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振镛
虞振,(1890—1962),畜牧兽医学家,农业教育家。他是我国现代农业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兽疫防治系统的奠基人。对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特别对兽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平简介
虞振镛,1890年2月9日生于慈溪市鸣鹤场。12岁入鸣鹤场教堂读书,同年受洗为基督教徒。以后转入宁波崇信书院、上海中西书院。1907年考入上海圣约翰书院。1911年赴北京参加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学生的甄别考试,被录取。经过半年准备,于当年秋季被保送入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畜牧学。1914年毕业,获学士。之后又考入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191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在美学习期间,每逢假期他都去农场实习和劳动,养成了重视实践和实干的作风。
同年,虞振镛受清华学校聘请回国任教。从1915年到1928年离校(其中包括1920年至1921年再度赴美进修),前后长达14年之久。先担任教授兼农场主任,20年代初,清华大学创设农科,他被任命为农学系主任、农场场长,为培养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
1928年,清华学校改名台湾清华大学,以理工科为主,取消农科。虞应北平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聘请,任该校教授兼农场主任。翌年,赴东北地区担任辽宁省通辽县钱家店三堂农事试验场场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返回北平市,任北平大学农学院代理院长。
1932年初,就职于中国华洋义赈会,先在北平任农利股主任,负责指导河北省信用合作社和棉花运销业务。1933年去西北任该会绥远民生渠水利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1934年,民生渠移交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和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两市)政府管理,虞重返北平,任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并着手整顿畜牧场。
1936年,应清华大学前校长周贻春的邀请,南下任国民政府实业部渔牧司司长兼种畜场场长。在职期间,开始创建我国兽疫防治机构,着手拟订兽疫防治条例,大力扶植农业的研究和推广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虞随政府撤往西南。
抗战8年,虞振镛始终在贵州省工作。先后担任贵州省建设厅技正,主任技正,农业改进所所长,兽疫防治委员会委员兼干事等职。为改良农业、兴办水利、发展土特产品,特别对防治牛瘟,发展畜牧业,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亲自主持自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广泛传授隔离、消毒、注射等防疫措施,遏止了牛瘟的流行。他还为当时迁到贵州安顺的陆军兽医学校开设奶牛讲座。
抗日战争胜利后,虞振镛重返南京,先后任农林部渔牧司司长、畜牧司司长。在职期间除在全国建立兽疫防治系统外,还为改良畜禽品种做了不少工作。在安徽滁县、广西良丰建立了两个牛种改良场;把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提供的种羊分发河南寒羊区、浙江湖羊区和绥远蒙羊区,进行繁殖和改良当地品种;由中央畜牧实验所负责繁育良种种鸡,沿津浦铁路等地推广。
1948年冬,虞振镛辞去政府职务,接受上海畜产公司聘请担任该公司经理。
从1936年到1948年,他担任政府高级官员达13年之久,洁身自好,廉洁奉公,淡泊明志,以至在贵州省工作时,一贫如洗。他学医的女儿悄悄去卖血,弥补她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他的亲戚也都不愿到他这个“没有油水”的地方求职。他在当时贪污腐化成风的社会里出污泥而不染,令人敬佩。
1949年6月,上海市和杭州市都已解放,虞振镛应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蔡邦华之请,在浙大任教授。8月成立畜牧兽医系,他兼任系主任。创建初期,师资不足,任务繁重,除招收新生外,还接受英士大学畜牧兽医系转来的各年级学生。他亲自讲授养牛学、畜牧学、牧场经营管理等课程。为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扩大了畜牧场,他亲自设计建造乳牛舍、猪舍和鸡舍,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场地。他要求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要求品学兼优。他的严格要求,使他的学生至今犹感“受益不浅”。
1954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院系、虞振镛被调到南京农业大学任教。1958年他退休后迁居北京,同女儿相依为命。余暇之时,常受北京双桥农场之邀请,对该场的奶牛生产进行技术指导。
1962年11月13日在京逝世,终年72岁。
