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庄镇

大庄镇

大庄镇隶属于临沂市沂南县,辖区面积159.5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96186人(2017),耕地面积8.2万亩。2011年镇域生产总值突破65亿元,同比增长45.68%;实现财税入库9300万元,同比增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87万元,同比增长73.47%;农民人均收入突破9100元,同比增长41.62%;新增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8000人,城镇化率达45%。财税收入在全市12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中由第9名上升到第6名,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名列第1名,在全县经济发展现场观摩会中现场打分名列第1名。

历史沿革

境域春秋时期属莒国秦朝属琅郡莒县,汉朝属阳都县,隋末归属沂水县

1928年划归沂水县河阳区,

1939年10月划归南沂蒙县,

1940年6月划归沂临边联县河阳区设土山乡,

1945年10月划归沂东县,

1949年7月划归沂南县改称土山区(1952年1月撤销)。

1958年2月设白石埠乡(驻地西南庄),同年10月改建白石埠人民公社,11月划归沂水县。

1961年8月划归沂南县改称大庄公社,

1984年6月撤公社设区,

1985年9月撤区设大庄镇,

1993年5月省政府批准在镇驻地设立沂蒙山区扶贫开发试验区(与大庄镇合署办公)。

1995年2月镇驻地由西南庄迁查旧庄。

2000年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

2001年1月,河阳乡并入。

2011年,杨坡镇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庄镇辖1个社区、41个行政村:河村、孛栏、双礼园、金佛院、芙蓉、苗家庄、大埠子、徐家沟、土山、刘家店子、德胜、西流、司马、郭家庄、东河、河阳、西关、大庄、坊前、朱家井子、爱国、岳家河阳、王家河阳余粮庄、清泉庄、庙官庄、东沂庄、罗寨、白石埠、朱家庄子、西桃花、东桃花、张家沟、东升、庄、前交良、后交良、王家新兴、百庄、高家石门、朱家河、沟崖。 

截至2020年6月,大庄镇辖19个社区、5个行政村:河村社区、河阳社区、阳光社区、张家沟村、店子社区、官庄社区、莪庄社区、交良社区、东升社区、桃花社区、左泉社区、双泉社区、杨坡社区、高阜社区、幸福社区、大庄社区、埠园社区、司马社区、金佛社区、栏村、大埠子村、芙蓉庄村、郭家庄村、苗家庄村,  镇人民政府驻河村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庄镇地处沂南县东南部,东与沂南县蒲汪镇、莒县夏庄镇接壤,东南与莒南县石莲子镇为邻,南连河东区汤头街道,西连沂南县张庄镇,西南接沂南县砖埠镇,北接沂南县界湖街道,  行政区域面积159.5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庄镇境内大部为丘陵、平原,地势略呈两边高、中间低,海拔一般在100—150米,最高点凤凰山,海拔270米。 

气候特征

大庄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水文

大庄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水系,汶河沂河在镇内王家新兴村交汇,沂河河道全长10千米,汶河长4千米。 

自然灾害

大庄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暴雨、冰雹等。暴雨灾害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7月至9月。 

自然资源

2011年,大庄镇有耕地面积123252亩。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大庄镇总人口8700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70人,城镇化率4.5%。另有流动人口4975人。总人口中,男性44246人,占50.9%;女性42763人,占49.2%;14岁以下13167人,占15.1%;15—64岁62916人,占72.3%;65岁以上10926人,占12.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86917人,占99.9%;有傣、苗、土、回、满、蒙古、土家、瑶、壮、黎、蒙彝、维吾尔12个少数民族,共92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1.8‰,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6.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49.78万人。 

2017年末,大庄镇常住人口为96186人。 

截至2019年末,大庄镇户籍人口为98037人。

经济

大庄镇共有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业户1000多家,二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42亿元。镇驻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有各类工业企业58家,拥有石油、服装、化工、皮革、建材、建筑业、肉类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十多个行业100多种产品,保健用品总厂生产的各类保健内衣出口世界各地。建泉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已形成饲养、加工、冷冻、储存、出口一条龙,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日本、西欧等国。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供外贸出口。锦坤竹木制品系天然竹纹,高雅美观,采用UV三次上漆,防水防蛀,安全耐用。大庄烧鸡远销全国各地。中国石化集团临沂分公司--太平洋加油城为您尽除旅途疲惫,踏上平安成功路。区内工业企业年产值达到6.8亿元,实现利税5600万元,安置剩余劳动力12000人。

