近的弥昌高速已在规划建设当中,弥渡县境内长21.515公里,路线全长88.14公里。

铁路

弥渡境内有广大铁路经过;广大铁路全长213公里,其中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109公里,东起成昆铁路云南段广通站,向西经云南省楚雄市、南华县、祥云县、弥渡县至大理市下关,被誉为滇西运输大动脉。弥渡火车站站址在云南省弥渡县红岩乡马厂箐,邮政编码675600,建于1999年,隶属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弥渡县县营运公共交通线路64条,营运车辆289辆,8个乡镇和89个村(社区)都开通了客车。

文化

综述

弥渡文化遗产丰富,境内有战国铜鼓的出土,石棺墓的发掘,营盘山新石器遗址的发现。把弥渡文化历史推前了数千年。南诏铁柱、李文学彝族农民起义遗址、白崖城和金殿窝遗址,被分别列为国家级、省、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弥渡县山川雄伟、风光秀丽,前辈文人概括了十景:东谷梨花、西河烟柳、南山温泉,北刹疏钟、天桥挂月、文笔砚、铁柱纪古、长桥飞虹、古洞花鱼、青螺环翠。亦说为八景。

新中国建立后,弥渡文化艺术事业开始了新的纪元。县级文化行政机构、新华书店总店、文化馆、花灯剧团、电影放映等单位相继设立,繁荣了文化事业。弥渡花灯以浓郁的地方特色身于云南花灯之林,也拥有白子国古文化、南诏古文化、古道马班文化等历史文化遗留,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饮食

弥渡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酸、辣、鲜、香”等鲜明特点。弥渡卷蹄、弥渡酸腌菜等已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红米、黄粉皮、密祉豆腐宴等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弥渡饮食注重食物的原汁原味,追求口感的丰富,有弥渡卷蹄、弥渡红粬米、弥渡酸腌菜、弥渡八大碗、肝生、密祉豆腐宴、密祉荨麻汤等地方特色美食。

弥渡卷蹄

弥渡卷蹄是弥渡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发酵肉制品,采用优质精瘦猪肉为主料,配以食盐、红谷米、草果面、纯洪洞醪糟拌匀入味后,填入剔去骨的猪脚皮囊内,用稻草扎紧后,煮熟腌制而成,因成品形同新鲜的猪脚,故而得名。卷蹄是弥渡县美食的名片,色泽红白透明肉质鲜嫩,冷吃或热食皆可,大多数人把它当做凉品来吃,口味区别于一般的卤煮。

弥渡八大碗

弥渡“八大碗”,曾是婚丧嫁娶的标配“盛宴”,以猪肉为主,分别为蒸肉、蒸骨头、扣肉酥肉、锅烧(干蹦)、煮肝肚、白兑、泡皮(大肉),分别装在大碗中;在弥渡八大碗美食谱系之中,讲究佐料的配制,食材的搭配,特别是用膘头肉做的大块蒸肉,肥而不腻,吃进嘴里,满口喷香。

弥渡酸腌菜

弥渡酸腌菜很有名,不仅被弥渡州里州外的人们广泛认知和青睐,更是弥渡人舌尖上的乡愁印记。2020年,“弥渡酸腌菜”被公布为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弥渡民间流传的酸盐菜主要有两种:一种叫水腌菜,另一种叫扑菜。两种产品都是用(粉杆)大青菜为主要原料,胡萝卜、萝卜为辅料,加入食盐、辣椒粉、红糖、香辛料等配料,利用土罐(土坛)密封在自然条件下发酵而成。近几年来,随着建林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老土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兴办,弥渡酸盐菜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至此,弥渡酸腌盐菜的腌制在充分保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与现代化的生产加工设备相结合,通过“三选、三洗、一腌”的制作工艺。

弥渡红曲米

红曲霉最早发明于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应用历史,是我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用红曲菌发酵而成。近年来药理学家发现,红谷米入药,是一种出色的降血脂、降血压天然药物。弥渡卷蹄粉红鲜嫩的颜色也是来自红曲米。做红曲米必须要土木结构的房子,有利于保温,正宗红曲米所用过程全部为手工完成,过程复杂费时。

