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国
滇国(公元前276年—约公元前86年),是庄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滇池地区建立的一个古代王国,先后经历7个滇王,共计190年。
根据考古发现,春秋时期,滇池一带便生活着诸多滇人部落。据《史记》载,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割据楚国东地的越人因世居之地被秦国占领,在首领庄蹻带领下归顺楚国,夺回了被秦占领的江旁十五邑,征服夜郎、进入滇池地区,欲继续征服滇人使之归楚。然而,楚国为与秦国讲和,重新将江旁十五邑割让于秦,庄蹻的东地兵也被阻隔在滇池地区。楚顷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庄𫏋以呈贡区为都建立滇国,和中原一带失去联系。西汉时,刘彻遣使打通西南夷至身毒的通道时,留意到滇国的存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 年),滇王接受招安,滇国内属西汉。之后,滇国失去史料记载。根据考古研究发现,滇国先后经历7个滇王,西汉始元元年(公元86年)前后,第7代滇王(M6墓主)离世,滇国也随之消亡。
滇国族属至今存有争议,考古学家等认为其主体民族为百越。滇国在政治上前期为奴隶制政体,滇王为最高统治者,神权有时大于王权;内属汉朝后,实行土、流两重制。设有刑法,以军事手段开疆护土,对周边民族交往中处于优势。普遍种植水稻,养殖业发达,饮食多样化。商贸业多以物易物、等价换物的形式进行,主要以贝作为内部贸易的媒介,出现了储贝器。滇人善歌舞,信奉女巫,重视祭祀,雕刻技术多以青铜器塑造的形式出现。多着彩色及膝外衣,有文身风俗。贵族出行一般男性骑马,女性乘肩舆,平民多步行。
名称来源
滇国名称为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提及,并被后世沿用。主要定名来源其辖地为滇地,王名为滇王。但关于“滇”的来历,学术界仍有不同说法,其一,名称来源于族名。一说是源自氐羌人后裔部落中一个叫填戎的部落。因为该部落居于大泽边,故改“填”为“滇”,并把这里的大泽命名为“滇池”。其二,因为读音演变,认为氐羌部落首领名号叫“甸”,且居住在大坝子上,人们故即将其住的大坝子叫“甸”,后被汉族人译写成了“滇”。其三,代指某地域,《滇国史》作者黄懿陆先生认为,古滇国的主体民族是“百越”,根据百越后裔壮族布越支系的语言发音推算,“滇”的意思是“杆兰”“亭”“祠”或“厅”,指的是百越先民居住和举行祭祀的地方。
还有说法认为,“滇”来自地理现象,“滇”即为“颠”。考古学家张增祺先生指,滇池两岸陡峭,河道狭窄,每逢山洪暴涨,池水有倒流之象。而据《说文解字》解释,“颠”即为顶,滇池“独居高顶”,因而称之为“颠”。而“滇”则是从“颠”演化而来。
族属考证
古代滇池一带自春秋起,就生活着聚落而居的部落民族。庄𫏋在滇池建国后,关于滇国主体族属在学术界至今存有争论。其一,以方国瑜、尤中为代表的许多学者主张滇国主体民族属于氐羌族群。该观点长期成为云南民族史学界的主流观点。但方国瑜等认为滇国主体族属为氏羌族群中的叟人,即今彝族先民。尤中、马曜等学者则认为滇国主体民族为氏羌族群中的人,即今白族先民。其二,滇国主体民族为傣族。学者黄懿陆认为,滇国出土文物有百越文化特点,百越为滇国的主体民族,滇国越人又称人、卜人,是多个京族的共同体。考古学家张增祺也认为滇国主体民族为百越。云南地方史与东南亚史研究员娄自昌经过考证后认为,滇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既有百越族群,也有濮人、僰人,西汉中期以后,滇国故地又增加了汉族、昆明市人、叟人等民族。但结合文献记录和滇国出土文物来看,其主体民族是百越族。滇国灭亡后,滇文化融入汉文化,百越族融入汉族,在东汉三国两晋时期成为云南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东地自治