大庄镇农业基础雄厚,二00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亿元,近几年来,该镇以农业增收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培植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发展高产高效高税特色农业。农作物逐步向果品、蔬菜等名、优、特、稀、新品种方向发展,现已发展优质水稻2万亩,建成万亩生姜栽培基地,万亩反季节蔬菜基地,优质黄烟面积发展到2000亩,省级无公害韭菜面积发展到2000亩,优质红富士苹果面积发展到2000亩,养殖生产基地5处,优质果品苗木科技示范园2处,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28元。

大庄经济开发区地处沂河中游,东红公路 作为全国交通大动脉贯穿南北,省227线和沂(南)青(鸟)公路在驻地交汇,往南距临沂飞机场40公里,往东距日照80公里,往西距北京-上海高速公路20公里,距胶新铁路沂南站4公里,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东红高速公路将在区内与日东高速公路交汇,日东高速公路在此设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11年又将相邻的杨家坡镇等划归大庄镇,使得大庄的发展有更大的空间。

大庄的工业近来有很大的发展,主要在肉类加工和建筑机械方面,尤其是免烧砖机的生产更具规模,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免烧砖机的生产基地,其中最有名的有宏发,东风双隆,磊鑫,天元,富立通,腾飞等品牌,皆以产品的多样性,质量优,口碑好,已热销全国,并远销数十个国家。

综述

2011年,大庄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2130万元,比上年增长13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75万元,比上年增长73.4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356.28万元,增值税3076.16万元,企业所得税423.71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394元,比上年增长70%。 

2019年,大庄镇有工业企业255个,其中规模以上3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2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大庄镇农业总产值达16.0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3.9%。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83万吨,人均733.9千克,其中小麦2.9万吨,玉米3.51万吨,水稻35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花生、蔬菜。2011年,花生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1.0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1万亩,产量12.4万吨。 

大庄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肉鸭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0.5万头,年末存栏8.9万头;肉鸭饲养量200万羽,年末存栏73万羽。2011年末,产出淡水产品15吨。 

第二产业

2011年,大庄镇工业生产总值达99.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74.8%。2011年,工业企业358家,职工2376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7.15亿元,比上年增长63%。拥有山东省著名商标4个,省优产品1个。 

第三产业

商业

2011年末,大庄镇有商业网点368个,职工1104人;2011年,社会商品营业零售总额达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城乡集贸市场15个,年成交额4.8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大庄镇境内共有3家银行开设了分行,各类存款余额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各类贷款余额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

文化

特色村屯

高家店子村

沂南县大庄镇高家店子村,村北有高氏祖谱,保存较好,文化价值极高。

河阳村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4公里处。春秋时期,河阳称“静疆镇”,唐朝改称“河阳镇”,此名一直沿用至民国时期。河阳自古以来就是贯穿中国南北的重要驿道的必经之处,所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旧时沂水县衙曾在河阳社官铺及驿站。抗战时期,日军经过河阳南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51军、57军都在河阳驻扎过,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在河阳设重兵堵截国民党援军。村北玉交沟北岸有寺,称河阳寺。

望族

1、高家店子高氏

山东沂南县大庄镇高家店子高氏,源自沂水县汇川乡东流古村,即今沂南县大庄镇高家店子村,村北有高氏祖谱,文化价值极高。该村明清期间出过六位进士,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古村,堪称大庄镇,乃至沂南县第一文化古村,可惜前几年已经被拆迁,文化价值破坏尽。

