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立于1971年,原名中药系;1997年更名为药学系;2004年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合并,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院。

学院介绍

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药学院已成为办学规模适当、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科特色与优势明显,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院。

人才培养:已形成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成教生、自考生等多层次办学体系。现设有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五个本科专业。药学院现设有17个教学单位,共承担42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000余人。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药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现有教学实习基地30余家,能够满足本专科教学需要,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几十年来,为国家输送了本、专科生5800余人,硕士、博士生300余人。

师资队伍

药学院拥有一支以知名学者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学缘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全院现有专任教师108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0人,讲师40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48人。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享受省政府津贴,5人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楚天学者1人,百人计划1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获湖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湖北省优秀教师及湖北省师德标兵10余人次。5年,主编教材10余部,副主编教材20余部,参编教材40余部,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科研与教学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

但汉雄

简介

但汉雄,男,教授,硕士生导师,1963年10月出生,湖北赤壁人。

1985年7月于咸宁医学院医疗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8月~198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药理学高师班进修一年;1998年9月~1999年1月于湖北大学省教委师培中心参加英语培训学习;1994年6月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理学专业硕士毕业;2006年9月~至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1985年~1999年,于咸宁医学院从事药理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药械科科长;199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被选拔为省属高校跨世纪学术骨干;2000年~2004年2月,于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担任教师、药理学教研室主任、成人教育部主任;2004年3月至今,于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担任副院长兼职实验中心主任;2004年3月晋升为主任药师。

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效果优良,多年来一直深得师生的好评,并获得学院嘉奖;能胜任多层次不同专业的各项教学任务;公开发表教改科研论文多篇;先后承担多项纵向及横向科研课题;1997年获由省教育厅组织鉴定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一项;1998年被遴选为省属高校跨世纪学术骨干,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现为中国药理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湖北省药理学会理事。

一、学术思想

中药药理学是一门与多种学科密切联系的新兴的桥梁性学科。中药药理学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已有几十年历史,从现代科学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的内涵,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中药新药的开发是以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为基本条件,不仅为临床提供了许多高效低毒的中药新药制剂,也推动了中药药理学自身的发展。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也将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二、科学教育经验

注重中药性味功能的现代化研究。重点讲授代表药物与其它药物的异同及优缺点。

三、主要成果

(一)论文

1、甲状腺功能状态对异胍代谢的影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甲状腺功能对磺胺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中国药师

3、脑外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4、甲状腺功能对地西泮及其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影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5、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6、《药理学实验》(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湖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7、甲状腺机能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中国药理学通报

8、甘露醇对动物肝药酶的影响 中华现代临床医药学杂志

9、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0、甘草酸二对动物血清胆碱酯酶的影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1、海马和侧脑室微量注射GABA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痛阈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学进展

12、人参二醇对实验动物的免疫促进作用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13、三七中人参二醇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4、苯海拉明普鲁卡因传导麻醉协同作用的实验研究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5、三七二醇苷对大鼠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湖北中医杂志

16、甘草酸二铵对心肌缺氧、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湖北中医杂志

17、浅谈药理学导学法 海南医学

18、甘露醇对动物运动耐力及抗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海南医学

19、甘露醇对心肌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海南医学

20、甲状腺功能状态对其生物学作用与药动学的影响 咸宁医学院学报

21、大鼠室旁核微量注射GABA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的研究 咸宁医学院学报

22、大环内类抗生素的新用途 咸宁医学院学报

23、维生素K3对小鼠代谢酶的影响 内蒙古中医药

24、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5、室旁核微量注射GABA受体激动剂对电针足三里穴大鼠酯酶的影响 当代地方科技杂志

(二)、科研

1、衰老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及机制的探讨 省教委自然科学类重点项目 编号96A062

2、五氟利多Morphine依赖大鼠的实验治疗 省教委青年学者科学研究项目 编号98B034

3、匹莫齐特对吗啡依赖性大鼠的实验治疗 省卫生厅第五个三年医药卫生科研指导性计划项目 编号 WZ015

4、大豆异黄酮雌性衰老模型小鼠的作用 湖北中医药大学院级课题

5、甘草酸二铵与平喘药和镇咳药的协同作用研究 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课题

薛大权

简介

薛大权,男,教授,出生于1958年9月30日,汉族,中共党员。

1982年6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获理学学士。

1982年7月至1984年11月在江汉油田医院药剂科工作。

1984年11月至2003年6月在湖北省药检高等专科学校任教。

2003年7月至今在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任教。

一、学术思想

薛大权1982年6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1984年11月从事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至今已有23年有余。这些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战斗在教学一线,为国家的药学事业及培养药学人才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热爱本职工作

