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立极

黄立极

黄立极(1568—1637),字石,又字中五,号我范。明直隶元城(今大名县营镇乡黄庄村)人,生于隆庆戊辰正月三十日,卒于崇祯丁丑九月十六日。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累官少詹事礼部侍郎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魏忠贤以同乡的原因,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旋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次年迁武英殿建极殿大学士,为大学士。崇祯即位,阉党案定,落职。崇祯十年(1637年)去世,年七十。《明史》将之列入阉党传。有《留笏草堂集》,《辅诗传》谓其诗“雄深雅健,不落大历之后”。

人物生平

黄立极(1568——1637),明直隶元城(今营镇乡黄庄村)人,字我范,号中五,别号我范。据《五柳黄氏宗乘序》记载:黄立极家族本山西洪洞人,明永乐初迁于元城县,世居卫河西岸,五棵古柳荫蔽其宅,号称“五柳黄家”。性纯孝,五岁父亲去世,像成年人那样捶胸顿足,哀痛之至。少年时闭门苦读,文采鸣于当时。乡试时一经为第一,万历三十二年成进士,累官少詹事礼部侍郎

附拥阉党

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东林党人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魏忠贤大兴党狱,为了迫害东林党人,就乘机诬陷东林党人接受熊廷弼贿赂。他的党徒冯铨又编造伪书《辽东传》陷害熊廷弼,说:“此书为熊廷弼所作,流传市上,希图为自己开脱。”,黄立极建议:“夜半片纸了当之!”通过杀害熊廷弼,来打击东林党。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魏忠贤以同乡的缘故,与丁绍轼周如磐、冯一同参理机务,晋升为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又由魏忠贤主持,同大学士顾秉谦、冯铨等人编撰《三朝要典》(《三朝要典》初名《从信鸿编》,又称《三大政记》),书中收入了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关于“梃击”、“红丸”、“移宫案”三大疑案的示谕奏疏,并加案语,旨在深入打击东林党。不久,周如磐去世、魏广微去职,天启六年(1626年),丁绍轼去世,冯铨罢官;该年秋天,施鳯来张瑞图、李国普入阁。未几,首辅顾秉谦请求退休,于是黄立极迁为首首辅。不久因滇南大捷的缘故,加恩黄立极武为建极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十月,与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并为《光宗实录》总裁,参与编修实录。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8月22日夜,天启驾崩,黄立极首先提出立崇祯为皇帝,奉笺三次劝进,“崇祯”年号即黄立极所拟。内阁中: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除李国普为人正直以外,其他三人大抵是阿附讨好魏忠贤之流,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三人每每票旨提及魏忠贤时,也只写“朕与厂臣”,不敢提及魏忠贤的名讳。

免冠罢黜

崇祯即位初,乃至处死魏忠贤后的一段时间,不可能对整个文官体系都来一个大清洗大换血,许多事情还要依靠这些人。起初,四位内阁辅臣受到弹劾,崇祯还对他们有所保护。但增加乃至更换内阁成员显然是势在必行。就这样,仅仅在崇祯即位之初的天启七年十一月三十日,令黄立极致仕,不久施鳯来张瑞图旋罢,以交结近侍的罪名令黄立极等四十四人革职闲住。

崇祯丁丑九月十六日,黄立极去世,享年七十岁,善终,葬于五柳黄家祖(今大名县营镇乡黄庄村)。据《五柳黄氏家乘序》记载:黄立极家族本山西洪洞人,明永乐初迁于元城县,世居卫河之西岸,五棵古柳荫蔽河岸,号称:“五柳黄家”。

1637年,黄立极去世后,建祠堂。据老人回忆,祠堂建筑设计雄浑敦厚,气势恢宏。临北大街大门,门楼辉煌壮观,大门两侧竖有高大的石狮子,进大门为影壁,北转即为祠堂,祠堂三楹(大间)。祠堂前竖碑一通,记载祠堂建立经过等,上世纪六十年代修河时被拉去当做石材。

建国以来,祠堂作为封建糟粕被批判,黄家后人不敢再来祠堂祭拜,失去管理,黄立极祠堂遭到严重的破坏,现仅存祠堂三间,被占用。

家庭关系

祖父:黄维潘,追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祖母阎氏,追赠一品夫人。继祖母董氏,天启五年,黄立极以孀节乞恩旌表赐额,自办建立牌坊,天启赐双额以示嘉奖。

父母:黄炳,黄立极五岁即去世,死后追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母李氏,黄立极父亡故后守寡,一人抚育黄立极。天启五年,黄立极乞恩旌表赐额,自办建立牌坊,天启帝赐双额以示嘉奖。追赠一品夫人。