山东沂南高家店子高氏(以下简称“大庄高氏”),据族谱载祖籍原长山镇(今邹平),传闻齐高子后迁是邑,但世事变迁历史久远,已很难考查清楚,尊本于沂水者为始祖。明朝初年,始祖(失名)过穆陵关抵沂水南界东流店(今沂南高家店子)定居,至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始祖传至二世,兄弟二人,长公失名,二公高友。二世长公传至四世兄弟三人,长公高礼,二公高,三公高闵(今谱为高昂、高浒、高闵)。该兄弟三人于明成化年间先后由东流店(今高家店子)迁居于沂南之神墩。二世二公传至五世,兄弟四人:高通、高达、高逵、高迁。三公高逵于壮年时期迁居沂河西岸之西流(今沂南大庄)。至明朝中叶,沂南县慧贤皇贵妃已成为名门望族。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生息,族人也不断外迁。在山东省,主要分布于临沂的沂水县、沂南、费县蒙阴县平邑县临沭县、苍山、莒南县罗庄区河东区等县区。济南市青岛市日照市烟台市潍坊市莒县淄博市等地亦分布有沂南高氏族人。另外,沂南高氏族人还分布于江苏省的高邮、连云港市,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及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乃至海外亦有高氏族人的分布。目前,沂南高氏约有族人近十万。

沂南高氏自明朝中叶起,科第蝉联,累世不断,屡有族人在各地州、府、县乃至朝廷为官,为国为民做出了一定贡献。

大庄高氏自明朝中叶起,科第蝉联,累世不断,屡有族人在各地州、府、县乃至朝廷为官,为国为民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明朝,大庄高氏族人出了两位进士,一名女诗人,两位郡马,数名官员。六世高大化,嘉靖壬子举人,已未进士,曾任江阴知县。才俊江东。因为权贵在家闲住,与邻村知名人士郭南泉组织指挥重修河阳白龙桥,并撰写碑文,碑文末为诗曰:“白龙石桥几千古,唐宋遗文尚可睹。高贤去后杳无踪,流水东来如有情。宏观再造忆前人,万事伤心转眼新。等闲聚散若浮云,赖有斯文无古今”。明朝另一位进士八世高名衡,万历戊午举人,崇祯辛未进士,曾任河南巡抚李自成军曾连续三次围攻开封市,高名衡率军民英勇守城顽强抵抗,终使李自成军败退。因军功高名衡升兵部右侍郎。后来因病回乡休养。崇祯十五年,清军南下破沂水城,高名衡拒不投降,同夫人张姓一起遇害殉国,表现了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清乾隆乙未赐谥“忠节”,传载明史,守汴诗《更生吟》八首被四库全书载其目。一九三四年高名衡直系后裔十八世高及其他几个族人将其遗稿搜集整理成《高忠节公遗集》印刷传世。内容包括奏章,平台召对,守汴日记,守汴诗《更生吟》八首,《楚游草》画衣诗等。另附有钱谦益等人的和诗以及其玄孙进士高淑曾的诗文。二〇一一年十八世高傒勋将《高忠节公遗集》加标点及注释后重印。这对于弘扬高氏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善举。八世女诗人高玉璋,系高名衡胞妹,自幼聪颖,善诗文,嫁沂水张庄(今属沂水泉庄镇)张瑞明(字兆圣)。张初任北方边塞守备,后任京五城兵马司指挥。高玉璋病故后,其遗物中有大量诗稿。由其兄高名衡整理成诗集《玉映草》并写序,刻于碑立其墓前。该碑在文革中被毁。高傒勋重印的《高忠节公遗集》,《玉映草》亦被收集在其中。

大庄高氏于明朝外任为官的还有:六世高大同,岁贡生,任当涂县主簿升河南布政司检校;七世高炫,太学生,任河南祥符县主簿升审理工正;七世高炜,太学生,任湖广道州通判升唐王府审理;七世高,生,授凤阳府护陵守备加都司衔;七世高,衡王府仪宾,配朱氏郡主,人称高驸马;九世高可任,岁进士,青州衡王府仪宾,配朱氏郡主;十世高奇,太学生,曾任青州府通判。