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非常神圣的,古往今来一直倍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他要与学生直接联系,如同工厂里的工人面对机器,如同农民面对农田一样,平凡而伟大。教师要有热爱他的学生、热爱他的事业的心,才能长期战斗在教学的最前沿,将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

教师由于其所从事的工作性质,要求他必须不计名利,甘为人梯,唯有学生成才,走入社会,被社会认可并为社会作出贡献为最大的快乐。

二努力探索提高教学效果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努力学习,不断前进,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尤其是主持编辑、制作并出版的《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及《药剂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由于课件是用Authormare软件制作,界面整体观强,互动性好,以及编入的大量制药设备图片和制药过程的动态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课堂教学内容能紧跟生产实际的发展与需要,教学效果好。

三积极进行实验研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站在科技的前沿,掌握科技的人,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实验研究,不断丰富和贮备自己的知识,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国内多种专业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研究文章。

四努力进行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提升教学水平和培养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年来非常重视并积极参加教材编写、出版工作。先后主持编写、制作、出版了《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和《药剂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主编《实用片剂制备指南》专著,《新编输液制备指南》为副主编,参编了《药剂学实验讲义》、《实用口服液工艺学》、《实用滴眼液工艺学》等专著。

二、教学经验

长期的教学工作,自己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为搞好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吃透自己所教课程的内容,才能有的放矢

每位教师必须将其所教授课程的内容吃透,做到融会贯通,哪么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若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在平时对本专业及其关联的知识广积博览;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研究,甚至编写教材与讲义等方面工作,来加强你对所传授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平时在备课过程中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你要教的内容,教学时通过语调、举例、提问及必要提示等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对教学过程中所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评析,利于改进和提高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善于将往届学生中存在带普遍性的问题,在前阶段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老师自己首先进行分析、认识,属于教师自身的原因立即加以改进,属于学生的问题予以指出。如:在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时,发现实验小结没有总结到知识的关键点,学生可能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针对此问题在下次实验课或是理论课时给学生总结;往届学生考试情况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或学生学习、接受、消化情况,在以后教学时应采合适的措施和办法,努力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三教学过程中严格管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随着国家教育方针的改进,每年招收新生入学人数不断提高,进入高校的新生占高中毕业生比率越来越大,使更多的学生能接受高等教育,这是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措施和主要方法。我们在对比高兴的同时,也不能不面对扩招所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学生自觉性不够好,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少,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薄弱。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制定相应的措施,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得到健康成长,使真正成为四有人才。

1.课堂休息的间隙抽查学生到课情况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总感觉到那些学习不够好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放松而造成的。我们运用上课抽查方式,督促和要求那些学生积极听课,严格要求自己,一旦他听懂了所学的东西,还可能拚发出对该学科的热情和兴趣。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与目的。

2.建立实验仪器领-还制,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

在早年的教学中,发现这样一个怪现象,实验台屉中有时堆放许多没有清洗的实验用仪器,学生还找到老师反映实验台没有某种器具,就又去领,久而久之,造成库房仪器消耗量相当大,还有玻璃仪器被损也是十分严重,对此种问题,是我们管理措施不到位,管理制度缺失而慢慢产生的不良行为,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为此,我们制定了实验仪器领-还制,实验课前学生领去实验必用的器具,实验结束后归还,对破损的作一定的赔偿,上述不良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了,培养了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意识。

3.建立实验室卫生验收制,培养热爱劳动、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在实验课结束后,安排学生做实验室清洁卫生,发现总有一些学生因故不做;还有一些即使是做了,但也是敷衍了事,实验室的整洁不甚理想。为此,我们制定了实验室卫生检查签名制;学生做完实验室卫生后,由实验室老师检查后,认为达到要求了,同意学生签名方可。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办事认真的良好习惯。

上述种种点滴措施与办法,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三、主要成果

(一)论文

1.复方硝酸咪康唑妇科学栓的研制与含量测定.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8):.