习俗

婚俗

民国《弥渡县志稿·礼俗志·婚礼》条载:“我弥婚礼在昔之时,其亲家下定(俗名“吃定准”)后,多讲六礼周全,所谓六礼,即纳彩(俗名“压八字”)、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俗名“通信”)、亲迎是也。其家事稍贫者,则下定后,纳彩,请期一次举办,即行亲迎之制。”“近时(民国22年,即1933年前后),政府提倡风俗节约,凡事加以限制”。“亦有文明结婚例举者,其仪式则与科书所载及各地举行者相同。至于婚礼宴客,昔时属太繁,有余之家,有宴客二三百桌者,其次百余桌,且流连数日。近来风俗节约,有渐次改良,尚能从简履行,结婚以一日—饭了之,则于金钱节约将不少。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废除旧礼教,婚嫁一切从简,定婚客只不过一二桌,结婚客10多桌,聘礼用一两套衣服,一对木箱。60年代,机关城镇形成只以茶点酬客的良好风气,农村有在水库、治河工地上结婚的,婚礼节约而隆重。70年代提倡“节约闹革命”,一般不请客,婚嫁从简,在农村提倡送一部《毛泽东选集》和锄头,镰刀等工具。80年代政府提倡“文明结婚,精简办事”。但有的家庭大操大办,超前消费,嫁妆有单车、手表、缝纫机、收录机到全套时新家俱:组合柜、角柜、食品柜、写字台、皮箱、沙发床、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宴客席面也上升为“九大碗”加上“大拚盘”或“汽锅鸡”,一场婚事耗资高达4000至7000元。

丧葬

民国时期,有钱人家棺殓毕则叩请内亲奉柩在堂,讣告亲朋,题神家祭,大宴宾客,祭悼三日五日,择期发引安葬。实行“三日成坟”。

新中国成立后,丧事从简,人死后趁热装棺,孝子到亲友家门前叩请,哀告亲友。远路不能亲自前往者,请人代行,明日“赶死”。然后开悼宴客,由亲朋好友到灵堂悼祭,少数人家,按旧俗“签神点主”。饭后送葬,有的夜晚搞“接灵开路”等迷信活动。入土满3日,复山垒坟。机关工作人员离世,一般由单位举行追悼会,追悼后送葬。

花灯习俗

弥渡的花灯习俗以密祉的元宵灯会为代表,坝区的花灯节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只十二、三结束,称为“太平花灯”,密祉则于正月十五、六大闹花灯,称“元宵花灯”;每到花灯节,全乡二十多个自然村一万多人口中,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参与翘花灯,二十多个灯班齐聚在密祉大寺灯场,进行花灯表演,届时也有燃爆竹、舞狮舞龙等活动。

特色村落

密祉镇文盛街村

密祉古镇坐落于茶马古道沿途,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古建筑民居林立,民俗文化丰富;密祉古镇文盛街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全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内有珍珠泉、凤凰桥、文明阁、魁星楼、土主庙、文昌宫、尹宜公故居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存,聂家马店、杨家桂花店、赵家银匠铺等店还保留着最原始的格局,这些店铺在当年的文盛街赫赫有名,为古驿道上的马帮和过往的商旅住宿、补给及货物运转提供便利,也为长年累月“走夷方”的赶马人提供了落脚之处。

文物古迹

综述

弥渡历史悠久,文物繁多。1965年,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南诏铁柱”和“李文学彝族农民起义遗址”2项。1979年,经弥渡县革委会公布的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红岩古城遗址”、“李文学起义帅府”第6项。1983年,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又有“铜殿古遗址”、“师范基”等14项。

多年来,共发现、调查、落实和清理了各类文物项目475项(处、件)。其中,古城遗址5处,现有遗存2处,石棺葬6处,火葬群8处,名人墓5处,古建筑41处,碑刻84块,馆藏文物169件,古字画169件(社会流散文物未算在内)。

南诏铁柱

“南诏铁柱”,古称崖川铁柱,或建宁铁柱,俗谓天尊柱,置于铁柱大殿佛台正中;柱身铁黑色,铸面稍粗糙,柱顶呈三莲瓣相连状,在莲瓣三丫口之间,原各安有一木雕凤头,现为金色龙头,上覆铁锅一口,这与古代祭礼时金镂鸟飞翔落于柱顶的传说有关,铁锅表示上天,顶天立地,永镇山川之意。“南诏铁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弥渡先民留存下来的珍贵遗产,是唐、南诏时期唯一留存下来的古铁柱实物;自古以来,弥渡地区民众视其为神柱,是滇西地区早期土著民族树崇拜的延续和发展。

弥渡五台大寺

弥渡五台大寺位于弥城东南约30公里的五台山,海拔2325米,西距苴力镇政府驻地苴力村约10公里。整座寺宇坐东朝西,前瞻太极群峦,后依五台翠屏,北、东、南三面皆古木苍天,松柏掩映,景色宜人,真所谓“九州仙缘归佛地,五台玉案拱慈尊,”今寺宇内已无佛像,也无需“拱慈尊”,但五台古建恰如“玉案”端镶于“仙缘”之中,稳处于五台山峦“交椅式”的怀抱中,史称五台山“前看五台,后看五台,故名五台,与天目山、水目山同为弥渡之古丛林”,五台大寺因此得名。2018年,弥渡县苴力镇五台大寺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学彝族农民起义遗址