在清朝,大庄高氏出了四位进士八名举人。七世高勋,顺治戊子举人,壬辰进士。授兴宁市知县,升湖广郴州直隶州知州,为政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制行持大体,不屈于势,不趋于时,多受百姓赞扬。八世高名图,清顺治辛卯举人,康熙丁未进士,曾任山西汾州石楼县知县。十二世高淑曾,雍正癸卯科举人,丁未科进士。历任江南同考试官,蒙城县县知县,湖南常德府知府。十四世高龄,清嘉庆戊午科举人,辛未科进士,曾任登州府学教授。

八名举人分别是:十世高,康熙帝壬午举人,青州郡王府医生。十一世高岸,康熙丁酉科举人,封奉直大夫,例赠中宪大夫。十二世高侗,康熙乙酉科举人,候补内阁中书。十二世高晟,乾隆壬午科举人。曾任定陶区训导,青州市教谕。壬子科捷取知县,不闲吏治告降,即升济南市府学教授。十二世高韶南,乾隆丙午举人,拣选知县。爱新觉罗·旻宁辛巳呈请改授金乡县教谕。十三世高葵,乾隆戊子科举人,曾任湖北应城县知县,汉阳县知县,人称汉阳公,卒于官。十五世高云庆,宣统壬子师范科举人。民国元年任沂郡中学堂监督,沂水县视学。

闻名乡里,显赫于世的沂南大庄高氏一门三进士举人指的是:八世高名衡进士,其曾孙十一世高岸举人,玄孙十二世高淑曾进士(岸之长子),来孙十三世高葵举人(淑曾长子),昆孙十四世高斅龄进士(葵之五子)。此五先祖科举及第时间与为官情况前已叙明,不再赘述。

另外,明清两朝,庠生、武庠生、监生、贡生、拔贡、岁贡生、岁进士、从九品、从七品、议叙九品、议叙七品、盐关大使、候补教谕、候补训导、其他候补官员以及授貤赠、诰封的各级官员达数百人之多,不再一一列举。

在现代,参加创建新中国的斗争,并在建国后担任较高职务的族人主要有:十六世高仪。在青年时代高沂就参加了革命,先在上党郡开展敌后抗日工作,后去延安市,又到东北地区。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高教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顾问,著有回忆录《沂水流长》。在其九十七岁时为高氏族人第十次续修的族谱写了序言。十八世高运城市,青年时就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曾任游击大队长,区、县武装部长,获“战斗模范”、“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参加了开国大典。一九五二年去朝鲜,任志愿军工兵营长,一九五九年转业于青岛山东化工学院任组织部长。十八世高明城,十六岁参加八路军,曾任连长、营长、胶州市区委书记。一九五三年调西藏色尼区任县委书记。一九七三年调山东省沂南县,先后任沂南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政协主席。十八世高嘉芳,曾任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委党校校长。十八世高嘉培,曾任济宁市组织部长兼嘉祥县委书记。十九世高修善,曾任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二十世高润祥,曾在空军政治部担任副总编、总编,享受副军级待遇。二十一世高存亮,曾任广东珠海警备区司令员,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二十一世高有为,曾任连云港市常务副市长,政协副主席。

从明朝至今,大庄高氏共十次续修家谱。明朝洪武初年,始祖过穆陵关抵沂水南界东流店定居,至明正德十六年五世二公高达创修族谱,为谱碑。二修于崇祯十二年,三修于清康熙六年,四修于康熙四十六年(谱碑),五修于康熙四十九年,六修于爱新觉罗·颙琰十一年,七修于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六年,八修于光绪十五年,九修于民国四年,十修于二〇〇六至二〇一〇年。

2、刘家店子刘姓

清嘉庆六年《刘氏族谱》记载,始祖刘全,由济南府长山镇,迁居东流。后世刘氏分支族谱多以嘉庆六年《刘氏族谱》为基础进行续修,祖居地也表述为济南市府长山县。刘氏始迁祖的具体情况,本地族谱语焉不详。桓台县同治十三年《刘氏世谱》也记载:始祖刘穷,祖居地枣强县刘家村,迁居地新城(今桓台)县波扎店。桓台《高氏族谱》也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高鹏远奉母与表兄刘泉离开新籍长山县,再次南行寻求理想的安居之地,最终在“县治之南界,曰东流店因籍焉,遂为会川乡东流社人氏。”由此可证,店子刘始迁祖刘全(泉),与店子刘始迁祖高鹏远是表兄弟,落籍沂水县会川乡东流社东流店的时间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