春秋时期,楚国雄居江淮地区。楚威王时兴兵伐越,杀越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省。越国散乱,诸族子自立,或为王,或为君,向楚称称臣。楚怀王十九年(公元前310年)起,楚国开始策动越国归楚,五年后楚国彻底灭掉了越国。越国旧地被称为东国之地。
楚怀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00年),楚国在对外战争中屡次失败,为寻求齐国支持,以太子横入齐作质。次年,秦国在与楚国会盟时,为逼其割让秦巫、黔中之地将其囚禁于咸阳市。楚国拟立在齐国为质的太子为王,齐国借机胁迫楚国割让“东国”“五百里”。
东国越人对此不满,越人首领庄𫏋多次请求楚国不要割让东国给齐国,楚国为安抚越人,封庄蹻为大司马。但庄蹻依旧不同意东地归齐,因无法打消楚国割让东地以换取太子回国的决定。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庄蹻遂组织起约30万越人起兵叛乱,游离于齐国和楚国的统治之外,据东地自治。
楚蹻归楚
庄蹻善用兵,楚国一直无法将其收降。楚顷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楚国与秦、三晋、燕国联合伐齐,取得齐劫掠东国的部分地区——淮北之地。庄蹻占据东国余地继续自治。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国大良造白起继续攻楚,破楚都郢,烧夷陵(今宜昌西),东进至竟陵(今潜江西北),南进至洞庭湖一带。楚军溃散,楚顷襄王撤往东北。次年,越人的世居之地巫郡(今川东、重庆及湖北一部)、黔中郡也被秦国夺走,庄𫏋所据之地陷落。楚国谋士庄辛认为,庄蹻多年来在楚境内“为盗”,但可以试着劝说他归楚,共同抵抗秦国。楚顷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庄蹻率十余万东地兵归楚。
庄氏王滇
庄蹻接受招安后,率东地兵攻占巴、蜀、黔中以西,复取秦国夺占的江旁十五邑(即巫、黔中郡的部分地区)以为郡。征服夜郎 (贵阳一带)后,进军滇池地区,欲征服当地的滇人使其归附楚国。然而,楚国对秦国作战屡屡失败,不得不将庄蹻收回的失地重新割让给秦国。庄𫏋及其东地兵被阻隔在滇池地区。楚顷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庄蹻在曲靖市布下重兵防秦进攻,西进至楚雄,其势力北抵东川区联合同种同族的僰人,南达蒙自市结交滇东南的土著越人,并在呈贡区建都立国。
楚顷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中原一带和庄蹻已彻底失去联系。楚考烈王七年(公元前256年)前后,庄蹻逝世,葬于今昆明市呈贡天子庙M41墓。庄蹻之子(M33墓主)在此前后继位。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楚,庄𫏋之孙(M12墓主)在此前后即位,将滇国都邑从呈贡南迁至晋宁区,以天然屏障做保防来犯。此后,滇国据物产丰富、气候适宜的滇池地区,以庄蹻子孙为王,聚落而居,农牧和手工纺织业都得到了发展。与周围民族的交往中,也多处于优势。但为打通通往身毒的商路,和周边的人多次发生战争。
内属西汉
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欲联合西域诸国夹击匈奴,从而开辟西域通道,但由于匈奴阻隔,商道久不能通。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张骞以出使西域诸国时所见的蜀布、邛竹杖推测,货物是从西南夷地区运往身毒(即印度)后,又转运至西域,建议刘彻寻找并开辟西南夷地区通往身毒国的道路。寻路汉使在西南夷遭到昆明市人抵制,四路使者均受阻于滇西。