李文学起义遗址位于弥城南100余公里,牛街乡马鞍村委会瓦卢村后的天生营顶峰,距牛街乡政府驻地密滴20公里。1965年1月20日,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咸丰六年四月七日(公元1856年5月10日),彝族农民李文学在天生营誓师起义,起义军推举李文学为“夷家兵马大元帅”。历经艰苦奋战,起义军控制了今属弥渡、南涧彝族自治县南华县、楚雄、双柏县、景东、镇源、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等10个县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50多万,坚持革命达20年之久,强烈地震撼了清王朝在云南哀牢山地区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哀牢山区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劳苦大众的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6月底,弥渡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1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9项。

弥渡花灯戏

弥渡花灯是云南花灯九大派系之一,素有“云南花灯比山茶 弥渡花灯别样红”的美称,在云南花灯大家庭中,独树一帜。弥渡花灯戏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弥渡被誉为“中国花灯之乡、中国花灯艺术之乡”。

弥渡花灯戏是以汉族为主体兼融各民族风格特色的表演艺术,承载了悠久的民间社祭文化,集祭祀活动、艺术展演和巡游为一体,流传广泛,群众性强,已成为弥渡地区各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弥渡民歌

弥渡民歌是弥渡县境内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的总称,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小河淌水》《十大姐》《弥渡山歌》《绣荷包》等一批弥渡传统民歌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弥渡民歌”逐渐产生广泛影响力,成为我国知名度较高的音乐品类。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保护名录。

弥渡民歌源远流长,在被誉为“南天瑰宝”的《南诏图传》的“铁柱祭”中,有关于罗盛参与白王张乐进求祭天时“排笙赛祖,毡帽踏歌”的描绘,这些风格迥异的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样式弥渡民歌;弥渡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情感,以音乐体裁来划分可细分为山歌、小调、舞蹈歌和风俗歌几种类型;弥渡民歌是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活化石,它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萃取本地和外来艺术文化精髓,逐渐形成了今天形式多样又特色突出的弥渡民歌。

弥渡县密祉镇文盛街村汉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密祉镇位于弥渡县西南部,距县城33公里,地处弥渡、巍山、南涧三县交界的山区盆地,山水环绕,秀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2017年6月,密祉镇文盛街村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四批省级汉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风景名胜

综述

弥渡县有优越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旅游业是当地发展的重点;截至2023年,弥渡已拥有3个国家级AAA景区,打造了白崖城、上马台、天生桥、铁柱庙、美食街、小河淌水乡村振兴示范园、后海景区、密祉旅游小镇8大景区。

重要景点

东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南东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滇西高原西南部,属云岭点苍山余脉,地势东北部高西南低,共有景观74处,其中人文景观33处,自然景观41处,森林面积3780公顷,洞穴景观、山水一体化特色突出,具有“雄、奇、秀、幽、野”的森林特色。

小河淌水•天生桥景区

天生桥位于云南东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部山谷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弥渡县城东南,距离城区约4公里,整个风景区由天生桥、东峙壁、西峙壁、龙潭等构成;天生桥风景区内不仅有良好的植被和生态环境,也保存着众多的石刻文化,东西石壁上吟哦唱和、记游铭功的摩崖石刻多达二十余处;同时,在天生桥景区内还发现多处新石器初期人类活动遗址,先后出土了完整的石刀、石斧等器物。

小河淌水•白崖城景区

白崖城位于云南省弥渡县红岩镇大营村委会古城村与化城村之间,海拔高程约1770米,距大理市45公里,处于大理1小时交通圈层内,对外交通便利;东至王官营村交界,南至化城村,西至谷女寺,北至古城村北引水沟,景区内分布着白崖旧城、新城、非遗传习所、白崖剧场、彩云书院、谷女寺、谷女溪、龙竹林、谷女寺(含天柱摩崖石刻)等三十多个人文及自然景观。

铁柱庙

铁柱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南诏铁柱”而得名,史称“铁柱宫”也称“铁柱观”,座西朝东,全院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为前、中、后院,共计一牌坊、一照壁、一砚池及三拱石桥、一山门及内外戏台七殿五厢和两休闲廊。