2.环糊精包含技术改进咳嗽糖浆质量的研究.中成药,2001(12):

3.复方替硝唑妇科栓的制备和含量测定.数理医药学杂志,2002(5):

4.中药片剂问题及解决办法.医药导报,2002(5):

5.噻克硝唑凝胶剂的研制与含量测定.医药导报,2002(9):

6.提高痔灵栓稳定性的方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8):

7.环丙沙星麻黄碱鼻喷剂的制备与含量测定.数理医药杂志,2001(2):

(二)著作

1.实用片剂制备指南.主编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年8月

2.新编输液制备指南.副主编 .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12月

3.药剂学实验讲义.编委.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

4.药物动力学.编委.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年,

5.实用滴眼液制备工艺.编委.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

6.实用口服液制备工艺.编委 .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

7.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多媒体课件.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8.药剂学多媒体课件。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三)科研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多媒体教学光盘.2001年9月。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负责人. 2003年4月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王红

简介

王红,女,教授,1958年月出生,籍贯,九台区。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学习,获得理学学士。2005年6月获得武汉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在武汉制药厂研究室从事药物合成工作。1984年8月调入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从事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年随学校合并入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1988年1月晋升为讲师,1997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和副主任药师,2002年11月晋升为主任药师,2003年12月晋升为教授。

一、学术思想

王红教授始终认为,药学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与其学科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药物化学作为药学学科的领头学科,以创制新药为首要任务的。药物化学的形成和发展始终伴随着新药的研究和寻找过程。药物化学的发展也就不可能离开其他众多基础学科的发展和指导。例如,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等等。作为一门研究和发现并创制新的安全有效药以及研究如何更好地制备这些药物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主要有:基于生命科学研究揭示的药物作用靶点,设计药物新分子,以期发现选择性地作用于耙点的新药;通过各种途径和技术寻找先导物,其次计算机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和构效关系也是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利用各种数据库和信息技术,广泛收集药物化学的文献资料,扩展思路,开拓视野,丰富药物化学的内容。十分赞同对药物化学这门学科的比喻:如果现代药物化学是一只鼎,那么支撑这只鼎的分别是化学、生物学科和计算机技术。创制新药是涉及多学科、多环节的探索性系统工程·是集体研究的成果,基于药物化学首先要发现先导物,为后续学科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在研究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科学教育经验

从教23年来,主讲《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总论》和《药学文献检索》等课程,先后承担过本科生、专科生及各类进修班、成教生等不同类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备课宗于教学大纲,内容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不墨守成规,锐意教学改革,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授课对象特点因材施教。治学严谨,注意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创新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培养既要掌握药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要熟悉现代医药有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为药物化学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与教材写工作,主编《药物化学实验教材》

专长于药物的合成及新药的研究,发表过论文数10篇。

从1999年2004年,曾分管过药学系(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工作,努力推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2005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三、主要成果

(一)论文

1.《美罗培南的抗菌活性与临床应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年第1期

2.《提取方法对茯苓中水溶性含量的影响》 时珍国药研究 1998年1期

3.《保护ACTH片段合成与修饰》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1998年第4期

4.《二瞵酸盐类骨质疏松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第9期

5.《他汀类药物刺激骨形成的作用》 医药导报 2002年第10期

6.《穿心莲药材及穿心莲片的质量标准探讨》 西北药学杂志 2002年 第2期

7.《恶唑类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年

8.《盐酸青藤碱乳膏的 制备及含量测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4年 第4期

(二)著作

王红,编委。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5月。世界有机药物专利制备方法大全

(三)科研

西药四类新药塞克硝唑原料的临床前研究(2003L01843),2003年担任合成主要工作。

张林碧

简介

张林碧,女,教授,1958年5月8日出生,湖北公安人。

学习经历:

1970—1975 汉 口 铁 中 读中学

1978—1982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系 读大学

1982—1982 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 进修学习

1983—1985 湖北省药检所中药室 进修学习工作

参加了“中药鉴定学习班”“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定”

“生物统计方法”、“英语口语班和中级班”的学习。

1989.7-8. 参加全国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学习班的学习(山东济南)