滇国本就和昆明人不睦且亦有意通路身毒,第七代滇王尝羌(M6墓主)便留下汉使,派出十余批人,协助他们通路。在此过程中,滇王还询问汉使滇国和汉朝哪个较大。使者回去后,盛赞滇国之友好,汉武帝也因此留意到了滇国的存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 年),汉武帝派使臣召滇王入朝,与滇国“同姓相扶”的劳浸、靡莫不愿与滇王一起被招安,举兵反抗,最终被汉武帝发兵歼灭。滇国则接受了招安,内属。
滇国消亡
滇国内属后,汉朝进一步开发西南夷,以滇池区域为中心设益州郡,设土、流两重政权,在授予滇王印信,令其治理旧地的同时,派遣朝官至益州郡为太守、县令等。此后,滇国在史书上失去记载。
根据考古发现,滇国内属后,与汉地交流增多,开始出现铁制工具,生产力也得以提高。西汉元年(公元86年)前后,第七代滇王尝羌(M6墓主)辞世,滇国在此后消亡。关于它消亡原因,历史无记载。学者王金坤认为,滇国之消亡或许来自汉王朝的打击,或是遭遇了重大自然灾害。学者詹剑波认为,滇国消亡原因有二,一是中原文化对滇文化的改造,二是氐羌的入侵。
历史争议
建立时间
据《史记》载楚威王(公元前339 至前328年)时庄蹻“循江上”占领滇池地区及其旁数千里,最终建滇。《后汉书》载,楚顷襄王(公元前298 至前263年)时,庄𫏋“从沅江((源出今贵州省,流入今沅陵县境内的沅江市))”至滇,灭掉夜郎后,因道路被阻隔,留在当地建立滇国。中华民国,周钟等学者在编繁《新云南通志》时,认为司马迁距离庄蹻生活的年代较近,又亲自去过西南夷,后来的学者都是根据他的记载做出的推测。故《史记》中关于庄蹻建滇的记载虽有瑕,但较为可信。1975年,方国瑜认为,滇国建立于楚顷襄王时期。
庄蹻身份
1975年,马曜首次提出开滇的“庄蹻是穿草鞋的农民”,并在之后出现了庄蹻为起义农民、起义奴隶的说法。黄懿陆在《滇国史》里认为,认为庄𫏋是起义农民的观点来自于“庄蹻为盗”的记载,但《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指出庄蹻实乃楚将,而非“农民”,也不是“奴隶”,而古代的“为盗者”不仅仅指奴隶,有时候也指代持不同政见者。
学者方国瑜提出,历史上存在两个庄蹻,一个存在于楚威王时期,身份为“盗”,一个存在于楚顷襄王时期,是建立滇国的庄蹻。学者杨宽起初也认为历史上有两个庄蹻,后否认了这个观点,转而推论庄蹻只有一人,只是初时为“盗”,后投降楚王成为将领。
学者王宏道认为,《史记》中所载庄𫏋是《后汉书》中所载庄豪的兄弟,庄蹻是盗,庄豪是将。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国破楚都郢,守郢的庄豪被秦军冲散,为盗的庄蹻帮助其攻秦,共同遵照楚王命令,从沅江出发征讨夜郎地区的且兰(今贵州福泉县西),随后庄豪在夜郎立国,号为“庄王”;庄蹻建立滇国,号称“滇王”。庄豪病逝后,夜郎也被庄蹻所据。黄懿陆在《滇国史》里采用周钟嶽等学者的观点,认为庄豪就是庄蹻的笔误,建立滇国的是楚威王时期的庄蹻。学者徐中舒认为,庄𫏋原为夜郎的庄王,后南迁滇池改称滇王。云南省考古学家、博物馆研究员张增祺先生在考论后认为,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王滇的庄蹻。学者蒙文通也认为庄蹻王滇并非可信。
疆域和人口
据《史记》载,滇国疆域“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而人口数万,即国都有三国百,疆域数千里,有数万口人。考古学家张增祺根据考古考察总结认为,滇国疆域“东至路南(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境内)、泸西(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一线;北达会泽、昭通等地;南抵新平、元江及个旧一带;西到安宁及其附近地区。东西宽约150公里,南北长约400公里。但从滇文化分布范围推测,滇国疆域大致包括今云南省昆明市(4区8县)和东川全部、曲靖市和玉溪地区大部,红河州、楚雄州和文山州的一部分地区。历史学家杨宽认为,滇国疆域西到今安宁,东北到今曲靖,东到今澄江,南到今元江。