永增玉皇阁

永增玉皇阁位于新街镇永增村委会境内,地处弥渡西部古驿道的要冲,背靠西山,南联铁柱庙;皇阁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供奉玉皇天尊、三皇玉皇大帝等天神,祈求神灵保佑人间太平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称二十村玉皇阁。

重要人物

主要荣誉

2014年11月,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2022年,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2年,被评为云南省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突出县市。

2022年,被评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参考资料

Midu County Overview.yunnanexploration.2023-10-16

弥渡县基本县情.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3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10-13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民政部.2023-10-16

弥渡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弥渡县人民政府.2024-11-05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16

云南车牌号查询.车牌号查询.2023-10-16

弥渡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4

弥渡县历史沿革(新中国时期).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6

行政区划.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3

大理这十年|弥渡县:着力打造百亿元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支柱产业.百家号.2023-11-14

2023年弥渡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5

您知道咱们弥渡的优势在哪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5

【霞客行之江山多娇·游学云南】弥渡:去有风的地方寻觅小河淌水的故乡.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弥渡县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31

弥渡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8

弥渡县城居民告别喝地下水的历史.大理日报.2023-10-18

弥渡加强水源工程建设见成效.大理日报.2023-10-18

大理州白族自治州2020年水资源公报.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8

大理州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2021年).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1-01

传染病控制.中国政府网.2023-10-18

中共弥渡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举行.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弥渡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弥渡人大官网.2023-10-13

弥渡县人民政府县长.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3

弥渡县政协主席  罗鸿文.大理州政协.2023-10-13

弥渡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3

彝族居住与饮食.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3

不要再听说弥渡,请听弥渡说!.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5

大理这十年 | 弥渡县:着力打造百亿元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支柱产业.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李天来院士到我县调研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6

大理弥渡:特色种植成为农民增收亮点.云南网大理频道.2023-10-16

弥渡“大理之问”:戳产业发展痛点,“红脸出汗”追问新思路.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弥渡县近三年产业投资情况简析.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弥渡县:文旅产业发展扬帆起航.新浪看点.2023-11-14

弥渡加快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21

云南弥渡产业园区建设按下“快进键”.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弥渡县.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23-10-16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11-01

弥渡:医共体建设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大理日报.2023-10-15

弥渡县财政局监督检查处理结果公告.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弥渡县人民医院2022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说明.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弥渡县“非遗”文化焕发新魅力.大理日报.2023-10-15

弥渡县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公报.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1-01

弥渡:建设绿美城市 提升城市“颜值”.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1-01

弥渡介绍.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5

弥渡公路网总规模里程达2676.2公里.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宾南高速公路(弥渡段)建设最新情况来啦…….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弥渡至昌宁高速公路初步设计通过评审,路线全长88.14公里,总投资约223.77亿.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再访广大铁路.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弥渡火车站简介.铁行网.2023-10-21

云南弥渡:公交畅通 群众方便.人民网.2023-10-21

弥渡美食街开街.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小河淌水的味道,弥渡美食在这里.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5

大理这些“舌尖上的非遗”,你吃过多少?.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21

厉害了!《大理日报》用整版报道了咱们弥渡的这道美食.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1

弥渡酸腌菜的制作方法.中国农业信息网.2023-11-01

弥渡红曲米.大理日报.2023-11-01

弥渡文物概述.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21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3-10-16

铁柱庙.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5

寺、庙、阁、观、坊、祠.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大理日报.大理日报.2023-10-21

云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学彝族农民起义遗址.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21

喜讯!大理州弥渡县三个项目上榜省级非遗项目公示名单.文旅头条.2023-10-15

大理弥渡:数万人欢庆密祉元宵灯会.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10-21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⑥弥渡花灯戏.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10-21

小河淌水清悠悠 弥渡民歌似水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21

走进小河淌水的故乡——密祉文盛街村汉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大理日报.2023-10-21

《云南日报》一个整版,关注了咱弥渡!.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接二连三,弥渡又增两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弥渡再添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16

寻绿NO.12|云南东山国家森林公园.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走起,到天生桥赏美景去!.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5

一月一县市·弥渡.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小河淌水白崖城景区:诗意烟火和合而居.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五一嗨玩】您有一份假期新街出游攻略请查收哦~.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施发荣.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2

李昇.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2

周秀岐.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2

李文学—彝族农民起义军领袖.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2

谷际岐.弥渡县人民政府.2023-10-12

关于对全国文化先进单位(文化先进县、市、区)评选和复查结果进行公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5

关于拟确定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的公示.交通运输部政府信息公开.2023-10-15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2022年云南省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突出县市区的通报》.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10-15

弥渡县:打造“绿色蔬菜产业园”.今日头条.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