2000.5-7. 参加了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中级班的学习。

2002.4-7. 参加了计算机课件培训班(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Photoshop、Flash和Frontpage的应用)的学习。

2002.7-8. 参加湖北省级测评员培训班的学习,

经多项考核获省级测评员资格(湖北武汉)

2005. 11. 参加国家级测评员培训班的学习,

经多项考核获国家级测评员资格(北 京)

工作经历:

1975—1978 湖北省枣阳市梁集公社太平岗中学 任教(知 青)

1978—1982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系 学习(学 生)

1982—1985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工作(实习研究员)

1985—2003 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 任教(讲 师)

(副教授)

(主任药师)

2003—2006 湖北中医学院药学院 任教(教 授)

担任职务:

1986—2005 任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生药教研室主任

1994—2003 任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2000—2003 任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4—2007 任湖北中医药大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社会兼职:

1990年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武汉中药学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1996年 湖北省药学会中药及天然药物学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2001年 湖北省高校女高级知识分子科技创新研究会第一届委员

2002年 湖北省药学会中药及天然药物学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2002年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武汉中药学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及常委

2002年 湖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2003年 湖北省语言工作委员会聘为湖北省省级测评员

2005年 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聘为国家级语言工作测评员

2006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咨询与评审专家库专家

2006年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评审专家库专家

获奖情况:

1994年获湖北省卫生系统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997年获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1996年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1年获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度校巾帼文明示范个人和工会活动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2003年获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工会活动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2004年获湖北中医药大学2003年度优秀教师和先进女教职工荣誉称号

2005年获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6年获湖北中医学院药学院2005年度爱岗敬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7年获湖北中医学院药学院2006年度爱岗敬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学术思想

(一)教育学术思想

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以社会为目标。而药学教育应有一套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师队伍。

1.科学的教学模式

我国的药学教育一直沿用以化学课程为主的化学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能提供和保证药品质量的专业人才。而世界先进国家的药学教育已从化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 PC ) 确定为药师职业的准则,其宗旨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药学服务,推动社会用药的合理性,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节省宝贵的卫生资源。

我国的药学教育应将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和技能训练作为主要任务,即以社会的需要为目的,改革课程设置,增加相关知识,引进国外发达国家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增加药学法规、药品信息与评价、药物治疗学、药物流行病学、药师英语会话等与执业药师相关的课程,加大临床教育力度,使药学教育尽快从化学模式转向生物医学模式。

2.合格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药学教育的主力军。没有一批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适应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开发,从事药品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专业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科学技术人才。高等药学院校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科学研究知识、计算机知识、英语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力结构(教学能力、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

要培养出合格的药学人才,必须有科学的、与时代要求相匹配的教育模式;必须有一批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专业学术思想

1.加大中药品种研究的力度。要在扩大药源、寻找新的近缘种、新的药用

部位等方面下功夫、做工作。

2.以国家投资、招商引资并行的方法对重点品种进行资源调查和资源开发。

3.对濒危品种立法加以保护,同时对这些品种的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从而达到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大力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对中药进行品种和资源研究。如分子生物学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5.“分子生药学”是一门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对生药进行研究的新学科,要使之尽快的成熟与完善,在2-3年内成为药学本科生的必修课。

二、教学科研经验

(一)教学工作经验

出色完成了《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商品学》和《药学英语》(生药学部分)的教学工作。由于对教学工作的兢兢业业、对教学效果的执着追求、对教育对象的真情关怀、对教育改革的不断尝试,以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标准的教学语言(国家一级水平)、创意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模拟教学),深受历届各层次学生的喜爱与好评。多次被评为厅级、校级和院级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文明示范岗等。作为生药教研室主任(1986--2005)和校级学术委员会委员两度规划、筹建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实验室,长期主持生药教研室的工作,将原生药教研室带成了一个锐意进取、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团队意识的集体,并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嘉奖。

(二)科研工作经验

1.参加了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的普查工作,完成了50多个品种,几百份原植物标本的分类鉴定工作,以及紫荆的省级质量标准和60多个检品的质量检定工作。