妻子:周氏、杜氏,赠一品夫人

子嗣:黄若,立极长子,天启五年,与周如磐丁绍轼冯铨之子俱受荫职为中书舍人。天启六年改锦衣卫指挥同知世袭。

黄藻□,立极次子,以滇南大捷加恩之故,受荫职为尚宝寺寺丞,天启七年,与施鳯来之子施时升、张瑞图之子张治夫、李国普之子俱封中书舍人。

争议

明史》将黄立极列入阉党传,实与史实不符,黄立极为扶持崇祯即位,作为内应,平阉乱,做出了一定贡献。

《元城县志》黄立极本传载:入内阁,值逆阉专政,遣内臣出镇,公上疏,力谏。时逮系台谏诸臣辄下诏狱,公复上言,略曰:“国家设立三法司,无非欲祥刑明允。而概镇抚,不悉重轻,故有甘自诬服,少缓须臾,亦有情未输吐,先已自毙。宜仍下法司,以见朝廷之平。”阉欲杀方御史震孺等,公力执之,借殿工肆赦以免。阉初欲修隙于中宫,中张太康以奇祸,公持之力,同官曰:“惟上自票之”。公曰:“纵事出上裁,我辈尚当以死争。”词甚厉,事得寝。其委曲调剂,类如此。

时值阉党魏忠贤魏广微顾秉谦等专权,排斥异己、肆意将台谏诸臣下诏狱,魏忠贤欲杀方御史震孺等,黄立极挺身而出,据理力谏,并借殿工肆赦以免。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至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间,朱由校太极殿中和殿保和殿进行了大规模重修,把治国平天下事抛到脑后,魏忠贤独揽大权,明朝内忧外患,摇摇欲坠。黄立极以死相争,魏阉逆党顾秉谦乞归下野,黄立极遂为天启大学士

墓址

黄立极墓位于大名县营镇乡黄庄村,今已被夷为平地,仅存民国十二年孙氏后人立的一通墓碑。据有关资料记载,原墓地上建有石牌坊和石像生,文革期间毁于卫河水利工程

墓区大致呈方形,东西和南北各为20米,面积为400平方米。原墓地上有牌坊以及石人、石马、石猴、石羊等石象生,文革期间皆被毁坏。现存墓碑一通,青石质,通高3.27米,碑首高85厘米,碑身宽85厘米、厚28厘米,碑座长96厘米、宽60厘米、高40厘米。碑阳刻文为:民国十二年岁次癸亥荷月中浣之吉/黄少师墓/裔孙重建。碑首雕刻二龙戏珠,碑额雕刻“追远”二字。碑身两侧浅浮雕八仙人物。碑阴刻文为:冀南镇守使第二区守备司令陆军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岳赠/垂裕后昆。碑身两侧浅刻藤本牡丹花纹。

墓志铭

一九六六年卫河工程建设中,黄立极祖茔被挖掘。黄立极墓志为两盒,皆为青石质。长1.35米,宽1.25米,厚0.34米。志盖为

王家题额,篆刻“明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暨配赠一品夫人周氏杜氏合葬墓志铭”,共45字,九行五字排列。志铭共六十四行,满行一百字,志文详细记载黄立极家世、生平、政要及家族成员的册封情况。铭文四周每侧均为二龙戏珠,祥云相衬。铭文为兵部尚书督师孙承宗撰书,督察御史刘遵宪书丹。志文字体清秀挺拔,雕刻精美,有一定书法价值,为河北省第三大墓志,今存大名县石刻博物馆。

另一盒盖铭为正方形,长0.85米,厚0.24米,志盖刻“明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中五黄公暨配赠一品夫人周氏胡侍御杜氏合葬墓志铭”,铭文四周每侧均为二龙戏珠,祥云相衬。志铭四周每侧与志盖雕饰相同,志文记载黄氏一门忠孝节义,铭文共1912字,结尾有图章两枚。

黄立极墓志铭是我省目前第三大墓志。在黄氏祠堂黄氏后人保存有两方墓志,皆为青石质,均为墓志上盖。其一为黄立极父母亲之墓志,篆文为:皇明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黄公讳炳暨配封太子孺人累赠一品夫人李氏之墓。共7行,38字。墓志长131厘米,宽94厘米,厚25厘米。(其二为黄立极祖父之墓志,篆文为:皇明诰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黄公讳维潘暨配累赠一品夫人阎氏之墓。共7行,34字。墓志长120、宽85、厚18厘米。年代为:明代。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

1987年,公布为县级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