有明一朝,东流店刘氏还没有成为当地望族。清中后期,刘姓一族渐显隆盛。自爱新觉罗·旻宁十八年刘恒泰进入仕途开始,其子侄及孙辈相继出仕为官。

3、左泉郭氏

原籍北京椿树胡同,自称郭守敬后裔,真实性待考。

考古遗址

境内苗家庄文化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苗家庄村东河湾处。遗址长约1000米,宽约500米,地表下0.5米深处曾发现各种陶器碎片、鬲腿等物。河岸高崖处有被水冲刷出的石墓室和砖墓室,另有石斧、石铲、铜铲、铜镜、陶器等物。遗址南端有一顶部为陶制大圆圈砌成的古井。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物和汉代文化遗物。

交通

大庄镇有227省道、滨河生态路贯穿全镇南北,日东高速公路公路沂南出入口设在镇内,长春-深圳高速公路与日东高速在镇内交会。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大庄镇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598人,专任教师55人;小学16所,在校生3730人,专任教师2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890人,专任教师24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647万元,比上年增长34%。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29.88%,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大庄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59个,村级专业文化队伍10支;各类图书室32个,藏书34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95人。2011年末,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入户率25%。2011年末,学校体育场8个,部分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庄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个,门诊部(所)34个;镇卫生院有病床85张,固定资产总值198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76人,其中执业医师18人,注册护士6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9.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大庄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04户,人数2425人,支出203.7万元,比上年增长22.8%,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长16.8%;医疗救助56人次,共支出11.2万元,比上年增长6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7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73.4万元,比上年增长8%。敬老院两处,床位150张,五保人员集中供养90人,分散供养77人。社区服务设施5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4个,社区服务站10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2.6万元,使528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653万元,比上年增长18%。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9万人,参保率达98.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庄镇有邮政局3处;征订报纸、期刊2.4万份(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59个;固定电话用户1.9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1%;移动电话用户3.1万户;宽带接入用户3800户。 

基础建设

自1993年开发区设立以来,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镇驻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镇驻地建成"三横两纵"道路12万平方米,有220KVA变电站1座,日供水万吨自来水厂一处,程控电话4400门,中小学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居住等设施配套完善。交通十分便利,东(营)红(花埠)公路和日东高速公路在镇内交汇,南距临沂启阳机场50公里,东距日照港90公里,西距北京-上海高速公路20公里,距胶新铁路沂南站8公里,距亚欧大陆东桥头堡连云港市150公里。

2011年末,大庄镇有新能源企业1家,天然气(煤气)管线10.2千米,供(加)气站4个。 

2011年末,大庄镇有自来水厂1座,深水井2眼,年供水3.8万立方米。 

2011年末,大庄镇有变电站3处,35千伏变电站1座。 

2011年末,大庄镇有天然气(煤气)管线10.2千米,供(加)气站4个。 

2011年末,大庄镇绿化面积达45万平方米。

旅游

河阳白龙桥

白龙桥是沂南县两座著名古桥之一(另一座是苗家曲信量桥),该桥建于天宝。位于大庄镇河阳北村东北,当地有歌谣称“白龙桥,鲁班修,铁底铜帮滚龙沟,海马朝云在上头”。系块石垒砌拱型福海桥,东两横跨沂河支流玉交沟上。桥长18米,宽6.5米,东引桥长15米,西引桥长10米。桥洞宽3.6米,高4米,桥面系青石板铺成,桥中间略高。桥两侧各有13根望柱,望柱之间镶着长约2米的石栏板。每孔两侧各有一石刻龙头,各孔的拱石上分别刻有扶摇直上的“白龙”、腾云驾雾的“白龙马”、风卷巨澜的“潮云”等浮雕。早期的益新公路(现东红公路)就是经过此桥。桥头立有明隆庆五年《重修河阳白龙桥记》石碑,碑文有:“河阳桥由来远矣……即今断石,尚有唐宋遗文……”的记载。北宋熙宁元年(1068)九月四日王定民(王定民,字佐才,东莱郡人,与苏轼友善)所撰的《河阳石桥记》是现存最早关于河阳白龙桥的文献,原碑已毁,仅拓片存世,文字尚完整。