2.参加了“7702”止血药的实验研究和“白胶做成膜材料的实验研究”两课题的查找资料、方案设计、创制新配方的止血药膜、寻找动物模型、做小鼠、兔和狗的药理实验,参与研究性实验的全过程和论文的撰写工作。

3. 主持了对湖北地产杜仲桑叶黄连、鸡内金等品种的组织学和蛋白质的PACE鉴别研究,完成了方案设计、主持和参加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

4. 主持并参加了湖北地产动物药蛋白质的PAGE鉴别研究、湖北地产动物药蛋白质的PAGE鉴别研究、乌梅及其混杂品的蛋白鉴别研究;完成方案设计、参加实验研究、论文撰写修改等工作。

5.主持并参加了中药品种炮制前后变化的研究。对人参、僵蚕、地龙等药材炮制前后的变化进行了PACE鉴别研究,完成方案设计、实验研究和论文撰写。

三、主要成果

(一)论文

1.用聚丙烯胺凝胶电泳 法鉴别人参、僵蚕等品种《中药材》1991;14(4):26-27; 1995年获武汉市级优秀科研论文三等奖

2.用PAGE法鉴别乌梅及其混杂品《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8):358-359; 1997年获武汉市级优秀科研论文一等奖

3.五种动物内金的PAGE鉴别 《 中 药 材 》 2000;23(1):22-23,2001年获武汉市级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

4.五种药材中不同结晶的显微观察和显微摄影《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2003,3(9):89-91

5.湖北地产杜仲桑叶的形态与组织学鉴别研究《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3002,3(9):85-86, 2005年获武汉市级优秀科研论文三等奖

6.十九种叶类生药的组织特征鉴别及其检索 《中药鉴定理论与实践》 2003,1(1):170-172

7. RAPD技术在中药品种鉴定研究中的应用《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3,3(7): 6--9

8. 黄连短萼黄连的组织学鉴别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12(6):343-346

9. 浅议中药制剂的现状与剂型改革 《 亚 洲 医 药 》 1997,8(10): 870-871; 1999年获武汉市级优秀研论文三等奖

10. 从Internet 检索中药相关信息 《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3,3(8):136-137

11. 执业药师培养与药学教育的相关性探讨《 海 南 医 药》2003. 9

(二)著作

1.《现代中药材鉴别手册》副主编及参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8.出版

(三)科研

1. “7702”止血药的实验研究,1982-1984 厅级课题 排名第三,1987.获浙江省科委颁发的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

2. 白芨胶做成膜材料的实验研究1982-1983 上一课题的子课题 排名第三 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上发表

3. 用 PAGE法鉴别乌梅及其混杂品 1995--1996 校级课题 排名第一,1997年获武汉市级优秀科研论文一等奖

4.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观察人参僵蚕等品种炮制前后的变化 1990—1991、校级课题、排名第一,1995年获武汉市级优秀科研论文三等奖

5. 五种动物内金的PAGE鉴别 《 中 药 材 》 1999—2000、校级课题、排名第一,2001年获武汉市级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

6. 湖北地产杜仲桑叶的形态与组织学鉴别研究 2003.10. 校级课题、排名第一,2005.获武汉市级优秀科研论文三等奖

汪乐原

简介

汪乐原,男,教授,1955年9月生于武汉,籍贯江西省;1972年2月至1974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中,1976年1月被分配至原武汉显像管厂当工人;1977年11月参加招生制度改革后的首次高考,1978年2月被武汉大学录取至生物系《植物遗传学》专业学习;1982年1月本科毕业,当年2月被分配至湖北省农科院科研处成果管理科工作;1984年8月调至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学》课的教学工作,直到该校被并入湖北中医药大学后。其间,曾兼教过《生药学》实验课、《医用生物学》课和《分子生物学》选修课;曾为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医用生物学》试卷和《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试卷命题;曾到华中师范大学进修《植物学》,到中国药科大学进修《生药学》和《中药显微鉴定》,到武汉大学进修《分子遗传学》;现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生药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为中国药学会会员。曾被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评为1987年度、2002年度和2003年度的“优秀教师”,且因此而在该校并入湖北中医药大学后获提升一级工资的奖励;所作论文《山化树叶与山柳树叶的显微鉴别》被中国中医药学会武汉分会评为优秀论文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所作论文《三叶青与白的鉴别》和《南瓜胎座并不符合药用植物学的侧膜胎座定义》同被《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编委会评为优秀论文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一、学术思想