虞振镛是一位爱国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他以毕生精力为发展祖国的畜牧兽医事业鞠躬尽,死而后已。他在1956年写给子女的信中说:“我读书时期受宗教影响很深,能爱人.能为人民服务,不贪污,不欺人。我从小是个热血爱国者。但是我过去的思想是以技术生产救国(实业救国)为宗旨的,对政治不感兴趣。我仇视官僚和政客。我任农林部渔牧司司长时,从未想到是为中国国民党服务,只知要把中国畜牧兽医事业办好,因此在解放前从未参加任何政党。我痛恨帝国主义者掠夺中国资源,但我的弱点是总想逐步改良和改进社会。……阅读了周恩来总理1956年1月14日关于知识分子的报告后,……认识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更加努力。人人都应有崇高的奋斗目标。……我要跟随着时代前进。”这段话总结了他的人生观和他一生走过的曲折道路。
虞振镛是九三学社社员,曾担任南京市政协委员。
培养工作
清华大学,是1911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学制8年。学生毕业后经考试合格,可选送去美国留学。
1915年虞振镛学成回国,任清华学校教授,主讲生物学和农学方面的课程,并兼任农场主任。他亲自动手,带领学生和工人在学校西园(今清华大学气象台、化学馆一带)砌围墙,圈牛羊,养鸡鸭,种麦植棉,并为校园内果木整枝,为病树治虫。农场的创建,为学生创造了参加农业生产实践的条件。他的言传身教,培养了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为日后深入钻研农业科学奠定了基础。
当时正处于“五四运动”前后,在“民主和科学”思潮的影响下,清华大学高等科的同学自发组织了农学会,请虞振镛任顾问。当时的学生和农学会会员程绍迥,在事隔70余年之后,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1915年至1921年我在清华求学时,虞老师住在工学厅,我们这些学生常去找他,来往频繁,关系密切。他是深受同学爱戴的老师。他的实践精神感染了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教授亲自动手,躬耕田间,诲人不倦,虞老师是第一人。他和学生们通力合作,创建了清华园农场,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全靠发扬创业和实干精神。同时,也使同学们学到了如何把科学知识用于农业生产。”
1921年,清华大学开始学制改革,虞振镛负责筹建农科,并任农学系教授兼主任,增设了作物学、果树园艺学、畜牧学等课程,作为志愿赴美学农学生的选修课,并增聘陈镌人、周景福等教授授课。
1928年,清华学校改名台湾清华大学,撤消农学系。从1915年到1928年之间,虞振镛在清华任教达14年之久,在他的影响下,一批学生选择了农业科学赴美深造,成为我国早期现代农业科技专家和农业教育家,其中有张心一、涂治、陈之长、罗清生、程绍迥、李先闻、赵连芳等。虞振镛为我国培养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创建奶牛场
虞振镛在国外学习期间就认识到乳牛业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时国内经营牛奶场的人不少,但技术落后,奶质低劣,不符合卫生要求。他决心创办一个模范奶牛场,以推动我国奶牛业的发展。
1920年,虞再度赴美入得克萨斯州农工学院专攻乳牛学。1921年他选购了良种荷兰(Holstein)、娟姗(Jersey)和安雪(Ayrshire)乳牛共13头,亲自照料,飘洋过海,历时一月有余,安全到达北京。在清华大学附近创建了“北京模范奶牛场”。他亲自主持场房的设计、施工、设备安装和经营管理。我国畜牧工作者远涉重洋专攻乳牛学,亲自选购运送优良牛种回国经营奶牛场的,以他为第一人。
北京模范奶牛场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自办现代化乳牛事业的兴起。它是我国早期生产A.T.T.无结核分枝杆菌牛乳并采用高压高温巴士德法灭菌的奶牛场之一。它的建立,为清华学校的学生提供了实习场地,在这里可以进行乳牛的鉴定、繁殖配种、饲养管理、牛乳消毒和乳品加工等一整套有关乳牛学课程的实习。北京协和医院护士班的学员也来此参观学习灭菌乳的生产过程、消毒设备和灭菌操作技术。牛奶场还设有青贮饲料塔,使乳牛在冬天能吃上青贮饲料,增加产奶量。这在当时国内也是领先的。
1937年,日军侵占北平市,虞振镛多年苦心经营的模范奶牛场沦于敌手,惨遭破坏。
发展畜牧业
我国几千年“以农立国”的传统根深蒂固。这里的“农”,主要是指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除少数民族地区外,畜牧业没有得到重视。
1936年,虞振镛就任实业部渔牧司司长。他大力倡导,要重视发展畜牧业。这固然有其“在其位,谋其政”的一面,却也闪耀着他的真知灼见。
这一年,他在《南岭锄声》创刊号上发表《绥远垦业之状况》,提出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的见解。绥远省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当时人口约200万,地广人稀,有大量荒地。从清光绪年间开始,历届政府都设置农垦机构,划出荒地,招内地农民和民间集资组成的农垦公司领购开垦,以安置内地日益增多的人口,并增加政府和领主的税租收入。由于不顾当地自然条件盲目开荒种地,加上战乱和连年干旱,至30年代中期,农垦事业渐渐衰落。虞振镛根据他在绥远工作的经验指出:“绥远省东西长2000余里,南北宽1400余里。在此广幅之内,地势有高低之别。如绥远阴山山脉南之归绥、萨拉齐、包头市等县,与阴山北之武川县、固阳县、陶林各处,相差2000余尺,气候情况,自然不同。黄河沿岸,土松草茂,山北雨水稀少,气温过低,宜于牧而不宜于农。”“低洼之地,累受水淹;高燥区域则受冻旱,如继续经营中国农垦集团,赔累不堪。”提出:“在确有不能种植之域,理应鼓励人民从事畜牧业方面的发展,减轻租税,推广种畜,这样则土地就能尽量合理的开发利用了。”他的意见,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而无法付之实施。