白龙桥横跨玉交沟上。玉,形容洁白。交,通“蛟”。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玉交”即“白龙”。白龙,形容奔腾直泻的溪流瀑布。唐孟郊《寒溪》诗“一曲一直水,白龙何鳞鳞”中的“白龙”指溪流;宋朱熹《次观瀑布韵》“快泻苍崖一道泉,白龙飞下郁蓝天”中的“白龙”指瀑布。玉交沟,是一条溪流,发源于河村、查旧庄一带,向南流经赵家庄子、清泉庄、朱家庄子、刘家店子等村,至河阳村东折而西流,至河阳村中又北流转西流入沂河。其河道,盘桓屈曲,似龙;其水势,在汛期,奔腾直泻,堪称白龙。因“白龙”和“玉交”是同义词,故沟叫“玉交沟”,桥称白龙桥

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主桥中心为基准,桥两侧各30米,桥两头各80米(包括白龙桥纪念碑),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人物

高大化

高大化,大庄镇高家店子人。由进士任江阴令,刚正不阿,权贵,归里卒。

高熏

高 熏,大庄镇高家店子人。由进士任湖广兴宁市,知郴州,多善政。

高名图

高名图,大庄镇高家店子人。由进士授山西石楼县令,居官多善政。以老病辞官归里,一仆一马,及半途马仆,与仆负囊徒步而归。

高名衡

高名衡,大庄镇高家店子人。崇祯辛未进士,巡按河南省,即升河南巡抚。辛巳冬,闯寇八十万围汴城,攻二十日夜,贼以火炮穴城下数百洞,东城十五里砖石俱飞。名衡夜人城下修城,天曙修完,贼骇而去。壬午夏,闯贼复来,决黄河灌城,八日,波与楼橹平。名衡保周王北渡,寻病,以状上闻,加少司马衔,赐归。后以沂水城破,偕妻张姓同日殉节。

【高名衡】明末河南巡抚、兵部右侍郎高名衡(1583年生)为大庄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先任如皋市知县,后又调任兴化市知县,他督民治水,赈济难民,政绩突出,被推为云南省道试监察御史崇祯十二年(1639年)出任河南巡按,弹劾贪官,严肃政纪,忠于职守。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升河南巡抚。李自成率农民军进攻开封市高名衡指挥官兵固守,升兵部右侍郎。后病归故里。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清兵攻破沂水城,高名衡与妻张姓自杀。其所著诗文,经其后代整理,1934年刊印成《高忠节公遗集》。(明清时期,大庄高氏一族考中进士7人、举人8人。)

高镠,大庄镇高家店子人。精悍绝伦,随父名衡任汴梁,出入行阵深得将士心。辛巳闯贼围城,坐困累月,粮力俱竭。刘泽清拥兵朱仙镇,累檄不进。抚镇议面陛请援,募士无应者,镠慨然请行。乃以五十骑衔枚夜出,贼觉追之,且战且走,抵黄河遇渔舟获济,回视,余六人耳。以父荫任江南高邮州知州,守城不屈,甘心就死。,

高树臻

高树臻,大庄镇高家店子人。养亲顺志。父晚年好游里间,每食时不归,必亲捧所嗜,问所在,食讫然后归。风雨晦明,数年无间。父殁,与母合葬,号恸濒于死。遂结茅墓侧,朝夕跪拜,献食如亲生,三年不茹荤酒。庐后突出清泉一泓以供其需,人皆以为孝感市。三年制满,族党劝之归,恸哭不返。县陆闻而重之,令乡老、齿德优者以鼓乐送之归,不得已乃削发,发已数寸余,以埋冢上。后卒,遗命葬父母墓侧。事实载其家传。