在本科教学计划配给《药用植物学》理论课的学时不超过46个的情况下,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其中的形态学和解剖学上。理由有三:1、形态学和解剖学是分类学的基础,分类学的核心内容——分类系统,主要就是根据植物在形态、构造上的进化程度和植物之间在形态、构造上的相似度来建立的;2、形态学和解剖学中的概念多而杂,且其中有些概念连教材的作者都没能彻底讲清楚;3、药用植物学课所为之服务的中药鉴定学课或生药学课,其核心内容是对植物性药材的真伪鉴定,而它所讲授的四种鉴定方法中,有三种方法都需要借助药用植物学中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知识。

在给一种概念下定义时应该做到:1、使该定义与尽量多的有关事实相符,将例外情况减少至最小程度;2、使该定义在逻辑上无内在或外在的矛盾;3、使所定义的概念与对立于它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相同的属性;4、其语句中不包含只有当此定义下完之后才可能被另外定义的概念;5、不存在歧义或不可能让人误解;6、使所定义的概念不同于其他概念。但在由中国不同学者主编的各种版本的《药用植物学》教材中,没有哪本教材能使其每个定义都做到这6点。例如有些教材将花被定义为“花萼和花冠的总称”,就是没有做到上述第1点。因为花被也往往是花中一种生于花托顶部同时包围花蕊的无花萼与花冠分化的部分。又如有些教材将半缘纹孔定义为由单纹孔和具缘纹孔分别排列在纹孔膜两侧所构成的纹孔对,就是没有做到上述第2点。因为这些教材在此之前说单纹孔和具缘纹孔各是一种纹孔对,并且说纹孔对由两个“纹孔”所构成,而这个半缘纹孔定义却实际上在说半缘纹孔这一纹孔对是由两个“纹孔对”所构成;再如有些教材将花序定义为花在花梗或花枝上排列的方式和开放的顺序,就是没有做到上述第3点和第4点。说其没有做到上述第3点,是因为“排列的方式和开放的顺序”都不是实体,而与花序概念对立的单生花概念,则在这些教材中被定义为单独生于茎顶或叶腋的“一朵花”,即实体;说其没有做到第4点,是因为这里所说的花轴或花枝是既不同于生有数朵单生花的茎也不同于花柄的只有花序才具备的部分,而这意味着若不先定义花序,则花轴或花枝的定义便无从谈起。还如几乎所有教材都将纹孔定义为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不均匀增厚而留下的没有增厚的空隙,就是没有做到上述第5点,因为这个定义既可以让人将纹孔理解为细胞壁上无次生壁的地方,也可以让人将纹孔理解为细胞壁上次生壁相对较薄的地方。最后如有的教材将心皮定义为适应生殖的变态叶,就是没有做到上述第6点,因为雄蕊也是适应生殖的变态叶。

注意发现和改正这类问题,是保证《药用植物学》课的教学质量所不能回避的任务,在改正这类定义时向学生阐明有关的道理,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经验

只有在教学中补充一些虽未被教材和其他资料记载,但符合教材中的理论逻辑和客观中的事实的辅助说明或知识,才能使理论与实际较好地联系起来

例如,中国所有的药用植物学教材在谈及肉穗花序的特征时,都是说它与穗状花序(基本)相似,但其花序轴肉质肥大(成棒状或极度肥大)。事实表明,这种说法不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将所遇到的每种肉穗花序与每种穗状花序都正确地区分开。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同植物上的肉穗花序之花序轴在肉质程度上并不相同,且它们不一定都比所有穗状花序的花序轴更肉质些,还由于不同植物上的肉穗花序之花序轴在肥大程度上不相同。教师研究比较教材中展示的这两种花序的简图后提炼出这样一种表述,即:它与穗状花序基本相似,但其花序轴肉质肥大以至其直径大于其上每朵小花的直径,就既不违背教材中原来的说法,又使得学生能在实践中将所遇到的每种肉穗花序与每种穗状花序都正确地区分开。