学者黄懿陆认为,庄𫏋建立滇国后,在曲靖布下重兵防范秦军,西进至楚雄,势力北抵东川区,南达蒙自市,又在呈贡区建都。故先秦时期,滇国实际辖区以今云南昆明呈贡为中心,北抵东川,西到楚雄,西南连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南接蒙自,东括曲靖全境,东南至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丘北县。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公元前221年)前后,滇国迁都,其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晋宁区。
政治体制
滇国为奴隶制政体,立有刑法,以部落群体聚居的形式形成多个村社中心。以滇王庄蹻为最高统治者,将鼎和和铜鼓作为滇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王之下设大夫和上将军,协助越王治理政治和军事。滇国以神权统一意志,信奉女巫,神权有时大于王权。位于其东北边部属“靡莫”“劳浸”依靠神权拥有较大权力,与滇国“同姓相扶”,可以不听从滇王的命令。在接受刘彻招安后,成为汉王朝郡国,实行土、流两重体制。朝廷派驻太守、县令,滇王虽有治理权,但仍要听从汉王朝指令。
军事方面
滇国初期,实施东防西进的军事策略,在防备秦军进攻的同时,随时准备助楚国出战。在秦始皇灭楚逐渐秦灭六国之战后,为借助滇池的地理优势作防守,滇国迁都晋宁区,军事和政权中心随之南移。之后,为与身毒的通道、抢夺奴隶与财物,滇国与游牧于今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辫发的昆明市人多次发生军事冲突。还使用军事手段,征服周围其他部落政权,以扩大统治、夺得贡品。
滇国的兵器多为青铜器,有长兵器、短兵器、射击兵器、防护用具等。长兵器有戈、矛、斧、、、戚、啄、棒、叉等。短兵器有剑和环首刀。射击兵器有弩机、镞和箭。防护兵器有盔、甲和盾。防护兵器有盔、甲和盾。在滇国青铜兵器中,横鉴兵器除鉴面装饰纹饰外,还饰以动物或人物。
民族往来
滇国与夜郎同属一个民族,夜郎曾被庄𫏋占领,后成为秦国的控制范围,以竹为姓,以“夜郎”为王,受南越国“役使”。为打通途径哀牢国至身毒的通道,历代滇王致力于与哀牢国建立联系,并与阻隔道路的、以昆明市人自称的氏羌族经常发生战争,昆明人战败后,俘虏会被当作滇国的人牲祭物,昆明人强悍不易征服,滇国借助汉王朝势力沉重打击了昆明人,但一直未能与哀牢国真正建立起联系。与么些族的交往主要为经济往来,擅养马、牛的么些族一直向滇国称臣纳贡,求得庇护。
经济方面
农牧渔业
滇国辖地以水稻种植为主。根据出土青铜器研究发现,滇国农业以锄耕为主,养殖业较为发达。畜牧养殖的生产方式为昼牧夜圈。家畜有牛、马、羊、猪、鸡、兔、鸭等,驯服牛马的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此外,滇人会采用网捕、钩钓等多种方式捕鱼。吃不完的鱼还会放进稻田中养殖。
农业生产中,开始广泛使用青铜工具。生产工具主要有锄、镰、斧等。其中尖叶形锄、宽平刃锄、宽弧刃锄、瓦形锄、等用来翻土、点种;角尺形镰和爪镰用来收割;斧、锌、凿、锯等用来砍削。滇王受印内属汉王朝后,铁制农具开始出现。
手工业
滇国设“工官”来经营管理手工业。工官之下,各行各业都有专门人员进行生产管理,比如专门负责饲养、宰杀畜禽者,专门负责织布者等,出现了专业作坊或手工业大户。
在滇国,种麻、制麻丝,再织布成衣,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生产活动。纺织工艺处于手工捻线、腰机织布的发展阶段。划麻工具、纺线工具、织布工具、缝纫工具等较为普及。
商贸业
滇国已经出现了贸易业,向外输出的商品主要为土特产和原材料,比如牛、马、羊等牲畜和金、银、铜等矿产品,以及奴隶“僰僮”(僰人)。输入滇国的商品,主要有斗、钟、、熏炉、玛瑙、玉石、绿松石、孔雀石珠管、金饰珠片、贝丝等等。内属汉朝后,开始从汉地输入丝绸、铜镜、弩机、铁剑等手工业产品。
滇国对外贸易多通过“以物易物”“等价换物”方式进行。滇国没有货币,会将换来的贝置于贮贝器中,在本地贸易中当做等价物,来换取牲畜、金属、奴隶、宝石等。归属汉王朝后,出现了汉地流通的半两钱、五铢钱等货币。