高淑曾

高淑曾,字鲁如,大庄镇高家店子人。明河南巡抚名衡四世孙。雍正五年进士,由蒙城知县擢知六安州,大减浮税。署颍州,土贼掠,立歼其魁。霍邱县有寡妇,族人利其产,毙其子而以重贿免,淑曾廉得其情,置之法。迁常德府知府,武陵令某贪纵酷虐,淑曾具劾上官姓,以初荐难之,淑曾曰:“武陵民何辜?”上官不得巳,为罢去。淑曾亦以微故解职。好为诗与胶州高凤翰相切劘,格益进,居继母忧,墓田丙舍聚书万卷,所著有《双介轩诗集》。

高斅龄

高斅龄,字悟庵,大庄镇人。嘉庆辛未进士。官登州府教授,撰《南云楼诗集》一卷。

高殿扬

高殿扬,大庄镇人,武生。同治六年捻匪至,殿扬率乡团登圩防守,见贼逐难民甚急,与弟业洸督众迎战,贼稍却,难民得脱,俄而贼众蠭拥至,均殁于阵。恤赠外委,同时生员张振江、监生高文苑皆力战死。

刘恒泰

刘恒泰,字象久,嘉庆十一年(1806年)生于沂水县刘家店(今沂南县大庄镇刘家店子村)一个书香之家。曾祖父刘友琴,字张诺,即学早逝。刘友琴生子二,长子刘(ju上宀下居),字贮生,贡生,中书科中书;次子(名未详),字绥之。刘(ju上宀下居)生子恪亭。恪亭,字子恭,贡生,翰林院待诏,生子三人,长子恒泰,次子三子为孪生。绥之授室后二十三岁去世,阙嗣。刘恒泰任大余县知县、玉山县知县、赣县区知县。署理兴国、长宁两县。调都昌县知县,转万载县知县。署南昌府盐粮水利通判,兼署粮督同知。调署临江府新干县。刘恒泰生有四子,长子策先、次子策勋、三子策庸、幼子策濂。,

刘策先

刘策先,大庄镇刘家店子村人。生于爱新觉罗·旻宁四年,咸丰八年,由孝廉方正授户部主事,记名按察使简放,赏三代及本身正一品封典,赠祖父刘贮生、父刘象久赠光禄大夫,祖母和母亲赠一品太夫人刘策先三叔父、二弟策勋、长子恩驻因随营出力有功,奉旨以知县发省分归候补,前先补用,并赏加同知衔。同治八年,刘策先四十六岁,奉旨补授湖北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同治十一年二月,刘策先由按察使移官湖北布政使。刘策先有子三人,长子恩驻生于咸丰四年正月生于祖籍刘家店子,次子恩彤同治七年三月生于直隶省垣,三子恩治九年二月生于湖北署。光绪十二年(1886),刘策先与侧室又生一子,取谱名恩眷,后改名佛缘。

刘恩驻

刘恩驻(1853~1923),大庄镇刘家店子村人。字福航。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任山东机器局总办。在任9年,数次扩建厂房,添置机器。并支持创办济南市电灯公司。去职后,督办河工并任电灯公司董事。1914年,山东举办第一次物品展览时,被聘为机器制作部评议员。后移居天津市,1923年2月病逝。

刘佛缘

刘佛缘,大庄镇刘家店子村人。年到济南求学,后东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其间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回到济南,任法政专科学堂教师、山东省议会议员,后来经营律师业务抗日战争时期,曾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来编入八路军解放后,先后担任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文史馆馆员、沂南县人民代表。

其他人物

朱富胜】1954年、1955年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朱富胜,祖籍为大庄镇后交良村。

张修海】山东省一级战斗英雄张修海,为大庄镇前东河村人。

【高阳】解放前就参加革命,曾任浙江省临安地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的高阳,是大庄镇沟崖村人。(曾在大庄镇后土山村住过十余年)

获得荣誉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参考资料

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报告_.中小城市指数网.2021-11-30