又如,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会用被子植物门门分科检索表确定任一被子植物所属的科别,可是学生在达到这个要求的过程中,常遇到必须判断雌蕊或子房的心皮构成数却不会判断或不能确保判断总是正确的困难,因为要作出正确地判断就须根据雌蕊各组成部分的形态构造之不同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所有的《药用植物学》教材都没有具体而系统地讲述如何这样做。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中所述的心皮、花柱、柱头、子房、隔膜、假隔膜、腹缝线、背缝线、胎座类型、雌蕊类型等概念及其现象,特别是通过研究心皮的构造、心皮形成雌蕊的方式及其与腹缝线、背缝线、隔膜、花柱、柱头在数量上的相关性,与胎座在类型上的相关性,提出以下一套方法,就能帮助学生克服上述困难:

若见雌蕊群是多个离生或仅子房基部合生的雌蕊,则这些雌蕊的数目就是雌蕊群的心皮数目;若见雌蕊群只是一个雌蕊,则先看其有几个花柱,若有2个以上的花柱,则花柱数就是心皮数;若只有1个花柱,则看柱头有无分裂,若有分裂,则柱头的分裂数就是心皮数;若无分裂,则横切子房看其胎座类型。若是边缘胎座,则心皮数为1;若是侧膜胎座,则其胎座点的数目就是心皮的数目。若是不含假隔膜的中轴胎座,则子房室的数目就是心皮的数目;若是其它类胎座,则看主脉(即背缝线)的数目,其数目就是心皮的数目。

三、主要成果

(一)论文

1.对横列型气孔的定义的探讨。植物学通报,1995;12(4):55

2.长叶胡颓子叶的鉴定研究。中草药,1997;28(1):47

3.关于平列型气孔定义的讨论。植物学通报,1997;14(1):57

4.生药学实验中指导显微鉴定内容的改革。药学教育,1997;13(1):30

5.三叶崖爬藤白蔹的鉴别。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2003;4(5):7.2003年5月获该杂志编委会颁发的“世界华人医家优秀论文”奖

6.对药用植物学教材花序定义的质疑。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2003;4(6):63

7.山化树叶与山柳树叶的显微鉴别。海南医学,2003;14(7):47.2006年获中国中医药学会武汉分会颁发的优秀论文三等奖

8.青钱柳叶与湖北枫杨叶的性状鉴别。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2003;4(7):37.

9.长叶胡颓子叶与披针叶胡颓子叶的鉴别。海南医学,2003;14(7):60

10.对生药学教材中茴香简图的质疑。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2003;4(8):63

11.青钱柳嫩叶的显微鉴别。中药材,2003;26(9):631

12.某些药用植物学教材中违背事实处。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2003;4(9):96

13.南瓜胎座并不符合药用植物学的侧膜胎座定义。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2003;4(10):82.2003年10月获该杂志编委会颁发的“世界华人医家优秀论文”奖

14.通泉草的花序不应称为总状花序。内蒙古中医药,2005;24(11):112

(二)著作

1.药用植物学。编委。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年12月.

2.药用植物学实验。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1月

学校设施

药学院实验室面积886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约1970余万元。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二级科研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3个,市级、院级、校企共建等科研中心及研究所(室)13个,标本馆1个。现有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和教学协作单位50余家,连同校内各类教学科研综合平台,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专业建设

药学院注重加强学科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中药学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点,中药学、药学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中药学专业为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和湖北省高等学校首批正式挂牌品牌专业;中药学学科为湖北省特色学科和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生药学为校级重点学科;中药资源与中药鉴定为省级教学团队;中药鉴定学、药剂学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中药化学为校级精品课程。

科学研究

药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科技部科技攻关(支撑)计划项目7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3项,湖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湖北省厅级科研项目64项,市级科研项目4 项,与企业合作承担项目25项,总经费2400余万元。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重大科技成果奖5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烟草总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同时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药证书1项,临床批件7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

科研机构

湖北省中药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于2005年5月,是湖北省涉及中药研究和生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中药标准化是保证中医药临床用药安全、稳定、有效,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基础。标准中药材、中药标准饮片和中药标准提取物是实现中药标准化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