文化方面
雕刻与绘画
滇国绘画和雕刻技术,多以青铜器雕塑为主要表现形式。比如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主体是一头长着巨角的牛,盘面为牛背,臀部铸有一只猛扑状的老虎,巨角牛腹下还站着一头小牛。而铜鼓上也出现了太阳纹、翔鹭纹、牛纹、鹿纹、船纹等。而李家山出土的刻纹臂甲,能用细如发丝的线条,工整地勾画出虎、狸、野猪、虫、鱼、蜂等11种动物的形象。
歌舞乐器
滇人善于歌舞,滇国时期的乐器主要有铜鼓、编钟、笙、锣、拔、箫等,铜鼓是祭祀用乐器,象征权力和地位。铜鼓使用上,滇人已掌握节线的原理,在出土青铜器上,有同敲大小鼓的描绘。且当时已有四度叠置、三度叠置等和声学观念。编钟大多为6枚一组。其中,“滇王编钟”顶端呈半圆形环钮,两侧饰有对称龙纹,口为椭圆形,唇边饰蛇纹及方格纹;江川李家山墓地出土的编钟为扁圆形,上大下小,口齐平,顶端呈半环形钮。
与之相应的舞蹈亦名目繁多。比如不借助任何道具的徒手舞,执羽欢跃的羽舞,挥刀舞蹈的刀舞,另有使用干钺的舞蹈,弓矢舞、芦笙舞等。在各种庆典和祭祀时,会有相应的舞蹈出现。
宗教祭祀
滇国对超自然能力较为崇拜,信奉女巫,重视祭祀仪式。“能与天神沟通”的靡莫之属负责祭祀,拥有较高权力。祭祀时,在巫师的带领下,以祭谷、献俘等方式祭社,将牺牲作为礼物献给神灵。其中献祭为祭祀活动的核心,铜鼓与蛇是祭祀仪式中频繁出现的重要象征。
祭祀场所都设置着铜鼓,铜鼓与中原的钟、鼎一样,是国家重器。铜鼓正面设太阳纹,以表示对太阳的崇拜和敬仰。祭祀多为祈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在进行战争总动员时,也会由“靡莫”充当通神灵、畅鬼魂的使者,在战争前向天神祈祷,保佑战争顺利。战争结束之后,若取胜,再做祈祷感谢上苍的庇护;如果失败,则忏悔战前对上苍的心不诚,情不真,祈求上苍庇护再战必胜。
社会风俗
服饰
滇人男女衣着相同,上身穿圆领对襟外衣,不系扣,衣长及膝,袖短而宽,长及肘。内衣略短,为圆领。在不同的场合其衣着略有不同,如舞蹈时,会穿着曳地的长衣,头饰羽毛等。服装原材料主要是麻织品,兼以毛、皮作为装饰,而服饰上也会有挑花、刺绣等装饰。已经掌握了使用墨水果等植物染色的技术,衣服多为彩色。
佩饰主要有5种类型。一是发饰类。使用者多为女性,主要是黄金制成的金簪和金发针。二是耳饰类,男女均戴,多为玉制品。三是项饰类。其中黄金制成的项链,专供滇国贵族使用;另一种用孔雀石小珠穿连而成的,为一般民众随身佩用。四是腰带,即腰间饰物,为悬挂铜扣饰和佩剑的专用制品,不是裤带。扣饰一般为滇人中的上层阶级佩戴。扣饰形状有圆形、长方形和自然形等。有素面扣饰、带团案的扣饰、贴嵌宝石型扣饰、浮雕嵌宝石型扣饰、镂雕嵌宝石型扣饰等。扣饰一般系于腹间,圆形扣饰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长方形和自然形扣饰可能是在祭祀、迎宾、集会或其它特殊场合使用。五是臂饰和指饰。臂饰为手镯,分别有金、铜、玉等不同制品,主要饰于手腕和肘部。
滇国男子的统一发型为“椎髻”。女子的发型有多种式样,较为流行的为“银锭髻”,还有“鞍形髻”“盘髻”“螺髻'“侧髻”等多种女性发髻。从出土青铜文物上的图像分析,“银锭髻”妇女的社会地位最高,其次为“螺髻”妇女,依次为“鞍形髻”“盘髻”妇女,而辫发妇女的社会地位最低,多属于奴隶,需从事较繁重的体力劳动。
滇国戴冠的主要有四种人,其一为作战要戴头盔者;二是滇国的男性巫师;三是舞蹈者;一般佩戴高筒尖帽,顶端及边缘均饰有带柄的小圆花,帽后垂着两条长带,整体作喇叭状。四是劳动者。一般为筒状布帽,帽沿较长,以致遮住双耳。此外,滇国有文身习俗,文身图案来源于古代百越民族的图腾和标志。有“龙”“蛇”“鳞虫”“水稻”等,各部落之人会根据图腾属性在身上文制图案,以求庇护。
饮食
滇国稻谷种植普遍,喜米为主要食物。出现了可用来蒸和煮的瓶,饮食中既有汤羹,也有米饭,肉食种类多样。除了鸡鸭、羊、鱼、贝等,孔雀、蛇等动物,也是滇人口中之物。西汉时,滇国之人学会了酿酒,酒成为祭祀时不可缺的食品。另根据出土文物的“漆齿”推测,滇国之人有嚼食槟榔的饮食习惯。