抗日战争期间,他在贵州省主持农业工作,继续大力宣传发展畜牧业。他说:“贵州河沟不冻,草木长青,实为畜牧最宜之处。况本省山地土薄坡陡,不宜种植。以之造林,将来势必与工矿业同感运输困难。若能利用荒山荒地,多养马、牛、羊等家畜,不独可免运输之劳(牲畜能自己行走),且可同时驮运货物。川、鄂、湘、桂久为黔省牲畜市场,逐年求过于供,将来战后补充,尤其黔省是赖。故在贵州提倡畜牧事业,于复兴农村经济,实有莫大的帮助。”
1944年,抗日战争胜利在望,他发表了《中国畜牧政策之议》,对战后畜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首先,他提出4条理由说明发展畜牧业的必要性。第一,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但有大量林牧用地,发展畜牧业比发展林业可以更快地建设战后经济;第二,我国对外贸易只有畜产品每年贸易顺差,利用荒芜的土地发展畜牧业,可以大大增加外汇收入;第三,我国农田以施用厩肥为主,发展畜牧业可提高土壤肥力;第四,我国农田耕作全赖畜力,华北平原和西部山区交通运输非牛马不可。他指出,在发展畜牧业时,要按照农区和牧区的特点,采取不同方针:“农区人口稠密,市场较近,牲畜散漫,防疫宜用政治(行政)方法,畜种宜以乳肉为主,而利销售。牧区牲畜大群放牧,气候比较寒冷,喂料亦感困难,似宜选择体质坚强、忍苦耐劳的品种,毛畜力畜,各有其特长。”最后,提出了4条政策措施:1)健全兽疫防治机构;2)开展家畜保险;3)加强教育,培养人才,稳定队伍;4)对经营者给予优惠。
以上思想和见解,在当时确属难能可贵,时至今日仍不无可供参考之处。
创建兽疫防治系统
虞振镛十分重视兽疫防治工作,认为这是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比改良品种更为重要。他在《黔省之畜牧业》一文中指出,我国牧业的最大阻碍,莫若兽疫的损失。笔者在过去10年中,所经过的地方已有19省之多。每与乡农座谈,多认为畜牧是有利的副业,但因病疫无法防治,不独未能扩充,反而有退缩放弃的现象。他列举一些具体事例后,写道:“发展畜牧业以防治兽疫为先,使养牲畜的人对于他所经营的事业得有保障,则从之者必众,牲畜产量随之而增,再谈品种改良,一切困难自可迎刃而解了。”
早在1936年虞振镛初次出任实业部渔牧司司长期间,就着手创建兽疫防治机构,拟订兽疫防治条例。因抗日战争开始而中断。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重新出任农林部渔牧司(后改为畜牧司)司长,继续进行建立兽疫防治系统的工作。首先,把全国划分成东南、西北、华北、西南、晋绥、青海省、华西、东北、西藏自治区、新疆等十个区,每区设立一个兽疫防治处,负责本区的兽疫防治工作。同时,建立血清制造系统,设立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厂,推广群众性防治兽疫工作。
这些机构的创建,为我国兽疫防治系统的建立起了奠基和开拓的作用。
人物简历
1890年2月9日 出生于慈溪市。
1907年 考入上海圣约翰书院。
1911年 考取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生。
1914—1915年 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获硕士学位。
1915—1920年 任教于清华学堂兼农场主任。
1920—1921年 再度赴美,考入德省农工学院专攻乳牛学。
1921—1928年 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创设农科兼农学系主任,农场场长。兴办北京模范奶牛场。1928年清华大学取消农科后改任北平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场主任。
1929—1931年 在东北地区辽宁通辽钱家店三畲堂农事试验场任职。
1932—1934年 任中国华洋义赈会农利股主任,绥远民生渠水利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
1934—1936年 任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
1936—1937年 任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渔牧司司长,兼种畜场场长。
1938—1944年 任贵州省建设厅技正,兼农业改进所所长、兽疫防治委员会委员兼干事。
1945—1948年 任南京国民政府农林部渔牧司司长,畜牧司司长。
1948—1949年 任上海畜产公司经理,兼南通市农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教授。
1949—1952年 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畜牧系主任。
1952—1958年 任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教授直至退休。
1962年11月13日 逝世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虞振镛.绥远垦业之状况.南岭锄声,1936,1(1).
2 虞振镛.黔省之畜牧业.畜牧兽医月利,1941,1(4,5—6).
3 虞振镛.中国畜牧政策之刍议.中央畜牧兽医汇报,1944,2(4).
4 虞振镛.补充沦陷区役畜之检讨.中央畜牧兽医汇报,1945,3(2).
5 虞振镛.今后中国畜牧兽医人员应有之努力.畜牧兽医月刊,1948,7(4、5).
6 虞振镛编著.发展农村乳牛业.南京:畜牧兽医图书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