该中心由中药资源与质量研究室、中药炮制研究室、中药提取物研究室、共性技术研究室、中药制剂和工艺研究室、分析测试中心等组成,将坚持科技创新、市场导向的原则,采用自主开发和企业联合的手段,示范性开展中药资源和质量研究,中药饮片和中药提取物标准化研究,为中药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标准中药材、中药标准饮片和中药标准提取物的相关技术研究,促进湖北优质地道药材的生产、推广和信息传递,实现中药标准炮制饮片和中药标准提取物工程化应用,是湖北省及全国中药标准饮片和中药标准提取物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和创新中药新产品的孵化器。

中心有中药学科各研究领域的教授和副教授20余名,中心有中试提取干燥设备1套,高效液相色谱仪8台,紫外分光光度计4台,气相色谱仪3台以及其它分析测试设备20多台套,具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中试平台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中试平台等,能满足中药标准化技术研究的需要。

在中药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过程中,将建立湖北优质地道药材数字信息库和中药鉴定数字图片信息库,研究3~5个中药标准炮制饮片, 2~3个中药标准提取物,获得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质量标准认证;获得1个创新药物临床批件,具备为中药饮片和标准提取物生产企业提供合格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的能力,使平台的标准化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学术交流

药学院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近几年先后与美、英、日、加等国及国内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联系,聘请外籍教授4名;派出10余人赴国内外合作研究、进修和讲学;先后邀请数十名国内外学者来我院访问、讲学。这些交流与合作,加强了我院与外界的联系,提高了在国内和国际的地位和影响。

优势与特色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与优势明显、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药学院。药学院始终坚持以中药学科为龙头、中西药学科并举、医理工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和构建多模式、多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教学,构成了科研教学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各层面教育与研究的平台。

人才培养

药学一级学科(100700)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药物化学专业(100701)01先导化合物的合成与新药开发研究

02药物合成新技术及新工艺研究

03天然活性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药剂学专业(100702)01药物新制剂、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02药物新剂型与生物药剂学研究

03药物制剂专业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生药学专业(100703)01湖北省道地药材及其规范化种植研究

02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品种保护研究

03生药的质量控制及品质评价研究

药物分析学专业(100704)

01药物分析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02体内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

03新药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药理学专业(100706)01天然药物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

02药物代谢与临床药理学研究

03心血管药理学与新药研究

04神经药理学与新药研究

中药学一级学科(100800)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01 临床中药学研究

02 中药及其制剂的物质基础研究

03 中药及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

04 中药资源及其品质研究

05 中药的品种、质量及资源开发研究

06 中药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

07 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

08 中药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09 中药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

实验室

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是湖北省科技厅和教育厅于2001年12月批准组建,2005年通过验收,评估为合格省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为:巩固和发展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科的特色和优势,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药研究,力争在湖北省中药现代化研究方面起示范作用,推动湖北省中药产业的发展,为湖北省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作机制,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所广泛合作交流,与湖北省中药企业产、学、研结合开发中药新品种,既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又产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中药资源、品质和GAP研究

2.中药及制剂有效成分研究

3.中药活性物质药理学研究

4.中药炮制的标准化研究

5.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实验室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有中药资源研究室、中药化学研究室、中药制剂研究室、中药分析研究室、中药炮制研究室、中药药理研究室、仪器分析室、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平台、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研究平台等研究机构;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紫外光谱仪、高级电子分析天平、流式细胞仪、生物显微镜、基因扩增仪、荧光显微镜、酶标仪、超临界CO2中试平台、大孔吸附没药树中试平台等现代化仪器设备;形成了强有力的团队,教职工研究人员30余人,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50余人。

本实验室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GAP研究成果

中药GAP研究即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其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农户种植。这是中国中药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旨在从源头控制中药材及中药产品的质量,也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实验室在建设期间承担8个中药材品种中药GAP研究,其中苍术射干两个中药材品种为国家科技部批准项目,金刚藤、菊花、丹参、半夏、北柴胡麦冬等6个中药材品种为湖北省科技厅批准项目,均于2004年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专家验收。

2.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

实验室在建设和发展期间,在中药现代化研究方面取得科研成果11项,其中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湖北省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3.中药新药研究成果

实验室在建设和发展期间,将中药的物质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等紧密结合,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开展了6个中药新品种的研究,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临床研究批件,其中2个中药新品种为原中药二类新药,为国家鼓励开发研究的高科技含量中药新品种。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