住所
滇国之人喜好滨水而居。房屋多为竹木制“干栏式”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养殖牛马等牲畜。这种居住方式可以防潮、防虫兽。还有一种井干式建筑,又称“木楞房”。御寒效果好,在高寒山区较为普遍。墙体是用一根根砍了榫口的圆木纵横交错嵌叠而成,和古时水井的井栏式样类似,因为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且建筑尺度和开设门窗都会受到原材料的限制,井干式建筑普及程度相对较低。另有半地穴式的建筑。滇人的寝具有竹席、草席、铜枕、铜镇等,铜镇用以镇席。居民住宅里,还会设置用来贮藏粮食的粮仓。
出行
滇国时期,尚未出现马车出行。贵族一般为男子骑马、女子乘肩舆,滇王出行也要骑马,只是会带随从。平民以步行为主。滇国的马匹很矮小,留着长鬃、长尾,能负重、耐力好,长于在山路间行走。滇人重视马匹的饲养与训练,已经开始使用原始的马蹬,马具较为华丽,甚至会镀金、包金。
“肩舆”的结构如没有顶面的立方体,下方无足,乘坐者跪坐其中,身后多有一男子持长柄伞为之“遮阳”。肩舆”的结构相似,但尺寸大小却不统一。王后所乘的“肩舆”,一般由四人抬杠,前后各二人。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滇王后的“肩舆"前边,还有骑马开道,普通平民要躬身行礼。
君王世系
考古发掘
滇国具体情况在先秦文献中鲜有记载,后世多从考古发掘来考察滇国历史以及滇文化。滇池地区已发掘、收藏的青铜器有1.6万余件、陶器1000件,分布在88个县,共306处。其中墓地68处、遗址4处、采集点234处。
现已发掘的春秋时期的墓葬主要分布在楚雄和祥云地区。这些墓葬的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1961年,在祥云大波那发掘的铜棺墓。用长约5米的巨木叠架成,椁外用排列密集的木桩加固。铜棺长2米,宽0.62米。由7块铜板合成,每块铜板都是一次性铸成,铜板之间用插销扣合,可以拆卸。顶作“人"字马鞍形,顶部及四壁铸有"人"字形带纹、云雷纹,还有虎、豹、猪、鹿、马、鹰、水禽等图像。随葬品有青铜器、锡器和陶器等。除铜棺和钟、杯外,其他随葬器物的造型和纹饰都较粗糙,各类铜器的合金比例不够稳定,冶炼技术尚处于不太成熟阶段。云南文物考古队认为,屋宇、家畜模型、农具的发掘,说明滇国在春秋时期已处于于定居的农业社会。
1975年至1976年,在楚雄万家坝发掘了79座墓葬,当中的66座是小墓,无葬具,随葬品稀少甚至没有。另有13座是大墓,穴深广,有腰坑,随葬品丰富,其中第23号墓出土铜器达多达577件,以青铜器为主,且主要是兵器,兵器中矛占60%,另有少量戈和剑。此外还有铜制品如铜锄、盾饰、臂甲、斧、凿等,还出土了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4面铜鼓,被称作万家坝型铜鼓。
战国至汉代的滇国墓群主要分布在晋宁区、安宁、江川区等地。1955年至1960年,在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共发掘了数十座墓,在6号墓中国出土了蛇钮金印一枚,印文为“滇王之印”。考古人员推测,石寨山墓群为滇王家族的墓地。而该墓修建时滇国应该已经灭亡。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员陈一榕认为,从考古发掘可推算,滇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具有有稳定的农业经济、发达的青铜文化,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已成为成熟的方国。
参考资料
滇池地区最早人类生活遗迹!昆明晋宁河泊所遗址入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m.toutiao.com.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